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伯鑫工具(上)公司新聞
伯鑫2022年合併營收9.04億元,每股EPS 10.92元,股本為1.65億 元,將現增200萬股上櫃,每股暫定91元,預計12月上旬掛牌。
伯鑫在活動扳手領域深耕近40年,生產據點為台灣總廠、二廠與越 南廠,全球市占率25%,美國前三大手工具品牌都是其客戶。
該公司產品以活動扳手為主、營收占比約62%、鉗類約10%、一般 工具為25%;就市場別而言,主力市場為歐美、營收占比約60%。過 去主要營業項目為工業級活動扳手、鉗類之ODM/OEM製造及銷售其他 手工具,除了標規產品外,同步也專攻高端市場,增加產品多元性, 並促使銷售業務能夠遍及水電、機械、汽修、建築、礦業、農機及海 事等不同領域。
伯鑫表示,該公司的產品亦獲得DIN、ISO、JIS、ANSI、ASME & BSI等國家級標準認證機構肯定,在產品測試標準遠超世界公認之規 範。此外,伯鑫也深受國內外大獎認可,像是世界四大國際設計競賽 中代表日本最高榮譽的G-MARK設計大獎,以及全球公認的卓越設計標 章的德國IF設計大獎,與每年吸引1萬件作品投稿參賽的德國紅點RE DDOT設計大獎等。而在國內的部分,伯鑫也是至今業界唯一囊括台灣 精品獎金質及銀質獎的製造商,在各種精密機械、五金零件、自動化 機械及鐵工用工作母機製造等領域都有良好的口碑,並為成功為進軍 全球市場打下堅實的基底。
伯鑫目前申請國內外專利累計數量已高達302件,總數直逼同業的 兩倍之多,且由於專利遍佈臺灣、中國大陸、美國、歐洲、泰國、印 度、日本、澳洲、韓國、西班牙、法國、加拿大、越南等地區,因此 也讓伯鑫更具技術獨家優勢,公司產品得以順利遠銷至全球51個國家 。
伯鑫指出,早在108年即開始導入智慧工廠營運模式,並建立了領 先同業的智慧生產線,成為時下業界唯一將所有手柄機加工製程串聯 為全自動的生產製造商。
台灣股市新鮮熱點!今(14)日,台灣櫃買市場將迎來新兵加入,這次的主角就是騰雲科技服務公司(6870)。這家公司在今天正式上櫃掛牌,成為今年第十家上櫃掛牌的公司。此外,櫃買中心昨日也審議通過寶陞國際公司上櫃的申請,市場上櫃的股票家族即將再擴大。 騰雲科技服務公司於上午9時整舉行「新股上櫃敲鑼」儀式,這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該公司承銷價訂在128元,而13日的興櫃均價則收在159.55元,顯示市場對其有一定期待。騰雲專注於零售雲客、商、金流整合性產品及平台的銷售,同時也提供雲端數據分析及平台維運服務。2022年度合併營收達4.64億元,稅後淨利為6,384萬元,每股稅後純益(EPS)更是亮眼的3.45元。2023年上半年,合併營收為2.48億元,稅後淨利為3,088萬元,EPS為1.58元。 另一方面,寶陞國際公司也獲得櫃買中心審議通過上櫃。這家公司的業務聚焦在實木複合地板、塑料地板、超耐磨地板及其他室內裝修建材的銷售。公司董事長由黃楷倫擔任,推薦證券商包括兆豐證券、國票證券、台新證券及富邦證券。寶陞2022年度合併營收為22.71億元,稅後淨利為1.46億元,EPS達到6.20元。2023年上半年,合併營收為10.90億元,稅後淨利為6,997萬元,EPS為2.81元。 目前,櫃買市場上櫃股票已經有813家,其中外國公司有30家。今年累計上櫃掛牌的公司已經有九家。未來,櫃買中心還將有更多新公司加入,包括宸曜、鑫傳、衛司特、進能服、伯鑫,以及竣邦-KY等。而寶陞則是待審議中的公司之一,其他還有昱展新藥、欣新網,以及諾貝兒等。 這次的櫃買市場新鮮熱點,不僅讓市場多了一個投資選擇,也反映了台灣股市的活躍與發展潛力。
騰雲14日上櫃掛牌,櫃買中心當日舉辦上櫃掛牌典禮,於上午9時整進行騰雲「新股上櫃敲鑼」儀式,並邀請輔導其上櫃的證券承銷商及簽證會計師共同與會。騰雲承銷價訂在128元,13日興櫃均價收在159.55元,兩者之間有不小的價差。
騰雲主要是從事零售雲客、商、金流整合性產品及平台之銷售,暨雲端數據分析及平台維運服務,2022年度合併營收為4.64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稅後淨利為6,384萬元,每股稅後純益(EPS)為3.45元。2023年上半年度合併營收為2.48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稅後淨利為3,088萬元,EPS為1.58元。
此外,櫃買中心於13日審議通過寶陞上櫃案。寶陞業務主要是實木複合地板、塑料地板、超耐磨地板及其他室內裝修建材的銷售,董事長為黃楷倫,推薦證券商是兆豐證券、國票證券、台新證券及富邦證券,申請時資本額2.48億元。
寶陞2022年度合併營收為22.71億元,稅後淨利為1.46億元,EPS為6.20元。2023年上半年度合併營收為10.90億元,稅後淨利為6,997萬元,EPS為2.81元。
截至13日,股票已上櫃家數有813家(包含外國公司30家),今年來累計上櫃掛牌公司有九家。櫃買中心已同意櫃檯買賣契約,尚未掛牌家數有七家,除了14日掛牌的騰雲,其他還有宸曜、鑫傳、衛司特、進能服、伯鑫,以及竣邦-KY;審議通過,俟董事會核議有一家寶陞;待審議有三家,包括昱展新藥、欣新網,以及諾貝兒。
伯鑫工具(6904)這家台灣手工具領導廠商,近年來表現亮眼,去年每股稅後純益衝上了10.92元,讓市場驚艷。法人預測,隨著新投資的自動化產線開始運作,伯鑫今年有望再創佳績,甚至賺一個資本額以上。更令人期待的是,伯鑫上櫃案已經通過櫃買中心董事會的審議,預計今年12月將正式掛牌轉上櫃,市場關注度不斷攀升。昨日興櫃均價更是收在143元,顯見投資者對其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伯鑫工具,這個成立於1984年的台中神岡區老牌公司,資本額1.65億元,主要從事工業級活動扳手的ODM業務,在全球市場佔有一席之地,市占率超過二成,產品銷售遍及50個國家。去年伯鑫營收達9.04億元,年增長11.6%,毛利率高達33%,每股純益10.92元,表現十分亮眼。今年上半年營收4.22億元,毛利率31.48%,每股純益4.25元,累計前七月營收5.06億元,年減幅4.2%,但已連三個月呈現年、月雙增的趨勢,年減幅度逐漸收窄。 伯鑫的營收主要來自外銷,2022年外銷比重超過80%,市場遍佈歐洲的36.5%、美洲的30.6%,主要客戶包括全球知名活動扳手品牌Stanley Black & Decker集團,以及大型零售通路如Home Depot等。根據金屬中心(MII-ITIS)的調查,全球非動力手工具市場規模約243億美元,台灣以工業級及專業級手工具市場為主,2021年出口額達27.3億美元,成長29.8%。 伯鑫與其他國內廠商不同,它不僅僅是OEM模式,而是具備自主研發能力,採行ODM為主的經營模式,能夠靈活應對市場趨勢,提供創新且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目前伯鑫的ODM比重接近九成,提供全尺寸(4吋至24吋)產品,品項多達150餘種,累積專利數量達302件,產品具有獨特性和高競爭力,全球市占超過二成,毛利率維持在30%以上,優於同業平均20%至25%的水準。 面對人力緊缺的問題,伯鑫在2019年投資8億元規劃的自動化產線已於今年順利啟用,預計可增加三成的產能,大幅提升生產效率。原先需要四人協力的產線,現在只需一人即可完成,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法人預估,隨著自動化產線的啟用,伯鑫的營收和獲利都將有顯著提升,對其中長期表現持樂觀態度。
伯鑫上櫃案近期已獲櫃買中心董事會通過,預計今年12月掛牌轉上櫃。昨日興櫃均價收在143元。
總部位於台中市神岡區的伯鑫,成立於1984年,資本額1.65億元,主要業務為工業級活動扳手ODM(原廠委託設計),全球市占率超過二成,產品銷售逾50個國家。
伯鑫去年營收9.04億元、年增11.6%,毛利率33%,每股純益達10.92元。今年上半年營收4.22億元,毛利率31.48%,每股純益4.25元,而累計前七月營收5.06億元、年減4.2%,已連三個月呈年、月雙增走勢,年減幅度持續收斂。
伯鑫營收來源以外銷為主,2022年外銷比重逾80%,市場分布於歐洲36.5%、美洲30.6%,主要客戶為全球活動扳手與知名工具品牌商,如Stanley Black & Decker集團等,以及大型零售通路如Home Depot等。
根據金屬中心(MII-ITIS)調查,2021年全球非動力手工具市場規模約243億美元,以美國、德國及法國為前三大消費市場,中國大陸、德國、台灣則為主要出口國。其中,台灣以工業級及專業級手工具市場為主,2021年出口額達27.3億美元,成長29.8%。
不同於國內廠商多以OEM模式,伯鑫具備自主研發的能力,採行ODM為主的經營模式,隨時觀察市場趨勢,以滿足或提供具創新及貼近市場需求的產品。
目前,伯鑫ODM比重接近九成,提供全尺寸(4吋至24吋)產品、品項多達150餘種,累積專利數量為302件,獨特且高競爭力的產品,創造全球市占超過二成、毛利率維持30%以上成績,優於同業平均20%至25%的水準。
面對人力緊缺情形,伯鑫於2019年斥資8億元規劃的自動化產線已於今年順利啟用,預計可增加三成的產能,原先需要四人協力的產線,也可減至一人。
法人預估,隨自動化產線啟用,伯鑫不僅營收有望突破過往成績,整體獲利也將因成本結構下降而成長,樂觀看待伯鑫中長期表現。
台灣櫃買中心於昨日(25日)下午舉行第十屆第27次董事、監察人聯席會議,會議中決議通過四家公司的股票上櫃申請案,這四家公司分別是衛司特(6894)、進能服(6692)、伯鑫(6904)以及竣邦-KY(4442)。這次通過的申請案使得今年櫃買中心董事會通過的上櫃申請案數量正式達到雙位數,共計11檔。 在這四家公司中,伯鑫(6904)這個名字格外引人關注。伯鑫工具公司以其出色的產品和服務在業界享有盛名,此次成功通過上櫃申請,無疑將對公司的發展帶來新的契機。目前,除了這四家公司外,還有昱展新藥、欣新網、諾貝兒、寶陞等四家公司尚在待排定上櫃審議委員會的申請名單中。 這次櫃買中心董事會的決議,不僅對這四家公司來說是個好消息,也顯示出台灣股市對新公司的開放態度和支持。隨著這些公司逐漸登上台灣股市的舞臺,未來台灣股市的多元化和競爭力將會進一步提升。
櫃買中心25日董事會通過四檔個股上櫃申請案,將今年來櫃買董事 會通過之上櫃申請案數量正式推升至雙位數、達11檔;而盤點目前已 遞出上櫃申請,扣除自撤公司,尚待排定上櫃審議委員會,則尚有昱 展新藥、欣新網、諾貝兒、寶陞等四家公司。
伯鑫工具,這家台灣知名工具製造商,近期將迎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據悉,伯鑫工具預計將在8月22日於台灣櫃買中心正式上櫃掛牌。這場「新股上櫃敲鑼」儀式將於上午9點整開始,當天將會有一場隆重的典禮,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壯觀的時刻吧! 伯鑫工具不僅是今年第九家上櫃掛牌的公司,這也意味著台灣櫃市場的家數將增加到813家。伯鑫工具的承銷價訂在100元,與18日的興櫃均價150.58元相比,顯示出一定的價差。這也讓人對伯鑫工具的未來發展充滿期待。 伯鑫工具專業從事軍用與商用真空微波管、半導體設備零組件及微波應用系統設備等製造及銷售。在2022年度,該公司的營收達到了4.37億元,稅後淨利為1.13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更是高達3.64元。到了2023年上半年,伯鑫工具的營業收入為2.16億元,稅後淨利則為4,809萬元,EPS為1.55元,成績亮眼。 伯鑫工具成功掛牌後,還有許多上櫃準新兵在線上等待。櫃買中心已經同意櫃檯買賣契約,但尚未掛牌的三家公司分別是騰雲、宸曜、鑫傳。此外,已通過上櫃審議委員會審議的公司有四家,包括衛司特、進能服、伯鑫,以及竣邦-KY。 伯鑫工具的這次上櫃,不僅是公司自身發展的重要步驟,也將為台灣櫃市場注入新的活力。讓我們期待伯鑫工具在未來的發展中,能繼續創造驚人的業績,成為台灣工具製造業的領軍者。
宏碩系統主要是從事軍用與商用真空微波管、半導體設備零組件及微波應用系統設備等製造及銷售,2022年度營收為4.37億元,稅後淨利為1.13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為3.64元。2023年上半年度營業收入為2.16億元,稅後淨利為4,809萬元,EPS為1.55元。
宏碩系統掛牌後,其他上櫃準新兵還有櫃買中心已同意櫃檯買賣契約,尚未掛牌的三家包括騰雲、宸曜、鑫傳。已經通過上櫃審議委員會審議,俟董事會核議則有四家,包括衛司特、進能服、伯鑫,以及竣邦-KY。
據CMoney統計,興櫃上半年獲利前十名的個股為:巨漢、正瀚、華懋、伯鑫、富世達、諾貝兒、衛司特、欣新網、寶陞、達發,EPS介於2.7元至8.97元間不等。相關個股涵蓋產業廣泛,包含:半導體、生物科技、綠能環保、工業、藥妝通路、軸承廠、PCB製程應用電解設備及耗材廠等。
巨漢為無塵室統包工程廠,去年7月登錄興櫃市場,去年便以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EPS)達21.95元稱冠興櫃,今年再度蟬聯上半年興櫃市場獲利冠軍寶座,今年7月底已向證交所遞件申請股票上市交易。
「這個週末,櫃買中心要開會審議兩家公司的上櫃申請,分別是進能服跟伯鑫,時間就在10號跟14號。這兩家公司在今年6月份就提出申請,當時的資本額分別是3.99億跟1.65億元。」說著,這兩家公司的專業度與市場表現成為了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進能服,這家公司可是太陽能發電系的專家,從設計、採購到施工,一條龍服務。它不僅僅是蓋太陽能電廠,還提供相關的維運服務,以及銷售太陽能模組。2022年,進能服的營收高達27.83億元,稅後純益也有1.6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更是3.98元。2023年第一季的營收也表現不錯,達到5.71億元,稅後純益有585.1萬元,EPS為0.15元。這個季度的表現,讓人對進能服未來的發展充滿期待。 另一邊,伯鑫則是台灣活動扳手的領頭羊。它從研發、生產到銷售,全方位提供工業級活動扳手及鉗類產品,還有各種手工具的買賣。2022年,伯鑫的營收有9.04億元,稅後純益1.81億元,EPS更是亮眼的10.92元。今年第一季的營收也有1.97億元,稅後純益2,887萬元,EPS為1.74元。雖然上半年營收稍微減少,但單月營收已連兩月呈現年月雙增,這讓市場對伯鑫的未來前景相當看好。
【台灣金融新聞】櫃買市場將迎來新血!群益投信債券ETF指數獲認可,進能服、伯鑫上櫃申請進行中 哇塞,台灣櫃買市場最近真是熱鬧非凡啊!除了我們熟悉的櫃買中心外,又有一大波新面孔要來加入我們的市場了。就在昨天(9日),櫃買中心宣布了一個重大消息,群益投信申請的「ICE ESG 20年期以上BBB級成熟市場大型美元公司債(單一產業10%上限)指數」通過了資格認可,這個ETF真的是來頭不小呢! 這個指數是由全球數據服務大廠ICE Data Indices編製,專門衡量美國市場發行的美元公司債,並根據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風險分數來篩選表現優秀的發行人。目前這個指數已經由105檔成分債券組成,平均存續期間還有13.11年,看來真的是個穩定的投資選擇。 不僅如此,櫃買中心還預計在10日和14日分別審議進能服和伯鑫上櫃的申請案。進能服這家公司專門從事太陽能發電系統工程的EPC業務,2022年的合併營收有27.83億元,EPS高達3.98元,真的是一匹黑馬啊!而伯鑫公司則是專業的工業級活動扳手和鉗類產品製造商,2022年的合併營收也有9.04億元,EPS更是驚人的10.92元。 進能服和伯鑫公司的上櫃申請案,對於櫃買市場來說,無疑是注入了新的活力。進能服的興櫃均價在9日收在47.70元,漲了1.36元,漲幅達到2.9%;伯鑫公司的興櫃2日均價則是在135.25元,看來市場對這兩家公司都相當看好。 總之,這次櫃買市場的動態真的是讓人期待,群益投信的債券ETF和進能服、伯鑫的上櫃申請,都將為我們的市場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未來,我們可以期待更多優質企業加入我們的行列,共同推動台灣金融市場的發展。
櫃買中心8月9日召開上櫃指數股票型基金(ETF)標的指數資格認可審查會議,審查通過群益投信申請之「ICE ESG 20年期以上BBB級成熟市場大型美元公司債(單一產業10%上限)指數」之資格認可。
櫃買中心表示,「ICE ESG 20年期以上BBB級成熟市場大型美元公司債(單一產業10%上限)指數」是由全球性數據服務公司ICE Data Indices,LLC所編製衡量在美國市場發行之美元公司債,並依據ESG研究機構Sustainalytics所評定的ESG風險分數篩選出ESG表現優秀之發行人,目前由105檔成分債券所組成,平均存續期間為13.11年。
進能服公司主要從事太陽能發電系統工程之EPC(設計、設備採購、施工總承包)業務及電廠維運服務,董事長為黃舉昇,推薦證券商有統一綜合證券、群益金鼎證券,以及兆豐證券,申請時資本額3.98億元。
進能服公司2022年度合併營收為27.83億元,稅後淨利為1.59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為3.98元。2023年第1季之合併營收為5.71億元,稅後淨利為585萬元,每股稅後純益(EPS)為0.15元。進能服9日興櫃均價收在47.70元,上漲1.36元,漲幅2.9%。
伯鑫公司主要是從事工業級活動扳手及鉗類產品之研發、生產及銷售,及一般手工具產品之買賣等,董事長為趙秀月,推薦證券商為國泰綜合證券及玉山綜合證券,申請時資本額1.65億元。
伯鑫公司2022年度合併營收為9.04億元,稅後淨利為1.80億元,EPS為10.92元。2023年第1季合併營收為1.97億元,稅後淨利為2,887萬元,EPS為1.74元。伯鑫興櫃2日均價收在135.25元。
進能服主要從事太陽能發電系統工程之EPC(設計、設備採購、施 工總承包)業務及電廠維運服務,主要服務項目包括水面型、屋頂型 及地面型太陽能光電系統建置,並提供相關維運服務及太陽能模組經 銷。
進能服2022年營收27.83億元,稅後純益1.6億元,每股稅後純益( EPS)為3.98元;2023年第一季營收5.71億元,稅後純益585.1萬元, EPS為0.15元,董事長為黃舉昇,推薦證券商係統一綜合證券、群益 金鼎證券及兆豐證券。
至於伯鑫則為台灣活動扳手之專業領導製造廠,董事長為趙秀月, 推薦證券商為國泰綜合證券及玉山綜合證券,主要從事工業級活動扳 手及鉗類產品之研發、生產及銷售,暨一般手工具產品之買賣等。
伯鑫2022年營收9.04億元,稅後純益1.81億元、EPS為10.92元,今 年第一季營收則為1.97億元,稅後純益2,887萬元、EPS為1.74元,累 計上半年營收4.22億元,年減6.56%,惟單月營收已連兩月呈現年月 雙增。
伯鑫工具近期在台灣證券市場再創佳績,據悉,櫃買中心董事會剛剛通過了騰雲(6870)和宸曜的股票上櫃申請案。這個好消息讓伯鑫工具的股東們感到興奮,因為這意味著台灣證券市場的活躍度不斷提升。截至目前,台灣股票市場上櫃的家數已經達到了813家,其中還包含了30家外國公司。今年以來,累計有八家公司成功上櫃掛牌。 不僅如此,櫃買中心已經同意宏碩系統的櫃檯買賣契約,並等待核發同意函的還有兩家公司,即騰雲和宸曜。此外,目前還有五家公司在等待審議,包括昱展新藥、鑫傳、衛司特、進能服和伯鑫工具。 伯鑫工具作為這五家公司之一,其上櫃之路引人關注。該公司不僅在產品質量上具有優勢,在市場拓展上也表現出色。這次上櫃的成功,將為伯鑫工具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 另一方面,櫃買中心正在規劃開放投信發行的ETF可以申請加掛其他幣別,這一改革將為投資者提供更多元化的投資選擇。新規則中將包含美元和人民幣兩種幣別,預計平台系統將在第三季底前上線。這將方便那些持有美元、人民幣等外幣資金池的投資者,更方便地進行資金部位的轉換。 這一系列的改革和發展,都標誌著台灣證券市場的進一步開放和發展。伯鑫工具的成功上櫃,也再次證明了台灣市場的吸引力和潛力。
伯鑫工具股本1.65億元,成立於民國73年4月24日,董事長為趙秀 月,總經理為吳傳福,主要產品為活動板手及其他手工具,外銷81. 91%,內銷18.09%,111年營收為9.04億元,稅前盈餘為2.29億元, 每股稅後純益(EPS)為10.96元,賺一個股本。
伯鑫工具商品項目為活動扳手,類型分別為工業型開口型、鉗類工 業型、一般工具工業型。計劃開發的新商品,除配合市場發展及客戶 需求,適時推出更具功能性及便利性的活動扳手外,更積極計劃發展 其他鉗類工具,如快速按鈕型水管鉗等,讓產品更趨完整。
目前全球手工具之領導廠商以歐美集團企業為主,有Black &De cker Inc.、Apex Tool、Klein Too、Robert Bosch GmbH和SnapOn等 ,據報導,大陸企業萬向集團正就從貝恩資本手中收購ApeToGroup( 艾沛克斯工具集團)進行談判。綜觀產業之發展生態,大廠持續進行 併購擴大規模以掌控市場主導權,並透過ODM或OEM代工模式朝多品牌 策略發展。
依據金屬中心MII-IT IS的研究顯示,大陸、德國及台灣為西元20 21年全球手工具前三大出口國,合計供應全球手工具出口值5成以上 ,其中台灣主攻工業級及專業級手工具市場,德國以高階產品為發展 核心,大陸則主要生產低階DIY產品。
台灣目前是全球前三大手工具製造國,擁有完整上、中、下游之供 應鏈體系。每年約可創造約新台幣1,300億元產值,業者連同協力廠 商逾2,000家,超過7成業者聚集在中彰投地區,是全球最完整的產業 聚落,美國是全球手工具最大消費市場且長期以來是台灣手工具第一 大出口國。
另外,櫃買中心正規劃開放投信發行的ETF可申請加掛其他幣別,並修正「證券商營業處所買賣有價證券業務規則」,將陳報主管機關核定後公告施行。加掛幣別包括美元、人民幣,平台系統預計會在第3季底前上線,預期可讓在美元、人民幣等外幣資金池比較高的投資人,便於轉換資金部位。
伯鑫工具(6904)在台灣興櫃市場中,以其出色的表現再次引起投資者的關注。根據最新公布的數據,伯鑫工具在111年度的財務報告中,EPS(每股純益)達到了10.96元,成為了今年度EPS超過10元的十家公司之一。這一成績在眾多興櫃公司中格外耀眼。 伯鑫工具的優異表現不僅僅是個別項目的成功,而是整體營運的全面提升。根據台灣櫃買中心統計,111年度共有302家興櫃公司完成了財務報告的公告申報,整體營收達到了約4,712億元,較上年度成長了69億元,成長幅度達到1.48%。其中,光電業及其他電子業的營收分別成長了23.16%和32.95%,稅前盈餘也分別增長了86.05%和55.99%,在所有股族群中表現突出。 在這份亮麗的財報中,伯鑫工具的EPS表現尤其引人注目。不僅如此,伯鑫工具還與其他幾家公司在EPS超過10元的領先群體中並列,這些公司還包括巨漢(6903)、達發(6526)、振大環球(4441)、和淞(6826)等知名企業。 此外,111年度EPS在5元以上未達10元的公司共有33家,2元以上未達5元的公司有68家,總計有111家公司的EPS達到了2元以上,佔所有興櫃公司的37%。這一數據反映了興櫃市場的整體活力和投資價值。 伯鑫工具的成功不僅是企業自身努力的结果,也與台灣市場的整體發展和投資環境的改善密不可分。隨著市場對高質量企業的需求不斷增長,伯鑫工具未來的發展前景值得期待。
經統計上述302家興櫃公司去(111)年度整體營收總計約4,712億 元,較110年度成長69億元,成長幅度約1.48%,其中光電業及其他 電子業之營收分別成長23.16%及32.95%,其稅前盈餘亦分別成長8 6.05%及55.99%,於各類股族群中表現亮眼。
在去年每股純益(EPS)方面,賺超過一個股本(EPS超過10元)之 公司計有十家,分別是巨漢EPS為34.24元,達發(6526)EPS為19.9 元、振大環球(4441)EPS為18.75元、和淞(6826)EPS為15.43元、 諾貝兒(6844)EPS為12.08元、伯鑫(6904)EPS為10.96元、鴻呈( 6913)EPS為10.89元、程曦資訊(6898)EPS為10.88元、圓點奈米( 6797)EPS為10.81元,以及有成精密(4949)EPS為10.14元。
至於去年EPS為5元以上未達10元的公司計有33家;2元以上未達5元 的公司計有68家;合計111家公司EPS達2元以上,占全部興櫃公司之 37%。
2022年正式落幕,全年申請登錄興櫃家數為63檔(含12檔申請登錄 戰略新板),若從登錄興櫃後均價漲幅前十大個股觀察,國內連鎖藥 局佑全-新(6929)居於首冠,累計漲幅達188.91%、其次為宏碁遊 戲(6908)的150.63%。
隨著台灣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建構,企業得以依據自身條件選擇合適 的籌資方式,加上近年上市櫃公司傾向將高績效部門獨立掛牌,以提 高營運效率,在疫情影響逐漸式微後,興櫃掛牌家數逐漸回到過往表 現,2022年總掛牌家數雖較2021年減少12檔,仍高於過去十年平均值 ,又以電子23檔與生技14檔為主要兩大族群。
從資本額角度,由張國煒自行籌資創辦的星宇航空在2022年9月底 登錄興櫃前就話題十足,作為台籍航空公司中唯一提供頭等艙業者, 實收資本額達181.17億元;其後依序為鑽石生技、長榮航太、樂迦再 生、達發、祥翊、台特化及雲豹能源,資本額皆逾10億元。
回顧2022年興櫃生力軍在登錄興櫃後均價漲幅前十大個股,依序為 佑全-新、宏碁遊戲、鑽石生技、新應材、伯鑫、漢田生技、海柏特 、潤德、水星生醫*、星宇航空。佑全-新目前全國共計143家門市, 自2023年將以每年15%∼20%的速度展店,目標在2026年共展店至3 00家,公司在2022年12月初以每股32元參考價登錄興櫃後,截至30日 興櫃均價收在92.45元,漲幅高達188.91%。
展望2023年,已遞件申請登錄興櫃家數達6檔,國內儲值卡龍頭悠 遊卡預計1月3日以每股50元參考價登錄興櫃,為今年首檔興櫃新兵。 悠遊卡董事長陳亭如指出,2023年受惠利率收入、觀光經濟、跨境與 微金融,及超級悠遊卡等四大成長動能,期待營運恢復到疫前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