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昱展新藥生技(上)公司新聞
有望問鼎上櫃生技股王的昱展新藥,預計1月下旬掛牌,該公司因 長效型鴉片成癮注射劑ALA-1000,以8.62億美元新藥授權國際戒毒癮 藥龍頭藥廠Indivior,由於Indivior支付1,500萬美元(約合新台幣 4.8億元)簽約金已於2023年第四季入帳,以目前資本額5.7億元計算 ,每股稅後純益(EPS)貢獻超過8元,不僅將讓昱展營運轉盈,202 4年並可望分配股利。
昱展新藥董事長林東和表示,已與Indivior完成技轉,下一階段討 論三期臨床試驗設計方向。ALA-1000有三種劑量,正與授權夥伴討論 三期臨床的劑量組合及試驗設計,預計第一季完成後,向美國FDA提 出申請,第二、三季展開臨床。
另外,有機會在第一季上市的生技市值王藥華藥,2023年封關市值 為1,177億元,該公司治療紅血球增生症新藥Ropeg,已取得歐、美、 日等三大市場藥證外,旗下PD-1抑制劑單株抗體新藥P1801、創新長 效型干擾素P1101,兩者將搭配用於治療末期腫瘤的一期臨床試驗, 正式向衛福部申請人體臨床試驗審查,預計2025年先完成劑量遞增階 段。
這波生技IPO熱,是由保瑞、泰博轉上市,正瀚、金萬林轉創新板 分別在2023年12月中下旬掛牌點火;受惠櫃買中心12月1日通過國邑 *、昱展和佑全上市案,而藥華藥、望隼、諾貝兒和沛爾也分別獲臺 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董事會、審議委員會通過,法人看好今年第 一季生技股將上演吸金大戲,拉出紅包行情。
另外,永鴻生技、共信-KY、向榮生技、漢達、醫影和樂迦再生已 向主管機關申請,等待審議;鑫品和生合則已在登錄興櫃;台新藥、 全福、華上則已獲科技事業核准函,都將成為類股生力軍。
可能引爆追價行情的新劑型新掛牌股中,2023年以209.5元封關的 昱展,目前正積極擴大ALA-1000適應症,除戒毒癮症最快明年第二季 展開三期臨床外,新增的癌症止痛與動物用藥適應症,也將在兩岸展 開臨床,並啟動大中華區授權。
昱展新藥董事長林東和表示,目前已與中興大學合作田間試驗動物 用藥,後續與臺大、興大展開臨床試驗,可望明年完成,最快2025年 取得藥證,有機會成為昱展第一張藥證。
另外,漢達在多發性硬化症新藥HND-020、胃食道逆流藥HND-002大 舉出貨下,2023年前三季每股稅後純益(EPS)達4.84元,漢達總經 理陳俊良預告,未來每年都有一項新藥問世,能見度超過三年,且2 024年新劑型新藥505(b)(2)獲利將超越學名藥。漢達看好2024年 有兩項藥物會有所斬獲,其一是抗癌藥HND-033,已取得兩項孤兒藥 認證,該產品全球市場規模約21億美元;另一項是戒菸藥HND-032, 目前處於FDA補件狀態、等待審核中。
細胞治療股中,向榮治療膝骨關節炎新藥ELIXCYTE-OA臨床試驗案 已進入第三期收案階段;ELIXCYTE-CKD治療慢性腎臟病第1/2期臨床 案也已於2023年7月完成收案追蹤,目前進行數據統計分析中。
向榮的異體細胞庫2022年已取得美國FDA的原料主檔案MF登記申請 核可,是國內唯一獲取該項資格的細胞公司,目前細胞儲存容器優易 保UnicoVial已開始銷售,挹注營收動能。
沛爾以「基因工程改造T細胞」開發兩大癌症新藥,包括將進入二 期的B細胞淋巴癌、多鏈CAR-T治療實體癌。
【台北訊】2024年台灣IPO市場熱鬧非凡,預計第一季將有19家「準」上市櫃公司陸續亮相,其中不乏重量級企業。這股熱潮讓市場人士都感到興奮,預計今年IPO家數將上看50家,創下近年來新高。 在這波上市潮中,世界知名健身房品牌World Gym的台灣分支——世界健身-KY,以及市值王藥華藥都將成為焦點。據了解,華藥櫃轉市後,台股上市生技板塊市值將大增至6,318億元,有望直追上櫃的6,562億元。 其中,昱展新藥也是眾多準上市櫃公司之一,這家公司在新藥研發上不斷努力,預計將為台灣股市帶來新的活力。而現觀科、藥華藥、世界健身-KY等11家上市企業,以及昱展新藥等8家上櫃企業,將共同構成今年IPO市場的亮點。 投資專家陳奕光表示,隨著疫情衝擊降低,政策積極鼓勵券商IPO送件,台股IPO成為大中華地區的首選。市場流通性高、高本益比、高淨值等優勢,讓2024年IPO市場看起來相當精采。 而黎方國董事長也對市場前景持樂觀態度,認為主管機關積極推動資本市場發展,企業積極IPO則反映了大股東對後市充滿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世界健身-KY的承銷費用高達1,400萬元,創下近年來台股罕見的「天價」,這也反映了市場對該公司的期待與看好。
健身房品牌World Gym健身俱樂部的世界健身-KY、市值王藥 華藥櫃轉市。投
資專家指出,在疫後IPO爆發、政策執勵,以及在市 場樂觀看今年指數高點
19,500點至2萬點下,2024年IPO市場精采可期 。
據統計,到2023年底,已獲臺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董事會過關 或主管
機關同意第一季準上市櫃公司有19家,其中,上市包括現觀科 、藥華藥、世界
健身-KY、阜爾運通、玖鼎電力、望隼、眾福科、KK T-KY、微矽電子-創、愛
爾達-創、沛爾生醫-創等11家;上櫃也有昱 展新藥、進能服、諾貝兒、佑全、
創為精密、國邑、安倉、米斯特等 八家。
對比於2023年上市櫃家數各為28家及17家,第一季上市櫃家數就已 大幅超
前,證券業估計,2024年IPO家數至少上看50家。
首先是1月15日現觀科擬以每股118元上市,接下來市值高達1,177 億元的生
技市值王藥華藥,去年底收346元,預計1月下旬櫃轉市,台 股上市生技板塊市
值陣容將大增至6,318億元,有望直追原本上櫃的 6,562億元。台股百元俱樂部
實力大增。
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指出,隨著疫情衝擊降低,加上政策積極 鼓勵券
商IPO送件,在台股IPO可達到「one stop shopping」,台股 是大中華地區IPO的
首選,具有流通性高、高本益比(PE)、高淨值 (PB)等優勢,預期2024年
IPO市場將會是精采的一年。
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表示,市場對2024年展望樂觀,主管機關也 持樂觀
態度,並順勢做大資本市場,企業積極IPO也代表大股東對後 市看法樂觀。
最受到關注的是,過往證券商IPO費用一個案子僅收500萬元,但此 次由永
豐金證券輔導的世界健身-KY承銷費用,包括輔導費用700萬元 及承銷手續費
700萬元,合計達1,400萬元,寫下台股近年來罕見的「 天價」。世界健身-KY
是近期市場重要指標,目前暫訂每股承銷價13 2元。
台灣藥品研發新鮮人!昱展新藥創下授權紀錄,將轉上櫃!
哇塞,大新聞啊!台灣的昱展新藥(6785)要轉上櫃了,還創下了台灣授權紀錄呢!這家公司可是專注於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新藥研發,這次可是大放異彩啊!
他們的董事長林東和說,他們的長效注射型戒毒癮類新藥ALA-1000,將在明年第二季度開始進行三期臨床試驗,這個藥物可是大有來頭,已經授權給了全球戒毒藥物龍頭Indivior,總授權金額高達8.62億美元,還有10至15%的銷售分潤呢!
林董說,昱展新藥還有好多製劑平台,像In-Relar平台就開發了好多新藥,像是鴉片類成癮症藥物、難治型憂鬱症藥物,還有帕金森氏症藥物,真是厲害啊!
他們的ALA-1000還有三種劑量,現在正在跟授權夥伴討論試驗設計,預計明年第一季度就會向美國FDA提出申請。而且,他們還保有大中華區的授權權利,這次要把癌症止痛藥市場給拿下!
還有個好消息,昱展新藥的ALA-300也要開始美國臨床一期試驗了,這個藥物是治療難治型憂鬱症的,如果成功,將是未來國際授權的大功臣啊!
真的是太厲害了,昱展新藥的未來看起來一片光明,我們都期待他們的更多好新聞!
昱展新藥成立於2016年,是一家專注於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新藥研發公司,產品以505(b)(2)法規路徑為主軸,透過原料藥改質與劑型創新,致力發展長效皮下注射劑,提供更佳治療新選擇。
昱展新藥今年最重大突破,是將長效注射戒毒癮藥物ALA-1000的美國市場授權給原開發廠、全球戒毒癮藥龍頭Indivior,除合約總授權金高達8.62億美元,另有10至15%的上市銷售分潤。
林東和表示,昱展新藥研發出多種製劑平台,布局高困難度、高進入障礙的長效緩釋針劑產品,其中以In-Relar平台為研發主軸,開發出鴉片類成癮症系列藥物、難治型憂鬱症藥物及帕金森氏症藥物等,進度最快的ALA-1000繼授權給Indivior後,下一步目標是明年第2季展開三期臨床試驗。
林東和說明,ALA-1000共有一個月、三個月與三至五個月三種劑量,目前正在與授權夥伴討論三期臨床劑量組合及試驗設計,預計明年第1季完成後向美國FDA提出申請。
此外,昱展新藥保有ALA-1000大中華區的人用及全球伴侶動物之授權權利。林東和表示,ALA-1000大中華區市場將鎖定癌症止痛藥,希望明年大陸市場能完成授權。他強調,中國癌症疼痛市場比戒毒癮藥市場還大,加上中國對相關藥物管制嚴格,因此市場會以癌症止痛授權為主;動物藥方面,目前正由台灣大學及中興大學進行30例田間試驗,希望2025年能上市。
昱展新藥第二項重磅新藥產品ALA-300,將發展為長效難治型憂鬱症治療藥物,預計明年啟動美國臨床一期試驗,後續若能順利取得抗憂鬱療效數據,將成為未來國際授權談判的一大助力。
昱展開發的長效型鴉片成癮注射劑ALA-1000,三個劑型共三項產品 ,今年3月授權給國際戒毒癮藥龍頭藥廠Indivior,並由Indivior負 責後續開發和支出,合約總授權金8.62億美元,另有10%∼15%額外 的產品上市銷售分潤。林東和表示,已與Indivior完成技轉,下一階 段討論三期臨床試驗設計方向。ALA-1000有三種劑量,正與授權夥伴 討論三期臨床的劑量組合及試驗設計,預計明年第一季完成後,向美 國FDA提出申請,第二、三季展開臨床。
昱展同步擴大ALA-1000適應症,包含應用在癌症止痛與動物用藥, 該兩項適應症並未授權,明年將規劃在兩岸展開癌症止痛臨床,並啟 動大中華區授權。至於動物用藥,與中興大學合作田間試驗,後續與 台大、中興展開臨床試驗,可望明年完成,最快2025年取得藥證,有 機會成為昱展第一張藥證。
法人表示,昱展受惠Indivior已支付1,500萬美元(約合新台幣4. 8億元)簽約金入帳,以目前資本額5.7億元計算,EPS貢獻超過8元, 明年可望分配股利。
成立至今15年的昱展科技公司,在大台中地區可是家喻戶晓的機電整合技術專家。他們最近推出了M-PRO(邁普羅)滑台品牌,這個品牌可是台灣製造業的一大利器!公司堅信「熱忱、專業、用心」是企業成功的基石,所以它們專注於幫助客戶提升生產效能,同時解決人力短缺的問題,進而降低人力成本。對環保有著深深的熱情,昱展還發展了綠能環保、低碳的自動化產品,讓企業在追求生產力的同時,也能維護我們共有的環境。 技術經理楊勝全解釋說,隨著自動化設備需求量的不斷上升,昱展在這個領域深耕不辍,提供各式步進、伺服、無刷馬達、驅動器、精密減速器、調速控制器、連軸器、中空旋轉平台、各式精密定位滑台等多元產品,滿足客戶的一站式購買需求。他強調,公司擁有一支自動化經驗豐富的技術團隊,能夠通過高效設計和整合規畫,解決客戶的問題,並不斷提升產線人員的專業技能,保持「高品質」、「零維護」的堅守。 楊勝全還透露,昱展不僅在精密定位滑台和機器人方面有強大的研發能力,還在2009年將滑台、電動缸專利化,並擁有「螺桿滑台、皮帶滑台、電動缸」三大主要自動化精密滑台產品。2013年,他們針對無塵環境的需求,研發出無塵環境滑台,並提供螺桿與皮帶式樣的選擇。此外,還推出了低組裝型滑台和低組裝型電動缸,以滿足更特殊的需求。2014年,他們又推出了電動微調滑台,將精度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M-PRO(邁普羅)不僅提供多種基本滑台規格,還能根據客戶的專案需求進行客製化服務。透過提供高效產線規畫,昱展成為客戶產業智動化的最佳戰略拍檔。若想了解更多,請撥打昱展科技公司電話(04)2386-2182,或上網站www.yu-zhan.com查詢相關資訊。
昱展科技公司技術經理楊勝全表示,因應自動化設備需求量攀升,昱展深耕各式步進、伺服、無刷馬達、驅動器、精密減速器、調速控制器、連軸器、中空旋轉平台、各式精密定位滑台等產品,供應多元自動化產品元件,滿足客戶「一次購足」的便利性需求。實務上,昱展擁有自動化經驗豐富的技術團隊,透過有效率的設計、整合規畫解決客戶問題,以堅強的研發實力,創新產品競爭力,將研發能力融入客戶的實際應用,不斷提升產線人員的專業技能,讓技術不斷成長,保持一貫的「高品質」、「零維護」理念,品質有保證。
楊勝全說,昱展以最堅強的研發實力,研發出各式精密定位滑台、機器人;2009年將滑台、電動缸專利化,擁有「螺桿滑台、皮帶滑台、電動缸」三大主要自動化精密滑台產品。2013年在無塵環境需求下,研發出無塵環境滑台,螺桿與皮帶式樣皆有供應;另研製出低組裝型滑台、低組裝型電動缸,因應更特殊規格;隔年,推出電動微調滑台,讓精度更小更精密確實。M-PRO(邁普羅)除基本滑台規格外,也提供客戶專案客製化服務,更透過提供有效率的產線規畫,解決客戶問題,是產業智動化的最佳戰略拍檔。
昱展科技公司電話(04)2386-2182;網址:www.yu-zhan.com。
台灣櫃買中心24日董事會議決,批准佑全藥品(6929)、國邑藥品(6875)、創為精密(6899)以及昱展新藥(6785)四家公司的股票上櫃申請案,預計這四家公司將成為明年首季櫃買市場的新生力量。近期櫃買市場表現亮眼,逆勢上漲,日K線連續十個交易日紅盤,周K線則連續五個交易日上漲,24日櫃買指數收於226.64點,上漲0.31點,漲幅達0.14%,周櫃買指數也上漲了3.89點,周漲幅為1.75%。三大法人買超前十大個股中,世界股以26,823張的買超量位居首位,先進光、光洋科分居二、三名。其他個股如鈺創、僑威、原相、力致、旭品、佳邦、正德等也受到市場關注。
櫃買中心24日下午舉行第10屆第30次董事、監察人聯席會議,會中通過了多項規章修正案,包括為加強證券商承作債券附條件交易之風險管理機制、落實證券投資信託事業及期貨信託事業之日常監理資料申報作業數位化、因應行政院組織調整等。此外,櫃買中心也對外國有價證券櫃檯買賣審查準則、資訊軟體公司申請股票上櫃之補充規定、證券商營業處所買賣有價證券業務規則等規章進行了修正。
在規章修正的同時,櫃買中心也正式通過了昱展新藥等四家公司的股票上櫃申請案,這將為台灣櫃買市場注入新的活力。未來,這四家公司將在櫃買市場進行交易,為投資者提供更多投資選擇。
上周櫃買市場逆勢揚升,日K線連十紅、周K線連五紅,24日櫃買指 數收高226.64點上漲0.31點、漲幅0.14%,周櫃買指數上漲3.89點、 周漲幅1.75%。其中三大法人周買超前十大個股,以世界2萬6,823張 居首位,先進光6,555張、光洋科6,165張分居二、三名;其餘依序為 :鈺創(4,030張)、僑威(3,991張)、原相(3,818張)、力致( 3,710張)、旭品(3,682張)、佳邦(2,963張)、正德(2,782張) 等,相關個股近期走勢持續受到注意。
櫃買中心24日下午召開第10屆第30次董事、監察人聯席會議,會中 通過下列規章修正案(將陳報主管機關核定後公告施行)及上櫃申請 案。
第一、為加強證券商承作債券附條件交易之風險管理機制,修正「 證券商營業處所債券附條件買賣交易細則」第十一條之三。
第二、為落實證券投資信託事業及期貨信託事業之日常監理資料申 報作業數位化,修正「證券商營業處所買賣有價證券業務規則」第十 一條之六。
第三、為因應行政院組織調整,暨配合現行上櫃審查實務運作,修 正「外國有價證券櫃檯買賣審查準則」、「資訊軟體公司申請股票上 櫃之補充規定」及「證券商營業處所買賣有價證券業務規則」等3項 規章。
第四、配合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發布之「審計準 則委員會所發布規範會計師服務案件準則總綱」、證交所創新板上市 公司及創新板第一上市公司被另一已上市櫃公司持股達一定門檻終止 上市之比例調整,暨國際財務報導準則對於建設公司認列收入方式規 範。
修正「證券商營業處所買賣有價證券業務規則」、「外國有價證券 櫃檯買賣審查準則」、「集團企業申請股票上櫃之補充規定」及「建 設公司申請上櫃之補充規定」等4項規章。
另一方面,櫃買中心也一舉通過佑全、國邑、創為精密、昱展新藥 等四檔股票上櫃申請案。
年底IPO進度加速狂飆!櫃買中心上周上櫃審議三連發,陸續通過國內知名連鎖藥局佑全(6929),以及國邑*(6875)、昱展新藥(6785)兩家新劑型新藥研發商三家公司上櫃申請,3檔均與生技題材相關,上櫃生技小尖兵聲勢浩大,可望持續吸引資金湧入。
櫃買中心上周分別於8日、9日、10日依序通過佑全、國邑、昱展新藥三家上櫃審議,成為今年來第15~17檔通過審議的上櫃股。
櫃買中心今年喊出上櫃家數24家、興櫃包含戰略新板45家的目標,截至目前為止申請登錄興櫃共56家,已提前達標。而關注今年上櫃申請狀況,目前申請掛牌上櫃但尚未進行上櫃審議的個股中,扣除自撤及退件者,尚有諾貝兒、安倉及米斯特3檔。
至於已同意櫃檯買賣契約,但尚未掛牌者,則有衛司特、進能服、伯鑫、竣邦-KY、欣新網、寶陞等6檔排隊中,加計今年來已掛牌上櫃的11檔,今年全年上櫃掛牌家數可望逼近20家。
櫃賣中心8日審議通過佑全上櫃案,佑全主要從事連鎖藥妝及藥局之經營,董事長為鄭振文,推薦證券商係台新證券及華南永昌證券,申請時資本額4億元;業績表現方面,佑全今年累計前三季營收為23.11億元、稅後純益891.4萬元、每股稅後純益(EPS)為0.21元。
國邑、昱展新藥兩家也分別於9日、10日通過上櫃審議。其中,國邑主要從事新劑型新藥之研發,董事長為王建治,推薦證券商係國泰綜合證券、元大證券、第一金證券及統一證券,申請時資本額5.85億元;業績方面,國邑今年前三季為營收3.15億元,稅後純益9,980.6萬元,EPS 0.89元。
此外,昱展新藥則是以科技事業申請上櫃,主要從事中樞神經系統疾病之新劑型新藥開發,董事長為林東和,推薦證券商為中國信託證券、富邦證券及群益金鼎證券,申請時資本額5.7億元;昱展新藥今年前三季營收為80萬元、稅後淨損為2,481.7萬元,每股虧損則為0.44元。
【台北訊】近來,台灣櫃買中心可是忙得不亦樂乎,積極推動企業進入多層次資本市場,結果一開始就給我們帶來不少驚喜。從今年開始到10月,上櫃、興櫃、創櫃板的家數已經突破1,242家,這個數字真是讓人眼睛為之一亮。其中,上櫃新增掛牌的公司有12家,興櫃新增56家,創櫃板新增17家,這個成長速度實在是讓人驚艷。 說到上櫃股票,目前已有813家公司在這裡上市(其中外國公司29家),今年來上櫃掛牌的公司也有12家。而櫃買中心已經同意六家公司的櫃檯買賣契約,還沒有掛牌的,包括衛司特、進能服、伯鑫、竣邦-KY、寶陞、欣新網,這些都是上櫃準新兵。已經通過上櫃審議委員會審議,等待董事會核議的有四家,包括創為精密、佑全、國邑*,以及剛剛在10日通過審議的昱展新藥。 昱展新藥這家公司,可是我們今天的焦點。它以科技事業申請上櫃,專注於中樞神經系統疾病之新劑型新藥開發。董事長林東和領軍,推薦證券商包括中國信託綜合證券、富邦綜合證券及群益金鼎證券。他們在申請時的資本額是5.70億元,而10日的興櫃均價則收在206.32元。 至于興櫃股票,目前已有322家公司在櫃檯買賣(其中外國公司四家),今年來興櫃掛牌的公司有56家(包含13家戰略新板)。創櫃板方面,目前登錄的家數有107家,今年來登錄的家數也有17家。看來,台灣的資本市場正處於蓬勃發展的狀態,許多新興企業都在這裡尋找發展的機會。
上櫃股票部分,股票已上櫃家數有813家(包含外國公司29家),今年來上櫃掛牌公司有12家。櫃買中心已同意櫃檯買賣契約,尚未掛牌家數有六家,包括衛司特、進能服、伯鑫、竣邦-KY、寶陞、欣新網,都是上櫃準新兵。已經通過上櫃審議委員會審議,俟董事會核議的有四家,包括創為精密、佑全、國邑*,以及10日甫通過審議的昱展新藥。待審議則有三家,包括諾貝兒、安倉,以及米斯特。
昱展新藥是以科技事業申請上櫃,從事中樞神經系統疾病之新劑型新藥開發,董事長為林東和,推薦證券商是中國信託綜合證券、富邦綜合證券及群益金鼎證券,申請時資本額5.70億元,10日興櫃均價收在206.32元。
興櫃股票方面,股票已櫃檯買賣家數有322家(包含外國公司四家),今年來興櫃掛牌有56家(包含13家戰略新板)。目前登錄創櫃板有107家,今年來登錄家數有17家。
櫃買中心上周分別於8日、9日、10日依序通過佑全、國邑、昱展新 藥三家上櫃審議,成為今年來第15∼17檔通過審議的上櫃股。
櫃買中心今年喊出上櫃家數24家、興櫃包含戰略新板45家的目標, 截至目前為止申請登錄興櫃共56家,已提前達標。而關注今年上櫃申 請狀況,目前申請掛牌上櫃但尚未進行上櫃審議的個股中,扣除自撤 及退件者,尚有諾貝兒、安倉及米斯特3檔。
至於已同意櫃檯買賣契約,但尚未掛牌者,則有衛司特、進能服、 伯鑫、竣邦-KY、欣新網、寶陞等6檔排隊中,加計今年來已掛牌上櫃 的11檔,今年全年上櫃掛牌家數可望逼近20家。
櫃賣中心8日審議通過佑全上櫃案,佑全主要從事連鎖藥妝及藥局 之經營,董事長為鄭振文,推薦證券商係台新證券及華南永昌證券, 申請時資本額4億元;業績表現方面,佑全今年累計前三季營收為23 .11億元、稅後純益891.4萬元、每股稅後純益(EPS)為0.21元。
國邑、昱展新藥兩家也分別於9日、10日通過上櫃審議。
其中,國邑主要從事新劑型新藥之研發,董事長為王建治,推薦證 券商係國泰綜合證券、元大證券、第一金證券及統一證券,申請時資 本額5.85億元;業績方面,國邑今年前三季為營收3.15億元,稅後純 益9,980.6萬元,EPS 0.89元。
此外,昱展新藥則是以科技事業申請上櫃,主要從事中樞神經系統 疾病之新劑型新藥開發,董事長為林東和,推薦證券商為中國信託證 券、富邦證券及群益金鼎證券,申請時資本額5.7億元;昱展新藥今 年前三季營收為80萬元、稅後淨損為2,481.7萬元,每股虧損則為0. 44元。
【台灣新聞】櫃買中心上櫃審議熱鬧,昱展新藥與國邑將陸續上櫃
最近櫃買中心上櫃審議真的是熱鬧非凡,8日就有一家大企業——佑全(6929)通過了上櫃的審議,這是今年第四季以來第三家通過的公司呢!而這個星期,我們還有兩家新藥研發商要上櫃,分別是昱展新藥和國邑,他們將在9日和10日進行上櫃審議,看起來櫃買中心的IPO工作要年底前大乾快上啦!
佑全這家公司主要做的是連鎖藥妝和藥局的生意,董事長是鄭振文,他們申請上櫃時的資本額是4億元。今年前三季的營收有23.11億元,稅後純益有891.4萬元,每股稅後純益(EPS)是0.21元,看起來表現還不錯呢!
那麼,我們再來看看昱展新藥,這家公司專門開發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新藥,董事長是林東和。今年前三季的營收只有80萬元,每股虧損0.44元,看起來目前還在投資階段。
接下來是國邑,他們則是申請以科技事業身份上櫃,專門從事新藥研發。董事長是王建治,今年前三季的營收有3.15億元,稅後純益是9,980.6萬元,EPS則是0.89元。與上半年相比,他們成功從虧損轉為盈餘,這真的是一個好消息呢!
今年疫情漸緩,企業們也開始重啟上市計畫,櫃買中心年初設定了上櫃24家、興櫃加戰略新板45家的目標。截至目前,已經有欣新網、創為精密、佑全三家公司上櫃,還有長佳智能、南俊國際、綠茵、宏碩系統、騰雲等11家公司掛牌上櫃,年底前還會加速作業。
現在看看上櫃IPO的狀況,今年截至8日,申請登錄興櫃的家數有56家,已經達到年初設定的標準;但是申請上櫃的家數還只有19家,離目標還差五家,年底前只剩兩個月的衝刺期,櫃買中心也是全力冲刺,希望能夠達到目標!
台灣新聞記者報導:
今(9)日,台灣上櫃市場將迎來新成員的加入,其中引人注目的就是宸曜(6922)預計將於今日上櫃掛牌,承銷價設定在82元,與昨日興櫃均價113.67元相比,價差相當明顯。這也意味著上櫃市場將再添新血,櫃買中心於8日已經審議通過佑全上櫃案,並將在9日和10日分別對國邑、昱展新藥上櫃案進行審議。
櫃買中心特別為宸曜上櫃掛牌舉辦了典禮,預計上午9時整將進行「新股上櫃敲鑼」儀式,並邀請了證券承銷商及簽證會計師等相關人士共同參與,為這家新興公司加油打氣。宸曜主要從事工業電腦的研發、生產及銷售,2022年度合併營收達到12.81億元,稅後淨利1.78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為7.59元。而2023年上半年度的合併營收則為5.32億元,稅後淨利5,431萬元,EPS為2.32元。
另一家即將上櫃的公司是佑全,它主要從事連鎖藥妝及藥局經營,董事長為鄭振文,推薦證券商包括台新綜合及華南永昌綜合證券。佑全2022年度營收為33.02億元,稅後淨利1.00億元,EPS為2.40元。至於2023年前三季營收為23.10億元,稅後淨利則為891萬元,EPS為0.21元。
國邑則是以科技事業申請上櫃,專注於新劑型新藥的研發,董事長為王建治,推薦證券商包括國泰綜合、元大、第一金及統一綜合證券。國邑2022年度營收為0元,但稅後淨損達到2.66億元,每股虧損為2.70元。不過,到了2023年前三季,國邑的營業收入已經達到3.14億元,稅後淨利為9,980萬元,EPS為0.89元。
櫃買中心將於9日舉辦「宸曜上櫃掛牌典禮」,上午9時整進行「新股上櫃敲鑼」儀式,並邀請輔導其上櫃的證券承銷商及簽證會計師共同與會。
宸曜主要是從事工業電腦的研發、生產及銷售。2022年度合併營收為12.81億元,稅後淨利為1.78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為7.59元。2023年上半年度合併營收為5.32億元,稅後淨利為5,431萬元,EPS為2.32元。
佑全主要從事連鎖藥妝及藥局經營,董事長為鄭振文,推薦證券商是台新綜合及華南永昌綜合證券。佑全2022年度營收為33.02億元,稅後淨利為1.00億元,EPS為2.40元。2023年前三季營收為23.10億元,稅後淨利為891萬元,EPS為0.21元。
國邑是以科技事業申請上櫃,主要從事新劑型新藥的研發,董事長為王建治,推薦證券商是國泰綜合、元大、第一金及統一綜合證券。國邑2022年度營收為0元,稅後淨損為2.66億元,每股虧損為2.70元。2023年前三季營業收入為3.14億元,稅後淨利為9,980萬元,EPS為0.89元。
櫃買8日審議通過佑全上櫃案,佑全主要從事連鎖藥妝及藥局之經 營,董事長為鄭振文,申請時資本額4億元;業績表現方面,佑全今 年累計前三季營收為23.11億元、稅後純益891.4萬元、每股稅後純益 (EPS)0.21元。
另外,昱展新藥、國邑則將分別於9日與10日進行上櫃審議。昱展 新藥主要從事中樞神經系統疾病之新劑型新藥開發,董事長為林東和 ,今年前三季累計營收80萬元,每股虧損0.44元。
而國邑則以科技事業申請上櫃,主要從事新劑型新藥之研發,董事 長為王建治,累計前三季營收3.15億元,稅後純益9,980.6萬元、EP S則為0.89元,相較上半年累計每股虧損1.18元,順利虧轉盈。
今年來疫情趨緩,企業重啟上市計畫,櫃買中心年初喊出上櫃家數 24家、興櫃包含戰略新板45家的目標。據統計,櫃買中心第四季以來 ,共審議通過欣新網、創為精密、佑全三家公司之上櫃案,今年截至 目前則已有長佳智能、南俊國際、綠茵、宏碩系統、騰雲等11家公司 掛牌上櫃,預料年底前也將加速作業。
觀察現階段上櫃IPO狀況,今年來截至8日止,申請登錄興櫃的家數 為56家,含戰略新板公司13家,已率先達到年初設定的標準;不過, 申請上櫃家數目前僅19家,距離目標仍差五家,距離年底僅剩最後兩 個月衝刺期,櫃買中心也將全力衝刺、力拚達標。
台灣生醫產業在近年來的發展可說是風光無比,尤其是在全球生醫資本市場波動的情況下,台灣的生醫股卻逆勢上漲,成為一股亮眼的勢力。這背後,除了台灣政府對生醫產業的扶持政策外,還有市場的自主力量在發揮作用。 回顧2022年,當時就有專業雜誌訪問我,對於未來一兩年台灣生醫資本市場的榮枯做出預測。當時,我與一位證券分析師的預測截然不同,我則是持正面看法。如今,面對俄烏戰爭及美國聯準會升息的不確定性,我依然對台灣生醫資本市場抱持信心,這是因為多年來對生醫產業的接觸和研析。 台灣生醫產業的興盛,首先要感謝2007年啟動的「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以及台灣資本市場的支持。這兩項政策讓台灣生醫產業得以迅速發展,吸引多家海外生醫公司紛紛尋求回台上市櫃的機會。而近期,台灣證券交易所對新經濟及政府推動的六大核心戰略產業的重視,更陸續推出多項措施,顯示資本市場對創新科技及生醫事業的積極支持。 台灣生醫產業的發展,除了政策的幫助,還因為其深厚的技術及產品線,以及不斷的授權成功,吸引了眾多國際大廠和投資人的目光。例如,智擎、寶齡富錦、太景、益安等公司都取得了顯著的成就,近期如合一、逸達等公司也逐漸崛起。今年,台新藥、昱展、安基、國邑等公司也逐漸受到關注。 這一波全球生醫資本市場的低谷,對台灣生醫產業來說,其實是一個極佳的募資時機。我們要把握這個機會,加速研發進程,提升國際競爭力。同時,從投資角度來看,危機入市是最佳時機。美國許多生醫企業在資金上存在困難,我們可以選擇適合的產品線進行併購或授權,這對台灣生醫產業來說,是一個很好的發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