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杏一醫療用品(上)公司新聞
全台最大醫療通路杏一醫療(4175)去年稅後淨利3,666萬元,創下歷史新高,EPS達1.65元,董事會決議將配發1元現金股利。此外,鑑於國內出現首宗H7N9案例,杏一表示,已對防疫商品全面備貨且成立銷售專區,貨源供應無虞。
杏一去年合併營收31.99億元,年增12.5%,稅後盈餘3666萬元,年成長7%,EPS為1.65元。公司表示,去年第4季在調整產品結構,並努力降低營業費用後,使單季獲利明顯攀升。
展望今年,杏一將有3大成長力道,在自有產品部分,杏一旗下囊括medfirst、麗德、Aqua & Pure、樂護等9個品牌,2012年自有品牌占營收比重為5.2%,今年第1季已經提高到6.7%,全年目標為 10.5%,自有品牌產品今年營收貢獻,可望有倍數成長。
在展店方面,杏一表示,因台灣內需市場持續復甦,今年將以不低於去年展店7家的速度,持續拓增營運據點。今年第1季已在桃園新屋展店,5月將在彰化二林再開1家,台灣直營店將可達167家。此外,展店範圍除過去緊鄰醫院的策略外,將評估往社區進行展店。
杏一去年合併營收31.99億元,年增12.5%,稅後盈餘3666萬元,年成長7%,EPS為1.65元。公司表示,去年第4季在調整產品結構,並努力降低營業費用後,使單季獲利明顯攀升。
展望今年,杏一將有3大成長力道,在自有產品部分,杏一旗下囊括medfirst、麗德、Aqua & Pure、樂護等9個品牌,2012年自有品牌占營收比重為5.2%,今年第1季已經提高到6.7%,全年目標為 10.5%,自有品牌產品今年營收貢獻,可望有倍數成長。
在展店方面,杏一表示,因台灣內需市場持續復甦,今年將以不低於去年展店7家的速度,持續拓增營運據點。今年第1季已在桃園新屋展店,5月將在彰化二林再開1家,台灣直營店將可達167家。此外,展店範圍除過去緊鄰醫院的策略外,將評估往社區進行展店。
大陸「H7N9」禽流感疫情升溫,讓台灣製的口罩接單及詢問度大增。華新醫材集團旗下華新橡膠及宣德醫材董事長鄭永柱表示,至上周為止,共承接包括急單等口罩訂單達500萬片,等於集團1個月的產量。
為了增產,宣德將斥資2,000萬元,在既有廠房內,再增設2條生產線,5月底可開始量產口罩等產品。另為發展新的醫材產品,集團也計畫投資約1億元,預定今年底再興建占地面積1千多坪的新廠,準備生產牙醫用的口腔口罩、防護(吸水)面罩,及防護兜裙等新產品。
國內口罩大廠,包括華新橡膠、宣德醫材、中國衛生材料、舜堡興業、康那香,及千倍康等多家業者。其中,前4家工廠,均位於彰化縣,且華新醫材集團旗下旗下華新橡膠,與宣德醫材合計在台的口罩市占率,約達六分之一強。
隨著大陸「H7N9」禽流感疫情升溫,醫療用與非醫療用的口罩,及醫療用的乳膠手套等接單或報價詢問度,也隨之提高。
鄭永柱說,包括杏一、維康、康是美、丁丁、合康藥局,及佑全藥妝等多家連鎖醫材廠商、各大醫療院所,公司行號或團購,最近已下單採購口罩。其中以一般醫療口罩、一般居家防護口罩、防疫用的鑽石型口罩,及N80口罩居多;另也有小量的N95口罩訂單。
鄭永柱說,公司每月口罩銷售量約500萬片,其中,內銷3、400萬片;外銷約1、200萬片,公司目前部分製程,採取一班制生產;另部分的製程,採取兩班制生產。
若有必要,公司會採取三班制生產,屆時口罩的月產量,可再拉高至800萬至1,000萬片。等擴增兩條生產線及新廠陸續完成後,集團的口罩月產能,可再增至1,500萬片。
同樣地,舜堡興業及中國衛生材料等兩家口罩業者均表示,最近接到內銷口罩的詢價電話,已明顯增加,對於潛在客戶,公司正在爭取中。
不過,彰化縣三家口罩業者都表示,公司目前出廠的口罩售價,仍維持不變,並沒有因大陸傳出「H7N9」禽流感疫情,就順勢調漲售價。
為了增產,宣德將斥資2,000萬元,在既有廠房內,再增設2條生產線,5月底可開始量產口罩等產品。另為發展新的醫材產品,集團也計畫投資約1億元,預定今年底再興建占地面積1千多坪的新廠,準備生產牙醫用的口腔口罩、防護(吸水)面罩,及防護兜裙等新產品。
國內口罩大廠,包括華新橡膠、宣德醫材、中國衛生材料、舜堡興業、康那香,及千倍康等多家業者。其中,前4家工廠,均位於彰化縣,且華新醫材集團旗下旗下華新橡膠,與宣德醫材合計在台的口罩市占率,約達六分之一強。
隨著大陸「H7N9」禽流感疫情升溫,醫療用與非醫療用的口罩,及醫療用的乳膠手套等接單或報價詢問度,也隨之提高。
鄭永柱說,包括杏一、維康、康是美、丁丁、合康藥局,及佑全藥妝等多家連鎖醫材廠商、各大醫療院所,公司行號或團購,最近已下單採購口罩。其中以一般醫療口罩、一般居家防護口罩、防疫用的鑽石型口罩,及N80口罩居多;另也有小量的N95口罩訂單。
鄭永柱說,公司每月口罩銷售量約500萬片,其中,內銷3、400萬片;外銷約1、200萬片,公司目前部分製程,採取一班制生產;另部分的製程,採取兩班制生產。
若有必要,公司會採取三班制生產,屆時口罩的月產量,可再拉高至800萬至1,000萬片。等擴增兩條生產線及新廠陸續完成後,集團的口罩月產能,可再增至1,500萬片。
同樣地,舜堡興業及中國衛生材料等兩家口罩業者均表示,最近接到內銷口罩的詢價電話,已明顯增加,對於潛在客戶,公司正在爭取中。
不過,彰化縣三家口罩業者都表示,公司目前出廠的口罩售價,仍維持不變,並沒有因大陸傳出「H7N9」禽流感疫情,就順勢調漲售價。
國內生技股熱潮,向來由興櫃生技公司帶頭發動,繼新藥興櫃公司之後,法人圈認為,包括醫療通路的杏一(4175)、原料藥的展旺、健康飲品製造商的大江,及牛樟芝抗癌藥物研發公司的國鼎,都是接下來發展潛力的興櫃生技新星。
興櫃生技潛力股中,除了研發中的國鼎及受到原物料波動影響的展旺,去年營運仍陷虧損外,其餘兩家杏一、大江都有不錯表現。
法人預期,杏一去年每股稅後純益可望有1.5元的佳績,而大江生醫已經連3年每股稅後純益超過4元,去年則有挑戰5元的實力。
在股價方面,生技族群新藥股動輒百元起跳,法人指出,但上述幾家潛力股目前都還在百元以下,本益比合理、後市看好。
營運方面,杏一成立於1990年是國內最大醫療用品通路商,台灣通路數約164家,大陸則有10家,全數為直營店;旗下共有31大類、3萬項醫療用品,並協助醫院代為管理12家院內商場,去年營收總額達31.36億元。年前杏一董事長陳麗如喊出今年將擴大通路展店目標,展店數要超過去年規模,屆時兩岸總店數將逼近200家,並強攻自有品牌,提升自有品牌業績占比。
展旺生技董事長徐展平近期也表示,明年受惠美國抗生素原料藥需求爆發,將帶動公司營運倍增;因應公司現有產能滿載,展旺今年起連續2年共投資10億元進行南、北兩地大擴產,問鼎全球重症抗生素原料供應中心。法人估,今年受惠於美國客戶需求放量,展旺獲利可望轉正。
國鼎方面,董事長劉勝勇近期也宣布,將於4月向美國、台灣申請旗下抗肺癌新藥「安卓奎諾爾」(Antroquinonol)臨床2期試驗;並將啟動私募引進國際策略夥伴參與。法人估,國鼎今年保健品事業營收將躍進,可望縮小年度虧損。
另外,大江生醫成立於1980年,主要產品包括機能性飲品、錠劑、面膜等,營運模式以代工為主,客戶則廣布兩岸,大陸占五成、台灣約兩成另三成為香港及東南亞,國內大客戶為統一集團。大江近3年每股稅後純益皆超過4元,法人估,去年獲利可望挑戰每股4.5元。
興櫃生技潛力股中,除了研發中的國鼎及受到原物料波動影響的展旺,去年營運仍陷虧損外,其餘兩家杏一、大江都有不錯表現。
法人預期,杏一去年每股稅後純益可望有1.5元的佳績,而大江生醫已經連3年每股稅後純益超過4元,去年則有挑戰5元的實力。
在股價方面,生技族群新藥股動輒百元起跳,法人指出,但上述幾家潛力股目前都還在百元以下,本益比合理、後市看好。
營運方面,杏一成立於1990年是國內最大醫療用品通路商,台灣通路數約164家,大陸則有10家,全數為直營店;旗下共有31大類、3萬項醫療用品,並協助醫院代為管理12家院內商場,去年營收總額達31.36億元。年前杏一董事長陳麗如喊出今年將擴大通路展店目標,展店數要超過去年規模,屆時兩岸總店數將逼近200家,並強攻自有品牌,提升自有品牌業績占比。
展旺生技董事長徐展平近期也表示,明年受惠美國抗生素原料藥需求爆發,將帶動公司營運倍增;因應公司現有產能滿載,展旺今年起連續2年共投資10億元進行南、北兩地大擴產,問鼎全球重症抗生素原料供應中心。法人估,今年受惠於美國客戶需求放量,展旺獲利可望轉正。
國鼎方面,董事長劉勝勇近期也宣布,將於4月向美國、台灣申請旗下抗肺癌新藥「安卓奎諾爾」(Antroquinonol)臨床2期試驗;並將啟動私募引進國際策略夥伴參與。法人估,國鼎今年保健品事業營收將躍進,可望縮小年度虧損。
另外,大江生醫成立於1980年,主要產品包括機能性飲品、錠劑、面膜等,營運模式以代工為主,客戶則廣布兩岸,大陸占五成、台灣約兩成另三成為香港及東南亞,國內大客戶為統一集團。大江近3年每股稅後純益皆超過4元,法人估,去年獲利可望挑戰每股4.5元。
全台最大醫療用品通路商杏一醫療(4175)1月合併營收為2.79億元,年增率17.3%,杏一去年營收31.35億元,法人預估,去年EPS約 1.7元,今年該公司自有品牌營收比重,將由去年的5.2%提升到10. 5%,今年營運可望維持2位數成長。
國內最大醫療用品通路商杏一(4175)董事長陳麗如昨(23)日表示,公司今年將擴大通路展店目標,展店數超過去年規模,屆時兩岸總店數將逼近200家,並強攻自有品牌,提升自有品牌業績占比。
杏一成立於1990年,去年底正式登錄興櫃,目前股本為2.2億元,為國內最大醫療用品通路商,台灣通路數約164家,大陸則有10家,全數為直營店。
此外,杏一旗下共有31大類、3萬項醫療用品,杏一並協助醫院代為管理12家院內商場,去年營收總額達31.36億元。杏一昨日在興櫃參考價為46.2元,上漲0.2元。
陳麗如說,杏一去年展店10家,關掉3家營運較差的通路,淨成長約7家;展望今年,擴充數將會比去年高;估計今年展店數可望上看10家。
另在自有品牌部分,杏一表示,公司自有品牌類別多元,包括醫療照護輔具、醫美產品、健康食品、營養補充品及居家照護健康護理等6到7類,其中居家照護、健康護理類別占大宗。
其中,杏一擁有自有品牌計有medfirst、麗德、樂護等9個品牌;法人指出,杏一目前自有品牌占營收比重約5.2%,約1.63億元,今年若大陸拓點並強攻該領域,應有機會以番倍速度成長,挑戰10%以上的占比。
另外,台灣代為管理醫院商場部分,目前和多家醫學中心結盟,包括台中榮總、淡水馬偕、彰化基督教醫院等12家大型醫院;而關於大陸事業,杏一總經理蔡德忠表示,目前已和多家台商醫院合作,包括南京明基、廈門長庚等,但在大陸拓點業務仍持保守態度。
營運展望部分,法人指出,杏一去年每股稅純益可望挑戰1.5元,其毛利率約三成,今年該公司在通路、自有品牌雙揚的期望下,毛利率及獲利都可望提升,每股稅後純益有望超越1.6元,再創佳績。
至於掛牌規劃,杏一表示,去年底已經登錄興櫃,最快今年下半年將遞件申請掛牌上櫃;外界估計,若順利,杏一明年中可望正式掛牌。
杏一成立於1990年,去年底正式登錄興櫃,目前股本為2.2億元,為國內最大醫療用品通路商,台灣通路數約164家,大陸則有10家,全數為直營店。
此外,杏一旗下共有31大類、3萬項醫療用品,杏一並協助醫院代為管理12家院內商場,去年營收總額達31.36億元。杏一昨日在興櫃參考價為46.2元,上漲0.2元。
陳麗如說,杏一去年展店10家,關掉3家營運較差的通路,淨成長約7家;展望今年,擴充數將會比去年高;估計今年展店數可望上看10家。
另在自有品牌部分,杏一表示,公司自有品牌類別多元,包括醫療照護輔具、醫美產品、健康食品、營養補充品及居家照護健康護理等6到7類,其中居家照護、健康護理類別占大宗。
其中,杏一擁有自有品牌計有medfirst、麗德、樂護等9個品牌;法人指出,杏一目前自有品牌占營收比重約5.2%,約1.63億元,今年若大陸拓點並強攻該領域,應有機會以番倍速度成長,挑戰10%以上的占比。
另外,台灣代為管理醫院商場部分,目前和多家醫學中心結盟,包括台中榮總、淡水馬偕、彰化基督教醫院等12家大型醫院;而關於大陸事業,杏一總經理蔡德忠表示,目前已和多家台商醫院合作,包括南京明基、廈門長庚等,但在大陸拓點業務仍持保守態度。
營運展望部分,法人指出,杏一去年每股稅純益可望挑戰1.5元,其毛利率約三成,今年該公司在通路、自有品牌雙揚的期望下,毛利率及獲利都可望提升,每股稅後純益有望超越1.6元,再創佳績。
至於掛牌規劃,杏一表示,去年底已經登錄興櫃,最快今年下半年將遞件申請掛牌上櫃;外界估計,若順利,杏一明年中可望正式掛牌。
杏一(4175)董事長陳麗如和總經理蔡德忠是創業夫妻檔;早年服務長庚醫院,曾是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母親的照護團隊成員之一。她透露,創業至今,公司的經營策略受王永慶啟發甚深。
陳麗如說,王永慶每日到母親膝下請安,對王老夫人的孝順與貼心,讓人深受感動;更讓人難忘的,是王永慶對員工的呵護和關心。
她說,自己在護理科畢業後,就進入台北長庚擔任護理人員,由於修習胸腔、心臟內科,因此有機會被派在王老夫人身邊;當時丈夫蔡德忠則是長庚醫院的行政人員。
民國77年時,有一天陳麗如正陪侍王老夫人,王永慶依例請安時,順手帶了一個朋友致贈的高級食品要請母親吃,當王老夫人接下食物後,王永慶隨即轉頭對她說:「小姐,妳也來一個,辛苦了」,這讓當時還是小護士的她受寵若驚,也讓她日後創業後都特別體貼下屬。
陳麗如說,自己26歲創業,從1家小通路到現在近200家直營店,秉持的就是「要和員工一起成長」的決心。
陳麗如說,王永慶每日到母親膝下請安,對王老夫人的孝順與貼心,讓人深受感動;更讓人難忘的,是王永慶對員工的呵護和關心。
她說,自己在護理科畢業後,就進入台北長庚擔任護理人員,由於修習胸腔、心臟內科,因此有機會被派在王老夫人身邊;當時丈夫蔡德忠則是長庚醫院的行政人員。
民國77年時,有一天陳麗如正陪侍王老夫人,王永慶依例請安時,順手帶了一個朋友致贈的高級食品要請母親吃,當王老夫人接下食物後,王永慶隨即轉頭對她說:「小姐,妳也來一個,辛苦了」,這讓當時還是小護士的她受寵若驚,也讓她日後創業後都特別體貼下屬。
陳麗如說,自己26歲創業,從1家小通路到現在近200家直營店,秉持的就是「要和員工一起成長」的決心。
由國泰證、日盛證與宏遠證券負責推薦的大中華地區專業醫療用品連鎖通路商杏一醫療(4175)在去年12月21日登錄興櫃交易,法人估,去年每股盈餘力拚1.5元,今年可望再上層樓,全台164家直營店,今年拚掛牌上櫃。杏一醫療是全國第一家由專業醫護團隊領軍的醫療、保健用品連鎖通路商,目前全台有164家直營門市及12家複合式商場,提供超過3萬種品項醫療器材與居家保健商品。
杏一發言人陳孟宏指出,杏一主要從事醫療用品連鎖服務,是臺灣第一家通過國際ISO9001品質管理認證醫療用品公司,亦是首家獲得經濟部總部評鑑優等醫療用品公司。2011年獲經濟部頒「台灣商業服務業優良品牌獎」。杏一去年前10月營業毛利7.92億元,毛利率30. 82%,稅後淨利2,655萬元,EPS為1.19元,由於業績不錯,法人估,去年每股盈餘力拚1.5元,今年更可望再上層樓,該股昨興櫃收盤均價為46元。
杏一醫療說,該公司展店模式以醫院內外商圈作為拓展重點,通路據點遍布全台知名醫院,近期更進入社區型居家照護門市。預計今年首季於桃園楊梅啟用逾3,000坪之自動化物流中心,將有助提升庫存管理效益與擴大營運規模。
杏一更強調,為了拓展中國大陸地區的醫療通路市場,杏一在南京、上海與廈門之醫院內外商圈已設有門店,並於廈門的長庚醫院、南京明基醫院設立商場,兩岸均進行積極擴充動作,讓未來營運更具成長力道。
杏一發言人陳孟宏指出,杏一主要從事醫療用品連鎖服務,是臺灣第一家通過國際ISO9001品質管理認證醫療用品公司,亦是首家獲得經濟部總部評鑑優等醫療用品公司。2011年獲經濟部頒「台灣商業服務業優良品牌獎」。杏一去年前10月營業毛利7.92億元,毛利率30. 82%,稅後淨利2,655萬元,EPS為1.19元,由於業績不錯,法人估,去年每股盈餘力拚1.5元,今年更可望再上層樓,該股昨興櫃收盤均價為46元。
杏一醫療說,該公司展店模式以醫院內外商圈作為拓展重點,通路據點遍布全台知名醫院,近期更進入社區型居家照護門市。預計今年首季於桃園楊梅啟用逾3,000坪之自動化物流中心,將有助提升庫存管理效益與擴大營運規模。
杏一更強調,為了拓展中國大陸地區的醫療通路市場,杏一在南京、上海與廈門之醫院內外商圈已設有門店,並於廈門的長庚醫院、南京明基醫院設立商場,兩岸均進行積極擴充動作,讓未來營運更具成長力道。
興櫃市場昨日再見20億成交量,改寫今年第2大紀錄,統計12月來掛牌18檔新兵,浩鼎(4174)仍是人氣第一強,交投超越老字號興櫃家族。法人指出,證所稅實施倒數計時,新掛牌股成重點作帳標的,最易墊高成交價,為明年舖路。
證所稅即將上路,興櫃最後掛牌步入倒數計時階,根據櫃買中心的資料顯示,本月共有27檔掛牌公司,除了昨日的懷藝、維格、百丹特、春日4家外;今日則有晶焱,26日有宅配通、F-眾達,27日則有聯超、遠雄悅來、昕琦科、維鈦光,28日則是詠昇及永美材,今起將有 9檔企業搶登錄興櫃。
另外,12月搶登錄興櫃的公司中,生技股仍是票房保證,其中浩鼎 昨日成交金額高達2.97億元,占興櫃市場成交量近15%;此外,百丹特、展旺、杏一等亦是新股是人氣最紅不讓的指標,非生技股的族群交投相對冷清,除鴻海集團的樺漢,及具陸客題材的食品股維格表現不俗外,高價股的六角僅成交1股,科嶠、杰力則出現零成交,人氣差異懸殊。
人氣最佳的浩鼎,興櫃參考價45元,認購低價的承銷商獲利最大。 浩鼎12日掛牌後,因員工及原股東持股成本偏低,一路出現高賣低買的動作,造成股價由最高價135.78元一路下滑,至昨日平均價93.26 元相較,股東一路轉帳動作積極,但生技股後市紅不讓,浩鼎亦強打乳癌預防的研究,吸引大戶進場,成交量居高不下。
此外,杏一醫療,21日登錄興櫃交易,今年前10月營收25.69億元,稅後淨利2,655萬元,每股稅後盈餘1.19元,預計明年申請上櫃,該股掛牌後出現連三紅,昨日收盤均價達63.21元,創掛牌後新高。
證所稅即將上路,興櫃最後掛牌步入倒數計時階,根據櫃買中心的資料顯示,本月共有27檔掛牌公司,除了昨日的懷藝、維格、百丹特、春日4家外;今日則有晶焱,26日有宅配通、F-眾達,27日則有聯超、遠雄悅來、昕琦科、維鈦光,28日則是詠昇及永美材,今起將有 9檔企業搶登錄興櫃。
另外,12月搶登錄興櫃的公司中,生技股仍是票房保證,其中浩鼎 昨日成交金額高達2.97億元,占興櫃市場成交量近15%;此外,百丹特、展旺、杏一等亦是新股是人氣最紅不讓的指標,非生技股的族群交投相對冷清,除鴻海集團的樺漢,及具陸客題材的食品股維格表現不俗外,高價股的六角僅成交1股,科嶠、杰力則出現零成交,人氣差異懸殊。
人氣最佳的浩鼎,興櫃參考價45元,認購低價的承銷商獲利最大。 浩鼎12日掛牌後,因員工及原股東持股成本偏低,一路出現高賣低買的動作,造成股價由最高價135.78元一路下滑,至昨日平均價93.26 元相較,股東一路轉帳動作積極,但生技股後市紅不讓,浩鼎亦強打乳癌預防的研究,吸引大戶進場,成交量居高不下。
此外,杏一醫療,21日登錄興櫃交易,今年前10月營收25.69億元,稅後淨利2,655萬元,每股稅後盈餘1.19元,預計明年申請上櫃,該股掛牌後出現連三紅,昨日收盤均價達63.21元,創掛牌後新高。
大中華地區專業醫療用品連鎖通路商杏一醫療(4175)今年11月營收達2.56億元,比去年同月成長13.6%,累計前11月營收達28.24億元,亦比去年同期成長11.87%,前10月稅後淨利高達2655萬元,EP S1.19元下,今年營收與獲利表現均可期待。
杏一已在興櫃登錄交易,由國泰、日盛與宏遠證券負責推薦,預計將於2013年申請上櫃,目前全台有164家直營門市及12家複合式商場,提供超過3萬種品項的醫療器材與居家保健商品。
國泰證指出,杏一主要從事醫療用品連鎖服務,是臺灣第一家通過國際ISO9001品質管理認證醫療用品公司,亦是第一家獲得經濟部總部評鑑優等的醫療用品公司。2011年獲經濟部頒「台灣商業服務業優良品牌獎」。
杏一醫療創立於1990年,是臺灣第一家由專業醫護團隊領軍的醫療用品連鎖服務企業,短期業務發展計畫,將以「您家庭的健康管理師」作為發展策略,引進具有信譽及品質優良之商品,增加商品品項,讓消費者選購適合自己身體健康的商品。並強化門市特賣、行銷活動及顧客服務,以進入各個消費客層,增加市場佔有率,增加營收規模。
杏一指出,在長期業務發展方面,除開發海外市場,擴大市場占有率外,將推出多樣化產品,滿足顧客一次購足需求;在面對將來老年化社會,為顧客提供最佳服務選擇。
杏一已在興櫃登錄交易,由國泰、日盛與宏遠證券負責推薦,預計將於2013年申請上櫃,目前全台有164家直營門市及12家複合式商場,提供超過3萬種品項的醫療器材與居家保健商品。
國泰證指出,杏一主要從事醫療用品連鎖服務,是臺灣第一家通過國際ISO9001品質管理認證醫療用品公司,亦是第一家獲得經濟部總部評鑑優等的醫療用品公司。2011年獲經濟部頒「台灣商業服務業優良品牌獎」。
杏一醫療創立於1990年,是臺灣第一家由專業醫護團隊領軍的醫療用品連鎖服務企業,短期業務發展計畫,將以「您家庭的健康管理師」作為發展策略,引進具有信譽及品質優良之商品,增加商品品項,讓消費者選購適合自己身體健康的商品。並強化門市特賣、行銷活動及顧客服務,以進入各個消費客層,增加市場佔有率,增加營收規模。
杏一指出,在長期業務發展方面,除開發海外市場,擴大市場占有率外,將推出多樣化產品,滿足顧客一次購足需求;在面對將來老年化社會,為顧客提供最佳服務選擇。
醫療商品零售通路商杏一醫療(4175)昨(21)日正式登錄興櫃交易,公司表示,大陸業務的拓展為明年主要營運策略,目標於明年底前完成上櫃。
杏一為大中華地區專業醫療用品連鎖通路商,市場定位為扮演「臨床醫療」與「居家照護」的重要橋樑;公司今年前10月營收為25.69億元,毛利率約30.8%,稅後純益約2,600萬元,每股稅後純益為1.19元。昨日該公司登錄興櫃後收50.2元,漲幅超過一成。
杏一為全國首家由專業醫護團隊領軍的醫療、保健用品連鎖通路商,目前全台有164家直營門市及12家複合式商場,提供超過3萬種品項的醫療器材與居家保健商品。
杏一表示,公司近期展店策略以醫院內外商圈做為拓展重點,通路據點遍布全台大型醫院;近年另發展商場統包經營,目前管理12家知名商場,其據點遍布各大醫院及學校,經營性質由單店服務擴大到複合式商場規畫管理。
杏一為大中華地區專業醫療用品連鎖通路商,市場定位為扮演「臨床醫療」與「居家照護」的重要橋樑;公司今年前10月營收為25.69億元,毛利率約30.8%,稅後純益約2,600萬元,每股稅後純益為1.19元。昨日該公司登錄興櫃後收50.2元,漲幅超過一成。
杏一為全國首家由專業醫護團隊領軍的醫療、保健用品連鎖通路商,目前全台有164家直營門市及12家複合式商場,提供超過3萬種品項的醫療器材與居家保健商品。
杏一表示,公司近期展店策略以醫院內外商圈做為拓展重點,通路據點遍布全台大型醫院;近年另發展商場統包經營,目前管理12家知名商場,其據點遍布各大醫院及學校,經營性質由單店服務擴大到複合式商場規畫管理。
大中華地區專業醫療用品連鎖通路商杏一醫療(4175),今(21)日登錄興櫃交易,該公司今年前10月營收為25.69億元,稅後淨利2,65 5萬元,EPS為1.19元,將於明年申請上櫃。
杏一醫療是全國第一家,由專業醫護團隊領軍的醫療、保健用品的連鎖通路商,目前全台有164家直營門市,以及12家複合式商場,提供超過3萬種品項的醫療器材與居家保健商品。
杏一醫療的展店模式,以醫院內外商圈做為拓展重點,通路據點遍佈全台的知名醫院,近期更進入社區型居家照護門市。
為拓展中國大陸地區醫療通路市場,杏一在南京、上海與廈門之醫院內外商圈已設有門店,並於廈門長庚醫院、南京明基醫院設立商場。
杏一醫療2011年營收為28.04億元,營業毛利8.8億元,毛利率31. 39%,稅後淨利3,431萬元,EPS為1.66元;2012年前10月營收為25. 69億元,營業毛利7.92億元,毛利率30.82%,稅後淨利2,655萬元, EPS為1.19元。
公司表示,預計2013年第一季於桃園楊梅啟用逾3,000坪之自動化物流中心,將有助提升庫存管理效益與擴大營運規模,並將於明年申請上櫃。
杏一醫療是全國第一家,由專業醫護團隊領軍的醫療、保健用品的連鎖通路商,目前全台有164家直營門市,以及12家複合式商場,提供超過3萬種品項的醫療器材與居家保健商品。
杏一醫療的展店模式,以醫院內外商圈做為拓展重點,通路據點遍佈全台的知名醫院,近期更進入社區型居家照護門市。
為拓展中國大陸地區醫療通路市場,杏一在南京、上海與廈門之醫院內外商圈已設有門店,並於廈門長庚醫院、南京明基醫院設立商場。
杏一醫療2011年營收為28.04億元,營業毛利8.8億元,毛利率31. 39%,稅後淨利3,431萬元,EPS為1.66元;2012年前10月營收為25. 69億元,營業毛利7.92億元,毛利率30.82%,稅後淨利2,655萬元, EPS為1.19元。
公司表示,預計2013年第一季於桃園楊梅啟用逾3,000坪之自動化物流中心,將有助提升庫存管理效益與擴大營運規模,並將於明年申請上櫃。
台股新股掛牌熱,周三(19日)F-廣華(1338)、弘帆(8433)等 5檔新股掛牌,今日持續有第一上市股F-金麗(8429)掛牌。證交所董事長薛琦表示,今年第一上市總家數8家低於去年的12家,但預估明年會比今年好,樂觀看待明年第一上市新掛牌至少會有去年的12家水準。
薛琦指出,今年全球IPO都只有去年7成水準,以目前已獲證交所審核通過兩家以及簽約輔導中進度,明年台股第一上市新掛牌家數至少會回到去年的12家水準。
新股掛牌熱接二連三,繼周二多達11家新股(包含2家新上市、4家新上櫃、5家興櫃)密集掛牌之後,周三新上市F-廣華、新上櫃弘帆,以及興櫃的富昱、全訊、悅城等,5家新股掛牌,周四新上市的F- 金麗,周五則是杏一、展旺兩家公司掛興櫃。
F-金麗昨日興櫃最後一日成交均價85.39元,較今日上市掛牌價70 元溢價幅度22%,被看好蜜月漲勢。
周三的5家新股表現互異,F-廣華及弘帆兩檔新上市櫃震盪走弱, F-廣華昨日僅短暫以81元開高,隨即翻落80元掛牌價之下,收低77元跌幅3.75%,而弘帆則是開低走低收26元、也跌破28元掛牌價,跌幅達7.14%;反倒是3家興櫃公司表現較優,富昱、全訊兩檔首日分別上漲3.46%及1.84%,至於高價位股悅城則是上漲2.37%。
薛琦指出,今年全球IPO都只有去年7成水準,以目前已獲證交所審核通過兩家以及簽約輔導中進度,明年台股第一上市新掛牌家數至少會回到去年的12家水準。
新股掛牌熱接二連三,繼周二多達11家新股(包含2家新上市、4家新上櫃、5家興櫃)密集掛牌之後,周三新上市F-廣華、新上櫃弘帆,以及興櫃的富昱、全訊、悅城等,5家新股掛牌,周四新上市的F- 金麗,周五則是杏一、展旺兩家公司掛興櫃。
F-金麗昨日興櫃最後一日成交均價85.39元,較今日上市掛牌價70 元溢價幅度22%,被看好蜜月漲勢。
周三的5家新股表現互異,F-廣華及弘帆兩檔新上市櫃震盪走弱, F-廣華昨日僅短暫以81元開高,隨即翻落80元掛牌價之下,收低77元跌幅3.75%,而弘帆則是開低走低收26元、也跌破28元掛牌價,跌幅達7.14%;反倒是3家興櫃公司表現較優,富昱、全訊兩檔首日分別上漲3.46%及1.84%,至於高價位股悅城則是上漲2.37%。
台股拉出周線連四紅,加以證所稅即將開徵等因素,興櫃新生力軍趕年底掛牌熱潮,本周六角(2732)、悅誠(6405)等多達10家公司密集掛牌興櫃,累計本月新掛牌興櫃公司達到16家,也超越10、11月的9家,創今年新高,累計今年新掛牌興櫃公司達69家,即將挑戰「 70」大關。
台股上周延續驚驚漲格局,儘管上周五大立光及鴻海走弱影響盤勢震盪拉回,但周線仍上揚56點,拉出連續四紅,技術面仍偏多;日盛投信投資長陳平表示,台股這波漲勢滿足點還未到,雖然7,800點套牢區會有技術性拉回,但在周三台指期結算前,外資拉高結算可能性大,周三結算後只要量能維持穩定,指數仍有向上空間。
12月上半月興櫃新掛牌股,有麗清、杰力、三福、浩鼎等4家公司,目前包含科嶠、樺漢、得榮、廣朋、六角、富昱、全訊、悅城、杏一、展旺、春日、百丹特等12家新生力軍,已排定在12月下半月陸續掛牌,其中周二有科嶠、樺漢、得榮、廣朋、六角等5家公司聯袂掛牌,緊接著周三有富昱、全訊、悅城等3家公司掛牌,而杏一及展旺排定周五掛興櫃,下周一還有春日、百丹特將掛牌。
本波新掛牌股以餐飲的六角及光電科技的悅誠兩家公司最受注目,興櫃認購價均達3位數(各為168及110元),六角及悅誠自結前10月每股稅後盈餘各達7.86與8.86元。六角經營連鎖飲料、餐飲料理及甜點之銷售與服務,3項主要品牌分別為日出茶太「Chatime」(飲料)、仙Q「ZenQ」(甜品)及「La Kaffa」(全日供餐);悅誠則是面板後段製程的光電玻璃基板薄化廠商。
台股上周延續驚驚漲格局,儘管上周五大立光及鴻海走弱影響盤勢震盪拉回,但周線仍上揚56點,拉出連續四紅,技術面仍偏多;日盛投信投資長陳平表示,台股這波漲勢滿足點還未到,雖然7,800點套牢區會有技術性拉回,但在周三台指期結算前,外資拉高結算可能性大,周三結算後只要量能維持穩定,指數仍有向上空間。
12月上半月興櫃新掛牌股,有麗清、杰力、三福、浩鼎等4家公司,目前包含科嶠、樺漢、得榮、廣朋、六角、富昱、全訊、悅城、杏一、展旺、春日、百丹特等12家新生力軍,已排定在12月下半月陸續掛牌,其中周二有科嶠、樺漢、得榮、廣朋、六角等5家公司聯袂掛牌,緊接著周三有富昱、全訊、悅城等3家公司掛牌,而杏一及展旺排定周五掛興櫃,下周一還有春日、百丹特將掛牌。
本波新掛牌股以餐飲的六角及光電科技的悅誠兩家公司最受注目,興櫃認購價均達3位數(各為168及110元),六角及悅誠自結前10月每股稅後盈餘各達7.86與8.86元。六角經營連鎖飲料、餐飲料理及甜點之銷售與服務,3項主要品牌分別為日出茶太「Chatime」(飲料)、仙Q「ZenQ」(甜品)及「La Kaffa」(全日供餐);悅誠則是面板後段製程的光電玻璃基板薄化廠商。
傑出店長獎項是每年競爭最激烈的戰場,總是到最後一刻宣布名單才知花落誰家,今年共有29個企業派代表參賽,最後有19個企業抱回獎項,信義房屋、摩斯漢堡、康是美、阿瘦皮鞋及統一超商等是大贏家;雄獅旅行社、和民餐廳首次參選,表現突出。
首次參加傑出店長選拔的企業則有優尼聖、名留國際、蘇杭餐廳、雄獅旅行社、捷安特、和民餐飲、吉野家等。往年派出大軍參賽的遠傳電信、奧黛莉等,今年則缺席。
今年當選的38位傑出店長,分別來自信義房屋、雄獅旅遊、曼都髮型、寶島文雄眼鏡、歐德家具、阿瘦皮鞋、康是美、杏一醫療、惠康百貨、生活工場、麥當勞、摩斯漢堡、拿帕里、三商巧福、和民餐飲、吉野家、統一超商、全家便利商店、萊爾富等19家企業。
台灣連鎖暨加盟協會與SGS國際驗證公司合作,透過神秘客到店訪查,評核店長現場服務情況,今年也首次表揚門市服務品質獲得滿分的店長,
服務品質獲得滿分店長有9位,分別是雄獅旅行社陳沛慈;康是美楊蕙慈、楊舒雲、蔡雅茹;阿瘦皮鞋李心瑜;三商巧福許維娟;萊爾富郭雅芝;統一超商游喻筑;全家便利商店朱丹紅。
今年各組競爭激烈,餐飲組在4組中的營業表現最佳,由速食龍頭台灣麥當勞郭子涵拿下第1名。信義房屋店長王志偉、阿瘦皮鞋店長李心瑜表現突出,分別是該組的第1名。
向來競爭激烈超商組,此次表現勢均力敵,統一超當選人數略多於全家及萊爾富,但今年首度出現第1名有2位的情況,分別是全家便利商店徐千涵及統一超商徐玉蘭,2人成績也是全部參選者分數之冠。
今年店務心得表現優異有不少企業,且少見出現多位同分情況,使今年店務心得獎得獎人數較往年暴增,共有10位獲獎,獲得第1名的是統一超商蘇秋美。
最佳創意獎則由阿瘦皮鞋包辦前2名,第1名是李雅玉、第2名是溫雅筑。第1次參賽的蘇杭餐廳陳玲娟,以創新貼心服務,打敗多位競爭者,也拿下第2名。
最佳社區清掃獎由統一超商羅淑芬得獎,她號召1,600人進行清掃,動員力強。最佳公益獎得獎共有6位,包括萊爾富、名留國際、新東陽、統一超、捷安特、鬍鬚張的店長獲獎。
首次參加傑出店長選拔的企業則有優尼聖、名留國際、蘇杭餐廳、雄獅旅行社、捷安特、和民餐飲、吉野家等。往年派出大軍參賽的遠傳電信、奧黛莉等,今年則缺席。
今年當選的38位傑出店長,分別來自信義房屋、雄獅旅遊、曼都髮型、寶島文雄眼鏡、歐德家具、阿瘦皮鞋、康是美、杏一醫療、惠康百貨、生活工場、麥當勞、摩斯漢堡、拿帕里、三商巧福、和民餐飲、吉野家、統一超商、全家便利商店、萊爾富等19家企業。
台灣連鎖暨加盟協會與SGS國際驗證公司合作,透過神秘客到店訪查,評核店長現場服務情況,今年也首次表揚門市服務品質獲得滿分的店長,
服務品質獲得滿分店長有9位,分別是雄獅旅行社陳沛慈;康是美楊蕙慈、楊舒雲、蔡雅茹;阿瘦皮鞋李心瑜;三商巧福許維娟;萊爾富郭雅芝;統一超商游喻筑;全家便利商店朱丹紅。
今年各組競爭激烈,餐飲組在4組中的營業表現最佳,由速食龍頭台灣麥當勞郭子涵拿下第1名。信義房屋店長王志偉、阿瘦皮鞋店長李心瑜表現突出,分別是該組的第1名。
向來競爭激烈超商組,此次表現勢均力敵,統一超當選人數略多於全家及萊爾富,但今年首度出現第1名有2位的情況,分別是全家便利商店徐千涵及統一超商徐玉蘭,2人成績也是全部參選者分數之冠。
今年店務心得表現優異有不少企業,且少見出現多位同分情況,使今年店務心得獎得獎人數較往年暴增,共有10位獲獎,獲得第1名的是統一超商蘇秋美。
最佳創意獎則由阿瘦皮鞋包辦前2名,第1名是李雅玉、第2名是溫雅筑。第1次參賽的蘇杭餐廳陳玲娟,以創新貼心服務,打敗多位競爭者,也拿下第2名。
最佳社區清掃獎由統一超商羅淑芬得獎,她號召1,600人進行清掃,動員力強。最佳公益獎得獎共有6位,包括萊爾富、名留國際、新東陽、統一超、捷安特、鬍鬚張的店長獲獎。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