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越生醫(未)公司新聞
凌越生醫,生物晶片過敏篩檢已在台灣與歐洲陸續取得執照,中國大陸第三類認證可望於2014年年底取得,同時在韓國、馬來西亞、泰國等地開始過敏原篩查服務性質業務,預估2014年成長將達60%以上,2015年第2季將舉行公開發行。
目前醫院所做的傳統過敏原檢測,有36種,僅做急性過敏檢測。凌越生醫檢測晶片,能檢測急性和慢性過敏,篩檢至少66以上的過敏原,且篩檢過程更快速。而催生凌越生醫檢測晶片的,是目前擔任凌越生醫的技術副總監陳康鑫。
「當初因為太太送醫住院,經過篩檢,才發現是得了紅斑性狼瘡。」陳康鑫回憶道。而紅斑性狼瘡,是屬於自體免疫疾病的一種。但在篩檢的過程中,無法只是經由一次的抽血檢驗,快速的了解各種自體免疫的疾病問題,再加上自己也有僵直性脊椎炎,於是陳康鑫開始研究如何利用晶片快速的篩檢出各種自體免疫的問題。
很多人可能對自體免疫問題一詞感到陌生,但常見的自體免疫問題包括紅斑性狼瘡、僵直性脊椎炎、類風溼性關節炎、多發性硬化症等。
凌越生醫總經理陳佑誠博士說,自體免疫疾病,由於無立即的危險性,只會慢慢的造成生活不變,相較於目前的心血管疾病、癌症、肝病、子宮頸癌等較不被國人所重視。
但美國已經將自體免疫疾病的研究與照護,列為未來50年最重要的健康政策,值得台灣政府借鏡。
凌越生醫目前主力主要以生物晶片、益生菌與快篩試劑為主,應用在人和動物的過敏原篩檢上。希望未來能有專業的國際商務人才加入,為創造美麗的健康人生共同努力。
目前醫院所做的傳統過敏原檢測,有36種,僅做急性過敏檢測。凌越生醫檢測晶片,能檢測急性和慢性過敏,篩檢至少66以上的過敏原,且篩檢過程更快速。而催生凌越生醫檢測晶片的,是目前擔任凌越生醫的技術副總監陳康鑫。
「當初因為太太送醫住院,經過篩檢,才發現是得了紅斑性狼瘡。」陳康鑫回憶道。而紅斑性狼瘡,是屬於自體免疫疾病的一種。但在篩檢的過程中,無法只是經由一次的抽血檢驗,快速的了解各種自體免疫的疾病問題,再加上自己也有僵直性脊椎炎,於是陳康鑫開始研究如何利用晶片快速的篩檢出各種自體免疫的問題。
很多人可能對自體免疫問題一詞感到陌生,但常見的自體免疫問題包括紅斑性狼瘡、僵直性脊椎炎、類風溼性關節炎、多發性硬化症等。
凌越生醫總經理陳佑誠博士說,自體免疫疾病,由於無立即的危險性,只會慢慢的造成生活不變,相較於目前的心血管疾病、癌症、肝病、子宮頸癌等較不被國人所重視。
但美國已經將自體免疫疾病的研究與照護,列為未來50年最重要的健康政策,值得台灣政府借鏡。
凌越生醫目前主力主要以生物晶片、益生菌與快篩試劑為主,應用在人和動物的過敏原篩檢上。希望未來能有專業的國際商務人才加入,為創造美麗的健康人生共同努力。
經濟部近期引薦多家國際大型投資法人來台評估農業生技投資標的,其中日本大和投資基金(Daiwa Capital Markets)積極評估台灣農業生醫領域,最快本月將注資國內農業生醫公司,且單一投資案額度將不會低於1,000萬美元(約新台幣3億元),今年可望帶動國內農生領域千億元資金湧入。
經濟部昨(13)日表示,本次來台法人包括日本大和投資基金(Daiwa Capital Markets)、博樂(Burrill&Company)及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韓國大型投資基金STIC Investment等,且均鎖定農業生技為下波投資標的,業界認為,將帶動農業生技成為「人用藥」以外的另一波投資潮。
其中,大和投資為大和證券旗下大重要投資法人,也是日本第二大投資基金,投資基金規模約5億到6億美元(約新台幣150億至180億元),僅次於野村證券。去年,大和證券受到經濟部、經建會邀請,來台與行政院開發基金合資成立「醫藥開發基金」(DRD),規模約30億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來台進行投資評估的大和投資,經濟部表示,是由日本大和母集團所直接指派,由香港大和國際投資部直接來台查核投資標的,因此特別具有指標意義。
經濟部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指出,台灣農業生技公司產品技術,舉凡病毒疫苗、檢驗試劑等均為全球首屈一指,因此經濟部招手引薦國際法人來台,才得以順利水到渠成。
據悉,本次引薦法人來台評估的公司,其專業領域聚焦「經濟動物」疫苗、檢驗試劑技術,包括專注豬隻疫病治療藥物開發的瑞寶基金、經濟動物疫病檢驗試劑公司凌越生醫、水產病毒檢測的瑞基海洋公司等,都同屬未上市的早期創新公司。
投資額度方面,經濟部表示,此次大和投資來台評估投資案,已經看好某家動物疫病檢驗試劑開發公司,該公司近期將啟動逾1,000萬美元增資計畫,預估大和有可能全部認購。
業界指出,國內農業生技產業近期已經進入成熟期,國內創投業者則包括鑽石生技、上智、中加、富邦、中信、台灣工銀、中華開發、華威、台安、國泰等都有積極興趣,並啟動投資評估。
經濟部昨(13)日表示,本次來台法人包括日本大和投資基金(Daiwa Capital Markets)、博樂(Burrill&Company)及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韓國大型投資基金STIC Investment等,且均鎖定農業生技為下波投資標的,業界認為,將帶動農業生技成為「人用藥」以外的另一波投資潮。
其中,大和投資為大和證券旗下大重要投資法人,也是日本第二大投資基金,投資基金規模約5億到6億美元(約新台幣150億至180億元),僅次於野村證券。去年,大和證券受到經濟部、經建會邀請,來台與行政院開發基金合資成立「醫藥開發基金」(DRD),規模約30億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來台進行投資評估的大和投資,經濟部表示,是由日本大和母集團所直接指派,由香港大和國際投資部直接來台查核投資標的,因此特別具有指標意義。
經濟部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指出,台灣農業生技公司產品技術,舉凡病毒疫苗、檢驗試劑等均為全球首屈一指,因此經濟部招手引薦國際法人來台,才得以順利水到渠成。
據悉,本次引薦法人來台評估的公司,其專業領域聚焦「經濟動物」疫苗、檢驗試劑技術,包括專注豬隻疫病治療藥物開發的瑞寶基金、經濟動物疫病檢驗試劑公司凌越生醫、水產病毒檢測的瑞基海洋公司等,都同屬未上市的早期創新公司。
投資額度方面,經濟部表示,此次大和投資來台評估投資案,已經看好某家動物疫病檢驗試劑開發公司,該公司近期將啟動逾1,000萬美元增資計畫,預估大和有可能全部認購。
業界指出,國內農業生技產業近期已經進入成熟期,國內創投業者則包括鑽石生技、上智、中加、富邦、中信、台灣工銀、中華開發、華威、台安、國泰等都有積極興趣,並啟動投資評估。
國內農業生技公司包括瑞寶、凌越、瑞基等,是經濟部與農委會首波重點輔導、協助發展的創新公司,該三家公司在疫苗與檢驗試劑技術方面均具備全球創新能力,堪稱「台灣農業生技三小龍」。
目前具備科技事業認定的主管機關,除了經濟部(工業局)還有農委會,能夠輔導與協助有意進入資本市場創新公司,以「科技事業」申請上市櫃,申請上櫃時沒有設立年限、獲利能力的要求,以促進產業發展。
在競爭力方面,瑞寶為全球首家以「次單位疫苗技術平台」開發出「豬藍耳病」(PRRS)疫苗的公司,並在國內上市,而旗下的次單位疫苗平台,近期也積極搶入人類抗癌治療性疫苗領域,首個產品鎖定婦女「子宮頸癌治療」,並已進入人體臨床試驗。
目前具備科技事業認定的主管機關,除了經濟部(工業局)還有農委會,能夠輔導與協助有意進入資本市場創新公司,以「科技事業」申請上市櫃,申請上櫃時沒有設立年限、獲利能力的要求,以促進產業發展。
在競爭力方面,瑞寶為全球首家以「次單位疫苗技術平台」開發出「豬藍耳病」(PRRS)疫苗的公司,並在國內上市,而旗下的次單位疫苗平台,近期也積極搶入人類抗癌治療性疫苗領域,首個產品鎖定婦女「子宮頸癌治療」,並已進入人體臨床試驗。
檢驗試劑暨輔療保健食品製造商凌越生醫,歷經4次轉型、多次增資,陸續拿到了台灣、大陸等多個市場的證照,產品也正式上市銷售。凌越生醫總經理陳佑誠表示,公司已經走過燒錢階段,開始銷售產品,因此跳脫了生技業的本夢比,走向高利潤本益比型公司。
凌越生醫是醫療器材業中的檢驗試劑製造商以及輔療保健食品製造商,產品面的規劃又區分為人類用產品以及動物用產品。
陳佑誠表示,凌越生醫是在2004年於工研院育成中心開放實驗室草創,主要目標是以生物晶片為平台,提供免疫性相關疾病檢測與支援性輔療相關產品開發。歷經4個階段的轉型,2007年起新團隊加入公司後,擬定了三大產品類型:快速檢驗試劑、蛋白質晶片、輔療品,以及雙重應用市場策略:人類、動物。全系列產品皆須經過嚴謹的研發、生產、確效過程,並以國際市場為主。
凌越生醫目前實收資本額約2億元,公司成立至今已經增資了13∼ 14次。陳佑誠表示,公司新創的過程當中,最辛苦的莫過於資本形成,也就是找錢進來。凌越的專長在於研發、生產,但是過於偏重技術,對於公司經營面的財務、資本形成都不了解,也讓公司花了很多的時間去摸索。公司今年加入育成加速器計畫,透過計畫提供公司更多機會和投資人洽談,在重要的投資場合露出,例如天使投資人媒合會,為公司陸續帶來零散的資本投入。另外也和投資集團洽談合作,帶來更多的商業合作機會、以及行銷通路拓展。
公司在2010年初擴大規模,由生技研發型及技術服務型公司轉型為製造研發銷售完整型公司。2011年廠房建置完成,並且陸續拿到GMP 、ISO等相關認證。隨著產品陸續完成臨床實驗及取得證照之後,公司每年營收都維持50%以上的高成長,2013年營業額約4000萬元,2 014年營業額預估倍增到8000萬元,下一步公司希望開始獲利,同時也規劃在明年5∼6月公開發行。(詳細資料請上計劃網站查詢http: //sta.sme.gov.tw//)(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廣告)
凌越生醫是醫療器材業中的檢驗試劑製造商以及輔療保健食品製造商,產品面的規劃又區分為人類用產品以及動物用產品。
陳佑誠表示,凌越生醫是在2004年於工研院育成中心開放實驗室草創,主要目標是以生物晶片為平台,提供免疫性相關疾病檢測與支援性輔療相關產品開發。歷經4個階段的轉型,2007年起新團隊加入公司後,擬定了三大產品類型:快速檢驗試劑、蛋白質晶片、輔療品,以及雙重應用市場策略:人類、動物。全系列產品皆須經過嚴謹的研發、生產、確效過程,並以國際市場為主。
凌越生醫目前實收資本額約2億元,公司成立至今已經增資了13∼ 14次。陳佑誠表示,公司新創的過程當中,最辛苦的莫過於資本形成,也就是找錢進來。凌越的專長在於研發、生產,但是過於偏重技術,對於公司經營面的財務、資本形成都不了解,也讓公司花了很多的時間去摸索。公司今年加入育成加速器計畫,透過計畫提供公司更多機會和投資人洽談,在重要的投資場合露出,例如天使投資人媒合會,為公司陸續帶來零散的資本投入。另外也和投資集團洽談合作,帶來更多的商業合作機會、以及行銷通路拓展。
公司在2010年初擴大規模,由生技研發型及技術服務型公司轉型為製造研發銷售完整型公司。2011年廠房建置完成,並且陸續拿到GMP 、ISO等相關認證。隨著產品陸續完成臨床實驗及取得證照之後,公司每年營收都維持50%以上的高成長,2013年營業額約4000萬元,2 014年營業額預估倍增到8000萬元,下一步公司希望開始獲利,同時也規劃在明年5∼6月公開發行。(詳細資料請上計劃網站查詢http: //sta.sme.gov.tw//)(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廣告)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