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星生技(興)公司新聞
生醫掛牌潮來了,火星生技*今(5)日登興櫃後,還有諾貝兒、佑全、國邑*、共信-KY、漢達、台新藥、沛爾、向榮及望隼等九家業者將在上半年掛牌,陸續進入資本市場。
火星生技*標榜為「大健康新零售」公司,實收資本額1.245億元,發行股數2.49億股,每股面額0.5元,今日登錄興櫃參考價為6.5元。
除了火星生技*之外,其餘將掛牌的公司分為藥局連鎖通路、藥物開發及細胞治療三大族群,都是今年第1、2季將完成上市及上櫃公司。
藥局連鎖公司諾貝兒與佑全將在今年2月底及3月底興櫃轉上櫃,諾貝兒是丁丁連鎖藥局母公司,丁丁目前全台有92家藥局門市,佳世達目前也持有諾貝兒28.54%股權;佑全至去年底共有162家店,公司規劃每年將以兩成速度展店,目標2026年可達200家。
藥物開發公司方面,國邑*、共信-KY、漢達三公司都預計上半年興櫃轉上櫃,台新藥目標上半年興櫃轉上市。這四家藥物開發公司除了共信是全新藥物研發公司之外,另外三家公司都是發展505(b)(2)的新劑型新藥公司。
國邑*預計3月下旬上櫃,該公司去年6月成功將新劑型藥L606治療第一類肺動脈高壓(PAH)及第三類間質性肺病相關肺高壓(PH-ILD)北美市場授權給Liquidia公司,簽約金、里程碑金合計最高2.25億美元;共信2月1日通過上櫃審議會准許上櫃,該公司治療中央型肺癌氣管阻塞的新藥PTS302去年6月起在大陸銷售後,目標今年轉盈。
漢達去年12月27日向櫃買中心提上櫃申請,外界估今年第2季可由興櫃轉上櫃,漢達去年靠胃食道逆流HND-002及多發性硬化症HND-020兩項學名藥帶動業績大幅成長,今年起新劑型藥獲利將超越學名藥。
台新藥去年12月下旬取得經濟部科技事業核准函後,展開上市申請,目標今年中旬由興櫃轉上市,其眼部術後發炎及止痛新藥APP13007期待今年3月取得美國藥證。
兩家細胞公司沛爾與向榮都已通過證交所核准創新板上市,沛爾生醫已確定3月上旬掛牌,公司首項CAR-T細胞產品PL001將啟動二期臨床,力拚為本土第一件上市之CAR-T產品。
向榮生技目標今年3、4月興櫃轉創新板上市,是國內少數細胞新藥已進入三期臨床試驗的公司。
望隼去年11月下旬通過證交所上市審議,將為精華、晶碩、亨泰光、視陽後,隱形眼鏡族群新生力軍。
火星生技*標榜為「大健康新零售」公司,實收資本額1.245億元,發行股數2.49億股,每股面額0.5元,今日登錄興櫃參考價為6.5元。
除了火星生技*之外,其餘將掛牌的公司分為藥局連鎖通路、藥物開發及細胞治療三大族群,都是今年第1、2季將完成上市及上櫃公司。
藥局連鎖公司諾貝兒與佑全將在今年2月底及3月底興櫃轉上櫃,諾貝兒是丁丁連鎖藥局母公司,丁丁目前全台有92家藥局門市,佳世達目前也持有諾貝兒28.54%股權;佑全至去年底共有162家店,公司規劃每年將以兩成速度展店,目標2026年可達200家。
藥物開發公司方面,國邑*、共信-KY、漢達三公司都預計上半年興櫃轉上櫃,台新藥目標上半年興櫃轉上市。這四家藥物開發公司除了共信是全新藥物研發公司之外,另外三家公司都是發展505(b)(2)的新劑型新藥公司。
國邑*預計3月下旬上櫃,該公司去年6月成功將新劑型藥L606治療第一類肺動脈高壓(PAH)及第三類間質性肺病相關肺高壓(PH-ILD)北美市場授權給Liquidia公司,簽約金、里程碑金合計最高2.25億美元;共信2月1日通過上櫃審議會准許上櫃,該公司治療中央型肺癌氣管阻塞的新藥PTS302去年6月起在大陸銷售後,目標今年轉盈。
漢達去年12月27日向櫃買中心提上櫃申請,外界估今年第2季可由興櫃轉上櫃,漢達去年靠胃食道逆流HND-002及多發性硬化症HND-020兩項學名藥帶動業績大幅成長,今年起新劑型藥獲利將超越學名藥。
台新藥去年12月下旬取得經濟部科技事業核准函後,展開上市申請,目標今年中旬由興櫃轉上市,其眼部術後發炎及止痛新藥APP13007期待今年3月取得美國藥證。
兩家細胞公司沛爾與向榮都已通過證交所核准創新板上市,沛爾生醫已確定3月上旬掛牌,公司首項CAR-T細胞產品PL001將啟動二期臨床,力拚為本土第一件上市之CAR-T產品。
向榮生技目標今年3、4月興櫃轉創新板上市,是國內少數細胞新藥已進入三期臨床試驗的公司。
望隼去年11月下旬通過證交所上市審議,將為精華、晶碩、亨泰光、視陽後,隱形眼鏡族群新生力軍。
生技股再添新軍,火星生技(7731)今(5)日登錄興櫃交易,每 股參考價為6.5元。為聚焦大健康零售市場的新零售公司,領航採用 數據驅動創新策略發展,經營旗下4種形象與客群定位鮮明的品牌。 去年全年營收2.98億元,成長168.96%,其中新品牌加入營運產生效 應,12月營收5,405萬元,占全年營收比重近兩成,相較上一年同期 大幅成長565.52%。
火星生技成立於2021年5月,實收資本額為新台幣1.245億元,發行 股數2.49億股,每股面額0.5元。透過品牌官方平台、跨渠道網路社 群、全台3,000家以上實體藥局藥妝門市積極發展OMO(Online merg e Offline)全通路模式,建構讓產業鏈夥伴虛實通路資源共享、數 據共享、利潤共享創新營運模式,不僅提供消費者更順暢的購物體驗 ,也帶動線上與實體門市業績成長。
目前火星生技旗下品牌分別為TAIZAKU(融合日系與時尚風格的高 端男性保健品牌)、藥師健生活(蔡藥師監製的運動與兒童保健品牌 )、inyouso(營養師與食品技師共感打造的養膚品牌)、樹飛雪( 訴求美麗與健康熟女美妝保養品牌),客群涵蓋高端男性、健身運動 、兒童保健、熟齡女性、美髮、皮膚保養與保健以及寵物保健。202 1年火星生技首個品牌TAIZAKU正式銷售,透過會員整合、經營多元流 量、社群與電商平台市場,短時間內成功打造赤晶對策、武倍對策、 武倍十攝等熱銷產品,2023年第四季完成健生活、樹飛雪品牌合併, 並成立inyouso,增加產品多元性與互補性,利用火星生技的新零售 模式,迅速創造銷售佳績。
未來火星生技將持續合併國內外品牌與拓展全球藥局及跨境銷售通 路平台,預計每年將新增3至5個品牌、新拓展1至2個國際市場,鎖定 大健康領域,持續增加不同目標受眾類型,透過產業鏈資源整合力與 數據決策力優勢,加速既有品牌與新加入品牌發展,逐步擴大市場規 模及競爭力。
火星生技成立於2021年5月,實收資本額為新台幣1.245億元,發行 股數2.49億股,每股面額0.5元。透過品牌官方平台、跨渠道網路社 群、全台3,000家以上實體藥局藥妝門市積極發展OMO(Online merg e Offline)全通路模式,建構讓產業鏈夥伴虛實通路資源共享、數 據共享、利潤共享創新營運模式,不僅提供消費者更順暢的購物體驗 ,也帶動線上與實體門市業績成長。
目前火星生技旗下品牌分別為TAIZAKU(融合日系與時尚風格的高 端男性保健品牌)、藥師健生活(蔡藥師監製的運動與兒童保健品牌 )、inyouso(營養師與食品技師共感打造的養膚品牌)、樹飛雪( 訴求美麗與健康熟女美妝保養品牌),客群涵蓋高端男性、健身運動 、兒童保健、熟齡女性、美髮、皮膚保養與保健以及寵物保健。202 1年火星生技首個品牌TAIZAKU正式銷售,透過會員整合、經營多元流 量、社群與電商平台市場,短時間內成功打造赤晶對策、武倍對策、 武倍十攝等熱銷產品,2023年第四季完成健生活、樹飛雪品牌合併, 並成立inyouso,增加產品多元性與互補性,利用火星生技的新零售 模式,迅速創造銷售佳績。
未來火星生技將持續合併國內外品牌與拓展全球藥局及跨境銷售通 路平台,預計每年將新增3至5個品牌、新拓展1至2個國際市場,鎖定 大健康領域,持續增加不同目標受眾類型,透過產業鏈資源整合力與 數據決策力優勢,加速既有品牌與新加入品牌發展,逐步擴大市場規 模及競爭力。
台股末班车前,新兵「火星生技」加入生技圈!
就在台股即將封關的前夕,台灣生技產業再添新血!火星生技(7731)即將在2月5日登錄興櫃,這家以創新為核心的新興公司,每股認購價格定在6.5元,每股面額則是0.5元。
火星生技的產品線相當多元,從保健食品到保養品,再到美髮產品、健康用品以及清潔用品,這些都是他們的銷售主力。不僅如此,他們的產品還可以在國內品牌官方銷售平台、各大電商平台、連鎖與中小型藥妝藥局通路,以及海外跨境電商通路中看到。
這家新興公司強調以數據為導向,進行創新產品的開發,並以新零售模式為其發展策略。從最初的「TAIZAKU 火星生技」男性保健品牌開始,火星生技已經發展成擁有四個不同品牌的公司,每個品牌都有自己獨特的市場定位和營銷策略,目標客群也各有差異。
在這些品牌中,男性保健品牌依然佔據著相當大的營收比例,超過四成,而美髮、保養品以及健康用品也是其重要的收入來源。
趕在台股封關之前,生技股再添新兵,火星生技(7731)將在2月5日登錄興櫃,每股認購價格6.5元,每股面額0.5元。
火星生技主要銷售的產品類型橫跨保健食品、保養品、美髮產品、健康用品及清潔用品,並在國內品牌官方銷售平台、電商平台、連鎖與中小型藥妝藥局通路以及海外跨境電商通路販售。
火星生技是以數據驅動創新產品開發的新零售公司,從初期創立的「TAIZAKU 火星生技」男性保健品牌,發展到旗下經營四個品牌,各自具獨特的市場定位與營銷模式,目標客群屬性也截然不同。目前男性保健品牌仍占營收比重大宗,占比超過四成,另有美髮與保養品及健康用品。
火星生技主要銷售的產品類型橫跨保健食品、保養品、美髮產品、健康用品及清潔用品,並在國內品牌官方銷售平台、電商平台、連鎖與中小型藥妝藥局通路以及海外跨境電商通路販售。
火星生技是以數據驅動創新產品開發的新零售公司,從初期創立的「TAIZAKU 火星生技」男性保健品牌,發展到旗下經營四個品牌,各自具獨特的市場定位與營銷模式,目標客群屬性也截然不同。目前男性保健品牌仍占營收比重大宗,占比超過四成,另有美髮與保養品及健康用品。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