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泓德能源科技(上)公司新聞
工研院旗下的創新工業技術移轉公司(簡稱創新公司)與日本三菱 日聯金融集團旗下三菱日聯投資公司,2日宣布攜手合作臺日三號基 金,這是繼2011年臺日一號基金、2015年臺日二號基金成立後的第三 度合作,目前已成功募集4,950萬美元、並已順利營運,基金規模期 望能達成5,000萬美元,以投資臺灣、日本企業,以及兩地相關的潛 力公司。 工研院指出,透過臺日基金作為投資平台,鏈結臺日產業合作優勢 ,瞄準高階半導體、綠色永續、健康照護等領域,以資本市場結合科 技市場,扶植藍海企業進軍全球布局,發揮國際合作綜效。 經濟部次長林全能表示,臺日在經濟、貿易、產業、文化等各方面 均有密切關係。日本是我國僅次中美的第三大貿易夥伴,而臺灣則是 日本第四大貿易國,受惠於美中貿易戰,臺日合作綜合新南向政策, 成為擴大全球供應鏈的最佳組合,並形成「新黃金三角關係」,202 0年雙邊投資金額達13.52億美元。臺日基金成立十年來,不斷協助新 創事業萌芽成長,並落實臺日產業實質合作的成功模式,深化臺日合 作,此次臺日基金三號成立,有望促進臺日企業雙邊投資,帶動整體 投資市場動能。 工研院長及創新公司董事長劉文雄指出,臺日基金自成立以來,已 投資22間臺灣公司、20間日本公司,並成功在臺灣及日本掛牌。例如 為臺灣業界促成無刷直流馬達(BLDC)控制模組打入日本最大的BLD C大廠、車用鋁鍛廠進入日本車廠供應鏈、日本先進機械視覺(AOI) 檢測廠與臺灣電子大廠合作等。 臺日三號基金則將放眼新投資標的,投資方除三菱日聯投資外,亦 有長春集團、秀波電子、經寶精密(JPP-KY)、晃誼科技、Transto n Holdings等知名企業,投資組合包含興采、經寶精密(JPP-KY)、 台生材、台灣氣立、廣閎科技、Visco Technology、Solasia Pharm a、Orthrebirth、Kyulux、Daiz、泓德能源、東佑達、凱鈿行動科技 等。臺日三號基金投資範圍不限產業,將聚焦於高階材料、半導體、 綠能、健康照護及其他如電動車(EV)產業、精密機械等領域,藉資 本鏈結臺日企業技術、或與臺日相關的潛力業者,搶攻下世代市場先 機。
金虎年開市,買盤歸隊、國際股市回穩,加上美聯準會溫和發言,帶動市場信心,大盤連收四紅,興櫃市場表現活潑,本周以來漲幅冠軍由永虹先進(6618)拿下,周漲幅逾三成,金鼎科及國鼎周漲幅也超過兩成,為虎年搶下好彩頭。根據CMoney統計,興櫃本周以來漲多跌少,漲幅超過一成個股增加到23檔,以化學工業、生技醫療、半導體為大宗。本周漲幅前十名興櫃個股來看,漲幅皆在15%以上。本周上漲32.5%的化工股永虹先進,表現搶眼,新春以來突破年線反壓,創下波段新高,為全世界少數具有中高階碳纖維絲量產銷售能力的供應商,並持續開發高模數、超高強度碳纖維。金鼎科及國鼎以24%漲幅居亞、季軍,其中金鼎科是南緯轉投資研發先進纖維廠,主力產品金屬纖維模布用於汽車玻璃耐高溫緩衝材,並成功在電動車零組件供應鏈取得近五成市占率,帶動股價表現;新藥公司國鼎年初公布研發中新冠肺炎新藥Antroquinonol(Hocena)二期臨床試驗解盲數據達標,帶動股價一度衝上300元,短線漲多修正後重返所有均線之上。本周漲幅第四到第十名依次為明係、共信-KY、精拓科、智微、泓德能源、公信、奇鈦科。
以寶晶能源為首的多家太陽光電大廠籌組太陽光電產業永續發展協會(TPiSA),昨(11)日舉行成立大會,包括台灣太陽光電產業協會理事長徐秀蘭、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蔡宗榮出席。業者表示,國內太陽光電產業未來將以三大協會主為軸,和政府共同推動達成2050年淨零排碳的目標。太陽光電產業永續發展協會首任理事長是寶晶能源董事長蔡佳晉,第一階段會員還有力暘能源、三陸開發、大亞綠能科技、天方能源、中租迪和、台灣布萊富能源科技、永鑫能源、向陽優能電力、泓德能源等,都是具有開發100MW(百萬瓦)單一案場能力或持有龐大案場的大廠。蔡佳晉表示,未來人類對抗氣候變遷是否成長,太陽光電發展是主要因素之一,全球太陽能一年蘊藏量是石化及核能的二倍以上,其實沒有所謂的能源危機,都是過度使用非再生能發電才出現問題。蔡佳晉指出,合理估計,若台灣要達到2050年淨零排碳目標,未來20年將以每年建置3.5GW(10億瓦)速度才能達成,太陽光電產業永續發展協會成立後,將和政府共同努力達成目標。徐秀蘭表示,台灣要達成2050年淨零排碳目標,太陽光電產業是另一個兆元產業,目前全球不僅面對氣候變遷問題,也面臨能源價格高漲壓力,未來台灣能源政策需要政府進一步訂定,特別是近幾年台商回台建廠,有更多的能源需求,包括2025年後的能源結構、再生能源建置規劃等,都是太陽能業者和政府共同努力的方向。有關目前國內太陽能市況,政府緊盯光電建置進度,下游系統廠都積極向模組廠拉貨,帶動元晶、聯合再生、茂迪、安集等本土太陽能模組指標廠訂單大增,較預期增加三至五成。業界人士透露,近期明顯感受到內需訂單大增,粗估比預期增加三至五成,不少公司生產線24小時全產能趕工出貨,仍無法滿足訂單,甚至農曆年節期間工廠也要加速運轉,才能滿足年後的市場需求。
攜手政府、邁向普惠綠能 搭建平台、整合產業資源 推廣潔淨能源意識 TPiSA今成立 再生能源產業新里程
以寶晶能源為首的多家太陽光電大廠,響應政府能源政策,共同籌組中華民國太陽光電產業永續發展協會(簡稱TPiSA),今(11)天在台灣金融研訓院舉行成立大會,為台灣再生能源產業發展10年以來的重大里程碑。主管能源事務的官員,以及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公會、太陽光電協會兩個「友會」,當天均出席表達祝賀。
從協會第一階段會員名單來看,都是具有開發100MW單一案場能力或持有龐大案場的一級大廠。除了寶晶能源外,力暘能源、三陸開發、大亞綠能科技、天方能源、中租迪和、台灣布萊富能源科技、永鑫能源、向陽優能電力、泓德能源、星能、韋能能源、宸峰電力、森崴能源、陽光花園科技、雲豹能源、華立企業、寶島陽光再生能源、台泥儲能等大廠都在列。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計,2020年全球因使用石化燃料所產生的外部成本達6兆美金,約當2020全球產值的6.8%。探究原因,42%損失可歸咎於空氣污染,29%為氣候變遷所導致。石化燃料能源貢獻全球GDP的2%,但造成的經濟損失卻遠高於2%,故戒除石化燃料不僅為緩和氣候變遷問題的重中之重,更可因使用再生能源帶動全經濟產值成長。
為符合國際大廠的要求,台灣有電子業供應鏈使用綠能具有急迫性,目前再生能源導入的速度,特別是太陽能及風能的發展的速度,要達成2050淨零碳排目標有相當困難度。
太陽光電產業永續發展協會以產業發展與永續生存為宗旨,將積極與政府合作,引導再生能源產業與環境共生共榮,邁向普惠綠能。協會也將搭建平台,整合產業資源,共同推動再生能源教育,發展再生能源也同時推廣潔淨能源意識,提升國人對能源轉型的認同,進而終結造成巨大外部成本的傳統能源生產模式。
政府擘劃能源轉型政策,積極發展再生能源,已有相當進展,在能源轉型扮演重要角色,永續發展協會期盼搭起再生能源產業與公部門的橋樑,促進溝通效率,有效控制成本,確保供電安全,帶動產業從線性經濟走向循環經濟、穩定供應,強化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的競爭力。(翁永全)
以寶晶能源為首的多家太陽光電大廠,響應政府能源政策,共同籌組中華民國太陽光電產業永續發展協會(簡稱TPiSA),今(11)天在台灣金融研訓院舉行成立大會,為台灣再生能源產業發展10年以來的重大里程碑。主管能源事務的官員,以及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公會、太陽光電協會兩個「友會」,當天均出席表達祝賀。
從協會第一階段會員名單來看,都是具有開發100MW單一案場能力或持有龐大案場的一級大廠。除了寶晶能源外,力暘能源、三陸開發、大亞綠能科技、天方能源、中租迪和、台灣布萊富能源科技、永鑫能源、向陽優能電力、泓德能源、星能、韋能能源、宸峰電力、森崴能源、陽光花園科技、雲豹能源、華立企業、寶島陽光再生能源、台泥儲能等大廠都在列。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計,2020年全球因使用石化燃料所產生的外部成本達6兆美金,約當2020全球產值的6.8%。探究原因,42%損失可歸咎於空氣污染,29%為氣候變遷所導致。石化燃料能源貢獻全球GDP的2%,但造成的經濟損失卻遠高於2%,故戒除石化燃料不僅為緩和氣候變遷問題的重中之重,更可因使用再生能源帶動全經濟產值成長。
為符合國際大廠的要求,台灣有電子業供應鏈使用綠能具有急迫性,目前再生能源導入的速度,特別是太陽能及風能的發展的速度,要達成2050淨零碳排目標有相當困難度。
太陽光電產業永續發展協會以產業發展與永續生存為宗旨,將積極與政府合作,引導再生能源產業與環境共生共榮,邁向普惠綠能。協會也將搭建平台,整合產業資源,共同推動再生能源教育,發展再生能源也同時推廣潔淨能源意識,提升國人對能源轉型的認同,進而終結造成巨大外部成本的傳統能源生產模式。
政府擘劃能源轉型政策,積極發展再生能源,已有相當進展,在能源轉型扮演重要角色,永續發展協會期盼搭起再生能源產業與公部門的橋樑,促進溝通效率,有效控制成本,確保供電安全,帶動產業從線性經濟走向循環經濟、穩定供應,強化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的競爭力。(翁永全)
櫃買市場高檔攻堅行情,28日櫃買指數235.22點收盤為波段新高; 封關倒數,偉康科技(6865)、泓德能源(6873)、元樟生技(686 4)等在28、29日密集掛牌興櫃外,近一周有啟坤科技(6731)、濾 能(6823)兩家送件申請上櫃,鑫傳多媒體科技(6856)、大江基因 (6879)兩家送件申請興櫃等,有利明年首季上櫃及興櫃掛牌熱潮。
根據櫃買中心資料顯示,啟坤科技成立於1976年5月,主要經營業 務是生產高爾夫球桿桿身,送件時資本額為4億1,964萬元。啟坤科技 2020年營收7億7,686萬元,稅前盈餘3,073萬元,稅後盈餘2,367萬元 ,每股盈餘0.57元。
濾能公司成立於2014年3月,主要經營業務是模組化濾網、全面性 空氣潔淨及氣體採樣分析、濾網安裝工程等,送件時資本額為1億7, 762萬元。濾能公司2020年營收6億4,755萬元,稅前盈餘1億178萬元 ,稅後盈餘8,345萬元,每股盈餘6.97元。
鑫傳科技成立於1997年8月,主要經營業務是衛星電視、廣告銷售 、節目製作、電視購物等,送件時資本額為2億4,000萬元。鑫傳科技 2020年營收4億1,106萬元,稅前盈餘1億6,346萬元,每股盈餘5.2元 。
大江基因成立於2011年7月,為上櫃生技股大江生醫的轉投資事業 ,主要經營業務是各項基因檢測、幹細胞及免疫細胞產品之研發及製 造等,送件時資本額為2億1,458萬元。大江基因2020年營收1億9,29 4萬元,稅前盈餘4,796萬元,每股盈餘1.94元。
根據櫃買中心資料顯示,啟坤科技成立於1976年5月,主要經營業 務是生產高爾夫球桿桿身,送件時資本額為4億1,964萬元。啟坤科技 2020年營收7億7,686萬元,稅前盈餘3,073萬元,稅後盈餘2,367萬元 ,每股盈餘0.57元。
濾能公司成立於2014年3月,主要經營業務是模組化濾網、全面性 空氣潔淨及氣體採樣分析、濾網安裝工程等,送件時資本額為1億7, 762萬元。濾能公司2020年營收6億4,755萬元,稅前盈餘1億178萬元 ,稅後盈餘8,345萬元,每股盈餘6.97元。
鑫傳科技成立於1997年8月,主要經營業務是衛星電視、廣告銷售 、節目製作、電視購物等,送件時資本額為2億4,000萬元。鑫傳科技 2020年營收4億1,106萬元,稅前盈餘1億6,346萬元,每股盈餘5.2元 。
大江基因成立於2011年7月,為上櫃生技股大江生醫的轉投資事業 ,主要經營業務是各項基因檢測、幹細胞及免疫細胞產品之研發及製 造等,送件時資本額為2億1,458萬元。大江基因2020年營收1億9,29 4萬元,稅前盈餘4,796萬元,每股盈餘1.94元。
繼上周倍力資訊(6874)掛牌興櫃戰略新板後,本周封關周,興櫃 新股三連發,28日有偉康科技(6865)、泓德能源科技(6873),以 及29日有元樟生物科技(6864)等接連掛牌興櫃一般板買賣。
偉康科技是在12月15日送件申請登錄興櫃股票,產業別是資訊服務 業。偉康成立於1998年5月,送件時資本額為1億3,000萬元,興櫃主 辦券商為日盛證券,興櫃參考價63元。
泓德能源在12月16日送件申請登錄,產業別是其他業。成立於201 6年5月,送件資本額為7億元,興櫃主辦券商是永豐金證券,興櫃參 考價56元。
元樟生技在12月17日送件申請登錄,產業別是生技業。成立於201 8年4月間,送件時資本額為2億5,000萬元,主辦券商是福邦證券,參 考價40元。
偉康科技是在12月15日送件申請登錄興櫃股票,產業別是資訊服務 業。偉康成立於1998年5月,送件時資本額為1億3,000萬元,興櫃主 辦券商為日盛證券,興櫃參考價63元。
泓德能源在12月16日送件申請登錄,產業別是其他業。成立於201 6年5月,送件資本額為7億元,興櫃主辦券商是永豐金證券,興櫃參 考價56元。
元樟生技在12月17日送件申請登錄,產業別是生技業。成立於201 8年4月間,送件時資本額為2億5,000萬元,主辦券商是福邦證券,參 考價40元。
太陽能綠電廠泓德能源(6873)昨(22)日宣布通過櫃買中心核准,將於12月28日登錄興櫃,為太陽能族群再添生力軍。泓德能源指出,未來將同時跨足太陽能、風力發電與電動車市場,並透過電力開發及工程、資產管理與智慧電力服務三大事業體,超前部署綠能轉型領域。
泓德能源成立於2016年,資本額7億元,去年全年營收22.98億元,而今年前11月營收達22.68億元,年增90%,已逼近去年全年。
泓德能源總經理周仕昌表示,目前台灣主力為火力發電,加上核電即將退場,能源轉型勢在必行。泓德能源以漁電共生、電動車充電樁、智慧電網奠定轉型根基,大力推動漁電共生彌補電力缺口,並利用AI智慧系統調控電網,提升電網韌性,降低使用綠電的難度門檻,推動綠電普及化。
目前泓德能源的業務有電力開發及工程、資產管理與智慧電力服務等三大事業體;其中電力開發及工程貢獻營收占比近九成,客戶包括友達、康舒與國碩,今年太陽能電力系統工程承攬(EPC)案量達50MW(百萬瓦),累計工程併網逾150MW。
至於資產管理部分,泓德能源協助客製化案場,透過管理、維護電廠營運,以開發1.5GW(10億瓦)為長期目標,吸引康舒、台灣人壽與全球人壽參與投資。
智慧電力服務部分,為解決再生能源間歇性的限制,自主研發出智慧綠電系統TITAN,智慧管理轉供售電、儲能系統、充電樁等項目,子公司星星電力於今年協助台灣大哥大集團、玉山銀行等廠商綠電媒合轉供。
泓德能源成立於2016年,資本額7億元,去年全年營收22.98億元,而今年前11月營收達22.68億元,年增90%,已逼近去年全年。
泓德能源總經理周仕昌表示,目前台灣主力為火力發電,加上核電即將退場,能源轉型勢在必行。泓德能源以漁電共生、電動車充電樁、智慧電網奠定轉型根基,大力推動漁電共生彌補電力缺口,並利用AI智慧系統調控電網,提升電網韌性,降低使用綠電的難度門檻,推動綠電普及化。
目前泓德能源的業務有電力開發及工程、資產管理與智慧電力服務等三大事業體;其中電力開發及工程貢獻營收占比近九成,客戶包括友達、康舒與國碩,今年太陽能電力系統工程承攬(EPC)案量達50MW(百萬瓦),累計工程併網逾150MW。
至於資產管理部分,泓德能源協助客製化案場,透過管理、維護電廠營運,以開發1.5GW(10億瓦)為長期目標,吸引康舒、台灣人壽與全球人壽參與投資。
智慧電力服務部分,為解決再生能源間歇性的限制,自主研發出智慧綠電系統TITAN,智慧管理轉供售電、儲能系統、充電樁等項目,子公司星星電力於今年協助台灣大哥大集團、玉山銀行等廠商綠電媒合轉供。
綠能概念股再添新兵,泓德能源(6873)將於12月28日起登錄興櫃 掛牌,每股參考價56元。總經理周仕昌表示,泓德能源業務主要包括 電力開發及工程、資產管理與智慧電力服務三大事業體,其中電力開 發及工程營收占比約九成,今年太陽能電力系統工程承攬(EPC)案 量達50MW,累計工程併網逾150MW。明年漁電共生案場蓬勃發展,維 運和售電等業務成長,表現還會優於今年。
泓德能源成立於2016年,資本額新台幣7億元,早期提供太陽光電 整合服務,今年歷經業務重組後於11月初公開發行,將自28日起於興 櫃掛牌,力拚2022年申請轉上市。泓德能源未來將同時跨足太陽能、 風力發電與電動車市場,並透過電力開發及工程、資產管理與智慧電 力服務三大事業體超前部署綠能轉型領域,從太陽光電業者轉型為「 智慧綠電公司」。
泓德能源2020年合併營收為22.98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為3.83元, 今年前11月自結合併營收累計達22.69億元,年增90%,已逼近去年 全年水平,自結每股稅後盈餘約1.71元,主要是因為股本擴充,造成 每股盈餘下滑。泓德能源發言人王彥翔說明,由於政策面的支持,電 廠趕裝效應已展現在前一個月的營收上,並將延續至2022年第一季。 此外,隨著政府持續推動2025年減碳目標,泓德能源已超前部署綠電 領域,2022年的目標EPC建置量將從今年的50MW成長到100MW。
泓德能源成立於2016年,資本額新台幣7億元,早期提供太陽光電 整合服務,今年歷經業務重組後於11月初公開發行,將自28日起於興 櫃掛牌,力拚2022年申請轉上市。泓德能源未來將同時跨足太陽能、 風力發電與電動車市場,並透過電力開發及工程、資產管理與智慧電 力服務三大事業體超前部署綠能轉型領域,從太陽光電業者轉型為「 智慧綠電公司」。
泓德能源2020年合併營收為22.98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為3.83元, 今年前11月自結合併營收累計達22.69億元,年增90%,已逼近去年 全年水平,自結每股稅後盈餘約1.71元,主要是因為股本擴充,造成 每股盈餘下滑。泓德能源發言人王彥翔說明,由於政策面的支持,電 廠趕裝效應已展現在前一個月的營收上,並將延續至2022年第一季。 此外,隨著政府持續推動2025年減碳目標,泓德能源已超前部署綠電 領域,2022年的目標EPC建置量將從今年的50MW成長到100MW。
電動車充電及台電AFC能源輔助服務,對多數太陽光電業者而言,是現有業務最佳的延伸,均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泓德也以百米速度全力衝刺。
泓德即將成立子公司星舟快充,為踏入電動車充電的先行部隊,充電椿與起而行公司合作,共同搶攻電動車充電大餅;搭配系統以及數據運用,提供用戶便利的能源解決方案,並且優化每度綠電效益,達成有效率的能源(efficient green)。
泓德布局台電AFC商機,預計快速帶來營運效益。經過市調及審慎評估,將採用國外具安全信賴度的儲能設備,第一套4MW儲能系統預計明年中建置完成。周仕昌說,泓德會持續評估並優先投資合適的儲能案場,目前掌握的場地及饋線,估計可供建置 500MW 儲能系統。
董事長謝源一表示,泓德過去以開發及工程建置的業務為主軸,在邁入公開發行的新階段,重新定位為「淨零碳排方案供應商」。以「讓綠電生活化,加速淨零碳的未來」作為發展願景,接下來的5年,將以綠電銷售、電動車充電及台電AFC能源輔助服務等智慧電力業務作為策略方向。
泓德即將成立子公司星舟快充,為踏入電動車充電的先行部隊,充電椿與起而行公司合作,共同搶攻電動車充電大餅;搭配系統以及數據運用,提供用戶便利的能源解決方案,並且優化每度綠電效益,達成有效率的能源(efficient green)。
泓德布局台電AFC商機,預計快速帶來營運效益。經過市調及審慎評估,將採用國外具安全信賴度的儲能設備,第一套4MW儲能系統預計明年中建置完成。周仕昌說,泓德會持續評估並優先投資合適的儲能案場,目前掌握的場地及饋線,估計可供建置 500MW 儲能系統。
董事長謝源一表示,泓德過去以開發及工程建置的業務為主軸,在邁入公開發行的新階段,重新定位為「淨零碳排方案供應商」。以「讓綠電生活化,加速淨零碳的未來」作為發展願景,接下來的5年,將以綠電銷售、電動車充電及台電AFC能源輔助服務等智慧電力業務作為策略方向。
綠色能源大廠泓德能源控股集團,由旗下多家子公司建構出電力開發及工程、資產管理、智慧電力服務三大事業部。今年第三度參加Energy Taiwan展,在Q區0704攤位完整展示集團的能源服務。
泓德2016年成立,由董事長謝源一、總經理周仕昌帶領專業團隊,業績連年翻倍成長,成績令外界刮目相看。法人表示,泓德集團進入再生能源領域短短5年,快速建構完整的能源版圖,堪稱奇蹟,成為綠領新貴的代表。11月3日已公開發行生效,預估年底興櫃掛牌。
泓德展現高度開創力,為業界少數同時跨足太陽光電及風電。周仕昌表示,子公司星源電力投入陸域風力發電開發,搭配太陽光電,實現企業 RE100目標。他強調,風力發電案場投資額大,開發期間較長,需要2、3年後才能呈現績效。
太陽光電業新秀輩出,去年小兩甲事件後,漁電共生成為業界希望之所寄。泓德也未缺席,並致力發展友善工法, 達到計畫性生產及養殖多樣性,嘉義、台南有多件大型漁電共生開發案進行中。
周仕昌表示,泓德的工程團隊具備太陽光電系統工程統包及施作能力,子公司長禾電力專長於特高壓建置,工程實績涵蓋地面型、地層下陷區、屋頂型及水面浮台式案場。今年 EPC案量超過50MW,工程併網容量超過150MW,相當於每年供應1.8億度綠電、減少碳排放91,600公噸,及造林9,200公頃。
星泓電力是泓德集團能源資產轉投資的重要項目,泓德及康舒各持股20 %,全球及台灣人壽各30%。泓德的發電案場透過星泓持有,總投資容量超過60MW,將持續購入電廠,由泓德負責資產管理及綠電銷售。子公司泓博能源科技專責電站維護,短期營運規模設定 200MW,搭配智慧監控軟體,能有效保養維護,提升案場發電效率,也能提供客製化的電廠履歷。
泓德以每年超過100MW的開發建置量,躋身大型一條龍開發商之列。周仕昌認為,每家企業的經營策略、專注的領域及財務模型不同,對泓德而言,建置電站的投資是固定成本,未來主要的獲利將來自於綠電銷售予企業端、充電樁使用者及台電餘電躉售等服務業務。
漁電共生為市場趨勢,但也考驗經營能力。泓德整合漁電規劃及養殖管理技術,朝多元應用發展,避開削價競爭的紅海。明年以新增100MW併網為目標,5年開發量體500MW,長期達到1GW。以強大的開發及工程團隊,有效控制案場成本,成為綠電銷售的重要競爭利器。
泓德2016年成立,由董事長謝源一、總經理周仕昌帶領專業團隊,業績連年翻倍成長,成績令外界刮目相看。法人表示,泓德集團進入再生能源領域短短5年,快速建構完整的能源版圖,堪稱奇蹟,成為綠領新貴的代表。11月3日已公開發行生效,預估年底興櫃掛牌。
泓德展現高度開創力,為業界少數同時跨足太陽光電及風電。周仕昌表示,子公司星源電力投入陸域風力發電開發,搭配太陽光電,實現企業 RE100目標。他強調,風力發電案場投資額大,開發期間較長,需要2、3年後才能呈現績效。
太陽光電業新秀輩出,去年小兩甲事件後,漁電共生成為業界希望之所寄。泓德也未缺席,並致力發展友善工法, 達到計畫性生產及養殖多樣性,嘉義、台南有多件大型漁電共生開發案進行中。
周仕昌表示,泓德的工程團隊具備太陽光電系統工程統包及施作能力,子公司長禾電力專長於特高壓建置,工程實績涵蓋地面型、地層下陷區、屋頂型及水面浮台式案場。今年 EPC案量超過50MW,工程併網容量超過150MW,相當於每年供應1.8億度綠電、減少碳排放91,600公噸,及造林9,200公頃。
星泓電力是泓德集團能源資產轉投資的重要項目,泓德及康舒各持股20 %,全球及台灣人壽各30%。泓德的發電案場透過星泓持有,總投資容量超過60MW,將持續購入電廠,由泓德負責資產管理及綠電銷售。子公司泓博能源科技專責電站維護,短期營運規模設定 200MW,搭配智慧監控軟體,能有效保養維護,提升案場發電效率,也能提供客製化的電廠履歷。
泓德以每年超過100MW的開發建置量,躋身大型一條龍開發商之列。周仕昌認為,每家企業的經營策略、專注的領域及財務模型不同,對泓德而言,建置電站的投資是固定成本,未來主要的獲利將來自於綠電銷售予企業端、充電樁使用者及台電餘電躉售等服務業務。
漁電共生為市場趨勢,但也考驗經營能力。泓德整合漁電規劃及養殖管理技術,朝多元應用發展,避開削價競爭的紅海。明年以新增100MW併網為目標,5年開發量體500MW,長期達到1GW。以強大的開發及工程團隊,有效控制案場成本,成為綠電銷售的重要競爭利器。
民營綠色電力公司泓德能源(6873)3日正式公開發行生效,預計今年年底前完成興櫃掛牌、明年上市,為綠色投資再添強力生力軍。
泓德能源成立於105年5月,以太陽能案場開發及建置工程出發,搭上近年蓬勃發展的再生能源產業,近3年營業額均呈現每年成長翻倍,去年度已達22億元,合併獲利表現為1.9億元,每股盈餘3.83元。
總經理周仕昌表示,過去泓德能源以太陽能開發及工程為獲利主力,但面對全球減碳浪潮及政府大力推動綠能自由化,未來台灣電力產業預期將有天翻地覆的變化,進行中的企業用戶綠電銷售,包括參與台電電網輔助服務、再生能源憑證交易、需量反應、削峰填谷等,依據國外經驗,在時間電價制度下,甚至未來灰電的價格都可能超過綠電價格。
泓德能源在既有光電案場開發建置業務,持續布局漁電共生及跨足陸域風電投資,開發中案場預計裝置容量已超過300MW;與台灣人壽、全球人壽及康舒共同投資的星泓電力,已完成16MW併網供電,預計年底可再增加超過20MW併網容量,總投資容量已超過60MW。此外,集團旗下星星電力8月取得售電執照,除已成功轉供1MW綠電給知名電信業,也與金控公司、電子業大廠等陸續簽訂售電合約。
為提升再生能源案場發電效能及提供更良好的電力服務,泓德能源不僅投資自行建置完整的維運管理團隊,也與工研院及大數據新創團隊合作名為TITAN的智能管理系統,將分散式再生能源案場、電力匹配、用電負載調度及維運管理等進行集中調控,可提供使用者視覺化的用電資訊。
董事長謝源一表示,氣候變遷是全人類的共業,而非個別產業或國家的責任,泓德能源以「綠電進入生活,打造碳中和的未來」為經營願景,希望透過未來上市募資持續擴展營運版圖,也為地球的永續盡心力。(翁永全)
泓德能源成立於105年5月,以太陽能案場開發及建置工程出發,搭上近年蓬勃發展的再生能源產業,近3年營業額均呈現每年成長翻倍,去年度已達22億元,合併獲利表現為1.9億元,每股盈餘3.83元。
總經理周仕昌表示,過去泓德能源以太陽能開發及工程為獲利主力,但面對全球減碳浪潮及政府大力推動綠能自由化,未來台灣電力產業預期將有天翻地覆的變化,進行中的企業用戶綠電銷售,包括參與台電電網輔助服務、再生能源憑證交易、需量反應、削峰填谷等,依據國外經驗,在時間電價制度下,甚至未來灰電的價格都可能超過綠電價格。
泓德能源在既有光電案場開發建置業務,持續布局漁電共生及跨足陸域風電投資,開發中案場預計裝置容量已超過300MW;與台灣人壽、全球人壽及康舒共同投資的星泓電力,已完成16MW併網供電,預計年底可再增加超過20MW併網容量,總投資容量已超過60MW。此外,集團旗下星星電力8月取得售電執照,除已成功轉供1MW綠電給知名電信業,也與金控公司、電子業大廠等陸續簽訂售電合約。
為提升再生能源案場發電效能及提供更良好的電力服務,泓德能源不僅投資自行建置完整的維運管理團隊,也與工研院及大數據新創團隊合作名為TITAN的智能管理系統,將分散式再生能源案場、電力匹配、用電負載調度及維運管理等進行集中調控,可提供使用者視覺化的用電資訊。
董事長謝源一表示,氣候變遷是全人類的共業,而非個別產業或國家的責任,泓德能源以「綠電進入生活,打造碳中和的未來」為經營願景,希望透過未來上市募資持續擴展營運版圖,也為地球的永續盡心力。(翁永全)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