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能光電(上)公司新聞
主管機關積極推動科技類事業上市,但科技類上市新股仍相對具有風險性。去年以來以科技類上市的7家國內股票初上市新股,因營運虧損等原因,包括旺能(3599)等5家科技股去年度股利都「掛零」。
台股進入股東會旺季,上市公司目前陸續宣布去年度股利,7家以科技類事業在去年及今年掛牌上市的新股,僅有奕力(3598)、虹冠(3257)100年度有股利分配,其餘5家股利都掛零。
其中僅奕力每股分配100年度現金股利4.5元,較99年度的每股現金股利3元明顯成長外,虹冠每股分配現金股利1.57元,較99年度的每股現金股利2元衰退。
隆達、廣鎵、太極能、旺能、國光生技等5家則因虧損等原因,100年度都沒股利分配;其中去年新股上市的隆達、廣鎵、太極能,及今年上市的旺能,還分配99年度股利,但上市後,100年度股利都已掛零;今年新上市的國光生技則是99年度及100年度都沒股利分配。
承銷商表示,沒有上市獲利門檻的科技類事業,雖然申請上市前須取得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的「係屬科技事業暨其產品或技術開發成功且具有市場性」的明確意見書;但所謂的產品技術開發成功且具有市場性,並不是獲利保證,還是受景氣影響很大,具有相對高風險性。
台股進入股東會旺季,上市公司目前陸續宣布去年度股利,7家以科技類事業在去年及今年掛牌上市的新股,僅有奕力(3598)、虹冠(3257)100年度有股利分配,其餘5家股利都掛零。
其中僅奕力每股分配100年度現金股利4.5元,較99年度的每股現金股利3元明顯成長外,虹冠每股分配現金股利1.57元,較99年度的每股現金股利2元衰退。
隆達、廣鎵、太極能、旺能、國光生技等5家則因虧損等原因,100年度都沒股利分配;其中去年新股上市的隆達、廣鎵、太極能,及今年上市的旺能,還分配99年度股利,但上市後,100年度股利都已掛零;今年新上市的國光生技則是99年度及100年度都沒股利分配。
承銷商表示,沒有上市獲利門檻的科技類事業,雖然申請上市前須取得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的「係屬科技事業暨其產品或技術開發成功且具有市場性」的明確意見書;但所謂的產品技術開發成功且具有市場性,並不是獲利保證,還是受景氣影響很大,具有相對高風險性。
證交所表示,旺能光電(3599)今(9)日以每股實際承銷價14.7元掛牌上市,為今年第2家以風險性科技類事業掛牌的上市新股。
旺能光電公開申購的初訂承銷價為17.8元,實際承銷價降為14.7 元作為今日掛牌上市開盤參考價。上市後列為「光電類」股,上市首5日無漲跌停板限制。
旺能光電公開申購的初訂承銷價為17.8元,實際承銷價降為14.7 元作為今日掛牌上市開盤參考價。上市後列為「光電類」股,上市首5日無漲跌停板限制。
太陽能電池廠4月份營運陸續公布,並未如外界原本預期的「全面上揚」局面,仍是看個別表現。其中,昱晶(3514)和新日光(3576)分別比前月成長3.9%和0.4%,至於昇陽科(3561)和旺能(3599)月減的幅度分別為5.99%和11.6%。
業者表示,目前的狀況是「一好一壞」,好消息是接單沒問題,但壞消息則是產品單價(ASP)仍差。業者指出,第2季還是有德國和義大利趕在補貼調降的「末班車」訂單,但大陸廠近期財務問題嚴重,導致市場價格仍無法回升。
昱晶4月營收14.8億元,月增3.9%,相較去年同期下滑13.2%;累計1~4月營收為52.64億元,年減為33.9%。新日光4月營收12.37億元,月增0.44%,儘管幅度不大,但仍寫下連4個月上揚的成績;累計1~4月營收43.36億元,相較於去年同期下滑51.05%。
至於將於明日以每股14.7元掛牌上市的旺能,4月份營收4.98億元,比3月下滑11.6%,則是出乎市場預期,相較於去年同期則是下滑40.5%;累計1~4月合併營收21.03億元,年衰退為52.01%。
業者表示,目前的狀況是「一好一壞」,好消息是接單沒問題,但壞消息則是產品單價(ASP)仍差。業者指出,第2季還是有德國和義大利趕在補貼調降的「末班車」訂單,但大陸廠近期財務問題嚴重,導致市場價格仍無法回升。
昱晶4月營收14.8億元,月增3.9%,相較去年同期下滑13.2%;累計1~4月營收為52.64億元,年減為33.9%。新日光4月營收12.37億元,月增0.44%,儘管幅度不大,但仍寫下連4個月上揚的成績;累計1~4月營收43.36億元,相較於去年同期下滑51.05%。
至於將於明日以每股14.7元掛牌上市的旺能,4月份營收4.98億元,比3月下滑11.6%,則是出乎市場預期,相較於去年同期則是下滑40.5%;累計1~4月合併營收21.03億元,年衰退為52.01%。
新掛牌股昨日成為股市避風港,根據統計,自4月以來掛牌的新上市櫃個表現強勁,昨日擺脫證所稅及歐債雙魔咒,在F-金可(8406)、F-永冠(1589)帶頭上攻之下,掀起新股二度蜜月期熱潮。法人指出,受到歐債風暴恐將再起的疑慮,大盤量能未見放大,剛掛牌的新股自然成為法人加碼重心,成為吸引市場買氣重心。
根據CMONEY統計,連同周三掛牌的光耀科、旺能及晶達三檔個股,4月份以來準牌或已掛牌公司共計11檔,這些公司在證所稅風暴來襲下,不但承銷價掛價較為「物美價廉」,連帶中籤率提高,最低中籤率為東生華的2.64%,最高為旺能的7.49%。
但蜜月期而言,4月以來掛牌公司中,以生技股主現最佳,金可蜜月期高達4成,昨日股價以279元作收,與生技股股王精華343元差價逐步拉近;此外,掛牌不久的東生華亦拉出3.6成的漲幅,東生華定位在慢性疾病的利基藥品開發及新藥公司,聚焦於心血管、腸胃道及自體免疫三大領域,今年底將有一個降血脂新藥證到手,公司預估,未來將維持每兩年一個新產品上市的速度,預計民國105年新成分/新複方/新劑型藥比例將提高至8成以上。
至於計劃在本周三同步掛牌的光燿科、旺能及晶達分屬正崴、台達電、研揚科技三家公司轉投資。目前興櫃價格與承銷價均有2-3成的差幅,台達電的太陽能電池廠旺能今年首季每股虧損1.93元,法人預估,今年旺能第1-2季虧損的幅度季季縮小,下半年會力拚轉虧為盈的契機。
正崴集團轉投資的光燿科,目前光通訊連接器佔營收比重25%,光學鏡頭75%。其中,光學鏡頭有9成以上產品在手機應用,NB、平板電腦應用鏡頭少量出貨,體感遊戲機機目前還在開發階段,為擴大鏡頭應用範圍,去年砸下7億元添購新設備,將於今年年底陸續導入,擴大成長動能;光學鏡頭客戶為意法半導體,終端客戶包括Nokia和RIM等。
根據CMONEY統計,連同周三掛牌的光耀科、旺能及晶達三檔個股,4月份以來準牌或已掛牌公司共計11檔,這些公司在證所稅風暴來襲下,不但承銷價掛價較為「物美價廉」,連帶中籤率提高,最低中籤率為東生華的2.64%,最高為旺能的7.49%。
但蜜月期而言,4月以來掛牌公司中,以生技股主現最佳,金可蜜月期高達4成,昨日股價以279元作收,與生技股股王精華343元差價逐步拉近;此外,掛牌不久的東生華亦拉出3.6成的漲幅,東生華定位在慢性疾病的利基藥品開發及新藥公司,聚焦於心血管、腸胃道及自體免疫三大領域,今年底將有一個降血脂新藥證到手,公司預估,未來將維持每兩年一個新產品上市的速度,預計民國105年新成分/新複方/新劑型藥比例將提高至8成以上。
至於計劃在本周三同步掛牌的光燿科、旺能及晶達分屬正崴、台達電、研揚科技三家公司轉投資。目前興櫃價格與承銷價均有2-3成的差幅,台達電的太陽能電池廠旺能今年首季每股虧損1.93元,法人預估,今年旺能第1-2季虧損的幅度季季縮小,下半年會力拚轉虧為盈的契機。
正崴集團轉投資的光燿科,目前光通訊連接器佔營收比重25%,光學鏡頭75%。其中,光學鏡頭有9成以上產品在手機應用,NB、平板電腦應用鏡頭少量出貨,體感遊戲機機目前還在開發階段,為擴大鏡頭應用範圍,去年砸下7億元添購新設備,將於今年年底陸續導入,擴大成長動能;光學鏡頭客戶為意法半導體,終端客戶包括Nokia和RIM等。
台達電轉投資太陽能電池廠旺能(3599)預計下周三(9日)由興櫃轉上市,昨(2)日公布掛牌價為14.7元,初次上市預計發行現金增資1萬7,200張新股,可望募資逾2.52億元。
旺能昨天興櫃參考價跌1.06元,收20元,掛牌價與昨天興櫃參考價相較,折價約26.5%。旺能上市之後,將是繼昱晶、新日光、昇陽科等之後,台股太陽能電池上市新兵。
旺能去年虧損超過一個股本,今年首季虧損大幅收斂,每股淨損1.93元。旺能認為,去年大虧主要受高價長約料源拖累,隨著相關減損陸續打銷,今年不再受高價長約損失之苦,預期本季虧損將持續收斂,力拚下半年單季轉虧為盈。
旺能目前兩岸太陽能電池產能600MW(百萬瓦),模組產能180MW,今年暫無擴產規劃,全年資本支出約1,600萬美元,全數用來提升製程。
旺能持續提升技術,多晶太陽能電池平均轉換率約17.2%至17.3%,今年目標達18%以上;單晶目前轉換率18.6%至19%,今年目標達19%,與IBM共同投入新世代銅鋅錫硫薄膜太陽能電池研發。
旺能昨天興櫃參考價跌1.06元,收20元,掛牌價與昨天興櫃參考價相較,折價約26.5%。旺能上市之後,將是繼昱晶、新日光、昇陽科等之後,台股太陽能電池上市新兵。
旺能去年虧損超過一個股本,今年首季虧損大幅收斂,每股淨損1.93元。旺能認為,去年大虧主要受高價長約料源拖累,隨著相關減損陸續打銷,今年不再受高價長約損失之苦,預期本季虧損將持續收斂,力拚下半年單季轉虧為盈。
旺能目前兩岸太陽能電池產能600MW(百萬瓦),模組產能180MW,今年暫無擴產規劃,全年資本支出約1,600萬美元,全數用來提升製程。
旺能持續提升技術,多晶太陽能電池平均轉換率約17.2%至17.3%,今年目標達18%以上;單晶目前轉換率18.6%至19%,今年目標達19%,與IBM共同投入新世代銅鋅錫硫薄膜太陽能電池研發。
太陽能電池廠旺能(3599)承銷價出爐,將於本月9日以每股14.7元價格掛牌上市。近期台股受到證所稅和油電雙漲因素衝擊,因此旺能原本規畫以每股17.8元掛牌,也因而調降至14.7元。該公司今年第1季每股仍小虧1.93元,儘管第2季營運持續回暖,但轉盈仍有難度,唯虧損將大幅縮小,下半年可望見到獲利局面。
太陽能電池廠昇陽科(3561)、旺能昨(26)日公布首季財報,昇陽科單季虧損較去年第四季收斂近七成,優於市場預期,每股淨損0.8元;旺能虧損也縮減,單季每股淨損1.93元。
昇陽科首季稅後淨損2.05億元,是目前已公布首季財報的太陽能電池廠中,虧損最少的業者,單季毛損率降至2.88%,整體營運呈現現金流入,反映太陽能市況逐步好轉。
昇陽科首季營運逐月走揚,3月合併營收創近五個月新高,單季合併營收16.91億元,年減65.84%。首季總出貨量(包含自製與代銷太陽能電池、模組)達110MW(百萬瓦)。
昇陽科首季稅後淨損2.05億元,是目前已公布首季財報的太陽能電池廠中,虧損最少的業者,單季毛損率降至2.88%,整體營運呈現現金流入,反映太陽能市況逐步好轉。
昇陽科首季營運逐月走揚,3月合併營收創近五個月新高,單季合併營收16.91億元,年減65.84%。首季總出貨量(包含自製與代銷太陽能電池、模組)達110MW(百萬瓦)。
台達電旗下太陽能電池廠旺能17日舉行上市前法人說明會,總經理陳立惇表示,太陽光電市況已逼近谷底,價格再跌空間有限,預估景氣反轉指日可待,旺能2011年即打消高價料庫存,所以最壞時間已過,一旦市場運作正常,即可回歸獲利。
陳立惇指出,太陽光電產業目前雖然處於整合階段,但長期需求可望呈現持續上升走勢,預估第1季營收表現將比2011年第4季好,再加上第1季急單效應有延續的走勢,第2季可望比第1季來得好,目前旺能太陽能模組與電池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8成及9成以上。
旺能目前兩岸太陽能電池產能為600百萬瓦(MWp)、模組產能180MWp,2012年資本支出約1,600萬美元,主以提升製程為主,2012年暫時沒有新的擴產計畫,全數用來提升製程。旺能17日興櫃參考價為新台幣20元,預計5月9日轉上市,掛牌價格依上市前10個交易日均價而定。
目前旺能多晶太陽能電池平均轉換率約17.2~17.3%、2012年期達18%以上;單晶目前為18.6~19%,2012年目標達19%以上。
2011年旺能打銷高價料源損失,再加上太陽能市場低潮拖累,稅後淨損達25.41億元,但也讓旺能2012年無高價料源束縛。陳立惇認為,市況逼近谷底、價格再跌有限,最壞情況已過,只要市場回復正常機制,就能回歸獲利。
陳立惇預估,2012年全球太陽光電市場規模約可維持與2011年的290億瓦相當,其中日本、大陸、美國等新興市場的崛起,可望有效彌補德國、義大利等歐洲主力市場受到政府下砍補助後,導致的潛在可能萎縮的問題,新興市場更是成為歐洲補助下砍後的安定劑,讓太陽能系統安裝量維持不衰退的主要動力,預估2016年太陽光電市場規模組達760億瓦,相較2012年成長1.6倍。
旺能認為,日本經歷福島核災事變後,全球環境意識亦形強化,國際間去核化的聲浪更甚以往,國際媒體更預測日本可再生能源市場將出現強勁增長,預計日本單一市場到2014年新增太陽能發電項目將超過100億瓦,可望成為全球第3大太陽能市場。
陳立惇指出,太陽光電產業目前雖然處於整合階段,但長期需求可望呈現持續上升走勢,預估第1季營收表現將比2011年第4季好,再加上第1季急單效應有延續的走勢,第2季可望比第1季來得好,目前旺能太陽能模組與電池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8成及9成以上。
旺能目前兩岸太陽能電池產能為600百萬瓦(MWp)、模組產能180MWp,2012年資本支出約1,600萬美元,主以提升製程為主,2012年暫時沒有新的擴產計畫,全數用來提升製程。旺能17日興櫃參考價為新台幣20元,預計5月9日轉上市,掛牌價格依上市前10個交易日均價而定。
目前旺能多晶太陽能電池平均轉換率約17.2~17.3%、2012年期達18%以上;單晶目前為18.6~19%,2012年目標達19%以上。
2011年旺能打銷高價料源損失,再加上太陽能市場低潮拖累,稅後淨損達25.41億元,但也讓旺能2012年無高價料源束縛。陳立惇認為,市況逼近谷底、價格再跌有限,最壞情況已過,只要市場回復正常機制,就能回歸獲利。
陳立惇預估,2012年全球太陽光電市場規模約可維持與2011年的290億瓦相當,其中日本、大陸、美國等新興市場的崛起,可望有效彌補德國、義大利等歐洲主力市場受到政府下砍補助後,導致的潛在可能萎縮的問題,新興市場更是成為歐洲補助下砍後的安定劑,讓太陽能系統安裝量維持不衰退的主要動力,預估2016年太陽光電市場規模組達760億瓦,相較2012年成長1.6倍。
旺能認為,日本經歷福島核災事變後,全球環境意識亦形強化,國際間去核化的聲浪更甚以往,國際媒體更預測日本可再生能源市場將出現強勁增長,預計日本單一市場到2014年新增太陽能發電項目將超過100億瓦,可望成為全球第3大太陽能市場。
旺能預計將於2012年5月9日掛牌上市。目前新竹廠與吳江廠合計太陽能電池片產能為600百萬瓦(MWp),模組則為180MWp。模組產品已取得德國TUV、美國UL、英國MCS、日本JETPVm認證、大陸金太陽及以色列之IEC等相關產品認證。
太陽能產業受歐洲主要市場補貼縮減,以及供過於求因素影響,可說經歷十分黯淡的2011年。惟全球太陽能產業隨近幾年之爆炸成長,全球累積裝置容量已位居第3大潔淨能源。
單一年度整體能源產出可達800億度,足夠供應相當於2,000萬家庭之全年所需電力需求。隨著太陽能產品效率的提升、產品成本下降,市電同價目標將是指日可待。
尤其在日本經歷福島核災事變後,全球環境意識亦形強化,國際間去核化的聲浪更甚以往,而彭博(Bloomberg)更預測日本可再生能源市場將出現強勁成長,預計日本單一市場到2014年新增太陽能發電項目將超過100億瓦,可望成為全球第3大太陽能市場。
因此,旺能光電總經理陳立惇表示,太陽能是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能量來源,電力系統使用壽命長。長期而言,發展太陽能是必然趨勢,產業前景仍有可觀成長空間。
太陽能產業受歐洲主要市場補貼縮減,以及供過於求因素影響,可說經歷十分黯淡的2011年。惟全球太陽能產業隨近幾年之爆炸成長,全球累積裝置容量已位居第3大潔淨能源。
單一年度整體能源產出可達800億度,足夠供應相當於2,000萬家庭之全年所需電力需求。隨著太陽能產品效率的提升、產品成本下降,市電同價目標將是指日可待。
尤其在日本經歷福島核災事變後,全球環境意識亦形強化,國際間去核化的聲浪更甚以往,而彭博(Bloomberg)更預測日本可再生能源市場將出現強勁成長,預計日本單一市場到2014年新增太陽能發電項目將超過100億瓦,可望成為全球第3大太陽能市場。
因此,旺能光電總經理陳立惇表示,太陽能是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能量來源,電力系統使用壽命長。長期而言,發展太陽能是必然趨勢,產業前景仍有可觀成長空間。
台達電旗下太陽能電池廠旺能(3599)總經理陳立惇昨(17)日表示,市況已逼近谷底,價格再跌有限,景氣反轉向上指日可待,旺能「最壞的時間已過」。美、日、大陸等新興市場快速崛起,可彌補歐洲需求下滑,帶動全球市場維持成長,估2016年市場規模達76GW(10億瓦),比今年大增1.6倍。
旺能昨天舉行上市前法說會,董事長梁榮昌、陳立惇等高層都出席。旺能目前太陽能模組與電池產能各達八成與九成以上,預期第一季營運將優於去年第四季,本季急單效應延續,狀況會比第一季好。
旺能昨天興櫃參考價上漲0.03元、收20元,預計5月9日轉上市,掛牌價格將依上市前10個交易日均價訂定。陳立惇說,旺能目前兩岸太陽能電池產能600MW,模組產能180MW,今年暫無擴產規劃,全年資本支出約1,600萬美元,全數用來提升製程。
陳立惇指出,太陽能產業長期需求看增,現階段是產業整合期,去年中過後全球沒有新增產能,加上不少不具競爭力的業者陸續退出,使得整體供給縮減,在「需求增、供給減」的效應下,景氣反轉向上、指日可待。
陳立惇指出,今年全球市場規模仍可維持與去年約29GW相當,日本、大陸、美國等市場持續成長,有效彌補德國、義大利等主要市場需求萎縮,是促成當下歐洲縮減補貼具不確定性,市場仍可維持不衰退的主要動能。
旺能去年受打銷高價料源損失、市場低潮拖累,稅後淨損25.41億元,虧損超過一個股本。
陳立惇認為,當下市況雖仍供過於求,但已逼近谷底,價格再跌有限,旺能今年已無高價料源束縛,「最壞的情況已過。」只要市場回復正常機制,就能回歸獲利。
目前旺能的多晶太陽能電池平均轉換率約17.2%至17.3%,今年目標達18%以上;單晶目前轉換率18.6%至19%,今年目標達19%。旺能已與IBM共同投入新世代銅鋅錫硫(CZTS)薄膜太陽能電池研發,梁榮昌指出,CZTS是未來最具成本優勢的產品,旺能與IBM已名列全球技術研發領先群,將在適當時機公布進度。
旺能昨天舉行上市前法說會,董事長梁榮昌、陳立惇等高層都出席。旺能目前太陽能模組與電池產能各達八成與九成以上,預期第一季營運將優於去年第四季,本季急單效應延續,狀況會比第一季好。
旺能昨天興櫃參考價上漲0.03元、收20元,預計5月9日轉上市,掛牌價格將依上市前10個交易日均價訂定。陳立惇說,旺能目前兩岸太陽能電池產能600MW,模組產能180MW,今年暫無擴產規劃,全年資本支出約1,600萬美元,全數用來提升製程。
陳立惇指出,太陽能產業長期需求看增,現階段是產業整合期,去年中過後全球沒有新增產能,加上不少不具競爭力的業者陸續退出,使得整體供給縮減,在「需求增、供給減」的效應下,景氣反轉向上、指日可待。
陳立惇指出,今年全球市場規模仍可維持與去年約29GW相當,日本、大陸、美國等市場持續成長,有效彌補德國、義大利等主要市場需求萎縮,是促成當下歐洲縮減補貼具不確定性,市場仍可維持不衰退的主要動能。
旺能去年受打銷高價料源損失、市場低潮拖累,稅後淨損25.41億元,虧損超過一個股本。
陳立惇認為,當下市況雖仍供過於求,但已逼近谷底,價格再跌有限,旺能今年已無高價料源束縛,「最壞的情況已過。」只要市場回復正常機制,就能回歸獲利。
目前旺能的多晶太陽能電池平均轉換率約17.2%至17.3%,今年目標達18%以上;單晶目前轉換率18.6%至19%,今年目標達19%。旺能已與IBM共同投入新世代銅鋅錫硫(CZTS)薄膜太陽能電池研發,梁榮昌指出,CZTS是未來最具成本優勢的產品,旺能與IBM已名列全球技術研發領先群,將在適當時機公布進度。
台達電集團旗下的太陽能電池廠旺能(3599),在歷經一波三折的上市過程後,終於要在5月9日正式掛牌。總經理陳立惇表示,「供需失衡」和「高價長約料」是造成太陽能產業營運受創的兩大主因,而該公司在過去兩年已提列高價長約料的虧損,今年將不再受此拖累,預期今年第1季的虧損將比去年第4季大幅收斂,而第2季的營運又會比第1季要好。
旺能昨(17)日舉行上市前法說會,董事長梁榮昌興奮表示,與IBM合作的下一世代CZTS(銅鋅錫硫)的薄膜太陽能電池,因具備低價的材料和設備等雙重優勢,又沒有污染問題,被國外媒體評價為「具有爆炸性的競爭力」,會是未來全球唯一能達到「市電同價」的太陽能電池。
旺能預計於5月9日掛牌,目前的參考價為25元。不過,旺能表面上看來是太陽能「新兵」,但實際上卻是不折不扣的「老鳥」,該公司在第1次進行上市過程時,與綠能(3519)、新日光(3576)為「同梯」戰友,只是後來考量價格不理想而自行撤件,之後又經過2次上市審議過程,才終於底定,堪稱台股近年來新股IPO的「異數」。
旺能目前的製造基地位於新竹和中國吳江兩地,合計電池的產能為600MW,模組則為180MW。至於新建完成的竹南廠,目前正申請綠建築認證,未來則視市況和訂單需求正式啟用,屆時,旺能旗下的電池總產能將可拉高到1GW(10億瓦),模組則達380MW。
旺能去年稅後淨損25.4億元,每股淨損高達10.16元,在太陽能族群當中虧損最為慘烈。不過,旺能因為隸屬於台達電體系,對於會計認定相當嚴格,對於手上長約多已提列損失,因此今年的營運將不再背負此一包袱。該公司也強調,今年第1季的虧損將比去年第4季大幅收斂,而第2季的營運又會比第1季要好,「最壞的狀況已經過去」。
旺能昨(17)日舉行上市前法說會,董事長梁榮昌興奮表示,與IBM合作的下一世代CZTS(銅鋅錫硫)的薄膜太陽能電池,因具備低價的材料和設備等雙重優勢,又沒有污染問題,被國外媒體評價為「具有爆炸性的競爭力」,會是未來全球唯一能達到「市電同價」的太陽能電池。
旺能預計於5月9日掛牌,目前的參考價為25元。不過,旺能表面上看來是太陽能「新兵」,但實際上卻是不折不扣的「老鳥」,該公司在第1次進行上市過程時,與綠能(3519)、新日光(3576)為「同梯」戰友,只是後來考量價格不理想而自行撤件,之後又經過2次上市審議過程,才終於底定,堪稱台股近年來新股IPO的「異數」。
旺能目前的製造基地位於新竹和中國吳江兩地,合計電池的產能為600MW,模組則為180MW。至於新建完成的竹南廠,目前正申請綠建築認證,未來則視市況和訂單需求正式啟用,屆時,旺能旗下的電池總產能將可拉高到1GW(10億瓦),模組則達380MW。
旺能去年稅後淨損25.4億元,每股淨損高達10.16元,在太陽能族群當中虧損最為慘烈。不過,旺能因為隸屬於台達電體系,對於會計認定相當嚴格,對於手上長約多已提列損失,因此今年的營運將不再背負此一包袱。該公司也強調,今年第1季的虧損將比去年第4季大幅收斂,而第2季的營運又會比第1季要好,「最壞的狀況已經過去」。
太陽能電池廠益通 (3452) 昨(26)日公布去年財報,稅後淨損40.53億元,在太陽能族群中「賠最多」,對於持股比綠高達33.37%的母集團英業達 (2356) 來說,當初「搶親」得手的投資案不到1年竟換來如此結果,箇中滋味確實不好受。根據統計,去年國內6家太陽能電池廠,總共虧掉了147.6億元。
此外,台達電集團旗下的旺能 (3599) 雖於3月初公布自結,但昨日才公布正式財報,以該公司去年每股淨損高達10.16元,在太陽能族群當中「虧最慘」。同樣的,對於持股高達59%的台達電而言,同樣要認列不少損失。
國內目前上市櫃的太陽能電池廠包括茂迪 (6244) 、昱晶 (3514) 、新日光 (3576) 、昇陽科 (3561) 、旺能、益通 (3452) 等6家,此外還有去年掛牌的太極,而該公司也是目前唯一尚未公布財報的太陽能電池廠。
根據統計,國內6家上市櫃太陽能電池廠去年共虧掉了147.64億元,若以每股淨損來看,旺能虧超過1個股本、EPS為-10.16元,之後則是益通的-8.94元、新日光的-7.76元、茂迪的-5.61元、昇陽科的-4.86元和昱晶的-4.69元。
值得注意的是,太陽能族群還包括矽晶圓廠綠能、達能和中美晶,興櫃的多晶矽廠福聚,專攻薄膜的聯相、宇通、富陽和八陽,矽晶圓的旭晶,中美晶轉投資的旭泓,未上市的科冠和綠陽等為數眾多的廠商,「陣容」相當龐大。
若從太陽能族群去年度的虧損金額來對照,現階段太陽能股的股價只能用「高得驚人」來形容。但之所以如此,主要原因仍在於去年虧損太大,今年無論如何都絕對有轉機,加上美國啟動的雙反調查吸引大陸業者轉單來台,而日本、印度等地今年的太陽能發電安裝量成長看好,賦予市場想像空間。
不過若以第1季來看,各家業者要轉盈的希望仍不大,但相較於去年第4季的慘況則有轉佳。業者評估,要到第2季末、第3季才有轉虧為盈的可能,而且這還要看德國調降太陽能補助後,業界狀況的變化才能斷定。
此外,台達電集團旗下的旺能 (3599) 雖於3月初公布自結,但昨日才公布正式財報,以該公司去年每股淨損高達10.16元,在太陽能族群當中「虧最慘」。同樣的,對於持股高達59%的台達電而言,同樣要認列不少損失。
國內目前上市櫃的太陽能電池廠包括茂迪 (6244) 、昱晶 (3514) 、新日光 (3576) 、昇陽科 (3561) 、旺能、益通 (3452) 等6家,此外還有去年掛牌的太極,而該公司也是目前唯一尚未公布財報的太陽能電池廠。
根據統計,國內6家上市櫃太陽能電池廠去年共虧掉了147.64億元,若以每股淨損來看,旺能虧超過1個股本、EPS為-10.16元,之後則是益通的-8.94元、新日光的-7.76元、茂迪的-5.61元、昇陽科的-4.86元和昱晶的-4.69元。
值得注意的是,太陽能族群還包括矽晶圓廠綠能、達能和中美晶,興櫃的多晶矽廠福聚,專攻薄膜的聯相、宇通、富陽和八陽,矽晶圓的旭晶,中美晶轉投資的旭泓,未上市的科冠和綠陽等為數眾多的廠商,「陣容」相當龐大。
若從太陽能族群去年度的虧損金額來對照,現階段太陽能股的股價只能用「高得驚人」來形容。但之所以如此,主要原因仍在於去年虧損太大,今年無論如何都絕對有轉機,加上美國啟動的雙反調查吸引大陸業者轉單來台,而日本、印度等地今年的太陽能發電安裝量成長看好,賦予市場想像空間。
不過若以第1季來看,各家業者要轉盈的希望仍不大,但相較於去年第4季的慘況則有轉佳。業者評估,要到第2季末、第3季才有轉虧為盈的可能,而且這還要看德國調降太陽能補助後,業界狀況的變化才能斷定。
上市櫃公司即將在本月底揭露去年全年財報數字,被稱為「四大慘業」的面板、DRAM、太陽能與LED,初步估計去年總虧損逾2,500億元,創歷史新高,相當於四座台北101大樓的興建成本。
其中以面板廠虧損逾1,300億元,受創最重;DRAM虧損超過千億元;太陽能虧損逾百億元,也破歷史紀錄;LED虧損最輕,主要集中上游。
面板廠去年受歐債衝擊全球經濟,液晶電視市場買氣縮手,導致面板價慘跌,業者被迫流血出售,產生巨額虧損。已公布去年財報的友達、華映、彩晶,全年稅後淨損分別為614億、124億、74.69億元,奇美電去年前三季稅後淨損也達444.48億元。法人估,友達、奇美電、彩晶、華映等四家面板廠,去年總虧損達1,300億至1,400億元,虧損金額是台灣面板產業史上最高,占四大慘業總虧損超過一半。
DRAM廠去年財報也是「滿江紅」,以南科稅後淨損398.8億元、每股淨損8.01元最慘;力晶、華亞科也各虧掉逾210億元;設備最新、製程最先進的瑞晶也難逃虧損,去年稅後虧損62.52億元。
南科、華亞科、力晶、瑞晶等四家業者去年合計大虧892.63億元;若加上茂德去年前三季稅後淨損146.2億元,台灣五大DRAM廠虧損合計已逾千億元,等於一天平均虧掉3億元,慘烈程度僅次於2008年金融海嘯時期。茂德淨值轉為負數,股票被迫下櫃;力晶、南科都被打入全額交割,華亞科也被取消信用交易,全淪為「雞蛋水餃股」。
曾紅極一時的太陽能產業,去年第二季過後景氣急轉直下,已公布去年財報的十家太陽能廠中,僅碩禾、中美晶維持盈利,其餘八家總虧損近135億元,虧損金額創新高。
太陽能業者表示,上游材料與產品售價短期暴跌逾五成,龐大的庫存跌價損失,是造成去年普遍大虧的主因。茂迪、綠能、新日光等以往業界績優生,去年稅後淨損都超過20億元,每股淨損都超過5元,是公司成立來最差成績。
興櫃太陽能業者也一片慘烈,旺能虧損超過一個股本,宇通每股虧損也超過6元。儘管碩禾、中美晶仍維持獲利,但在大多數業者虧損下,總計去年全台灣太陽能業者虧損金額,仍超過百億元,是台灣太陽能業虧損最多的一年。
已公告去年財報的LED業者中,虧損主要集中在廣鎵、隆達、泰谷等上游磊晶廠,三家公司總計虧損23.73億元。至於LED下游,去年賺錢居多,以LED封裝龍頭億光去年稅後純益13.05億元居冠。
LED廠去年「上瘦下肥」,主因LED電視需求不如預期,加上先前廠商大力擴產,供需失衡,造成晶粒價格急跌,全年跌幅近40%,導致磊晶廠廣鎵去年稅後淨損11.37億元、泰谷稅後淨損10.99億元,晶電、億光也因持有相關公司股權,必須認列轉投資損失。
其中以面板廠虧損逾1,300億元,受創最重;DRAM虧損超過千億元;太陽能虧損逾百億元,也破歷史紀錄;LED虧損最輕,主要集中上游。
面板廠去年受歐債衝擊全球經濟,液晶電視市場買氣縮手,導致面板價慘跌,業者被迫流血出售,產生巨額虧損。已公布去年財報的友達、華映、彩晶,全年稅後淨損分別為614億、124億、74.69億元,奇美電去年前三季稅後淨損也達444.48億元。法人估,友達、奇美電、彩晶、華映等四家面板廠,去年總虧損達1,300億至1,400億元,虧損金額是台灣面板產業史上最高,占四大慘業總虧損超過一半。
DRAM廠去年財報也是「滿江紅」,以南科稅後淨損398.8億元、每股淨損8.01元最慘;力晶、華亞科也各虧掉逾210億元;設備最新、製程最先進的瑞晶也難逃虧損,去年稅後虧損62.52億元。
南科、華亞科、力晶、瑞晶等四家業者去年合計大虧892.63億元;若加上茂德去年前三季稅後淨損146.2億元,台灣五大DRAM廠虧損合計已逾千億元,等於一天平均虧掉3億元,慘烈程度僅次於2008年金融海嘯時期。茂德淨值轉為負數,股票被迫下櫃;力晶、南科都被打入全額交割,華亞科也被取消信用交易,全淪為「雞蛋水餃股」。
曾紅極一時的太陽能產業,去年第二季過後景氣急轉直下,已公布去年財報的十家太陽能廠中,僅碩禾、中美晶維持盈利,其餘八家總虧損近135億元,虧損金額創新高。
太陽能業者表示,上游材料與產品售價短期暴跌逾五成,龐大的庫存跌價損失,是造成去年普遍大虧的主因。茂迪、綠能、新日光等以往業界績優生,去年稅後淨損都超過20億元,每股淨損都超過5元,是公司成立來最差成績。
興櫃太陽能業者也一片慘烈,旺能虧損超過一個股本,宇通每股虧損也超過6元。儘管碩禾、中美晶仍維持獲利,但在大多數業者虧損下,總計去年全台灣太陽能業者虧損金額,仍超過百億元,是台灣太陽能業虧損最多的一年。
已公告去年財報的LED業者中,虧損主要集中在廣鎵、隆達、泰谷等上游磊晶廠,三家公司總計虧損23.73億元。至於LED下游,去年賺錢居多,以LED封裝龍頭億光去年稅後純益13.05億元居冠。
LED廠去年「上瘦下肥」,主因LED電視需求不如預期,加上先前廠商大力擴產,供需失衡,造成晶粒價格急跌,全年跌幅近40%,導致磊晶廠廣鎵去年稅後淨損11.37億元、泰谷稅後淨損10.99億元,晶電、億光也因持有相關公司股權,必須認列轉投資損失。
太陽能去年被列入台股「四大慘業」之中,儘管各家業者對此稱號皆大表不滿、並高分貝喊冤,但從近期陸續公布的財報來看,硬要說好也實難以出口,總計6家太陽能電池廠去年度每股淨損從4.5元起跳、嚴重者超過1個股本,合計虧損金額突破150億元。展望今年,第1季仍未達獲利門檻,至於第2季則得先觀察4月份報價的變化。
據統計,包括旺能(3599)、新日光(3576)、茂迪(6244)、昇陽科(3561)、昱晶(3514)和益通(3452;第4季尚未公告),這6家電池廠,去年合計虧損逾150億元。
其中,以旺能每股淨損10.16元最為嚴重,而去年前3季每股淨損已達7.45元的益通,因第4季營收銳減,外界評估全年也可能虧掉1個股本,至於新日光、茂迪、昇陽科和昱晶的去年每股淨損,分別為7.76元、5.61元、4.86元和4.69元。
走過悲慘的2011年,今年的市況現階段看來已有改善。以第1季來說,受惠於美國「雙方案」調查帶來的大陸業者轉單效應,加上德國去年12月瘋狂裝機對市場帶來庫存大減與信心大增的效果,各家業者營運都走出谷底,只是距離損益平衡仍有一段路要走。
昇陽科董事長劉康信表示,第1季訂單逐步增溫,帶動出貨量逐月增加,甚至因為之前人員流失,使得生產線人手不夠,現在還得聘回來。但他強調,市場價格依舊不佳,預估第1季仍然無法賺錢,但整體狀況遠優於去年第4季。
劉康信評估,第2季的接單可望又比第1季改善,但因國提前大幅削減補貼,市場又有雜音,預計4月份的電池價格將下滑。但他認為,德國下修補助,也意味著當地廠商未來更不可能自製,訂單也勢必要委外。
據統計,包括旺能(3599)、新日光(3576)、茂迪(6244)、昇陽科(3561)、昱晶(3514)和益通(3452;第4季尚未公告),這6家電池廠,去年合計虧損逾150億元。
其中,以旺能每股淨損10.16元最為嚴重,而去年前3季每股淨損已達7.45元的益通,因第4季營收銳減,外界評估全年也可能虧掉1個股本,至於新日光、茂迪、昇陽科和昱晶的去年每股淨損,分別為7.76元、5.61元、4.86元和4.69元。
走過悲慘的2011年,今年的市況現階段看來已有改善。以第1季來說,受惠於美國「雙方案」調查帶來的大陸業者轉單效應,加上德國去年12月瘋狂裝機對市場帶來庫存大減與信心大增的效果,各家業者營運都走出谷底,只是距離損益平衡仍有一段路要走。
昇陽科董事長劉康信表示,第1季訂單逐步增溫,帶動出貨量逐月增加,甚至因為之前人員流失,使得生產線人手不夠,現在還得聘回來。但他強調,市場價格依舊不佳,預估第1季仍然無法賺錢,但整體狀況遠優於去年第4季。
劉康信評估,第2季的接單可望又比第1季改善,但因國提前大幅削減補貼,市場又有雜音,預計4月份的電池價格將下滑。但他認為,德國下修補助,也意味著當地廠商未來更不可能自製,訂單也勢必要委外。
旺能參加日本國際太陽能光電展(PV EXPO)展出新款智慧型模組,以及多項高效能太陽能電池,並結合母公司台達電子的太陽能相關產品(PV kits),提供完整的太陽光電系統整合方案。
旺能表示,公司整合TIGO Energy功率優化器(Power Optimizer),推出新款智慧型模組,D6M250B3A-WS-I,該模組是由60片單晶矽太陽能電池組成,功率輸出達250瓦,可有效改善太陽能系統端因為部分遮蔭或模組老化,造成各模組間匹配造成之效率不一問題,進而增進系統發電效益。
另外,該模組亦可透過即時模組功率監控軟體有效進行管理,運用其PV-SafeTM技術,系統可輔以過熱保護裝置等設定,整體安全性可更進一步提升。新款智慧型模組結合TIGO Energy功率優化器,申請TUV Rheinland認證的廠商,預計2012年3月下旬,即可為客戶提供更高效能且具競爭力的模組產品。
旺能同時展示高效能48片式單晶矽黑框模組,D6M200B2A,此款模組具有抗反射玻璃以及強化效能的特性,能減少安裝成本,並提高系統效能,將搭配台達電子的PV kits,包含多款台達電子高效能逆變器產品與監控系統,展出完整的住宅屋頂整合系統,可提供各式住宅屋頂更多元的選擇。
旺能表示,公司整合TIGO Energy功率優化器(Power Optimizer),推出新款智慧型模組,D6M250B3A-WS-I,該模組是由60片單晶矽太陽能電池組成,功率輸出達250瓦,可有效改善太陽能系統端因為部分遮蔭或模組老化,造成各模組間匹配造成之效率不一問題,進而增進系統發電效益。
另外,該模組亦可透過即時模組功率監控軟體有效進行管理,運用其PV-SafeTM技術,系統可輔以過熱保護裝置等設定,整體安全性可更進一步提升。新款智慧型模組結合TIGO Energy功率優化器,申請TUV Rheinland認證的廠商,預計2012年3月下旬,即可為客戶提供更高效能且具競爭力的模組產品。
旺能同時展示高效能48片式單晶矽黑框模組,D6M200B2A,此款模組具有抗反射玻璃以及強化效能的特性,能減少安裝成本,並提高系統效能,將搭配台達電子的PV kits,包含多款台達電子高效能逆變器產品與監控系統,展出完整的住宅屋頂整合系統,可提供各式住宅屋頂更多元的選擇。
台達電旗下太陽能電池廠旺能(3599)昨(1)日宣布,推出新款智慧型太陽能模組及高效能太陽電池,結合台達電太陽能相關零組件,提供完整系統整合方案,提升接單能力。
旺能表示,新款智慧型模組整合TIGO Energy功率優化器,由60片單晶矽太陽能電池組成,功率輸出達250W(瓦),可有效改善太陽能系統端因部分遮蔭或模組老化,造成各模組間匹配效率不一的問題,增進系統發電效益。
旺能指出,新款智慧型模組可透過即時模組功率監控軟體進行管理,提升整體安全性,將陸續出貨。旺能在這兩天舉行的日本國際太陽能光電展PV EXPO展出相關產品,以及新開發的48片式單晶矽黑框模組。
旺能在兩岸都設有生產線,太陽能電池台灣產能160MW(百萬瓦)、大陸吳江440MW,合計600MW,近期受惠業界急單效應,元月營收月增1.83倍、達5.63億元。
旺能在去年9月14日已通過證交所上市審議會,並於11月18日由金管會核備獲准上市,依規定,旺能應於今年上半年依主管機關規定期限內轉上市。
旺能表示,新款智慧型模組整合TIGO Energy功率優化器,由60片單晶矽太陽能電池組成,功率輸出達250W(瓦),可有效改善太陽能系統端因部分遮蔭或模組老化,造成各模組間匹配效率不一的問題,增進系統發電效益。
旺能指出,新款智慧型模組可透過即時模組功率監控軟體進行管理,提升整體安全性,將陸續出貨。旺能在這兩天舉行的日本國際太陽能光電展PV EXPO展出相關產品,以及新開發的48片式單晶矽黑框模組。
旺能在兩岸都設有生產線,太陽能電池台灣產能160MW(百萬瓦)、大陸吳江440MW,合計600MW,近期受惠業界急單效應,元月營收月增1.83倍、達5.63億元。
旺能在去年9月14日已通過證交所上市審議會,並於11月18日由金管會核備獲准上市,依規定,旺能應於今年上半年依主管機關規定期限內轉上市。
太陽能族群迎接美國「雙反」帶動的大陸轉單,加上補庫存效應,元月營收幾乎全面回溫。電池廠旺能(3599)元月營收較前月大幅成長183%,暫居太陽能族群的「營收月增率冠軍」。不過,昱晶(3514)元月營收比前月下滑11.8%,則是目前已公布營收的業者當中唯一下滑。
旺能為台達電集團成員,過去兩度通過上市審議,但考量市況和大環境,最後是兩度撤回。不過,該公司於去年11月中旬三度獲准上市,預計上半年將可完成掛牌動作。
德國在去年第4季末爆出高達3GW的安裝量,這也使得全球的太陽能模組庫存大幅降低,這也帶動近期市場回補庫存的力道。此外,美國對中國太陽能業者祭出「雙反」調查,預計3月份初判,若最後認定屬實,將會回溯至去年12月。因此,目前不少中國大陸業者現階段先將訂單轉至台廠,以避免未來遭受懲罰。
受惠於這兩大需求,台廠元月份營收普遍回升,旺能的5.63億元比前月大幅成長183%,是目前已公告營收者的月增率冠軍;昇陽科(3561)的4.55億元的月增率也達104%,同樣有倍增的表現;新日光(3576)的營收8.5億元,比前月增加28.2%;至於益通(3452)雖然還處於營運低檔,但0.85億元也比前月回升19.2%。
出乎市場意料,昱晶元月營收11.79億元,反而比前月的13.38億元下滑11.8%,也是目前唯一衰退的業者。該公司去年第4季營運遠勝過一般同業,單月營收維持在13∼14億元的水準,超越茂迪、新日光居台廠之首,經營階層也是太陽能族群率先跳出來高喊「谷底回升」的領頭羊。
旺能為台達電集團成員,過去兩度通過上市審議,但考量市況和大環境,最後是兩度撤回。不過,該公司於去年11月中旬三度獲准上市,預計上半年將可完成掛牌動作。
德國在去年第4季末爆出高達3GW的安裝量,這也使得全球的太陽能模組庫存大幅降低,這也帶動近期市場回補庫存的力道。此外,美國對中國太陽能業者祭出「雙反」調查,預計3月份初判,若最後認定屬實,將會回溯至去年12月。因此,目前不少中國大陸業者現階段先將訂單轉至台廠,以避免未來遭受懲罰。
受惠於這兩大需求,台廠元月份營收普遍回升,旺能的5.63億元比前月大幅成長183%,是目前已公告營收者的月增率冠軍;昇陽科(3561)的4.55億元的月增率也達104%,同樣有倍增的表現;新日光(3576)的營收8.5億元,比前月增加28.2%;至於益通(3452)雖然還處於營運低檔,但0.85億元也比前月回升19.2%。
出乎市場意料,昱晶元月營收11.79億元,反而比前月的13.38億元下滑11.8%,也是目前唯一衰退的業者。該公司去年第4季營運遠勝過一般同業,單月營收維持在13∼14億元的水準,超越茂迪、新日光居台廠之首,經營階層也是太陽能族群率先跳出來高喊「谷底回升」的領頭羊。
台達電轉投資太陽能電池廠旺能(3599)昨(7)日公布元月營收5.63億元、月增1.83億,是已公布元月營收的太陽能廠中,月增率最大,旺能基本面回溫,有助舒緩台達電相關業外損失壓力。
昱晶元月因營收規模較小的代工業務比重增加,加上去年12月營收仍維持高檔,不像其他同業當時營收普遍大幅衰退,比較基期熱高下,元月營收由去年12月的13.38億元,降至11.79億元,月減11.87%。
昱晶強調,元月產線維持滿載,單月總出貨量87MW,大於上月的83MW,營收下滑主因代工業務比重增加,本月狀況仍相對穩健。
旺能元月急單湧入,出貨量曾加。旺能認為整體接單狀況已較去年第四季好轉,當務之急在於維持產品售價穩定。
昱晶元月因營收規模較小的代工業務比重增加,加上去年12月營收仍維持高檔,不像其他同業當時營收普遍大幅衰退,比較基期熱高下,元月營收由去年12月的13.38億元,降至11.79億元,月減11.87%。
昱晶強調,元月產線維持滿載,單月總出貨量87MW,大於上月的83MW,營收下滑主因代工業務比重增加,本月狀況仍相對穩健。
旺能元月急單湧入,出貨量曾加。旺能認為整體接單狀況已較去年第四季好轉,當務之急在於維持產品售價穩定。
台股震盪走揚,年底掛牌步入高潮,包括鴻海集團正達(3149)、台達電集團旺能(3599)、東元集團的安心(1259)、英業達集團穩懋(3105)都將趕在年底前掛牌;法人指出,為搶搭總統大選行情,年底前預估近10家公司陸續掛牌,其中不乏本業亮眼公司,將成盤面新生力軍。
目前興櫃高價股前三名均是傳產品的天下,除了王品昨日最後成交價以386元作收,排名為興櫃股王之外,瓦城及安心成交亦分別達227元及218元價位分居二、三名,顯示內需傳產股成為興櫃的天堂。
承銷商指出,年底前計劃掛牌公司中,主要以電子股為主,包括鴻海集團的觸控玻璃廠正達、台達電集團的太陽能業務旺能光電、三星概念股的半導體擎泰及英業達集團的穩懋都將在年底前相繼掛牌。另外,尚有光電業的雅士、政界聞人高育仁轉投資的銅箔基板廠尚茂也計劃於年底掛牌。
此外,主要營運項目的摩斯漢堡公司安心食品、傳產股的汽車零組件宇隆、具環保題材的再生膠廠KY保綠、新加坡工具設備租賃商KY必勝,外加從事氧化觸媒、先進材料及電池材料的康普,都是高獲利傳股的首選。
鴻海集團的正達敲定11月23日掛牌上市交易,該公司前3營收達53.03億元,年增220%,毛利率20.17%,稅後淨利7.52億元,EPS3.8元。計劃於同一天掛牌的康普材料,前3季合併營收13.34億元,毛利率7.27%,稅後淨利6,651萬元,EPS達1.58元,目前積極擴充福建產能,預計明年第1季正式出貨給翔鷺石化。
至於台達電子公司旺能光電在二度撤銷上市後,再度通過上市審議,該公司預計上市將辦理2,000萬股的現增,現增發行價格約在20到35元的區間,暫訂價格為30元,預計約可籌得6億元的資金,將用來充實公司營運資金所需。旺能目前新竹廠太陽能電池產能約160MW(百萬瓦)、吳江廠約440MW;而在模組部分,新竹廠產能約60MW、吳江廠則為140MW的水準;而未來的擴產重點將放在竹南廠。
目前興櫃高價股前三名均是傳產品的天下,除了王品昨日最後成交價以386元作收,排名為興櫃股王之外,瓦城及安心成交亦分別達227元及218元價位分居二、三名,顯示內需傳產股成為興櫃的天堂。
承銷商指出,年底前計劃掛牌公司中,主要以電子股為主,包括鴻海集團的觸控玻璃廠正達、台達電集團的太陽能業務旺能光電、三星概念股的半導體擎泰及英業達集團的穩懋都將在年底前相繼掛牌。另外,尚有光電業的雅士、政界聞人高育仁轉投資的銅箔基板廠尚茂也計劃於年底掛牌。
此外,主要營運項目的摩斯漢堡公司安心食品、傳產股的汽車零組件宇隆、具環保題材的再生膠廠KY保綠、新加坡工具設備租賃商KY必勝,外加從事氧化觸媒、先進材料及電池材料的康普,都是高獲利傳股的首選。
鴻海集團的正達敲定11月23日掛牌上市交易,該公司前3營收達53.03億元,年增220%,毛利率20.17%,稅後淨利7.52億元,EPS3.8元。計劃於同一天掛牌的康普材料,前3季合併營收13.34億元,毛利率7.27%,稅後淨利6,651萬元,EPS達1.58元,目前積極擴充福建產能,預計明年第1季正式出貨給翔鷺石化。
至於台達電子公司旺能光電在二度撤銷上市後,再度通過上市審議,該公司預計上市將辦理2,000萬股的現增,現增發行價格約在20到35元的區間,暫訂價格為30元,預計約可籌得6億元的資金,將用來充實公司營運資金所需。旺能目前新竹廠太陽能電池產能約160MW(百萬瓦)、吳江廠約440MW;而在模組部分,新竹廠產能約60MW、吳江廠則為140MW的水準;而未來的擴產重點將放在竹南廠。
台達電旗下的太陽能電池和模組廠商旺能(3599),前進美國市場傳出佳音!該公司接獲美國南加州海岸海軍陸戰隊基地Camp Pendleton太陽能模組訂單。
旺能表示未來將提供574kW太陽能模組給該基地,而且此一專案也符合美國復甦與再投資法案(ARRA)補助資格。
根據美國復甦與再投資法案(簡稱ARRA) 第1605條規定,除非是美國本地無法提供、會造成不合理費用的增加,或違反公共利益等三項例外,鋼、鐵、和工業產品之生產地須為美國,始符合ARRA的申請資格。藉由此專案之供給,旺能印證其產品符合北美市場ARRA要求之申請資格。
旺能表示未來將提供574kW太陽能模組給該基地,而且此一專案也符合美國復甦與再投資法案(ARRA)補助資格。
根據美國復甦與再投資法案(簡稱ARRA) 第1605條規定,除非是美國本地無法提供、會造成不合理費用的增加,或違反公共利益等三項例外,鋼、鐵、和工業產品之生產地須為美國,始符合ARRA的申請資格。藉由此專案之供給,旺能印證其產品符合北美市場ARRA要求之申請資格。
與我聯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