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雄人壽保險事業(興)公司新聞
國泰人壽宣布11月調降2檔10年公債利率為上限之台幣停售商品2個基點,調整商品之宣告利率為1.37%。美元、澳幣之現售及停售商品,宣告利率均維持前月水準,並無調整。
國泰人壽指出,調降停售新台幣保單宣告利率的主因是跟隨台幣10年公債殖利率的趨勢變動,根據保單契約條款,利率會與台幣10年期公債市場殖利率的上限規定浮動調整,只要市場利率變動,每月保單利率就會隨之調整,目前台幣10年期公債殖利率約為1.27%左右。
合庫人壽、凱基人壽、台灣人壽、全球人壽、元大人壽、遠雄人壽、南山人壽、第一金人壽等,11月台幣利變保單最高宣告利率皆為2.75%。
美元商品部分,台灣人壽指出,該公司美元保障型商品未調整,最高宣告利率仍為4.35%。會視市場需求,決定是否推出新商品。
友邦人壽因10月推出二張新的美元利變型保單,其中「友利雙盈美元利率變動型終身壽險」宣告利率為4.35%,與宣布11月份不調整美元保單宣告利率的台灣人壽、合庫人壽及遠雄人壽並列冠軍。
另外,國泰人壽、凱基人壽、元大人壽、臺銀人壽、全球人壽、三商美邦人壽、台新人壽、南山人壽宣告利率最高4.3%;富邦人壽、新光人壽、宏泰人壽、第一金人壽、安達人壽、安聯人壽宣告利率最高4.25%。
據統計,今年9月整體利變壽險銷售219.9億元,前九月整體利變商品銷售達2,541.5億元,業者預期美國12月可能再度降息的情況下,有助推動美元保單銷售動能,看好全年銷售有望超過去年的3,061億元。
因中美貿易戰及地緣緊張關係影響,近期金融市場波動加劇,加上美國聯準會貨幣政策變化莫測,使得民眾挑選利變壽商品難度提升。尤其聯準會10月雖再度降息,但從鮑爾的談話以及多位官員意見分歧的發言來看,後續降息路徑變數頗多,因此多數壽險業者保持觀望,保戶態度也相對審慎,更傾向相對穩健的新台幣利變型商品。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市場壽險業多推出2.75%宣告利率的商品。以3日公告的台灣人壽為例,宣告利率按兵不動,新台幣保障型及儲蓄型商品最高為2.75%,而美元最高為4.35%、澳幣4.2%、人民幣2.6%,11月會視市場需求,決定是否推出新商品。
國泰人壽則宣布,11月因應10年公債利率調整,調降國壽2檔10年公債利率為上限的新台幣停售商品2個基本點(1個基本點為0.01個百分點),美元、澳幣的現售及停售商品,宣告利率均維持前月水準,並無調整;新光人壽11月宣告利率一樣不變,台幣保單最高宣告利率為2.72%,美元保單最高宣告利率為4.25%
以目前保單宣告利率來看,包括合庫、凱基、台灣、全球、元大、遠雄、南山、第一金等壽險業者的新台幣保單,最高宣告利率均達2.75%,為市場最高水準。愈來愈多業者跟進此波高宣告利率保單潮流。
除此,新壽最高2.72%、富壽最高2.6%、國壽商品宣告利率最高為2.55%、臺銀壽最高2.45%、三商美邦壽為1.8%。
關注興櫃市場9月營收,356家興櫃公司中,共有125家繳出年月雙增佳績,占比達35.11%,且有包括永擎、鴻勁、大鵬科CLMX、超秦、漢康-KY、倍利科、佳運等22家單月營收改寫歷史新高紀錄。
而統計興櫃9月營收前十強,其中,遠壽再度以67.6億元的單月營收奪冠,穩居「興櫃營收王」,儘管小幅月減1.26%,但仍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53.54%,另永擎、鴻勁分別以31.84億元、28.62億元,衝上第二及第三名,後續燁聯、和運租車、和淞、東方風能、溢泰實業、富基電通、世紀風電則排在第四至第十名。
在AI商機帶動下,興櫃伺服器廠永擎近兩年來業績大爆發,9月營收再度繳出亮眼成績,首度突破30億元大關、達31.84億元,月增50.24%、年增406.9%,創單月歷史新高,而第三季營收也達66.35億元,季增6.28%、年增192.81%。
法人指出,永擎AI伺服器訂單能見度至少看到今年底,伺服器主機板與系統等能見度則達6個月,通用伺服器第三季起訂單已回流、並預期將延續至第四季。本土法人對其營運前景看法樂觀,推估華擎今年營收、獲利可望同步向上,全年每股稅後純益(EPS)上看15元,且2026年營收有望再呈現雙位數成長,全年EPS有望挑戰20元。
此外,半導體測試設備大廠鴻勁受惠先進封裝產線布局需求,目前產能處於滿載狀態,並帶動其業績表現強勁,9月營收28.62億元,月增5.05%、年增131.25%。市場分析,各大雲端業者相繼積極投入的AIASIC將陸續於2026、2027年放量,預期2026年起ASIC帶來的營收將超越AIGPU,並將成為鴻勁主要成長動能,而鴻勁四廠也自第四季動工,預計在2028年正式啟用,屆時可望將產能向上提升4成。
目前最高宣告利率仍暫時由台灣人壽、合庫人壽和遠雄人壽的4.35%居冠。
美國聯準會9月宣布降息1碼,市場預期今年內還有1至2碼降息空間,把握降息前甜蜜期,美元利變型保單戰火仍在持續。
繼全球人壽和三商美邦人壽9月上調共50張美元保單宣告利率後,10月又有台新人壽宣布調整現售20張、停售16張美元利變型保單宣告利率,最大調幅為5個基點(5bps),主因是目前區隔資產固定收益債券利息收益率可支持宣告利率維持穩定的情況下,適度調整宣告利率以回饋予保戶,調整後最高宣告利率為4.3%。
其餘業者如國泰、南山、凱基、全球、臺銀、元大和三商美邦人壽美元保單最高宣告利率也都是4.3%,整體趨勢已明顯從年初4.15%∼4.2%起跳,攀升到4.25%∼4.3%起跳,以吸引民眾購買。
遠雄人壽則因9月中旬推出一張新的美元利變型保單,最高宣告利率從4.32%跳升至4.35%,與宣布10月份不調整美元保單宣告利率的合庫人壽,以及尚未公布宣告利率的台灣人壽並列冠軍。
此外,三商壽預計10月9日推出新的美元利變型年金險,宣告利率為3.45%;全球人壽則針對一張停售的新台幣利變型年金險調升20個基本點,將區隔資產帳戶中的穩健收益回饋保戶。
壽險業者比拚美元利變型保單宣告利率,成為今年主要戰場,由於市場預期聯準會今年還有降息空間,從年初至今,已陸續至少11家業者調升或推出更高宣告利率美元保單新商品來吸引買氣。
台新人壽30日表示,在目前區隔資產固定收益債券利息收益率可以 支持宣告利率維持穩定的情況之下,適度調整宣告利率以回饋予保戶 。本波調整的美元保單包括20張現售保單及16張停售保單。
除台新人壽外,包括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南山人壽、凱基人壽、 全球人壽、三商美邦人壽、遠雄人壽、元大人壽、合庫人壽、第一金 人壽與台銀人壽,10月美元宣告利率均按兵不動。
壽險公司主管分析,美國重啟降息循環,有助推動美元保單銷售動 能,主要原因是,同樣是美元商品,美元存款利率會因為降息而下滑 ,美元保單宣告利率就算不調升、只要維持在高水位,對保戶而言就 有投資誘因。另外,降息可能帶動美元走貶,但仍是強勢貨幣,利率 相對比其他幣別高,利變型保單透過宣告利率機制,依舊有助維持買 氣。
近年來為提升美元保單銷售魅力,各大壽險公司陸續調升美元宣告 利率,目前國內的大型壽險公司,美元最高宣告利率都在4.25%以上 ,讓具有美元投資需求的保戶樂意買單。
美國聯準會9月重啟降息,讓沉寂多年的「美元固定利率養老險」 重新翻紅,包括台新、臺銀、南山、台灣、凱基、遠雄、合庫人壽等 均推出主打固定利率的美元養老險;對保戶而言,降息循環下鎖定保 險給付條件,可避免市場利率波動帶來的不確定性,對壽險公司來說 ,採躉繳方式,能在長債利率仍處高檔時建立部位,達到雙贏局面。
壽險公司指出,近幾年市場上壽險商品的主流為利變型終身壽險, 宣告利率機制讓保戶每年有機會享有額外的增值回饋分享金,不過宣 告利率會反映市場利率的狀況而調整,而固定利率的養老險不會有宣 告利率波動的因素影響商品條件,且商品設計為躉繳(一次繳清)、 保障期間多為7年或10年,有助保戶鎖住長期美元利率。
台新人壽9月22日推出固定利率保單「發拉利美元養老險」,為躉 繳、保障期間7年的美元保單,訴求一次繳費、7年滿期可領回滿期保 險金。
臺銀人壽9月23日推出「美添固美元養老保險(定期給付型)」, 一次繳清保費,提供10年長期壽險保障;具資產穩定增值與首年加倍 保障特色,以40歲男性投保10.2萬美元保額為例,持有至期滿,滿期 領回資產增值約40%,投保首年提供1.75倍的壽險保障。
南山人壽近年推出三張美元固定利率養老險,其中代表商品為「美 利Fun鑫美元養老保險(定期給付型)」,其主要特色為繳費一次即 享有10年的壽險保障,另10年後仍生存可領取滿期保險金。
台灣人壽美元固定利率代表商品為「美利富美元養老保險」,特色 為一次繳費、7年滿期養老險,保障兼具財務規劃效果,協助客戶在 降息前鎖定美元利率。
凱基人壽推出美元養老保險「美固多多」,商品預定利率為4.1% ,客戶可以選擇躉繳或2年期繳交保費,7年滿期可以領回整筆滿期保 險金。
遠雄人壽8月上市美元養老保險「美滿美利固」,商品特色為繳費 一次10年期滿領回滿期保險金,具美元收付、資產配置多元以及保障 兼具的特色,保戶可選擇善用分期給付來累積資產或降低財務風險。
合庫人壽目前主要銷售固定利率保單為「美好安心美元養老保險─ 定期給付型」,躉繳一次,保障7年,預定利率為4.05%,投保年齡 最高可達85歲,最低投保金額只要2,500美元,適合全民投保。
合庫人壽23日推出合利超旺利變型終身壽險─定期給付型,以新台 幣計價,宣告利率達2.75%,為市場最高水準,跟進此波新台幣高宣 告利率保單潮流。
目前市場上多家壽險業者,推出2.75%宣告利率保險商品。其中凱 基人壽代表商品為鑫旺來利變型終身壽險(定期給付型)、台灣人壽 代表商品為金得利利變型增額終身壽險、全球人壽代表商品為飛翔讚 利變型終身壽險(定額給付型)、元大人壽是金旺利變型終身壽險及 遠雄人壽是傳富雄保倍2利變型終身壽險;南山人壽僅限銀行通路販 售的增鑫鑽利變型終身保險(定期給付型)宣告利率也是2.75%。
宏泰人壽台幣利變型壽險宣告利率最高2.73%,代表商品為泰得利 利變型終身壽險;新光人壽最高宣告利率2.72%代表商品為家利hig h利變型終身壽險(定期給付型);台新人壽現售新台幣保單宣告利 率最高2.65%,代表商品為台享富多利變型終身壽險;富邦人壽台幣 最高宣告利率2.60%,代表商品為富好鑽利變型增額終身壽險。國泰 人壽現售新台幣商品宣告利率最高2.55%,代表商品為萬得利利變型 終身壽險;臺銀人壽金永旺利變型終身壽險(定期給付型),新台幣 最高宣告利率2.45%。
合庫人壽總經理藍年紳表示,新推出的合利超旺利變型終身壽險─ 定期給付型,保戶在目前的利率環境下參與2.75%宣告利率,讓資產 及保障穩健成長,投保保費50萬元,配合特定繳費管道,最高有3% 折扣,讓保障在通膨時代更經濟實惠。在高齡少子化趨勢下,這個專 案提供2年期繳機制,投保年齡最高達87歲,並設計增加基本保險金 額選擇權,讓保戶在符合特定條件下,如結婚或生子,可申請增加保 障金額,無需重新核保。
台股8月以來大幅飆升,加權指數10日衝破25,000點大關,期間中 小型股緩步墊高維繫人氣功不可沒,除大戶、中實戶向中小型股投以 青睞目光外,隨季底作帳行情發動,內資也鎖定櫃買市場發起猛攻, 也帶動櫃買市場、興櫃市場中小型族群迎來補漲行情,急起直追。
根據統計,8月興櫃市場353檔登錄興櫃公司中,共計107家繳出年 增與月增雙增成績,佔比達30.31%,突破30%大關,較前月再小幅 上升。而至於興櫃市場8月營收前十強,依序為遠壽、燁聯、鴻勁、 永擎、和淞、新代、溢泰實業、東盟開發、富基電通、世紀風電,其 中5檔繳出年月雙增成績,而興櫃股王、股后8月營收雙雙上榜,在股 價衝高之際,基本面扮演穩健靠山。
興櫃股王、半導體測試設備大廠鴻勁8月營收27.24億元,月增4.2 9%、年增145.9%,創下單月營收歷史新高。法人預期,公司下半年 出機量將持續拉升至單季600台以上,今年全年營運成長樂觀,而隨 各大雲端業者投入的AI ASIC陸續於2026、2027年放量,市場也看好 2026年起ASIC帶來的營收將超車AI GPU,成為主要成長動能。
此外,鴻勁在封測領域市占率超過7成,於AI、高效能運算(HPC) 裝置領域市占更逼近100%,並已於8月通過證交所審議,待9月份證 交所董事會審議,可望於第四季正式掛牌上市,法人看好以鴻勁目前 在興櫃市場的股價判斷,其掛牌上市後,有望為台股集中市場再增添 一家千金生力軍。
興櫃股后、智慧製造解決方案領導廠新代則是積極進軍機器人領域 ,同樣也是市場當紅題材寵兒,8月營收則達9.71億元,月增2.35% 、年增23.62%;今年累計前八月營收91.55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 長25.49%。新代甫結束公開申購,吸引18.63萬筆公開申購單搶抽, 預估中籤率僅0.69%,預計11日將進行抽籤、17日正式掛牌上市。
六大壽險業者之中,除了壽險雙雄外,目前僅新光人壽有承作房貸,台灣人壽也不主動推廣房貸業務。
新光人壽指出,依保險法第146條及第146-3條規定辦理擔保放款業務,目前仍有承作房貸。截至2025年8月底,新壽已承作之整體一般個人房貸業務餘額為227億元,其中,今年1月到8月,已承作21.8億元,用途皆為購置不動產。
新壽表示,基於市場行情及風險控管考量,放款業務目前以六都客戶為重心,但放款業務目前尚無限制承作對象,而是會依據申貸客戶的信用狀況及擔保品所在區位,進行綜合評估並給予適當的核貸利率、貸款成數及貸放年期,年限最長30年。
其他壽險業者方面,南山、凱基、三商美邦、台銀、合庫與遠雄人壽等,目前幾乎不承作房貸,其今年度半年報中,擔保放款餘額僅維持數十億元至百億元水準。台灣人壽則採取被動策略,僅針對既有保戶主動提出的需求提供貸款。
壽險業者指出,壽險公司承作一般個人房貸意願不高,主要原因在於三大成本與制度限制,一是壽險公司以保單收入作為資金來源,資金成本本來就高於銀行,房貸利率難以具備競爭力;二是根據監管規定,壽險放款必須做到100%擔保,缺乏銀行承作「無擔保貸款」的彈性,融資方案相對較少,因此降低對客戶的吸引力;三是單一個案需完成鑑價及徵審程序,作業成本相對銀行更高,導致效益有限。
而在淨值比方面,與去年底相較,僅四家壽險有所提升。三商壽(2867)表示,除了持續調整及執行各項改善方案之外,亦提交主管機關新版的資本強化計畫。
金管會以每半年度為基準,要求保險業RBC不得低於200%、淨值比不得連兩期低於3%,兩大指標為金管會衡量保險公司清償能力的參考指標。
但壽險業今年上半年因受美元匯率急速貶值,除產生匯兌損失外,亦造成美元資產評價減損,壽險業積極自救,推出包括拉高傳統避險比例、拉長避險天期,及增加替代避險中雜幣配置等三大應變措施,而金管會也提出「三大暫行措施」,包括RBC資本適足率的匯率改以半年均價計算、放寬保單責任準備金計提基礎,以及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過渡措施申請標準,最後補考時間為9月底。
壽險業2025上半年資本適足率(RBC)出爐,截至目前,僅有七家較2024年下半年提升,分別為合庫人壽、友邦人壽、台新人壽、元大人壽、富邦人壽、遠雄人壽以及三商美邦人壽;而合庫人壽、法巴人壽、安達人壽、友邦人壽、台新人壽、元大人壽、富邦人壽等公司的RBC皆在400%之上。
在淨值比方面,與2024年下半年相較,僅四家壽險有所提升,分別為友邦人壽、遠雄人壽、保誠人壽以及安聯人壽,其餘皆下滑。
六大壽險公司中,富邦人壽由2024年下半年RBC 388.01%、淨值比11.39%,提升為RBC 404.84%、淨值比降為9.88%;凱基人壽由2024年下半年RBC 398.3%、淨值比7.76%,降為RBC 346.86%、淨值比降為6.83%;國泰人壽上半年RBC降為328.45%、淨值比8.07%;台灣人壽上半年RBC降為323.01%、淨值比7.16%;南山人壽上半年RBC降為276.22%、淨值比5.77%;新光人壽上半年RBC降至204.85%、淨值比4.26%,皆順利達標。
彙整各公司公告,三商美邦人壽釋出423.44億元責任準備金,其中176.36億元轉入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另外247.08億元轉入6月盈餘裡,居七家壽險之冠。
南山人壽釋出320.49億元的責任準備金,其中160億元轉入外匯價格準備金,另外160.49億元同樣轉入6月盈餘裡。
其餘五家壽險公司中,遠雄人壽釋出責準金127.83億元,轉入外匯價格準備金88億元,另39.83億元列入6月盈餘中;元大人壽釋出責準金68.03億元,轉入外匯價格準備金33億元,挹注6月盈餘35.03億元。台新人壽、新光人壽分別釋出責準金52.58億元、631.11億元,轉入外匯準備金26與611億元,挹注6月盈餘的26.58億元與20.11億元;第一金人壽挹注6月獲利3.21億元。
資料顯示,國泰、富邦、凱基與台灣人壽,責準金釋出金額全數轉列外匯價格準備金。目前為止,金管會共核准11家壽險業釋出3,072.26億元的責準金。
新台幣第二季暴升,升幅約10%,壽險業飽受巨額匯損之苦。尤其5月狂升6.98%,導致全體壽險單月淨匯損創下史上新高紀錄,外匯準備金幾乎燒光,僅剩188億元。
眼見不少壽險公司外匯準備金快見底、難以因應未來可能的匯兌風險,金管會祭出救急措施,允許壽險業針對過往特定保單的責任準備金,計提基準進行調整,最高可釋出40%,並得轉列外匯準備金或稅前盈餘,此一及時雨讓壽險公司第二季轉危為安。
換言之,7月壽險業稅前盈餘197億元中,並沒有責準金貢獻。若以整體11家壽險釋出責準金來看,約有2,549.4億元、約占83%轉外價金,另17%轉入6月盈餘中。
據公開資訊觀測站,首波釋出責準金者包括國壽、富邦、南山、新壽、台新人壽、元大人壽、三商美邦、遠雄、第一金人壽等九家轉入外價金共2,164億元,其餘約522.8億元轉6月盈餘。
7月是凱壽和台壽,分別釋出234.02億和151.28億元責準金,全數轉列外價金。
目前共核准11家,包含9家釋出2,686.93億元的責準金,均可列入 今年6月的財報,包含國泰、富邦、南山、新光、台新、元大、三商 美邦、遠雄、第一金人壽。可列入今年7月的財報有2家,包含台灣人 壽151.28億元、凱基人壽234.02億元,2家合計釋出385.3億元。
古坤榮表示,依規定,6月想要釋出責準金者,需在7月1日起的15 個工作天,即最晚7月21日申請備查,因此想在6月入財報的壽險業者 皆已趕在7月21日申請。不過,此暫行措施適用日期是到今年12月31 日,因此,後續若還有壽險公司想釋出責任準備金,仍可向金管會申 請,例如想在11月適用,就要在12月1日起的15個工作日前申請。
金管會今年6月底發布函令,允許壽險業可釋出過往特定保單多提 存責任準備金的40%,釋放出的責任準備金可選擇要進入外匯價格變 動準備金或稅前盈餘。
觀察六大壽險全數已申請並核准,6月有國泰、富邦、南山、新光 人壽,且都已在期限內申請且獲准,其中國壽公告全數增提至外價金 約508億元,富壽也將釋出560億元提存至外價金,南山人壽增提160 億元、新壽增提611億元至外價金。
7月有台灣人壽151.28億元、凱基人壽234.02億元,皆增提至外價 金。凱基人壽強調,已於7月適用金管會「人身保險業責任準備金計 提基礎調整」暫行措施,釋出的責準金將全數用以厚實外價金,可望 強化凱基人壽外匯避險操作彈性,降低匯率波動的影響。
遠雄人壽自2019年起啟動家庭照顧者喘息服務計畫,以藝術輔療為核心,結合戲劇、音樂、園藝、妝容、手作等多元課程,協助照顧者釋放壓力、重建自我。至今已累計舉辦超過200堂工作坊、19場公益舞台劇展演,提供近1.8萬小時的喘息替代人力服務,深獲照顧者與社會各界好評。另該公司長期與果陀劇場及各地縣市政府、家庭照顧者關懷協會等在地公益組織攜手合作,打造照顧者專屬的情緒出口與成長平台,成為社會創新的典範。
此外,在藝術輔療方面,安排音樂創作課程,在專業老師引領下,讓照顧者將一路走來的心境,一字一句譜成一首動人樂曲,在舞台上共同獻唱,另有園藝療癒、藍染手作、妝容設計等課程,讓照顧者在自然與美感中重拾平靜與自信。遠雄人壽更邀請新生代歌手傑木斯創作喘息服務主題曲《佮你做伙》,透過旋律傳遞照顧者的心聲與力量。
遠雄人壽總經理趙學欣表示:「我們將持續扮演點燈照亮者的角色,推動喘息服務計畫,成為家庭照顧者最堅實的後盾。」為延續公益影響力,該公司將於9月20日假台北客家音樂戲劇中心舉辦《愛.齊飛-親愛的巨人》家庭照顧者喘息服務公益舞台劇展演。
歡迎踴躍索票,索票網址:reurl.cc/2QKG4X。
近期,台灣壽險業現金股利發放情況逐漸回溫。根據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於19日的指出,2024年台灣壽險業的稅後純益達到了2,992.14億元,與此同時,今年共有五家壽險公司獲得核准發放現金股利,總金額達196.81億元,這一數字明顯超過了2023年及2024年兩年都只有一家壽險公司發放現金股利的情形。
自2023年起,由於美國聯準會升息與俄烏戰爭等因素,壽險業難以發放現金股利。當時,由於帳上股債未實現評價損失擴大,全年稅後純益下滑至1,461億元,多家壽險公司進行金融資產重分類,並依保險局要求提列特別盈餘公積,使得後續兩年壽險業難以發放現金股利。
去年,雖然壽險公司賺了近3,000億元,但因新台幣強升的影響,以及壽險業接軌壓力與匯損的影響,原本計劃發放股利的台壽決定將股利留下來,以充實接軌所需的資本。
蔡火炎強調,壽險業發放現金股利並非隨意可為,必須經過金管會的核准。能否發放現金股利,主要取決於公司的財務業務健全度。保險局每年內部簽報的審查原則並非僵固不變,會有所調整。壽險公司能否上繳現金股利給股東,主要考慮以下七項:公司的清償能力、財務業務健全性、準備金與負債公允價值適足性、淨值資產比率、資本適足率RBC要求、損益來源、資產負債配置妥適性、盈餘分配合理性、商品結構流動性問題以及其他可能妨礙健全經營業務的因素。
展望未來,蔡火炎表示,保險局已經與壽險公會就明年接軌新制後壽險業現金股利的發放方式進行討論,並正在進行最後的研議。此外,保險局將採取差異化管理。
近期,台幣的強勁升值對壽險業的獲利和資本適足率造成了不小的衝擊,也引發了對壽險業股息分配的關注。根據最新消息,金管會於昨日(19日)宣布,今年共有五家壽險業獲准配發現金股息,總金額達196.8億元,股息配發率為6.57%,創下了三年來新高。
在這五家獲准配發股息的壽險公司中,富邦人壽以150億元的股息配發金額領先,其次是凱基人壽的25億元、安達人壽的10.6億元,合庫和遠雄人壽則分別獲准配發5.42億元和5.78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原計劃配發19.17億元的台灣人壽已經撤件,而富壽的股息配發金額也從原計劃的210億元降至150億元,打了七折。
若沒有外界對壽險業股息分配的關切,2025年壽險業原先計劃配發的股息金額為276億元,但如今已經壓縮至200億元以下。立委郭國文曾在5月的財委會上質疑,雖然2024年壽險業獲利豐厚,但由於台幣狂升,金管會是否應該核准壽險業大發股息?當時金管會主委彭金隆表示,將要求業者謹慎考慮,否則金控子壽險上繳股息給母金控,將導致母金控明年對子壽險增資,這樣對金控來說會更加辛苦。
金管會已經要求業者謹慎思考後,結果台灣人壽撤件,富邦壽的股息配發也打了折扣。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指出,金管會對壽險業配息的實際審核,有九大審查要件,包括各公司的清償能力、財務業務的健全性、準備金和負債公允價值需適足、發放後的近半年淨值比需逾3%,以及發放後的RBC需達逾250%。
遠雄人壽保險事業在此次股息配發中,也獲准配發5.78億元,這顯示了該公司在市場上的穩健表現。隨著金管會對股息配發的規範日益嚴格,未來壽險業的股息分配將更加透明和可預測,同時也將有差異化管理機制,以確保市場的穩定和投資者的利益。
至於2026年接軌後該如何發放?金管會指出,未來標準會比這九大審查要件更明確,更透明和可預測性,還會有差異化管理機制。
依現行規定,壽險業配發現金股息都需經保險局核准。這五家獲准者,包括富邦人壽獲准配發現金股息150億元最高,凱基人壽25億元、安達人壽10.6億元,合庫和遠雄人壽各獲准配5.42億元和5.78億元,合計196.8億元。
據資料顯示,原擬配息的台灣人壽19.17億元已撤件,富壽也從原擬配發210億元股息,降到150億元,打了七折。
換言之,若沒有外界關切壽險業配息,2025年壽險業原先擬配發276億元股息,如今壓縮到200億元以下。
立委郭國文5月曾在財委會上質疑,2024年壽險業大賺,但2025年台幣狂升,金管會還要核准壽險業大發股息嗎?
當時金管會主委彭金隆說,將請業者審慎思考,否則金控子壽險上繳股息給母金控,屆時金控明年又要對子壽險增資,這樣更辛苦。金管會請業者慎思後,使台壽撤件、富邦壽配息也打了折扣。
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說,金管會實際審核壽險業配息,有九大審查要件,包括各公司清償能力、財業務健全性、準備金和負債公允價值需適足、發放後的近半年淨值比需逾3%,發放後的RBC需達逾250%。
壽險業自2023年起,就難發出現金股利。因2022年美國聯準會(F ed)升息與俄烏戰爭,帳上股債未實現評價損失擴大,全年稅後純益 下滑到1,461億元,多家壽險進行金融資產重分類,依保險局要求, 重分類債券的跌價缺口扣除其他權益正值後,全數提列特別盈餘公積 ,致後續二年壽險業難發出現金股利。
去年壽險公司賺了近3,000億元,好不容易有現金股利可發放,卻 又受到新台幣強升的影響。壽險業本就有接軌壓力,再加上匯損影響 頗大,原本今年要發放股利的台壽於是決定,將股利留下來充實接軌 所需資本。
蔡火炎說,壽險業不是想發就可發現金股利,而是要經金管會核准 。能不能發現金股利,主要會看公司的財務業務健全度,保險局每年 內部簽報的審查原則並非僵固不變,都有些許調整。一家壽險公司能 否上繳現金股利給股東,主要看七項:一是看公司的清償能力、財務 業務健全性、二、準備金與負債公允價值要具備適足性、三、公司最 近年度與半年度的淨值資產比率(淨值比),公司發放現金股利後淨 值比要能夠比法定標準3%高。
四、資本適足率RBC的要求部分,扣除掉發放的現金股利後RBC要達 到250%;五、公司損益的主要來源是否來自經常性獲益、資產負債 配置的妥適性、盈餘分配的合理性、六、商品結構有無潛在流動性問 題、七、其他是否有礙健全經營業務之虞。
明年接軌新制後,蔡火炎說,壽險業的現金股利怎麼發放,保險局 有草案與壽險公會討論,目前還在做最後研議,且會進行差異化管理 。
興櫃市場7月份的營收排名已經揭晓,其中AI概念股與成衣產業的復甦表現特別亮眼。在這波市場景氣回暖與產業成長動能的推動下,鴻勁(7769)、永擎(7711)與振大環球(4441)等三檔公司同時呈現年月雙增的佳績,顯示台灣經濟的復甦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遠雄人壽保險事業(5859)在6月份因匯率急升與避險成本大增,導致營收出現7.91億元的赤字,但7月份則順利轉正,以97.03億元的營收重返冠軍寶座。雖然前七月累計營收年減30.79%,但回穩的跡象受到市場關注。
根據統計,7月份在興櫃市場的357檔登錄公司中,有106檔公司實現了年增與月增雙增的成績,占比達29.6%。這一數字與6月份持平,說明在台股高檔震盪與國際景氣不確定性依然存在的情況下,仍有不少公司能夠保持良好的運營動能。
在7月份的興櫃營收前十大公司中,AI與自動化相關的鴻勁與永擎繼續受益於全球伺服系統與運動控制需求的增長。鴻勁7月份營收達26.12億元,年增112.42%、月增1.77%,前七月營收154.09億元、年增130.44%,成長幅度在十大公司中名列前茅。永擎則以13.32億元的單月營收,年增79.34%、月增25.74%,前七月營收122.07億元、年增達274.59%,顯示AI伺服器投資對業績的推升作用。
在成衣產業方面,振大環球受益於國際品牌訂單回流與成衣需求的復甦,7月份營收7.73億元,年增6.81%、月增4.13%,前七月營收41.99億元,年增40.19%,反映了服飾市場庫存調整後的回補力道。其他入榜公司如燁聯、東方風能、新代等,也因應相關產業需求而實現了成長。
法人分析認為,興櫃市場前十大營收公司的走勢呈現兩極化。一方面是AI、自動化與綠能等長線趨勢支撐的高成長企業,持續吸引市場資金關注;另一方面則是傳統產業或金融類企業,雖然短期內面臨壓力,但營收規模與市場地位穩固,仍具防禦性。隨著全球景氣逐步回溫,下半年傳統電子產業旺季的到來,以及政策推動能源轉型與製造升級,預計興櫃市場中具產業趨勢支撐的企業,營收成長動能將持續至年底。
根據統計,7月全數357檔登錄興櫃公司中,有106檔繳出年增與月 增雙增的成績,占比29.6%,與6月持平,顯示在台股維持高檔震盪 、國際景氣不確定性仍存的情況下,仍有近三成公司營運動能向上。
在前十大榜單中,AI與自動化相關的鴻勁與永擎持續受惠於全球伺 服系統與運動控制需求增長。鴻勁7月營收26.12億元,年增112.42% 、月增1.77%,前七月營收154.09億元、年增130.44%,成長幅度居 前十大前茅;永擎則繳出13.32億元的單月營收,年增79.34%、月增 25.74%,累計前七月營收122.07億元、年增達274.59%,顯示AI伺 服器投資持續推升業績。
成衣產業方面,振大環球受惠國際品牌訂單回流與成衣需求復甦, 7月營收7.73億元,年增6.81%、月增4.13%,前七月營收41.99億元 ,年增40.19%,反映服飾市場庫存調整告一段落後的回補力道。其 他入榜公司中,燁聯7月營收26.60億元,雖年減31.92%,但仍穩居 次席;東方風能在離岸風電與綠能需求支撐下,單月營收12.25億元 、年增65.23%;新代則受自動化設備需求支撐,7月營收9.48億元、 年增7.98%。
法人分析,興櫃前十大營收公司呈現兩極化走勢:一方面是AI、自 動化與綠能等長線趨勢支撐的高成長企業,持續吸引市場資金關注; 另一方面則是傳產或金融類企業雖面臨短期壓力,但營收規模與市場 地位穩固,仍具防禦性。隨全球景氣逐步回溫、下半年進入傳統電子 旺季,加上政策推動能源轉型與製造升級,興櫃市場中具產業趨勢支 撐的企業,營收成長動能可望續至年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