

愛爾達科技公司新聞
年底上市潮來襲!愛爾達科技創新板掛牌在即,證交所密集審議中 年底即將迎來一個上市掛牌的熱潮,臺灣證券交易所近日密集展開上市審議,其中,愛爾達科技(8487)創新板上市案將於6日進行審議。這次上市潮不僅是對公司發展的肯定,也反映了臺灣股市的活躍度。 證交所將於5日審議KKT-KY(6950)一般板上市案,該公司董事長為王堂,資本額達16.4億元,主要從事音樂串流、多媒體科技及雲端智慧服務。KKT-KY近三年的稅前盈餘呈現穩定成長,2020年至2022年分別為2.9億元、0.72億元、2.35億元,前三季則達0.37億元。 而愛爾達科技董事長陳怡君領軍的創新板上市案也將於6日上會。愛爾達資本額為2.5億元,主攻數位內容業務及媒體廣告託播,數位內容業務包括數位影音頻道經營、數位串流服務提供等。該公司近兩年來的稅前盈餘也呈現穩定增長,2021年及2022年分別為0.54億元及0.75億元,前三季則衝高至1.2億元。 愛爾達科技在興櫃收盤均價為68.01元,市場對其上市後的表現抱有期待。隨著上市潮的掀起,臺灣股市的活力將更為顯著。
澤米及華凌等預計5日上市掛牌,接下來天虹、保瑞、正瀚、金萬 林及泰博等,已排到12月22日前接棒上市;12月不只上市掛牌潮,因 第四季申請送件家數熱烈,證交所也密集展開上市審議委員會。
證交所5日將審議科科科KKT-KY上市案,該公司董事長為王(南犬 )堂,公司資本額為16.4億元,主要業務包括經營音樂串流服務、多 媒體科技服務、雲端智慧服務等。
KKT-KY在稅前盈餘表現方面,2020∼2022年各為2.9億元、0.72億 元、2.35億元,2023年前三季0.37億元;EPS各為2.35元、0.53元、 1.71元及0.27元。
證交所6日將審議愛爾達創新板上市案,該公司董事長為陳怡君, 公司資本額為2.5億元,主要業務包括數位內容業務及媒體廣告託播 ,其中數位內容業務包括數位影音頻道經營、數位串流服務提供、轉 授權數位影音內容等。
愛爾達2021年及2022年稅前盈餘,各為0.54億元及0.75億元,202 3年前三季衝高至1.2億元;EPS各為2.04元、2.81元及4.28元。愛爾 達4日在興櫃收盤均價為68.01元。
台灣股市再掀上市熱潮!藥華藥、愛爾達、微矽電子三家公司同日申請上市,其中藥華藥為生技股,愛爾達則是數位內容領域的佼佼者,微矽電子則專注於半導體測試加工。這三家公司申請上市,讓台灣股市再添新血,也反映了市場對創新科技領域的熱情。藥華藥作為上櫃生技市值王,市值一日內暴漲79.7億元,讓市場對其前景充滿期待。愛爾達則是數位內容領域的領軍企業,今年前九月營收年增率達55.13%,表現亮眼。微矽電子則在半導體測試加工領域深耕多年,去年稅前盈餘達2.27億元,展現了其穩定的盈利能力。
27日不但是黃道吉日,一口氣有三家公司申請上市,10月也是黃道 吉月,累計已有八家公司申請上市,這是2003年7月曾締造12家申請 上市盛況之後,首見單月最多公司申請上市。在2000年前後,政府開 放F股(即現在的KY股)上市,當時曾掀起一股上市熱潮,常出現一 年有四、五十家國內外企業申請在台上市。
藥華藥董事長為詹青柳,公司實收資本額為33.99億元,為新藥開 發公司,因目前仍處在虧損階段,因而以科技事業申請轉上市,去( 111)年稅前淨損18.42億元,每股稅後虧損4.84元,今年上半年每股 虧損2.98元。
藥華藥是上櫃生技市值王,27日以331.5元作收,大漲7.63%,市 值來到1,125.4億元,日增79.7億元。
愛爾達董事長為陳怡君,公司實收資本額為2.5億元,主要產品包 括數位影音頻道經營、數位串流服務提供、轉授權數位影音容之數位 內容業務與媒體廣告託播等業務。27日在興櫃以68.5元大漲2.13%作 收,收盤均價為67.5元。
愛爾達去年稅前盈餘7,493萬元,EPS為2.81元,今年上半年EPS衝 高至2.77元,今年前九月營收7.04億元,年增率55.13%。
微矽電子董事長為張秉堂,公司實收資本額為6.47億元,主要產品 為半導體測試加工服務等。微矽電子上周五在興櫃市場以40.85元作 收、上漲1.31%,收盤均價為40.52元。
微矽電子去年稅前盈餘2.27億元,EPS為2.7元,今年上半年EPS為 -0.9元,今年前九月營收為6.21億元、年減36.85%。
華電信昨(24)日大动作宣布,與文化內容策進院攜手籌組了「文化內容產業基金」,這個基金的出現,不僅是對政府文化政策的響應,也是對提升台灣文化影響力的實際行動。這個基金規模達到30億元,將為台灣的影視音產業帶來新的活力。華電信董事長郭水義在記者會上強調,這是一個創造文化內容IP生態圈的機會,他們將領軍帶動台流文化躍上國際舞台。 出席記者會的還有文化部長史哲、華電信總經理林昭陽和文策院董事長蔡嘉駿。史哲表示,台灣正面臨文化領土保衛戰,他們的「黑潮計畫」將在四年內投入100億元支持台劇,而華電信領先響應的30億元將是這個計畫的重要支柱。 華電信的加入,對台灣影視音產業來說,無疑是一個強大的支持。郭水義透露,華電信從基礎網路到發展影視科技平台,已經與愛爾達科技合作,成功打造了體育轉播品牌。未來,他們將繼續奠定影劇、電影的招牌,打造台劇、台流文化。 華電信擁有超過280萬戶的MOD和Hami Video影視平台,這些資源將透過「文化內容產業基金」號召優質影視團隊和企業夥伴,從影視IP開發、劇本孵育、製作到發行銷售,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生態系。他們將利用華電信的網路和影視平台,讓優質的台灣內容深耕本土,同時進軍國際市場。
文化部長史哲、中華電信董事長郭水義、總經理林昭陽、文策院董事長蔡嘉駿出席記者會,宣布「文化內容產業基金」由中華電信及文策院領軍,號召金融業及民間企業加入投資,基金規模約30億元,為台灣影視音產業注入資金活水。
郭水義表示,文化部修訂文創法為產業創造好時機、好商機、新契機,此次與文策院合作,響應文化政策、攜手各產業、建構網路影音平台的文化黑潮生態系,領航台灣文化黑潮進軍全球,持續打造優質T-Content躍上國際,擘劃「台灣編導好人才,創作影視好題材,中華影視大平台,響應文化部好牌,影視人才齊聚台,台劇潮流萬人愛,觀眾喝采業績嗨,傳播世界放光采」的台流新浪潮藍圖,讓世界知道,韓流行,台流更行。
文化部啟動黑潮計畫,四年將投入100億元支持台劇,史哲表示,台灣面臨文化領土保衛戰,黑潮計畫首年預算30億元,中華電信領頭響應30億元。中華電信的加入,為台灣影視音產業打了強心劑,期許中華電信拿下影視音平台第一。資金面解決後,未來還有故事開發的內容面及平台面議題,中華電信是重要數位平台,未來平台及內容合一,一起走向國際市場。
郭水義說,中華電信從基礎網路到發展影視科技平台,MOD與愛爾達合作已成功打造體育轉播品牌,更要奠定影劇、電影招牌,打造台劇、台流。
中華電信有優質行動及寬頻網路,超過280萬戶的MOD、Hami Video影視平台,透過「文化內容產業基金」,號召優質影視團隊與企業夥伴,打造影視IP開發、劇本孵育、影視製作、影視發行銷售至國內外影視發表的產業生態系,透過中華電信的網路及影視平台,讓優質T-Content深耕台灣、進軍國際。
愛爾達科技(8487)近日宣布,在杭州亞運會期間,公司收視數創下新高,超越WBC,帶動網路OTT訂閱和廣告營收順利達標,預計將對下半年的獲利成長產生積極影響。愛爾達表示,台灣運動選手在亞運會上表現亮眼,共奪得19金20銀28銅,總計67面獎牌,金牌數目追平隊史最佳紀錄。從預賽開始,愛爾達總計轉播了接近500小時的中文轉播,以及超過2,000小時的全賽事直播服務。 在亞運會期間,愛爾達的Facebook粉絲團和YouTube頻道累積點閱人次突破1億。其中,滑輪溜冰選手黃玉霖在決賽中逆轉衝線,勇奪金牌,其精彩表現24小時內點閱量暴增超過150萬次,五天內單則點閱率更超過250萬次,顯示了愛爾達在運動轉播領域的影響力和受歡迎程度。
愛爾達指出,台灣好手拚下19金20銀28銅共67面獎牌成績,金牌數更追平隊史亞運會最佳紀錄,愛爾達自預賽起,總計轉播累積近500小時中文轉播,超過2,000小時的全賽事直播服務。
愛爾達指出,亞運期間,愛爾達Facebook粉絲團、YouTube累積突破1億人次點閱收看,其中,滑輪溜冰黃玉霖選手逆轉衝線點勇奪金牌,24小時內爆衝超過150萬次收看,五天內單則點閱率超過250萬次。
愛爾達科技(8487)在杭州亞運的熱鬧開幕之際,宣布了一個重要的轉變:從「文化創意業」類別轉變為「數位雲端」類別。這項調整將從25日起正式生效,由於愛爾達將聚焦於數位影音的製作與轉播,這一變動反映了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
愛爾達表示,這次產業分類的調整,將更加體現其以4K UHD、VR、AR、AI等先進技術為基礎,打造高畫質影音內容的目標。公司新近提出的「立足MOD、用數位影音連結全世界」的營運理念,也將以此為核心進行實施。
愛爾達過去20多年間,與中華電信合作無間,取得了多項國際賽事的轉播權,包括奧運、世足賽以及亞運等,累積了豐富的轉播經驗。在這次杭州亞運中,愛爾達動用了旗下14個頻道進行轉播,其中愛爾達體育1、2台將以4K UHD畫質提供即時賽事,預計提供超過2,000小時的數字直播服務,成為國內轉播時數最多、項目最多的平台。
愛爾達對於杭州亞運的轉播充滿信心,認為這將不僅是展現台灣數位雲端產業實力的機會,還將因中華隊的多項賽事參與,帶來新一波的收視高峰。預計這將吸引更多廣告品牌投資,為愛爾達帶來新的營收成長動能。
從今年上半年的財報來看,愛爾達的成績亮眼,每股稅後純益(EPS)達2.77元,營收年增逾47%。在杭州亞運這個重頭戲的推動下,法人預估愛爾達下半年的獲利將優於上半年,全年獲利預期再創高峰。
因應主管機關增加掛牌公司的產業分類政策,愛爾達25日開始轉登 數位雲端產業。愛爾達認為,此項調整更能彰顯該公司新的營運方向 ,尤其未來愛爾達將結合4K UHD、VR、AR、AI等先進的轉播技術,製 作高畫質影音,並以「立足MOD、用數位影音連結全世界」作為全新 營運目標。
愛爾達過去20多年來,在中華電信的協助下,陸續取得2008北京/ 2012倫敦/2016里約/2020東京奧運轉播權,2020南非/2014巴西/ 2018俄羅斯/2022卡達世足賽轉播,以及2010/2014/2018亞運轉播 權,加上這次杭州亞運,共迎來四次轉播亞運賽事經驗,一向被視為 台灣體育轉播的代名詞,擁有豐富的轉播賽事經驗,而除了體育賽事 轉播,愛爾達影劇台及綜合台亦提供日、韓、陸影劇節目。
針對這次杭州亞運,愛爾達動用旗下14個頻道提供轉播服務,其中 ,愛爾達體育1、2台,將升級以4K UHD畫質提供即時賽事,全頻道預 計提供高達2,000個小時數直播服務,將會是國內轉播時數最多、項 目最多的平台。
愛爾達強調,這次亞運,藉由即時、高畫質、先進轉播技術的運用 ,正好展現台灣數位雲端產業的實力,由於中華隊參與多項賽事,預 期帶動新一波收視高峰,並吸引各品牌廠踴躍刊登廣告,可望為愛爾 達挹注營收成長新動能。
愛爾達今年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EPS)2.77元,前八個月營收6. 09億元、年增逾47%。杭州亞運是下半年的重頭戲,法人預估,愛爾 達下半年獲利優於上半年,全年獲利比去年好,並再攀高峰。
愛爾達科技(8487)近期宣佈,將成為杭州亞運的台灣區轉播總代理,並以「轉播遍地開花」的策略,聯合華電信、東森電視、緯來電視及公廣集團等五大媒體,共同推出20頻道,提供超過2,500小時的賽事轉播,讓民眾能夠從多個平台欣賞比賽盛事。愛爾達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EPS)達2.77元,預計下半年獲利將優於上半年,全年獲利有望再創高峰。
愛爾達董事長陳怡君表示,中華電信MOD已連續四屆轉播亞運,而愛爾達體育1、2台將首次採用「4K亞運獨家」轉播服務,創下先例。愛爾達體育3台及新設的三個原音頻道「愛爾達亞運1/2/3台」將提供超過1,000小時的轉播服務。此外,中華電信Hami Video與ELTA.tv也將推出愛爾達亞運4/5/6/7/8/9/10台,共投入13個頻道,近2,000小時的轉播時數。愛爾達電視則將派出超過50位主播及講評員陣容,為觀眾帶來精采的比賽解說。
無線電視方面,公視主頻及公視3台將雙頻道投入亞運轉播,東森電視則由51台新聞台領軍,搭配東森超視33等頻道,聯手提供120小時的賽事直播。緯來電視網也將連續四屆投入亞運轉播,動用旗下電視網體育台、育樂台與綜合台,每日提供近12小時的賽事直播。五大轉播媒體共計將為國人提供近2,500小時的精彩轉播內容。
台灣的愛爾達科技近日盛大宣布,將成為「杭州亞運」台灣轉播總代理,與中華電信、公共電視、東森電視、緯來電視網等五大轉播單位攜手合作,共同打造轉播盛宴。這次亞運將在9月23日開幕,持續16天,愛爾達將動用20個頻道,橫跨無線電視、有線電視、MOD及OTT TV平台,預計轉播超過2,500小時的精彩賽事,收視預期再創新高。
愛爾達董事長陳怡君在記者會上強調,這是自疫情以來首次規模如此龐大的聯合轉播,從去年的東京奧運到今年的卡達世足、WBC世界棒球經典賽、世大運,再到即將登場的亞運,愛爾達累積了豐富的國際賽事轉播經驗,將再創佳績。陳怡君也提到,觀眾對於重大賽事的關注不斷上升,這對愛爾達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中華電信董事長郭水義則表示,影視娛樂是中華電信5G AIoT的重點項目,未來將持續投入MOD及Hami Video平台內容合作,包括亞運等重要運動賽事,以及戲劇、電影等內容。中華電信個人家庭分公司總經理胡學海也出席記者會,他看好今年亞運將帶起收視率熱潮。
為保護版權和保障轉播商權益,愛爾達將在賽會期間組成查盜小組,專門打擊非法機上盒的流通。陳怡君呼籲觀眾支持正版,共同維護智慧財產權和亞奧會的專屬授權。
愛爾達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EPS)2.77元,杭州亞運是下半年的 重頭戲,法人預估愛爾達下半年獲利優於上半年,全年獲利比去年好 ,並再攀高峰。
愛爾達董事長陳怡君指出,中華電信MOD已連續四屆轉播亞運,愛 爾達體育1、2台則首次採用「4K亞運獨家」轉播服務,開創先例。愛 爾達體育3台,以及新設的三個原音頻道「愛爾達亞運1/2/3 台」 將總共提供超過1,000小時的亞運電視平台轉播服務。
中華電信Hami Video與ELTA.tv更推出愛爾達亞運4/5/6/7/8/ 9/10台,合計共投入13個頻道、近2,000小時轉播,愛爾達電視也推 出多達50位以上的主播講評陣容。
無線電視部分,公視主頻、公視3台,雙頻道均投入本屆亞運轉播 。東森電視由51台新聞台領軍,搭配東森超視33等頻道,聯手120小 時賽事直播。深耕國內運動轉播的老字號體育頻道緯來電視網,也將 連續四屆投入亞運轉播,並動用旗下電視網體育台、育樂台與綜合台 ,提供每日近12小時的賽事直播服務,
合計五大轉播媒體可提供國人近2,500小時的轉播服務。
杭州亞運原訂2022年登場,因疫情延期至今年9月23日舉行,為期16天,愛爾達電視拿下杭州亞運「台灣轉播總代理」,昨(29)日舉行聯合轉播記者會,攜手中華電信、公共電視、東森電視、緯來電視網,「五大轉播單位」將動用20個頻道,橫跨IPTV平台中華電信MOD、網路OTT平台Hami Video、有線電視的東森電視及緯來電視,無線電視的公視等四大平台,聯合轉播時數近2,500小時,共20個頻道,轉播規模史上最強。
中華電信董事長郭水義表示,影視娛樂是中華電信5G AIoT的重點項目,將持續投入MOD及Hami Video平台內容合作,包含亞運等重要運動賽事,同時投入戲劇電影等。
中華電信個人家庭分公司總經理胡學海代表出席聯合轉播記者會,他表示,看好今年亞運可望帶起收視率熱潮。
愛爾達董事長陳怡君認為,疫情以來,這是首次最大規模的聯合轉播,從2021年東京奧運,2022年卡達世足,2023年的WBC世界棒球經典賽、世大運,加上到即將登場的亞運,重大賽事一個接一個,觀眾也持續關注選手表現,愛爾達累積豐富國際賽事轉播經驗,例行賽事加上國際賽事,一階一階往上堆疊,將再創佳績。
為捍衛版權,保障轉播商權益,「杭州亞運轉播台灣總代理」愛爾達電視將在賽會期間組成查盜小組。陳怡君表示,國內有超過200萬個非法機上盒在市面流通,為保護智慧財產權及捍衛亞奧會(OCA)的專屬授權,呼籲觀眾支持正版。
愛爾達上半年營收4.92億元,稅後純益6,052萬元,每股稅後純益 2.77元。7月營收5,323萬元、年增22.58%,前七月營收5.45億元, 年增達48.73%。
愛爾達表示,上半年業績成長動能強勁,主要受惠於WBC經典賽創 下近兩年來收視熱潮、超越世足賽,帶動廣告業績大幅成長。另外, 網路OTT訂閱數持續往上增長,加上從春天開始,運動賽事陸續回歸 ,每個月都有重大賽事轉播,從經典賽、美國職棒大聯盟、NBA季後 賽、法國網球公開賽、BWF羽球賽,都各自擁有大批收視觀眾,尤其 不少球迷關注旅美棒球好手張育成、與天使隊日籍好手大谷翔平出賽 場次,更推升愛爾達頻道及OTT平台收視表現。
下半年業績展望,7月底愛爾達剛完成轉播成都世大運,台灣代表 團總計獲得10面金牌、總獎牌46面位居全球獎牌榜第八名,創下境外 參加世大運的最佳戰績,亦推升愛爾達頻道收視及廣告收入,9月底 即將登場的杭州亞運預期再創收視佳績,將為愛爾達營運成長添動能 。
愛爾達強調,下半年業績展望樂觀,全年獲利不僅會比去年好,而 且還會比預期更樂觀。
台灣新媒體愛爾達科技,近年來在運動轉播領域展現亮麗表現,不僅成功轉播奧運、世足賽、世界棒球經典賽WBC等重大國際賽事,更以戲劇台及綜藝台穩固營收、獲利基礎,連兩年創下營收新高。愛爾達董事長陳怡君近日表示,將再次申請掛牌,讓投資者看見愛爾達的發展潛力。以下是愛爾達近年來的亮點回顧:
2020年東京奧運因疫情延期,愛爾達獨家轉播權帶來的挑戰,卻也創造了訂閱收視大暴增的佳績。東奧轉播讓ELTA.TV訂閱成長近六倍,MOD愛爾達收視率成長兩倍,合作夥伴中華電信Hami Video訂閱增加近30萬戶,家族相關社交媒體總觸及超過10億人次。
2022年卡達世足賽,愛爾達再創收視高峰,拿下中華電信MOD收視年度總冠軍,廣告收入更超越東京奧運,成長50%。社群聲量也創新高,臉書與YouTube平台創造出5.75億人次的世足話題觸及。
2023年WBC世界棒球賽,愛爾達負責47場全賽事轉播,雖然台灣棒球隊無緣晉級,但精彩比賽仍創下MOD收視率11.43%的紀錄,WBC首周整體收視率超越去年世足賽,ELTA.tv訂閱成績不俗,首周繳出20%的訂閱正成長。
營收方面,愛爾達2021年營收首次站上9億元,每股純益2.04元,轉盈獲利創次高。2022年營收達9.75億元,年增5%,稅後純益6,114萬元,年增40.8%,每股純益2.81元,創新高。
陳怡君強調,愛爾達將持續發展運動轉播大平台策略,並與中華電信合作取得MLB美國職棒大聯盟新媒體獨家轉播權,打造棒球轉播收視大平台。未來,愛爾達將以版權收入和廣告收入為主,預計兩者將穩定持續成長。
愛爾達科技,這家在台灣媒體界佔有一席之地的公司,過去三年來不斷進行自我革新,從「新媒體」邁向「全媒體」的發展之路。現在,讓我們一探究竟,看看愛爾達如何定義自己的新角色,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 從「新媒體」到「全媒體」,愛爾達的轉型之路最顯著的差異在於OTT(Over-The-Top)的應用。過去,有線電視和MOD(多媒體數位機上盒)透過一條線路將內容傳送到消費者家中,就像陸軍一樣固若金湯。而現在,OTT則像是空軍,能夠通過任何網絡連接方式,將內容送到用戶手中,無論何時何地,都能隨心所欲地享受喜愛的內容。 愛爾達已經成功實現了「全媒體」的定位,不僅在MOD和OTT平台上提供內容,還深耕社群媒體,特別是粉絲團。自2018年以來,通過內容創作和與粉絲的互動,愛爾達已經累積了超過200萬名「鐵粉」,包括運動賽事、影劇、綜合等各類領域。 隨著多視角、AR(擴增實境)、VR(虛擬實境)等新技術的發展,運動賽事的轉播方式也正在發生變革。愛爾達表示,未來的趨勢將是科技與轉播的更深層次結合。例如,東京奧運就通過VR技術,讓無法親臨現場的觀眾也能感受到現場的熱鬧氣氛。世足賽也利用了多視角、VR、AR等技術,並標準化4K畫質,未來5G網絡將成為這些新技術轉播的關鍵。 在運動賽事製作方面,AR技術的應用將使數據、資訊和場上表現更加清晰。例如,在華職棒球賽現場,球迷們也能通過OTT平台觀看愛爾達的轉播,享受更豐富的體驗。 展望2023年,愛爾達將以世界棒球經典賽WBC為開端,接連推出法國網球公開賽、世界大學運動會、亞洲運動會等大型賽事,以及NBA、MLB等國際賽事。這些活動將為愛爾達帶來穩定的營運和獲利成長,持續複製其成功的體育轉播經驗。
愛爾達為台灣新媒體,同時營運媒體頻道及OTT TV,是中華電信MOD、Hami Video合作夥伴,近年因轉播奧運、世足賽、世界棒球經典賽WBC,站穩「專業體育大平台」、「國際體育賽事轉播」品牌,以營運成績證明國際賽事轉播是可行的,更以戲劇台及綜藝台穩固營收、獲利基本盤,連兩年營收創新高,每股純益超過2元。
陳怡君日前接受本報專訪,以下為訪談紀要:
世足賽聲量高 點閱數衝8,100萬
問:疫情牽動國際體育賽事時程,愛爾達轉播國際運動賽事的成果如何?
答:2020東京奧運因疫情延後一年,愛爾達取得獨家轉播權,高昂權利金跟疫情帶來的變數,成為最嚴峻的挑戰。東京奧運延至2021年7月登場,是奧運史上第一次沒有觀眾入場,但也因為台灣奧運選手拿下史上最佳成績,加上疫情讓大家宅在家看奧運轉播,以及日本與台灣幾乎零時差情況下,愛爾達雖然手中拿著「最壞劇本」,卻創造出訂閱收視大暴增的轉播經驗。
東奧轉播為愛爾達所屬串流平台ELTA.TV訂閱成長近六倍、MOD愛爾達收視率成長兩倍、合作夥伴中華電信Hami Video訂閱增加近30萬戶,愛爾達家族奧運相關臉書及YouTube總觸及甚至超過10億人次。
2022年也是國際運動賽事的關鍵年度,包含北京冬奧、杭州亞運,以及四年一度全球關注的卡達世足賽於11月底開打。愛爾達是負責卡達世足賽事轉播的台灣轉播總代理,因轉播世足賽而大豐收,拿下中華電信MOD收視年度總冠軍,廣告更超越東京奧運,成長50%,ELTA.tv訂閱戶數創新高。
此外,愛爾達社群聲量也創新高,在臉書與YouTube平台創造出5.75億人次的世足話題觸及。即時短片、新聞報導、花絮締造8,100萬點閱數,對比上一屆世足成長320%以上,愛爾達的社群訂閱粉絲數更突破200萬大關。
問:2023年WBC世界棒球賽及MLB轉播成果?
答: 2023年WBC世界棒球經典賽3月登場,愛爾達負責47場全賽事轉播,雖然台灣棒球隊以兩勝兩敗戰績無緣晉級,但四場賽事都是精彩萬分,荷蘭之戰在「國防部長」張育成敲出滿貫砲後,MOD收視率一度衝上11.43%,改寫過去一年來運動轉播收視率最高峰。光是WBC首周整體收視率更超越去年卡達世足賽平均收視率,多出近2.2倍。
愛爾達延續運動轉播大平台策略,所屬串流服務ELTA.tv訂閱成績不俗,經典賽首周繳出20%的訂閱正成長,電視廣告部分,業主看好「9局廣告」商機,在開幕前夕銷售一空,比預期營收目標成長兩倍。
直播賽事連發 營收獲利創佳績
愛爾達更延續WBC帶起棒球熱潮,與中華電信持續合作,取得MLB美國職棒大聯盟新媒體獨家轉播權,打造棒球轉播收視大平台。
問:2021年、2022年營運成果如何?
答:2020年原是奧運年,愛爾達取得獨家轉播權,但東京奧運因疫情延期,權利金及疫情帶來的變數,導致愛爾達2020年每股淨損0.37元,為四年來首次虧損。
在奧運加持下,加上延續直播體育賽事熱潮,收視表現及廣告都創下佳績,讓愛爾達2021年營收首次站上9億元,來到9.32億元,年增1.34%創新高,每股純益2.04元,轉盈,獲利創次高,配發1.6元股利,包含1.1元現金及0.5元股票股利。
2022年卡達世足賽接棒,營收來到9.75億元,年增5%,稅後純益6,114萬元,年增40.8%,每股純益2.81元,創新高,董事會通過配發2.2元現金股利。股東權益報酬率(ROE)達20.39%。
問:除體育台及大型國際運動賽事轉播,戲劇台及綜藝台營運表現如何?
答:愛爾達多年累積的奧運、世足等國際賽事轉播基礎,攜手中華電信平台,成功帶動台灣群眾對奧運及世足等國際運動賽事的熱情,推升營運跳躍表現,證明愛爾達營運模式是可行的。
以體育作為愛爾達品牌領頭,排除幾年一度的奧運或世足大賽事,體育台的轉播體育賽事已經有穩定的營收及獲利貢獻。
戲劇台及綜藝台也是愛爾達營運的基礎,每年有穩定的營收、獲利基本盤,加上廣告收入平穩成長,每年旗下OTT平台ELTA.tv訂閱數也持續成長。
目前版權收入貢獻營收占比約九成,廣告收入約一成,不僅2023年持續成長,未來幾年版權收入及廣告均可望穩定持續成長。
答:從「新媒體」跨向「全媒體」,最大差異就是OTT。過去有線電視業者、中華電信MOD透過一條線拉到消費者家中,就像是陸軍,現在OTT則是空軍,以目前網路普及發展狀況,OTT可透過任何一種聯網方式送到用戶手中,在不同土地上隨時掌握想要的內容。
愛爾達已經成為「全媒體」,除在MOD及OTT上提供內容,更深耕社群媒體粉絲團,2018年至今,靠著內容及粉絲互動,五年已累積包含運動賽事、影劇、綜合等200萬「鐵粉」。
愛爾達近年靠著品牌聲量、辨識度及好感度,逐漸獲得廣告主青睞與認同,廣告收入已為愛爾達帶入穩定的邊際效應,不管是一般廣告或是大型體育賽事轉播,均有穩定成長。
問:隨著多視角、AR、VR等新技術與運動賽事相輔相成,驅動運動賽事,未來科技與轉播的結合趨勢為何?
答:現在不同的影視平台各有擅長之處,除持續投入內容外,科技應用會讓觀眾體驗更多元,東京奧運透過虛擬實境(VR),即使全球沒有一個觀眾可以進場,但卻如同親臨現場。
世足賽使用更多科技轉播,例如多視角、VR、AR(擴增實境),4K更是現在的標準配備,未來5G網路一定是支撐這些新科技轉播的關鍵,而體育賽事製作以AR做為延伸,數據、資訊甚至是場上的表現都更加清楚。
現在有不少在中華職棒球賽現場的球迷,也透過OTT觀看愛爾達轉播。新科技驅動運動賽事體驗,而運動賽事也驅動新科技的應用,未來更可望加速新科技廣泛且普遍應用在民眾周遭的生活。
問:展望2023年營運?
答:2023年以世界棒球經典賽WBC開紅盤,5月有法國網球公開賽,7月在大陸成都舉的世界大學運動會,接下來還有亞洲運動會,一連串美國職籃NBA、美國職棒大聯盟MLB,加上各種羽球賽,中華職棒大聯盟,可望持續複製成功體育轉播經驗,營運、獲利穩定成長。
愛爾達科技(8487)在7日舉行的股東會上,董事長陳怡君分享了一季度的亮麗成績。陳怡君透露,受惠於3月份WBC世界棒球經典賽的熱潮,愛爾達的收視率創下自2021年以來新高,單月營收更達1.53億元,創下新高。累計1至5月營收達4.15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62.11%。這主要得益于收視率分潤的大幅增加和OTT收費會員數的穩定增長,以及兩大營業項目的推動。
自2008年北京奧運以來,愛爾達一直扮演著國際體育賽事轉播的領頭羊角色,連續四屆取得台灣區奧運賽事轉播權,並轉播過世足賽等重要國際賽事。
對於2023年下半年營運的展望,陳怡君表示,愛爾達將轉播成都世大運和杭州亞運,並持續提供美國職棒、BWF羽球賽、WTT桌球賽、英超/歐冠足球賽等獨家轉播賽事,預計將帶來收視熱度和訂閱數的持續上升,全年營運展望非常樂觀。
近期,NCC也通過了愛爾達五個新設頻道的申請,包括臨時性頻道愛爾達亞運1至3台、4K內容為主的INULTRA體育休閒頻道,以及主打國內基層運動賽事轉播的愛爾達體育4台,使得愛爾達電視網的家族頻道成員擴大至15個頻道。
陳怡君強調,未來愛爾達將打造多元收視經營策略,並預計9月下旬全新開台的數位內容頻道業務,將帶動營收業績的進一步成長。
在股東會上,愛爾達也通過了2022年盈餘分派案,配發現金股利每股2.2元,現金殖利率達6.29%。2022年營收達9.81億元,年增5.05%,稅後純益6,114萬元,每股稅後純益(EPS)2.81元,年成長37.75%。陳怡君強調,這些數據均創下了愛爾達成立20年以來的歷史新高,股東權益報酬率(ROE)亦高達2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