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儲盈科技(未)公司新聞
台塑新智能投資逾百億元打造全台最大磷酸鋰鐵電芯廠,預計2024年第3季完工投產!董事長王瑞瑜表示,他希望從電池材料開始,到電池芯、模組都能夠達到100%國產化,並且同步推動電池回收,這樣才能夠真正實現循環經濟,對台灣的能源轉型與淨零碳排做出貢獻。王瑞瑜強調,這是延續創辦人王永慶對電能的遠見,也是為了讓人們過上更好的生活,繼承父親的志業。
台塑企業在鋰電池領域已經有超過15年的經驗,從上游的正極材料、銅箔、電解液製造,到終端電池模組及储能應用,都已經擴展。近期,台塑新智能更加堅定地推動國產化電芯製造,確保供應穩定並保障國家安全。
總經理劉慧啟指出,儲能國家隊中的翰可能源從太陽能光電起家,逐漸擴展到充電站、储能等業務。而新加入的儲盈科技則專注於晶圓廠、UPS,並擁有電池管理系統(BMS),與台塑新智能的團隊技術相輔相成,讓整個團隊的技術力更加完善。
為了實現從原料、生產、回收的一條龍服務,提升储能以及電池整體的自製率,台塑新智能不僅積極尋找澳洲的鋰礦源,還籌建電池回收生產線,展現了對於環保和循環經濟的堅定承諾。
台塑新智能昨(9)日宣佈,大筆金錢投入,斥資3億元入股台灣鋰電池儲能系統大廠儲盈科技,將持有約9.07%的股權。這一步棋,看起來是台塑新智能對電池產業的深層布局。儲盈科技在半導體等科技產業的储能需求上具有強大競爭力,與台塑新智能的產品線相當契合。台塑新智能董事長王瑞瑜強調,這次入股儲盈,就是要讓雙方技術與市場優勢結合,打造一個可靠、安全的智慧化储能系統。 儲盈科技近年來的發展十分亮眼,其董事長李衍飛指出,工業用電大戶對大型储能的需求明顯增加,許多科技大廠都在尋求不斷電系統以維持產業競爭力。儲盈憑藉其不斷電及储能系統的豐富經驗,已成為半導體產業的優質供應商。未來,儲盈將與台塑新智能攜手,導入國產化磷酸鋰鐵電芯,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產品。 王瑞瑜還提到,全球碳中和的趨勢加速了再生能源的發展,但綠電如太陽能、風能因為間歇性,需要搭配储能系統來穩定電網。儲能商機隨之而來,電池需求大幅增長。儲盈科技的策略投資,正是看中了這一商機。 台塑新智能總經理劉慧啟也透露,國產化電芯尤其是磷酸鋰鐵電芯,在電動巴士和储能案場的應用中十分受歡迎。台塑新智能已在彰濱工業區投資百億元興建全台最大的磷酸鋰鐵電芯廠,這將對储能產業發展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台塑新智能的這次入股儲盈科技,不僅可以充實營運資金,還將借助其強大的技術和資源,幫助儲盈科技擴大市場份額,加速技術研發。這個策略投資,無疑將成為台灣電池產業國產化的關鍵推力。 最後,台塑新智能強調,其發展目標是「節能、储能、新能源、循環再利用」,將全力建構綠色產業鏈,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雙贏,為未來的永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王瑞瑜強調,「台塑新智能不僅是源於父親(台塑創辦人王永慶)對於電能的遠見,同樣也為了人們擁有更好的生活,這也是延續父親的志業。」台塑企業已經累積15年以上鋰電池經驗,從電池產業上游的正極材料、銅箔、電解液製造,亦擴及終端電池模組及儲能應用領域,近來更致力於推動國產化電芯製造,確保來源穩定並保障國家安全。
台塑新智能總經理劉慧啟表示,現有台塑儲能國家隊中,翰可能源從太陽能光電起家,逐步擴展充電站、儲能等業務;此次入股的儲盈科技則以晶圓廠、UPS為主,而且還擁電池管理系統(BMS),與台塑新智能現有團隊具有互補性,儲盈加入後,整個團隊的技術力更加完備。
為達成從原料、生產、回收一條龍的服務,提升儲能以及電池整體的自製率,台塑新智能不僅積極赴澳洲尋找鋰礦源外,也籌建電池回收生產線。
儲盈的主力客戶為半導體大廠等科技產業,與台塑儲能國家隊成員具有互補性,未來儲盈將與台塑新智能深化合作,並導入台塑新智能生產的國產化磷酸鋰鐵電芯,此次策略投資有助雙方攜手拓展市場,成為台灣電池產業國產化關鍵推力。
王瑞瑜表示,全球碳中和趨勢加速推動再生能源發展,但太陽能、風能等綠電受環境影響,具有間歇性特質,必須搭配儲能系統才能減緩電網衝擊、維持發電穩定,電池需求也因應儲能商機而大幅成長。
根據經濟部商業司公司登記資料,儲盈科技2017年成立,儲盈董事長李衍飛指出,近年工業用電大戶大型儲能需求顯著浮現,各科技大廠急需裝設不斷電系統以維持產業競爭力,包括新設儲能系統、或將原使用之鉛酸電池換為環保節能的鋰鐵電池,促使鋰電池安裝容量連年增加。
儲盈憑藉不斷電及儲能系統的豐富經驗,已是半導體產業供應商,未來導入台塑新智能電芯及各式儲能系統,共同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產品。台塑新智能此次入股,除可充實營運資金,台塑新智能的強大技術和資源,也將有助儲盈科技擴大市場份額,並加速技術研發。
台塑新智能總經理劉慧啟表示,配合交通部「2030年客運車輛電動化推動計畫」,國產化電芯炙手可熱,其中磷酸鋰鐵電芯具有高放電倍率、高循環壽命、低生產成本優勢,在高溫下也不會產生強氧性物質,擁有高度安全性。
台塑新智能在彰濱工業區投資上百億元興建全台最大的磷酸鋰鐵電芯廠,第一期設置2.1GWh,將於2024年第3季完工投產,目前已與台灣各家電動巴士、儲能案場洽談合作,此次策略投資有助與儲盈科技共同推動電池產業國產化,未來將持續深化夥伴關係。
台塑新智能強調,秉持「節能、儲能、新能源、循環再利用」四大發展目標,全力建構綠色產業鏈,讓新舊能源多元並存,實踐經濟發展、保護環境,創造永續發展的未來。
台塑新智能董事長王瑞瑜表示,儲盈科技提供儲能解決方案,主力 客戶為半導體等科技產業;此次策略投資有助雙方攜手拓展市場,發 揮彼此技術及市場優勢,共同建構智慧化儲能系統,成為電池產業國 產化關鍵推力。
台塑新智能總經理劉慧啟強調,配合交通部「2030年客運車輛電動 化推動計畫」,國產化電芯炙手可熱,已與台灣各家電動巴士、儲能 案場洽談合作,此次策略投資有助與儲盈科技推動電池產業國產化, 深化夥伴關係。
台塑新智能全力建構綠色產業鏈,在彰濱工業區投資上百億元興建 全台最大的磷酸鋰鐵電芯廠,第一期設置2.1GWh,將於明年第三季完 工投產。
王瑞瑜認為,碳中和趨勢加速推動再生能源發展,但綠電須搭配儲 能系統才能減緩電網衝擊、維持發電穩定,電池儲能需求大幅成長。 台塑企業有15年以上鋰電池經驗,從電池產業上游的正極材料、銅箔 、電解液製造,擴及終端電池模組及儲能應用領域,近來推動國產化 電芯製造。
儲盈科技董事長李衍飛指出,近年工業用電大戶大型儲能需求顯著 浮現,各科技大廠急需裝設不斷電系統以維持競爭力,包括新設儲能 系統、或將原使用鉛酸電池換為環保節能的鋰鐵電池,促使鋰電池安 裝容量連年增加。
儲盈科技不斷電及儲能系統成為半導體產業重要供應商,這次台塑 新智能入股,除充實其營運資金外,未來將導入台塑新智能電芯及各 式儲能系統,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加速技術研發。
晶圓廠早年均使用鉛酸電池,現在已逐步汰換成鋰電池,新廠則全面採用,為鋰電池帶來商機。儲盈去年UPS電池出貨量260MWh,為業界之冠,晶圓大廠、LED光電業者與主要封裝測試業者等均為客戶。謝芳吉表示,UPS單顆電池以50Ah為主,儲盈採用具8C~10C放電能力電芯,應用設計介於6.5C~8C。儲能電池的設計思維則不同,AFC儲能電池100Ah以上到300Ah,放電倍率0.5C~1C。
儲盈自行開發BMS及搭配UPS專用電池芯,使用8年後,性能穩定、可靠安全,均持續服役中。首套2MW AFC儲能系統建於台南科技工業區,採用國內知名品牌PCS,EMS與福能共同開發,今年內將併網,另有多家客戶委託建置。儲能電池使用量大,儲盈除了沙崙試產線,台南新產線已開始量產,產能可依市場需求彈性擴大,成長可期。
儲盈移轉工研院STOBA材料,將與台灣電芯廠合作,擴大應用,發揮電芯耐高溫、長壽命的優勢,提升競爭力。謝芳吉高度關切大陸鋰電池產業發展,5月16日深圳國際新能源鋰電池技術展(CIBF)展出電芯製造設備到應用系統,一、二線電池大廠悉數到場。鋰鐵電池為大型商用儲能主流,各大廠更專注在商用儲能,大容量電芯如280Ah、310Ah等鋰鐵電池,應用漸趨成熟並成為主流。
每家電芯廠各有特色,尋求合作夥伴時,性能與品質須符合應用需求,規模並非主要重點。儲盈具足夠能力及技術優勢,依應用需求評估電芯性能與質量管控,系統設計與集成達到高安全性、高可靠性與長壽命,自主開發BMS即時監控、記錄與分析鋰電池系統運行的數據。
儲盈2017年成立,集電池PACK技術、BMS電池管理系統及儲能系統解決方案於一身,3億股本,去年創造18億營收,UPS應用實績超過400MWh,儲能應用今年將大爆發。
台灣儲盈科技,以自主研發的先進儲能技術為核心,致力于為全球客戶提供高品質、高效率的儲能整體解決方案。這家台灣公司不僅是國內储能領域的領頭羊,更立志成為全球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的領導品牌。
儲盈科技提供的全方位儲能解決方案涵蓋了電池PACK技術、緊急備用系統以及電網儲能系統等多種產品。其中,公司自主研發的BMS電池管理系統,能夠輔助客戶輕鬆監控電池的健康狀況,有效防止過放電、過充電和過溫等問題,從而提升整體系統的運行可靠性和電池的使用壽命。
儲盈科技始終堅持提供品質穩定、性能優良的儲能產品,並以此為榮。團隊成員們充滿熱情,期望在全球储能產業中,成為客戶長期信賴的技術和產能提供者,為推動全球能源轉型貢獻自己的力量。
儲盈的全方位儲能解決方案,包括但不限於電池PACK技術、緊急備 載系統、電網儲能系統,加上自主研發的BMS電池管理系統,協助客 戶群輕鬆監管電池健康程度,防止過放電、過充電及過溫,積極提高 整體系統運行的可靠性與電池使用壽命。
一向提供品質穩定且優良的儲能產品,儲盈團隊期許,在全球儲能 產業中,成為值得長期信賴的技術及產能提供者。
技術長謝芳吉表示,這是儲盈的第一個儲能投資案,未來將持續加碼投資,也會服務市場投資人。儲盈提供高能量密度、結合EMS+BMS功能design-in設計;針對大型儲能系統的熱處理,能進行風冷、液冷系統優化均溫控制。
儲盈從電池模組pack、機櫃到貨櫃系統,包含BMS控制系統、熱處理系統、消防安全系統與對外的通訊控制系統,完全自主開發設計,EMS由合作夥伴福能公司提供。
儲盈併購臺灣適多博公司,擁有多項STOBA相關專利技術,積極研發透過電解液將STOBA材料導入電芯,滿足鋰電池使用的高安全性,耐高溫、長壽命的需求;也與電芯廠合作導入STOBA技術,謝芳吉表示,將提升電池的耐高溫及延長使用壽命,取得差異化優勢。
儲盈科技2017年成立,主要供應晶圓廠UPS鋰鐵電池模組及系統,2019年至今,安裝容量已達450MWh。因應未來訂單大幅成長,已在南部科學園區橋頭基地取得1.5公頃土地,預定第四季動工,明年底完工,初期年產能約900MWh。
去年儲盈營收約18億元,九成來自晶圓廠UPS鋰電池模組。今年為儲能系統發展元年,預估大型儲能系統銷售占比將大幅提升。長期而言,也不排除跨入智慧電動載具的高安全鋰電池模組設計及生產。
國科會指出,此次會議中通過的投資案,包括電腦與周邊之聚嶸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光電之宣冠儲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米雷迪恩飛秒光源股份有限公司;生物技術之揚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科分公司等,此外尚有11件增資案,合計增資43.9億元。
國科會指出,宣冠儲盈創立於2022年,由儲盈科技與台塑關係企業宣冠股份有限公司合資成立,研發團隊均來自國內專業領域專家,擁有領先技術和產業鏈垂直整合的綜合優勢,未來進駐南科橋頭園區,將建設一座900MWh產能的鋰鐵電池模組及電池管理系統基地,滿足未來市場對儲能設備的需求。
另外揚朋科技則預定進駐中科中興園區設立分公司,投資金額1.1億元,主要從事光電、半導體與自動化關鍵系統組件領域研發與製造,初期產品主要應用於光電、半導體產業,之後跨足PCB先進光學製程產業。
另外,還有兩案設置於新竹科學園區,分別為聚嶸電子及米雷迪恩飛秒光源,投資金額分別為3億元、2億元,其中米雷迪恩是目前唯一一家台灣自行研發、組裝飛秒雷射源之廠商,極具貼近客源市場優勢,可針對園區公司需求快速反應,並有助台灣雷射領域人才與技術發展,對產業及科技研究均具重大意義。
供應國內高階UPS鋰鐵電池市占9成以上的儲盈科技,2022年全年高 階UPS建置容量達260MWh,為現今台灣少數同時擁有鋰鐵電池芯與模 組技術、BMS電池管理系統再到整機系統解決方案的供應商。今年儲 盈大步擴展大型儲能系統業務下,預估整體營運仍將維持大幅成長走 勢。
儲盈科技的鋰電池系統在UPS應用上,連續四年呈現翻倍成長,在 整體系統的設計與自有BMS技術,已累積450MWh以上的安裝實績,系 統的可靠性與安全性,經歷客戶大量與多年的使用體驗,迄今深獲來 往客戶肯定與信賴,儲盈研發團隊並不自以此自滿,投入大量資源, 進一步開發大型儲能系統,積極參與台電綠色能源產業政策的AFC儲 能輔助服務。
面對國內普遍採用進口儲能系統當下,為了能夠提供儲能應用市場 更好的服務與滿足不同客戶的應用需求,儲盈科技堅持從電池模組的 pack、機櫃到貨櫃系統,包含BMS控制系統、熱處理系統、消防安全 系統與對外的通訊控制系統,完全自主開發與設計。
儲盈科技指出,經過一年多的努力,目前自家的貨櫃型大型儲能系 統已完成基本型的開發,應用自建2MW與台電併網的AFC輔助服務;展 望新的一年,研發團隊在儲能系統的技術開發朝向四大方向目標:
一、提升儲能系統的能量密度,以減少占地面積。
二、強化結構上的安全設計與消防措施。
三、結合EMS+BMS功能design-in的設計。四、在熱處理方面,分別 對風冷、液冷系統做優化均溫控制。
儲盈科技表示,鋰電池在3C產品與生活上的應用已經非常普及,近 幾年也已開始大量被應用在各種交通工具與儲能系統上,相對也衍生 許多安全上的問題;對鋰電池的安全性問題,儲盈除了可透過電池芯 外部組裝、設計,確保系統的安全之外,還結合了併購臺灣適多博公 司,擁有多項STOBA相關專利技術,積極研發透過電解液將STOBA材料 導入電芯,滿足鋰電池使用的高安全
性,耐高溫、長壽命的需求。
技術長謝芳吉表示,STOBA材料具有重大產業應用潛力的創見價值,原創專利在2013年獲得「國家發明創作獎」發明獎銀牌獎。相關專利獲證有2案7件,應用於鋰電池的專利獲證數已達16案55件,並結合台大、台科大、中央、中原等多所大學近10位學者專家,針對STOBA的化學反應機制與在鋰離子電池應用機理進行研究探討,共產出碩士論文56本,博士論文9本,發表刊登在國際知名SCI期刊逾32篇,打開國際知名度。
2016年,STOBA衍生技術再次獲得「國家發明創作獎」發明獎銀牌獎及2017年R&D 100 Awards,2018年也獲得台灣化學科技產業協進會卓越研發獎。謝芳吉說,STOBA對鋰電池帶來極具價值的貢獻,發展至今獲得國際高度肯定,多項應用技術與專利已授權給國內4家鋰電池廠,幫助增加競爭優勢。
儲盈科技併購擁有STOBA專利技術的臺灣適多博公司,目前正進行STOBA應用在電解液的研發。謝芳吉將鋰電池內的化學反應喻為人體從新生到衰老的一連串化學反應,鋰電池的充放電過程,如同人的生命周期,要活得好、活得久,就要讓鋰電池一開始就有好的基因,在運作過程中擁有強大免疫能力。
添加STOBA材料在鋰鐵電池,就是這個概念。儲盈藉由STOBA大幅提升鋰電池的使用安全性,加速鋰電池應用,從3C拓展至規模更大的電動車及智慧型儲電系統市場。儲盈要將STOBA材料推廣到全球,塑造鋰電池「STOBA-inside」的安全、耐高溫、長壽命品牌形象,切入鋰電池國際品牌供應鏈,帶動台灣鋰電池產業發展,並增加消費者對儲能產品的信心,活絡市場,創造商機。
工研院材化所技術長潘金平提到,一個奇特的想法加上細心的觀察及諸多技術深化的設計與驗證,促使STOBA的誕生。謝芳吉表示,STOBA為自身終止超分歧寡聚物(Self-Terminated Oligomers with hyper-Branched Architecture)的簡稱,材料結構體具有自身終止的特異屬性為奈米尺度的超分歧結構,因此以此命名。
潘金平表示,STOBA是由富氫鍵及耐高溫共價鍵交織而成的超分子(super-molecular),兼具生物科技及航太科技特性的軟凝聚態物質(soft condensed matter),擁有捕捉自由基及自由水特色,可大幅降低鋰電池正極材料過渡金屬離子溶出╱遷移╱沉積(transition metal dissolution migration deposition ,TMDMD)問題,讓鋰電池安全、耐高溫且長壽命。
選用STOBA材料的構想,源自於鎮定劑作用的概念---吸收體內自由基或重金屬離子,避免在人體內產生不良影響。2002年潘金平將電子有機材料引入鋰離子電池進行研發,經數年探索,2006年初由新研究團隊針對材料體系進行精進改善和重整設計,成功開發轉換率超過95%甚至近達100%的STOBA材料,在鋰離子電池的安全試驗也看到顯著具突破性的成果。
儲盈科技(TRUEWIN)從2020年底起協助客戶推動ESG,將各種生產 製造工廠(UPS)及數據機房備用電源(SMR)的鉛酸電池,逐步汰換 成鋰鐵電池,達到空調耗能節省、電池待機能耗下降等節能效果,迄 今在台共累計出貨量400 MWh以上。
因應國際局勢劇變,全球市場對台灣製需求倍增,儲盈已做足準備 ,除在台南科技工業區與國內龍頭企業合資建置電池模組廠(初期產 能約150MWh)外,儲盈鋰鐵電池模組並通過UL1973、UL9540A、IEC6 2619、IEC60730-1等國際安規認證,增加海外出口競爭力。
為增加台灣電網韌性,經濟部公布三大工程,在分散工程與強固工 程部分,皆為儲能系統可發揮之處;有鑑於台電推動的AFC案場,不 少業者引進國外系統,都有在地應用彈性差、維運成本高、故障等待 期久等問題。
儲盈指出,將以自建儲能系統的運行數據與經驗,明年第一季在台 南科工區先完成首座2MW AFC案場,再建置兩座4.9MW案場,彰顯自家 儲能系統運行時的高安全性與長壽命,更將用這三個案場的運行實際 經驗進行優化,並與工研院合作開發獨特的創新技術,改善電芯性能 ,為客戶及台灣電網韌性盡一份社會責任。
董事長李衍飛表示,儲盈科技為鋰鐵電池模組、BMS與儲能系統解 決方案本土供應商,以優異的產品開發、客製化與客服能力,打造堅 固低調的艦隊,團隊聚焦高端小眾儲能市場,避開與國際鋰鐵電池大 廠正面競爭,堅持投入大量研發人力及物力,專注提供高度客製化、 多樣化的BMS,滿足各類儲能市場需求,這一直是儲盈的核心價值; 對於高電壓大型儲能系統,台電釋出電力交易平台,儲盈電網級的儲 能系統,仍將以高可靠度的運行成果,一如供貨半導體廠的高效、嚴 謹、服務的精神。
儲盈2017年成立,2020年底開始協助客戶推動ESG,從機房UPS鉛酸電池逐步汰換成鋰鐵電池,進而達到空調耗能節省、待機耗能下降等節能效果,逐步開啟鋰鐵電池的大藍海市場。因應國際局勢劇變,市場對MIT需求倍增,儲盈已做足準備,鋰鐵電池模組通過UL1973、UL9540A、IEC62619、IEC60730_H等安規認證,並與國內企業策略聯盟,增強國際競爭力,在台南科技工業區與國內龍頭企業合資建置150MWh電池模組廠。
董事長李衍飛表示,儲盈策略布局,創造堅固且低調的艦隊,在高端小眾儲能市場,避免與寧德時代、帥福德、比亞迪等國際鋰鐵電池大廠正面競爭,投入大量研發人力及物力,專注提供高度客製化多樣的BMS,滿足戶用儲能市場需求。
對於高壓儲能系統,台電釋出電力交易平台,李衍飛表示,儲盈的電網級973V儲能系統,展現高可靠度的運行與排除異常能力,一如供貨半導體廠的高效、嚴謹、服務的精神。明年第一季將在台南科工區完成首座2MW AFC案場,接著完成兩座4.9MW案場,除了為客戶提供運行數據服務,研發能量也將更上層樓。
有鑑於許多AFC案場皆引進國外系統,缺少配合市場應用需求的彈性,維運成本也較高,甚至可能影響電網運行。儲盈利用這3個案場的運行實際經驗進行優化,避免類似事情發生,也為客戶及台灣電網盡一份社會責任。
2022年台灣電池儲能市場發燒,從台電開放表前電網級及時備轉輔 助服務供需可看出端倪;台電規劃2025年需求規模500MW,迄今dReg 已通過審查案件1660.2MW,超出需求逾三倍,9月初台電通告10月15 日起暫停受理dReg及表前及時備轉併網審查申請,申請排隊業者須改 為建置E-dReg案場。
台電表前電網級及時備轉輔助服務市場幾乎國外電芯大廠壟斷,台 灣鋰電池產業鏈從模組到系統業者,多仰賴外商電芯大廠,才能在備 轉輔助服務市場生存與發展。
儲盈科技團隊擁優異磷酸鋰鐵電池PACK技術、BMS電池管理系統, 透過整合上游電芯材料、製程、製造代工,運用電芯廠規模經濟成本 優勢,又不受限於電芯廠,為客戶創造高品質、高價值、有競爭力的 儲能產品與方案,過去數年儲盈鋰鐵電池系統深獲國內外主要UPS品 牌大廠及國內晶圓代工大廠肯定,成為首選供應商。
去年第四季儲盈跨足表前/表後電網級儲能應用領域,團隊利用過 去數年在UPS市場累積的中高壓儲能電池經驗,設計結合專用電芯、 專用電池組、BMS、專用電池櫃、儲能環控系統組成大型儲能貨櫃, 推出後獲得客戶高評價與回應。
儲盈科技技術長謝芳吉表示,2022上半年,儲盈的UPS電池模組營 收9.8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一倍,全年度鋰鐵電池模組訂單量可望 由去年129MWh成長至262MWh;近日電網級儲能市場持續暢旺,儲盈接 單大幅倍增,已接獲超出預期的15MWh電網級儲能鋰鐵電池模組訂單 ,並將自今年第四季起開始出貨,估計今年總營收可望超過22億元, 電網級儲能系統產品營收占比達10%。
因應訂單快速放大,及穩定產品供貨能力,去年儲盈投資擴大電池 模組及BMS自製能量,台南科工區的電池模組合資廠及BMS竹北廠將於 今年第四季及明年第一季開始投產,明年營運成長再添新動能。
儲盈擁有自主的電池模組、BMS設計開發技術及儲能系統解決方案,透過整合內外部資源,採用高充放電倍數的優質電芯,由中國廠商專案包線生產,在台灣製成模組,搭載自主開發的客製化BMS及BMU,完美監控電池使用狀態,滿足半導體用戶的穩定、安全、環保與長壽命需求。
儲盈的鋰鐵電池模組可匹配各大品牌UPS,具高性價比優勢,符合台積電對供應鏈的高標準要求。儲盈今年營收翻倍成長,為消化訂單,已在台南設立模組廠,也轉投資成立宣冠儲盈、嘉源鋰等子公司,並計畫明年興櫃掛牌。
台積電引領半導體晶圓廠、高效能運算電腦機房UPS電池升級成更 節能、環保、長壽命的磷酸鋰鐵電池已成產業趨向;儲盈科技掌握半 導體廠UPS電池換代機遇,躍登本土半導體UPS鋰鐵電池首選,研發團 隊以自主核心技術、關鍵材料國產化策略,架構出鋰鐵電池高性價比 優勢競爭力。
儲盈的UPS鋰鐵電池系統從電池組、BMS、電池櫃等開發、設計、製 造採一條龍自力完成,由於技術自主,特別是電池管理系統BMS客製 化能力,可根據客戶需求不斷改良提升智能電池化管理效能;加上電 池芯兩大關鍵材料:電解液及隔離膜透過國產化合作開發,輔以來自 工研院專利的STOBA添加劑,改質成高安全性及高溫長壽命的鋰鐵電 池產品,此外,結合具有經濟規模的鋰鐵電池芯廠,以大量訂單為合 作基礎,共同打造高性價比的UPS鋰鐵電池產品,站穩台灣半導體緊 急備援供電的守護者。
儲盈技術長謝芳吉表示,以提升鋰電池安全性為目的的STOBA添加 劑,過去在三元鋰電池芯應用發展上,因能量密度不斷提高所致,推 廣不如預期順利;但STOBA導入鋰鐵電芯後,在高溫、長壽命的應用 中獲得不錯的成果,並利用高放電倍率的特性,電池系統配置容量較 少,節省系統成本,明顯提升鋰鐵電池應用價值。
成立六年的儲盈科技,在國內半導體UPS鋰鐵電池安裝實績逾450M Wh,領先同業,據指出,儲盈團隊開發的UPS鋰鐵電池系統,在公司 成立之初,已有客戶導入使用,目前系統仍穩定持續運作備援中,展 現團隊扎實的產品技術能力。
儲盈研發團隊規劃每年開發鋰鐵電池亮點新技術、新產品,包括: 鋰鐵電芯、BMS、應用新產品,以保持營運成長動能;繼成功拓展UP S應用,儲盈計畫今年底前完成開發錶前/錶後大型儲能系統,目前 自建12MW作為AFC應用示範的大型儲能系統申請台電併網中,明年UP S、大型儲能系統將成為企業營運雙主力,並有多項特殊車用及新材 料、新應用鋰鐵電池研發計畫低調進行中,將適時發表亮相。
目前儲盈主要提供半導體產業客戶在UPS鋰鐵電池及微網系統儲能 裝備的解決方案及儲能產品,在台、中、美、日半導體市場表現亮眼 ,成績不俗,為市場上主要供應廠家。
謝芳吉強調,但是對於鋰離子電池本身內部的問題,就必須在材料 、製造及使用過程中的諸多安全隱患,尋求針對易產生安全問題的部 分進行研發與改善,這是鋰離子電池製造商需要解決的問題,以下提 供幾個方向作為參考:
一、提高電解液的安全性:電解液與正、負電極之間均存在很高的 反應活性,尤其在高溫下,為了提高電池的安全性,提高電解液的安 全性是比較有效的方法之一。通過加入功能添加劑、使用新型鋰鹽以 及使用新型溶劑可以有效解決電解液的安全隱患。根據添加劑功能的 不同,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種:安全保護添加劑、成膜添加劑、保護 正極添加劑、穩定鋰鹽添加劑、促鋰沉澱添加劑、集流體防腐添加劑 、增強浸潤性添加劑等。例如國內工研院所研發的STOBA技術等。
二、提高電極材料的安全性:磷酸鐵鋰以及三元複合材料是主要使 用的正極材料,通常前者成本相對低廉、安全,後者屬高能量密度, 不論在電動汽車產業與儲能系統中已普及應用。對於正極材料,提高 其安全性的常見方法為包覆修飾,如用金屬氧化物對正極材料進行表 面包覆,可以阻止正極材料與電解液之間的直接接觸,抑制正極物質 發生相變,提高其結構穩定性,降低晶格中陽離子的無序性,以降低 副反應產熱。
對於負極材料,由於其表面的往往是鋰離子電池中最容易發生熱化 學分解並放熱的部分,因此提高SEI膜的熱穩定性是提高負極材料安 全性的關鍵方法。通過微弱氧化、金屬和金屬氧化物沉積、聚合物或 者碳包覆,可以提高負極材料熱穩定性。
三、改善電池的安全保護設計:除了提高電池材料的安全性,商品 化的鋰離子電池中,採用的許多安全保護措施,如設置電池安全閥、 熱溶保險絲、串聯具有正溫度係數的部件、採用熱封閉隔膜、加載專 用保護電路、專用電池管理系統等,也是增強安全性的手段。
隨著鋰離子電池安全性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許多企業積極 針對鋰離子電池中的安全隱患進行研發與改善,提出有效的電池安全 解決方案,也希望透過整個鋰電池儲能系統中的相關業者一起的努力 ,讓儲能系統的發展更為穩定與可靠,能為台灣的新能源貢獻一份力 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