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源大環能公司新聞
航空四雄受益解封商機,資金大舉敲進,不僅上市櫃的華航與長榮 航20日仍維持10萬張以上的大量,股價分別上漲1.43%、1.02%,興 櫃股的台灣虎航與星宇航空也不落人後,憑藉各自元月營收較去年同 期倍增20.6倍、12.95倍,轉機題材浮現,股價雙雙衝高,各自精采 。
台灣虎航20日均價收在40.09元,成功站上4字頭,仍不敵星宇航空 的40.15元均價,讓出航空股王寶座。
星宇航空股價20日盤中最高來到50.5元,漲幅超過5成,險些觸發 興櫃市場的熔斷機制(均價漲幅超過5成),隨後迅速回跌,單日成 交量突破10萬張大關,創掛牌以來新高外,若以收盤價44.95元計算 ,市值更以814.37億元勝過興櫃股王達發的811.92億元,成為新任興 櫃市值王。不過若回歸均價基礎,達發仍以808.05億元市值勝過星宇 航空的727.41億元。
興櫃市場20日成交值132.02億元,星宇航空就貢獻57.56億元,占 比43.6%,且較第二名的漢達足足多出10倍;除星宇航空外,興櫃市 場20日同樣「群星閃耀」,均價漲幅超過兩成的個股尚包含雅祥生醫 、美麗信、源大環能、因華、華宇藥、清淨海、暐世、景凱、拉法醫 等九檔個股。
承銷圈法人指出,興櫃公司無股權分散要求,相對流通在外的股份 較少,籌碼集中,且無10%的漲跌幅限制,交易風險遠高於上市及上 櫃市場,投資人若要進場應做好風險控管,善設停損位置。
權值股表現黯淡,本周以來加權指數下跌176點或1.09%,反而中小型股受到買盤關注,根據CMoney統計,截至昨日,本周以來興櫃市場表現漲多跌少,其中,漲幅超過一成的個股來到八檔,較前一周表現更佳。
且領漲族群再度出現變化,買盤從防疫考量的生技類股中撤出,轉進跌深修正的電子股,半導體、光電、資訊服務等受到關注;在前十名中,科技股一共拿下五檔。
芯測為提供各種記憶體的測試與修復的EDA工具與IP的公司,本周以來股價自低點放量反攻,領先越過半年線反壓,大舉反彈43.3%,拿下本周興櫃漲幅之冠。
第二至第三名為油電燃氣業的源大環能、以及生技醫療股仁新,本周漲幅分別為25.5%、22.9%。
根據CMoney統計,本周以來興櫃漲幅十強漲幅在15%以上,較上周表現明顯出色,且買盤主要為不到50元中低價位股,依次為連騰上漲70.2%、公信漲33.5%、源大環能23%、連訊21.3%、云光20.3%、穩得19.8%、高明鐵17.7%、華立捷16.8%、天凱科技15.2%及驊陞15%。
進一步看,受惠於電子股重返主流地位,加上電動車、元宇宙、低軌衛星等題材正夯,催動科技股攻勢,本周以來買盤轉向電子族群布局機會,且聚焦網通及電子零組件族群。
連展投控旗下連騰科技,榮登本周興櫃漲幅之冠,5G需求暢旺,連騰主要業務包括各種地面式天線製造、電子產品所需的通訊元件、微型化天線原型設計、半成品與成品組裝,致力於發展各式天線解決方案。
源大環能主管昨天表示,過去公司的營運主力在於空氣汙染整治、廢棄物運用,此次投資取得久合營造85%的股權,可以補足廢水處理的相關事業,有利公司完備在環境治汙版圖的布局。
源大環能強調此次投資對公司業績具有正面效益,可貢獻未來合併營收,並有利公司整體營運發展。
源大環能主要以環保廢棄物做為燃料,提供客戶工業用的蒸汽、熱能、電力等,呼應熱門的綠色節能與循環經濟概念,公司去年10月底登錄興櫃。
源大環能今年上半年營收9,342萬元,年增5.2%;稅後純益597.1萬元,則比去年同期大幅縮水六成,換算每股純益僅0.14元。
上周漲幅排行十大個股,依序有亞泰金屬、安碁資訊、源大環能、豆府、優你康、漢達、東典光電、明達醫、友霖及共信,其中生技股延續前周的強勢,包括從事隱形眼鏡製造的優你康、新藥研發的漢達、友霖、共信、以及醫材廠明達醫等五檔。
亞泰金屬6月營收暴衝,不僅月增三倍,年增率更達9.5倍。公司5月登錄興櫃後,普遍在40至50元震盪,上周高點衝上60.19元。
亞泰金屬主要從事印刷電路板基材製程設備、薄膜製程設備製造,106、107年度營收均6億多元,但同期營益率由23.1%大幅提高到32.7%;目前公司透過自有專業團隊,切入不同產業精密設備製造。
宏碁旗下安碁,6月營收也繳出好成績,分別比5月和去年同期成長53%、43%。日前安碁已申請上櫃,另一家豆府於日前獲櫃買中心通過上櫃案。
廢棄物汙染整治廠源大環能,上周反彈至季線附近,均線全面翻揚。由源大生產的廢棄物燃料,可用於工業蒸氣、熱能及電力等。
優你康6月營收年增2.3倍,11、12日連拉兩根。累計上半年營收5.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六成。
上周,興櫃市場買氣有所減緩,漲跌家數明顯變化。在這波調整中,漲幅達到10%的個股減少至七檔,分別是納諾*-KY(6495)、欣耀、拍檔、源大環能、國鼎生技、惠特及ABC-KY。其中,納諾*-KY的表現格外亮眼,一周內漲幅達23%,穩坐興櫃股王寶座。這家由鴻海轉投資的奈米材料廠,旗下四大事業體涵蓋了從纳米材料、散熱材料到雷射切割及環保處理,因應大陸的限汙令,其雷射切割設備不僅能夠製造切割面板不產生毛邊,也受到群創等面板大廠的青睞。 為了拓展環保事業版圖,納諾在3月底召開董事會,通過對子公司鴻超光電的現增發行,籌集2.5億元資金,用於收購焚化爐公司,展現了對環保市場的深厚布局。 在興櫃市場的其他亮點中,欣耀公司宣佈其脂肪肝炎新藥SNP-630在南非取得專利,並向多國提出申請。SNP-630是台灣少數針對非酒精性脂肪肝進行治療研發並發表臨床數據的藥物,隨著全球NASH患者數量的快速增加,市場規模預計將在2025年達到350億美元,吸引了Gilead、Pfizer、Allergan等國際大廠的關注。 拍檔則在去年由佳世達併購後,與佳世達合作開發智慧解決方案,目標打造軟硬體結合的智慧零售模式。隨著佳世達宣布擴大東南亞及智慧製造布局,拍檔的表現也受到帶動。 剛於去年10月登錄興櫃的源大環能,專注於廢棄物處理及循環資源商機。近期,源大環能轉投資其子公司LARGE LIN GREEN ENERGY CO., LTD.至河北源寶生技,並與中國大名縣人民政府簽署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合作合同,展現了在環保領域的積極布局。
當中,納諾*-KY一周漲23%,排行所有興櫃股第一。納諾是鴻海轉投資的奈米材料廠,旗下四大事業體包括納米材料、散熱材料、雷射切割及環保處理事業;受大陸祭出限汙令,其可製造切割面板不產生毛邊的雷射切割設備,受到群創等主要面板廠青睞。
為擴大環保事業,納諾3月底召開董事會,通過對子公司鴻超光電的現增案,發行總額2.5億元,將用於收購焚化爐公司。
欣耀1日宣布旗下脂肪肝炎(NASH)新藥SNP-630取得南非專利,SNP-630還同時向多國提出申請,是目前台灣少數針對非酒精性脂肪肝進行治療研發並發表臨床數據的藥物。
全球NASH患者正快速成長,根據國際機構預測,2025年NASH藥物市場規模將達350億美元,迄今Gilead、 Pfizer Allergan等國際大廠也投入開發。
拍檔去年由佳世達併購為關聯企業,雙方主要合作開發智慧解決方案,目標打造軟硬體結合智慧零售模式。因佳世達日前宣布擴大東南亞及智慧製造布局,帶動拍檔表現。
源大環能去年10月才登錄興櫃,專攻廢棄物處理及循環資源商機。2日代子公司LARGE LIN GREEN ENERGY CO., LTD.轉投資河北源寶生技,與中國大名縣人民政府簽訂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合作合同。
台灣環保新兵源大環能(6639)以創新技術打造綠色未來
源大環能(6639)這家專注於環保廢棄物利用的公司,近期在台灣市場上引起矚目。它利用環保廢棄物作為燃料,為客戶提供工業蒸汽、熱能、電力等服務,不僅符合當前綠色節能與循環經濟的趨勢,更在環保與經濟效益上做出實質貢獻。
去年10月底,源大環能成功登錄興櫃,成為台灣投資市場的新星,被譽為「綠色新兵」。公司董事長彭鴻俊表示,隨著國內空汙法及環保法規的實施,對於提供高效環保能源供應系統的源大環能來說,這是一個重大的機遇。
源大環能透過精進的資源循環再利用技術,將廢棄物轉化為經濟產品,每年可減少碳排量超過17,450噸。公司不僅提供客戶一對一的能源供應服務,還在各地工業區推動能源集中供應中心,以環保生質能燃料燃燒集中供應蒸氣,減少工廠自行燃燒煤炭或其他化石燃料,從而降低能源使用成本並節能減排。
環保生質能燃燒後的底灰,還可以回收轉化為高養分肥料,進一步降低對環境的影響。不僅如此,源大環能也積極拓展市場,將相關模式推廣至大陸的安徽、江蘇、河北等地。
在財務方面,源大環能去年前三季營收達1.4億元,年增長達47.4%,上半年稅後純益更是大幅成長1.08倍,每股稅後純益0.36元。公司於10月31日登錄興櫃,每股參考價14.7元,2018年封關收盤價為17.71元,表現亮眼。
源大環能專注在環境廢棄物的汙染整治,透過不斷精進資源循環再利用的技術,轉化成具經濟產值的產物,提供客戶工業用的蒸汽、熱能、電力等,估算每年可減少碳排量17,450噸以上,兼顧綠色環境與經濟效益。
源大環能董事長彭鴻俊表示,去年國內空汙法及相關環保法規實施,固定汙染源排放標準更嚴格,對於提供客戶「高效環保能源供應系統」的源大環能,是一大機遇。
源大環能除了提供客戶一對一客製化能源供應服務,包括需求評估、專業規劃,到能源供應設備的建置等,近來也積極規劃在各地工業區,推動設立能源集中供應中心。
由於源大環能以環保生質能燃料燃燒集中供應蒸氣,減少工業區內有蒸汽需求的工廠,自行燃燒煤炭或其他化石燃料,造成二氧化碳、二氧化氮等排放。
環保生質能燃燒後的底灰,可回收轉化為高養分肥料的介質,也有助降低能源使用成本及節能減排。
不只在台灣,源大環能也希望將相關模式複製到大陸,目前已推廣至安徽、江蘇、河北等地。
源大環能去年前三季營收1.4億元,年增47.4%;去年上半年稅後純益1,503萬元,較前年同期大幅成長1.08倍,換算每股稅後純益0.36元。公司去年10月31日登錄興櫃,每股參考價14.7元,2018年封關收盤價為17.71元。
源大環能成立於民國97年6月,目前實收資本額414,297千元,主要從事熱能供應、能源技術服務與再生能源自用發電為主。由於107年度空氣汙染防制法修正上路後,汙染源排放不符現行規定者將逐漸被淘汰或要求改善設備,因此具集中供應熱能解決方案之廠商將成為受惠方。
源大環能係以環境汙染整治為核心理念並以「綠色能源、資源循環、環境健康」為職志之業者,順應國內外環保政策及法規之推展,該公司積極投入回收物料發展再生能源之技術研究、農業廢棄物可回收發展再生物料之技術研究,並自行研發生物質產熱設備。
源大環能將當地環境廢棄之生物質資源再利用作為燃料或其他經濟物料,以綠色環保能源經濟循環使用為前提,可提供客戶穩定及高品質之能源,包含工業用蒸汽、熱能、電力等。源大環能擁有豐富的能源統包經驗及實績,提供客製化專業規劃及需求評估、能源供應設備建置等服務,為客戶提供完整解決方案以達到節省成本之功效,同時解決產業因燃油、燃汽、燃煤及農業廢棄物露天燃燒所引發的環境汙染、空污及二氧化碳排放問題,達到節能減排淨化環境之功效,打造綠色循環經濟之商業模式。
環保產業係未來產業發展重要方向,公司奠基於將環境廢料資材再利用為環保能源之技術,未來將積極擴展環保相關業務包含醫療焚化爐、垃圾掩埋場土地活化及有機肥製作等,做到變廢為寶、轉廢為能,並以開發亞洲各國為業務目標,冀能落實一條龍式的循環經濟模式及打造健康環境,為公司帶來穩定的成長動能。
受惠於今(107)年空汙法及相關環保法規實施,固定汙染源排放標準越來越趨於嚴格,使得為客戶提供「高效環保能源供應系統」的源大環能擁有更為有利的市場發展機遇。
源大環能對未來循環經濟業務發展規劃上,台灣部分除了既有一對一能源供應外,正積極規劃於各地工業區,推動設立能源集中供應中心,由源大環能以環保生質能燃料燃燒集中供應蒸氣,減少工業區內有蒸汽需求的工廠,自行燃燒煤炭或其他化石燃料,所產生的二氧化碳、二氧化氮等排放量,而源大環能以環保生質能燃燒後的底灰可回收轉化為高養分肥料的介質,對降低能源使用成本及節能減排,貢獻卓著。
此一商業模式,也進一步推展到中國大陸,目前源大環能已在中國大陸投資分期設立集中供應中心外,也陸續在安徽、江蘇、河北等地,積極推動「綠色經濟循環模式」。
源大環能訂於今(31)日登錄興櫃,每股參考價14.7元;今年1至9月自結合併營收1.40億元,年增47.38%。上半年毛利率25.89%、營益率10.50%,優於去年同期毛利率11.12%、營益率-11.92%,稅後淨利0.15億元,年增108.07%,每股盈餘0.36元,獲利優於去年同期0.17元。
成立十年的源大環能是環保創新且擁有豐富實績,已穩定運轉的公司,其綠色循環技術可廣泛應用在包括工業廢棄物、農牧廢棄物等回收再利用,同時創造循環經濟、環保、有機農業發展,可謂一舉多效的落實環保循環再利用。
現今源大環能逐年累積替代化石燃料數量,成立至今,年年皆有突破性成長,大步邁向永續發展「綠色能源、資源循環、環境健康」的綠色循環經濟。
今年受到空汙法及相關環保法規實施,固定汙染源排放標準將愈來愈嚴格,源大環能的競爭優勢及發展方向,在於為客戶提供「高效環保能源供應系統」。
針對未來的業務拓展,彭鴻俊指出,台灣除既有一對一能源供應外,目前積極規劃各工業區,推動設立能源集中供應中心,設立後工業區內有蒸汽需求的工廠,即可停止燃煤或其他化石燃料,由源大環能以環保生質能燃料燃燒集中供應蒸氣。
不僅可減少工業區內因燃煤而產生二氧化氮等空氣汙染物,而且還可大幅減低二氧化碳碳排量,燃燒後的底灰更可回收用於製作高養分肥料的介質,對降低能源成本及節能減排,具有卓著貢獻。
現階段源大環能逐年累積替代化石燃料數量且成立至今,年年皆有突破性成長,經營理念為永續發展「綠色能源、資源循環、環境健康」的綠色循環經濟。
目前源大環能 在中國除已投資分期設立集中供應中心外,也在安徽、江蘇、河北等地,積極推動「綠色經濟循環模式」。
源大環能將於31日登錄興櫃,每股參考價14.7元。該公司今年1至9月自結合併營收1.40億,年增47.38%;上半年毛利率25.89%、營益率10.50%,均明顯優於去年同期實績,每股稅後純益(EPS)0.36元,年增幅度達 1.12倍。
均華從事半導體製程設備及精密模具研發、銷售,106年合併營收9.76億餘元,稅後淨利為6,475萬元,每股盈餘為2.47元。今年上半年合併營收4.27億餘元,稅後淨利3,458萬元,每股盈餘1.33元。
天正主要從事被動元件廠商所需之測試包裝機、其他自動化設備及相關零組件之研發,106年合併營收6.7億餘元,稅後淨利9,791萬元,每股盈餘4.08元。今年上半年合併營收5.15億餘元,稅後淨利9,265萬元,每股盈餘為3.30元。
上周有5家公司申請登錄興櫃,長聖、大銀微系統各在16、17日送件,總格、源大、振躍等3公司都於19日送件。
源大環能以環境汙染整治為核心,秉持「綠色能源、資源循環、環境健康」為經營理念,董事長彭鴻俊及總經理林燿輝,十年來積極投入回收物料發展,提供高難度客製化專業規劃及需求評估、能源供應設備建置及代操作等服務。
據主辦承銷商台中銀證券表示,源大環能三大競爭優勢:一、擁有領先燃燒技術及空汙防治設備技術;二、產熱設備不受原料來源及價格波動限制;三、擁有多項燃燒專利及豐富操作供應經驗,長期提供安全、穩定之能源。
近年源大環能將事業版圖擴至鄰近國家,於大陸取得30年獨家特許合約,與北京熱華能源公司合資,在江蘇省興化市設立中國首創超淨排放能源集中供應中心;與中國數間集中供應電力、蒸汽、冷凍倉儲簽合作意向書。
源大環能持續精進自有技術及設備以提供更優質解決方案,將汙染及廢棄物轉化為經濟產值,逐步實現綠能商業模式。
源大環能上市櫃主辦承銷商為台中銀證券,年初延攬葉秀惠、楊世南接任董事長及總經理,甫到任三個月即取得主辦證券商資格,致力發展全功能綜合券商業務,推動台中銀證券發展為精緻化專業投資銀行。
凌昇科與源大於上周五(18日)同時舉行股東臨時會通過換股合併案,而凌昇科另外還通過減資彌補虧損案,減資比率為27.49%。此外,源大在合併換股前,也會先辦理增資,以因應兩岸同時大幅擴充據點的資金需求。
源大創立於2008年,主要的營運內容就是以建築業的廢棄建材、農業收割後廢料等作為能源,產生蒸汽、熱能、電力和冷氣等,提供給客戶,主要客戶則以紡織、印染、食品、化工、造紙、橡膠業等為主。
核四是否運轉?以及未來的電力來源為何?絕對是台灣未來數年都將持續面對的嚴正課題,而台積電之前傳出要蓋自家電廠的消息,儘管為該公司否認,但據了解就是為了解決電力供應恐出現短區的疑慮。
而源大透過生質能的廢料發電、發熱的優異技術和極高效率,加上還具備取得低價料源的能力,也成為台灣現階段唯一具備規模的相關廠商。
源大去年的營收為2.6億元,有超過40%的毛利率和22%的淨利率,稅後純益逾5,000萬元,以加權股本計算的EPS為5.31元。
不過,源大去年底也有過現增,期末股本增為1.6億元,而近期也還將辦理4,000萬元的現增,加上去年度的盈餘配股,未來在與凌昇換股之後,總股本將拉高到6億元的上市門檻。至於雙方合併後,源大仍會存續,成為凌昇旗下100%的子公司。
源大目前在台灣共有3個廠區,至於大陸江蘇興化也正在興建大型廠區,預計12月開始營運。源大董事長彭鴻俊表示,該公司經過多年努力後,已經通過多家客戶的考核,陸續取得不少條件極佳的新合約,因此未來4-5年的營運成長動能相當可觀。也因如此,源大未來數年的營運爆發力,有可能超越目前凌昇現有的太陽能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