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道商業銀行(上)公司新聞
生技產業當紅,讓國內各產業轉進,業界表示,近期國人自行開發的新藥,如寶齡富錦的腎病新藥、太景的抗生素奈諾沙星等,都已送件申請藥證,若是順利,今年底前可望上市,引爆另一波投資熱潮。
業界指出,生技產業正夯,跨業投資潮湧現,包括電子、金融、營建、食品及鋼鐵業等,尤其電子業「毛三到四」窘境,讓許多企業都有意另謀出路,如先前投入醫材類和碩,投資隱形眼鏡製造公司晶碩,搶食高毛利的隱形眼鏡商機大餅,就是一例。另外,看好生技的大型集團,還有營建起家的潤泰集團、傳產為主的永豐餘集團、金融業的富邦金控及台灣工銀、食品業的宏亞食品、鋼鐵龍頭中鋼等,都投入生技產業。
生技產業下個高峰,業界認為,在政府強力支持、業界努力下,近期備受矚目的新藥研發成果將顯現,如寶齡富錦開發的腎病新藥Nephoxil,太景開發的抗生素新藥奈諾沙星,都已送食品藥物管理局(TFDA)申請新藥查驗登記(NDA),若順利於年底前通過,即可望上市。
其中,太景的奈諾沙星更是兩岸唯一的臨床數據互認的指標案件,業界指出,年底前若有新藥順利上市,將激勵各產業界加碼投入,創造另一波生技投資熱。
業界指出,生技產業正夯,跨業投資潮湧現,包括電子、金融、營建、食品及鋼鐵業等,尤其電子業「毛三到四」窘境,讓許多企業都有意另謀出路,如先前投入醫材類和碩,投資隱形眼鏡製造公司晶碩,搶食高毛利的隱形眼鏡商機大餅,就是一例。另外,看好生技的大型集團,還有營建起家的潤泰集團、傳產為主的永豐餘集團、金融業的富邦金控及台灣工銀、食品業的宏亞食品、鋼鐵龍頭中鋼等,都投入生技產業。
生技產業下個高峰,業界認為,在政府強力支持、業界努力下,近期備受矚目的新藥研發成果將顯現,如寶齡富錦開發的腎病新藥Nephoxil,太景開發的抗生素新藥奈諾沙星,都已送食品藥物管理局(TFDA)申請新藥查驗登記(NDA),若順利於年底前通過,即可望上市。
其中,太景的奈諾沙星更是兩岸唯一的臨床數據互認的指標案件,業界指出,年底前若有新藥順利上市,將激勵各產業界加碼投入,創造另一波生技投資熱。
台資租賃業在大陸成長迅速,身為領頭羊的F-中租首季營收64.9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9.11%。F-中租昨(10)日公布3月單月營收2 2.44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6.97億元成長32.28%;第一季營收64.89 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9.11%。
市場人士指出,今年F-中租將在大陸增加4∼5個據點,讓據點站上 25個,有機會加快F-中租業務獲利速度。
租賃業主管指出,台資租賃業在大陸成長迅速,國銀赴大陸設立的租賃平均一季可獲利約百萬元,最高更有機會達700、800萬元,目前進軍大陸設立租賃的國銀已超過10家,整體首季獲利有機會挑戰億元。
以台工銀為例,設立的大陸租賃獲利穩健,且已擁有3成以上非台商當地客戶,台工銀指出,今年將在天津擴點增設台郡國際租賃公司,也將持續徵才。台中銀也已進軍大陸市場,3月在蘇州成立租賃公司。
市場人士指出,今年F-中租將在大陸增加4∼5個據點,讓據點站上 25個,有機會加快F-中租業務獲利速度。
租賃業主管指出,台資租賃業在大陸成長迅速,國銀赴大陸設立的租賃平均一季可獲利約百萬元,最高更有機會達700、800萬元,目前進軍大陸設立租賃的國銀已超過10家,整體首季獲利有機會挑戰億元。
以台工銀為例,設立的大陸租賃獲利穩健,且已擁有3成以上非台商當地客戶,台工銀指出,今年將在天津擴點增設台郡國際租賃公司,也將持續徵才。台中銀也已進軍大陸市場,3月在蘇州成立租賃公司。
台灣工銀集團定位今年為「金蛇靈動,脫胎換骨」的一年,將整合集團資源積極拓展貿易融資、財務顧問等新業務,同時啟動第三波海外布局,今年將在天津新設「台駿津國際租賃公司」。
另外,將與復旦大學和軟體銀行合組的「復旦-SBI創新基金」管理公司合作募集美元人民幣平行基金,鎖定兩岸三地民生、醫療等產業進行投資;預期集團今年海內外業務都將快速成長。
台灣工銀集團暨台灣工業銀行駱錦明董事長表示,儘管過去這一年全球經濟景氣復甦遲緩,該集團依舊締造多項佳績,且獲獎連連:中華票券榮獲第6屆「菁業獎」最佳票券金融獎佳作,台駿國際租賃則榮獲「2012中國融資租賃榜新生力量獎」,2012年底台灣工業銀行也獲得金融聯徵中心的「金質獎」,另外,台灣工銀常務董事暨策略長駱怡君也獲選為2013年美國艾森豪獎金得主。
駱錦明表示,今年台灣工銀集團今年將以新作為來掌握金融業大好契機包括積極開拓新業務、整合集團金融服務資源、積極發展財務顧問業務等,針對成熟期的企業,集團亦將提供信託、證券投資等諸多方面的財務顧問服務。
另外,將與復旦大學和軟體銀行合組的「復旦-SBI創新基金」管理公司合作募集美元人民幣平行基金,鎖定兩岸三地民生、醫療等產業進行投資;預期集團今年海內外業務都將快速成長。
台灣工銀集團暨台灣工業銀行駱錦明董事長表示,儘管過去這一年全球經濟景氣復甦遲緩,該集團依舊締造多項佳績,且獲獎連連:中華票券榮獲第6屆「菁業獎」最佳票券金融獎佳作,台駿國際租賃則榮獲「2012中國融資租賃榜新生力量獎」,2012年底台灣工業銀行也獲得金融聯徵中心的「金質獎」,另外,台灣工銀常務董事暨策略長駱怡君也獲選為2013年美國艾森豪獎金得主。
駱錦明表示,今年台灣工銀集團今年將以新作為來掌握金融業大好契機包括積極開拓新業務、整合集團金融服務資源、積極發展財務顧問業務等,針對成熟期的企業,集團亦將提供信託、證券投資等諸多方面的財務顧問服務。
台灣工銀集團董事長駱錦明昨(7)日宣布,和「復旦-SBI創新基金」管理公司合作募集「美元、人民幣」平行基金,規模約1.5億美元(近新台幣45億元),鎖定兩岸三地生技醫療、健康照護等民生業進行投資。
「復旦-SBI創新基金」是由上海復旦大學與軟體銀行金融集團(SBI集團)共同組成,投資領域包括教育、消費服務、醫療健康等產業。台灣工銀集團策略長駱怡君指出,合資基金的部分,集團希望持股不要超過50%,以吸引產業界、投資人都能共襄盛舉。
駱怡君表示,集團原本投資比重較側重歐美地區,近年由於台灣乃至於大中華區生技產業蓬勃,投資收益明顯優於歐美,集團也正檢討調整策略,未來將重心移回以台灣為主的兩岸三地大中華區生技、醫療、民生產業。
「復旦-SBI創新基金」是由上海復旦大學與軟體銀行金融集團(SBI集團)共同組成,投資領域包括教育、消費服務、醫療健康等產業。台灣工銀集團策略長駱怡君指出,合資基金的部分,集團希望持股不要超過50%,以吸引產業界、投資人都能共襄盛舉。
駱怡君表示,集團原本投資比重較側重歐美地區,近年由於台灣乃至於大中華區生技產業蓬勃,投資收益明顯優於歐美,集團也正檢討調整策略,未來將重心移回以台灣為主的兩岸三地大中華區生技、醫療、民生產業。
台灣工銀集團轉型計畫有突破性發展,台灣工銀準備聯手外資投資商銀,標的指向國內3家私募基金入主的銀行。不過,台灣工銀集團董事長駱錦明昨(7)日不願點明外資身分與入股標的,僅表示第2季底以前有機會明朗。
按台工銀的計劃,近期可望敲定外資夥伴,一旦入股商銀,將推動工銀轉型商銀,進一步組成金控。駱錦明說,台灣工銀集團目前已擔任該特定外資的財務顧問,「先幫私募基金『解套』再說」。
據悉,台工銀準備投資的標的,可能包括私募基金主導的大眾銀、安泰銀、萬泰銀,以及旗下也有商銀的日盛金控。台灣工銀集團昨天舉行媒體春酒,駱錦明指出,今年是台工銀轉型的關鍵年,各子公司均有進展。
按台工銀的計劃,近期可望敲定外資夥伴,一旦入股商銀,將推動工銀轉型商銀,進一步組成金控。駱錦明說,台灣工銀集團目前已擔任該特定外資的財務顧問,「先幫私募基金『解套』再說」。
據悉,台工銀準備投資的標的,可能包括私募基金主導的大眾銀、安泰銀、萬泰銀,以及旗下也有商銀的日盛金控。台灣工銀集團昨天舉行媒體春酒,駱錦明指出,今年是台工銀轉型的關鍵年,各子公司均有進展。
台灣工銀董事長駱錦明昨(7)日透露,已鎖定某家私募銀進行兩階段併購,最快今年內就會傳出好消息。國內現在僅有大眾銀、萬泰銀、安泰銀及日盛金等四家私募銀,市場推估,台工銀併購對象,以安泰銀的呼聲最高。
駱錦明指出,相關併購採取兩階段,第一階段以股換股,雙方站在平等地位,「先幫助P/E Fund(私募股權基金)解套」;第二階段則是幫對方尋找海外投資人,等於台工銀同時也站在財顧角色,與海外投資人一同擴張併購後的台工銀集團市場。
駱錦明透露,最快第二季就可完成第一階段併購,年底前就可能成功引進投資者,且這次尋找的海外合資者將是「國內從沒見過的集團」。
對於併購對象、海外投資者的身分,駱錦明都保密到底。市場推估,海外投資者以新加坡、日本等地的集團的出線機率較大。
相關人士指出,台工銀併購談判已悄悄進行了數個月,主要由擁有亞洲跨國良好人脈背景的台工銀新任總經理楊錦裕負責。
市場人士分析,台工銀併購對象以安泰銀出線機會較大,主要是安泰銀大股東隆力集團,去年便傳出每股開價高於30元,積極與兩家日系銀行接觸出售事宜;至於去年曾有釋股計畫的大眾銀,也被傳是可能標的。
駱錦明指出,未來合併商業銀行後,台工銀將可同時承作工業銀行與商業銀行兩方的業務,符合集團內部預期;至於華票,也有機會在明年展開併購。
台工銀今年同步在兩岸三地積極拓展,大陸將評估天津代表處升格成大陸總部,積極發展金融示範平台,並以銀行、租賃為基礎,未來在符合法令規範的前提下,陸續引進創投、證券以及票券等集團關係企業。
獲利方面,台工銀也加快腳步,今年將全面衝刺手續費成長,預期今年授信金額成長14∼15%;受惠獲利穩健,台工銀至今年2月為止,獲利已高於去年前4月獲利,估計今年發放股利將與去年差不多,維持在現金股利0.2元。
駱錦明指出,相關併購採取兩階段,第一階段以股換股,雙方站在平等地位,「先幫助P/E Fund(私募股權基金)解套」;第二階段則是幫對方尋找海外投資人,等於台工銀同時也站在財顧角色,與海外投資人一同擴張併購後的台工銀集團市場。
駱錦明透露,最快第二季就可完成第一階段併購,年底前就可能成功引進投資者,且這次尋找的海外合資者將是「國內從沒見過的集團」。
對於併購對象、海外投資者的身分,駱錦明都保密到底。市場推估,海外投資者以新加坡、日本等地的集團的出線機率較大。
相關人士指出,台工銀併購談判已悄悄進行了數個月,主要由擁有亞洲跨國良好人脈背景的台工銀新任總經理楊錦裕負責。
市場人士分析,台工銀併購對象以安泰銀出線機會較大,主要是安泰銀大股東隆力集團,去年便傳出每股開價高於30元,積極與兩家日系銀行接觸出售事宜;至於去年曾有釋股計畫的大眾銀,也被傳是可能標的。
駱錦明指出,未來合併商業銀行後,台工銀將可同時承作工業銀行與商業銀行兩方的業務,符合集團內部預期;至於華票,也有機會在明年展開併購。
台工銀今年同步在兩岸三地積極拓展,大陸將評估天津代表處升格成大陸總部,積極發展金融示範平台,並以銀行、租賃為基礎,未來在符合法令規範的前提下,陸續引進創投、證券以及票券等集團關係企業。
獲利方面,台工銀也加快腳步,今年將全面衝刺手續費成長,預期今年授信金額成長14∼15%;受惠獲利穩健,台工銀至今年2月為止,獲利已高於去年前4月獲利,估計今年發放股利將與去年差不多,維持在現金股利0.2元。
國內兩大工業銀行、開發工銀及台灣工銀,近來不斷傳出併購商銀計劃,看得出工銀雙雄力拚轉型的決心。其背後真正原因,在於工銀在台業務日漸受限,若再不轉型,極可能在金融國際化、兩岸商銀併購浪潮下,遭到邊緣化。
台灣工業銀行是「特有產物」,同時兼具半投資、半商業銀行的特質,放款對象僅限法人,由於法人地位特殊,國內制定工業銀行法規,限制工業銀行存放款與客戶對象限制,條款相對嚴格。
台灣金融市場逐年縮小,工業銀行僅能以自有資金承作存放款,無法吸取龐大市場游資作為基本放款,生存空間縮減,國內難以與商業銀行力拚;即使跨越台灣海峽,前進大陸市場,又受阻對岸沒有「工業銀行」的項目而難行。
對僅認可商銀或投資銀行的大陸主管機關而言,因為不理解台灣特有的「工業銀行」,一直無法放行工業銀行前進大陸承做商銀業務,讓工業銀行僅能自食其力,透過租賃或創投,繞道西進。
國內兩家工業銀行爭取工業銀行法放寬已經多年,但修法過程困難,加上主管機關多年未核發商業銀行執照,讓工業銀行就算有心轉型,要直接改成申請商業銀行執照,一時半刻也並非易事。
因此,不論開發工銀還是台灣工銀,積極尋求併購商銀的機會,為自己找到一條轉型的捷徑,都不難理解。在工銀雙雄轉型之後,由於業務範圍擴大,業績和未來發展也才有可能更上層樓。
台灣工業銀行是「特有產物」,同時兼具半投資、半商業銀行的特質,放款對象僅限法人,由於法人地位特殊,國內制定工業銀行法規,限制工業銀行存放款與客戶對象限制,條款相對嚴格。
台灣金融市場逐年縮小,工業銀行僅能以自有資金承作存放款,無法吸取龐大市場游資作為基本放款,生存空間縮減,國內難以與商業銀行力拚;即使跨越台灣海峽,前進大陸市場,又受阻對岸沒有「工業銀行」的項目而難行。
對僅認可商銀或投資銀行的大陸主管機關而言,因為不理解台灣特有的「工業銀行」,一直無法放行工業銀行前進大陸承做商銀業務,讓工業銀行僅能自食其力,透過租賃或創投,繞道西進。
國內兩家工業銀行爭取工業銀行法放寬已經多年,但修法過程困難,加上主管機關多年未核發商業銀行執照,讓工業銀行就算有心轉型,要直接改成申請商業銀行執照,一時半刻也並非易事。
因此,不論開發工銀還是台灣工銀,積極尋求併購商銀的機會,為自己找到一條轉型的捷徑,都不難理解。在工銀雙雄轉型之後,由於業務範圍擴大,業績和未來發展也才有可能更上層樓。
力晶P3廠標售槓上銀行團。力晶原向銀行團承諾將限期處分P3廠及相關機器設備,但相關人士指出,力晶日前轉變心意,並以旗下投資公司智仁出面參與P3廠機器設備競標,引發銀行團不滿,相關紓困案不排除因而生變。
銀行主管指出,目前各銀行董事會通過力晶紓困案的比重已達63%,即將跨過三分之二的多數門檻,但銀行團已作出最壞的打算,若力晶堅持己見,整個紓困案將全面翻盤。
力晶銀行團原訂昨(29)日傍晚公布得標者名單,但力晶及銀行團間氣氛趨緊張,因此銀行團態度非常低調。據透露,力晶P3廠的部分機器設備已順利標脫,將採分期付款方式,共有德州儀器、格羅方德等15家投標廠商取得,總賣價超過50億元。
但銀行團對此不願多談,僅表示下周一買家必須繳3成頭期款,等屆時資金到位後,會更明朗。
至於力晶也透過旗下投資公司智仁出面投標,相關人士指出,智仁公司邀集過去和力晶拿貨的聯盟廠商,一起合組投標團隊投標P3廠購買機器設備,計畫每月2萬片產能交由力晶代工,除了力晶現任董座陳瑞隆,大股東黃崇仁也透過管道問過工業局及銀行團是否能放行。
但兩大單位均對此雙雙下達禁止令,認為此舉恐將再升高力晶的財務風險,而且與當初力晶承諾出售P3廠房、設備,專注於P1及P2代工的紓困承諾條件不符,因此即使力晶出價不低,最後仍未獲銀行團的 6人監督小組放行。銀行強調,當初投標規則就不是最高價者得,而是兼採資格標。
據了解,相關標單21日就截止收單,但這一星期來,力晶不斷向銀行團爭取標回機器設備,引發銀行團高度不滿。
目前董事會已通過力晶紓困案的銀行,有華銀、兆豐銀、合庫、台銀、國泰世華銀、一銀、彰銀、新光銀、渣打、台新、輸銀、開發工銀、安泰銀、及三商美邦人壽、國泰人壽,本周還有台工銀、元大銀、高雄銀、日本瑞穗銀行、三井住友銀行將陸續交付董事會。
銀行主管指出,倘若力晶淡出P3廠的原計畫「變盤」,儘管銀行團過案比重已快接近三分之二的過關門檻,但董事會已通過紓困的銀行,基於力晶違反當初承諾條件,可能重新提報董事會,讓整個紓困案的情勢急轉直下。
銀行主管指出,目前各銀行董事會通過力晶紓困案的比重已達63%,即將跨過三分之二的多數門檻,但銀行團已作出最壞的打算,若力晶堅持己見,整個紓困案將全面翻盤。
力晶銀行團原訂昨(29)日傍晚公布得標者名單,但力晶及銀行團間氣氛趨緊張,因此銀行團態度非常低調。據透露,力晶P3廠的部分機器設備已順利標脫,將採分期付款方式,共有德州儀器、格羅方德等15家投標廠商取得,總賣價超過50億元。
但銀行團對此不願多談,僅表示下周一買家必須繳3成頭期款,等屆時資金到位後,會更明朗。
至於力晶也透過旗下投資公司智仁出面投標,相關人士指出,智仁公司邀集過去和力晶拿貨的聯盟廠商,一起合組投標團隊投標P3廠購買機器設備,計畫每月2萬片產能交由力晶代工,除了力晶現任董座陳瑞隆,大股東黃崇仁也透過管道問過工業局及銀行團是否能放行。
但兩大單位均對此雙雙下達禁止令,認為此舉恐將再升高力晶的財務風險,而且與當初力晶承諾出售P3廠房、設備,專注於P1及P2代工的紓困承諾條件不符,因此即使力晶出價不低,最後仍未獲銀行團的 6人監督小組放行。銀行強調,當初投標規則就不是最高價者得,而是兼採資格標。
據了解,相關標單21日就截止收單,但這一星期來,力晶不斷向銀行團爭取標回機器設備,引發銀行團高度不滿。
目前董事會已通過力晶紓困案的銀行,有華銀、兆豐銀、合庫、台銀、國泰世華銀、一銀、彰銀、新光銀、渣打、台新、輸銀、開發工銀、安泰銀、及三商美邦人壽、國泰人壽,本周還有台工銀、元大銀、高雄銀、日本瑞穗銀行、三井住友銀行將陸續交付董事會。
銀行主管指出,倘若力晶淡出P3廠的原計畫「變盤」,儘管銀行團過案比重已快接近三分之二的過關門檻,但董事會已通過紓困的銀行,基於力晶違反當初承諾條件,可能重新提報董事會,讓整個紓困案的情勢急轉直下。
國銀陸續敲定大陸總部地點,中信金控、國泰金控和中租盤據上海,富邦金控則鎖定廈門。至於公股金控,第一金控購買上海分行行舍預計5月開幕,未來可望逐步擴大為總部。
至於華南金控旗下華南永昌證券北京辦事處預計今年成立,成為未來的總聯絡處,未來也可望是潛在總部所在地。
多數金控大陸總部地點仍選定上海,金融業者指出,主要是考量上海是大陸金融重鎮,不論是洽談業務還是同業交流,都可以掌握第一手消息。
其中,國泰金布局速度最快,包含今年即將滿八年的上海國泰人壽,是由國泰人壽與大陸東方航空合資,國泰人壽與國泰世紀產各出資 50%成立的大陸國泰產險則是2008年成立,加上2010年底設立的國泰世華銀行上海分行,銀行、保險獲利雙引擎啟動,國泰世華銀上海分行去年獲利已成為在大陸的國銀獲利王。
中信金去年4月成立中國信託商銀上海分行後,旗下轉投資仲信國際租賃公司上海總部也在去年開幕,讓中信金的上海總部雛形逐步浮現。
至於中租控股,去年斥資14億元買下的上海總部大樓,預計最快今年7月啟動,屆時中租控股子公司仲利國際租賃的上海員工,將遷至中租控股上海新總部大樓,估計可容納500∼600名員工。
中租控股指出,仲利國際租賃的上海新總部大樓尚在裝潢階段,等到裝潢完畢、通過相關大陸當地安全檢測後,就可讓員工遷入。中租今年首季也將陸續在杭州、長沙、鄭州以及濟南等地設點,讓大陸據點數將擴增至21個以上。
至於中租其他三大區域營運中心,包括華北天津、華中重慶與華南深圳,也評估將購置自有辦公樓層,目前已率先在天津買下辦公樓層,其他區域中心正在尋覓適合辦公樓層;台灣的部分,中租控股也在積極尋找土地作為新總部大樓。
第一金則是去年在上海購置一銀上海分行行舍,花費約新台幣4.2 億元,預計最快今年4月搬進,未來也可以當作設立總部的據點。
台工銀董事長駱錦明先前則說過,考慮在天津找適合地方興建大陸營運總部;富邦金傳出可能在廈門或福州找地蓋總部大樓,且至少斥資20億元。
華南金送件在北京設立子公司華南永昌證券第2家代表處,並賦與集團總聯絡處的功能,預計今年可以設立,力拚上半年完成,華南金的大陸「總部」雛形可說已逐步浮現。
華南金指出,總聯絡處設在北京,主要是可以快速了解大陸主管機關的法規改革等各方面,掌握第一手消息,對華南金的大陸布局將有很大幫助。
至於華南金控旗下華南永昌證券北京辦事處預計今年成立,成為未來的總聯絡處,未來也可望是潛在總部所在地。
多數金控大陸總部地點仍選定上海,金融業者指出,主要是考量上海是大陸金融重鎮,不論是洽談業務還是同業交流,都可以掌握第一手消息。
其中,國泰金布局速度最快,包含今年即將滿八年的上海國泰人壽,是由國泰人壽與大陸東方航空合資,國泰人壽與國泰世紀產各出資 50%成立的大陸國泰產險則是2008年成立,加上2010年底設立的國泰世華銀行上海分行,銀行、保險獲利雙引擎啟動,國泰世華銀上海分行去年獲利已成為在大陸的國銀獲利王。
中信金去年4月成立中國信託商銀上海分行後,旗下轉投資仲信國際租賃公司上海總部也在去年開幕,讓中信金的上海總部雛形逐步浮現。
至於中租控股,去年斥資14億元買下的上海總部大樓,預計最快今年7月啟動,屆時中租控股子公司仲利國際租賃的上海員工,將遷至中租控股上海新總部大樓,估計可容納500∼600名員工。
中租控股指出,仲利國際租賃的上海新總部大樓尚在裝潢階段,等到裝潢完畢、通過相關大陸當地安全檢測後,就可讓員工遷入。中租今年首季也將陸續在杭州、長沙、鄭州以及濟南等地設點,讓大陸據點數將擴增至21個以上。
至於中租其他三大區域營運中心,包括華北天津、華中重慶與華南深圳,也評估將購置自有辦公樓層,目前已率先在天津買下辦公樓層,其他區域中心正在尋覓適合辦公樓層;台灣的部分,中租控股也在積極尋找土地作為新總部大樓。
第一金則是去年在上海購置一銀上海分行行舍,花費約新台幣4.2 億元,預計最快今年4月搬進,未來也可以當作設立總部的據點。
台工銀董事長駱錦明先前則說過,考慮在天津找適合地方興建大陸營運總部;富邦金傳出可能在廈門或福州找地蓋總部大樓,且至少斥資20億元。
華南金送件在北京設立子公司華南永昌證券第2家代表處,並賦與集團總聯絡處的功能,預計今年可以設立,力拚上半年完成,華南金的大陸「總部」雛形可說已逐步浮現。
華南金指出,總聯絡處設在北京,主要是可以快速了解大陸主管機關的法規改革等各方面,掌握第一手消息,對華南金的大陸布局將有很大幫助。
因應人民幣商機,台工銀集團今年擬再招兵買馬,擴增300名人力,遠超過原本喊出的220人,除台灣工銀本身新增44人,還包括兩岸租賃業務招募188人、證券52人,以及其他關係企業新血,招募完畢後,台工銀集團員工人數將逾1,350人。
台工銀集團董事長駱錦明日前指出,為擴大業務,今年集團將大舉招募300名人力,先做好相關布局,以掌握景氣復甦契機。台工銀主管進一步指出,金管會已鬆綁工業投資大陸有價證券,加上未來兩岸清算機制上路,工銀未來可承作人民幣存放款,但收受存款的對象仍受銀行法限制。
據悉,台工銀與開發工銀今年都將再極力爭取工業銀行轉型商業銀行,鬆綁4大限制,包括放寬存款對象限制、放寬外匯業務限制、放寬中長期授信比率以及銀行負責人或職員兼任問題。
若存放款對象限制放寬,兩家工銀今年都可搭配租賃、創投以及人民幣業務三方向共行方式,前進大陸市場。以人民幣業務而言,台工銀指出,人民幣業務未來可透過香港分行運作,台工銀也可購買債券,增加人民幣活用管道。
但台工銀高層也指出,即使工業銀行可承作人民幣業務,台工銀在台灣的分行家數也不會跟著增加,因為「人民幣不是靠分行」,且台工銀有很多管道,不需要增加分行數目。
市場人士指出,台工銀先前曾表示不排除與海峽投資管理公司合作共同募集大陸資金,推測台工銀未來可能以共同設立私募股權基金為目標,藉此募集人民幣資金。台工銀過去一年營收成長36%,高於國內100大企業集團總營收成長平均值2.85%的水準。
台工銀集團董事長駱錦明日前指出,為擴大業務,今年集團將大舉招募300名人力,先做好相關布局,以掌握景氣復甦契機。台工銀主管進一步指出,金管會已鬆綁工業投資大陸有價證券,加上未來兩岸清算機制上路,工銀未來可承作人民幣存放款,但收受存款的對象仍受銀行法限制。
據悉,台工銀與開發工銀今年都將再極力爭取工業銀行轉型商業銀行,鬆綁4大限制,包括放寬存款對象限制、放寬外匯業務限制、放寬中長期授信比率以及銀行負責人或職員兼任問題。
若存放款對象限制放寬,兩家工銀今年都可搭配租賃、創投以及人民幣業務三方向共行方式,前進大陸市場。以人民幣業務而言,台工銀指出,人民幣業務未來可透過香港分行運作,台工銀也可購買債券,增加人民幣活用管道。
但台工銀高層也指出,即使工業銀行可承作人民幣業務,台工銀在台灣的分行家數也不會跟著增加,因為「人民幣不是靠分行」,且台工銀有很多管道,不需要增加分行數目。
市場人士指出,台工銀先前曾表示不排除與海峽投資管理公司合作共同募集大陸資金,推測台工銀未來可能以共同設立私募股權基金為目標,藉此募集人民幣資金。台工銀過去一年營收成長36%,高於國內100大企業集團總營收成長平均值2.85%的水準。
台灣工銀集團近期得獎連連,繼台駿國際租賃、中華票券分別獲「2012中國融資租賃榜」新生力量獎、第六屆「菁業獎」最佳票券金融獎佳作後,台灣工業銀行更勇奪金融聯合徵信中心的「金質獎」。
台灣工銀以報送聯合徵信中心的資料的「正確性」、「即時性」、「一致性」和「完整性」獲得佳績,在國內外銀行中脫穎而出,獲得「授信資料類銀行組金質獎」。
台灣工銀集團董事長駱錦明說,台灣工銀自1999年開行以來,即十分重視風險管理對銀行的重要性,以確保廣大存款戶存款資金安全,並維護股東及往來客戶權益。
駱錦明表示,雖然景氣仍待緩步復甦,台灣工銀集團卻已積極布局,2013年集團將擴增300名人力,除台灣工銀本身新增44人,還包括兩岸租賃業務招募188人、證券52人、及其他關係企業的新血。
台灣工銀以報送聯合徵信中心的資料的「正確性」、「即時性」、「一致性」和「完整性」獲得佳績,在國內外銀行中脫穎而出,獲得「授信資料類銀行組金質獎」。
台灣工銀集團董事長駱錦明說,台灣工銀自1999年開行以來,即十分重視風險管理對銀行的重要性,以確保廣大存款戶存款資金安全,並維護股東及往來客戶權益。
駱錦明表示,雖然景氣仍待緩步復甦,台灣工銀集團卻已積極布局,2013年集團將擴增300名人力,除台灣工銀本身新增44人,還包括兩岸租賃業務招募188人、證券52人、及其他關係企業的新血。
台灣工業銀行勇奪金融聯合徵信中心金質獎,由銀行公會理事長劉燈城頒贈獎狀予台灣工銀企金長執行副總經理葉瑞義代表接受。
台灣工銀集團董事長駱錦明表示,自1999年設行以來,即重視風險管理,以確保存款戶資金安全,並維護股東及往來客戶權益,且致力於建構良好風險管理架構與組織,並積極推動流程電腦化,徵授信作業流程於2001年取得ISO9001認證;徵授信電子化系統於2002年獲台灣傑出金融業務菁業獎最佳風險管理獎。2009年底新的徵授信系統上線後,徵審流程效率提升,授信資料庫變得更完備,有利後續信用風險資料運用,同時徵授信平台系統不斷改良,大幅降低人為輸入作業風險、提高資料正確性,且能更精準掌握和管理風險。
台灣工銀集團董事長駱錦明表示,自1999年設行以來,即重視風險管理,以確保存款戶資金安全,並維護股東及往來客戶權益,且致力於建構良好風險管理架構與組織,並積極推動流程電腦化,徵授信作業流程於2001年取得ISO9001認證;徵授信電子化系統於2002年獲台灣傑出金融業務菁業獎最佳風險管理獎。2009年底新的徵授信系統上線後,徵審流程效率提升,授信資料庫變得更完備,有利後續信用風險資料運用,同時徵授信平台系統不斷改良,大幅降低人為輸入作業風險、提高資料正確性,且能更精準掌握和管理風險。
台灣工銀昨(27)日公告,今年底前將對力晶放款大幅增提8億餘元備抵呆帳,同時對旺能光電、東林科技等轉投資事業提列資產減損共3.51億元。台工銀內部估算,大幅增提備抵呆帳與資產減損後,台工銀今年全年仍將有獲利,但會比去年衰退。
台工銀去年全年稅後純益9.36億元,每股稅後純益0.39元。台工銀今年上半年稅後純益4.18億元,每股稅後純益0.18元。下半年台工銀的獲利較上半年增加倍數以上,在增提備抵呆帳與轉投資資產減損後,全年獲利仍為正數。
台工銀對力晶放款為17.57億元,過去原本提列備抵呆帳不到1億元,年底前決定大舉增提,提損率拉高到50%,累計提列備抵呆帳金額達到8.78億餘元。
台工銀去年全年稅後純益9.36億元,每股稅後純益0.39元。台工銀今年上半年稅後純益4.18億元,每股稅後純益0.18元。下半年台工銀的獲利較上半年增加倍數以上,在增提備抵呆帳與轉投資資產減損後,全年獲利仍為正數。
台工銀對力晶放款為17.57億元,過去原本提列備抵呆帳不到1億元,年底前決定大舉增提,提損率拉高到50%,累計提列備抵呆帳金額達到8.78億餘元。
台灣工銀擬定轉型二部曲,台灣工銀集團董事長駱錦明指出,台工銀明年將優先與華票合併,成為股票上市公司,然後再併購商銀、擺脫工銀限制。目前已有多家中小銀行主動與台工銀接觸。
駱錦明也表示,台工銀集團明年將對外徵才超過220人以上,除了轉投資兩岸租賃事業需要徵才188人,台工銀本身與旗下證券、創投等,也要對外招聘數十人。
未來集團人力調度,除在大陸晉用當地人才外,台灣招聘新血也將有部分訓練後調往大陸市場。
駱錦明表示,成立13年的台工銀,已成為台灣100大企業集團之一,根據中華徵信所剛出爐的2012台灣100大企業集團調查,台工銀集團是成長最快的企業集團,過去一年營收成長36%,而100大企業集團總營收成長平均僅2.85%。台工銀規劃明年在天津增設租賃公司,在蘇州的台駿國際租賃與台灣的台工銀租賃,也都有擴張與徵才計畫。
目前台工銀在興櫃掛牌,駱錦明表示,台工銀要轉型,第一步要先合併華票,成為上市公司,預估最快明年中股東常會提出合併案,台工銀可藉由合併華票轉上市,才會再尋求合併商銀轉型的機會。
據了解,過去私募基金主導的金融機構包括日盛金、大眾銀、安泰銀等,都和台工銀接觸過,但是台工銀因合併華票計畫尚未完成,加上價格落差大,合併談判均沒有具體成型。駱錦明表示,台工銀目前規模不大,要一次完成合併華票與商銀有難度,因此決定分為兩階段,先完成合併華票再進行下一步。
至於明年的人力需求,駱錦明表示,台工銀租賃事業招募188位人才是經過精算過的,其中約三分之二在大陸,其餘則在台灣,另外台工銀本身與台工銀證券,也要召募數十人,明年集團徵才規模將超過220人。
駱錦明也表示,台工銀集團明年將對外徵才超過220人以上,除了轉投資兩岸租賃事業需要徵才188人,台工銀本身與旗下證券、創投等,也要對外招聘數十人。
未來集團人力調度,除在大陸晉用當地人才外,台灣招聘新血也將有部分訓練後調往大陸市場。
駱錦明表示,成立13年的台工銀,已成為台灣100大企業集團之一,根據中華徵信所剛出爐的2012台灣100大企業集團調查,台工銀集團是成長最快的企業集團,過去一年營收成長36%,而100大企業集團總營收成長平均僅2.85%。台工銀規劃明年在天津增設租賃公司,在蘇州的台駿國際租賃與台灣的台工銀租賃,也都有擴張與徵才計畫。
目前台工銀在興櫃掛牌,駱錦明表示,台工銀要轉型,第一步要先合併華票,成為上市公司,預估最快明年中股東常會提出合併案,台工銀可藉由合併華票轉上市,才會再尋求合併商銀轉型的機會。
據了解,過去私募基金主導的金融機構包括日盛金、大眾銀、安泰銀等,都和台工銀接觸過,但是台工銀因合併華票計畫尚未完成,加上價格落差大,合併談判均沒有具體成型。駱錦明表示,台工銀目前規模不大,要一次完成合併華票與商銀有難度,因此決定分為兩階段,先完成合併華票再進行下一步。
至於明年的人力需求,駱錦明表示,台工銀租賃事業招募188位人才是經過精算過的,其中約三分之二在大陸,其餘則在台灣,另外台工銀本身與台工銀證券,也要召募數十人,明年集團徵才規模將超過220人。
針對台灣工業銀行轉型商業銀行,台工銀董事長駱錦明指出,會透過併購達到工銀轉型的目標。駱錦明說,台工銀確實有考慮併購,且已與國內幾家銀行洽談,但因牽涉各銀行文化及股東事宜,對方是否願意放棄(經營權)等,目前尚未定案。
駱錦明也以台工銀在海外談併購為例指出,台工銀原本在紐約已相中一家銀行,但對方經營者希望合併後可獲得較大股分、主要經營權,與台工銀的期望並不符合。駱錦明說,台工銀現階段會先合併華票,接下來再尋找適合的合併商銀機會。
台工銀高層指出,工銀最終仍以轉型商銀為目標,目前最新進度會採兩方向進行,包括再向金管會爭取其他業務鬆綁,或是靠併購達成目標,現階段而言,靠併購的確是最快的方式。
至於大陸業務,駱錦明指出,台工銀正積極申請天津核發的融資租賃、貿易融資以及保理業務的三合一執照;若可取得保理業務執照,台工銀在大陸可望創造租賃事業以外的應收帳款買賣業務。目前台灣僅台新金旗下台新津融資租賃(中國)公司取得該執照。
為了追上台工銀租賃業務發展計畫,台工銀也已宣布將徵才188人,加計其他部門的人力需求,台工銀集團明年估計將再徵才超過200 人。
駱錦明也以台工銀在海外談併購為例指出,台工銀原本在紐約已相中一家銀行,但對方經營者希望合併後可獲得較大股分、主要經營權,與台工銀的期望並不符合。駱錦明說,台工銀現階段會先合併華票,接下來再尋找適合的合併商銀機會。
台工銀高層指出,工銀最終仍以轉型商銀為目標,目前最新進度會採兩方向進行,包括再向金管會爭取其他業務鬆綁,或是靠併購達成目標,現階段而言,靠併購的確是最快的方式。
至於大陸業務,駱錦明指出,台工銀正積極申請天津核發的融資租賃、貿易融資以及保理業務的三合一執照;若可取得保理業務執照,台工銀在大陸可望創造租賃事業以外的應收帳款買賣業務。目前台灣僅台新金旗下台新津融資租賃(中國)公司取得該執照。
為了追上台工銀租賃業務發展計畫,台工銀也已宣布將徵才188人,加計其他部門的人力需求,台工銀集團明年估計將再徵才超過200 人。
大陸租賃市場潛力無窮,讓國內銀行爭相搶入開拓相關業務,隨著國銀大陸租賃據點增加,人才需求也跟著變多,業者保守估計,明年台資金融業在大陸租賃的人才需求,至少上看千人。
台工銀董事長駱錦明指出,明年台工銀將大舉徵才,其中租賃事業就要招募188位人才,其中2/3將布局在大陸,包括天津、蘇州及各地據點,另外1/3則是要為台灣工銀租賃擴增人力。
明年包括中租、台工銀、永豐金都將針對大陸租賃市場需求招募新血,加上部分中小銀行的大眾銀、台中銀、陽信銀以及板信銀都有規劃前進大陸租賃市場,明年相關人才需求將不亞於今年。
租賃業者指出,大陸租賃每一新據點需求人數不一,十多人到數十人皆有。
駱錦明指出,大陸租賃市場潛力無窮,搭配大陸政府「十二五計畫」扶植中小企業的規劃,加上十八大之後政策明朗,投資意願增加,大陸租賃市場的發展一片光明。
台工銀旗下大陸台駿國際租賃董事長許明郭指出,近一年多台駿業務持續成長,風險也在有效控制之下,獲利逐漸增加,今年預計獲利 430多萬元人民幣;明年台駿將再增設2據點,包括3月設立廣東東莞據點、8月設立南京據點。
大型租賃業中租控股今年兩岸租賃人力已經增加逾300人,大陸方面就增加逾200人,加上明年中租在兩岸都有據點擴增計畫,台灣擬擴增6個據點,大陸則擬再擴增4、5個據點,人才需求估計可能超過 300人。
台工銀董事長駱錦明指出,明年台工銀將大舉徵才,其中租賃事業就要招募188位人才,其中2/3將布局在大陸,包括天津、蘇州及各地據點,另外1/3則是要為台灣工銀租賃擴增人力。
明年包括中租、台工銀、永豐金都將針對大陸租賃市場需求招募新血,加上部分中小銀行的大眾銀、台中銀、陽信銀以及板信銀都有規劃前進大陸租賃市場,明年相關人才需求將不亞於今年。
租賃業者指出,大陸租賃每一新據點需求人數不一,十多人到數十人皆有。
駱錦明指出,大陸租賃市場潛力無窮,搭配大陸政府「十二五計畫」扶植中小企業的規劃,加上十八大之後政策明朗,投資意願增加,大陸租賃市場的發展一片光明。
台工銀旗下大陸台駿國際租賃董事長許明郭指出,近一年多台駿業務持續成長,風險也在有效控制之下,獲利逐漸增加,今年預計獲利 430多萬元人民幣;明年台駿將再增設2據點,包括3月設立廣東東莞據點、8月設立南京據點。
大型租賃業中租控股今年兩岸租賃人力已經增加逾300人,大陸方面就增加逾200人,加上明年中租在兩岸都有據點擴增計畫,台灣擬擴增6個據點,大陸則擬再擴增4、5個據點,人才需求估計可能超過 300人。
金管會日前與工業銀行高層主管見面,暗示工業銀行若要轉型與商銀抗敵,可藉由併購方式進行,不宜直接申請取得商業銀行執照。
金融人士指出,若有金管會背書,工業銀行在市場上尋覓對象的招親動作應會更迅速,以盡快達成轉型目的。
工業銀行高層指出,現階段若要併購,將會以有出售意願的銀行為優先。市場推估,具有私募出場話題的三家私募銀行,有機會與工業銀行進行洽談。
據悉,目前安泰銀仍傾向與日系與歐美銀行洽談,大眾銀則以整頓體質為優先,僅拼明年發放股利的萬泰銀較有機會成為工銀洽談合併目標。
過去開發金曾有意與萬泰銀談親事,且開發金已是萬泰銀第三大股東,市場推估,開發金較有機會與萬泰銀洽談親事,但據悉,目前開發金還未與萬泰銀進一步洽談。
相關人士指出,為尋找工銀轉型,開發金控董事長陳木在與台工銀 董事長駱錦明日前拜會金管會主委陳裕璋,會中金管會希望,工業銀行若有意轉型,可與商業銀合併,像交通銀行與中國國際商業銀行合併後,仍可經營商業銀行業務。
據悉,金管會高層認為,國內商業銀行法與工業銀行已執行多年,若要通盤改制,必須再投入大批人力與時間,且商業銀行執照已有多年未發,工業銀行藉由併購商業銀行取得執照,會是最快的作法。
工業銀行高層指出,併購商業銀行的確是最快的作法,但併購目標價位與合併方式必須要達到雙方認可,目前市場上欲出售的地方銀行並不多,短時間內較難談成親事,因此不會為合併而合併,會尋求到最佳標的,再謹慎參酌。
金融人士指出,若有金管會背書,工業銀行在市場上尋覓對象的招親動作應會更迅速,以盡快達成轉型目的。
工業銀行高層指出,現階段若要併購,將會以有出售意願的銀行為優先。市場推估,具有私募出場話題的三家私募銀行,有機會與工業銀行進行洽談。
據悉,目前安泰銀仍傾向與日系與歐美銀行洽談,大眾銀則以整頓體質為優先,僅拼明年發放股利的萬泰銀較有機會成為工銀洽談合併目標。
過去開發金曾有意與萬泰銀談親事,且開發金已是萬泰銀第三大股東,市場推估,開發金較有機會與萬泰銀洽談親事,但據悉,目前開發金還未與萬泰銀進一步洽談。
相關人士指出,為尋找工銀轉型,開發金控董事長陳木在與台工銀 董事長駱錦明日前拜會金管會主委陳裕璋,會中金管會希望,工業銀行若有意轉型,可與商業銀合併,像交通銀行與中國國際商業銀行合併後,仍可經營商業銀行業務。
據悉,金管會高層認為,國內商業銀行法與工業銀行已執行多年,若要通盤改制,必須再投入大批人力與時間,且商業銀行執照已有多年未發,工業銀行藉由併購商業銀行取得執照,會是最快的作法。
工業銀行高層指出,併購商業銀行的確是最快的作法,但併購目標價位與合併方式必須要達到雙方認可,目前市場上欲出售的地方銀行並不多,短時間內較難談成親事,因此不會為合併而合併,會尋求到最佳標的,再謹慎參酌。
本國銀行近年相繼前進大陸租賃市場,惟銀行指出,大陸租賃業務市場發展潛力無窮,但須面對外資企業競爭、資金取得不易、風險控管及政策配套不足等問題。
另外,大陸中小企業財務資訊透明度低,對其營運變化及還款來源掌握不易,以及大陸貨幣緊縮使租賃業營運資金來源不易取得等,也須面對解決。
目前已有第一金、台新金、開發金、新光金、國票金、合庫金、永豐金及中信金等金控,以及上海銀、台灣工銀等,相繼前進大陸設租賃公司,接下來,華南金將於12月中旬在深圳設立租賃公司。此外,包括元大金、大眾銀、台中銀也將陸續進攻大陸租賃市場。
受到貨幣政策緊縮的影響,大陸中小企業近年來透過銀行管道獲取融資日益困難,正好提供租賃業者拓展業務的機會。
目前大陸租賃滲透率(租賃金額占社會設備投資總額)僅3.1%,相較於已開發國家租賃滲透率均介於10-20%之間,明顯偏低,未來隨大陸經濟蓬勃發展,將持續帶動整體租賃業務成長。
據第一銀行風控管理中心徵信所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從大陸GDP年增率遠高於已開發國家,顯示未來租賃業務深具發展潛力。
大陸中小企業家數占全國企業總數超過九成,銀行放款業務對象多以大型企業以及國央企為主,中小企業藉由銀行管道取得的貸款,僅占銀行授信總餘額的四成,租賃業者成為提供中小企業另一個融資管道。
近來大陸租賃聯盟業者提出警告,近年新成立的租賃公司在資本適足率、資產負債比率及不良資產比率等風險指標控管不足,多數已超越同業警戒上限,加上部分同業透過會員制度進行非法融資,對租賃業者經營體質造成不利影響。
此外,由於中小企業財務狀況較不透明,經營者較缺乏信用觀念,致租賃公司信用控管風險大幅提高。
另外,大陸中小企業財務資訊透明度低,對其營運變化及還款來源掌握不易,以及大陸貨幣緊縮使租賃業營運資金來源不易取得等,也須面對解決。
目前已有第一金、台新金、開發金、新光金、國票金、合庫金、永豐金及中信金等金控,以及上海銀、台灣工銀等,相繼前進大陸設租賃公司,接下來,華南金將於12月中旬在深圳設立租賃公司。此外,包括元大金、大眾銀、台中銀也將陸續進攻大陸租賃市場。
受到貨幣政策緊縮的影響,大陸中小企業近年來透過銀行管道獲取融資日益困難,正好提供租賃業者拓展業務的機會。
目前大陸租賃滲透率(租賃金額占社會設備投資總額)僅3.1%,相較於已開發國家租賃滲透率均介於10-20%之間,明顯偏低,未來隨大陸經濟蓬勃發展,將持續帶動整體租賃業務成長。
據第一銀行風控管理中心徵信所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從大陸GDP年增率遠高於已開發國家,顯示未來租賃業務深具發展潛力。
大陸中小企業家數占全國企業總數超過九成,銀行放款業務對象多以大型企業以及國央企為主,中小企業藉由銀行管道取得的貸款,僅占銀行授信總餘額的四成,租賃業者成為提供中小企業另一個融資管道。
近來大陸租賃聯盟業者提出警告,近年新成立的租賃公司在資本適足率、資產負債比率及不良資產比率等風險指標控管不足,多數已超越同業警戒上限,加上部分同業透過會員制度進行非法融資,對租賃業者經營體質造成不利影響。
此外,由於中小企業財務狀況較不透明,經營者較缺乏信用觀念,致租賃公司信用控管風險大幅提高。
台灣工業銀行等四家金融機構共同主辦南緯實業公司新台幣12億元、期間5 年的聯合授信案,由南緯實業董事長林瑞岳與統籌主辦銀行台灣工業銀行總經理楊錦裕及其他參貸銀行代表,11月26日在台灣工業銀行總部簽訂聯貸合約,此次聯貸主要用途為改善財務結構及提供中期營運週轉金。
成立至今已超過30年的南緯,是國內垂直整合程度高的紡織成衣業者。近年致力於產業轉型,研發原液染色環保彩纖,改變傳統的染色過程,從源頭上解決紡織行業染色的污染,落實生產過程污染物零排放的目標;同時率先市場發展金屬纖維技術,透過其抗電磁波、抗高溫(1,000度)的特性,將研發觸角延伸到孕婦裝、微波爐罩、汽車玻璃、智慧型成衣等高附加價值的商品。
台灣工銀表示,為配合南緯拓展大陸市場所需,此聯貸案特別規劃5年期中期放款額度,獲得各家參貸銀行熱烈支持,期間更吸引超額認購,全案迅速完成募集。
成立至今已超過30年的南緯,是國內垂直整合程度高的紡織成衣業者。近年致力於產業轉型,研發原液染色環保彩纖,改變傳統的染色過程,從源頭上解決紡織行業染色的污染,落實生產過程污染物零排放的目標;同時率先市場發展金屬纖維技術,透過其抗電磁波、抗高溫(1,000度)的特性,將研發觸角延伸到孕婦裝、微波爐罩、汽車玻璃、智慧型成衣等高附加價值的商品。
台灣工銀表示,為配合南緯拓展大陸市場所需,此聯貸案特別規劃5年期中期放款額度,獲得各家參貸銀行熱烈支持,期間更吸引超額認購,全案迅速完成募集。
台灣本土租賃業受到內外租賃及金融業夾攻、殺低利率搶客,市場緊縮,進前轉將焦點鎖定大陸租賃市場,今年已增資近百億元進軍大陸市場,明年增資金額估計將再飆高。
今年包括中租、台工銀都已啟動增資,中租增資金額最龐大,上半年增資1.9億美元進軍大陸租賃市場,增資完後,仲立國際租賃資本額達到3.1億美元,仲津國際租賃也增資0.1億美元。
中租明年將再增資1.9億美元,分別投資台灣中租迪和與大陸租賃市場業務,預計於明年第一季開始啟動,初期將會先增資5000萬美元到大陸租賃子公司中。
台工銀今年也增資了5億元於台工銀租賃,再轉增資1000萬美元於大陸租賃公司,目前台工銀在大陸已擁有兩家租賃公司,包括台駿國際租賃以及天津租賃。日盛租賃、大眾租賃也擬計畫前進大陸市場,目前尚在籌劃中。
歷史悠久的中泰租賃公司明年將啟動增資計畫,估計將再增資300 萬美金進軍大陸,將中泰融資租賃(蘇州)資本額拉高至1400萬美元。
國內租賃業者指出,進軍大陸租賃市場對自身營運較有幫助,因為台灣市場受到國際租賃公司以及台灣金融業殺低利率搶客競爭,案件下滑,僅剩大型租賃公司有能力競爭。
以汽車租賃為例,在銀行搶進殺價競爭後,目前汽車租賃利率僅剩 5∼6%,與過往動輒7∼8%、甚至10%以上利率差距很大。
今年包括中租、台工銀都已啟動增資,中租增資金額最龐大,上半年增資1.9億美元進軍大陸租賃市場,增資完後,仲立國際租賃資本額達到3.1億美元,仲津國際租賃也增資0.1億美元。
中租明年將再增資1.9億美元,分別投資台灣中租迪和與大陸租賃市場業務,預計於明年第一季開始啟動,初期將會先增資5000萬美元到大陸租賃子公司中。
台工銀今年也增資了5億元於台工銀租賃,再轉增資1000萬美元於大陸租賃公司,目前台工銀在大陸已擁有兩家租賃公司,包括台駿國際租賃以及天津租賃。日盛租賃、大眾租賃也擬計畫前進大陸市場,目前尚在籌劃中。
歷史悠久的中泰租賃公司明年將啟動增資計畫,估計將再增資300 萬美金進軍大陸,將中泰融資租賃(蘇州)資本額拉高至1400萬美元。
國內租賃業者指出,進軍大陸租賃市場對自身營運較有幫助,因為台灣市場受到國際租賃公司以及台灣金融業殺低利率搶客競爭,案件下滑,僅剩大型租賃公司有能力競爭。
以汽車租賃為例,在銀行搶進殺價競爭後,目前汽車租賃利率僅剩 5∼6%,與過往動輒7∼8%、甚至10%以上利率差距很大。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