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燁聯鋼鐵(興)公司新聞
大陸鋼企青山集團在印尼投資的不銹鋼廠年產量規劃達300萬公噸,並挾著紅土鎳原料的低成本優勢,其熱軋和冷軋鋼材頻頻向國內叩關,擾亂國內不銹鋼市場,造成產業面臨生存危機。
對於這種情況,最近下游產業透過地方民代舉辦座談,邀請經部官員列席,其中,遠東集團旗下遠龍不銹鋼因為主要向大陸福欣不銹鋼、太原等鋼廠購料,因財政部最近對大陸產品祭出「雙反」措施,導致料源取得困難,因此向經濟部大聲疾呼,希望能夠整合產業一起赴海外尋求發展,另找一條生路。
對於業者建言,國營會副主委兼唐榮董事長吳豐盛表示,部長沈榮津很重視國內產業的發展,對不銹鋼產業的困境裁示由工業局主導和評估,若需要可請國營會從旁協助,且站在唐榮的立場,也會全力配合政府的政策。
對此,林義守表示,雖然他不是很清楚經濟部出面整合不銹鋼產業的事情,但他認為,由經濟部出面協助產業到海外發展,可能有政府作後盾會較夠力,不失為一個好方法。實際上,燁聯去年就呼籲攜手唐榮赴印尼投資設廠,並希望能獲得經濟部的協助,何況燁聯在印尼的投資計畫已到了水到渠成地步,雖然整合工作不是件很容易的事,但只要能尊重燁聯的想法,且上下游產業能捐棄成見、通力合作,就有機會突破困境。
上周成交量冠軍是優你康,成交量有15,330張,股價從11.71元上漲至13.95元;亞軍耀登科技成交量2,336張,股價則是從41.02元下跌至37.95元;第三名的瑞鼎科技成交量2,268張,股價從90.89元上漲至99.91元。
前三名之中,優你康、瑞鼎科技為價漲量增。
上周成交量前十名中有高達七檔都是新進榜,包括優你康、耀登科技、瑞鼎科技、公信、惠特、國鼎生技、尚化,以及燁聯鋼鐵,從股價來看,優你康、瑞鼎科技、公信、惠特,以及尚化為價漲量增,其中上周漲幅以優你康的19.1%最高。
本周有一家公司登錄興櫃,傑生主要從事汽車懸吊系統及轉向系統零組件產品之研發、製造及銷售的專業製造廠商,可提供多數車款汽車懸吊系統及轉向系統零組件,已開發超過6,000項不同規格產品,興櫃認購價格訂為每股35元。
燁聯表示,這次漲價主要考量原料漲價,鋼廠購料成本墊高,且國際不銹鋼市場行情也上漲,加上市場需求逐漸回溫,因此才決定,適度調漲相關產品價格,來反映成本和市場行情。
對於燁聯這項漲價舉動,另一大廠唐榮(2035)也將於30日開出8月份內外銷盤價,預料可望順勢調漲價格。
受到不銹鋼漲價激勵,下游包括大成鋼(2027)、彰源(2030)、新光鋼(2031)、允強(2034)等廠29日股價都呈現上揚局面。
燁聯29日召開8月份廠盤會議,決定調漲內外銷價格,其中內銷價格部份,304系列熱冷軋不銹鋼產品每公噸都漲4,500元,316系列合金產品附價再加1,000元,未使用到鎳的430系列產品維持平盤。外銷價格部份,304系列產品依不同規格和地區每公噸調漲160∼180美元,316產品附價加30美元。
下游廠商認為,燁聯漲幅雖較預期略高,但在原料成本墊高和市場價格上漲等壓力下,下游也必須設法反映成本。其中允強近來隨著市場行情回溫,下游廠商開始追價,接單情況也跟著增溫,至少承接二個月訂單,且單月訂單量超過2萬公噸。
不銹鋼廠商表示,國際鎳原料期貨價29日每公噸來到1.4萬美元,7月份月均價每公噸為13,424美元,較6月份月均價11,944美元,高出近1,500美元左右。
法人表示,不銹鋼價沈寂已久,跌深反彈將催化不銹鋼族群甦醒,但後續仍要看鎳價臉色,不銹鋼族群從上游燁聯、唐榮、華新麗華到中下游加工廠千興、允強、彰源、運錩等,都可搭上價格上漲列車,有效提高內外銷相關鋼品報盤,8月營收確定可大進補,獲利將跟進水漲船高。
燁聯指出,國際鎳價每公噸站上1.4萬美元,為近一年來高點、漲幅逾32%,一個月來漲13%。鎳金屬占不銹鋼重量8%,成本占比卻高達50%,鎳價表現出色,不銹鋼行情隨之起舞。
為反應原料成本快速墊高,燁聯8月盤價全面調高,內銷304熱軋、冷軋每公噸漲4,500元;316L附加價增1,000元。
外銷方面,304熱、冷軋每公噸漲160~180美元、316附價漲30美元。
上游不銹鋼廠唐榮業務副總潘永山說,鎳價催漲,唐榮最晚31日開出8月盤價,預期與燁聯的盤局相類似,雖然鎳金屬暴漲後下跌,並未跌破關鍵點,只要鎳價穩定,不銹鋼行情應穩健邁進第4季,搭配年底前鋼鐵旺季,有效創造營收獲利。
另方面,主力電爐廠豐興鋼鐵本周廢鋼、鋼筋及型鋼連續第三周平盤。國內廢鐵基價每公噸8,200元,鋼筋牌價1.68萬元,型鋼平盤2.1萬元。
豐興經理莊文哲表示,國際原料行情短線表現持平,美國大船廢鋼無報價,美國貨櫃廢鋼持平每公噸CFR278美元,日本H2廢鋼CFR 285美元,澳洲鐵礦砂由每公噸121.85美元下修至118.75美元。
上市鋼廠主管說,目前鋼筋流通價格持平在每公噸1.6萬元上下,優於上周的1.58萬元,傳出大廠單周接單1萬公噸以上,但整體市況,買氣仍待強勢激勵。
受到燁聯和唐榮漲價的激勵,下游包括燁興(2007)、大成鋼(2027)、彰源(2030)、新光鋼(2031)、新鋼(2032)、允強(2034)、運錩(2069)、有益(9962)等族群,可望跟進調漲而受惠,增添第三季營運動能。
不銹鋼廠商表示,近來因貿易戰緩和,消除一些不確定因素,導致市場需求轉強,加上市場普遍看好第四季旺季到來,引爆國際鎳價上揚,每公噸現貨價一度漲破1.5萬美元,雖然近日來又回檔到1.42萬美元附近,但原料成本壓力仍較6月偏高。
業者指出,從原料面來看,近來成本劇增,價格卻偏低,幾乎已落在成本邊緣,甚至低於成本,以致有些鋼廠在經營壓力日益沈重下,呈現虧損狀態。受成本推升影響,印尼青山不銹鋼近來大舉調漲熱軋價格,累計每公噸一度調漲210美元,接著雖下修30美元,但也漲了180美元,因此從原料行情來看,調漲價格勢在必行,以適度反映成本,來改善營運結構。
目前市場預期,燁聯、唐榮、華新麗華等上游大廠即將開出的8月內外銷盤價,可望大漲,預期每公噸調漲4,000∼5,000元不等,才有助於反映成本,增強營運能量。
大成鋼主要向燁聯採購不銹鋼板捲,經加工後再銷往美國通路市場,並就近採購原料補充,因下游客戶穩定,目前單月銷售量達到1.6萬公噸,只要燁聯調漲8月原料價格,則該公司也須跟著上調價格,反映成本。
允強除了積極拓展外銷市場,接單穩定外,其計劃在土耳其伊士坦堡設廠案也日漸成熟,未來可望就近供料給當地及歐洲市場客戶,掌握市場先機。另彰源表示,目前接單還算穩定,單月接單量維持1萬公噸,且至少承接二個月訂單。
法人分析,全球不銹鋼生產過剩,國際間低價鋼品流竄,衍生削價競爭,亞洲不銹鋼深受影響,不僅毛利低,產能利用率降到約50%,不銹鋼產銷嚴重失序。
唐榮表示,課稅前來自大陸與南韓的不銹鋼頻頻叩關,價格低於正常行情10%以上,台灣不銹鋼進口量單月直逼1萬公噸、全年達10萬公噸,壓縮市場利基。因此,政府對大陸、南韓不銹鋼課徵反傾銷稅,進口量即大幅縮小。
法人表示,不銹鋼冷軋反傾銷稅的保護傘撐開,主要供應廠、擁有煉鋼設備的上游燁聯、唐榮是最大受惠者,另以不銹鋼熱軋為原料軋製成不銹鋼冷軋的千興、東盟等單軋廠同步獲利。但是渴求低價料源的中下游關連加工廠,將失去便宜成本優勢,整體產業上肥下瘦。
上市不銹鋼主管表示,由於大陸、南韓不鏽鋼冷軋鋼傾銷台灣造成損害,政府於2013年起對兩國該產品課徵五年反傾銷稅,稅率為大陸具結廠商除外是38.11%,南韓廠商26.53%到37.65%。今年課稅即將落日,經濟部表示,燁聯及唐榮鐵工廠向財政部申請續課反傾銷稅。
上周經濟部貿調會公告調查結果,認定自大陸、南韓進口的不銹鋼冷軋鋼品應繼續課徵反傾銷稅;若停止課稅,對台產業可能繼續發生損害。主因在於課反傾銷稅後,進口量雖減少、但仍低價進口,不過,國產品市場占有率微幅成長,但近年來因國內需求萎縮及鎳價波動大,內銷量未能成長、時有虧損,整體產業處於營運尚不穩定的狀態。
經濟部表示,目前陸韓產能過剩,美中貿易糾紛引發各國鋼品貿易限制措施,若停止反傾銷稅,對手可能再度以擴大價差或低價方式,國產冷軋不銹鋼內銷價及獲利狀況將繼續惡化。後續貿調會將認定結果通知財政部,再由關稅稅率審議小組,審議是否續課反傾銷稅。
採購鎳的難度增高,像中國大陸煉鋼原料鎳生鐵在市場上很不好買,與庫存一直降低有關,缺貨的傳聞持績蔓延,對應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所監測的市場庫存量續減,目前已降到14.8萬公噸以下,此外美元轉強,鎳價趁漲多的氣勢略為回檔走低修正,反有利長期發展。
另一方面,鎳金屬供應吃緊,市場認為與不銹鋼大廠青山集團掃貨有關,加上二元鋰電池對鎳的需求一直增加,由於二元鋰電池是電動車關鍵備品,全球電動車市場蓬勃,鋰電池增量造成鎳供應的排擠效果。
法人表示,不銹鋼價持續上修,市場追價氣氛湧現,不銹鋼關聯類股沉悶很久,這波多頭頗具滲透力,主力不銹鋼線材廠燁興,不銹鋼管廠彰源、允強,單軋廠千興、裁剪廠新光鋼等,都可望受惠市場追價回補庫存利基,訂單與提貨動能隨之增加。
燁聯、唐榮主管說,鎳價走高不銹鋼價順勢提價,不銹鋼巨擘印尼青山集團本月已經連續調漲五次報價,合計每公噸上漲150美元,上周末再漲60美元,7月以來印尼青山不銹鋼在三周內每公噸大漲210美元,約新台幣6,500元,廢不銹鋼價格同樣乘機大漲,預期原料強勢將推動國內不銹鋼價8月上揚,每公噸有調高5,000元實力,靜待後市演變。
法人表示,上周末國際鎳價早盤漲勢強勁,數度衝破每公噸1.5萬美元,隨即漲多快速調節,午盤後一路摜殺600美元,最低跌至每公噸1.45萬美元,最終收盤跌137美元,跌幅縮小至0.92%。
流通市場有意調價試水溫,預期每公噸漲1,000元,後市展望看俏。
燁聯、唐榮主管說,鎳金屬行情勁揚,每公噸站上1.3萬美元,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鎳價處於上升趨勢,各派分析師普遍同意短期將會繼續走強。
為反映原料成本,燁聯、唐榮等上游鋼廠7月盤價上漲,海外印尼青山集團6月底起三度調漲不銹鋼出口報價,每公噸已累漲50美元,上周9月出口報價再提高30~40美元,304不銹鋼熱軋新價每公噸1,700美元、304冷軋交易價1,800美元。
此外,中國大陸流通行情同步走高,冷軋出口報價每公噸6.5萬元,高於國內流通行情1,000~2,000元。
市場人士分析,當下台灣300系冷軋行情約每公噸6.3萬元噸,而熱軋約6.1萬元左右。
法人分析,未來不銹鋼價格起落,仍要視國際鎳價走勢及印尼青山的報價而且,如果鎳金屬行情落在每公噸1.26萬美元以上,預期上游鋼廠燁聯、唐榮8月盤價每公噸有機會上漲2,000元以上。
法人預估後市展望多頭占上風,當前建構合理的庫存水位,有逢低布局的利基。
上櫃不銹鋼廠主管說,台灣不銹鋼產業鏈已經受制於印尼陸資青山集團,業界需朝上游發展做關鍵突破,否則仍難走出自主性,業界需要政府政策支持,能否永續發展,目前已經在十字路口。
遠雄人壽6月營收繳出71.06億元佳績,穩居興櫃王寶座,燁聯鋼鐵和汎德永業則分別以35.92億元、27.09億元坐擁亞軍及季軍,而瑞鼎科技、三商家購與和潤企業單月營收亦衝破10億元門檻,另沅聖、伊雲谷、巧新科技、昇佳電子也都名列前茅。
隨時序步入下半年,累積前6月營收表現,遠雄人壽上半年營收已來到473.54億元,年增四成;燁聯鋼鐵上半年營收為219.52億元,年減逾一成;汎德永業上半年營收亦達158.35億元,較去年同期小增2.81%,該3檔累積營收率先衝破百億元大關。
進一步觀察興櫃營收風雲榜,較5月突出者有瑞鼎科技、三商家購和昇佳電子,月增率均出現小幅增長;若與去年同期相比,昇佳電子出現爆發性成長,年增翻揚2.65倍,6月更順利擠進前十強,成為大黑馬,伊雲谷年增尚有五成、瑞鼎科技近三成、遠雄人壽一成,表現均不俗。
整體而言,6月營收年增翻倍的興櫃公司達16家,電動巴士製造廠華德動大幅成長479倍之多,其次碩鑽材料年成長37倍、影一年成長12倍,而亞泰金屬、安盛生、海樂影業、經緯航、進能服、ABC-KY、昇佳電子、優你康、安特羅、惠特等皆榜上有名,營運動能相當強勁。
燁聯高層主管表示,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引發嚴重的商業衝突,對鋼鐵經營環境相當不利,從去年3月川普政府啟動了232條款,將全球鋼鐵產品課徵25%關稅,接著7月引爆美中貿易大戰,波及的產品更廣,包括各類電子產品及民生用品,緊接著歐盟啟動了臨時性防衛措施,受到貿易衝突的影響,導致全球的經濟成長不如預期。
對不銹鋼產業而言,最重要的原料鎳金屬行情起伏不定,對市況造成雪上加霜效應。
唐榮這項漲價舉動,另一上游龍頭廠燁聯(9957)也將於27日開出7月相關產品內外銷盤價,預期將跟著調漲相關產品價格,且漲幅也將接近市場行情。
對於7月價格上漲,唐榮總經理張仲傑表示,除近日來國際鎳原料現貨價格稍有上漲外,台幣貶值雖有利加工外銷,但相對增加進口原料成本,讓經營壓力更沉重,另受到印尼青山集團剛調漲熱軋等相關產品價格,每公噸漲35美元的激勵,因此該公司有必要適度反映成本。
唐榮今年第一季業績,本業發生虧損,所幸在出售部分土地資產等處分利益挹注下,得以轉虧為盈,單季稅後淨利為1.51億元,EPS為0.43元,但法人認為,第二季隨國際鎳價下滑與鋼價走跌下,預期將發生小虧的情況。
展望下半年營運前景,張仲傑認為,只要鎳價持穩,不再繼續走跌,預期第三季營運可望持穩,且第四季隨著市場進入旺季,預期市場需求增加,營運就有機會好轉。
唐榮26日開出的7月不銹鋼盤價,主要是304系列熱軋和冷軋不銹鋼內銷價,每公噸都調漲1,000元,316合金產品附價維持平盤,至於外銷價格則每公噸調漲30美元。唐榮漲價後其熱軋不銹鋼牌價約台幣5.7萬元,冷軋不銹鋼牌價為6萬元左右。
下游允強(2034)等廠商則表示,近來受到貿易大戰影響,鋼鐵景氣確實不佳,且需求也萎縮,以該公司單月不銹鋼管接單目標量降為2萬公噸,該公司只能努力達成。
遠雄人壽5月營收繳出74.59億元佳績,傲視群雄,燁聯鋼鐵和汎德永業則分別以39.61億元、31.47億元名列亞軍與季軍,而瑞鼎科技及和潤企業單月營收亦衝破10億元大關,另三商家購、沅聖、伊雲谷、巧新科技、富味鄉等都名列前茅。
分析興櫃營收前十強表現,較前一月明顯突出者有伊雲谷、巧新科技、燁聯鋼鐵、富味鄉、沅聖與汎德永業,月增率均達雙位數。進一步觀察該10檔個股,過半數榮登雙率雙增排行榜,包含和潤企業、三商家購、沅聖、伊雲谷、巧新科技及富味鄉。
若與去年同期相比,5月營收年增翻倍的興櫃公司達17家,其中生技股因華大幅成長12倍之多,其次華德動年成長6倍,而博謙生技、碩鑽材料、經緯航、兔將、華立捷、碩豐、法德藥、傑智環境、彥臣生技、伊雲谷、萊鎂醫等均榜上有名,營運動能明顯增溫。
時序將進入第二季尾聲,累積前5月營收表現,電動巴士製造廠華德動年增逾4倍,面射型雷射元件廠華立捷年增達3倍,其餘斯其大、博謙生技、經緯航、碩豐、彥臣生技、亞泰金屬、萊鎂醫、ABC-KY、兔將及影一,營收皆較去年同期呈倍數成長,全年營運展望看俏。
上周成交量最大前三名依序是醣基(6586)、國鼎生技,以及台康生技;而近一周成交量最大的十檔股票中,以生技醫療業占三檔最多,其次是電子零組件業占兩檔。
上周成交量冠軍是醣基,成交量僅1,666張,股價從30.08元下跌至29.44元;亞軍國鼎生技成交量僅1,660張,股價則是從53.40元下跌至51.34元;第三名的台康生技成交量1,516張,股價從39.51元下跌至37.96元,前三名都是生技醫療業,但成交量均減少,且價格也下跌。
上周成交量前十名中有四檔是新進榜,包括樂揚建設、燁聯鋼鐵、旭暉應材,以及公信。
從股價來看,樂揚建設、旭暉應材、公信為價漲量增,其中上周漲幅以旭暉應材的10.1%最高。
本周沒有公司登錄興櫃,目前有238家興櫃公司已櫃檯買賣(包含外國公司七家)。
今年以來截至6月6日為止,則是已經有九家公司登錄興櫃,今年度累計已經受理九家公司申請興櫃掛牌。
上櫃不銹鋼主管指出,今年上半年不銹鋼市況冷淡,需求鈍化與國內房地產景氣不佳有關,不銹鋼產品廣泛應用在房屋裝潢、廚具、家電等房市配件中,房地產低迷影響內需訂單甚鉅。
此外,美中貿易大戰破壞全球供應鏈產銷秩序,部分海外通路面臨重新布建的問題,尤其青山集團深具規模經濟效益,青山不銹鋼產品從鋼胚到冷軋都具有低價競爭優勢,吸引台灣大量採購,值得特別留意。
法人分析,近期印尼暴動帶動鎳金屬出口困難,鎳價相對回穩,國際鎳金屬行情每公噸站上1.2萬美元以上,由於不銹鋼中鎳金屬占比雖僅8%,但鎳價占不銹鋼成本五成以上,未來不銹鋼行情起伏,基本上仍要看鎳價臉色。
上櫃不銹鋼主管表示,上游廠唐榮在經濟部指揮下積極探詢南向商機,初步決定印尼投資計畫。
【新聞快訊】台灣不銹鋼龍頭燁聯鋼鐵(9957)在30日宣布,6月份的內外銷盤價將維持平盤,這是繼5月份調降價格後,首次止跌回穩的舉動,市場預期後市行情有望回穩。另一家上游大廠唐榮(2035)也計劃在31日跟進維持平盤的內銷盤價。 燁聯鋼鐵表示,維持平盤的原因是考慮到目前上下游鋼廠的成本都普遍上升,加上台灣內銷市場的流通行情已經接近甚至低於一些國際市場,進一步降價對市場並無實質幫助。5月份,燁聯的不銹鋼品價格曾經每公噸調降1,500元新台幣,但現在則期望通過維持平盤來穩定市場。 從原料成本來看,雖然國際鎳原料價格較4月有所下降,但由於新台幣貶值,進口原料成本相對增加,對上游鋼廠生產成本造成壓力。燁聯預計,雖然中美貿易戰對市場造成影響,但需求變化不大,且大陸鋼廠價格已經超跌,預計後市將逐漸回穩。此外,市場庫存偏低,一旦增補庫存需求上升,將有機會推動鋼價上漲。 燁聯旗下的大陸寧德鎳鐵廠,產能維持穩定,單月產能在1.8~2萬公噸之間,單月獲利達1,500萬人民幣。鎳生鐵產品價格也持續上漲,本次盤價每公噸調漲10~15美元人民幣。
對於燁聯開出全面平盤的舉動,另一上游大廠唐榮(2035)也將於 31日開出6月內銷盤價,預期可望跟進維持平盤。
針對這次盤價,燁聯表示,主要考量目前上下游鋼廠的成本都墊高 ,且現在台灣內銷市場流通行情,不僅趨近國際行情,而且比一些地 區的國際市場行情偏低,再降價實在沒什麼意義,因此決定,維持全 面平盤。
燁聯5月各項不銹鋼品價格都調降,每公噸降價新台幣1,500元,繼 此價格後,30日開出的6月內外銷盤價就都維持平盤,期望鋼價能止 跌回穩。
若從原料面來看,業者認為,目前國際鎳原料現貨價每公噸1.2萬 美元左右,月均價每公噸也在1.2萬美元左右,雖較4月偏低一些,但 受到新台幣貶值影響,進口原料成本相對也增加不少,使得上游鋼廠 的生產成本跟著墊高。
展望未來,燁聯表示,受中美貿易大戰影響,雖然目前整體市場需 求不是很強,但變化也不會太大,且大陸鋼廠的價格已經都超跌,實 在不堪再繼續跌價下去,預期後市行情將會逐漸回穩,另現在市場庫 存都偏低,只要增補庫存需求號角一響,就有機會帶動鋼價往上衝。
此外,燁聯旗下大陸寧德鎳鐵廠的產能維持穩定,單月產能維持在 1.8∼2萬公噸,且單月獲利還有1,500萬人民幣,至於其鎳生鐵產品 價格持續上漲,這次新的盤價,每公噸調漲10∼15美元人民幣左右。
台灣鋼鐵產業近期面臨著一場嚴峻的挑戰,由於大量低價進口貨的攻擊,導致產業結構和產銷秩序受到深度影響。面對這種情況,台灣鋼鐵公會決定伸出援手,協助相關會員鋼廠應對困境。不僅如此,公會也將視情況,不排除向政府提出貿易救濟的建議,以保障台灣鋼鐵產業的發展。 在這場競爭中,唐榮(2035)和燁聯等上游廠商因應時勢,將獲得相對的優勢。法人分析指出,大陸的青山集團在印尼成功取得礦源,並利用這個優勢,通過鎳鐵礦生產線生產不銹鋼,從而降低了生產成本。其產品甚至比台灣一般電爐煉製的不銹鋼還要便宜,這對台灣的從上游到下游的加工廠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誘惑。由於這個原因,青山集團已經幾乎全面掌控了台灣不銹鋼料的源頭和產銷秩序。
台灣鋼鐵產業今年第一季度表現亮麗,根據世界鋼鐵協會的統計數據,全球粗鋼產量年增長4.5%,而台灣的增幅則達到9.1%,遠超全球平均水平。這一成績引起了市場的關注,特別是對於上市櫃鋼廠來說,供給過剩的壓力成為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中鋼生產副總常致泰表示,中鋼與中龍這兩大高爐生產基地都是按照計劃性生產,今年第一季度的生產量並未出現特別的增長。法人分析認為,台灣粗鋼增產的來源可能來自於約20家電爐煉鋼廠,這些廠家的年產總量高達1,200萬公噸,其產品涉及鋼筋、型鋼、棒材以及不銹鋼、特殊鋼等,相關的上市櫃公司包括豐興、威致、海光、東鋼、榮鋼、燁聯、唐榮等。 台灣的粗鋼產量主要來自於高爐和電爐,兩者各佔一半。上市鋼廠主管指出,台灣第一季度粗鋼量的增幅是全球平均值的兩倍,儘管如此,由於鋼價處於相對弱勢,產銷價量關係被歸類為「價跌量增」,這對市場來說是一個不小的壓力。如果供給端再進一步擴大,恐怕會對市場造成更大的影響。
法人表示,大陸青山集團在印尼成功貼近礦源,並以鎳鐵礦生產線不銹鋼,多管齊下降低生產成本,比台灣一般電爐煉製不銹鋼還便宜,吸引台灣從上游到下游加工廠直接採購青山不銹鋼料,導致青山集團幾乎已經全面掌控台灣不銹鋼料源及產銷秩序。
中鋼生產副總常致泰指出,台灣二處高爐生產基地中鋼與中龍,都是計劃性生產,也就是接多少訂單、產製多少鋼材,而今年第1季情況與去年相當,生產量並沒有特別激增現象。
法人分析,推斷國內粗鋼增產應該來自電爐廠,約20家電爐煉鋼廠年產總量高達1,200萬公噸,相關產品反應在鋼筋、型鋼、棒材以及不銹鋼、特殊鋼等,關連上市櫃公司包括豐興、威致、海光、東鋼、榮鋼、燁聯、唐榮等。
法人指出,台灣粗鋼產量分高爐與電爐,二者平分秋色。高爐就屬中鋼與中龍,全台電爐煉鋼廠則有近20家,分布北中南東都有,國內第1季粗鋼產量大增的議題,應嚴肅看待。
上市鋼廠主管說,據世界鋼鐵協會統計,2019年第1季全球粗鋼產量4.44億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4.5%;亞洲占全球七成以上,首季粗鋼總量為3.13億公噸、年增7%,值得注意的是台灣第1季粗鋼量為582萬公噸,比去年同期增加9.1%。
上市鋼廠主管表示,台灣首季粗鋼量的增幅是全球平均值的二倍,但由於今年第1季鋼價處於相對弱勢,整個產銷價量關係被歸類為「價跌量增」,是空頭比較占上風的氛圍,供給端如果量體再擴大,恐對市場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