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豐餘消費品實業(上)公司新聞
受此消息激勵,永豐餘昨日股價大漲,預先展開慶祝行情,收在漲停價43元,上漲3.9元。
永豐餘近期題材面豐厚,除了工紙報價上漲,中國6月底前啟動碳市上線交易,歐盟6月也將公布碳關稅方案,加上永豐實可望通過上市審議,順利掛牌上市,皆增添永豐餘股價表現空間。
永豐餘在1946年踏入家庭用紙市場,自創五月花品牌,2004年併購P&G清水廠,增加柔情、得意兩個品牌,成為台灣在地最大家庭用紙製造廠。
挾著雙利多題材,永豐餘集團2日先上演慶祝行情,永豐餘投控2日 帶頭攻上漲停,股價收在43元;華紙股價也來到26.35元、上漲7.55 %;永豐實股價72.7元、上漲5.91%,市值高達178億元。
永豐餘投控董事長何奕達在致股東報告書中強調,投資育成是集團 經營重點,旗下消費品事業群永豐實預計今年申請上市,接續工紙紙 器事業群正進行投資架構優化,預計以台灣永豐餘工紙公司為主體申 請上市。
永豐餘投控受惠旗下三隻金雞母在疫情年發威,今年第一季營收2 13.14億元、年增31.63%,主要由永豐餘工紙貢獻42%、華紙貢獻2 1%、永豐實貢獻12%,其中永豐餘工紙價量齊揚,第一季營收年增 三成又是最大功臣。
整體看,永豐餘投控第一季淨利15.57億元、年增1.45倍,每股賺 0.94元,雙創歷年同期新高紀錄。累計前四月營收286.4億元、年增 27.41%。
申請上市的永豐實,主攻消費性紙品、潔品,資本額24.491億元, 主營項目為消費性紙品、潔品,去年獲利逾14.87億元,EPS為6.12元 ,今年第一季獲利3.71億元、年增33.89%,EPS為1.52元,毛利率3 2.81%。近期隨疫情急升,衛生紙、潔品持續熱銷,包括厚磅衛生紙 、橘子工坊五合一洗衣精球等,可望反映在第二季營收獲利。
另外,歐盟6月將公布碳關稅方案、大陸6月底前啟動碳市上線交易 ,永豐餘在兩岸植林面積超過3.2萬公頃,其中大陸29,463公頃、台 灣約1,000公頃,未來換算成碳匯、碳權,可自用也可以投入碳權交 易,後市可期。
台灣消費品龍頭永豐餘實業(6790)即將邁向新的里程碑!證交所將於本周四(6月3日)召開有價證券上市審議委員會,將對永豐實業申請股票上市案進行審議。這意味著永豐實業將從興櫃市場轉戰正式上櫃,對公司而言,這是發展歷史上的重要時刻。 永豐實業在興櫃市場的表現一直相當亮眼,昨日(1日)收盤價為68.8元,小跌0.52%。這家由何奕達擔任負責人的公司,實收資本額達24.491億元,主要生產家庭用紙及清潔用品,市場佔有率不斷攀升。 過去一年,永豐實業的財務表現也相當出色。109年,公司稅前純益達17.51億元,今(110)年第一季的稅前純益更是達到4.34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分別為6.12元和1.52元,顯示公司營運狀況良好。 隨著上市申請的進展,永豐實業未來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將更上一層樓。無論結果如何,這都將是台灣消費品市場的一個重要事件。
永豐實業公司負責人為何奕達,公司實收資本額24.491億元,主要產品包括家庭用紙及清潔用品;去(109)年稅前純益17.51億元,今(110)年第一季4.34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各為6.12元、1.52元。
【台北訊】夏日炎炎,股市的熱情卻不減反增!今天(25日)又有一家台灣本土企業成功躍上掛牌舞台,讓投資人們眼睛為之一亮。這家新加入上櫃的企業,正是以創新為核心的永豐餘消費品實業。雖然這是今年第8家上櫃的企業,但永豐餘的亮麗表現卻讓市場刮目相看。 掛牌當天,永豐餘的股價就展現強勁上漲勢頭,從承銷價的每股66元,一舉飆升至167元,讓每位中籤戶都笑得合不攏嘴,每人現賺超過10萬元!這麼好的蜜月行情,真是讓人羨慕不已。 話說回來,今年上半年由於疫情影響,遞件上市櫃的家數明顯下滑。截至目前,申請上市的只有仁新、三商家購、八方雲集、南光(櫃轉市)及永豐實等五家企業;而轉上櫃的則有凌陽創新、安格、華景電及振宇五金等四家。看來,永豐餘的加入,為今年市場帶來了一絲新鮮空氣。 法人分析,今年上半年IPO行情確實較往年冷清,主要原因是疫情問題未能得到有效解決。但是,隨著疫情逐漸得到控制,預期下半年遞件家數將有所提升。此外,第三季創新板與戰略新板即將上路,為新創企業提供了新的籌資管道,對於整個市場來說,這是一個正向的訊號。 永豐餘消費品實業此次的成功掛牌,不僅代表公司自身發展進入新階段,也顯示了台灣股市的活力與潛力。未來,我們期待永豐餘能繼續帶給市場更多驚喜,成為投資人們心中的新寵。
今年因疫情關係上半年遞件上市櫃家數驟減,迄今為止申請上市的僅有仁新、三商家購、八方雲集、南光(櫃轉市)及永豐實等五家;轉上櫃只有凌陽創新、安格、華景電及振宇五金等四家業者。
承銷圈法人指出,今年上半年IPO行情確實比以往淡,主因在於疫情問題遲遲未能解決,預期在疫情逐步獲得控制後,下半年遞件家數可望較上半年提升,且第三季創新板與戰略新板即將上路,將提供新創企業新的籌資管道。
永豐餘投控(1907)在這波疫情中表現亮眼,旗下三隻金雞母——永豐餘工紙、永豐實(6790)、申豐(6582)的獲利大幅上漲,帶動整體公司今年第一季的營收和淨利都創下歷年同期新高。第一季營收達213.14億元,年增長31.63%,淨利則是15.57億元,年增長達1.45倍,每股賺0.94元,可說是雙創紀錄。 在這波疫情影響下,包裝需求大增,醫療乳膠手套用量也隨之攀升,加上民眾大量購買防疫紙品,永豐餘工紙、申豐、永豐實在第一季都交出亮麗的成績單。其中,永豐餘工紙的營收年增長達三成,是公司最大的功臣。此外,永豐餘工紙計劃在台灣上市,並預計下半年進行釋股作業。 華紙方面,由於國際漿價上漲,公司持續調漲紙張價格以緩解成本壓力。第一季營收54.77億元,年增長20.08%,EPS為0.09元。由於漿價漲勢未歇,華紙預計今年第二季將再度調漲紙張價格約15~20%。 專注於消費性紙品和潔品的永豐實,也因應防疫需求而獲利大幅增長。第一季淨利達3.71億元,年增長33.89%,EPS為1.52元,毛利率高達32.81%。隨著本土確診案例增加,衛生紙、潔品的需求也隨之上升,預計第二季的營收和獲利將有所反映。 而乳膠供應商申豐在醫療手套需求帶動下,獲利更是驚艷。第一季營收22.99億元,年增長150.23%,毛利率增加36.97個百分點至64.78%,獲利達10.44億元,年成長7.2倍,EPS高達9.83元,創下歷史新高,單季賺贏甚至超過去年前三季。
今年來,在產業界復甦對包裝需求大、各國醫療乳膠手套用量也大 增,加上消費大眾搶購防疫紙潔品下,永豐餘工紙、申豐、永豐實第 一季營收獲利都繳出亮眼成績單。
永豐餘投控第一季營收213.14億元、年增31.63%,主要由永豐餘 工紙貢獻42%、華紙貢獻21%、永豐實貢獻12%,永豐餘工紙第一季 營收年增三成又是最大功臣,計劃在台上市,預計下半年進行釋股作 業。
華紙因國際漿價驚驚漲,今年來持續調漲紙張價格紓解成本壓力, 第一季營收54.77億元、年增20.08%,EPS為0.09元,自去年第四季 起連續二季維持「盈」面,由於漿價漲勢未歇,華紙預計今年第二季 再度調漲紙張價格約15∼20%。
主攻消費性紙品、潔品的永豐實,受惠防疫題材,今年第一季淨利 3.71億元、年增33.89%,EPS為1.52元,毛利率32.81%。近期隨本 土確診案例增加,衛生紙、潔品掀搶購潮,可望反映在第二季營收獲 利。
論獲利,乳膠供應商申豐在下游醫療手套需求帶動下,獲利翻七倍 令人驚艷。申豐第一季營收22.99億元、年增150.23%,毛利率增加 36.97個百分點至64.78%,推升獲利達10.44億元,年成長7.2倍,E PS 9.83元,創歷史新高,單季賺贏去年前三季。
台灣股市興櫃公司最新營收公布,晶圓代工龍頭力積電(6770)和面板驅動IC廠瑞鼎(3592)表現亮眼,單月營收皆創新高。在市場需求旺盛的帶動下,力積電4月營收達49.49億元,同比增長近三成,首季每股純益(EPS)達0.82元。瑞鼎則以21.47億元的單月營收創下歷史紀錄,年增率達101.88%。 在興櫃市場中,遠壽、力積電、燁聯、瑞鼎等四大營收佼佼者再次包辦了前四名,而洋基工程、三商家購、伊雲谷、永豐實、巧新等公司也表現出色,年月雙增。不過,面板供需趨於平衡,甚至預計2022年供過於求的風險,對驅動晶片族群股價造成壓力,瑞鼎股價近一個月來下跌近15%。 值得一提的是,軸承廠富世達(6126)首季和4月營收皆表現良好,首季營收10.61億元,稅後純益1.16億元,每股純益(EPS)高達3.05元,相當於去年整年EPS的一半;4月營收則首次突破5億元大關。Witsview報告預估,今年摺疊手機滲透率有望突破1%,2022年更可望達到3.4%,特別是特殊軸承市場成長前景看好。
觀察興櫃營收,上月仍由遠壽、力積電、燁聯、瑞鼎四檔「營收資優生」拿下第一至四名,後續則依序為洋基工程、三商家購、伊雲谷、永豐實、巧新,以及新入榜的采鈺,共三檔繳出年月雙增佳績。
全球整體面板市況持續熱絡,惟短期受驅動IC、玻璃基板、PCB銅箔基板等零組件短缺影響,此外,外資亦分析,面板供需恐於第四季趨於平衡,甚至於2022年再出現供過於求,使驅動晶片族群股價承壓,興櫃前股王瑞鼎股價近一個月來跌近15%。不過,瑞鼎4月營收創歷史新高,月增12.35%、年增101.88%,激勵其股價10日小漲1.12%。
此外,軸承廠富世達則是首季、4月營收皆美,首季營收10.61億元,稅後純益1.16億元,每股純益(EPS)更高達3.05元,等於單一季度,獲利就逼近去年整年EPS6.24元的一半;4月營收則首度突破5億元大關。展望後市,據Witsview報告預估,今年摺疊手機滲透率有望突破1%,甚至於2022年加速拉升至3.4%,特殊軸承市場成長可期。
台股IPO市場今年來回春,新兵電子平台商91APP-KY(6741) 即將進入競拍階段,這讓市場對台股今年IPO的發展更加期待。截至目前,台股今年共迎來12檔新股IPO,與去年同期僅2檔的冷清成績相比,成績顯著提升。其中,上市的長榮鋼、穎崴、志強-KY、展碁國際、AES-KY,以及上櫃的臺慶科、全宇昕、威健生技、長聖、博晟生醫、亨泰光、台微醫等12家上市櫃公司,其中11檔IPO以來皆呈上漲態勢,股價表現亮眼。 金管會今年訂出IPO申請家數45家目標,目前達成率已逾26%,進度超前。法人分析,台股多頭行情讓各公司急於在大好行情下掛牌,掛牌意願大幅提升,研判今年45家達標應無疑慮,甚至可望再向上突破。 在這波IPO熱潮中,新普旗下的子公司AES-KY 3月下旬掛牌,上市後就坐穩電池模組股王大位。4月營收達9.38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增兩倍,連三個月年增率逾200%。法人看好,AES今年有望助攻新普賺逾3個股本,股價自掛牌來狂飆245.83%,承銷中籤投資人已「海撈」41.3萬元。 品牌大廠宏碁首季每股純益(EPS)0.91元,創十年新高,股價6日強拉漲停。旗下3C專業通路代理商展碁國際首季獲利亦年增42.3%,股價單日上漲近3%,且股利政策方面,2020年度股利將發放2元,換算殖利率4.69%,亦在水準之上,IPO以來已大漲70.4%,衝至42.6元。 此外,準IPO伏兵亦不少,三商家購、八方雲集、永豐實可望興櫃轉上市,仁新醫藥則為「臺灣創新板」首家申請公司;上櫃申請亦有凌陽創新、安格、華景電、振宇五金,屆時勢必再掀話題。 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提醒投資人,多數興櫃股掛牌前後,常出現抽籤熱、IPO蜜月行情,但個股是否具備續航力才是重點。建議投資人可多與同類型上市櫃股之「股價」、「獲利」做比較,審慎判斷其合理價格。
時序已進入5月,回顧台股截至目前為止IPO家數,包括上市的長榮 鋼、穎崴、志強-KY、展碁國際、AES-KY,以及上櫃的臺慶科、全宇 昕、威健生技、長聖、博晟生醫、亨泰光、台微醫,上市櫃合計共1 2家,當中高達11檔IPO以來皆呈上漲態勢,除AES-KY、長聖、亨泰光 均較承銷價翻倍成長外,AES-KY股價6日更上漲3.57%,新股IPO蜜月 行情甜。
金管會今年訂出IPO申請家數45家目標,經過一季時間,達成率已 逾26%,進度超前。法人分析,台股多頭行情人人皆想「分一杯羹」 ,各公司急於在大好行情下掛牌,掛牌意願大幅提升,研判今年45家 達標應無疑慮,甚至可望再向上突破。
而「生力軍」中,也有多檔集團小金雞加入大家庭,電池模組龍頭 新普旗下子公司AES-KY 3月下旬掛牌,甫上市就坐穩電池模組股王大 位。4月營收9.38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增兩倍,且連三個月年增率逾 200%。法人看好,AES今年有望助攻新普賺逾3個股本,股價掛牌來 狂飆245.83%,承銷中籤投資人已「海撈」41.3萬元。
品牌大廠宏碁首季每股純益(EPS)0.91元,登十年新高,激勵其 股價6日強拉漲停,旗下3C專業通路代理商展碁國際首季獲利亦年增 42.3%,股價單日上漲近3%,且股利政策方面,2020年度股利將發 放2元,換算殖利率4.69%,亦在水準之上,IPO以來已大漲70.4%, 衝至42.6元。
此外,準IPO伏兵亦不少,目前已遞出申請者中,三商家購、八方 雲集、永豐實可望興櫃轉上市,仁新醫藥則為「臺灣創新板」首家申 請公司;上櫃申請亦有凌陽創新、安格、華景電、振宇五金,屆時勢 必再掀話題。
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表示,多數興櫃股掛牌前後,常出現抽籤 熱、IPO蜜月行情,惟該個股是否具備續航力才是重點,建議投資人 可多與同類型上市櫃股之「股價」、「獲利」做比較,審慎判斷其合 理價格。
台灣興櫃市場的年度財報結果於5月3日全數揭露,其中圓點奈米(6797)以每股稅後盈餘(EPS)32.58元,成為109年EPS最高的公司,主要得益於去年核酸檢測相關產品的商機。而眾智(6819)與瑞鼎(3592)兩家半導體公司也分別以14.93元及13.12元的EPS名列前茅。在EPS前十大名單中,除了圓點奈米外,還有敏成、眾智、綠界科技、瑞鼎、洋基工程、八方雲集、台灣精銳、凌陽創新和秀育等公司。 其中,成交量龐大的采鈺科技和力積電的EPS分別為7.18元和1.23元。而正申請轉上市的三商家購、八方雲集、永豐實等公司,109年EPS分別為3.04元、10.55元和6.12元。另外,即將於5月6日進行上櫃審議的凌陽創新,其109年EPS也達到9.09元。 值得注意的是,109年有5家外國企業在興櫃市場的EPS為負,其中華勝-KY、共信-KY、北極星藥業-KY、納諾*-KY和太和-KY的每股虧損分別為0.05元、0.89元、1.01元、2.2元和2.43元。
櫃買中心統計資訊顯示,興櫃公司109年EPS前十大,其中圓點奈米公司賺進三個股本,EPS達32.58元,主要是受惠去年核酸檢測前段的純化及核酸萃取需求商機;其餘依序為:敏成(16.46元)、眾智(14.93元)、綠界科技(14.11元)、瑞鼎(13.12元)、洋基工程(11.37元)、八方雲集(10.55元)、台灣精銳(9.60元)、凌陽創新(9.09元)、秀育(8.17元)。除7家公司EPS高於10元,24家EPS介於5元到10元間。
其中興櫃市場成交量最大的采鈺科技及力積電兩公司,109年EPS各為7.18元、1.23元。已遞件申請股票轉上市的三商家購、八方雲集、永豐實等3家公司表現不俗,109年EPS分別為3.04元、10.55元、6.12元。另股票申請轉上櫃,且已排定5月6日審議上櫃案的凌陽創新公司,其109年EPS也達9.09元。
至於5家外國企業興櫃公司109年都處於虧損局面,華勝-KY每股虧損0.05元、共信-KY每股虧損0.89元、北極星藥業-KY每股虧損1.01元、納諾*-KY每股虧損2.2元、太和-KY每股虧損2.43元。
【台灣新聞】永豐餘消費品實業申請上櫃,市場關注度攀升 台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近期宣布,永豐實(代號:6790)已於29日提交股票上市申請,這是今年第四家申請上市的公司,不包括創新板的一家公司。在這個好消息的背景下,市場對永豐實的關注度不斷攀升。 值得注意的是,永豐實在29日的興櫃股價表現有些小波動,收盤價為69.1元,下跌了1.68元,均價為69.34元。儘管股價有所回落,但這並不妨礙公司上市申請的進度。 永豐餘消費品實業公司負責人何奕達表示,公司實收資本額達24.49億元,主要生產家庭用紙及清潔用品等產品。去年(109年)公司實現稅前純益17.51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為6.12元,表現亮眼。 隨著上市申請的進行,永豐實的發展前景受到市場廣泛關注。公司能否順利上市,將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永豐餘消費品實業公司負責人何奕達,公司實收資本額24.49億元 ,主要產品包括家庭用紙及清絜用品等,去(109)年稅前純益17.5 1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為6.12元。
永豐餘投控在12日的董事會上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那就是撤回旗下子公司小金雞永道射頻公司在上海交易所上市的申請案。這個決定,讓人想起去年榮成工紙大廠的大陸子公司江蘇榮成環科也主動撤回了A股上市申請,看來上市之路並非坦途。 永道射頻公司,這家資本額達8.48億元的公司,是永豐餘持股86.51%的子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RFID標籤ODM製造商。去年6月,它向上海證交所遞交了主板上市申請。然而,由於永豐餘董事會將於今年5月17日的股東會進行董監改選,與永道送件時的資料將有所變動,按照大陸上市申請的實務操作,須重新準備相關文件,因此決定暫時中止上市申請。 這次永道上市案,剛好碰上了永豐餘的董監改選。日前,永豐餘提名了九席新任董事候選人,全數為專業經理人,而何壽川家族則全面退出,包括永豐餘董座何奕達和他的堂哥何星輝等,都將退居二線。 永道射頻自2007年在揚州正式營運,主營無線射頻標籤(RFID)及相關智能系統的軟硬體設計、研發、製造及售後服務。在大陸,它擁有兩座生產基地,年產能達30億枚。去年,它還在台灣投資設廠,年產能達10億枚,外銷美、日、歐,市佔率近25%。 對於未來,永豐餘投控的總經理殷國堂強調,公司將持續推動有能力掛牌的子公司走向資本市場。今年下半年,永豐實準備在台興櫃轉上市,永豐餘工紙則進行釋股作業,計劃在台上市。目前,永豐餘投控旗下可控制的公司多達99家,其中上市櫃公司有華紙、申豐、永豐實、太景,還有兩、三家公司具有上市潛力。 在這一窩蜂擁進資本市場的公司中,永豐餘工紙是規模最大的。這家公司的資本額達41.02億元,涵蓋台灣、越南的工紙事業。法人預估,永豐餘工紙2020年營收達123.96億元,2021年首季營收年增三成。目標是年底前完成公開發行、登錄興櫃,籌措更多資金建廠投產,搶占市場先機。
永道資本額8.48億元,是永豐餘持股86.51%的子公司,為全球最大RFID標籤ODM製造商,去年6月向上海證交所遞件申請主板上市。
由於永豐餘董事會將於今年5月17日股東會進行董監改選,與永道送件時資料將有變動,依據大陸上市申請實務,須重新準備相關文件,因此決定中止永道上海A股上市申請。
據了解,受疫情影響拖延進度,永道上市案強碰永豐餘董監改選,永豐餘日前提名九席新任董事候選人全數為專業經理人,何壽川家族則全數退出,包括何壽川長子、永豐餘董座何奕達,及何奕達堂哥何星輝等都退居二線。
永道2007年於揚州正式營運,主營無線射頻標籤(RFID)及相關智能系統的軟硬體設計、研發、製造及售後服務,在大陸有兩座生產基地、年產能30億枚,去年回台投資設廠、年產能10億枚,外銷美、日、歐,市占率近25%。
殷國堂強調,永豐餘將持續推動集團內有能力掛牌的子公司走向資本市場,今年下半年還有永豐實準備在台興櫃轉上市,永豐餘工紙則進行釋股作業,計劃在台上市。目前永豐餘投控旗下可控制公司多達99家,其中上市櫃有華紙、申豐、永豐實、太景,另還有兩、三家具上市潛力。
在這一窩排隊等著進軍資本的金雞群中,規模最大的首推永豐餘工紙,資本額41.02億,涵蓋台灣、越南工紙事業,法人估永豐餘工紙2020年營收123.96億元,2021年首季營收年增三成,目標年底前完成公開發行、登錄興櫃,籌措更多銀彈建廠投產搶市。
永豐餘2012年轉型為投資控股公司,以多角化經營策略,深化文化用紙、工紙紙器、家庭用紙市場;在造紙業經歷黃金時期時,何壽川搶先布局從「紙」跨足「電子紙」,他也在紙箱中看見RFID新商機,並投入生技事業,在免疫醫療藥品與精準醫學領域,發展出領先的利基。目前投資領域涵蓋紙業循環經濟、材料科學、IoT科技、金融和生醫生機五大產業。
在營運方面,永豐餘底下設有林漿紙事業群、工紙紙器事業群、消費品事業群,及其他產品事業群,主要包括乳膠材料、無線射頻標籤等,其中工紙紙器事業群營收占比最高,在四成以上,漿紙事業也有二成占比。受到全球性缺漿、漿料大漲帶動下,市場預期,永豐餘漿紙事業有望轉盈,在工紙紙器方面,永豐餘首季已對客戶發出調漲通知,幅度15%-20%,因供貨吃緊,台灣紙器廠目前產能滿載。
台灣各地紙箱缺貨,需求十分強勁,永豐餘在台擁有五個紙器廠,年產能5.2億平方米。由於紙箱缺貨,政府放寬造紙業勞工延長工時,市場預期有助永豐餘增加產能。
全球原物料漲翻天,法人普遍對造紙業者今年展望樂觀,認為產品價格欲小不易,主要原因有三,首先是疫情使伐木工人及廢紙回收人工缺口大,造成原料供給不足,其次為貨櫃海運缺櫃,使原料取得不易,第三是後疫時代,各國需求強勁,這些皆是推升造紙股今年營運的關鍵因素。
從基本面看,永豐餘日前公告3月合併營收76.69億元,年增21.6%,第1季營收213.14億元,年增31.6%,創下歷年同期新高,公司看今年上半年將淡季不淡。法人表示,永豐餘去年每股純益3.14元創歷史新高,今年在漲價效益下,可望持續寫下新高紀錄。
永豐餘除了提升本業漿紙、紙器及消費品的營運,也積極育成子公司,旗下小金雞相繼掛牌也讓集團淨值水漲船高。除了申豐、元太,永豐餘消費品實業也預計在今年上半年送件申請上市,預計下半掛牌。另外,永豐餘工紙預計今年第3季釋股,之後公發,預計年底前上興櫃。
即便永豐餘基本面亮眼,子公司掛牌和原物料上漲題材為股價添加不少柴火,但法人認為,畢竟永豐餘近一周漲幅已超過二成,短線需防過熱,此外,由於造紙業攸關民生產業,每次只要造紙者欲產品提價,就會獲得政府高度關切,像是近期公平會又開始調查,對業者來說,也是一大壓力。
興櫃近期多家公司傳出IPO進度,包括宏碁旗下的通路代理商展碁 國際於3月底上市,以及長榮集團轉投資長榮鋼亦於12日轉上市,過 去均為興櫃營收排行榜常勝軍,因此3月營收排行出現「大搬風」。 觀察3月營收,仍由遠壽、力積電、燁聯及瑞鼎奪下前四位,後續則 依序為洋基工程、三商家購、永豐實、伊雲谷、巧心及秀育,當中高 達8檔繳出年月雙增成績。
半導體需求持續火熱,台灣四大晶圓廠包括台積電、世界先進、聯 電、力積電等,今年首季營運表現佳。力積電3月營收衝上48.06億元 ,月增34.62%、年增30.25%,創下登錄興櫃來新高;累計前三月營 收243.58億元,年增9.43%。
無塵室工程大廠洋基工程,3月營收攻上11.39億元,較上月、去年 營收分別大增2、1.9倍。隨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決定啟動三年斥資 一千億美元,擴建產能與興建新廠,加上市場盛傳,台積電可望於法 說會宣布上調今年資本支出至310億美元。法人預期,洋基工程作為 台積電概念股,今年營運可望大勝去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