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杏一醫療用品(上)公司新聞
杏一(4174)掌握銀髮商機,積極以社區二代店和提高自有產品比重創造同業競爭門檻,預期今年仍可延續成長力道中,昨日上櫃掛牌首日蜜月行情甜蜜,股價飆漲50.62%,以120.5元作收。
以每股80元掛牌上櫃的杏一,去年稅後淨利1.03億元,年增195%,EPS為4.71元,由於獲利耀眼,昨日股價氣勢如虹,盤中最高曾來到122元,最低時也有113元,幾乎是整場都維持在高檔區,並大爆2 ,585張成交量能。
杏一目前在台灣有176家門市,大陸地區有7家門市,是台灣最大醫療連鎖門市,該公司今年第一季營收8.25億元,年增率2.3%,法人估計,獲利將與去年同期相當,今年在毛利率及營益率至少維持去年水準,而大陸業績將成長中,預期今年營收獲利仍可同步成長。
杏一總經理蔡德忠表示,未來在醫療服務、遠端照護與相關產品的需求將持續成長,預期2015年起台灣戰後嬰兒潮將逐步邁向高峰,過去醫療用品連鎖通路以治療、輔具為主,未來趨勢則將轉向照護、健康生活,由病後照護之特定需求,轉變成為健康生活型態(life sty le)需求,整體結構將出現變化。
為了因應新的需求成長,杏一已正式發展二代店,搭配適合銀髮族生活的產品內容,並結合雲端健康管理平台,平台提供健康檢測功能,走入社區,提供消費者套裝服務,另外公司也開始研究經營方式由直營轉往加盟的可能。蔡德忠表示,「二代店」門市將帶動杏一下一個100家門市成長商機。
杏一首季已展店6家,上半年展店家數將追平去年全年的7家,今年展店家數預期優於去年。
以每股80元掛牌上櫃的杏一,去年稅後淨利1.03億元,年增195%,EPS為4.71元,由於獲利耀眼,昨日股價氣勢如虹,盤中最高曾來到122元,最低時也有113元,幾乎是整場都維持在高檔區,並大爆2 ,585張成交量能。
杏一目前在台灣有176家門市,大陸地區有7家門市,是台灣最大醫療連鎖門市,該公司今年第一季營收8.25億元,年增率2.3%,法人估計,獲利將與去年同期相當,今年在毛利率及營益率至少維持去年水準,而大陸業績將成長中,預期今年營收獲利仍可同步成長。
杏一總經理蔡德忠表示,未來在醫療服務、遠端照護與相關產品的需求將持續成長,預期2015年起台灣戰後嬰兒潮將逐步邁向高峰,過去醫療用品連鎖通路以治療、輔具為主,未來趨勢則將轉向照護、健康生活,由病後照護之特定需求,轉變成為健康生活型態(life sty le)需求,整體結構將出現變化。
為了因應新的需求成長,杏一已正式發展二代店,搭配適合銀髮族生活的產品內容,並結合雲端健康管理平台,平台提供健康檢測功能,走入社區,提供消費者套裝服務,另外公司也開始研究經營方式由直營轉往加盟的可能。蔡德忠表示,「二代店」門市將帶動杏一下一個100家門市成長商機。
杏一首季已展店6家,上半年展店家數將追平去年全年的7家,今年展店家數預期優於去年。
由國泰綜合證券輔導的國內知名醫療通路商杏一醫療用品(4175) ,於昨(23)日掛牌,以120.5元作收,大漲50.6%。杏一為大中華區專業醫療用品通路商,市場定位在擔任「臨床醫療」與「居家照護」的重要橋樑,為國內第一家掛牌上市櫃的醫療用品通路商。該公司期許上櫃後能藉助資本市場的力量持續壯大,目標成為醫療通路界的「7-Eleven」。
杏一醫療用品為國內專業之醫療用品與營養保健產品連鎖通路商,目前全台有176家直營門市及8家醫院商場,近年並發展出醫院商場統包經營,通路營運性質由單店擴大到複合商場,並開始逐步朝向「社區型」的醫療用品店型態經營。由於「人口老齡化」已成為台灣不可逆的趨勢,杏一不但擁有極佳的產業位置,也擁有深厚的醫療通路經營基礎與經驗,為其未來發展的最大利基。
杏一於去年第4季啟用3,000坪物流倉庫,庫存管理效益已逐步提升,不但有效降低倉儲與物流費用,且使商品週轉率更加提升,使整體費用率下降與擴大營業規模;預期今年整體倉儲管理效益將更加明顯,搭配有效降低門市費用率,整體經營效率將持續提升。
國泰綜合證券以推薦優質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為使命,此次協助杏一醫療用品順利掛牌上櫃即為資本市場再添一亮點。國泰綜合證券期望杏一汲取資本市場的養份後,能夠提供人類社會更好的醫療通路服務,早日達成其成為醫療通路界的「7-Eleven」的目標。
杏一醫療用品為國內專業之醫療用品與營養保健產品連鎖通路商,目前全台有176家直營門市及8家醫院商場,近年並發展出醫院商場統包經營,通路營運性質由單店擴大到複合商場,並開始逐步朝向「社區型」的醫療用品店型態經營。由於「人口老齡化」已成為台灣不可逆的趨勢,杏一不但擁有極佳的產業位置,也擁有深厚的醫療通路經營基礎與經驗,為其未來發展的最大利基。
杏一於去年第4季啟用3,000坪物流倉庫,庫存管理效益已逐步提升,不但有效降低倉儲與物流費用,且使商品週轉率更加提升,使整體費用率下降與擴大營業規模;預期今年整體倉儲管理效益將更加明顯,搭配有效降低門市費用率,整體經營效率將持續提升。
國泰綜合證券以推薦優質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為使命,此次協助杏一醫療用品順利掛牌上櫃即為資本市場再添一亮點。國泰綜合證券期望杏一汲取資本市場的養份後,能夠提供人類社會更好的醫療通路服務,早日達成其成為醫療通路界的「7-Eleven」的目標。
杏一(4175)昨(23)日掛牌上櫃,受惠於未來兩岸銀髮商機的需求空間,杏一掛牌備受投資人關注,大漲逾50%,杏一表示,今年兩岸將繼續拓點,以強化營運動能。
杏一是醫療用品連鎖門市,目前資本額約2.52億元,目前在國內設有176家門市,大陸地區則有七家,去年公司合併營收33.66億元,年增7%,稅後純益1.03億元,年增195%,每股稅後純益(EPS)4.71元。
杏一昨日正式以80元掛牌後,股價一度上攀至122元,昨收120.5元,上漲40.5元,漲幅50.6%。
展望今年,杏一首季營收約8.25億元,年增率2.3%,法人估,首季獲利將與去年同期相當。
而今年毛利率也將維持去年水準,營收則應還有成長空間,其次大陸營運可望優於去年,因此今年獲利也樂觀看待。
杏一表示,看好未來受惠於銀髮商機成長,高齡化的醫療市場將受惠,公司將持續加強展店力道,跨入「社區二代店」及提高自有產品比重,目標成為兩岸醫療用品連鎖門市的領導廠商。
展店方面,杏一在今年首季已展店六家,樂觀預期上半年展店家數,可望順利追平甚至超越去年全年的七家,因此今年全年展店家數,將比去年更多。
杏一是醫療用品連鎖門市,目前資本額約2.52億元,目前在國內設有176家門市,大陸地區則有七家,去年公司合併營收33.66億元,年增7%,稅後純益1.03億元,年增195%,每股稅後純益(EPS)4.71元。
杏一昨日正式以80元掛牌後,股價一度上攀至122元,昨收120.5元,上漲40.5元,漲幅50.6%。
展望今年,杏一首季營收約8.25億元,年增率2.3%,法人估,首季獲利將與去年同期相當。
而今年毛利率也將維持去年水準,營收則應還有成長空間,其次大陸營運可望優於去年,因此今年獲利也樂觀看待。
杏一表示,看好未來受惠於銀髮商機成長,高齡化的醫療市場將受惠,公司將持續加強展店力道,跨入「社區二代店」及提高自有產品比重,目標成為兩岸醫療用品連鎖門市的領導廠商。
展店方面,杏一在今年首季已展店六家,樂觀預期上半年展店家數,可望順利追平甚至超越去年全年的七家,因此今年全年展店家數,將比去年更多。
由國泰綜合證券輔導,國內知名醫療通路商杏一醫療用品 (4175),今 (23)日正式掛牌。杏一為大中華區專業醫療用品通路商,市場定位在擔任「臨床醫療」與「居家照護」的重要橋樑,為國內第一家掛牌上市櫃的醫療用品通路商。
杏一醫療用品為國內專業醫療用品與營養保健產品連鎖通路商,目前全台有176家直營門市及8家醫院商場,近年並發展出醫院商場統包經營。通路營運性質由單店擴大到複合商場,並開始逐步朝向「社區型」的醫療用品店型態經營。由於「人口老齡化」已成為台灣不可逆的社會趨勢,杏一不但擁有極佳的產業位置,也擁有深厚的醫療通路經營基礎與經驗,為其未來發展的最大利基。
杏一去年第四季啟用3,000坪物流倉庫,庫存管理效益已逐步提升,不但降低倉儲與物流費用,且使商品週轉率更提升。
杏一醫療用品為國內專業醫療用品與營養保健產品連鎖通路商,目前全台有176家直營門市及8家醫院商場,近年並發展出醫院商場統包經營。通路營運性質由單店擴大到複合商場,並開始逐步朝向「社區型」的醫療用品店型態經營。由於「人口老齡化」已成為台灣不可逆的社會趨勢,杏一不但擁有極佳的產業位置,也擁有深厚的醫療通路經營基礎與經驗,為其未來發展的最大利基。
杏一去年第四季啟用3,000坪物流倉庫,庫存管理效益已逐步提升,不但降低倉儲與物流費用,且使商品週轉率更提升。
櫃買中心表示,杏一醫療用品公司(4175)將於今(23)日以每股 80元掛牌上櫃,成為今年以來第8家新上櫃公司。在杏一公司上櫃之後,櫃買中心上櫃公司家數將累計達663家。
杏一醫療主要業務為醫療及保健產品開發與零售,上櫃主辦承銷商為國泰證券公司;杏一自100年至102年之年營收分別為:28.43億元、31.46億元及33.66億元;這3年之稅前淨利分別為:0.46億元、0. 5億元及1.29億元。
國泰證券說,杏一醫療用品為國內專業醫療用品與營養保健產品連鎖通路商,市場定位在擔任「臨床醫療」與「居家照護」的重要橋樑,為國內第一家掛牌上市櫃醫療用品通路商。目前全台有176家直營門市及8家醫院商場,近年並發展出醫院商場統包經營,通路營運性質由單店擴大到複合商場,並開始逐步朝向「社區型」醫療用品店型態經營。因「人口老齡化」已成台灣不可逆社會趨勢,杏一不但擁有極佳產業位置,也擁有深厚的醫療通路經營基礎與經驗,目標成為醫療通路界「7-Eleven」。
杏一醫療主要業務為醫療及保健產品開發與零售,上櫃主辦承銷商為國泰證券公司;杏一自100年至102年之年營收分別為:28.43億元、31.46億元及33.66億元;這3年之稅前淨利分別為:0.46億元、0. 5億元及1.29億元。
國泰證券說,杏一醫療用品為國內專業醫療用品與營養保健產品連鎖通路商,市場定位在擔任「臨床醫療」與「居家照護」的重要橋樑,為國內第一家掛牌上市櫃醫療用品通路商。目前全台有176家直營門市及8家醫院商場,近年並發展出醫院商場統包經營,通路營運性質由單店擴大到複合商場,並開始逐步朝向「社區型」醫療用品店型態經營。因「人口老齡化」已成台灣不可逆社會趨勢,杏一不但擁有極佳產業位置,也擁有深厚的醫療通路經營基礎與經驗,目標成為醫療通路界「7-Eleven」。
杏一醫療(4175)打破傳統醫療連鎖門市經營模式,計畫推出雲端健康管理平台,並積極擴展二代社區門市。杏一總經理蔡德忠表示,公司未來將前進社區,除了產品結構調整外,也結合最新雲端科技推出健康管理平台,看好未來社區展店將有100家以上的空間,帶動另一波成長動能。
杏一目前台灣有176家門市,大陸地區有7家門市,為台灣最大醫療連鎖門市,去年楊梅倉儲正式落成,去年繳出合併營收33.66億元,年增率7%,稅後淨利1.03億元,年增195%,EPS為4.71元。
杏一將於明(23)日掛牌上櫃,承銷價80元,該股昨天興櫃收盤價 116元。
蔡德忠表示,杏一先前所謂的「一代店」,都是坐落於區域醫院附近,主要服務赴醫院看病就診及住院的民眾需求,但考量一代店展店空間僅存30∼40家,因此4年前就開始嘗試社區展店,經過近年調整,逐漸掌握展店know-how,未來看好社區「二代店」門市可帶動公司下一個100家門市成長商機。
此外,為打破以往傳統醫療門市經營型態,避免與同業流於同類商品的價格競爭,杏一除逐步導入自有產品、打造差異化外。
蔡德忠表示,新的二代店將結合最新雲端科技,推出健康管理平台,目前該公司開發的雲端健康管理平台可提供血壓、血糖、血氧、體脂、心電圖等5項自我檢測,所有資料都可以儲存在雲端,年長者與家屬可以透過App存取,讓子女們在遠端也可以關心長輩的健康狀況。
蔡德忠強調,雲端健康管理平台概念來自於便利商店的kiosk,如 7-11的ibon,先以服務推廣,未來還將導入商務功能,成為杏一E化商務的重點,預計今年開始就會在杏一各門市開始導入,成為公司跨入社區二代店的一大利器。
杏一目前台灣有176家門市,大陸地區有7家門市,為台灣最大醫療連鎖門市,去年楊梅倉儲正式落成,去年繳出合併營收33.66億元,年增率7%,稅後淨利1.03億元,年增195%,EPS為4.71元。
杏一將於明(23)日掛牌上櫃,承銷價80元,該股昨天興櫃收盤價 116元。
蔡德忠表示,杏一先前所謂的「一代店」,都是坐落於區域醫院附近,主要服務赴醫院看病就診及住院的民眾需求,但考量一代店展店空間僅存30∼40家,因此4年前就開始嘗試社區展店,經過近年調整,逐漸掌握展店know-how,未來看好社區「二代店」門市可帶動公司下一個100家門市成長商機。
此外,為打破以往傳統醫療門市經營型態,避免與同業流於同類商品的價格競爭,杏一除逐步導入自有產品、打造差異化外。
蔡德忠表示,新的二代店將結合最新雲端科技,推出健康管理平台,目前該公司開發的雲端健康管理平台可提供血壓、血糖、血氧、體脂、心電圖等5項自我檢測,所有資料都可以儲存在雲端,年長者與家屬可以透過App存取,讓子女們在遠端也可以關心長輩的健康狀況。
蔡德忠強調,雲端健康管理平台概念來自於便利商店的kiosk,如 7-11的ibon,先以服務推廣,未來還將導入商務功能,成為杏一E化商務的重點,預計今年開始就會在杏一各門市開始導入,成為公司跨入社區二代店的一大利器。
杏一醫療(4175)昨(21)日宣布,計畫推出雲端健康管理平台,總經理蔡德忠表示,杏一未來將前進社區,結合雲端健康管理平台,看好公司的社區展店將有逾百家通路空間,將帶動下一步成長。
國內最大醫療連鎖門市杏一醫療(4175)將於4月23日正式掛牌上櫃,昨(16)日完成圈購訂價手續,承銷價為80元,由於杏一為近年首件連鎖門市上櫃案,投資人超額認購倍數達831倍,打破生技股、連鎖門市股新記錄。
主辦承銷券商國泰證表示,台灣轉型由製造業轉向服務業導向,投資人對於連鎖產業認同,杏一超額認購831倍創下生技類股、連鎖門市類股的新高紀錄,近年來僅次於榮昌科的835倍,高於王品的783倍。
杏一目前台灣有176家門市,大陸地區有7家門市,為台灣最大醫療連鎖門市,去年楊梅倉儲正式落成,去年繳出合併營收33.66億元,年增率7%,稅後淨利為1.03億元,年增率195%,EPS4.71元的成績。
杏一總經理蔡德忠表示,台灣地區今年第1季就大舉展店6家,展店力道為近年最大,第1季合併營收8.25億元,年增率2.3%,由於新門市需要約6個月的學習曲線,因此今年下半年起,新門市將陸續開始挹注營收,對下半年營運審慎樂觀。
大陸地區方面,過去一年公司進行調整,門市由最高峰的9間縮減到目前的7間,因逐漸掌握大陸展店know how,去年大陸地區虧損15 00餘萬元,大幅縮減約41%,多家門市也已達成損益兩平,因此今年將重新啟動大陸展店,預計下半年將在上海展店。
主辦承銷券商國泰證表示,台灣轉型由製造業轉向服務業導向,投資人對於連鎖產業認同,杏一超額認購831倍創下生技類股、連鎖門市類股的新高紀錄,近年來僅次於榮昌科的835倍,高於王品的783倍。
杏一目前台灣有176家門市,大陸地區有7家門市,為台灣最大醫療連鎖門市,去年楊梅倉儲正式落成,去年繳出合併營收33.66億元,年增率7%,稅後淨利為1.03億元,年增率195%,EPS4.71元的成績。
杏一總經理蔡德忠表示,台灣地區今年第1季就大舉展店6家,展店力道為近年最大,第1季合併營收8.25億元,年增率2.3%,由於新門市需要約6個月的學習曲線,因此今年下半年起,新門市將陸續開始挹注營收,對下半年營運審慎樂觀。
大陸地區方面,過去一年公司進行調整,門市由最高峰的9間縮減到目前的7間,因逐漸掌握大陸展店know how,去年大陸地區虧損15 00餘萬元,大幅縮減約41%,多家門市也已達成損益兩平,因此今年將重新啟動大陸展店,預計下半年將在上海展店。
杏一醫療(4175)昨(2)日召開法人說明會,董事長陳麗如表示,今年公司將發動新一波的「展店潮」,進行兩岸拓點的計畫。
台灣已經在首季展出六家新店,未來三年將在兩岸加速展店,努力衝高營運、獲利。
杏一是目前台灣大型醫療器材通路商,該公司去年營運躍進,合併營收33.66億元,年增7%,加上營業淨利率攀升到3.5%,較前年的1.12%有顯著成長,而推升稅後純益達1.03億元,年增率則衝高到195%,每股稅後純益(EPS)達到4.71元。
杏一醫療目前為興櫃公司,昨日興櫃均價落在114.52元,公司表示,將積極規畫公司在本月底、下月初以前掛牌上櫃,市場預估,公司承銷價格可能落在80元上下。
杏一總經理蔡德忠表示,公司去年為止已經在大陸開出七家門市、一家商場,營收逾5,000萬元,年成長逾二成,對岸通路去年的虧損約1,400萬元,今年則努力達到損益兩平。
策略方面,蔡德忠指出,公司近三年逐步檢討營運策略,並擬定獲利提升計畫,聚焦「拓展規模、控管費用、結構(商品)調整,並逐步落實,三年來淨展店家數達28家。
而商品結構漸次調整,讓自有品牌的占比逐年提高到7.5%,加上新物流倉庫落成,門市人員管理效益顯現等,讓去年毛利率得以提升。
未來拓展據點方面,杏一表示,去年底公司據點共有177家,其中,在台灣部分有170家,而大陸則有七家。
大陸部分除了廈門有一座商場外,在南京則有二家、上海也有四家門市,未來將進行兩岸同步拓展。
台灣已經在首季展出六家新店,未來三年將在兩岸加速展店,努力衝高營運、獲利。
杏一是目前台灣大型醫療器材通路商,該公司去年營運躍進,合併營收33.66億元,年增7%,加上營業淨利率攀升到3.5%,較前年的1.12%有顯著成長,而推升稅後純益達1.03億元,年增率則衝高到195%,每股稅後純益(EPS)達到4.71元。
杏一醫療目前為興櫃公司,昨日興櫃均價落在114.52元,公司表示,將積極規畫公司在本月底、下月初以前掛牌上櫃,市場預估,公司承銷價格可能落在80元上下。
杏一總經理蔡德忠表示,公司去年為止已經在大陸開出七家門市、一家商場,營收逾5,000萬元,年成長逾二成,對岸通路去年的虧損約1,400萬元,今年則努力達到損益兩平。
策略方面,蔡德忠指出,公司近三年逐步檢討營運策略,並擬定獲利提升計畫,聚焦「拓展規模、控管費用、結構(商品)調整,並逐步落實,三年來淨展店家數達28家。
而商品結構漸次調整,讓自有品牌的占比逐年提高到7.5%,加上新物流倉庫落成,門市人員管理效益顯現等,讓去年毛利率得以提升。
未來拓展據點方面,杏一表示,去年底公司據點共有177家,其中,在台灣部分有170家,而大陸則有七家。
大陸部分除了廈門有一座商場外,在南京則有二家、上海也有四家門市,未來將進行兩岸同步拓展。
杏一醫療(4175)將於今(2)日舉辦上櫃前業績說明會,該公司去年EPS達4.71元,預計第2季正式掛牌。杏一表示,進入資本市場之後,公司將更積極追求成長,今年第1季已經成功展店6家門市,預計今年上半年展店家數就可以超越去年的7家,業績成長可期。
杏一於2012年登錄興櫃後,大力進行營運管理與公司治理調整,去年合併營收33.66億元,年增7%,稅後淨利達1.03億元,年增195%,EPS達到4.71元,其中營業淨利率攀升到3.5%,較去年的1.12%大幅成長。
杏一將於今日假台北市著名古蹟蔡瑞月舞蹈研究社舉辦上櫃前業績說明會,公司表示,截至去年底總計有170家門市,今年最大動能將來自於加速展店,今年第1季已經順利展店6家門市,今年展店動能將優於以往,預計展店效益將於下半年陸續呈現。
該公司表示,透過一次購足服務,提高平均來客消費金額8%,自有品牌商品的開發,範圍將涵蓋醫療器材、建康食品與醫美,且楊梅倉儲中心的落成使用,將可大幅降低營運成本。
該公司指出,隨著台灣高齡化的趨勢,對於醫療用品的需求,將由過去的護理所需轉變為健康管理需求,因此看好未來展店空間,公司也對業務與產品結構進行調整,目前推出之實驗店效果優於預期,因此大力加碼展店,追求新一波成長。
杏一於2012年登錄興櫃後,大力進行營運管理與公司治理調整,去年合併營收33.66億元,年增7%,稅後淨利達1.03億元,年增195%,EPS達到4.71元,其中營業淨利率攀升到3.5%,較去年的1.12%大幅成長。
杏一將於今日假台北市著名古蹟蔡瑞月舞蹈研究社舉辦上櫃前業績說明會,公司表示,截至去年底總計有170家門市,今年最大動能將來自於加速展店,今年第1季已經順利展店6家門市,今年展店動能將優於以往,預計展店效益將於下半年陸續呈現。
該公司表示,透過一次購足服務,提高平均來客消費金額8%,自有品牌商品的開發,範圍將涵蓋醫療器材、建康食品與醫美,且楊梅倉儲中心的落成使用,將可大幅降低營運成本。
該公司指出,隨著台灣高齡化的趨勢,對於醫療用品的需求,將由過去的護理所需轉變為健康管理需求,因此看好未來展店空間,公司也對業務與產品結構進行調整,目前推出之實驗店效果優於預期,因此大力加碼展店,追求新一波成長。
杏一醫療(4175)昨(19)日公告去年財報,杏一表示,去年受惠於管理有成、據點增加貢獻,全年稅後純益約1.03億元,年增逾194%,每股稅後純益(EPS)4.71元,樂觀看待今年成長動能。
杏一為國內醫療器材通路之一,公司表示,去年度由於強化管理,加上據點增加,讓去年合併營收達約33.66億元,稅後純益則為1.03億元,年增194.89%。
杏一昨日興櫃均價落在110.7元。
杏一指出,公司已經通過櫃買中心上櫃審議,預計第2季正式掛牌,邁入資本市場之後,將加速展店腳步及積極尋求合作契機,因此公司也特別審慎樂觀看待今年營運。
杏一去年營業淨利率3.5%,較前年的1.12%大幅成長。
杏一主要受惠於去年成功展店七家,迄去年底為止,公司通路共達到170家門市,並已經完成自有品牌商品的開發,產品範疇也涵蓋醫療器材、健康食品與醫美,而去年杏一的楊梅倉儲中心落成使用,大幅降低運籌成本。
杏一為國內醫療器材通路之一,公司表示,去年度由於強化管理,加上據點增加,讓去年合併營收達約33.66億元,稅後純益則為1.03億元,年增194.89%。
杏一昨日興櫃均價落在110.7元。
杏一指出,公司已經通過櫃買中心上櫃審議,預計第2季正式掛牌,邁入資本市場之後,將加速展店腳步及積極尋求合作契機,因此公司也特別審慎樂觀看待今年營運。
杏一去年營業淨利率3.5%,較前年的1.12%大幅成長。
杏一主要受惠於去年成功展店七家,迄去年底為止,公司通路共達到170家門市,並已經完成自有品牌商品的開發,產品範疇也涵蓋醫療器材、健康食品與醫美,而去年杏一的楊梅倉儲中心落成使用,大幅降低運籌成本。
櫃買市場熱度持續,今(11)日同時有晶焱科技(6411)、藥華醫藥(6446)、精呈科技(7405)等3家公司掛牌,晶焱是上櫃買賣,藥華藥是興櫃買賣,精呈則登錄創櫃版。
櫃買中心周一(10日)公布例行統計資訊指出,今年度累計上櫃掛牌公司4家,櫃買中心已同意櫃檯買賣契約,尚未掛牌家數5家,包含:晶焱、晶宏、杏一、榮昌、F-達輝;等待董事會核議1家(嘉鋼) ;等待審議有7家,包含:F-中晶、F-大地、F-通訊、美桀、F-紅馬、晟田、F-雅茗。興櫃公司方面,今年度累計興櫃掛牌公司7家,目前已受理尚未櫃檯買賣家數2家,累計受理櫃檯買賣家數5家。創櫃板辦理情形,已登錄共4家。
櫃買市場持續吸引市場關注,晶焱今日將以掛牌價35.5元上櫃買賣,藥華醫藥則將在今日上興櫃買賣,而晶宏(3141)3月14日將以掛牌價11.5元上櫃買賣。
精呈科技今日登錄興櫃,精呈公司產業類別為其他類,主要從事C NC(電腦數值控制)線切割機研發及製造,集結經驗豐富的研發團隊,展現出差異化的優勢,並以自創品牌「EXCETEK」銷至海外30多國。
櫃買中心指出,今年度上櫃股票截至上周五(3月7日)的日均值為 281.75億元,總成交金額為1兆1,270.09億元,其中盤後定價交易金額為38.37億元。今年度截至上周五的現股當日沖銷交易總買進成交金額占市場比重為2.77%,現股當日沖銷交易總賣出成交金額占市場比重也是2.77%。至於今年度興櫃股票截至上周五的日均值為15.51 億元,總成交金額為620.59億元。
櫃買中心周一(10日)公布例行統計資訊指出,今年度累計上櫃掛牌公司4家,櫃買中心已同意櫃檯買賣契約,尚未掛牌家數5家,包含:晶焱、晶宏、杏一、榮昌、F-達輝;等待董事會核議1家(嘉鋼) ;等待審議有7家,包含:F-中晶、F-大地、F-通訊、美桀、F-紅馬、晟田、F-雅茗。興櫃公司方面,今年度累計興櫃掛牌公司7家,目前已受理尚未櫃檯買賣家數2家,累計受理櫃檯買賣家數5家。創櫃板辦理情形,已登錄共4家。
櫃買市場持續吸引市場關注,晶焱今日將以掛牌價35.5元上櫃買賣,藥華醫藥則將在今日上興櫃買賣,而晶宏(3141)3月14日將以掛牌價11.5元上櫃買賣。
精呈科技今日登錄興櫃,精呈公司產業類別為其他類,主要從事C NC(電腦數值控制)線切割機研發及製造,集結經驗豐富的研發團隊,展現出差異化的優勢,並以自創品牌「EXCETEK」銷至海外30多國。
櫃買中心指出,今年度上櫃股票截至上周五(3月7日)的日均值為 281.75億元,總成交金額為1兆1,270.09億元,其中盤後定價交易金額為38.37億元。今年度截至上周五的現股當日沖銷交易總買進成交金額占市場比重為2.77%,現股當日沖銷交易總賣出成交金額占市場比重也是2.77%。至於今年度興櫃股票截至上周五的日均值為15.51 億元,總成交金額為620.59億元。
生醫新股掛牌陸續登場,杏一(4175)可望在第2季上櫃掛牌,禾伸堂生技在下半年上櫃,另藥華藥最快在3月間將率先登錄興櫃,瑞寶、F-永生等也將在第2季起陸續登上興櫃,為生醫族群注入新動能。
醫藥品通路公司杏一,1月中旬已經通過上櫃審議,預期很快即將完成上櫃,也將為生技股再添一名新兵,並成為首家進入資本市場的「醫療連鎖通路」。杏一21日興櫃均價106.5元。
另外,興櫃新藥公司禾伸堂生技近期新竹廠通過先導工廠GMP評鑑,也通過經濟部業界開發產業技術計畫的「發炎性腸道疾病新複方IBD98-M新藥開發計畫」且取得補助款,預計在下半年完成上櫃。
藥華藥為新藥公司,近期已經完成公開發行程序,該公司新一代PEG長效型α干擾素新藥(P1101),即是該平台所開發出來的「高純度的蛋白質新藥」,法人指出,目前市場上相似產品的產值達30億美元,但藥華的P1101具有更長效與低副作用的特性,已將進入歐洲臨床三期試驗。藥華藥興櫃價格仍未訂定,但未上市股價逾200元。
此外,未上市的生技公司包括瑞寶、永生、動藥等,也將在今年陸續掛牌。
醫藥品通路公司杏一,1月中旬已經通過上櫃審議,預期很快即將完成上櫃,也將為生技股再添一名新兵,並成為首家進入資本市場的「醫療連鎖通路」。杏一21日興櫃均價106.5元。
另外,興櫃新藥公司禾伸堂生技近期新竹廠通過先導工廠GMP評鑑,也通過經濟部業界開發產業技術計畫的「發炎性腸道疾病新複方IBD98-M新藥開發計畫」且取得補助款,預計在下半年完成上櫃。
藥華藥為新藥公司,近期已經完成公開發行程序,該公司新一代PEG長效型α干擾素新藥(P1101),即是該平台所開發出來的「高純度的蛋白質新藥」,法人指出,目前市場上相似產品的產值達30億美元,但藥華的P1101具有更長效與低副作用的特性,已將進入歐洲臨床三期試驗。藥華藥興櫃價格仍未訂定,但未上市股價逾200元。
此外,未上市的生技公司包括瑞寶、永生、動藥等,也將在今年陸續掛牌。
證券櫃檯買賣中心上周五(24日)董事會通過杏一(4175)、榮昌 (3684)、F-達輝(5276)等3家公司申請股票上櫃案。
杏一醫療公司101年11月28日申報上市、櫃輔導契約,101年12月2 1日登錄興櫃,主辦輔導承銷商為國泰證券,公司主要業務為醫療及保健產品開發與零售等,資本額2.227億元。
榮昌科技公司98年11月20日申報上櫃輔導契約,98年12月31日登錄興櫃,主辦輔導承銷商為群益金鼎證券,而公司主要業務為高頻/車用連接線等製造加工買賣業等,公司資本額1.75億元。
F-達輝公司101年4月9日申報上櫃輔導契約,主辦輔導承銷商為康和證券,主要業務為:汽、機車專用配線束、機車位置燈等,公司資本額近3.1億元。
櫃買董事會也討論通過「證券商自行買賣外國債券交易辦法」第五條修正草案;擬開放銀行、票券等行業兼營證券自營業務,可以比照證券自營商從事外國債券自營買賣業務。
杏一醫療公司101年11月28日申報上市、櫃輔導契約,101年12月2 1日登錄興櫃,主辦輔導承銷商為國泰證券,公司主要業務為醫療及保健產品開發與零售等,資本額2.227億元。
榮昌科技公司98年11月20日申報上櫃輔導契約,98年12月31日登錄興櫃,主辦輔導承銷商為群益金鼎證券,而公司主要業務為高頻/車用連接線等製造加工買賣業等,公司資本額1.75億元。
F-達輝公司101年4月9日申報上櫃輔導契約,主辦輔導承銷商為康和證券,主要業務為:汽、機車專用配線束、機車位置燈等,公司資本額近3.1億元。
櫃買董事會也討論通過「證券商自行買賣外國債券交易辦法」第五條修正草案;擬開放銀行、票券等行業兼營證券自營業務,可以比照證券自營商從事外國債券自營買賣業務。
醫療通路杏一(4175)昨(16)日通過櫃買中心審議會,最快可望第2季正式掛牌上櫃;該公司去年每股稅後純益(EPS)挑戰4.8元,創新高,展望今年營收有機會年增一成,獲利則同步上揚。
杏一是台灣最大醫療連鎖通路,昨日通過櫃買中心審議會,公司表示,將依規定進行上櫃掛牌,該公司目前在兩岸共有179家門市,居於市場領導地位,去年合併營收成長7.01%達33.67億元,法人表示,今年看好持續拓點與健康商機,業績可望持續成長。杏一昨日興櫃均價為114.07元。
法人指出,去年,公司持續拓展新增7個據點,帶動營收成長7.01%,達33.67億元創新高,去年前三季稅後純益約為7,900萬元,年增282.38%,EPS腳出超過3.6元的佳績,全年獲利也可望順利創高。
今年展望部分,杏一表示,看好醫療商機還有成長潛力,因此將會持續展店,展店的區塊將從原來的醫院附近延伸到社區;另外自有品牌業績也是發展重點,公司希望提昇自有品牌產品營收比重,增強獲利能力。
杏一表示,主要成長力道將來自新展店及自有品牌的發酵,法人預估,杏一展店速度不低於去年。
杏一是台灣最大醫療連鎖通路,昨日通過櫃買中心審議會,公司表示,將依規定進行上櫃掛牌,該公司目前在兩岸共有179家門市,居於市場領導地位,去年合併營收成長7.01%達33.67億元,法人表示,今年看好持續拓點與健康商機,業績可望持續成長。杏一昨日興櫃均價為114.07元。
法人指出,去年,公司持續拓展新增7個據點,帶動營收成長7.01%,達33.67億元創新高,去年前三季稅後純益約為7,900萬元,年增282.38%,EPS腳出超過3.6元的佳績,全年獲利也可望順利創高。
今年展望部分,杏一表示,看好醫療商機還有成長潛力,因此將會持續展店,展店的區塊將從原來的醫院附近延伸到社區;另外自有品牌業績也是發展重點,公司希望提昇自有品牌產品營收比重,增強獲利能力。
杏一表示,主要成長力道將來自新展店及自有品牌的發酵,法人預估,杏一展店速度不低於去年。
2013全國商店優良店長表揚暨傑出店長選拔昨(11)日舉行頒獎典禮,今年全台31個連鎖品牌、共201位店長參賽,最後有47位店長脫穎而出,統一精工、台灣中油、酷聖石冰淇淋首次參賽就表現出色;萊爾富、頂好超市表現也超越同業龍頭,成績優異。
為鼓勵旗下品牌各家店長參加競賽,包括義美董事長高志尚、三商行顧問翁肇喜、全家董事長潘進丁、阿瘦總裁羅水木及董事長羅榮岳、曼都總經理賴淑芬、鬍鬚張董事長張永昌、杏一醫療用品董事長陳麗如、新東陽總經理麥升陽、吉野家總經理蘇嬉螢等人參與。
台灣連鎖暨加盟協會理事長高志尚說,傑出店長選拔是服務流通業界的奧斯卡活動,傑出店長競賽連續舉辦16年,各連鎖業全力支持舉辦這項競賽活動,是台灣服務業的競爭力提升有很大的影響力與貢獻。
台灣連鎖暨加盟協會創會理事長翁肇喜每年出席並全程參與,他說,看到各企業的粉絲團、加油隊在現場車拚,鬧熱滾滾。為要爭取優良店長與傑出店長榮譽,參賽者不斷用功與努力,無論得獎與否,都是自我充實、成長,各店的業績也因此蒸蒸日上。
台灣連鎖暨加盟協會秘書長洪雅齡表示,全國商店傑出店長選拔活動是人才價值工程,長期建立一個跨產業人才交流的平台,每位參選的優秀店長打破慣性、創新求變,透過一連串競賽項目設計,鼓勵店長超越自我、精益求精。
今年共有40個企業參家優良店長選拔,選出228位優良店長,其中男性店長92人,人數較去年微增;女性店長136人,占比約六成;228位優良店長從去年下半年至今年上半年合計創造的業績逾132億元。
在傑出店長方面,共有201人角逐,競逐人數較去年增加逾一成,競爭更為激烈,當選率不到20%。今年的新兵包括今年統一精工、台灣中油、全聯福利中心、酷聖石冰淇淋、五花馬水餃館等,其中統一精工、中油、酷聖石都抱獎回家。
今年共分為六組競賽,各組競爭激烈,雄獅旅行社陳孟利、統一精工黃正弘、阿瘦皮鞋廖姵雅、康是美劉得意、酷聖石冰淇淋董玉涵、萊爾富陳美玲等人分別拿下各組第一名成績。洪雅齡分析,從選拔結果可以看出,連鎖業門市服務品質水準普遍提高,店長素質也成為品牌文化的核心關鍵。
為鼓勵旗下品牌各家店長參加競賽,包括義美董事長高志尚、三商行顧問翁肇喜、全家董事長潘進丁、阿瘦總裁羅水木及董事長羅榮岳、曼都總經理賴淑芬、鬍鬚張董事長張永昌、杏一醫療用品董事長陳麗如、新東陽總經理麥升陽、吉野家總經理蘇嬉螢等人參與。
台灣連鎖暨加盟協會理事長高志尚說,傑出店長選拔是服務流通業界的奧斯卡活動,傑出店長競賽連續舉辦16年,各連鎖業全力支持舉辦這項競賽活動,是台灣服務業的競爭力提升有很大的影響力與貢獻。
台灣連鎖暨加盟協會創會理事長翁肇喜每年出席並全程參與,他說,看到各企業的粉絲團、加油隊在現場車拚,鬧熱滾滾。為要爭取優良店長與傑出店長榮譽,參賽者不斷用功與努力,無論得獎與否,都是自我充實、成長,各店的業績也因此蒸蒸日上。
台灣連鎖暨加盟協會秘書長洪雅齡表示,全國商店傑出店長選拔活動是人才價值工程,長期建立一個跨產業人才交流的平台,每位參選的優秀店長打破慣性、創新求變,透過一連串競賽項目設計,鼓勵店長超越自我、精益求精。
今年共有40個企業參家優良店長選拔,選出228位優良店長,其中男性店長92人,人數較去年微增;女性店長136人,占比約六成;228位優良店長從去年下半年至今年上半年合計創造的業績逾132億元。
在傑出店長方面,共有201人角逐,競逐人數較去年增加逾一成,競爭更為激烈,當選率不到20%。今年的新兵包括今年統一精工、台灣中油、全聯福利中心、酷聖石冰淇淋、五花馬水餃館等,其中統一精工、中油、酷聖石都抱獎回家。
今年共分為六組競賽,各組競爭激烈,雄獅旅行社陳孟利、統一精工黃正弘、阿瘦皮鞋廖姵雅、康是美劉得意、酷聖石冰淇淋董玉涵、萊爾富陳美玲等人分別拿下各組第一名成績。洪雅齡分析,從選拔結果可以看出,連鎖業門市服務品質水準普遍提高,店長素質也成為品牌文化的核心關鍵。
服務業科技化亮點─杏一醫療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運用科技 建構健康形象
在傳統產業特色化上,杏一醫療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從原先單純的醫材通路系統,服務術後或疾病客戶對象之功能,整合資源,重新定義消費者需求後,調整商品結構,轉型為健康醫材通路,並藉由行銷廣宣活動,成立健康促進商品專區與概念店,建構健康品牌形象。
另方面,在推動服務業科技化過程中,杏一繼續延伸健康促進加值服務模式,建立雲端營運管理整合系統,即時進行經營與商品的結構管理,在滿足客戶購買需求與強化經營效率的同時,建立與年輕客群接觸的虛實通路,增加社群平台與電子商務發展。
杏一成立於1990年,創辦人陳麗如護理師一開始即建立「三心二意」的服務理念-用「愛心、關心、耐心」,用「誠意」獲得顧客最大的「滿意」。
目前,杏一為全國最大醫療用品連鎖通路品牌,銷售各類醫療耗材及居家設備、保健護理用品,並提供居家護理諮詢及家庭健康管理等加值服務。除了在經營管理與服務品質上,杏一不斷投注心血,努力改善外,也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如設立獎學金獎助清寒學生、參與國內外公益團體活動、舉辦免費健康量測活動、贊助校園公益社團與捐助弱勢團體等。
多年來的努力,讓杏一於2001年成為全臺第一家通過ISO認證的醫療用品公司,2007年率先全面通過GSP(優良服務認證)的評鑑,20 10年榮獲經濟部國貿局頒發「2010年臺灣優良品牌」,2012年獲經濟部頒發的「GSP優良服務特優企業」。在專業承攬各醫院醫療用品販賣部、以及成為專業的醫院商場管理及規劃業者的同時,2013年杏一將原為服務術後或疾病客戶對象之醫材通路,轉型為健康通路,增加消費目標客群,強化醫院商場與門店健康促進服務科技與社群功能,並推出多項健康促進自有商品,藉由170門店及80萬會員,接觸消費者,帶動相關健康促進產業商品上下游產值。
在傳統產業特色化上,杏一醫療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從原先單純的醫材通路系統,服務術後或疾病客戶對象之功能,整合資源,重新定義消費者需求後,調整商品結構,轉型為健康醫材通路,並藉由行銷廣宣活動,成立健康促進商品專區與概念店,建構健康品牌形象。
另方面,在推動服務業科技化過程中,杏一繼續延伸健康促進加值服務模式,建立雲端營運管理整合系統,即時進行經營與商品的結構管理,在滿足客戶購買需求與強化經營效率的同時,建立與年輕客群接觸的虛實通路,增加社群平台與電子商務發展。
杏一成立於1990年,創辦人陳麗如護理師一開始即建立「三心二意」的服務理念-用「愛心、關心、耐心」,用「誠意」獲得顧客最大的「滿意」。
目前,杏一為全國最大醫療用品連鎖通路品牌,銷售各類醫療耗材及居家設備、保健護理用品,並提供居家護理諮詢及家庭健康管理等加值服務。除了在經營管理與服務品質上,杏一不斷投注心血,努力改善外,也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如設立獎學金獎助清寒學生、參與國內外公益團體活動、舉辦免費健康量測活動、贊助校園公益社團與捐助弱勢團體等。
多年來的努力,讓杏一於2001年成為全臺第一家通過ISO認證的醫療用品公司,2007年率先全面通過GSP(優良服務認證)的評鑑,20 10年榮獲經濟部國貿局頒發「2010年臺灣優良品牌」,2012年獲經濟部頒發的「GSP優良服務特優企業」。在專業承攬各醫院醫療用品販賣部、以及成為專業的醫院商場管理及規劃業者的同時,2013年杏一將原為服務術後或疾病客戶對象之醫材通路,轉型為健康通路,增加消費目標客群,強化醫院商場與門店健康促進服務科技與社群功能,並推出多項健康促進自有商品,藉由170門店及80萬會員,接觸消費者,帶動相關健康促進產業商品上下游產值。
為促進產業升級與轉型,因應全球市場變化,掌握商機,「行政院產業結構優化─三業四化論壇」南區論壇6日在高雄軟體科技園區登場,會中詳述這項政策的內涵與推動方向,經濟部工業局副局長呂正華說明台灣產業面臨轉型之際,持續且長期進行產業結構優化十分必要,「停滯不前就是倒退,社會各界期待政府的行動,產業結構調整刻不容緩!」
政府力挺 加速產業升級
會中,邀請多位具代表性企業分享經驗,特別是三業四化第二階段亮點產業,包括智慧手持裝置產業、自行車產業、健康促進服務業、設計產業等四項。立委林岱樺表示,讓傳產升級轉型是好政策,希望行政院挹注研發經費支持。行政院南部聯合服務中心副執行長劉進添致辭強調產業升級科技化的重要,希政府、民間共同努力,讓產業脫胎換骨,強化全球競爭力。
呂正華表示,我國經濟與產業歷經數十年的發展,累積雄厚的經驗與實力,在國際供應鏈扮演重要角色,但近年來,全球產業環境巨變,如新興經濟體崛起、區域貿易整合成形,產業創新多元整合,服務提供軟硬兼併等,使台灣產業發展面臨嚴峻的挑戰,政府實有必要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加速並落實產業結構優化,提升整體產業競爭力。
為掌握發展契機,落實產業結構優化,行政院核定臺灣未來應朝「製造業服務化、服務業科技化與國際化、傳統產業特色化」的「三業四化」策略發展,作為台灣產業結構優化的推動主軸。
去年經濟部提出第一階段的五大示範亮點產業,分別為工具機智慧製造產業、智慧生活產業、資訊服務產業、物流產業與創新時尚紡織產業,並已著手針對個別企業進行相關輔導與支持,讓非亮點產業及中小企業業者,都能依據三業四化的方向進行轉型升級。
亮點企業 分享轉型經驗
今年,經濟部更進一步提出第二階段的四項亮點產業,包括:智慧手持裝置產業、自行車產業、健康促進服務業、設計產業等,並全面啟動「三業四化服務團」,結合各領域專家,以面對面就個別廠商客製化協助的方式提供諮詢診斷服務,並將依據業者經營體質及需求,進行轉型可行性分析,提供轉型方向或具體作法建議。
會中,「製造業服務化─自行車產業推動作法簡報」中,巨大機械工業公司特助許立忠闡述品牌經營與服務化的推動經驗;聯程工業公司由總經理兼功學社董事長謝正寬分享企業轉型的成果。
「製造業服務化─智慧手持產業推動作法簡報」中,艾訊公司董事長楊裕德表示,該公司除深耕嵌入式板卡及單板電腦製造,以累積研發製造能量,並在軟硬體產品上自主研發、設計,才能以通過多項國際認證(CE、FCC、UL)的自有品牌-Axiomtek產品行銷國際。神通資訊資深總監黃家煦指出,成立初期,MiTAC提供的產品或系統,在產業鏈中扮演單一製造提供者。後期透過智慧型移動裝置與雲端服務,跨界不同領域,以專案導向與客製化服務為核心能力。
「服務業國際化─設計產業推動作法簡報」中,吉而好關係企業總裁侯淵棠表示,所謂的「文創」,就是產業設計,也就是以文化思想產生價值,該公司以設計創意主導的商品設計已行銷全世界,達歐美日韓等六十餘國。特一國際設計公司也分享將台灣設計師品牌推向國際的成果。
在「服務業科技化及國際化─健康促進服務產業推動作法簡報」中,雙連安養中心執行長蔡芳文指出,該中心結合ICT管理平台等科技工具,提升照護服務品質,另透過管顧服務,進入國際長照市場;杏一醫療用品公司資訊長魏子文表示,杏一跳脫傳統醫材通路經營模式,以延伸健康促進加值服務模式為基礎,建立雲端營運管理整合系統,與發展社群平台與電子商務。
產官獻策 共推三業四化
綜合討論中,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二所所長張建一、巨大機械工業公司特助許立忠、TEEMA資通訊產業聯盟會長翁樸山、浩漢產品設計公司總經理黃國煌、商業發展研究院所長王建彬等,共同就產業結構轉型議題與談,提供政府未來推動三業四化政策的具體建議。此次南區論談共有兩百多人參與。更多三業四化業者轉型資訊,請詳網站h ttp://www.tifu.org.tw/。
政府力挺 加速產業升級
會中,邀請多位具代表性企業分享經驗,特別是三業四化第二階段亮點產業,包括智慧手持裝置產業、自行車產業、健康促進服務業、設計產業等四項。立委林岱樺表示,讓傳產升級轉型是好政策,希望行政院挹注研發經費支持。行政院南部聯合服務中心副執行長劉進添致辭強調產業升級科技化的重要,希政府、民間共同努力,讓產業脫胎換骨,強化全球競爭力。
呂正華表示,我國經濟與產業歷經數十年的發展,累積雄厚的經驗與實力,在國際供應鏈扮演重要角色,但近年來,全球產業環境巨變,如新興經濟體崛起、區域貿易整合成形,產業創新多元整合,服務提供軟硬兼併等,使台灣產業發展面臨嚴峻的挑戰,政府實有必要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加速並落實產業結構優化,提升整體產業競爭力。
為掌握發展契機,落實產業結構優化,行政院核定臺灣未來應朝「製造業服務化、服務業科技化與國際化、傳統產業特色化」的「三業四化」策略發展,作為台灣產業結構優化的推動主軸。
去年經濟部提出第一階段的五大示範亮點產業,分別為工具機智慧製造產業、智慧生活產業、資訊服務產業、物流產業與創新時尚紡織產業,並已著手針對個別企業進行相關輔導與支持,讓非亮點產業及中小企業業者,都能依據三業四化的方向進行轉型升級。
亮點企業 分享轉型經驗
今年,經濟部更進一步提出第二階段的四項亮點產業,包括:智慧手持裝置產業、自行車產業、健康促進服務業、設計產業等,並全面啟動「三業四化服務團」,結合各領域專家,以面對面就個別廠商客製化協助的方式提供諮詢診斷服務,並將依據業者經營體質及需求,進行轉型可行性分析,提供轉型方向或具體作法建議。
會中,「製造業服務化─自行車產業推動作法簡報」中,巨大機械工業公司特助許立忠闡述品牌經營與服務化的推動經驗;聯程工業公司由總經理兼功學社董事長謝正寬分享企業轉型的成果。
「製造業服務化─智慧手持產業推動作法簡報」中,艾訊公司董事長楊裕德表示,該公司除深耕嵌入式板卡及單板電腦製造,以累積研發製造能量,並在軟硬體產品上自主研發、設計,才能以通過多項國際認證(CE、FCC、UL)的自有品牌-Axiomtek產品行銷國際。神通資訊資深總監黃家煦指出,成立初期,MiTAC提供的產品或系統,在產業鏈中扮演單一製造提供者。後期透過智慧型移動裝置與雲端服務,跨界不同領域,以專案導向與客製化服務為核心能力。
「服務業國際化─設計產業推動作法簡報」中,吉而好關係企業總裁侯淵棠表示,所謂的「文創」,就是產業設計,也就是以文化思想產生價值,該公司以設計創意主導的商品設計已行銷全世界,達歐美日韓等六十餘國。特一國際設計公司也分享將台灣設計師品牌推向國際的成果。
在「服務業科技化及國際化─健康促進服務產業推動作法簡報」中,雙連安養中心執行長蔡芳文指出,該中心結合ICT管理平台等科技工具,提升照護服務品質,另透過管顧服務,進入國際長照市場;杏一醫療用品公司資訊長魏子文表示,杏一跳脫傳統醫材通路經營模式,以延伸健康促進加值服務模式為基礎,建立雲端營運管理整合系統,與發展社群平台與電子商務。
產官獻策 共推三業四化
綜合討論中,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二所所長張建一、巨大機械工業公司特助許立忠、TEEMA資通訊產業聯盟會長翁樸山、浩漢產品設計公司總經理黃國煌、商業發展研究院所長王建彬等,共同就產業結構轉型議題與談,提供政府未來推動三業四化政策的具體建議。此次南區論談共有兩百多人參與。更多三業四化業者轉型資訊,請詳網站h ttp://www.tifu.org.tw/。
全台最大醫療器材連鎖通路杏一(4175)因6月中旬舉辦會員回饋日,單日營收突破億元大關,帶動6月營收達3.09億元創新高紀錄,月增11.35%,年增11.19%。杏一看好銀髮商機,結合治療醫學與預防醫學,以全台灣166家據點提供全方位的產品與服務,今年持續展店,坐穩台灣最大醫療器材通路寶座。
搶銀髮商機大餅,生技公司搶攻通路。電動輔具大廠必翔(1729)昨(10)日公告6月合併營收約0.98億元,月增45%;興櫃生技公司杏一6月營收為3.09億元,月增11.35%,年增11.19%。必翔、杏一下半年同步看好銀髮商機。
必翔上半年合併營收為4.98億元,年減40%,公司表示,在美國通路調整完成,電動汽車開始出貨,以及跨足通路事業後,樂觀看待下半年營收將逐漸恢復正常軌跡。
必翔上半年合併營收為4.98億元,年減40%,公司表示,在美國通路調整完成,電動汽車開始出貨,以及跨足通路事業後,樂觀看待下半年營收將逐漸恢復正常軌跡。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