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澤米科技(上)公司新聞
台灣新聞記者報導:昨日(5日),台灣科技新軍澤米科技(6742)正式掛牌,參考價格一開始就設定在48元,結果終場收盤價高達60.1元,首日就大漲25.21%,讓市場眼睛為之一亮。這家深耕鍍膜產業20年的公司,其實早已在行業內打下深厚基礎,成為唯一橫跨光學鍍膜和半導體製造的獨角獸企業。 澤米科技董事長何昆年對公司未來充滿信心,他指出,澤米將積極推動CoWoS先進封裝製程,並計劃使用8吋、12吋玻璃載板進行製造。他預計,2024年的資本支出將達到1.5億元,而澤米在玻璃載板切割、研磨、拋光等基礎技術上已經累積了20年的經驗。2024年第一季的設備升級採購,將會在第四季帶來產出貢獻,對業績產生正面影響。 何昆年也提到,澤米科技2022年的業績表現亮眼,全球VR專案量大增,帶動營收衝上9.82億元,稅後純益2.73億元,EPS 4.6元。然而,受到新冠疫情影響,消費性電子需求萎縮,加上VR產品尚未受到市場廣泛認可,2023年的營收大幅衰退。上半年稅後純益3,342萬元,年減47.26%,EPS 0.56元。 澤米科技三大主要業務中,半導體相關鍍膜占比在32%到33%之間,元宇宙產品則佔38%到40%,其他精密光學產品則占3成左右。何昆年預估,2024年半導體鍍膜業務將成長到40%以上,而傳統光學產品則將下降到27%。
台灣科技新軍崛起!澤米科技(6742)昨日掛牌上市,股價開盤後一路狂飆,最高漲幅一度超過32%,終場收在60.1元,漲幅高達25.2%,市場對其前景相當看好。澤米科技主打精密光學元件、半導體光學鍍膜以及元宇宙相關產品,預計今年營收將以這三大產品為主,分別佔比30%、32%至33%、38%至40%。 公司今年前三季已實現稅後純益3,704萬元,每股純益0.57元,顯示出良好的盈利能力。10月份營收達5,525萬元,月增21%,而前十月營收則為4.55億元,年減39.6%,這一數據反映了公司正在積極轉型與擴張。 澤米科技表示,本季VR產品已重新開始交貨,美系大廠的AR/MR裝置也隨著終端客戶產品驗證程序的進入後期,預計本季營收將達到全年高峰。面向明年,公司預期車載應用將成長,半導體相關營收年增率有望達到三成;傳統相機業務因單一客戶訂單的大幅上揚,年增率也有機會達到三成;而元宇宙應用因客戶重啟拉貨動能,營收看增兩成。 這次的上市,不僅是澤米科技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也象徵著台灣科技產業的強大潛力。隨著公司未來業務的持續發展,我們期待澤米科技在未來能帶來更多驚喜。
澤米以精密光學元件、半導體光學鍍膜、元宇宙相關為三大產品,今年營收占比依序估計達30%、32%至33%、38%至40%。前三季稅後純益3,704萬元,每股純益0.57元;10月營收5,525萬元,月增21%;前十月營收4.55億元,年減39.6%。
澤米指出,本季VR產品已重啟交貨,美系大廠AR╱MR裝置隨著終端客戶產品驗證程序進入後期,本季營收有望攀全年高峰。
展望明年,預期車載應用成長,半導體相關營收年增率上看三成;傳統相機受惠單一客戶訂單大幅上揚,年增率有機會達三成;元宇宙應用因客戶重啟拉貨動能,營收看增兩成。
澤米科技深耕鍍膜產業20年,應用包括單眼相機、半導體車用感測 元件、行動穿載裝置及AR/VR/MR硬體裝置等,是國內唯一橫跨光學 鍍膜和半導體製造的獨角獸公司。
澤米董事長何昆年表示,澤米將積極推動CoWoS先進封裝製程使用 的8吋、12吋玻璃載板製造,2024年資本支出預估達到1.5億元,澤米 於玻璃載板切割、研磨、拋光等基礎技術已經累積20年,而2024年第 一季設備升級採購,到2024年第四季就可以看到產出貢獻業績。
對於澤米2022年業績大好,何昆年表示,因為全球VR專案量大增, 帶動營收衝上9.82億元,稅後純益2.73億元,EPS 4.6元。但受到新 冠肺炎疫情影響,消費性電子需求萎縮,加上VR產品尚未受到市場認 可,2023年營收大幅衰減。上半年稅後純益3,342萬元,年減47.26% ,EPS 0.56元。
澤米三大主要業務中,半導體相關鍍膜占32%到33%、元宇宙產品 占38%到40%,其他精密光學占3成左右。
何昆年預估,2024年半導體鍍膜可以成長到40%以上,傳統光學產 品下降到27%。
年底台灣上市潮來襲!澤米科技領軍,多家新公司即將掛牌上市!
2023年的最後一個月,台灣證券交易所的上市審議進入「大清倉」階段,預計將有多家新公司陸續掛牌上市。其中,澤米科技領軍,華凌、天虹、保瑞、正瀚、金萬林及泰博等公司也排隊待掛。
5日,證交所將審議澤米科技(KKT-KY,股票代號:6950)的一般板上市案。這家公司的董事長是王南犬堂,資本額達16.4億元,主要從事音樂串流服務、多媒體科技服務、雲端智慧服務等業務。
在財務表現方面,澤米科技近三年的稅前盈餘分別為2.9億元、0.72億元、2.35億元,2023年前三季則為0.37億元;EPS則分別為2.35元、0.53元、1.71元及0.27元。
6日,證交所將審議愛爾達(8487)創新板上市案。這家公司的董事長是陳怡君,資本額為2.5億元,主要業務包括數位內容業務及媒體廣告託播,數位內容業務則涵蓋數位影音頻道經營、數位串流服務提供、轉授權數位影音內容等。
愛爾達近兩年的稅前盈餘分別為0.54億元及0.75億元,2023年前三季則衝高至1.2億元;EPS則分別為2.04元、2.81元及4.28元。愛爾達在興櫃收盤均價為68.01元。
隨著第四季申請送件家數的熱烈,證交所也密集展開上市審議委員會,預計將為台灣股市帶來更多新鮮血液。
澤米及華凌等預計5日上市掛牌,接下來天虹、保瑞、正瀚、金萬 林及泰博等,已排到12月22日前接棒上市;12月不只上市掛牌潮,因 第四季申請送件家數熱烈,證交所也密集展開上市審議委員會。
證交所5日將審議科科科KKT-KY上市案,該公司董事長為王(南犬 )堂,公司資本額為16.4億元,主要業務包括經營音樂串流服務、多 媒體科技服務、雲端智慧服務等。
KKT-KY在稅前盈餘表現方面,2020∼2022年各為2.9億元、0.72億 元、2.35億元,2023年前三季0.37億元;EPS各為2.35元、0.53元、 1.71元及0.27元。
證交所6日將審議愛爾達創新板上市案,該公司董事長為陳怡君, 公司資本額為2.5億元,主要業務包括數位內容業務及媒體廣告託播 ,其中數位內容業務包括數位影音頻道經營、數位串流服務提供、轉 授權數位影音內容等。
愛爾達2021年及2022年稅前盈餘,各為0.54億元及0.75億元,202 3年前三季衝高至1.2億元;EPS各為2.04元、2.81元及4.28元。愛爾 達4日在興櫃收盤均價為68.01元。
台股11月表現亮眼,累計大漲1,369點,漲幅達8.56%,12月則將迎來上市掛牌的熱鬧局面。從12月5日開始,將有華凌、澤米、天虹、保瑞、正瀚、金萬林及泰博等七家公司陸續掛牌上市,為市場帶來新的活力。 在這波上市潮中,澤米科技格外引人注目。該公司選擇以每股48元的價格於12月5日同步上市,與華凌一同掀起12月的上市熱潮。截至29日興櫃收盤,澤米科技的均價已達66.19元,中籤戶的潛在獲利空間超過3成,達到37.9%。 而半導體設備廠天虹也將在12月12日上市,興櫃收盤均價為226.69元,若以承銷價格115元計算,中籤戶的潛在獲利空間將近1倍,達到97.1%。若上市後行情持續看好,中籤戶的獲利甚至可能超過11萬元。 此外,股王保瑞和每股獲利王泰博也將分別在12月19日和22日上市,未來將為台股集中市場增添逾800億元的市值。而正瀚和金萬林則將於12月21日同步登板創新板,雖然創新板股票無法公開承銷,但透過競價拍賣或詢圈買賣,投資人仍可分享這波上市潮的利潤。 其中,金萬林自12月1日至5日進行競價拍賣投標,每股底標價格為25元,12月7日開標,21日上市。上市承銷價格將不超過底標價格的1.2倍,目前暫定以30元上市,投資人對此表現出高度興趣。
2023年即將倒數一個月,12月這個月公司上市掛牌行程滿滿,首先 由華凌及澤米各以24元及48元,同步於12月5日上市,掀起12月熱鬧 的上市行情,以29日在興櫃收盤均價各為32.34元及66.19元計算,中 籤戶潛在獲利空間都超過3成,各有34.75%及37.9%。
但更厲害的還在後面,半導體設備廠天虹預計12日上市,29日興櫃 收盤均價為226.69元,以承銷價格115元來看,潛在獲利空間將近1倍 ,達到97.1%,若上市蜜月行情亮眼,中籤戶獲利有11萬以上行情。
接下來最受關注的是2檔上櫃生技股轉上市,股王保瑞及每股獲利 (EPS)王泰博,也預計分別在12月19日及12月22日上市,以29日收 盤價652元及159.5元來看,未來台股集中市場將可增添逾800億元市 值。
還有正瀚及金萬林2檔即將登板創新板,預計同步於12月21日上市 ,由於創新板未提撥股票公開承銷,一般散戶無法參與申購,但若以 上市承銷價各以60元及30元,及29日興櫃收盤均價各109.5元及45.6 5元來看,透過競拍或詢圈買到股票的投資人,約各有8成及5成的獲 利空間。金萬林自12月1日至5日進行競價拍賣投標,每股底標價格2 5元,12月7日開標,12月21日上市,惟上市承銷價格將以不超過底標 價25元的1.2倍,目前暫訂以30元上市。
台灣光學半導體產業新寶,澤米科技即將挂牌上市!
位於台灣的澤米科技,預計在12月中旬正式掛牌上市,這家公司在光學半導體領域深耕多年,董事長何昆年帶領團隊累積了20年的實戰經驗。
從最初的傳統光學技術開始,澤米科技逐步邁向半導體光學,現在已成為業界內的佼佼者。何昆年表示,他們的目標是成為產業技術的推進者,幫助半導體封裝技術取得突破,並成為半導體光學鍍膜技術服務的領先廠商。
回顧澤米科技的發展歷程,從2003年成立至今,它已經走過了不平凡的十年。最初的十年,澤米科技專注於為日系單眼相機大廠提供OLPF(光學鍍膜)服務,其產品占市場超過1/3的鏡頭鍍膜。隨後,公司進入第二個十年,成功切入晶圓鍍膜代工、玻璃晶圓鍍膜量產等領域,成為全國唯一橫跨光學鍍膜和半導體製造的獨角獸公司。
在澤米科技的三大主要業務中,半導體相關鍍膜的營收占比約32%到33%,元宇宙產品則占38%到40%,其他精密光學產品則占約3成。何昆年預估,未來半導體鍍膜的比重可望成長到40%以上,而傳統光學產品的比重則預計下降到27%。
去年,澤米科技表現亮眼,全球VR專案量大增,帶動年度營收衝上9.82億元,稅後純益達2.73億元,EPS為4.6元。然而,今年受到去年營運高基期影響,加上疫情後消費移轉,消費性電子需求萎縮,以及VR產品尚未受到市場認可,上半年營收較去年同期下滑8.78%,稅後盈餘為3,342萬元,EPS為0.56元。
對於未來的發展,何昆年充滿信心。他認為,儘管今年營運受到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放緩的影響,但2024年在半導體及元宇宙兩大產業客戶的成長下,澤米科技有機會實現兩位數的成長,法人預估成長幅度約為15%到20%。
作為全國唯一的光學加半導體製造廠商,澤米科技在業界幾乎沒有競爭對手。何昆年表示,他們要向台積電看齊,從number one成長為only one,為台灣光學半導體產業再創輝煌。
精密光學元件廠商澤米科技(6742)董事長何昆年近期放話,預計明年將迎來車載及元宇宙AR/VR市場的強勁成長動能,加上新客戶的穩定開拓,公司營運將重返成長軌道。市場分析師普遍看好澤米科技,預計明年營收將上看兩成,挑戰7億元大關。對於市場對財務數字的預估,澤米科技則保持沉默,不評論具體數字。
澤米科技預計將在12月上旬掛牌上市,目前興櫃市場參考價為67.8元,微幅上漲0.41元。該公司專注於光學鍍膜、相機模組光學低通濾波器(OLPF)、薄膜光學鍍膜,以及半導體光學鍍膜等技術研發,以純鍍膜工藝為核心,並結合冷加工技術。澤米科技不僅囊括了多數日系相機零組件的鍍膜訂單,還成功切入屏下指紋及車載IC等矽晶圓鍍膜,以及AR/VR/MR等元宇宙相關元件鍍膜市場,產品應用範圍從單眼相機拓展至半導體車用感測元件。
澤米科技三大產品線分別為精密光學元件、半導體光學鍍膜、元宇宙相關產品,今年營收占比分別為30%、32%-33%、38%-40%。公司預期,2024年車載應用將帶動半導體相關營收年增達三成,傳統相機業務也將因單一客戶訂單的大幅成長而年增三成,元宇宙應用則因客戶重啟拉貨而營收看增兩成。
儘管今年前九月營收為4億元,年減39.75%,主要受終端市場影響和主要客戶庫存調整等因素影響,但何昆年表示,隨著半導體等客戶的拉貨帶動,10月營收有望優於9月。法人預估澤米科技本季營收將創全年新高。前三季稅後純益達3,704萬元,每股純益0.57元。
澤米科技已將終端客戶從傳統日本相機大廠供應鏈拓展至車載應用,並成功切入全球前兩大車用感測器IC大廠。此外,今年遊戲機品牌推出的新一代VR裝置,隨著銷貨庫存去化完成,近期重啟拉貨,預計將為澤米科技營運帶來新動能。美系大廠AR/MR裝置也隨著終端客戶產品驗證程序的進入後期,預計明年將為澤米科技營收帶來新的增長點。
澤米不評論法人預估的財務數字。澤米預計12月上旬掛牌上市,昨天在興櫃市場參考價為67.8元,上漲0.41元。
澤米聚焦光學鍍膜、相機模組光學低通濾波器(OLPF)、薄膜光學鍍膜,半導體光學鍍膜等技術研發,以純鍍膜工藝為技術核心,加上冷加工技術,除囊括多數日系相機零組件鍍膜訂單外,並切入屏下指紋及車載IC等矽晶圓鍍膜,以及AR/VR/MR等元宇宙相關元件鍍膜等應用,產品應用由單眼相機拓展至半導體車用感測元件。
澤米三大產品包括精密光學元件、半導體光學鍍膜、元宇宙相關,今年營收占比分別為30%、32%-33%、38%-40%,2024年預期來自車載應用成長,半導體相關營收年增上看三成,傳統相機也受惠單一客戶訂單大幅成長,年增也有三成動能,元宇宙應用因客戶重啟拉貨動能,營收看增兩成。
澤米今年前九月營收4億元,年減39.75%,受終端市場影響,主要客戶庫存調整,訂單延遲所致。何昆年表示,目前半導體等客戶拉貨帶動下,10月營收有望優於9月;法人估澤米本季營收將攀全年高峰。澤米前三季稅後純益3,704萬元,每股純益0.57元。
澤米目前終端客戶由傳統日本相機大廠供應鏈拓展至車載應用,已切入全球前兩大車用感測器IC大廠,此外,今年遊戲機品牌推出新一代VR裝置,隨銷貨庫存去化完成,近期重啟拉貨,法人預估,依遊戲機產業產品生命周期五至七年,以及第一代VR產品銷售量550萬台,預估銷量可望超越第一代產品,為澤米營運添動能。
此外,美系大廠AR/MR裝置隨著終端客戶產品驗證程序已進入後期,明年在日、美二大終端客戶需求點火下,將為澤米營收添柴火。
何昆年指出,澤米成立於2003年,第一個十年是在幫日系單眼相機 大廠做OLPF(光學鍍膜),市面上超過1/3的鏡頭鍍膜都是由澤米製作 的;營運進入第二個十年後,澤米切入晶圓鍍膜代工、玻璃晶圓鍍膜 量產等領域。目前也是全國唯一橫跨光學鍍膜和半導體製造的獨角獸 公司。
澤米3大主要業務中,半導體相關鍍膜營收占比約32%到33%、元 宇宙產品占38%到40%,其他精密光學占約3成。何昆年預估,明年 半導體鍍膜比重可望成長到40%以上,傳統光學產品預估下降到27% 。
澤米2022年度業績大好,何昆年表示,因為全球VR專案量大增,帶 動年度營收衝上9.82億元,稅後純益2.73億元,EPS 4.6元。然今年 受去年營運高基期影響,且疫情後消費移轉,消費性電子需求萎縮, 加上VR產品尚未受到市場認可,今年上半年營收較去年同期下滑8.7 8%,上半年稅後盈餘3,342萬元,EPS 0.56元。
何昆年表示,儘管今年營運受到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放緩影響,2 024年在半導體及元宇宙兩大產業客戶成長下,有機會出現兩位數成 長。法人預估,成長幅度約為15%到20%。
作為全國唯一光學加半導體製造廠商,澤米科技幾乎沒有競爭對手 。但何昆年謙虛地表示,台積電是從number one成長為only one,澤 米也要向台積電看齊。
【台灣新聞】上市潮來襲,澤米科技領軍,台灣股市迎來新機遇!
近來,台灣股市再度掀起一波上市熱潮,其中澤米科技等新軍團的加入,為台灣股市帶來新的活力。從11月2日至9日,包括聯策、AMAX-KY、富世達及鴻華先進-創等公司將密集上市掛牌,預計今年上市家數將創下2019年以來的新高。
在這波上市潮中,澤米科技以其創新技術和市場潛力,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雖然大陸市場暫不納入備案管理,但這並不妨礙澤米科技等公司解套上市。值得一提的是,鴻華先進-創和金萬林-創分別成為首檔純電動車和首檔生技股在創新板上市,這對台灣股市來說是一大突破。
為了吸引更多優質公司上市,台灣證券交易所10月初宣布強化生技(新藥)股的上市資訊揭露,已成功吸引保瑞、泰博等生技股申請轉上市。藥華藥董事會也通過轉上市,已向事業主管機關申請,計劃於27日向證交所申請上市。
今年來,已有23家公司申請上市,證交所樂觀預估,今年申請上市數將達40~45家。生技股櫃轉市的風潮最受關注,其中金萬林-創、保瑞、泰博及藥華藥等公司的市值合計高達1,813億元,對台股市值是一大補充。
證券業人士表示,上櫃的好公司因股價被低估,轉上市是獲得國際機構青睞的佳機。澤米科技等新軍團的加入,將為台灣股市帶來新的成長動力。
自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去年7月上任以來,積極招商,今年來申請上市及掛牌風潮不斷升溫。現觀科、澤米、華凌、華懋、天虹等公司已暫定上市承銷價,正瀚-創也獲主管機關核准上市,這一切都在预示著台灣股市的繁榮未來。
新一波掛牌潮中,AMAX-KY、富世達等因大陸暫不納入備案管理, 上市得以解套;鴻華先進-創及金萬林-創,分別是首檔純電動車及首 檔生技股在創新板上市。臺灣證券交易所應業者需要及基於打國際盃 ,10月初宣布強化生技(新藥)股的上市資訊揭露,已吸引生技股王 保瑞、泰博二家生技股申請轉上市,生技市值龍頭股藥華藥董事會也 通過轉上市,已向事業主管機關申請將以科技事業,擬於27日向證交 所申請上市。
統計今年上市掛牌家數不僅是近五年來最多,今年來也有23家公司 申請上市,證交所樂觀估計,今年申請上市數將達40∼45家;上市申 請潮大爆棚,將成為明年上市IPO的能量,尤以生技股櫃轉市的風潮 最受關注。
生技股是政策全力扶植的產業,金萬林-創暫定以30元辦理承銷, 年底可望創新板掛牌,還有保瑞、泰博申請櫃轉市,藥華藥也將正式 提出櫃轉市申請,這三檔市值合計高達1,813億元,台股市值吃大補 丸。另一檔近期可望由櫃轉市,為綠能環保績優股台境,也相當受關 注,去年及今年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EPS)各為7.19元及3.46元。
證券業人士表示,上櫃有不少好公司,但因股價被低估,希望能獲 得國際機構買盤青睞,轉上市是較好的機會。
告別三年多來疫情,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去年7月上任後積極招商 ,今年來申請上市及掛牌風潮發酵,據統計,目前已暫定上市承銷價 的有現觀科、澤米、華凌、華懋、天虹等。另正瀚-創日前也獲主管 機關核准上市。
台灣股市再迎新血!隨著後疫情時代逐漸成形,許多企業積極重啟上市計畫,券商送件申請上市也進入旺季。根據台灣證券交易所的目標,今年內將推動至少40家企業上市,預計年底前將加速作業,至少再增加23家上市企業。其中,創新板送件家數預計將翻倍,達到15至16家。 目前,已有17家公司申請上市,其中,鑽石投資已經成功掛牌上市。另外,澤米科技、富世達、巨鎧精密、鴻華先進、AMAX-KY等五家企業已經通過金管會證期局的核准。而聯策、金萬林、華懋、天虹、台境、華凌、現觀科等七家企業則已通過證交所董事會的審議。此外,樂迦再生、巨漢、世界健身-KY、阜爾運通等四家企業也剛剛在下半年送件。 值得注意的是,證交所的審議工作進度也在加速,最近一次董事會會議就一口通過了五家公司的上市審議,包括天虹科技、華凌光電、現觀科技等三家一般上市,台境由上櫃轉上市,金萬林可掛牌創新板。 創新板一直是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高度關注的項目。昨天董事會通過的金萬林將成為創新板的新兵,該公司主要從事生物醫學產品代理經銷、自有品牌檢測試劑銷售及精準醫療檢測服務,由華南永昌證券負責上市承銷。而台境則是專業汙染整治與環境工程廠,主要業務為環境保護工程、廢棄物處理再利用。天虹科技則是半導體製程設備及零備件製造商,輔導券商為元大證券。華凌光電專業製造工控顯示器,主要產品為STN、TFT及PMOLED顯示器面板及模組製造,輔導券商也是元大證券。AI概念股現觀科技則從事行動網路優化定位平台及行動智慧平台軟體服務。
證交所今年IPO送件家數目標為32家,當中含一般板22家、創新板10家。但董事長林修銘日前提高今年IPO內部目標至40家。
其中,創新板送件家數將較去年的八家翻倍,約15、16家,其餘為一般板的國內公司、KY公司,KY公司有機會挑戰六家。
根據證交所資料顯示,統計至昨(27)日,今年來已有17家公司申請上市,當中進度最快的是鑽石投資已經掛牌上市。
另有富世達、澤米、巨鎧精密、鴻華先進、AMAX-KY等五家業經金管會證期局核准。
聯策、金萬林、華懋、天虹、台境、華凌、現觀科等七家通過證交所董事會審議;另外,樂迦再生、巨漢、世界健身-KY、阜爾運通等四家甫於下半年送件。
不僅企業下半年可能趕進度送件,證交所相關審議工作進度也有加速跡象,26日董事會一口通過五家公司上市審議,包含天虹科技、華凌光電、現觀科技等三家一般上市,台境由上櫃轉上市,金萬林可掛牌創新板。
創新板是林修銘高度重視的項目,昨天董事會審議過關的金萬林即將成為創新板的新兵,其主要業務為生物醫學產品代理經銷、自有品牌檢測試劑銷售及精準醫療檢測服務,輔導上市承銷商為華南永昌證券。
台境則是專業汙染整治與環境工程廠,主要業務為環境保護工程、廢棄物處理再利用;天虹科技則是半導體製程設備及零備件製造商,輔導券商為元大證券;華凌光電董為專業工控顯示器製造商,主要產品為STN、TFT及PMOLED顯示器面板及模組製造,輔導券商為元大證券;AI概念股現觀科技主要從事行動網路優化定位平台及行動智慧平台軟體服務。
台股下半年IPO市場熱鬧非凡,各路「小金雞」紛紛出籠,其中澤米科技這家新興公司格外引人關注。這波IPO熱潮中,除了重量級的興櫃股王、聯發科金雞達發之外,華航轉投資的台灣虎航、散熱廠奇鋐的子公司富世達、鴻海與裕隆合資的鴻華先進都紛紛加入戰團,讓市場期待值飆升。 自從6月份以來,台股日均成交值衝上3,288億,比5月大增逾25%。雖然證交所、櫃買中心年初設定56家的IPO目標,但上半年上市櫃掛牌僅17家,與目標仍有差距。然而,下半年IPO市場的熱度卻讓人興奮,已獲主管機關核准但尚未掛牌的個股中,上市包括達發、富世達、六方科-KY,創新板的台灣虎航、Gogolook走著瞧,上櫃則有宏碩系統。 澤米科技作為獲證交所董事會通過的公司之一,加上其他已遞出申請的公司,若全順利掛牌,今年IPO家數將上看40家。承銷圈分析,台股目前處於高檔,上市櫃公司「沒有送件遞延的理由」,看好受疫情影響遞延的案件將一次爆發。雖然大陸境外上市新規上路,可能影響部分大陸營收比重高的公司進度,但整體下半年IPO市場仍大有可為。 在這波IPO熱潮中,台灣虎航、達發、富世達等上市櫃公司「小金雞」都將帶來新的機會。台灣虎航受惠客運復甦,首季獲利4.29億,復飛率已達7成,預計8月中旬股票上市,其掛牌後與航空雙雄的比價效應值得期待。而澤米科技等新興公司,也將在下半年頂著「富爸爸」的光環,強勢進軍資本市場。
台股6月來日均成交值衝上3,288億,較5月大增逾25%,IPO市場也 力圖擺脫困境,證交所、櫃買中心年初喊出總計56家的IPO目標,挑 戰「十年新高」,但上半年迄今上市櫃掛牌僅17家,包含上市9檔、 上櫃8檔,與年初目標差距不小。
檢視下半年IPO股,已獲主管機關核准但尚未掛牌者,上市包括達 發、富世達、六方科-KY,及創新板的台灣虎航、Gogolook走著瞧, 至於上櫃則有宏碩系統。
另外獲證交所董事會通過的有鑽石生技、澤米,上櫃審議委員會通 過的騰雲、宸曜科技,還有多家已遞出申請,若全順利掛牌,今年I PO家數將上看40家。
承銷圈分析,台股位處高檔,現階段上市櫃公司「沒有送件遞延的 理由」,看好前幾年受疫情影響遞延的案件將一次爆發。雖大陸境外 上市新規上路、承銷商需預留備案時間,恐導致部分大陸營收比重高 的公司進度推遲,惟整體下半年IPO市場仍大有可為。
台股下半年將颳起「小金雞掛牌旋風」,已獲主管機關核准但尚未 掛牌的六檔個股,就有四檔是上市櫃公司「小金雞」,包括台灣虎航 為華航轉投資,達發、富世達分別為IC設計龍頭聯發科、散熱大廠奇 鋐的子公司,宏碩則是OLED面板共通性遮罩旭暉應材持股逾4成子公 司。
台灣虎航受惠客運復甦,首季獲利4.29億,為疫情爆發以來首度獲 利,目前復飛率已達7成、估暑假將達85%,預計8月中旬股票上市, 其掛牌後與航空雙雄比價效應值得期待。此外,20日獲證交所董事會 通過的鑽石生技為中天生技集團轉投資,加上鴻華先進等,都有望在 下半年頂著「富爸爸」光環、強勢進軍資本市場。
台灣證交所董事會於昨日(20日)召開會議,正式通過澤米科技(股票代號:6742)及鑽石生技(股票代號:6901)的上市申請案。其中,由中天合一集團轉投資的鑽石生技上市案,在董事會的討論後,以有條件的通過結果落幕。為了加強公司治理和穩定經營權,證交所要求鑽石生技在上市後必須遵守以下幾項重要措施:
首先,公司需申請延長集保期間,以確保股權的穩定性。其次,獨立董事席次須增加至董事會總席次的2/3以上,以提升公司治理水平。最後,證交所還要求鑽石生技加強資訊揭露,讓投資者能夠更加透明地了解公司的運營狀況。
這次證交所對鑽石生技上市案的有條件通過,顯示了對公司治理的嚴格要求。證交所的這一決策,不僅對鑽石生技來說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也為其他欲上市的公司提供了重要的參考。而澤米科技的成功上市,則將為台灣股市注入新的活力。
澤米科技作為此次會議的另一主角,其上市案也獲得證交所的通過。這意味著該公司將正式加入台灣上市公司的行列,開啟新的發展篇章。對於澤米科技而言,上市將為其帶來更多的資金支持,有助於公司未來的發展計劃。
總結來說,證交所董事會的這次決定,對於澤米科技和鑽石生技來說,都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兩家公司將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更加注重公司治理和資訊透明度,以滿足市場和投資者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