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康生技(上)公司新聞
台股第3季以來行情回穩,近期外資買盤及政策作多,指數持續上攻,而7、8月已有10家公司密集申請上市,今日證交所上市審議會將審議事欣科技上市案,市場看好第4季將掀起新股IPO掛牌熱潮,搶搭台股漲升行情列車。
台股在通過取消證所稅案後,第3季以來行情呈現回穩表現,而外資近期連續買超動作,推升台股行情欲小不易,尤其是金管會三項振興股市方案展現政策強力作多,將刺激量能擴增,市場看好有助於台股行情翻揚表現,其中7、8月以來劍麟、群光電能、三福化工、悅城科技、旭隼、遠雄悅來、樺漢科技、事欣科、宅配通、泰碩以及和康生技等,多達11家公司密集送件申請上市,即使扣除因獨立董事不足自行撤件的旭隼,兩個月累計送件數仍達兩位數(10家)。
檢視該兩個月密集上市案中,多屬中小型公司,僅群光電能股本稍大達32.57億元,其餘申請送件上市案時股本都在10億元以下,遠雄悅來股本為9.5億元、宅配通股本為8.5億元、三福化工股本為8億元,其餘的劍麟、悅城科技、樺漢科技、事欣科、泰碩以及和康生技等股本,都僅略高於6億元,籌碼面優勢被看好將有助於新股IPO掛牌後行情表現。
證交所8月底董事會通過清惠、三發地產、大量科技、凱撒衛浴、 劍麟以及群光電能等六家本國企業上市案,而8月13、15日上市審議會通過劍麟、群光電能兩公司上市案,8月26、30日上市審議會又通過三福化工、悅城科技兩公司申請案,今(4)日則排定審議事欣科技上市案。事欣科技主要產品是博奕機台及其零組件、工業電腦及其零組件、航太電子產品及其零組件,該公司101年度稅前盈餘2億2,7 64萬元,每股稅後盈餘3.1元。
台股在通過取消證所稅案後,第3季以來行情呈現回穩表現,而外資近期連續買超動作,推升台股行情欲小不易,尤其是金管會三項振興股市方案展現政策強力作多,將刺激量能擴增,市場看好有助於台股行情翻揚表現,其中7、8月以來劍麟、群光電能、三福化工、悅城科技、旭隼、遠雄悅來、樺漢科技、事欣科、宅配通、泰碩以及和康生技等,多達11家公司密集送件申請上市,即使扣除因獨立董事不足自行撤件的旭隼,兩個月累計送件數仍達兩位數(10家)。
檢視該兩個月密集上市案中,多屬中小型公司,僅群光電能股本稍大達32.57億元,其餘申請送件上市案時股本都在10億元以下,遠雄悅來股本為9.5億元、宅配通股本為8.5億元、三福化工股本為8億元,其餘的劍麟、悅城科技、樺漢科技、事欣科、泰碩以及和康生技等股本,都僅略高於6億元,籌碼面優勢被看好將有助於新股IPO掛牌後行情表現。
證交所8月底董事會通過清惠、三發地產、大量科技、凱撒衛浴、 劍麟以及群光電能等六家本國企業上市案,而8月13、15日上市審議會通過劍麟、群光電能兩公司上市案,8月26、30日上市審議會又通過三福化工、悅城科技兩公司申請案,今(4)日則排定審議事欣科技上市案。事欣科技主要產品是博奕機台及其零組件、工業電腦及其零組件、航太電子產品及其零組件,該公司101年度稅前盈餘2億2,7 64萬元,每股稅後盈餘3.1元。
和康生物科技(1783)最近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查廠授證,一口氣取得18張生醫材料輸美證書。和康已著手大舉擴充產能,並規劃8月送件申請上市,最快年底掛牌。
和康生技去年轉虧為盈,營收2.22億元,毛利率45.75%,稅後純益276.4萬元,每股稅後純益0.05元;營收、毛利率均創歷史新高,預期上半年持續獲利,較去年全年增加約一倍,下半年持續增溫。
和康總經理張立言表示,現有新北市五股、台南市西港兩座生產基地,各自生產玻尿酸、膠原蛋白生醫材料及面膜等保養品,近來通過FDA查核,取得11個產品、18項證書,決定在桃園華亞科技園區設立營運總部。
他說,營運總部兼具生產、研發實驗室,投資2.6億元,預計2015年第3季完工,2016年初啟用,是目前五股廠區三倍產能。
除生醫材料將大舉開拓歐美市場,保養品也在近期拿到大陸30多張化妝品證書,大陸市場也成為今年重點。
和康指出,在保養品方面,去年自創碧芙蕾絲、妮歐荷等兩個品牌,面膜則早是代工大廠,目前產能利用率約五成,滿載時年產量可達3,000萬片。
和康生技去年轉虧為盈,營收2.22億元,毛利率45.75%,稅後純益276.4萬元,每股稅後純益0.05元;營收、毛利率均創歷史新高,預期上半年持續獲利,較去年全年增加約一倍,下半年持續增溫。
和康總經理張立言表示,現有新北市五股、台南市西港兩座生產基地,各自生產玻尿酸、膠原蛋白生醫材料及面膜等保養品,近來通過FDA查核,取得11個產品、18項證書,決定在桃園華亞科技園區設立營運總部。
他說,營運總部兼具生產、研發實驗室,投資2.6億元,預計2015年第3季完工,2016年初啟用,是目前五股廠區三倍產能。
除生醫材料將大舉開拓歐美市場,保養品也在近期拿到大陸30多張化妝品證書,大陸市場也成為今年重點。
和康指出,在保養品方面,去年自創碧芙蕾絲、妮歐荷等兩個品牌,面膜則早是代工大廠,目前產能利用率約五成,滿載時年產量可達3,000萬片。
前言:2005年8月張立言以環宇創投代表人身分接手和康生技董事長時,當時和康的每股淨值不足3元,甚至也面臨倒閉危機,他引進美國醫材大廠那斯達克上市公司NuVasive入股投資,將和康生產的膠原蛋白骨材行銷至美國,讓公司起死回生,也首創國內創投投資生技公司至經營的成功模式,張立言領軍的團隊是如何做到的?
和康生技是由一群具生技產業及科技背景的專業人士創立的,核心技術為生物高分子材料應用於生物醫材及醫美保養品的開發、生產及行銷。主要的生醫產品包括骨科用的富茂骨(FormaGraft)、富瑞密 (Foramic)、安節益(ArtiAid)、眼科用的維視愛(ViscAid)、外科及牙科用的速吉安(SurgiAid)及敷美安 (FormaAid)。
為因應手術微創化的趨勢,和康也開發微創手術用之注射式人工骨材、骨水泥及抗沾黏水膠等第三級植入式醫材產品。目前的主要股東包括台灣的環宇集團、兆豐金控、第一金控及美國醫材大廠那斯達克上市公司NuVasive等。
和康成立於1998年12月,由原始大股東於民間籌資設立,成立初期於陽明大學成立育成中心,並租用一小間實驗室從事膠原蛋白的萃取工作。至2002 年初公司資金幾乎全部耗盡,大股東乃授權當時總經理尋求民間投資者接棒以便退場,同年8月由前總統府資政徐立德先生的環宇集團投資8,500萬元接手經營,同年底,遷址於台北五股工業區內的生醫廠辦大樓,由前彰化銀行董事長蔡茂興擔任董事長,蔡董於2005年8月因健康因素卸任。該年9月我代表環宇集團繼任和康董事長。當時和康每股淨值不足3元。
2006年和康的經營可以用「風雨飄搖,艱苦奮戰」八個字形容,除了每月持續的虧損外,7月時公司已陷入現金不足的財務窘境,當時董事會雖然通過現金增資案試圖解決資金短缺的困境,無奈公司淨值太低而股東又無法達成減資的共識,因此募資的工作困難重重,面臨存亡的關鍵時刻。
10月初和康逆轉回生的契機終於出現,和康的膠原蛋白骨填料產品富茂骨,因為具有優越的生物相容性,而且手術操作性佳,加上具有骨傳導及骨誘導等促進骨細胞再生的性能,受到美國醫材大廠NuVas ive的注意,由總經理率人來台拜訪,雙方經過三個月溝通,在同年 12月下旬以1,700萬美元併購Radius(和康美國通路商)取得富茂骨的產品權,並以其中300萬美元投資和康,取得和康10%的股權。
由於NuVasive的加持,和康原本在國內辦理7,000萬元現金增資也順利於2006年12月31日完成。至此和康的財務困境終於得到舒解,也奠定了國際化營運的基礎。
NuVasive原為生產及行銷骨科手術器械硬體之公司,其團隊源自於世界醫材大廠Medtronic,2004年NuVasive在美國那斯達克掛牌上市時市值僅約3億美元,年營業額約4,000萬美元。2007年NuVasive透過併購和康富茂骨通路商Radius而跨入生物醫材領域,2008 年NuVasiv e再以1.35億美元併購美國那克斯達克醫材公司Osiris的幹細胞產品 Osteocel,2009年再以4,500萬美元及8,500萬美元先後併購荷蘭醫材公司Progentix及美國醫材公司Cervitex,至 2009年底NuVasive市值已達21億美元,年營收超過5億美元,已是國際級的上市公司。
然而和康也不能僅靠美商的投資就能高枕無憂,為了要和國際醫材大廠接軌,幾年來,我們將並不十分充裕的資金不斷的用在投資、培育人才上,逐步建立國際化的營運基礎。
2009年10月,在NuVasive品保人員的協助下,和康生醫廠以「無缺失」之優異查核紀錄通過美國藥物食品管理局(FDA)的派員實地查廠。 2011年和康醫材產品速吉安(SurgiAid)再獲美國FDA認證通過,而和康與NuVasive持續合作開發的第二代富茂骨也將在年底送件申請美國 FDA認證。另外齦即安(GingivAid)、敷美安(FormaAid)等多項醫材產品亦將於2012年陸續獲美國FDA及歐盟CE認證而跨入牙科、眼科等領域,許多國際大廠已表達合作及代理的意願。
另外,由於生醫產品的開發耗時太久,對民間小公司來說是很沈重的負擔,而保養品的開發、認證時程較快,因此,2003年我們也跨入保養品產業,將膠原蛋白等生物高分子的核心技術,應用到生醫及保養品兩個不同的產業。2009年底和康保養品廠領先同業,通過衛生署第一批自願性化妝品GMP認證(和康、花王、台塑生醫)。目前除了替多家國際保養品公司設計代工外,今年也投入自有品牌的經營,並與國內外大型通路結盟共同開發市場。
台灣生技產業基礎仍然薄弱,產業人才尤其缺乏,單是組建團隊及培育人才就要耗費很大的心力。生技專業人才自我意識強,不易形成團隊協作,愈資深者愈是如此,這是在台灣經營一個具有國際專業水準的生技公司最大挑戰。和康這些年一路顛簸走來,雖然犯了不少錯誤,但也學習成長了很多,我衷心感謝許多熱心協助的股東,也相信 和康人是一群有熱忱、有共同願景的人,願意為台灣生技業的發展努力。
和康生技是由一群具生技產業及科技背景的專業人士創立的,核心技術為生物高分子材料應用於生物醫材及醫美保養品的開發、生產及行銷。主要的生醫產品包括骨科用的富茂骨(FormaGraft)、富瑞密 (Foramic)、安節益(ArtiAid)、眼科用的維視愛(ViscAid)、外科及牙科用的速吉安(SurgiAid)及敷美安 (FormaAid)。
為因應手術微創化的趨勢,和康也開發微創手術用之注射式人工骨材、骨水泥及抗沾黏水膠等第三級植入式醫材產品。目前的主要股東包括台灣的環宇集團、兆豐金控、第一金控及美國醫材大廠那斯達克上市公司NuVasive等。
和康成立於1998年12月,由原始大股東於民間籌資設立,成立初期於陽明大學成立育成中心,並租用一小間實驗室從事膠原蛋白的萃取工作。至2002 年初公司資金幾乎全部耗盡,大股東乃授權當時總經理尋求民間投資者接棒以便退場,同年8月由前總統府資政徐立德先生的環宇集團投資8,500萬元接手經營,同年底,遷址於台北五股工業區內的生醫廠辦大樓,由前彰化銀行董事長蔡茂興擔任董事長,蔡董於2005年8月因健康因素卸任。該年9月我代表環宇集團繼任和康董事長。當時和康每股淨值不足3元。
2006年和康的經營可以用「風雨飄搖,艱苦奮戰」八個字形容,除了每月持續的虧損外,7月時公司已陷入現金不足的財務窘境,當時董事會雖然通過現金增資案試圖解決資金短缺的困境,無奈公司淨值太低而股東又無法達成減資的共識,因此募資的工作困難重重,面臨存亡的關鍵時刻。
10月初和康逆轉回生的契機終於出現,和康的膠原蛋白骨填料產品富茂骨,因為具有優越的生物相容性,而且手術操作性佳,加上具有骨傳導及骨誘導等促進骨細胞再生的性能,受到美國醫材大廠NuVas ive的注意,由總經理率人來台拜訪,雙方經過三個月溝通,在同年 12月下旬以1,700萬美元併購Radius(和康美國通路商)取得富茂骨的產品權,並以其中300萬美元投資和康,取得和康10%的股權。
由於NuVasive的加持,和康原本在國內辦理7,000萬元現金增資也順利於2006年12月31日完成。至此和康的財務困境終於得到舒解,也奠定了國際化營運的基礎。
NuVasive原為生產及行銷骨科手術器械硬體之公司,其團隊源自於世界醫材大廠Medtronic,2004年NuVasive在美國那斯達克掛牌上市時市值僅約3億美元,年營業額約4,000萬美元。2007年NuVasive透過併購和康富茂骨通路商Radius而跨入生物醫材領域,2008 年NuVasiv e再以1.35億美元併購美國那克斯達克醫材公司Osiris的幹細胞產品 Osteocel,2009年再以4,500萬美元及8,500萬美元先後併購荷蘭醫材公司Progentix及美國醫材公司Cervitex,至 2009年底NuVasive市值已達21億美元,年營收超過5億美元,已是國際級的上市公司。
然而和康也不能僅靠美商的投資就能高枕無憂,為了要和國際醫材大廠接軌,幾年來,我們將並不十分充裕的資金不斷的用在投資、培育人才上,逐步建立國際化的營運基礎。
2009年10月,在NuVasive品保人員的協助下,和康生醫廠以「無缺失」之優異查核紀錄通過美國藥物食品管理局(FDA)的派員實地查廠。 2011年和康醫材產品速吉安(SurgiAid)再獲美國FDA認證通過,而和康與NuVasive持續合作開發的第二代富茂骨也將在年底送件申請美國 FDA認證。另外齦即安(GingivAid)、敷美安(FormaAid)等多項醫材產品亦將於2012年陸續獲美國FDA及歐盟CE認證而跨入牙科、眼科等領域,許多國際大廠已表達合作及代理的意願。
另外,由於生醫產品的開發耗時太久,對民間小公司來說是很沈重的負擔,而保養品的開發、認證時程較快,因此,2003年我們也跨入保養品產業,將膠原蛋白等生物高分子的核心技術,應用到生醫及保養品兩個不同的產業。2009年底和康保養品廠領先同業,通過衛生署第一批自願性化妝品GMP認證(和康、花王、台塑生醫)。目前除了替多家國際保養品公司設計代工外,今年也投入自有品牌的經營,並與國內外大型通路結盟共同開發市場。
台灣生技產業基礎仍然薄弱,產業人才尤其缺乏,單是組建團隊及培育人才就要耗費很大的心力。生技專業人才自我意識強,不易形成團隊協作,愈資深者愈是如此,這是在台灣經營一個具有國際專業水準的生技公司最大挑戰。和康這些年一路顛簸走來,雖然犯了不少錯誤,但也學習成長了很多,我衷心感謝許多熱心協助的股東,也相信 和康人是一群有熱忱、有共同願景的人,願意為台灣生技業的發展努力。
台灣牙科器材廠商之創新產品與技術,以「台灣精品形象館
」型態,日前參加在美國芝加哥所舉行的冬季牙科展,會場吸引
超過500名國際買主們造訪,成功行銷海外市場。
美國芝加哥冬季牙科展,今年是第145屆,該展共有來自世
界600多家廠商參展,吸引超過3萬名全球買主造訪。而「台灣精
品形象館」乃由經濟部技術處,委託金屬中心統籌建構,共邀集
國內12家牙科醫療器材廠商共同參與,展期間並在經濟部工業局
及主辦單位的協助下,舉辦「醫療器材產品拓銷交流說明會」及
「國際技術媒合會」,將台灣廠商產品成功行銷至美洲地區。
金屬中心表示,此次台灣精品形象館的展示,展現我國牙科
國際行銷整合能量,提升我國產業能見度,使我國成為牙科王國
更邁進一步。
本次參與的國內牙科廠商包括有科頂、荷茂、崧揚、啟定、
光宇、醫百、普一、聯合、和康、文名、光子、鵬琳等12家業者
;「台灣精品形象館」共吸引超過500名國際專業買主造訪,預期
效益將可逐步顯現。
」型態,日前參加在美國芝加哥所舉行的冬季牙科展,會場吸引
超過500名國際買主們造訪,成功行銷海外市場。
美國芝加哥冬季牙科展,今年是第145屆,該展共有來自世
界600多家廠商參展,吸引超過3萬名全球買主造訪。而「台灣精
品形象館」乃由經濟部技術處,委託金屬中心統籌建構,共邀集
國內12家牙科醫療器材廠商共同參與,展期間並在經濟部工業局
及主辦單位的協助下,舉辦「醫療器材產品拓銷交流說明會」及
「國際技術媒合會」,將台灣廠商產品成功行銷至美洲地區。
金屬中心表示,此次台灣精品形象館的展示,展現我國牙科
國際行銷整合能量,提升我國產業能見度,使我國成為牙科王國
更邁進一步。
本次參與的國內牙科廠商包括有科頂、荷茂、崧揚、啟定、
光宇、醫百、普一、聯合、和康、文名、光子、鵬琳等12家業者
;「台灣精品形象館」共吸引超過500名國際專業買主造訪,預期
效益將可逐步顯現。
和康生技成功量產醫療級玻尿酸,眼科專用黏彈劑「維視愛」並
獲衛生署核可上市,這也是國內首家獲得認證國產醫療級玻尿酸
業者。
總經理楊明勳表示,眼科黏彈劑市場一年約達2.2億元以上,和康
預估初期就可以拿下10 %以上的市場占有率;和康生技同時也與
黛奧莉合作,推出醫療級品質的美容保養產品「蓓米緹亞」搶攻
市場。另一項玻尿酸產品「安節益」,作為退化性關節炎的關節
內注射液,目前也正在衛生署審核中,預估市場高達3.5億元,將
是和康生技另一項生力軍。
根據統計,國內眼科黏彈劑,愛爾康以及Pharmaci兩大進口品牌
占有九成以上的市場,和康生技的眼科專用黏彈劑「維視愛」日
前正式取得健保給付,將以總代理方式打開市場。
國內玻尿酸產品琳瑯滿目,包括卜蜂的金衣生技、台糖、台鹽以
及農林等,不過都以一般塗抹的美容用為主,其中農林的產品銷
售地區涵蓋國內與大陸;醫療級產品除了和康外,友華(4120)
則以代理方式進口瑞士的醫療用注射針劑。
和康生技資深副總蕭滋引博士表示,醫療級玻尿酸屬於第三級醫
療器材,同時也是法規管制產業,除了強調純化度為100%,要拿
到醫療級的許可,還需要進行多次臨床證實有效,這是和康與一
般美容保養品同業相較下,最大的競爭優勢。
獲衛生署核可上市,這也是國內首家獲得認證國產醫療級玻尿酸
業者。
總經理楊明勳表示,眼科黏彈劑市場一年約達2.2億元以上,和康
預估初期就可以拿下10 %以上的市場占有率;和康生技同時也與
黛奧莉合作,推出醫療級品質的美容保養產品「蓓米緹亞」搶攻
市場。另一項玻尿酸產品「安節益」,作為退化性關節炎的關節
內注射液,目前也正在衛生署審核中,預估市場高達3.5億元,將
是和康生技另一項生力軍。
根據統計,國內眼科黏彈劑,愛爾康以及Pharmaci兩大進口品牌
占有九成以上的市場,和康生技的眼科專用黏彈劑「維視愛」日
前正式取得健保給付,將以總代理方式打開市場。
國內玻尿酸產品琳瑯滿目,包括卜蜂的金衣生技、台糖、台鹽以
及農林等,不過都以一般塗抹的美容用為主,其中農林的產品銷
售地區涵蓋國內與大陸;醫療級產品除了和康外,友華(4120)
則以代理方式進口瑞士的醫療用注射針劑。
和康生技資深副總蕭滋引博士表示,醫療級玻尿酸屬於第三級醫
療器材,同時也是法規管制產業,除了強調純化度為100%,要拿
到醫療級的許可,還需要進行多次臨床證實有效,這是和康與一
般美容保養品同業相較下,最大的競爭優勢。
生康生物科技自製玻尿酸醫療產品眼科黏彈劑「維視愛」,已獲衛生
署販賣許可。日前在台北西華飯店,舉行該公司眼科黏彈劑「維視愛
」及蓓米緹亞「玻尿酸水嬾保養組」上市記者會。
署販賣許可。日前在台北西華飯店,舉行該公司眼科黏彈劑「維視愛
」及蓓米緹亞「玻尿酸水嬾保養組」上市記者會。
和康生物科技公司,將美國 MBI Biotech Inc 研發、生產、法規認證及
行銷技術與經驗等「整廠輸入、技術移轉」模式引進國內,並在台南
設廠製造「醫藥用膠原蛋白生醫材料」。三年前,該公司以擁有美國
「膠原蛋白純化製程」專利及製造經驗,成功轉戰消費性生技產品,
尤以「一次式微膠原蛋白面膜」高居該公司營業額七○%,除專為國
際知名大廠OEM、ODM代工外,在國內更以「BIOFLASH」及「BIOB
EAUTY 」兩大品牌在 Sogo 百貨、藥妝店及奧黛莉內衣專賣店上架,
藉由通路商的強力行銷,預計明年將為該公司創造新台幣二.二億元
營收。
該公司總經理楊明勳表示,和康生物科技先在國際舞台上嶄露頭角,
回溯二○○一年初,該公司幾位創辦人即在美國與南加州大學等數位
旅美華裔科技家合作,開始投入生醫材料技術之研究發展工作,並以
美國加州為技術研發中心,其中膠原蛋白純化製程技術於一九九四年
獲得美國專利後,為進一步商業化量產,於一九九八年在美國設立 M
BI Biotech(USA) Inc ,以極具市場潛力之醫藥用原蛋白生醫材料為
研究發展重心。
為響應政府加強推動國內生物科技產業發展,於一九九八年十二月回
國創立該公司,一方面承接美國 MBI Biotech Inc 之研究成果;另一方
面將美國極具潛力之生物科技,以「整廠輸入、技術移轉」的模式引
進國內,並在台灣生產及發揚光大。
行銷技術與經驗等「整廠輸入、技術移轉」模式引進國內,並在台南
設廠製造「醫藥用膠原蛋白生醫材料」。三年前,該公司以擁有美國
「膠原蛋白純化製程」專利及製造經驗,成功轉戰消費性生技產品,
尤以「一次式微膠原蛋白面膜」高居該公司營業額七○%,除專為國
際知名大廠OEM、ODM代工外,在國內更以「BIOFLASH」及「BIOB
EAUTY 」兩大品牌在 Sogo 百貨、藥妝店及奧黛莉內衣專賣店上架,
藉由通路商的強力行銷,預計明年將為該公司創造新台幣二.二億元
營收。
該公司總經理楊明勳表示,和康生物科技先在國際舞台上嶄露頭角,
回溯二○○一年初,該公司幾位創辦人即在美國與南加州大學等數位
旅美華裔科技家合作,開始投入生醫材料技術之研究發展工作,並以
美國加州為技術研發中心,其中膠原蛋白純化製程技術於一九九四年
獲得美國專利後,為進一步商業化量產,於一九九八年在美國設立 M
BI Biotech(USA) Inc ,以極具市場潛力之醫藥用原蛋白生醫材料為
研究發展重心。
為響應政府加強推動國內生物科技產業發展,於一九九八年十二月回
國創立該公司,一方面承接美國 MBI Biotech Inc 之研究成果;另一方
面將美國極具潛力之生物科技,以「整廠輸入、技術移轉」的模式引
進國內,並在台灣生產及發揚光大。
櫃買中心昨 (30)日公告,8月26日前,申報輔導滿六個月以上,仍
未申請登錄興櫃的公開發行公司,最遲應在今(31)日前申請登錄
興櫃,否則將終止輔導申報。
櫃買中心表示,今年5月26日已公布輔導滿半年應登錄興櫃的新規
定,本月26日是三個月緩衝期的截止日。截至上周為止,已申報
輔導的發行公司共有461家,至昨日為止,滿半年應登錄興櫃者有
42家,未登錄興櫃且自行撤銷輔導申報者有五家。櫃買中心統計,
截至上周止,自行撤銷輔導契約的五定發行公司分別是威睿科技
(8294)、訊倉科技 (8296)、高塑開發科技 (3280)、和康生物科技 (1
783)、亞洲基因科技(1779)。
未申請登錄興櫃的公開發行公司,最遲應在今(31)日前申請登錄
興櫃,否則將終止輔導申報。
櫃買中心表示,今年5月26日已公布輔導滿半年應登錄興櫃的新規
定,本月26日是三個月緩衝期的截止日。截至上周為止,已申報
輔導的發行公司共有461家,至昨日為止,滿半年應登錄興櫃者有
42家,未登錄興櫃且自行撤銷輔導申報者有五家。櫃買中心統計,
截至上周止,自行撤銷輔導契約的五定發行公司分別是威睿科技
(8294)、訊倉科技 (8296)、高塑開發科技 (3280)、和康生物科技 (1
783)、亞洲基因科技(1779)。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