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榮生醫科技(上)公司新聞
**向榮生醫掛牌創新板,再生醫療股添生力軍**
再生醫療新秀向榮生技(6794)今日於創新板掛牌上市。董事長蔡意文表示,公司旗下治療膝骨關節炎的臨床試驗正進行三期收案,而慢性腎臟病一/二期臨床試驗則由主管機關結案審查中。
向榮生醫主攻再生醫學領域的異體脂肪幹細胞新藥開發,專注於滿足老年化及退化性等不可逆疾病的醫療需求。其臨床試驗適應症涵蓋全球廣闊市場。
目前進度最快的臨床試驗是治療膝骨關節炎,已進入三期收案階段。而治療慢性腎臟病一/二期的臨床試驗也在主管機關的結案審查中。這兩項臨床試驗的進度都領先國內外同業。
蔡意文指出,正在進行的臨床試驗均已獲得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和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核准。所採用的新藥細胞,來自向榮生醫自行建立的異體細胞庫,該細胞庫也是台灣唯一獲得FDA主檔案備案的異體細胞庫。
除了新藥研發,向榮生醫也開發高濃度幹細胞分泌物外泌體,已作為化妝品原料銷往日本。此外,公司更成功開發專利的超低溫藥品盛裝容器「優易保」(UnicoVial),是全球少數獲得醫材認證的細胞盛裝容器,有利於搶占全球生物製劑儲存市場。
向榮生醫掛牌首日成交 211 張,終場股價上漲 27.41%,收盤價為 73.9 元。
向榮掛牌首日成交211張,終場股價上漲27.41%、收73.9元。
向榮從事再生醫學領域異體脂肪幹細胞新藥開發,聚焦在滿足老年 化及退化性等不可逆疾病的醫療需求,臨床案適應症的選擇均具有廣 大全球性市場。進度最快的是治療膝骨關節炎臨床案正進行三期收案 ,治療慢性腎臟病一/二期臨床案則由主管機關結案審查中,兩項臨 床進度均領先國內外同業。
蔡意文表示,進行中的臨床案均經過台灣TFDA及美國FDA核准執行 ,新藥細胞源於自行建立的異體細胞庫,該細胞庫為台灣唯一獲得美 國FDA主檔案備案的異體細胞庫。
向榮總經理洪懿珮表示,除新藥外,向榮開發的高濃度幹細胞分泌 物外泌體,已作為化妝品原料銷往日本,另成功開發專利超低溫藥品 盛裝容器優易保(UnicoVial),是全球極少數獲得醫材認證的細胞 盛裝容器,對搶占全球生物製劑儲存市場極具競爭優勢。
**台股掛牌上市熱潮再起 向榮生醫科技搶搭末班車** 台股多頭氣勢如虹,帶動企業積極籌備掛牌上市,今年以來已有多家企業搶先登陸資本市場。在近期一波IPO熱潮下,向榮生醫科技也預計於5月21日以每股58元在興櫃創新板掛牌,成為今年第16家掛牌上市的企業。 向榮生醫科技主要從事預防性健康保健產品、健康食品、醫療器材之研發、製造與銷售,產品線涵蓋益生菌、保健品、穿戴式醫療器材等。這次掛牌募集的資金預計將用於擴充研發、強化製造產能,以及海外市場拓展。 除了向榮生醫科技外,其他近期預計掛牌的公司還包括巧新科技、攸泰科技等。巧新為電解電容大廠,預計5月13日以每股70元掛牌;攸泰科技則是電源供應器廠商,預計5月16日以每股65元掛牌。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興櫃市場價格與上市後價格往往有差距,因此上述企業上市後都可能出現蜜月期效應,短時間內股價有機會攀升。不過,投資人仍應審慎評估企業的基本面及後續發展潛力,避免追高風險。
台股多頭年,也帶動公司掛牌上市熱潮,今年來已有十家上市,包 括現觀科、世界健身-KY、藥華藥、玖鼎電力、望隼、眾福科及阜爾 運通等七家在一般板上市。
另外還有微矽電子-創、沛爾生醫-創、愛爾達-創等三家上市,累 計到目前為止,創新板掛牌家數已達到13家。
接下來,有成精密今日將以每股24元上市,以昨天有成精密在興櫃 均價收35.67元來看,上市蜜月期可望有四至五成的上漲空間可期。
緊接著,還有巧新、攸泰科技將各以70元、65元,分別於5月13日 及16日,於一般板掛牌上市。以昨日興櫃收盤均價各88.67元、106. 86元來看,上市蜜月期受到值待。
5月底前掛牌創新板,則有億而得-創、平和環保-創、向榮生技-創 ,預計各以75元、55元及58元,分別於5月15日、17日及21日在創新 板上市,累計創新板掛牌上市家數推升至16家。
再生醫療新星向榮上櫃 細胞新藥領跑業界
向榮生醫科技(6794)預計5月下旬於證券創新板掛牌上市,承銷價每股58元。向榮總經理洪懿珮表示,公司旗下治療膝骨關節炎和慢性腎臟病的新藥已分別完成第二期和第三期臨床,有望成為再生醫療雙法過關後的最大受惠者。
向榮目前共有4個細胞新藥開發中,進度最快的ELIXCYTE治療膝骨關節炎,已獲美國FDA和台灣TFDA核准進行第三期臨床試驗,收案165位,預計2026年完成。治療慢性腎臟病項目也已完成第二期臨床試驗,正由主管機關進行結案審查。向榮董事長蔡意文指出,公司新藥開發進度順利,ELIXCYTE新藥正朝完成第三期臨床試驗邁進。海外部分將以授權方式尋求合作夥伴取得當地藥證,布建全球銷售據點。
此外,向榮也成功開發出具高濃度專利製程的幹細胞分泌物外泌體,取得美國FDA主檔案登記和國際化妝品成分命名法(INCI)認證,目前已商業化作為化妝品原料販售,並朝藥品開發前進。洪懿珮表示,向榮研發的優易保(UnicoVial)是全球極少數獲得醫療器材許可證的細胞盛裝容器,隨著全球細胞治療產業起飛,具有法規優勢的優易保銷售成長動能值得期待。
隨著新任衛福部長邱泰源將於520就職,懸宕已久的再生醫療雙法 今年可望過關,未來細胞新藥完成二期臨床後,將獲得五年暫時許可 下,向榮受惠膝骨關節炎及慢性腎臟病ELIXCYTE都達到完成二期臨床 條件,將成為該法案的最大贏家。
向榮旗下有四個細胞新藥開發中,進度最快的ELIXCYTE有兩項適應 症,治療膝骨關節炎已獲得美國FDA及台灣TFDA核准進行三期臨床試 驗,收案165位,力拚2026年完成。而治慢性腎臟病項目也已完成二 期臨床試驗,正由主管機關進行結案審查中。
向榮董事長蔡意文表示,向榮目前新藥開發都符合進度,其中ELI XCYTE新藥正朝完成3期取得台灣藥證邁進,海外部分未來將以授權方 式尋求合作夥伴取得當地藥證,藉此布局全球銷售據點並取得權利金 收入。
洪懿珮表示,向榮成功開發具高濃度專利製程的幹細胞分泌物外泌 體,並獲得美FDA主檔案登記及國際化妝品成分命名法(INCI)認證 ,除已商業化作為化妝品原物料販售外,亦朝藥品開發前進。
另外,向榮研發的優易保獲台灣第二等級醫療器材許可證,是全球 極少數獲得醫材許可細胞盛裝容器。全球細胞治療產業正在起飛,容 器安全性將是法規必然要求,銷售成長動能值得期待。
向榮生醫攜幹細胞新藥叩關創新板
生技新星向榮生醫(6794)預計於5月下旬於證交所創新板掛牌上市。公司今日舉行掛牌前業績發表會,總經理洪懿珮表示,向榮生醫專注於幹細胞與老年化問題的醫療需求。
向榮生醫研發的幹細胞新藥ELIXCYTE,目前聚焦於治療膝骨關節炎與慢性腎臟病。其中,針對膝骨關節炎的三期臨床試驗已在收案中,進度為國內生技業之冠。洪懿珮強調,若「再生醫療雙法」順利通過,ELIXCYTE有望成為首例進入市場的細胞治療新藥。
除了幹細胞新藥,向榮生醫也開發出高濃度專利製程之幹細胞分泌物外泌體。該產品已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主檔案登記,並列入國際化妝品成分命名法。
向榮生醫董事長蔡意文表示,面對全球高齡化趨勢,公司積極發展與銀髮族高度相關的醫療產品。ELIXCYTE有望成為再生醫療領域的重大突破,造福廣大的膝骨關節炎患者。
2018年成立的向榮生技,實收資本額5.5億元,面對全球高齡化的現象,公司發展的幹細胞新藥ELIXCYTE,目前鎖定的兩大適應症,是與銀髮族高度關聯的膝骨關節炎與慢性腎臟病,進度最快的膝骨關節炎三期臨床試驗已在收案中。
向榮生技董事長蔡意文表示,除了發展幹細胞新藥,向榮也成功開發具高濃度專利製程之幹細胞分泌物外泌體此產品已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主檔案登記及國際化妝品成分命名法。
台灣證交所27日董事會議議程中,正式通過了鈺寶(3150)、來億-KY(6890)以及巧新(1563)等三家公司的上市案。若一切順利,這三家新上市的公司有望在第二季至第三季之間正式掛牌。此舉不僅為台灣股市注入新活力,也展現了市場對這些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 近期,證交所積極推動新公司上市,2月20日董事會已通過攸泰科技上市案,並同時批准億而得及青新二家公司創新板上市。至此,2月份董事會共通過了六家公司的上市案。 截至目前,共有11家公司在證交所董事會通過上市案,並已獲得主管機關核准,但尚未上市掛牌。這些公司包括去年11月董事會通過的阜爾運通,以及12月通過的望隼、眾福科、KKT-KY、微矽電子(創新板)、愛爾達(創新板)、沛爾生醫(創新板)等六家。今年1月董事會通過的則有裕慶-KY、有成精密、平和環保(創新板)、向榮生技(創新板)等四家。 值得注意的是,微矽電子創新板上市案已完成競拍,預計3月7日以每股35元上市,將成為創新板第11家上市公司。而望隼預計3月4日競拍,擬於3月18日以科技事業上市一般板。 這些新上市公司的加入,預計將為台灣股市帶來更多元化的投資選擇,同時也為相關公司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三家上市案。若未來上市作業順利,最快可望在約第二季至 第三季之間上市。
證交所27日加開2月第二場董事會,加計20日董事已通過攸泰科技 上市案,
及億而得及青新二家公司創新板上市案。合計2月董事會共 通過上述六家公司上
市案
目前已獲得證交所董事會通過,並且獲得主管機關核准、但尚未上 市掛牌的
公司共有11家,包括去年11月證交所董事會通過的阜爾運通 一家,12月通過的望
隼、眾福科、KKT-KY、微矽電子(創新板)、愛 爾達(創新板)、沛爾生醫
(創新板)等六家,以及今年1月董事會 通過的裕慶-KY、有成精密、平和環保
(創新板)、向榮生技(創新 板)等四家。
其中,微矽電子創新板上市案已完成競拍,預計3月7日以每股35元 上市,成
為第11家創新板上市公司;另望隼預計3月4日競拍,擬於3 月18日以科技事業上
市一般板。
臺灣證券交易所於20日舉行2月例行董事會,其中,攸泰科技(6928)、億而得(6423)及青新(6951)三家上市案順利通過,特別是億而得及青新兩家公司將在創新板上市。若一切順利,這三家公司有望在今年中進行上市掛牌。根據統計,目前已有11家公司在證交所董事會通過並獲得主管機關核准,尚未上市掛牌,預計將陸續在上半年開始交易。這11家公司中,包括去年11月及12月通過的阜爾運通、望隼、眾福科、KKT-K Y、微矽電子(創新板)、爱尔達(創新板)、沛爾生醫(創新板)等,以及今年1月通過的裕慶-KY、有成精密、平和環保(創新板)、向榮生技(創新板)等。這次的決定對台灣股市來說,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不僅為市場注入新鮮血液,也反映了市場對創新科技企業的支持。
【臺灣新聞】 哇塞,台灣證交所董事會昨日真是熱鬧非凡,一個會議就敲定了三個公司的上市案!其中有一家超級重要的公司,那就是我們的攸泰科技(6928),它將正式登上一般板!還有億而得微電子、青新環境工程這兩家創新公司也將成為創新板的成員,真是太厲害了! 不過,這還不是全部,今年來,證交所董事會已經一邊喝咖啡一邊審批了七家公司的上市申請,這個速度真的是創下了近年來的紀錄啊!我們的市場真的是越來越活躍了。 記得去年元月時,證交所董事會也通過了四家公司的上市,當中包括裕慶-KY、有成精密這兩家一般板上市案,以及向榮生技、平和環保這兩家創新板公司。這次的上市案,向榮生技可是重頭戲,它將為我們的創新科技領域帶來新的活力。 看來,台灣的股市真的是越來越有看頭,不僅吸引了更多創新企業的加入,也讓投資者們有更多元化的投資選擇。我們期待著未來更多優秀的公司能夠在臺灣證交所的舞台上發光發熱!
據統計,目前已獲得證交所董事會通過且也獲得主管機關核准、但 尚未上市掛牌的公司共有11家,有機會陸續在上半年掛牌交易。
包括去年11月通過的阜爾運通,12月通過的望隼、眾福科、KKT-K Y、微矽電子(創新板)、愛爾達(創新板)、沛爾生醫(創新板) 等六家,以及今年1月通過的裕慶-KY、有成精密、平和環保(創新板 )、向榮生技(創新板)等四家。
另,董事會元月通過四家公司,當中一般板上市案為裕慶-KY、有成精密,創新板為向榮生技、平和環保。
生醫產業的熱潮正在台灣興起,近期多家新藥生技公司陸續掛牌,為資本市場注入新活力。今日(5日),火星生技公司成功登錄興櫃,其實收資本額達1.245億元,發行股數2.49億股,每股面額0.5元,興櫃參考價為6.5元。這只是開始,接下來上半年還將有九家生技公司陸續掛牌,包括諾貝兒、佑全、國邑、共信-KY、漢達、台新藥、沛爾、向榮及望隼等,為台灣生醫產業帶來新一波升溫。 火星生技主打「大健康新零售」概念,其他將掛牌的公司則分為藥局連鎖通路、藥物開發及細胞治療三大族群。藥局連鎖方面,諾貝兒與佑全將分別在2月底和3月底從興櫃轉上櫃。諾貝兒是丁丁連鎖藥局的母公司,目前全台有92家藥局門市,而佑全則計劃每年以兩成速度展店,目標2026年擴充至200家店。 在藥物開發方面,國邑、共信-KY、漢達三家公司都將在上半年興櫃轉上櫃,而台新藥則目標上半年興櫃轉上市。這四家公司中,共信是全新藥物研發公司,其他三家公司則是專注於發展505(b)(2)新劑型新藥。國邑預計3月下旬上櫃,去年成功將新劑型藥L606的北美市場授權給Liquidia公司,签约金、里程碑金合計最高達2.25億美元;共信則已通過上櫃審議會,目標今年轉盈;漢達則去年靠著胃食道逆流HND-002及多發性硬化症HND-020兩項学名藥帶動業績成長,今年新劑型藥獲利將超越学名藥。 台新藥則在去年取得經濟部科技事業核准函後,展開上市申請,目標今年中旬由興櫃轉上市,其眼部術後發炎及止痛新藥APP13007期待今年3月取得美國藥證。 兩家細胞公司沛爾與向榮也已通過證交所核准創新板上市。沛爾生醫將於3月上旬掛牌,其首項CAR-T細胞產品PL001將啟動二期臨床;向榮生技則目標今年3、4月興櫃轉創新板上市,是目前國內少數細胞新藥已進入三期臨床試驗的公司。望隼則將成為精華、晶碩、亨泰光、視陽之後,隐形眼镜族群的新生力軍。
火星生技*標榜為「大健康新零售」公司,實收資本額1.245億元,發行股數2.49億股,每股面額0.5元,今日登錄興櫃參考價為6.5元。
除了火星生技*之外,其餘將掛牌的公司分為藥局連鎖通路、藥物開發及細胞治療三大族群,都是今年第1、2季將完成上市及上櫃公司。
藥局連鎖公司諾貝兒與佑全將在今年2月底及3月底興櫃轉上櫃,諾貝兒是丁丁連鎖藥局母公司,丁丁目前全台有92家藥局門市,佳世達目前也持有諾貝兒28.54%股權;佑全至去年底共有162家店,公司規劃每年將以兩成速度展店,目標2026年可達200家。
藥物開發公司方面,國邑*、共信-KY、漢達三公司都預計上半年興櫃轉上櫃,台新藥目標上半年興櫃轉上市。這四家藥物開發公司除了共信是全新藥物研發公司之外,另外三家公司都是發展505(b)(2)的新劑型新藥公司。
國邑*預計3月下旬上櫃,該公司去年6月成功將新劑型藥L606治療第一類肺動脈高壓(PAH)及第三類間質性肺病相關肺高壓(PH-ILD)北美市場授權給Liquidia公司,簽約金、里程碑金合計最高2.25億美元;共信2月1日通過上櫃審議會准許上櫃,該公司治療中央型肺癌氣管阻塞的新藥PTS302去年6月起在大陸銷售後,目標今年轉盈。
漢達去年12月27日向櫃買中心提上櫃申請,外界估今年第2季可由興櫃轉上櫃,漢達去年靠胃食道逆流HND-002及多發性硬化症HND-020兩項學名藥帶動業績大幅成長,今年起新劑型藥獲利將超越學名藥。
台新藥去年12月下旬取得經濟部科技事業核准函後,展開上市申請,目標今年中旬由興櫃轉上市,其眼部術後發炎及止痛新藥APP13007期待今年3月取得美國藥證。
兩家細胞公司沛爾與向榮都已通過證交所核准創新板上市,沛爾生醫已確定3月上旬掛牌,公司首項CAR-T細胞產品PL001將啟動二期臨床,力拚為本土第一件上市之CAR-T產品。
向榮生技目標今年3、4月興櫃轉創新板上市,是國內少數細胞新藥已進入三期臨床試驗的公司。
望隼去年11月下旬通過證交所上市審議,將為精華、晶碩、亨泰光、視陽後,隱形眼鏡族群新生力軍。
臺灣證券交易所於25日舉行董事會,宣布通過四家公司的上市案,這四家公司分別是有成精密、裕慶金屬、向榮生醫科技以及平和環保。其中,有成精密申請的是一般板上市,裕慶金屬則是第一上市,而向榮生醫和平和環保則都選擇創新板掛牌。
有成精密的上市案已經通過,該公司計劃上市發行的普通股為60,705,043股,上市資本額為6.07億元。公司的董事長是陳思銘,董事會共有九席,董事持股比率為17.15%。該公司的上市承銷商為福邦證券。
裕慶金屬的上市案也獲得證交所董事會的同意,該公司計劃上市發行的普通股為48,690,950股,資本額為4.87億元,申請上市時的淨值達到13.53億元。公司的董事長兼總經理是廖昭宜,上市承銷商則是中国信託證券。
向榮生醫科技與平和環保則同時申請創新板上市,向榮生醫的負責人是董事長蔡意文,公司資本額為5.54億元,其中私募資金為1.3億元。
平和環保的上市情況也同樣順利,該公司已公開發行的普通股為29,179,500股。平和環保主要從事廢污水代處理、廢水處理藥劑及耗材製造與銷售、以及廢棄物清除等業務。根據財報,該公司在2021年、2022年以及2023年前三季的稅前盈餘分別為1.97億元、1.74億元及1.15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則分別為5.44元、5.20元及3.38元。
有成精密申請已公開發行普通股股票計60,705,043股上市案通過, 根據證交所資料,公司申請上市資本額為6.07億元,董事長陳思銘, 董事九席、全體董事持股比率17.15%,福邦證券為輔導上市承銷商 。
英屬開曼群島商裕慶金屬申請其普通股股票計48,690,950股上市案 經證交所董事會同意。裕慶金屬由廖昭宜擔任董事長兼總經理,公司 資本額及申請上市時之淨值各為4.87億元及13.53億元,由中國信託 證券輔導上市。
另有向榮生醫、平和環保申請創新板上市,25日經證交所董事會同 意掛牌,向榮生醫負責人為董事長蔡意文,公司資本額5.54億元(含 私募1.3億元)。
平和環保已公開發行普通股股票計29,179,500股,公司主要從事廢 污水代處理、廢水處理藥劑及耗材製造及銷售、廢棄物清除,2021年 、2022年、2023年前三季稅前盈餘分別為1.97億元、1.74億元及1.1 5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5.44元、5.20元及3.38元。
臺灣證交所積極推動優質企業上市,2024年開年來,審議速度飛快,短短兩周內就寫下了多項新紀錄。其中,最受矚目的就是向榮生技(6794)轉投資的上市案,其他如平和環保(6771)、麗彤(6539)轉投資的向榮生技,以及青新(6951)、攸泰科技(6928)、巧新(1563)等公司,也都陸續進入上市行列。
這次證交所上市審議委員會的密集召開,不僅創下七家公司同時審議的紀錄,而且還有攸泰科技及巧新這兩家是上市一般板,其餘五家則是創新板。其中,有四家是上市櫃轉投資子公司,可謂「母以子貴」。
就讓我們來看看這些公司的亮點:
首先是安國轉投資的鈺寶(3150),實收資本額4.19億元,主要產品為無線音訊控制晶片及模組等,近兩年都有穩定的盈利。
其次是攸泰科技(6928),實收資本額7.5億元,專注於產業電腦、嵌入式板卡及其周邊零組件,111年稅前盈餘2.15億元,112年前三季2.77億元,EPS各3.13元及2.99元。
巧新(1563)則是專注於鍛造鋁圈、再生鋁棒及鍛造鋁懸吊系統零件,111年稅前盈餘為7億餘元,112年前三季5.67億元,EPS各2.9元及2.15元。
青新(6951)則是專注於醫療及事業廢棄物清運服務、廢水處理及青新木製造業務,110年及111年稅前盈餘各5,200萬元及1.11億元,2023年前三季為8,265萬元,EPS各3.51元、2.64元、1.64元。
億而得(6423)則是專注於可複寫嵌入式非揮發性記憶體IP授權及技术服務,110年稅前盈餘4,321萬元、111年8,137萬元、112年前三季3,438萬元;EPS各1.44元、2.72元、1.08元。
最後是向榮生技(6794),專注於再生醫學領域脂肪幹細胞新藥研究開發及幹細胞技術應用,雖然目前乾細胞新藥仍在研究開發階段,但公司營收來源主要是銷售高濃度外泌體幹細胞分泌物產品、特管辦法之細胞製劑以及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業務(CDMO),近兩年虧損情況逐漸改善。
這些公司的上市,將為台灣股市帶來更多活力,也讓投資者有更多元化的投資選擇。
證交所在短短兩周內,密集召開上市審議委員會,寫下多項新紀錄 。
一、七家公司創史上最短的時間內審議最多家數。
二、只有攸泰科技及巧新是上市一般板,其餘五家都是創新板。
三、七家中有四家「母以子貴」,為上市櫃轉投資子公司。
證交所26日將審議安國轉投資25.98%的鈺寶創新板上市案,鈺寶 董事長同為安國董事長羅森洲,實收資本額4.19億元,主要產品包括 無線音訊控制晶片及模組等。110年及111年稅前純益各7,096萬元及 6,033萬元,112年前三季小虧607萬元,每股稅後純益(EPS)則各為 2.33元、2.15元及-0.21元。
證交所24日審議通過大眾控轉投資50.44%的攸泰科技,董事長也 是大眾控董事長簡民智,實收資本額7.5億元,產品包括產業電腦、 嵌入式板卡及其周邊零組件等。111年稅前盈餘2.15億元,112年前三 季2.77億元,EPS各3.13元及2.99元。
證交所24日審議通過巧新上市案,董事長為黃聰榮,實收資本額2 1.43億元,主要產品為鍛造鋁圈、再生鋁棒及鍛造鋁懸吊系統零件; 111年稅前盈餘為7億餘元,112年前三季5.67億元,EPS各2.9元及2. 15元。
證交所23日審議通過日友轉投資66.04%的青新創新板上市案,董 事長為張芳正,資本額為4億元,主要業務包括醫療及事業廢棄物清 運服務、廢水處理及青新木製造業務等。110年及111年稅前盈餘各5 ,200萬元及1.11億元,2023年前三季為8,265萬元,EPS各3.51元、2 .64元、1.64元。
證交所18日通過億而得創新板上市案,董事長為黃文謙,實收資本 額為2.68億元,主要產品包括可複寫嵌入式非揮發性記憶體IP授權及 技術服務。110年稅前盈餘4,321萬元、111年8,137萬元、112年前三 季3,438萬元;EPS各1.44元、2.72元、1.08元。
證交所15日審議通過麗彤轉投資18.39%的向榮生技創新板上市案 ,董事長為蔡意文,資本額為5.546億元,主要業務包括再生醫學領 域脂肪幹細胞新藥研究開發及幹細胞技術應用,幹細胞新藥仍在研究 開發階段,營收來源主要是銷售高濃度外泌體幹細胞分泌物產品、特 管辦法之細胞製劑以及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業務(CDMO)。110年及 111年稅前虧損各為8,637.4萬元及9,115.5萬元,2023年前三季虧損 5,920萬元;每股稅後虧損各為2.29元、2.2元、1.11元。
證交所12日通過平和環保創新板上市案,董事長為吳明陽,實收資 本額為2.92億元,主要產品為廢污水代處理、廢水處理藥劑及耗材製 造及銷售、廢棄物清除等。110年稅前盈餘為1.97億元,111年1.74億 元,112年前三季1.15億元,EPS各5.44元、5.2元及3.3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