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聯油脂(公)公司新聞
台灣知名食品企業福壽(1219)、泰山(1218)與福懋油(1225)三強聯手合資的中聯油脂(1246),近日發生重大人事變動。該公司於16日發布新聞稿,宣布董事長一職由總經理蔡清松接任,同時總經理一職則由泰山代表余凌沖出任,營運團隊正式採用專業經理人制。
中聯油脂在台灣油脂加工业中佔據重要地位,是國內第二大黃豆炸油廠及加工豆粉廠,其規模僅次於大統益(1232)。近期,該公司面臨了三大股東之一的福懋油發生的經營權危機,以及因為2024年度財報未依法上傳而遭暫停交易的情況。
在董事會中,原本按照慣例,福壽應該會推選代表出任董事長,但由於福懋油提出採用專業經理人制的建議,並建議由現任總經理蔡清松升任董事長,此建議最終獲得通過。總經理一職則由泰山代表余凌沖接任。
對於這次人事變動,福壽董事長洪堯昆表示,對於採用專業經理人制並無異議。然而,對於泰山與福懋油之間的經營權之爭,以及外界傳出的可能「吃下」中聯油脂的說法,洪堯昆並未表達明確意見。
隨著美國前總統川普對等關稅政策的影響,原物料價格、台灣農畜與大宗物資飼料等行業均感到憂心。對於這些可能對企業造成衝擊的因素,中聯油脂及其他飼料大廠均表示高度關注。
中聯油脂為國內第二大黃豆炸油廠、加工豆粉廠,規模僅次於大統 益(1232),近期三大大股東之一福懋油再度發生經營權危機,且因 2024年度財報未依法上傳而遭暫停交易。16日中聯油脂董事會推選董 事長,原本依慣例福壽當完輪到福懋油代表出任,福懋油提出專業經 理人制,並建議由現任總經理蔡清松升任,並獲通過,至於總經理則 由泰山代表余凌沖接任。
福壽董事長洪堯昆對採專業經理人沒意見,不過對於泰山經營權之 爭、福懋油經營權之爭均有傳出可能吃下中聯油脂之說,對此不表意 見。對於川普對等關稅可能對原物料價格、台灣農畜與大宗物資飼料 等多方衝擊,飼料大廠均對此憂心。
由於近期外傳泰山將召開股東臨時會,也讓經營權出現不確定因素。洪堯昆說,對於泰山未來走向不方便回應,但維持中聯油脂競爭力,供應台灣充足的油跟豆粉是公司使命,三家目標一樣,賺錢也是三家分。
中聯油脂由福壽、福懋油、泰山共同經營,主要經營型態為接受委託加工黃豆並產出豆粉、豆油等產品;主要營收項目為黃豆加工及豆粉買賣,其中以黃豆加工為主要獲利來源。
長期以來,三家都很有默契且和諧經營,在維持既有經營團隊下,董事長職務由各家輪流擔任,目前董座為福壽董事長洪堯昆。
至於泰山經營權之爭,他僅表示,中聯油脂三家食品廠目標都是一樣,那就是對業界穩定供應原物料,「賺錢也是我們三家一起分」,其他不願多談。
台灣中聯油脂(1246)近期在黃豆原料短缺的背景下,表現亮麗。由於全球缺櫃導致黃豆原料短缺,黃豆期貨價格持續攀升,黃豆粉價格也隨之上升。中聯油脂3月份營收達10.04億元,年增長達90.74%,成功突破單月10億大關。累計第一季營收更達26.8億元,年增長56.98%,已經超過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 中聯油脂董事長洪堯昆指出,營收的成長主要來自兩個方面。首先,國際市場的黃豆期貨價格自去年第四季開始上漲,黃豆粉價格也隨之調升,帶動公司營收成長。其次,由於全球貨櫃短缺,公司緊急採購了5萬多噸的散裝黃豆,並在2月底前到貨,這批黃豆的到貨為公司帶來顯著的營收挹注。
中聯油脂董事長洪堯昆表示,營收成長主要兩大因素,一是國際行 情的推升,從去年第四季以來隨著黃豆期貨上揚,黃豆粉價格也隨之 調高;再來是全球貨櫃短缺或延遲,公司緊急採購到一批高達5萬多 噸的散裝黃豆,2月底前到貨,也帶來明顯挹注。
中部油脂產業近期波瀾洶湧,不僅福懋油去年發生意外事件,泰山近期也面臨大股東龍邦的強烈要求,要求提前改選董事,雖然泰山已經拒絕了這項提案。現在,福壽也即將進行董事改選,市場派大股東興泰與泰山結盟,力圖爭奪董事席次。這場權力鬥爭的背後,竟與年營收高達70億元、每年穩定獲利配息的「中聯油脂」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中聯油脂自1995年成立以來,資本額達6億元,由福懋油、泰山、福壽三家公司共同投資,主要生產黃豆油、黃豆粉及其他黃豆相關產品。過去四年,該公司每年EPS都超過1元,去年更是達到1.41元,成為國內油脂公司中的佼佼者,僅次於統一集團旗下的大統益。
消息人士透露,福壽上屆改選時,中聯油脂成為福壽與興泰交換的籌碼之一。而泰山近期與龍邦的經營權紛爭,也與中聯油脂關係密切。龍邦曾提案要求解任伸揚投資法人代表詹逸宏董事暨董事長職務,指控泰山擅自同意中聯油脂私募案,有損公司利益。但事實上,龍邦原本有意參與中聯油脂私募案,後來該案因股東反對而破局。
泰山與興泰結盟後,福壽的董事改選面臨壓力,而與福懋油有長期合作關係的泰山選擇與興泰結盟,讓福懋油內部深感憂慮。福懋油總裁許忠明昨日對此表示「甚感訝異」,並呼籲有心人士不要試圖以任何形式或條件交換,來打破三家公司長期以來的合作默契,更不容許損害福懋油股東的權益。
中聯油脂成立於1995年,資本額6億元,由福懋油、泰山、福壽三家公司共同投資設立,主要生產黃豆油、黃豆粉及其他黃豆相關產品,過去四年每年EPS都超過1元,去年更達1.41元,是國內僅次於統一集團旗下大統益的油脂公司。
據消息人士透露,事實上福壽上屆改選時,中聯油脂正是福壽跟興泰交換的籌碼之一;而泰山近期跟龍邦的經營權紛爭,也跟中聯油脂脫不了干係,龍邦日前提案要求解任伸揚投資法人代表詹逸宏董事暨董事長職務,原因就是指控泰山擅自同意中聯油脂私募案,有損公司利益。不過,根據本報掌握,其實龍邦原本準備參與中聯油脂私募案,但後來該案在股東反對下宣告破局。
而此次泰山跟興泰結盟後,除了即將改選的福壽備感壓力外,最憂心忡忡的就是另一家油脂大廠福懋油。由於興泰跟福懋油經營權紛爭去年才鬧得沸沸揚揚,於今年初剛落幕;興泰更在短暫入主福懋油期間,數度動用公司資金買進興泰家股票,涉嫌內線交易、掏空等遭檢調偵辦中。值此之際,跟福懋油有長期合作夥伴關係的泰山卻選擇與興泰結盟,讓福懋油內部深感憂慮。
對此,福懋油總裁許忠明昨日罕見打破沉默指出,福懋油對於兩家公司的結盟「甚感訝異」,他並意有所指地說,呼籲有心人士不要試圖以任何形式或條件交換,來打破三家公司(福懋油、泰山、福壽)長期以來的合作默契,更不容許因而損害福懋油股東的權益。
更值得注意的是,泰山跟興泰「意外」結盟,引起食品同業高度矚目,也讓福壽今年董事改選增添更多變數。根據本報掌握獨家內幕,泰山詹家跟興泰吳金泉從來不是盟友,雙方甚至還在公開場合有過「衝突」,其中一個導火線就是中聯油脂私募案的利益糾葛,如今雙方竟然「化敵為友」結盟,跌破外界眼鏡!
福壽董事會共9席(含3席獨董),根據十大股東名單,興泰吳家檯面上持有福壽超過25%,據傳檯面上下合計持股約達三成,要直接拿下福壽經營權的可能性雖不高,但亦不排除上演去年搶下福懋油經營權的戲碼,透過重押獨董策略、以少數制衡多數,即使未能搶下福壽過半席次,只要取得2席獨董,亦可掌握審計委員會掣肘公司派。
對此,福壽董事長洪堯昆表示,對於大股東提名予以尊重,但對於泰山與興泰結盟一事,他也直言「不知道(對方)在想什麼」。不過洪堯昆指出,洪家持有福壽超過五成,股權相對集中,公司抱持平常心看待。
據悉,為鞏固百年企業福壽的經營權,洪家日前已要求洪氏家族不得賣股。此外,福壽也在4月7日董事會通過實施庫藏股,預計買回高達1萬張;不過,興泰在3月2日、3月30日合計申報轉讓福壽3,265張,時機巧合引發市場揣測,也讓經營權之爭更加撲朔迷離。
事實上,興泰布局福壽超過十年,直到民國100年興泰以持股6.9%躍居單一最大股東,並於該年改選成功取得福壽1席董事。此後興泰及旗下投資公司陸續增持福壽,目前已掌握福壽1董、1獨。
據透露,上屆福壽改選時雙方達成一定默契,採足額提名;今年是興泰首次超額提名「挑戰」福壽,並意外殺出「盟友」泰山,頗出乎外界意料;此外,據悉泰山已買進福壽近1%股權,對此泰山強調,完全是看好福壽發展前景,希望彼此有機會深化合作。
以興泰提名名單來看,3席董事候選人除泰山元之外,另兩家包括農安生技、安達鑫投資都是興泰關係企業;至於2位獨董候選人陳重瑞是興泰在福懋油的現任獨董、黃識頻則是興泰在福懋油現任獨董黃釋慧的手足,跟吳金泉都有深厚交情。
中聯油脂表示,該公司迄今成立逾20年,由於廠房靠海容易腐蝕,原本就有定期廠房維護的費用支出,此次私募資金主要有兩個用途,一是將用於添購、精進設備,因應新時代的產品需求;二是用於償還銀行借款。
中聯油脂是國內僅次於大統益的油脂公司,由福懋油、泰山、福壽三家公司共投投資設立,廠房設置於台中港區內,生產黃豆油、黃豆粉及其他黃豆相關產品。今年1∼9月合併營收52.36億元,年增5.06%;上半年EPS0.74元。
大同5月11日股東會將全面改選9席董事,其中董事6席、獨立董事 3席,新大同、欣同兩家投資顧問公司兩路市場派人馬,都趕在董事 候選人登記截止前合計推出7席董事、3席獨立董事,遠勝過大同集團 董事長林蔚山為首公司派足額提名6席董事、3席監察人,使得大同經 營權爭奪戰愈演愈烈。
台大政治系兼任教授楊永明受訪表示,他是前陣子受兩位自稱是大 同自救會小股東所託,希望以他目前擔任中聯油脂董事長兼總經理具 有實務經驗,能在公司治理、經營績效及國外業務方面協助大同,他 認為大同是台灣一家歷史悠久老公司,希望讓大同更好,才點頭擔任 欣同法人代表。在之前他並不認識欣同負責人林宏信律師,華航前總 經理林鵬良亦受大同自救會成員委託,競逐獨立董事。
昨日周刊點名新大同從香港引進百億元資金轉進台灣,炒作大同股 價,是由行政院前主計長韋伯韜操盤,目的是搶經營權。
但,曾與韋伯韜同在李登輝執政時期同在內閣、熟識韋伯韜的台灣 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表示,媒體報導的囂張行徑,並不 像他所認識的韋伯韜會做的事。
所謂的衛生標準,主要是檢驗油品內的銅、汞、鉛與砷等項目含量,工業局表示,82項產品均符合衛生標準,也就是其含量都在國家規定以內,同時也抽驗棉籽酚,也全數並未檢驗出棉籽酚。
82項產品涉及14家廠商,包括泰山企業、南僑化工、台糖、統一企業、大統益、福壽實業、豐年豐和企業、統清、佳格食品、中聯油脂、強冠企業、正義、頂新製油及福懋油脂等。
另外27項產品,則因業者生產線已停產,工業局沒有檢體可抽樣檢查,但近日會至賣場尋找,是否仍有存貨。
至於調和油的調和比例,由於檢測技術無法檢驗出來,必須透過派員查廠比對配方表與進出貨報單等,工業局副局長呂正華表示,查廠報告預計會在11月8日前完成,屆時就可以了解廠商標示的調和比例是否符合。
除了調和油之外,醬油與果汁也被列入優先檢測項目,凡是獲得G MP認證的醬油與果汁,全數要重新檢測,合計有346項產品,將會在 11月底以前檢驗出爐。
另外,工業局也正在重新檢討GMP機制,現階段已經成立專案小組,蒐集國際間對於GMP機制運作情況,官員說,近年美國針對民眾每天必須食用的產品,已經納入GMP強制檢驗項目,我國是否可以參考作法,將有待探討。
止,今年新增投資目標金額1.08兆元的達成率87.33%,預估年底可
以達成目標。工業局長陳昭義表示,受到金融風暴衝擊,明年新
增重大民間投資計畫將向下修正。據了解,工業局主管的製造業
部分,已將促進民間投資目標下修至9,000 億元,約比今年減少
13%。
經濟部昨日召開第四季促進投資擴大招商推動會議,由經濟部長
尹啟銘主持,根據工業局列管重大投資案進度發現,因廠商在今
年前段的建廠速度超前,估計包括中鋼、中龍、東和、台積電、
群創、茂迪、聯相光電、台塑石化與福聚等超過50億元以上的新
增重大投資案,投資擴廠進度並未受到延宕。
工業局副局長高惠雪表示,工業局日前拜會台玻,常務董事林伯
豐表示,該公司規劃在彰濱工業區興建太陽光電所需的玻璃廠投
資案,將如期於明年下半年進行。高惠雪說,台玻光是彰濱購地
成本即高達21億元,若加上建廠的投資金額,預料會帶動明年景
氣。
據了解,考量明年經濟景氣充滿變數,廠商紛紛暫緩擴產或擴廠
,工業局原建議降低明年度的製造業促進投資目標至8,800億元,
經濟部要求至少提高至9,000億元;加計能源局推動的能源產業,
外界預期突破今年目標的可能性不高。
在今年度的1.08兆元目標中,工業局扛下1.0345兆元,占目標額度
逾九成;若明年度的促進投資目標訂為9,000億元,大約比今年減
少13%。
根據統計,截至9月底為止,新增重大投資計畫總計有992件,全
程投資計畫金額達新台幣9,432億元,已達到目標金額的87.33%,
可望在年底順利達成原定目標。陳昭義表示,今年新增投資目標
金額可以如期達成,主要是因為廠商在前段投資進行期間,速度
相當快,但9月金融風暴發生後,廠商的投資意願漸趨保守,今年
度新增投資目標金額會在12月初確定。
是集團內少數會下蛋的金雞母,引發外界接手興趣。福壽(1219)
已經表態有意承接,近日並積極與嘉食化高層聯繫,泰山也在瞭解
與評估。
福壽董事長洪堯昆表示,嘉食化申請重整,若要處分中聯油脂的股
權,福壽很願意承接。洪堯昆說,福壽以大宗物資起家,黃豆粉是
飼料主要原料,福壽的黃豆代工業務,都交給中聯油脂,對福壽而
言,中聯油脂除了獲利挹注福壽,由於榨油量具有經濟規模,兼具
降低成本效益,增加持股,一舉多得。
他並透露,已經積極與嘉食化高層聯繫,不過目前還沒有得到回音
,由於中聯油脂其他股東還包括泰山與福懋油,也將徵詢他們的意
見。
業界分析,目前中聯油脂四大股東的持股不相上下,所有議案必須
至少三家同意,才能過關,若福壽獨自吃下嘉食化的持股,未來局
勢將有所不同。且中聯油脂屬於獲利公司,福壽持股若達50%,未
來透過合併報表,也有利福壽整體財報表現。
國內大宗物資業者從國外進口黃豆後,透過榨油與加工,分離出黃
豆油與黃豆粉,前者以食用為主,後者則是飼料最主要的成份,占
比超過六成以上。由於國內市場規模小,業者自組團體,透過合船
方式採購黃豆,國內兩大榨油廠,大統益、中聯油脂,也都是業者
合資設立。
中聯油脂位於中部,是國內第二大黃豆油榨油廠,額訂資本額1億
元,實收資本額6億元,資本額股東包括嘉食化、福壽、泰山、以
及福懋油,都是國內大宗物資業者,四家業者各持股25%。
近年國際黃豆價格波動大,中聯油脂主要業務是代業者榨油,賺加
工費用,影響較小,自結去年稅後純益約3,200萬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