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明機器人(上)公司新聞
達明機器人4日與同一集團的雲達及西門子,共同在台北國際電腦 展,展示協作型機器人手臂。達明機器人指出,相較於其他機器人手 臂公司,達明是第一個將鏡頭和影像功能結合協作型機器人手臂的業 者,目前並積極導入AI技術。
除了協作型機器人,達明並展示NVIDIA Omniverse機器人模擬應用 程式,透過產品或物件的模型檔,在3D虛擬世界模擬協作型機器人的 工作。該公司認為,輝達Omniverse特色在於物件的數位擬真,當這 些資料蒐集下來後,交由AI去訓練學習,讓協作型機器人手臂可以更 加理解環境和具備辨識能力,不但變得更聰明,且能夠減少誤差,提 升效率。
黃鐘賢表示,NVIDIA Omniverse所創造出的數位孿生平台,協助工 廠在轉型智慧工廠之前,先模擬工廠實際運作的樣態,就好像堆積木 一樣,可以組裝及拆卸,直到模擬出最佳狀態,最重要是節省建置成 本。
也因此,達明機器人有意將此數位孿生平台,成為該公司的服務項 目之一,協助有意建置智慧工廠、自動產線的業者,先模擬再執行。 而達明機器人也可以從單純的AI協作型機器人手臂公司,再跨足到智 慧工廠服務公司。
NVIDIA Omniverse數位孿生平台的成本,依資料量及訓練量而不同 。因此,未來商業模式還在討論中,未來跨足到服務業務,毛利率勢 必優於現況。
目前已公開發行的達明機器人為因應AI時代的競爭,已預定於202 4年股東會,討論上市櫃前現增發行新股一案,為邁入資本市場預做 準備。
而4日開展的台北國際電腦展,達明機器人受輝達創辦人黃仁勳青 睞,特地站台比讚。
**達明機器人加速IPO 布局AI機器手臂** 台灣機器人產業龍頭達明機器人於6月21日召開股東會,討論上市櫃前現金增資案,為進軍資本市場邁出重要一步。達明機器人強調,IPO時程仍待營運狀況而定。 達明機器人與微星、聰泰、羅昇和雲達等四大廠商攜手,推出整合AI功能的協作型機器手臂,強化智慧製造及數位孿生應用的潛力。 達明機器人2024年研發重心聚焦於視覺AI,運用NVIDIA Omniverse的Isaac Sim打造數位孿生,虛擬建模工作環境,生成大量模擬資料,縮短機器人編程時間達70%,生命週期完成時間也減少20%。 達明機器人與NVIDIA合作,透過RTX GPU提升機器人的AI運算效能,內建視覺系統和AI推論引擎,與其他競品區隔。達明機器人與雲達共同展出智慧工廠與5G解決方案,與聰泰合作開發具AI檢測功能的協作型機器人,進軍工業自動化市場。 此外,達明機器人與佳士達旗下的羅昇合作,運用AI進行電子產品瑕疵檢測,並與微星合作AMR(自主移動機器人)應用,看好智慧運輸的商機。 達明機器人去年每股稅後純益0.12元,今年股東會將討論現金增資發行新股,作為上市櫃及公開承銷的股份來源。達明機器人持續布局AI機器手臂領域,力求在資本市場創造亮眼表現。
達明機器人將攜手微星、聰泰、羅昇及同為廣達集團的雲達等四大 廠商,推出結合AI功能的協作型機器手臂產品。未來看好在電子、倉 儲、汽車、半導體等各行業所帶來的智慧製造及數位孿生的應用。
達明機器人表示,2024年研發重心將放在視覺AI功能,運用NVIDI A Omniverse機器人模擬應用程式-Isaac Sim,打造出數位孿生,以 虛擬方式對工作環境進行建模,以生成式AI產出數萬張模擬資料,在 虛擬工作環境中進行測試和優化,可訓練出能夠推動各行業重大變革 的超級AI模型。該平台可協助減少7成機器人編程時間,生命週期完 成時間亦可縮短20%。
達明機器人公司營運長黃識忠表示,與其他品牌不同,達明機器人 內建視覺系統和人工智慧推論引擎,使用NVIDIA RTX GPU來提升機器 人的AI性能。
達明機器人與同為廣達集團的雲達,4日於台北國際電腦展,共同 展示智慧工廠與5G解決方案,例如3D取件等。另外,與影像辨識暨A I解決方案商聰泰合作具備AI檢測功能的協作型機器人手臂,雙方未 來將攜手進軍工業自動化生產鏈市場。
佳士達旗下的羅昇,則是與達明機器人合作,運用AI技術為電子產 品進行瑕疵檢測。
達明機器人與微星科技已針對AMR(自主移動機器人)合作,雙方 共同看好智慧運輸的場域應用商機。
達明機器人兩年前公開發行,2023年時每股稅後純益0.12元,該公 司股東會通知書,將上市櫃前辦理現金增資發行新股列為今年度股東 會議案之一,並表示此次現金增資發行新股將做為初次上櫃及公開承 銷股份來源。
達明機器人搶攻商機 廣達佳世達全力搶食
鴻海積極進軍機器人產業,不過,國內另兩大科技業巨頭廣達和佳世達也早就在機器人領域耕耘多年,全力搶攻商機。
廣達集團的機器人業務由旗下達明負責,堪稱全球第二大協作機器人廠商。達明提供多元的AI協作機器人,從適合電子和3C產業的輕載機器人,到半導體、物流運輸和汽車產業的中重載機器人,甚至還有近期推出的高載重機器人TM25S。
在今年的輝達GTC大會上,達明研發團隊應邀演講,分享機器人領域的專題知識。此外,達明也與微星合作,展示結合機械手臂和自主移動機器人(AMR)的解決方案。
佳世達集團布局機器人產業則以智能方案事業群為主,涵蓋工業應用和商業領域。佳世達也透過投資工業電腦廠友通切入無人化市場。日前,佳世達宣布與高通攜手合作,友通開發的工業主板採用高通QCS6490處理器,提升自主移動機器人、自動導引車(AGV)和工業電腦的效能與靈活性。
佳世達集團旗下的自動化通路商羅昇,也在今年電腦展與達明機器人合作,展示達明協作機器人方案,主要聚焦於智慧工廠的瑕疵檢測應用。
廣達集團機器人業務由旗下達明操刀,達明為全球第二大協作機器人廠商,其全方位AI協作機器人從適用於電子和3C產業的一般負載機器人,到半導體、物流搬運和汽車行業適用的中高負載機器人,以及最近推出的高負載機器人TM25S。
今年輝達GTC大會,達明研發高層受到邀請,就機器人領域專題演講。此外,達明也與微星合作,在GTC上展示機械手臂結合自主移動機器人(AMR)的方案。
佳世達集團布局機器人商機,主要由旗下智能方案事業群操刀,涵蓋工業應用及商用領域,並透過轉投資工業電腦廠友通近年切入無人商機,日前宣布攜手高通,友通開發的工業主板採用高通QCS6490處理器,以提升自主移動機器人、自動導引車(AGV)與工業電腦等應用的性能表現及彈性。
佳世達集團旗下自動化領域通路商羅昇今年電腦展也與廣達旗下達明機器人合作,在羅昇攤位上展示廣明協作機器人方案,主要聚焦智慧工廠相關應用,針對電子產品進行瑕疵檢測。
**達明機器人攜手國際大廠登台 Computex**
廣明旗下的達明機器人將在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大展身手,攜手微星、雲達科技、聰泰、羅昇等四大廠,展示其在機器人領域的最新技術與應用。
隨著輝達(NVIDIA)預計在 2024 年第一季推出機器人 Project GROOT,業界對 AI 在機器人領域的應用寄予厚望。此次 Computex,達明機器人將展出其協作型機器人手臂,並進一步提升其負重能力、影像辨識和內建 AI 功能。
此外,達明機器人與雲達科技將利用 NVIDIA Omniverse 機器人模擬應用程式,打造智慧工廠的數位雙生,讓業者可在擬真環境中進行設備測試和產線優化。
達明機器人也將與微星科技合作展示 AMR(自主移動機器人),結合達明機器人的協作型機器人手臂,展現自動化檢測的應用。此外,達明機器人還將與聰泰和羅昇合作,運用各自在影像辨識和自動化產線的技術優勢,進行多面向、多角度的檢測。
達明科技最新推出的協作型機器人手臂產品 TM30S,負載重量提升至 35 公斤。從財報顯示,達明 4 月營收 1.62 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 55.11%,顯示其協作型機器人手臂出貨量明顯增長。
受惠於達明機器人在 Computex 的多項展出,廣明股價 21 日上漲 8.83%,收於 108.5 元。
輝達(NVIDIA)機器人Project GR00T在2024年第一季推出後,業 界紛紛看好AI在機器人領域的相關應用。今年的台北國際電腦展,相 關機器人廠商也受到關注。
廣明旗下的達明機器人,以協作型機器人手臂為主要產品,除了持 續增加負重能力,並強化影像辨識和內建AI功能。另一方面,達明機 器人幾年前已與輝達合作,運用NVIDIA Omniverse機器人模擬應用程 式-Isaac Sim,打造出數位雙生(透過螢幕呈現3D模擬實境,複製 真實世界),可廣泛應用於智慧型工廠,業者可在此3D模擬環境中, 進行各項設備架構模擬、測試或產線優化等工程等,對於成本節省有 相當大的成效。
達明機器人此次在台北國際電腦展與同集團的雲達科技,以及國際 大廠西門子,利用NVIDIA Omniverse機器人模擬應用程式,展示「3 D取物」,其最主要的應用場域為智慧工廠。
今年第一季輝達舉辦GTC大會時,達明機器人與微星科技,在美國 舊金山共同展示AMR(自主移動機器人),6月也會移師台北國際電腦 展展示。
而聰泰擅長的是影像辨識技術,達明機器人與聰泰將在虛擬的環境 下,模擬多面向、多角度的檢測。
而佳士達旗下的羅昇,本業為自動化產線及AOI視覺檢測,達明機 器人也與其合作,利用協作型機器人拿工件,針對電子產品進行瑕疵 檢測。
達明科技協作型機器人手臂最新產品為TM30S,其負載重量達35公 斤。
從該公司的財報,也可看出協作型機器人手臂的出貨有明顯增溫, 達明4月營收1.62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55.11%,累計1∼4月份營收 為4.91億元,年增12.97%。
受惠於旗下達明機器人在台北國際電腦展有多項展出,廣明21日帶 量上攻,以108.5元作收,單日上漲8.83%。
**外資重返台灣房市!高雄建物取得面積奪冠**
隨著政府積極招攬國際大廠,外國人在台灣投資不動產的熱度再度升溫。根據內政部統計,2024年第1季,外國人共取得290棟建物,超過2022年同期,创下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在取得建物面積方面,高雄市以6,040坪奪冠,占全台逾51.7%,成為外國人投資的熱門標的。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分析,隨著谷歌(Google)、輝達(NVIDIA)等國際大廠持續加碼台灣,帶動外國人對台灣房市的興趣。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指出,台北市和新北市向來是外國人購置建物的首選,不過外資購買土地則偏好桃園市和新北市,原因是地價較低且交通便利。
賴志昶表示,雖然外國人取得高雄建物數量僅約35棟,但取得面積卻占全台一半以上,顯示高雄積極招商和外國投資人偏好大型商用不動產的趨勢。
達明此次在北美最大自動化技術展Automate 2024推出TM30S全方位AI協作機器人,以高達35公斤的負載能力及優異的臂長,搭載強大的AI及智慧視覺,能大幅提升智慧製造的自動化生產效能。
達明表示,TM30S特別適用於半導體產業,例如半導體後段製程,該領域需要大量的人力操作,包括裝卸和取放重達35公斤的晶圓盒。
台灣搶搭人形機器人熱潮 廣達達明爭取NVIDIA商機
台灣科技龍頭廣達集團積極佈局機器人領域,旗下子公司達明是全球第二大協作機器人廠商。隨著NVIDIA執行長黃仁勳預測人形機器人將成未來主流,達明也瞄準這波商機。
黃仁勳近日表示,人形機器人成本將低於市場預期,且在為人設計的環境中更具靈活性。廣達集團的機器人業務由達明負責,推出從電子產業到汽車業適用的全方位AI協作機器人。
值得注意的是,達明曾在去年電腦展上受到黃仁勳的青睞。黃仁勳展示達明如何運用NVIDIA的Isaac Sim機器人模擬應用程式,開發數位孿生應用項目,優化機器人生產線檢測,大幅減少機器人編程時間。
達明機器人主打AI技術,內建智慧視覺和AI功能,可精準進行瑕疵檢測,為協作機器人帶來新一代的定義。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日前在CadenceLIVE 2024大會時表示,未來人形機器人將成主流,製造成本可能較市場預期還要低許多,黃仁勳並說,現在大部分環境都是為人類設計的,包括生產線、倉庫等,在為在人類設計的環境中,人形機器人運作可能會更加靈活,更具生產力。
廣達集團機器人業務由旗下廣明子公司達明操刀,為全球第二大協作機器人廠商,其全方位AI協作機器人從適用於電子和3C產業的一般負載機器人,到半導體、物流搬運和汽車行業適用的中高負載機器人,以及最近推出的高負載機器人TM25S。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電腦展上,黃仁勳在演講中曾特別提及達明,介紹其利用輝達的Isaac Sim(基於 NVIDIA Omniverse 構建的機器人模擬應用程式),來開發自訂的數位孿生應用項目,藉此優化機器人生產線檢測,可使機器人編程時間減少70%。
達明機器人以AI重新定義下個世代的協作機器人TM AI Cobot,最大特色在於內建智慧視覺及AI,可精準辨識及進行瑕疵檢測。
**達明AI機器人邀請參與全國智慧製造應用競賽**
2024年全國智慧製造應用競賽現正火熱報名中,由達明機器人、臺中高工攜手桃園市政府以及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臺中市政府教育局共同舉辦。
競賽題目分為無人商店、AI創新應用與物流應用三大組別,總獎金近40萬元。
達明機器人強調,競賽旨在運用AI技術重新定義協作機器人的應用,探討無人商店與物流業未來發展。
其中,「AI創新組」不設限題目,鼓勵參賽者使用達明機器人AI解決方案或結合自行開發的AI技術,解決產業複雜課題。
已進入第三屆的競賽,吸引上百組隊伍提案,18組入選決賽,達明機器人將提供入圍組別完整的教育訓練資源,包含專家解題輔導、實體課程訓練與豐富的軟硬體資源。
達明機器人表示,競賽提供自動化應用與AI開發者交流平台,歡迎機器人和AI領域好手踴躍參與。報名詳情請上達明機器人競賽專屬網站查詢。
達明機器人以AI重新定義下個世代的協作機器人,從自動化的角度 出發,發展出以應用與創新兼具的智慧製造應用競賽:物流應用組與 無人商店組,從服務零售業的角度出發,面臨人力短缺的現況,探討 如何發揮協作型機器人與人合作的安全特性,實踐在無人商店與物流 業的未來。「AI創新組」命題不設限,使用達明機器人AI解決方案, 或是結合學生自行開發的AI,將人工智慧實現於產業應用並解決複雜 的課題。
全國智慧製造應用競賽邁入第三屆,吸引上百組團隊提案,18組入 選決賽,所有入選決賽組別,達明機器人皆會提供完整的教育訓練資 源,包含專家的解題輔導、長達一周的實體課程訓練、豐富的軟硬體 資源,全力支援參賽者的實踐創意提案,以及解題的自動化背景知識 。
2024年全國智慧製造應用競賽再次匯聚產官學資源,提供總獎金近 40萬元的獎項,以及完善的學習資源,提供自動化應用,及AI開發者 嶄新的交流平台,號召各界機器人AI好手加入挑戰,報名火熱進行中 ,更多資訊請參考www.academy.tm-robot.com/competitio n。
【新聞報導】 達明機器人,這個廣受矚目的台灣創新品牌,近期宣布了一個令人振奋的消息:即將在2024年推出一款可負載達30公斤的協作型機器人手臂,並將AI人工智慧技術融入其中,預計帶來新的業績成長。 這款新型機器人手臂不僅擁有攝影鏡頭的功能,能夠視覺辨識物件,達到協作和操作的目的,更將挑戰協作型機器手臂的負載極限。達明機器人表示,這款30公斤負載重量的產品,將應用於半導體廠晶圓盒的搬運,以及有堆棧需求的工廠和物流業。 不過,近年來達明機器人的業績並非一帆風順。11月的營收為1.07億元,年減5.73%,累計1~11月營收為11.19億元,年減12.14%。2023上半年稅後純益僅446萬元,較去年同期大幅衰退。但達明機器人對未來充滿信心,期望在2024年能夠回到之前每年約2~3成的年成長力道。 此外,達明機器人與台中高工「臺中智慧製造技術教學中心」的合作成果也令人期待。兩者結合理論與實務,提供結合AI的機械手臂編程課程,培育智慧製造的科技人才。截至目前,已有713名學生完成中心的課程,並參加了8月舉辦的2023年全國智慧製造應用競賽。 達明機器人獲得國教署支持,在台灣北中南各地的高中職設立了手臂訓練中心,並將有12組隊伍參加2024年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的競賽。這一系列的動作,不僅展現了達明機器人的創新實力,也顯示了台灣在智慧製造領域的發展潛力。
達明主要產品為協作型機器人,該公司產品特色為具備攝影鏡頭的 功能,可用視覺來辨識物件,達到協作和操作的目的。達明近年已推 出可負載25公斤的協作型機器人,預計2024年將推出可負載30公斤的 協作型機器人手臂。
達明表示,30公斤的負載重量,已是協作型機器手臂的極限了。未 來該產品將應用於半導體廠晶圓盒的搬運,及有堆棧需求的工廠及物 流業者。
達明11月營收1.07億元,年減5.73%,累計1∼11月營收為11.19億 元,年減12.14%。2023上半年稅後純益僅446萬元,較去年同期0.4 7億元,呈現大幅衰退。2023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0.05元,遠低於去 年同期的0.48元。
達明表示,2023年因整體經濟不穩定,影響企業客戶資本支出收斂 ,因此,年度營收獲利下滑。展望2024年,期望可以回到之前,每年 約2~3成的年成長力道。
達明14日與台中高工「臺中智慧製造技術教學中心」,共同發表合 作成果。達明結合理論與實務,提供結合AI的機械手臂編程課程,培 育智慧製造的科技人才。
臺中高工校長黃維賢表示,達明協作型機器人內建視覺及AI技術, 不僅用於課程教學,也應用於全國性競賽。達明機器人與中心合作還 包括開發SSD硬碟生產線教學模組,並將TM Image Manager的生產概 念融入教學,截至11月底,已有713名學生完成中心的課程,並參加 8月舉辦的2023年全國智慧製造應用競賽。
達明機器人獲得國教署支持,在台灣北中南各地的高中職設立了手 臂訓練中心,包括南港高工、松山農工、三重高工和高雄高工等,經 過達明機器人培訓,將有12組隊伍參加2024年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 展的競賽。
台灣工業技術研究院(工研院)與奧地利林茲藝術與工業設計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共同帶領廣達集團旗下達明機器人跨足文化藝術領域,進軍國際舞台。達明機器人營運長黃識忠表示,公司研發的具AI功能的全方位智慧協作機器人(TM AI Cobot),將在工業與藝術兩大領域發揮效能,帶來智慧製造的新可能性。在文化部的支持下,這次合作將為達明機器人引進更多國際資源,與林茲藝術與工業設計大學的創意機器人實驗室(CR)進行雙向藝術家交換和實驗室計畫,進一步深化產學合作與技術展演。林茲藝術與工業設計大學期望與國際技術單位持續合作,進行實質交流與產出。文化部則鼓勵資源投入藝術團隊,尤其是國際資源,以擴大藝術家的合作網絡。工研院服務系統科技中心執行長鄭仁傑強調,此次合作將擴展至藝文產業與國際研究單位,推動藝術家與實驗室的交流計畫,促進藝術與科技的共創雙贏。
達明機器人營運長黃識忠表示,達明機器人研發具AI功能的全方位智慧協作機器人(TM AI Cobot),無論在工業或藝術領域,均能為各行各業實現智慧製造,並創造更多可能性。
在文化部的支持下,雙方此次簽訂MOU,有助為達明機器人合作的藝術家引進更多國際資源,後續工研院和林茲藝術與工業設計大學創意機器人實驗室(Creative Robotics;CR)也有雙邊藝術家交換、實驗室等計畫。在此合作帶動下,達明機器人跨足科技藝術、文化科技等領域,也深化工研院與指標大學實驗室的產學合作,進行國際級技術展演。
林茲藝術與工業設計大學表示,期待與國際指標技術單位合作持續進展,在雙方技術與資源交流上達成實質合作,進行國際級的指標產出。
文化部表示,主辦「媒合藝術家及科研單位發展科藝創新實驗計畫」,希望更多資源投入藝術團隊,尤其是國際資源,在與達明機器人的合作基礎上,可堆疊和林茲藝術與工業設計大學交流,擴大藝術家的合作網絡。
工研院服務系統科技中心執行長鄭仁傑表示,此次將合作量能擴展至藝文產業與國際研究單位,後續將進一步帶動工研院、達明機器人與CR多邊交流,包含推動藝術家與實驗室的交換計畫,讓藝術與科技共創雙贏。
達明機器人近期展出了具有AI功能的全方位智慧協作機器人TM AI Cobot,這款機器人可是搶眼焦點!今年公司不斷擴大產品線,最高承重已達25kg,並且在AI協作機器人的深度應用上也有了顯著的進步。像是高負載手臂TM25S的AI混箱卸棧應用、自動路徑規劃避障展示,還有那超輕量的TM20搭載半導體應用,讓所有到場的人都不禁驚嘆。 這款TM AI Cobot還有個非常實用的功能,就是能夠解決多手臂在有限工作區域中的安全協作問題。它能在動態環境中即時處理變化,並自動生成運動軌跡,這樣就可以省下很多繁瑣的編程時間。在現場展示中,我們可以看到,當操作員進入機械手臂的工作空間時,機械手臂能夠感知到環境的變化,並安全地避開操作員,確保了路徑規劃的安全性。 此外,達明機器人的TM AI Cobot還帶來了革新的線上高速AI檢測系統。這系統可以深入檢測那些難以俯視的多面立體工件,並在移動過程中快速飛拍特定位置,進行高度整合的檢測。利用TM Flow簡單編程,加上內建的AI Training & Inference套件,能夠實現複雜檢測,大大降低了導入門檻和時間。這樣的技術不僅取代了人力全檢,還提升了製程的可靠度,同時也節省了成本。
TM AI Cobot還解決了多手臂在有限工作區域中的安全協作問題, AI協作機器人能夠即時處理動態環境變化,並自動生成運動軌跡,節 省了繁瑣的編程時間,例如現場展示中,操作員進入機械手臂的工作 空間,機械手臂能夠感知環境變化,安全地避開操作員,保證路徑規 劃的安全性。
TM AI Cobot革新的線上高速AI檢測系統,可深入難以俯視的多面 立體工件,並在移動過程中快速飛拍特定位置,高度整合檢測,利用 TM Flow簡單編程,內建的AI Training & Inference套件,實現 複雜檢測,降低導入門檻和時間。這取代人力全檢,提升製程可靠度 節省成本。
【台灣新聞】 達明科技帶來AI革命!全方位智慧協作機器人引領產業新趨勢 台北訊-廣明(6188)集團旗下的達明科技(4585)今(23日)宣布,公司將AI技術深度整合至產品線,領先推出全新高負載手臂TM25S,這款機器人將聚焦物流、汽車工業及工業機台等多元領域,展現達明科技在智能製造領域的領先地位。 為了讓廣大消費者及業界了解達明科技的新產品,該公司將參加台北自動化工業大展(23日至26日),於展會中展出具有AI功能的全方位智慧協作機器人(TM AI Cobot)。今年,達明科技持續擴展產品線,將負載能力提升至25公斤,並深化AI技術在協作機器人上的應用。 在本次展會中,達明科技展出的新概念產品之一,是能夠利用AI運算自動規畫路徑的協作型機器人手臂。當機器人在運作過程中遇到障礙物或人時,能夠自動避開障礙物,另闢路徑,確保作業順利進行,同時也符合產線安全的要求。 此外,達明科技還展示了另一款針對半導體製程的專業產品TM20。該款機器人具有超輕量設計,並搭配高負載能力,能夠替代大量人力進行上下料工作,以及10幾公斤以上的晶圓盒及物流搬運。TM20內建AI及智慧視覺技術,可應用於半導體IC Tray盤的移載,大幅提升半導體製程的效率。 達明科技以AI技術帶來的這次產品革命,不僅將對製造業、半導體業產生深遠影響,更將為整個產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