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擎科技(上)公司新聞
華擎科技(3515)為專業主機板廠,以自有品牌ASROCK行
銷CLONE(組裝)市場,今天登錄興櫃市場,加入百元俱樂部,
該公司上半年合併營收六十八億一千餘萬元,成長一二%,稅後淨利
五億七千四百萬元,成長二%,每股純益九.八元。
華擎為華碩子公司,九十一年成立,自行掌握研發與通路市場,主機
板則委外代工,外銷歐洲占四九.四四%,亞洲三七.九九%,美洲
一○.八%。
華擎表示,該公司以銷售中、低價位的主機板為主,以新興市場為成
長主力,但自前年以來,主機板價位緩步調漲,由平均售價三十餘美
元,一路攀升到近來四十餘美元,不過,價位仍相對偏低。
也由於售價的上揚,該公司前八月營收八十億七千六百萬元,成長六
三.七七%。今年第四季仍屬於旺季,加上微軟Vista的推出,
可望帶動市場買氣延續到明年第一季。
華擎甫跨入此DIY主機板市場時,為爭食市場,曾以價格作競爭,
然在競爭對手陸續淡出市場後,加上品質穩定獲市場高度認同後,售
價在中低價位品牌中是屬於高價位的族群,且在DIY市場占有一席
之地。
華擎近兩年來業績表現相當突出,九十三年營收四十四億三千九百萬
元,稅後淨利五億九千二百萬元,每股純益一○.八三元,去年營收
突破百億元,達一百億八千六百萬元,稅後淨利十六億餘元,每股純
益二十七.四六元,股東會通過每股配發十二元股利,十元現金,二
元股票股利。
華擎目前股本七億四千三百萬元,華瑋投資占六二.二五%,華旭投
資八%等,均為華碩關係企業所持有。
銷CLONE(組裝)市場,今天登錄興櫃市場,加入百元俱樂部,
該公司上半年合併營收六十八億一千餘萬元,成長一二%,稅後淨利
五億七千四百萬元,成長二%,每股純益九.八元。
華擎為華碩子公司,九十一年成立,自行掌握研發與通路市場,主機
板則委外代工,外銷歐洲占四九.四四%,亞洲三七.九九%,美洲
一○.八%。
華擎表示,該公司以銷售中、低價位的主機板為主,以新興市場為成
長主力,但自前年以來,主機板價位緩步調漲,由平均售價三十餘美
元,一路攀升到近來四十餘美元,不過,價位仍相對偏低。
也由於售價的上揚,該公司前八月營收八十億七千六百萬元,成長六
三.七七%。今年第四季仍屬於旺季,加上微軟Vista的推出,
可望帶動市場買氣延續到明年第一季。
華擎甫跨入此DIY主機板市場時,為爭食市場,曾以價格作競爭,
然在競爭對手陸續淡出市場後,加上品質穩定獲市場高度認同後,售
價在中低價位品牌中是屬於高價位的族群,且在DIY市場占有一席
之地。
華擎近兩年來業績表現相當突出,九十三年營收四十四億三千九百萬
元,稅後淨利五億九千二百萬元,每股純益一○.八三元,去年營收
突破百億元,達一百億八千六百萬元,稅後淨利十六億餘元,每股純
益二十七.四六元,股東會通過每股配發十二元股利,十元現金,二
元股票股利。
華擎目前股本七億四千三百萬元,華瑋投資占六二.二五%,華旭投
資八%等,均為華碩關係企業所持有。
主機板龍頭廠華碩子公司華擎訂今(25)日在興櫃掛牌交易,由於
華擎今年每股稅後純益可望接近20元,市場預估華擎股價具有250元
的實力,深具主機板股王架勢。但華擎股票籌碼集中,市場幾乎沒
有流通,極可能因成交量不足而有行無市。
華碩於2002年成立華擎,以「AsRock」副品牌主打中低階主機板市
場,策略運用成功,不但華碩品牌主機板穩居全球「巨獅」的地位
,華擎也在短短三年內,主機板出貨量衝破1,000萬片,加上股本小
、獲利能力佳等因素,華擎堪稱華碩集團的「金雞母」。
據瞭解,華擎上半年的毛利率在14%以上,下半年預估將高於14%,
市場預估華擎今年每股稅後純益將上看20元,以華碩股價目前本益
比13倍至14倍計算,華擎掛牌後股價至少有250元實力,換算掛牌後
市值可達185億元;以華碩目前持有華擎七成股權計算,潛在利益將
在百億元之上。
不過,在市場競爭下,華擎獲利也有下探的壓力。譬如華擎去年每
股稅後純益達27元,今年預估接近20元,明年可能再下降,前景仍
不明朗,投資人願給華擎多少本益比,將視華擎未來的經營能力而
定。
華擎今年每股稅後純益可望接近20元,市場預估華擎股價具有250元
的實力,深具主機板股王架勢。但華擎股票籌碼集中,市場幾乎沒
有流通,極可能因成交量不足而有行無市。
華碩於2002年成立華擎,以「AsRock」副品牌主打中低階主機板市
場,策略運用成功,不但華碩品牌主機板穩居全球「巨獅」的地位
,華擎也在短短三年內,主機板出貨量衝破1,000萬片,加上股本小
、獲利能力佳等因素,華擎堪稱華碩集團的「金雞母」。
據瞭解,華擎上半年的毛利率在14%以上,下半年預估將高於14%,
市場預估華擎今年每股稅後純益將上看20元,以華碩股價目前本益
比13倍至14倍計算,華擎掛牌後股價至少有250元實力,換算掛牌後
市值可達185億元;以華碩目前持有華擎七成股權計算,潛在利益將
在百億元之上。
不過,在市場競爭下,華擎獲利也有下探的壓力。譬如華擎去年每
股稅後純益達27元,今年預估接近20元,明年可能再下降,前景仍
不明朗,投資人願給華擎多少本益比,將視華擎未來的經營能力而
定。
主機板龍頭大廠華碩電腦﹙2357﹚,為因應低價市場需求所成立的
華擎科技﹙3515﹚,今﹙25﹚日於興櫃掛牌交易。由於華擎近年來
營運表現可圈可點,法人預估今年EPS仍可達20元水準,因此激勵
今日股價最高一度來到451.61元價位,盤中股價漲幅接近5成,表現
相當突出。
2001、2002年時的主機板業,由於低價產品轉趨盛行,華碩為積極
搶佔新興市場的低價化區隔領域,同時又避免傷及自身原有的品牌
效益,因此決定採行雙品牌策略,並轉投資以低價產品為主的華擎
科技,而此一策略經過近年來的實證,證明相當成功。
華擎以自有品牌Asrock主打Clone市場,營運初期雖以價格戰為主體
,威逼其他同業競爭者陸續退出市場,不過待後續市場秩序逐漸恢
復穩定,華擎即以品牌、品質等在主機板中低階領域建立起穩固的
市場認同度,因而帶動近年來營運表現持續向上成長。
華擎的銷售市場結構,歐洲為主力銷售區域,佔比值達5成左右,其
次為亞洲的38%,與美洲的11%。該公司由於相關策略運用成功,使
得近年來的營運表現可圈可點,2004年營收達44.39億,EPS約10.8元
;去年營收大增至100.86億,EPS達27.5元,表現相當突出。
而就今年營運狀況而言,雖然上半年產業景氣相當疲弱,不過華擎
營收仍達68.1億元,EPS仍有9.8元水準。由於市場景氣已自8月中旬
開始增溫,法人預估華擎今年營收仍可順利突破百億,每股純益至
少也有20元的水準,因而激勵首日登錄興櫃股價即強勢大漲,並成
為主機板股的新股王。
事實上,由於華碩持有華擎股權逾7成,因此除了華擎良好的獲利能
力得以持續挹注母公司的經營績效外,因華擎股價強勢大漲,以該
公司股本7.43億,盤中股價450元計算,市值即達334億元,而華碩
所享有的潛在利益即高達230億元左右。
華擎科技﹙3515﹚,今﹙25﹚日於興櫃掛牌交易。由於華擎近年來
營運表現可圈可點,法人預估今年EPS仍可達20元水準,因此激勵
今日股價最高一度來到451.61元價位,盤中股價漲幅接近5成,表現
相當突出。
2001、2002年時的主機板業,由於低價產品轉趨盛行,華碩為積極
搶佔新興市場的低價化區隔領域,同時又避免傷及自身原有的品牌
效益,因此決定採行雙品牌策略,並轉投資以低價產品為主的華擎
科技,而此一策略經過近年來的實證,證明相當成功。
華擎以自有品牌Asrock主打Clone市場,營運初期雖以價格戰為主體
,威逼其他同業競爭者陸續退出市場,不過待後續市場秩序逐漸恢
復穩定,華擎即以品牌、品質等在主機板中低階領域建立起穩固的
市場認同度,因而帶動近年來營運表現持續向上成長。
華擎的銷售市場結構,歐洲為主力銷售區域,佔比值達5成左右,其
次為亞洲的38%,與美洲的11%。該公司由於相關策略運用成功,使
得近年來的營運表現可圈可點,2004年營收達44.39億,EPS約10.8元
;去年營收大增至100.86億,EPS達27.5元,表現相當突出。
而就今年營運狀況而言,雖然上半年產業景氣相當疲弱,不過華擎
營收仍達68.1億元,EPS仍有9.8元水準。由於市場景氣已自8月中旬
開始增溫,法人預估華擎今年營收仍可順利突破百億,每股純益至
少也有20元的水準,因而激勵首日登錄興櫃股價即強勢大漲,並成
為主機板股的新股王。
事實上,由於華碩持有華擎股權逾7成,因此除了華擎良好的獲利能
力得以持續挹注母公司的經營績效外,因華擎股價強勢大漲,以該
公司股本7.43億,盤中股價450元計算,市值即達334億元,而華碩
所享有的潛在利益即高達230億元左右。
華碩四年前成立華擎(AsRock)進軍低階主機板領域,是師法
英特爾的「無縫(seamless)策略」,在主機板市場大小通
吃,成功拿下全球主機板品牌龍頭地位,華擎功不可沒。
華擎熟諳低階主機板通路市場,且在華碩集團光環下,短短幾年就交
出漂亮成績單。由於華擎專注於研發及市場行銷,將獲利較低的製造
端委外,因此在高科技產業一片微利聲中,今年上半年毛利率仍高達
14%以上,加上人力精簡,獲利能力在主機板產業一枝獨秀。
不過,華擎去年出貨量已達1,100萬片,今年將成長到1,30
0萬片,幾乎占滿低階主機板市場,未來業務成長空間有限;若轉進
軍中高階主機板市場,就會衝擊華碩的主機板業務。
事實上,這一直是華碩及華擎主機板團隊的矛盾點,市場人士認為,
長期看來,華擎很難走出集團「副品牌」的命運。
據瞭解,華擎在低階主機板業務發展飽和後,計劃進軍繪圖卡領域,
但也考量到與華碩品牌繪圖卡業務衝突,遲未推出。
華擎今年主機板業務成長率不到兩成,低於華碩主機板近三成的成長
率,主機板業界以「華擎階段性任務已經完成」,形容華擎目前業務
面臨的瓶頸。
近年來主機板產業大者恆大的趨勢,二線主機板廠幾乎淘汰出局或轉
型經營,因此華擎未來經營方向受到各界關注。華擎因獲利高、股本
小、籌碼少,一旦掛牌交易,股價很可能衝高,但高股價是否具續航
力,須看經營團隊的努力。
英特爾的「無縫(seamless)策略」,在主機板市場大小通
吃,成功拿下全球主機板品牌龍頭地位,華擎功不可沒。
華擎熟諳低階主機板通路市場,且在華碩集團光環下,短短幾年就交
出漂亮成績單。由於華擎專注於研發及市場行銷,將獲利較低的製造
端委外,因此在高科技產業一片微利聲中,今年上半年毛利率仍高達
14%以上,加上人力精簡,獲利能力在主機板產業一枝獨秀。
不過,華擎去年出貨量已達1,100萬片,今年將成長到1,30
0萬片,幾乎占滿低階主機板市場,未來業務成長空間有限;若轉進
軍中高階主機板市場,就會衝擊華碩的主機板業務。
事實上,這一直是華碩及華擎主機板團隊的矛盾點,市場人士認為,
長期看來,華擎很難走出集團「副品牌」的命運。
據瞭解,華擎在低階主機板業務發展飽和後,計劃進軍繪圖卡領域,
但也考量到與華碩品牌繪圖卡業務衝突,遲未推出。
華擎今年主機板業務成長率不到兩成,低於華碩主機板近三成的成長
率,主機板業界以「華擎階段性任務已經完成」,形容華擎目前業務
面臨的瓶頸。
近年來主機板產業大者恆大的趨勢,二線主機板廠幾乎淘汰出局或轉
型經營,因此華擎未來經營方向受到各界關注。華擎因獲利高、股本
小、籌碼少,一旦掛牌交易,股價很可能衝高,但高股價是否具續航
力,須看經營團隊的努力。
主機板龍頭廠華碩旗下金雞母華擎科技終於敲定在台上市,將於本
月底在興櫃掛牌交易。華擎今年全年每股稅後純益上看20元,掛牌
後有一舉衝上主機板股王的實力;華碩「母以子貴」,潛在利益在
百億元以上。
不過,華擎今年主機板出貨量預估可達1,300萬片,幾乎囊括低階主
機板市場,顯示未來業務成長可能出現瓶頸,值得注意。
華擎已確定向櫃買中心送件申請登錄興櫃,預估9月底正式掛牌,目
前已獲富邦、日盛、台証證等券商推薦。華擎也預定明年第四季在
台掛牌上市。
華擎今年預估每股稅後純益至少有19元的實力,以華碩股價目前本
益比13倍至14倍計算,華擎掛牌後股價約有250元的實力,換算掛牌
後市值將達185億元。以華碩目前持有華擎七成股權計算,潛在利益
在百億元以上。
華碩在2002年成立華擎,專注低價主機板,華碩則專攻中高階市場
。由於策略運用成功,奠定華碩穩居全球主機板龍頭地位。華擎去
年度主機板營收突破100億元,出貨量達1,100餘萬片;今年上半年
營收68億元,以除權後股本計算,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達7.67元。
為因應第四季旺季及明年營運成長的資金需求,華碩原規劃3.5億股
的海外存託憑證(GDR),也將改為今年第四季在台發行100億至
150億可轉換公司債(CB)。華碩強調,由於歐美各國頻頻升息,
國外募資需支付較高利息,目前台灣資本市場成本反而較低,因此
決定在台募資。
華碩近年來在全球主機板業務策略運用成功,除成立華擎衝大出貨
量外,近期也與全球第二大主機板品牌技嘉合資成立通路公司,「
泛華碩技嘉」集團在全球通路主機板市占率已達八成,獲利也將由
谷底回升。
華碩近年來朝產品多元化邁進,陸續發展筆記本型電腦、手機通訊
、數位家庭產品等,但主機板仍是華碩獲利的「金牛」。
月底在興櫃掛牌交易。華擎今年全年每股稅後純益上看20元,掛牌
後有一舉衝上主機板股王的實力;華碩「母以子貴」,潛在利益在
百億元以上。
不過,華擎今年主機板出貨量預估可達1,300萬片,幾乎囊括低階主
機板市場,顯示未來業務成長可能出現瓶頸,值得注意。
華擎已確定向櫃買中心送件申請登錄興櫃,預估9月底正式掛牌,目
前已獲富邦、日盛、台証證等券商推薦。華擎也預定明年第四季在
台掛牌上市。
華擎今年預估每股稅後純益至少有19元的實力,以華碩股價目前本
益比13倍至14倍計算,華擎掛牌後股價約有250元的實力,換算掛牌
後市值將達185億元。以華碩目前持有華擎七成股權計算,潛在利益
在百億元以上。
華碩在2002年成立華擎,專注低價主機板,華碩則專攻中高階市場
。由於策略運用成功,奠定華碩穩居全球主機板龍頭地位。華擎去
年度主機板營收突破100億元,出貨量達1,100餘萬片;今年上半年
營收68億元,以除權後股本計算,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達7.67元。
為因應第四季旺季及明年營運成長的資金需求,華碩原規劃3.5億股
的海外存託憑證(GDR),也將改為今年第四季在台發行100億至
150億可轉換公司債(CB)。華碩強調,由於歐美各國頻頻升息,
國外募資需支付較高利息,目前台灣資本市場成本反而較低,因此
決定在台募資。
華碩近年來在全球主機板業務策略運用成功,除成立華擎衝大出貨
量外,近期也與全球第二大主機板品牌技嘉合資成立通路公司,「
泛華碩技嘉」集團在全球通路主機板市占率已達八成,獲利也將由
谷底回升。
華碩近年來朝產品多元化邁進,陸續發展筆記本型電腦、手機通訊
、數位家庭產品等,但主機板仍是華碩獲利的「金牛」。
華碩旗下金雞母華擎傳出近日將向OTC送件申請登錄興櫃。對於華
擎將在台上市櫃,並於近日於興櫃交易,正式朝IPO邁進。若華擎
正式申請掛牌,將是主機板掛牌熱多年之後的末代新兵。
上半年毛利率達十四.一五%,淨利達五.七四億元,以實收資本七
.四三億元計算,每股淨利達七.七二元。
去年華擎合併營收達一百四十七.二億元,淨利達十六.○八億元,
以去年實收資本額五.八五億元計算,每股獲利達二十七元。展望今
年,CPU及晶片組缺貨情形減緩,加上新的六四位元作業系統問世
,及雙核心CPU降價,公司看好另一波換機潮的需求拉升,加上公
司積極衝剌新興市場,市場看好該公司今年每股獲利將再度達到二十
元以上的水準。
八月該公司出貨量已達九十八萬片,營收並達十一億元,累計前八月
營收達八十.七七億元,年增率達六十三.七七%,外資預估華擎九
月的出貨量將突破一百萬片的水準,並挑戰一百二十萬片大關,預估
該公司下半年在傳統旺季需求的帶動下,營收持續向上攀升。
擎將在台上市櫃,並於近日於興櫃交易,正式朝IPO邁進。若華擎
正式申請掛牌,將是主機板掛牌熱多年之後的末代新兵。
上半年毛利率達十四.一五%,淨利達五.七四億元,以實收資本七
.四三億元計算,每股淨利達七.七二元。
去年華擎合併營收達一百四十七.二億元,淨利達十六.○八億元,
以去年實收資本額五.八五億元計算,每股獲利達二十七元。展望今
年,CPU及晶片組缺貨情形減緩,加上新的六四位元作業系統問世
,及雙核心CPU降價,公司看好另一波換機潮的需求拉升,加上公
司積極衝剌新興市場,市場看好該公司今年每股獲利將再度達到二十
元以上的水準。
八月該公司出貨量已達九十八萬片,營收並達十一億元,累計前八月
營收達八十.七七億元,年增率達六十三.七七%,外資預估華擎九
月的出貨量將突破一百萬片的水準,並挑戰一百二十萬片大關,預估
該公司下半年在傳統旺季需求的帶動下,營收持續向上攀升。
正全力籌備上櫃計畫的華擎,為進一步拉升營收與毛利表現,近期主
機版產品線已有斷調整;據華擎最新上市產品規劃,將大幅減少矽統
、ATI晶片組產品,轉向威盛投大單。
在華擎最新產品線中,ATI晶片組比重下降至幾近沒有,華擎總經
理吳載?表示,由於雙A合併後ATI英特爾平台未來規劃仍未明確
底定,為降低產品推出風險,遂提高威盛產品比重,不過十月後會視
市場狀況,再度提升ATI產品比重。
據了解,華擎在推出採用ATI Xpress 200 IGP產
品後,暫時沒有採用Xpress 1100或1250的計畫,十
月開始會逐漸改由威盛的新一代整合型繪圖晶片組(IGP)產品P
4M900取代。此外,華擎在超微AM2產品線中,亦沒有採用A
TI晶片組,主要應是與期NVIDIA定位重疊,在衡量兩者市場
接受度、效能及成本後,華擎遂決定以NVIDIA晶片組成為主線
,而低價產品則同樣採用威盛的K8M890 IGP產品。
據華擎網站公佈資訊,目前中高價型號採用英特爾、NVIDIA晶
片組,低價主力則使用威盛晶片組,已成為華擎產品策略,但不見借
日搭擋矽統的晶片組產品,令市場有些意外,吳載?也指出,由於矽
統市場定位仍不明,且華碩亦有採用,所以華擎目前並未計劃採用矽
統晶片組,盡力落實市場區隔目標。
矽統對華擎未採用相關產品線則表示,由於華碩與華擎對於市場定位
有一定區隔,華碩目前有採用矽統晶片組,主打低階與OEM市場,
所以與華擎現暫無合作計畫。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華擎正準備上櫃計畫,近期全力提升營收與毛利
表現,因此華擎近期也選定價格較為低廉的威盛晶片組供貨,希望提
振獲利,早日完成上櫃目標。
機版產品線已有斷調整;據華擎最新上市產品規劃,將大幅減少矽統
、ATI晶片組產品,轉向威盛投大單。
在華擎最新產品線中,ATI晶片組比重下降至幾近沒有,華擎總經
理吳載?表示,由於雙A合併後ATI英特爾平台未來規劃仍未明確
底定,為降低產品推出風險,遂提高威盛產品比重,不過十月後會視
市場狀況,再度提升ATI產品比重。
據了解,華擎在推出採用ATI Xpress 200 IGP產
品後,暫時沒有採用Xpress 1100或1250的計畫,十
月開始會逐漸改由威盛的新一代整合型繪圖晶片組(IGP)產品P
4M900取代。此外,華擎在超微AM2產品線中,亦沒有採用A
TI晶片組,主要應是與期NVIDIA定位重疊,在衡量兩者市場
接受度、效能及成本後,華擎遂決定以NVIDIA晶片組成為主線
,而低價產品則同樣採用威盛的K8M890 IGP產品。
據華擎網站公佈資訊,目前中高價型號採用英特爾、NVIDIA晶
片組,低價主力則使用威盛晶片組,已成為華擎產品策略,但不見借
日搭擋矽統的晶片組產品,令市場有些意外,吳載?也指出,由於矽
統市場定位仍不明,且華碩亦有採用,所以華擎目前並未計劃採用矽
統晶片組,盡力落實市場區隔目標。
矽統對華擎未採用相關產品線則表示,由於華碩與華擎對於市場定位
有一定區隔,華碩目前有採用矽統晶片組,主打低階與OEM市場,
所以與華擎現暫無合作計畫。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華擎正準備上櫃計畫,近期全力提升營收與毛利
表現,因此華擎近期也選定價格較為低廉的威盛晶片組供貨,希望提
振獲利,早日完成上櫃目標。
公開發行公司上半年大多已如期申報,依各公司申報資料,專攻低階
主機板的華碩子公司華擎,繼去年創下每股獲利二七.四六元的佳績
後,今年上半年每股獲利高達九.八元,搶下公開發行公司之冠,另
外,生產各式銅線的東又悅拜銅價上揚,上半年也創下了每股八.五
九元的獲利佳績。
依各公司申報的資料,今年上半年公開發行公司中,計有四十多家公
司的每股稅後盈餘在二元以上,其中,又以華擎表現最突出。華擎是
華碩轉投資的主機板廠,目前資本額七.四三億元,該公司是以AS
ROCK品牌主攻CLONE,其中以歐洲為主要市場,占期銷售總
額約五○%,亞洲市場的銷售比重約三八%。
挾著華碩子公司的形象,以及華碩的奧援,近幾年來華擎營運表現十
分突出,九十三年營收四四.三九億元,稅後盈餘五.九二億元,每
股稅後盈餘一○.八三元;去年該公司營收已達到一百億元,稅後盈
餘超過十六億元,每股稅後盈餘高達二七.四六
而依據公司所申報的資料,成年上半年華擎營收成長至六一.四九億
元,稅後盈餘五.七四億元,每股稅後盈餘達到九.八元;據了解,
華擎過去一度評估要到香港上市,不過,從該公司日先補辦公開發行
且將股票改為無實體發行的動作來看,預估該公司近期應會登錄興櫃
,依國內股市發展情況考量留在國內資本市場掛牌。
至於獲利排名第二的公司東又悅,公司主要產品為各式銅線,產品已
量產化的有陽極磷銅塊、球、板、白銅線,矽青銅、磷青銅線、七○
/三○以上黃銅線、板,產品除供應國防工業外,也銷售給印刷電路
板業、電子業、眼鏡業、螺絲、螺帽業、五金業、拉鍊業、電鍍業、
焊接業。
近年來東又悅一直維持穩定的獲利表現,前年營收二五.五二億元,
稅後盈餘一.二一億元,每股盈餘四.五六元,去年營收進一步成長
至三四.四六億元,稅後盈餘一.六八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五.六五
元;今年受銅價上揚之賜,東又稅上半年營收二七.七二億元,稅後
盈餘二.五五億元,每股稅後盈餘高達八.五九元。
主機板的華碩子公司華擎,繼去年創下每股獲利二七.四六元的佳績
後,今年上半年每股獲利高達九.八元,搶下公開發行公司之冠,另
外,生產各式銅線的東又悅拜銅價上揚,上半年也創下了每股八.五
九元的獲利佳績。
依各公司申報的資料,今年上半年公開發行公司中,計有四十多家公
司的每股稅後盈餘在二元以上,其中,又以華擎表現最突出。華擎是
華碩轉投資的主機板廠,目前資本額七.四三億元,該公司是以AS
ROCK品牌主攻CLONE,其中以歐洲為主要市場,占期銷售總
額約五○%,亞洲市場的銷售比重約三八%。
挾著華碩子公司的形象,以及華碩的奧援,近幾年來華擎營運表現十
分突出,九十三年營收四四.三九億元,稅後盈餘五.九二億元,每
股稅後盈餘一○.八三元;去年該公司營收已達到一百億元,稅後盈
餘超過十六億元,每股稅後盈餘高達二七.四六
而依據公司所申報的資料,成年上半年華擎營收成長至六一.四九億
元,稅後盈餘五.七四億元,每股稅後盈餘達到九.八元;據了解,
華擎過去一度評估要到香港上市,不過,從該公司日先補辦公開發行
且將股票改為無實體發行的動作來看,預估該公司近期應會登錄興櫃
,依國內股市發展情況考量留在國內資本市場掛牌。
至於獲利排名第二的公司東又悅,公司主要產品為各式銅線,產品已
量產化的有陽極磷銅塊、球、板、白銅線,矽青銅、磷青銅線、七○
/三○以上黃銅線、板,產品除供應國防工業外,也銷售給印刷電路
板業、電子業、眼鏡業、螺絲、螺帽業、五金業、拉鍊業、電鍍業、
焊接業。
近年來東又悅一直維持穩定的獲利表現,前年營收二五.五二億元,
稅後盈餘一.二一億元,每股盈餘四.五六元,去年營收進一步成長
至三四.四六億元,稅後盈餘一.六八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五.六五
元;今年受銅價上揚之賜,東又稅上半年營收二七.七二億元,稅後
盈餘二.五五億元,每股稅後盈餘高達八.五九元。
興櫃市場百元俱樂部僅剩信錦、由田、力致等八家,不過近期內甫公
開發行的未上市公司,獲利能力則不容小覤,且股價將有機會晉升百
元俱樂部,如華碩旗下的華擎去年每股獲利高達二十七元以上,國內
唯一生產聚光片的迎輝,每股獲利三十四元之上,量產擴散膜的宏森
,每股獲利十一.五一元。
近期內辦理公開發行的公司,都在三個月內即登錄興櫃市場,基本面
獲利不錯者,掛牌滿六月個後即送件申請上市櫃,未上市盤商指出,
華擎、迎輝、宏森目前市場只有買盤,沒有賣盤,由於股權相當集中
,且公司派分散股權均由關係企業擁有,員工股票也多集中保管,因
此,投資人只能在該股登錄興櫃市場後,才會有籌碼在市場上流通。
迎輝和宏森均屬於光電零組件產業,由於光電產業前景依舊看俏,且
兩者的毛利率均相當高,迎輝去年毛利率高達六五%,高於IC設計
業,宏森毛利率二五%,且迎輝和宏森主要競爭對手均為國外廠商,
而國內光電業者未來產值只增無減下,兩者具就近市場的優勢,迎輝
和宏森的業績仍將呈現不錯的成長幅度。
華擎在中低價位主機板市場已稱霸,獲利能力更無庸置疑,今年業績
仍將持續創新高下,市場預期該股九月登錄興櫃市場,市場將會出現
一股難求的局面。
另外,以量產POS的鴻翊,去年每股獲利六.三五元,類比IC設
計業者聚積,去年每股獲利四.六七元,今年獲利能力將更勝去年,
市場預期在基本面題材的支撐下,股價表現將不俗。
目前興櫃百元以上的個股,即將掛牌為股王環天,去年每股獲利高達
二十一元以上,不過,今年上半年營收六億二千二百萬元,較去年同
期僅成長一七.六二%,力致與達方也都送件申請上市櫃,至於其它
百元個股,預期送件時間也將不遠矣。
開發行的未上市公司,獲利能力則不容小覤,且股價將有機會晉升百
元俱樂部,如華碩旗下的華擎去年每股獲利高達二十七元以上,國內
唯一生產聚光片的迎輝,每股獲利三十四元之上,量產擴散膜的宏森
,每股獲利十一.五一元。
近期內辦理公開發行的公司,都在三個月內即登錄興櫃市場,基本面
獲利不錯者,掛牌滿六月個後即送件申請上市櫃,未上市盤商指出,
華擎、迎輝、宏森目前市場只有買盤,沒有賣盤,由於股權相當集中
,且公司派分散股權均由關係企業擁有,員工股票也多集中保管,因
此,投資人只能在該股登錄興櫃市場後,才會有籌碼在市場上流通。
迎輝和宏森均屬於光電零組件產業,由於光電產業前景依舊看俏,且
兩者的毛利率均相當高,迎輝去年毛利率高達六五%,高於IC設計
業,宏森毛利率二五%,且迎輝和宏森主要競爭對手均為國外廠商,
而國內光電業者未來產值只增無減下,兩者具就近市場的優勢,迎輝
和宏森的業績仍將呈現不錯的成長幅度。
華擎在中低價位主機板市場已稱霸,獲利能力更無庸置疑,今年業績
仍將持續創新高下,市場預期該股九月登錄興櫃市場,市場將會出現
一股難求的局面。
另外,以量產POS的鴻翊,去年每股獲利六.三五元,類比IC設
計業者聚積,去年每股獲利四.六七元,今年獲利能力將更勝去年,
市場預期在基本面題材的支撐下,股價表現將不俗。
目前興櫃百元以上的個股,即將掛牌為股王環天,去年每股獲利高達
二十一元以上,不過,今年上半年營收六億二千二百萬元,較去年同
期僅成長一七.六二%,力致與達方也都送件申請上市櫃,至於其它
百元個股,預期送件時間也將不遠矣。
華擎科技(3515)為專業主機板廠,以自有品牌ASROCK行
銷CLONE(組裝)市場,去年每股獲利高達二七.四六元,今年
上半年營收六十一億四千八百萬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一○七.○
六%,華擎表示,下半年在新CPU推出下,將進一步刺激市場買氣
,銷售額將占全年營收約六成。
華擎為華碩子公司,九十一年成立,自行掌握研發與通路市場,主機
板則委外代工,外銷歐洲占四九.四四%,亞洲三七.九九%,美洲
一○.八%。
華擎表示,由於資訊技術不斷演進,市場競爭家數增加,加上資訊產
品低價化的影響,使得整體主機板產業成長趨緩已是不爭的事實,我
國主機板業者的出貨量,在Clone市場的市占率已高達九六.七
%,成長空間有限,然在OEM全球前十大系統廠方面,雖尚有空間
,仍已趨近飽和,因此產業間已有整合淘汰的趨勢。
目前區域市場方面仍以新興市場為成長主力,因受成長較迅速的新興
市場對低階、低價產品的需求殷切,以及整體市場中低階主機板的平
均售價持續滑落等因素影響,MIC研究報告指出,平均售價六十美
元以下低價市場比重由二○○三年的五二.八一%增加至去年六二.
九七%,平均售價在六十至七十五美元的市場比重由二○○四年的三
○.四八%下降至去年的一八.三一%,已嚴重考驗主機板業者價格
經營能力,主機板朝低價發展的趨勢明顯。
華擎甫跨入此DIY主機板市場時,為爭食市場,曾以價格作競爭,
然在競爭對手陸續淡出市場後,加上品質穩定獲市場高度認同後,售
價在中低價位品牌中是屬於高價位的族群,且在DIY市場占有一席
之地。
華擎近兩年來業績表現相當突出,九十三年營收四十四億三千九百萬
元,稅後淨利五億九千二百萬元,每股純益一○.八三元,去年營收
突破百億元,達一百億八千六百萬元,稅後淨利十六億餘元,每股純
益二十七.四六元,股東會通過每股配發十二元股利,十元現金,二
元股票股利。
華擎目前股本五億八千五百萬元,華瑋投資占六二.二五%,華旭投
資八%等,均為華碩關係企業所持有,該公司預計在九月登錄興櫃市
場。
銷CLONE(組裝)市場,去年每股獲利高達二七.四六元,今年
上半年營收六十一億四千八百萬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一○七.○
六%,華擎表示,下半年在新CPU推出下,將進一步刺激市場買氣
,銷售額將占全年營收約六成。
華擎為華碩子公司,九十一年成立,自行掌握研發與通路市場,主機
板則委外代工,外銷歐洲占四九.四四%,亞洲三七.九九%,美洲
一○.八%。
華擎表示,由於資訊技術不斷演進,市場競爭家數增加,加上資訊產
品低價化的影響,使得整體主機板產業成長趨緩已是不爭的事實,我
國主機板業者的出貨量,在Clone市場的市占率已高達九六.七
%,成長空間有限,然在OEM全球前十大系統廠方面,雖尚有空間
,仍已趨近飽和,因此產業間已有整合淘汰的趨勢。
目前區域市場方面仍以新興市場為成長主力,因受成長較迅速的新興
市場對低階、低價產品的需求殷切,以及整體市場中低階主機板的平
均售價持續滑落等因素影響,MIC研究報告指出,平均售價六十美
元以下低價市場比重由二○○三年的五二.八一%增加至去年六二.
九七%,平均售價在六十至七十五美元的市場比重由二○○四年的三
○.四八%下降至去年的一八.三一%,已嚴重考驗主機板業者價格
經營能力,主機板朝低價發展的趨勢明顯。
華擎甫跨入此DIY主機板市場時,為爭食市場,曾以價格作競爭,
然在競爭對手陸續淡出市場後,加上品質穩定獲市場高度認同後,售
價在中低價位品牌中是屬於高價位的族群,且在DIY市場占有一席
之地。
華擎近兩年來業績表現相當突出,九十三年營收四十四億三千九百萬
元,稅後淨利五億九千二百萬元,每股純益一○.八三元,去年營收
突破百億元,達一百億八千六百萬元,稅後淨利十六億餘元,每股純
益二十七.四六元,股東會通過每股配發十二元股利,十元現金,二
元股票股利。
華擎目前股本五億八千五百萬元,華瑋投資占六二.二五%,華旭投
資八%等,均為華碩關係企業所持有,該公司預計在九月登錄興櫃市
場。
全球主機板龍頭廠華碩(2357)股東會將於明(13)日舉行,由於
華碩今年以來面臨品牌筆記本型電腦業務出貨量及獲利不如預期的
挑戰;加上原先集團「金雞母」華擎成長面臨瓶頸、貢獻度降低的
壓力,使得華碩未來營運策略備受業界關注。
今年以來全球個人電腦產業競爭加劇,華碩除加速西移的腳步外,
為因應愈來愈大的資金需求,也決在明天股東會中通過辦理現金增
資,發行海外存託憑證,預估募資金額約在240億元,發行時間未
定。
華碩預估今年營收將達5,000億元,但由於華碩內部已下修筆記本
型電腦出貨量由600萬至500萬台,今年營收目標是否能夠順利達
成,也將成為股東會焦點。
華碩今年以來營運情況低於市場預期,由於英特爾產品策略失讓
,今年上半年主機板族群出貨低迷,第二季更飽受「淡季更淡」
的壓力,華碩也全面調整今年的出貨目標,這包括主機板預估出
貨量雖維持6,000萬片,但因上半年華碩大降價,原為集團「金母
雞」華擎的低階主機板貢獻度將大幅降低。
市場人士指出,華碩在「巨獅策略」下,三年前成立華擎,搶攻
低階主機板市場,不過今年以來,華擎在市場競爭下,成長力道
不再,繪圖卡業務也遲未推出;雖然華擎已朝規劃上市,但成長
動能,仍不明朗。
華碩今年以來面臨品牌筆記本型電腦業務出貨量及獲利不如預期的
挑戰;加上原先集團「金雞母」華擎成長面臨瓶頸、貢獻度降低的
壓力,使得華碩未來營運策略備受業界關注。
今年以來全球個人電腦產業競爭加劇,華碩除加速西移的腳步外,
為因應愈來愈大的資金需求,也決在明天股東會中通過辦理現金增
資,發行海外存託憑證,預估募資金額約在240億元,發行時間未
定。
華碩預估今年營收將達5,000億元,但由於華碩內部已下修筆記本
型電腦出貨量由600萬至500萬台,今年營收目標是否能夠順利達
成,也將成為股東會焦點。
華碩今年以來營運情況低於市場預期,由於英特爾產品策略失讓
,今年上半年主機板族群出貨低迷,第二季更飽受「淡季更淡」
的壓力,華碩也全面調整今年的出貨目標,這包括主機板預估出
貨量雖維持6,000萬片,但因上半年華碩大降價,原為集團「金母
雞」華擎的低階主機板貢獻度將大幅降低。
市場人士指出,華碩在「巨獅策略」下,三年前成立華擎,搶攻
低階主機板市場,不過今年以來,華擎在市場競爭下,成長力道
不再,繪圖卡業務也遲未推出;雖然華擎已朝規劃上市,但成長
動能,仍不明朗。
近期市場傳出由一線主機板廠微星創辦人、資深副總經理盧其隆在大
陸一手創立的MB廠「雋星」,由於營運不佳已暫停銷售業務,MB
業者表示,雋星主打低階市場,在面對強敵華擎等業者力守版圖下,
營運其實未見起色,且大陸MB市場詭譎多變,品牌通路操作不易,
主事者承受壓力極大,除非有集團奧援或具品牌通路優勢,才有機會
挑戰華擎等先進者,否則慘遭市場淘汰絕對是可預見的。
MB業者表示,缺乏研發能力、採取貼牌與代理模式的雋星,經營過
程其實崎嶇不平,不但無法受到血緣相近的微星眷顧,品牌、通路未
能成功建立,且近二年來也不敵低階市場龍頭華擎強力進攻,其網站
更新仍停留在年初的訊息,不支倒地傳言在大陸沸沸揚揚。
對於雋星退出大陸市場的傳言,微星則回應表示,雋星並非微星體系
一員,對於此事無法評論。
而值得注意的是,在雋星、倍嘉淡出市場後,精英也力推「PC C
HIPS(精威)」品牌搶進低階市場,對此,MB業者見表示,大
陸MB戰場不同於台灣等地市場,除通路、行銷更為複雜外,財務運
作、收放款業務更是高深的學問,目前華擎穩守低階市場版圖,客戶
維繫相當良好,且具有價格、通路、行銷及品質等優勢,雋星、倍嘉
甚至是精英近期力推的精威,想從華擎手中攫取市佔難度相當高。
MB業者進一步指出,華碩、華擎兄弟聯手拿下大陸MB市場逾三成
版圖,抱括技嘉、微星、精英及富士康等一線大廠也都面臨苦戰,稍
微不慎極有可能當月銷售量就可能遭對手追趕過去。
MB業界咸認為微星為進軍大陸低階市場,在二○○四年六月利過大
陸深圳雋微科技推出副品牌雋星的方式進入大陸市場,不過,礙於客
戶要求及市場區隔等因素,始終必須崟雋星保持距離。較令人玩味的
是,雋微科技在網站上直接寫出簡介說明其為微星在大陸的轉投資企
業,從事自有品牌雋星系列產品的研發、生產、推廣及銷售,這應也
是外界對於微星與雋星的雙星關係感到一頭霧水的原因之一。
陸一手創立的MB廠「雋星」,由於營運不佳已暫停銷售業務,MB
業者表示,雋星主打低階市場,在面對強敵華擎等業者力守版圖下,
營運其實未見起色,且大陸MB市場詭譎多變,品牌通路操作不易,
主事者承受壓力極大,除非有集團奧援或具品牌通路優勢,才有機會
挑戰華擎等先進者,否則慘遭市場淘汰絕對是可預見的。
MB業者表示,缺乏研發能力、採取貼牌與代理模式的雋星,經營過
程其實崎嶇不平,不但無法受到血緣相近的微星眷顧,品牌、通路未
能成功建立,且近二年來也不敵低階市場龍頭華擎強力進攻,其網站
更新仍停留在年初的訊息,不支倒地傳言在大陸沸沸揚揚。
對於雋星退出大陸市場的傳言,微星則回應表示,雋星並非微星體系
一員,對於此事無法評論。
而值得注意的是,在雋星、倍嘉淡出市場後,精英也力推「PC C
HIPS(精威)」品牌搶進低階市場,對此,MB業者見表示,大
陸MB戰場不同於台灣等地市場,除通路、行銷更為複雜外,財務運
作、收放款業務更是高深的學問,目前華擎穩守低階市場版圖,客戶
維繫相當良好,且具有價格、通路、行銷及品質等優勢,雋星、倍嘉
甚至是精英近期力推的精威,想從華擎手中攫取市佔難度相當高。
MB業者進一步指出,華碩、華擎兄弟聯手拿下大陸MB市場逾三成
版圖,抱括技嘉、微星、精英及富士康等一線大廠也都面臨苦戰,稍
微不慎極有可能當月銷售量就可能遭對手追趕過去。
MB業界咸認為微星為進軍大陸低階市場,在二○○四年六月利過大
陸深圳雋微科技推出副品牌雋星的方式進入大陸市場,不過,礙於客
戶要求及市場區隔等因素,始終必須崟雋星保持距離。較令人玩味的
是,雋微科技在網站上直接寫出簡介說明其為微星在大陸的轉投資企
業,從事自有品牌雋星系列產品的研發、生產、推廣及銷售,這應也
是外界對於微星與雋星的雙星關係感到一頭霧水的原因之一。
主機板(MB)龍頭華碩巨獅策略攻勢剽悍,二○○三年成立子公司
華擎,積極搶攻低階MB市場,成軍二年以來已成為雄據一方的產業
巨獅,出貨及獲利表現階超乎預期,預計九月將於興櫃掛牌,二○○
七年第二季正式提出上市櫃申請。
一線MB廠二○○五年出貨總數衝破一億片大關,華碩以五二○○萬
片新高紀錄坐穩龍頭地位,精英以二○○○萬片位居第二,技嘉及微
星皆可望突破一六○○萬片水準。值得注意的是,精英、技嘉、微星
面臨隨時可能遭篡位的危機;華擎目前單月MB出貨量已逾百萬片,
二○○四年達八○○萬片,二○○五年突破一一○○萬片,二○○六
年將大步朝一五○○萬片大關邁進,年成長率高達三∼四成。
此外,先前華碩董事長施崇棠在接受金融時報專訪時表示,華擎將於
二○○七年赴香港或在台灣掛牌上市,華擎總經理吳載?則明白指出
,華碩斥資新台幣二億元成立華擎,跨足低價MB戰場,迄今表現傲
視二線MB廠、直逼一線大廠,而隨著增資配股且獲利表現亮麗,華
擎最新規劃是二○○六年九月送件申請興櫃掛牌,半年後約二○○七
年第二季正式在台灣掛牌上市。
華擎,積極搶攻低階MB市場,成軍二年以來已成為雄據一方的產業
巨獅,出貨及獲利表現階超乎預期,預計九月將於興櫃掛牌,二○○
七年第二季正式提出上市櫃申請。
一線MB廠二○○五年出貨總數衝破一億片大關,華碩以五二○○萬
片新高紀錄坐穩龍頭地位,精英以二○○○萬片位居第二,技嘉及微
星皆可望突破一六○○萬片水準。值得注意的是,精英、技嘉、微星
面臨隨時可能遭篡位的危機;華擎目前單月MB出貨量已逾百萬片,
二○○四年達八○○萬片,二○○五年突破一一○○萬片,二○○六
年將大步朝一五○○萬片大關邁進,年成長率高達三∼四成。
此外,先前華碩董事長施崇棠在接受金融時報專訪時表示,華擎將於
二○○七年赴香港或在台灣掛牌上市,華擎總經理吳載?則明白指出
,華碩斥資新台幣二億元成立華擎,跨足低價MB戰場,迄今表現傲
視二線MB廠、直逼一線大廠,而隨著增資配股且獲利表現亮麗,華
擎最新規劃是二○○六年九月送件申請興櫃掛牌,半年後約二○○七
年第二季正式在台灣掛牌上市。
華碩(2357)除了持續壯大自身的巨獅地位外,其所培養的「小
獅子」也逐漸茁壯,並成為集團的搖錢樹,繼去年景碩(3189)
掛牌上市後,內部規劃,低價主機板大廠華擎,將在二年內赴香港上
市,為華碩集團首家赴海外掛牌的子公司。華碩對華擎持股約八成,
每股成本僅十元,以華擎今年前三季每股獲利高達二 ○元的實力來
看,未來掛牌的承銷價不容小覷,華碩承銷利益也將跟著水漲船高。
華擎的釋股計劃,將成為華碩未來重要的獲利成長動力。
根據里昂證券最新出爐的報告,其看好華碩三年後代工、品牌分家策
略,以及上海南匯廠量產後的成長動力,將華碩投資評等調升為「
Outperform」(優於預期),一年期目標價訂為一一四.
一元。
華碩三年前成立主機板副品牌華擎,專攻主機板低價市場,華擎今年
單月出貨量已經衝破百萬片水準,才短短三年,今年總出貨量就有突
破千萬片的堅強實力,其所創造的獲利水準亦相當可觀。根據華碩前
三季合併報表來看,對華擎持股達八○.六%,華擎前三季高達九億
六千一百萬元,每股盈餘更高達二○.三六元,華碩依持股比率可認
列七億八千四百萬元的投資收益,是名副其實的搖錢樹。
里昂證券表示,華碩自有品牌主機板及筆記型電腦業務比重持續提升
,使得華碩今年獲利的表現優於預期,另一方面,里昂也肯定華碩在
三年後品牌與代工分家的做法,認為有助於降低目前這二個業務的衝
突性,促進長期的業績發長。而華碩上海南匯廠經濟規模可觀,足以
因應華碩明年成長性。
里昂證券認為,華碩明年的成長動力主要來自筆記型電腦、寬頻及伺
服器等,其中,幫Ap ple代工的筆記型電腦,可望於明年上半
年開始出貨,而寬頻產品在合併亞旭後,明年相關營收可大幅成長一
九二%。華碩在成長性看好之下,近期股價強勢表現,暌違二年後,
股價重回百元之上,今年投資人價差、權值兩頭賺。
獅子」也逐漸茁壯,並成為集團的搖錢樹,繼去年景碩(3189)
掛牌上市後,內部規劃,低價主機板大廠華擎,將在二年內赴香港上
市,為華碩集團首家赴海外掛牌的子公司。華碩對華擎持股約八成,
每股成本僅十元,以華擎今年前三季每股獲利高達二 ○元的實力來
看,未來掛牌的承銷價不容小覷,華碩承銷利益也將跟著水漲船高。
華擎的釋股計劃,將成為華碩未來重要的獲利成長動力。
根據里昂證券最新出爐的報告,其看好華碩三年後代工、品牌分家策
略,以及上海南匯廠量產後的成長動力,將華碩投資評等調升為「
Outperform」(優於預期),一年期目標價訂為一一四.
一元。
華碩三年前成立主機板副品牌華擎,專攻主機板低價市場,華擎今年
單月出貨量已經衝破百萬片水準,才短短三年,今年總出貨量就有突
破千萬片的堅強實力,其所創造的獲利水準亦相當可觀。根據華碩前
三季合併報表來看,對華擎持股達八○.六%,華擎前三季高達九億
六千一百萬元,每股盈餘更高達二○.三六元,華碩依持股比率可認
列七億八千四百萬元的投資收益,是名副其實的搖錢樹。
里昂證券表示,華碩自有品牌主機板及筆記型電腦業務比重持續提升
,使得華碩今年獲利的表現優於預期,另一方面,里昂也肯定華碩在
三年後品牌與代工分家的做法,認為有助於降低目前這二個業務的衝
突性,促進長期的業績發長。而華碩上海南匯廠經濟規模可觀,足以
因應華碩明年成長性。
里昂證券認為,華碩明年的成長動力主要來自筆記型電腦、寬頻及伺
服器等,其中,幫Ap ple代工的筆記型電腦,可望於明年上半
年開始出貨,而寬頻產品在合併亞旭後,明年相關營收可大幅成長一
九二%。華碩在成長性看好之下,近期股價強勢表現,暌違二年後,
股價重回百元之上,今年投資人價差、權值兩頭賺。
繼鴻海集團的富士康在香港上市後,華碩集團也將出現海外上市的案
例,其專攻低價主機板領域的華擎,很可能在二○○七年選擇在香港
掛牌上市,法人估計,華擎EPS今年可望超過二十五元,預計上市
後可替華碩帶來豐沛收益。
昨日華碩發言管道僅表示,華碩確實認真考慮讓轉投資公司在海外上
市的可能,但是地點未定,選擇海外上市的原因之一,在於目前主機
板產業,在台灣市場的本益比確實偏低。
華碩集團上半年的合併財務報表的顯示,華碩到今年中為止,擁有華
擎約八四.六九%的股份,華擎約創造約五.五八億元的獲利,華碩
認列約四.五六億元的收益;若以華擎股本約新台幣三.六三億元推
算,華擎今年的EPS至少有二十多元的水準,算是集團中的金母雞。
華碩三年前成立主機板副品牌華擎,專攻主機板低價市場。華擎今年
單月出貨量已經衝破百萬片水準,上半年主機板總和出貨量已達五百
萬片,已擁有一千兩百萬片年出貨量的實力,在這麼短時間成為主機
板第五大廠,成為市場注目焦點。
華碩計畫讓華擎在後年上市,華擎的下一波成長力道,將會是市場關
心的主題,因為低價市場在華擎與精英等積極瓜分下,可能趨於飽和
,華擎內部則表示,明年很有機會發展低價繪圖卡業務,以衝刺營收。
例,其專攻低價主機板領域的華擎,很可能在二○○七年選擇在香港
掛牌上市,法人估計,華擎EPS今年可望超過二十五元,預計上市
後可替華碩帶來豐沛收益。
昨日華碩發言管道僅表示,華碩確實認真考慮讓轉投資公司在海外上
市的可能,但是地點未定,選擇海外上市的原因之一,在於目前主機
板產業,在台灣市場的本益比確實偏低。
華碩集團上半年的合併財務報表的顯示,華碩到今年中為止,擁有華
擎約八四.六九%的股份,華擎約創造約五.五八億元的獲利,華碩
認列約四.五六億元的收益;若以華擎股本約新台幣三.六三億元推
算,華擎今年的EPS至少有二十多元的水準,算是集團中的金母雞。
華碩三年前成立主機板副品牌華擎,專攻主機板低價市場。華擎今年
單月出貨量已經衝破百萬片水準,上半年主機板總和出貨量已達五百
萬片,已擁有一千兩百萬片年出貨量的實力,在這麼短時間成為主機
板第五大廠,成為市場注目焦點。
華碩計畫讓華擎在後年上市,華擎的下一波成長力道,將會是市場關
心的主題,因為低價市場在華擎與精英等積極瓜分下,可能趨於飽和
,華擎內部則表示,明年很有機會發展低價繪圖卡業務,以衝刺營收。
華擎能在三年內,以副品牌之姿締造主機板第五大廠、EPS冠居群
雄的成績。華碩的鼎力支持是一原因,而另一功臣,就是華擎總經理
吳載?。這也讓他成為各界挖角的對象,據傳包含鴻海與寶成等,都
曾積極接觸過他。頓時間,吳載?在華碩集團的去留,成為市場關注
焦點。
吳載?對於這些外界的耳語,雖不否認確實有人找他談過,但是仍低
調以對。他說,華擎確實給了他很好的舞台空間與成就機會,若是換
另外一個工作,去做主機板相關業務,他不覺得這對他有特別的意義
,「實在很難找到相同的成就感」。「外界過多的揣測,有時只是競
爭對手的想法而已」。
吳載?以一個專業經理人之姿,能將華擎一手打造成華碩集團的金母
雞,其實曾引起很兩極的看法,有人認為,華擎都是在靠華碩的資源
在支撐,但也有人認為,若無吳載?對低價主機板設計的了解,與對
市場、管理通盤的掌握,華擎不可能會有今天的局面,因為在華碩體
系當中,一直是以追求高效能的文化掛帥,並不熟悉低價產品的運作。
不過更多人認為,吳載?以一個專業經理人的身分,帶領一個新的副
品牌,要如何在華碩集團當中,獲得支持,又不會搶了老大風采,才
是吳「利害」的地方。而從華碩近日證實,華擎上市時間不變,且會
考慮在本益比更好的海外市場上市看來,華碩也算信守當初將吳載?
從精英挖角來時的承諾。
雄的成績。華碩的鼎力支持是一原因,而另一功臣,就是華擎總經理
吳載?。這也讓他成為各界挖角的對象,據傳包含鴻海與寶成等,都
曾積極接觸過他。頓時間,吳載?在華碩集團的去留,成為市場關注
焦點。
吳載?對於這些外界的耳語,雖不否認確實有人找他談過,但是仍低
調以對。他說,華擎確實給了他很好的舞台空間與成就機會,若是換
另外一個工作,去做主機板相關業務,他不覺得這對他有特別的意義
,「實在很難找到相同的成就感」。「外界過多的揣測,有時只是競
爭對手的想法而已」。
吳載?以一個專業經理人之姿,能將華擎一手打造成華碩集團的金母
雞,其實曾引起很兩極的看法,有人認為,華擎都是在靠華碩的資源
在支撐,但也有人認為,若無吳載?對低價主機板設計的了解,與對
市場、管理通盤的掌握,華擎不可能會有今天的局面,因為在華碩體
系當中,一直是以追求高效能的文化掛帥,並不熟悉低價產品的運作。
不過更多人認為,吳載?以一個專業經理人的身分,帶領一個新的副
品牌,要如何在華碩集團當中,獲得支持,又不會搶了老大風采,才
是吳「利害」的地方。而從華碩近日證實,華擎上市時間不變,且會
考慮在本益比更好的海外市場上市看來,華碩也算信守當初將吳載?
從精英挖角來時的承諾。
國人首度投入二千西西以上中大型引擎研發,出現重大突破性。華擎
機械與工研院攜手合作,完成二千及二千二百兩款不同西西數、十六
閥引擎的雛型機開發,預計二年內正式量產,並鎖定大股東裕隆集團
旗下裕隆及中華兩家汽車廠,為主要合作對象。裕隆集團評估,三菱
車廠基於財務問題已放緩新車型及引擎開發速度,未來中華車採用華
擎引擎的機會頗濃。
華擎機械總經理林茂寅昨日證實,華擎與工研院攜手合作,斥資新台
幣十五億至二十億元,大部分資金都由業者籌措,共同開發完成二千
西西、十六閥引擎,再以這具引擎為藍本,修改衝程連桿及曲軸方式
,擴大為二千二百西西、十六閥及雙渦輪蒸壓引擎,已完成雛型機開
發,讓台灣開發引擎技術,邁向另一個新的里程碑。
林茂寅指出,二千及二千二百西西引擎,第一階段係由工研院主導引
擎設計華擎參與,第二、三階段進入開發及量產階段,就由華擎接手
主導、工研院為輔,產品進入量產階段,事涉智慧財產權部分則歸華
擎所有。預計今年底先把量產的模具完成開發,預計一年半至二年後
,正式量產。
林茂寅表示,華擎完成二千及二千二百西西引擎開發後,現正計畫斥
資一至二億元,投入四百至七百西西小引擎開發,計畫切割為二至三
個西西數等級,預計今年底先完成雛型機開發,明年底正式量產,未
來將供應給國內或國外生產沙灘車或小型賽車上,唯獨不賣給大陸業
者,避免為台灣廠商培養競爭對手。
裕隆集團高層主管指出,裕隆集團傾向與日本三菱及美國通用兩家汽
車廠交涉,希望爭取將華擎開發的二千及二千二百兩款不同西西數的
引擎,運用在台灣及大陸廠生產的車型上。裕隆主管表示,裕隆通用
汽車委請慶齡及大陸泛亞兩設計中心合作操刀,設計掛上別克品牌的
一千六百及二千西西中型國產房車,預計明年下半年問世。
機械與工研院攜手合作,完成二千及二千二百兩款不同西西數、十六
閥引擎的雛型機開發,預計二年內正式量產,並鎖定大股東裕隆集團
旗下裕隆及中華兩家汽車廠,為主要合作對象。裕隆集團評估,三菱
車廠基於財務問題已放緩新車型及引擎開發速度,未來中華車採用華
擎引擎的機會頗濃。
華擎機械總經理林茂寅昨日證實,華擎與工研院攜手合作,斥資新台
幣十五億至二十億元,大部分資金都由業者籌措,共同開發完成二千
西西、十六閥引擎,再以這具引擎為藍本,修改衝程連桿及曲軸方式
,擴大為二千二百西西、十六閥及雙渦輪蒸壓引擎,已完成雛型機開
發,讓台灣開發引擎技術,邁向另一個新的里程碑。
林茂寅指出,二千及二千二百西西引擎,第一階段係由工研院主導引
擎設計華擎參與,第二、三階段進入開發及量產階段,就由華擎接手
主導、工研院為輔,產品進入量產階段,事涉智慧財產權部分則歸華
擎所有。預計今年底先把量產的模具完成開發,預計一年半至二年後
,正式量產。
林茂寅表示,華擎完成二千及二千二百西西引擎開發後,現正計畫斥
資一至二億元,投入四百至七百西西小引擎開發,計畫切割為二至三
個西西數等級,預計今年底先完成雛型機開發,明年底正式量產,未
來將供應給國內或國外生產沙灘車或小型賽車上,唯獨不賣給大陸業
者,避免為台灣廠商培養競爭對手。
裕隆集團高層主管指出,裕隆集團傾向與日本三菱及美國通用兩家汽
車廠交涉,希望爭取將華擎開發的二千及二千二百兩款不同西西數的
引擎,運用在台灣及大陸廠生產的車型上。裕隆主管表示,裕隆通用
汽車委請慶齡及大陸泛亞兩設計中心合作操刀,設計掛上別克品牌的
一千六百及二千西西中型國產房車,預計明年下半年問世。
成軍僅二年的華擎,出貨量已名列一線大廠水準,隱華碩資源挹注外
,華擎究竟有何能耐,在原本已經競爭十分激烈的主機板市場中再長
成一棵大樹?以下是本報專訪華擎總經理吳載?之內容:
問:一線MB廠的第二品牌中,華擎佈局最早成績也最亮眼,出貨量
已臻一線MB大廠水準,下階段目標為何?
答:在品牌市場上,華擎僅有主機板單一產品,出貨量雖成長,但只
能算是幼稚園畢業而已,除主機板產品外,華擎雖規劃切入繪圖卡市
場,但仍需配合華碩的產品及市策略考量,再選擇最佳切入時機,不
必操之過急。
問:華碩強化平價產品布局,華擎如何與之共同成長?
答華碩提供華擎極佳發展舞台及資源,如唐三藏帶著徒弟取經,孫悟
空即使武空再高也難脫緊箍咒控制,但孫悟空下情願配戴緊箍咒,華
擎卻是自動自發地戴上緊箍咒,因此才未出現外界預料的雙品牌操作
不易問題。
問:但華擎與華碩之間的那條分隔線能夠永遠存在嗎?
答:操作雙品牌,絕對不能出現規格同等級產品,華擎而言絕不作踰
越本分的事,雖然目前華擎已獲授權生產915PL晶片組等級的中
階英特爾主機板,但現階段華擎仍不碰觸英特爾915PL及
nForce4等級以上晶片組產品等被劃歸屬於華碩品牌的中高階
市場,此外隱主機板及規劃中的繪圖卡產品線外,華擎現階段沒有其
它進一步的產品發展計畫。至於華碩有沒有計劃往中低階領發展,自
然會基於基本身考量,能不能作得到是一回事,但就整體集團的營運
考量來看,華碩特續專注高毛利的高階市場,應該仍是較有利的事。
問:除價格外,經營平價MB市場的Know How為何?
答:品牌之路任重道遠,不好走且需長期耕耘,除持續與通路經銷伙
伴保持良好合作關係外,華擎持續投資品牌行銷,二○○五年僅大陸
廣告預算便達新台幣五○○○萬元,並與英特爾及網吧業者合力推
LGA775平台的915PL主機板。
,華擎究竟有何能耐,在原本已經競爭十分激烈的主機板市場中再長
成一棵大樹?以下是本報專訪華擎總經理吳載?之內容:
問:一線MB廠的第二品牌中,華擎佈局最早成績也最亮眼,出貨量
已臻一線MB大廠水準,下階段目標為何?
答:在品牌市場上,華擎僅有主機板單一產品,出貨量雖成長,但只
能算是幼稚園畢業而已,除主機板產品外,華擎雖規劃切入繪圖卡市
場,但仍需配合華碩的產品及市策略考量,再選擇最佳切入時機,不
必操之過急。
問:華碩強化平價產品布局,華擎如何與之共同成長?
答華碩提供華擎極佳發展舞台及資源,如唐三藏帶著徒弟取經,孫悟
空即使武空再高也難脫緊箍咒控制,但孫悟空下情願配戴緊箍咒,華
擎卻是自動自發地戴上緊箍咒,因此才未出現外界預料的雙品牌操作
不易問題。
問:但華擎與華碩之間的那條分隔線能夠永遠存在嗎?
答:操作雙品牌,絕對不能出現規格同等級產品,華擎而言絕不作踰
越本分的事,雖然目前華擎已獲授權生產915PL晶片組等級的中
階英特爾主機板,但現階段華擎仍不碰觸英特爾915PL及
nForce4等級以上晶片組產品等被劃歸屬於華碩品牌的中高階
市場,此外隱主機板及規劃中的繪圖卡產品線外,華擎現階段沒有其
它進一步的產品發展計畫。至於華碩有沒有計劃往中低階領發展,自
然會基於基本身考量,能不能作得到是一回事,但就整體集團的營運
考量來看,華碩特續專注高毛利的高階市場,應該仍是較有利的事。
問:除價格外,經營平價MB市場的Know How為何?
答:品牌之路任重道遠,不好走且需長期耕耘,除持續與通路經銷伙
伴保持良好合作關係外,華擎持續投資品牌行銷,二○○五年僅大陸
廣告預算便達新台幣五○○○萬元,並與英特爾及網吧業者合力推
LGA775平台的915PL主機板。
歐、亞通路市場買氣強弱對比明顯,平價主機板龍頭華擎二○○五年
出貨比重也受影響,華擎總經理吳載?表示,亞太市場需求強勁,但
歐洲買氣仍不理想,因此二○○五年亞太區佔出貨比重將由先前的
廿五%水準大幅成長至四○%,其中大陸市場的比貨比重也可望由
十%小幅成長至十二%左右,至於歐洲出貨量雖未下,但佔整體比重
則會由原先的五○%大幅下降至30%,累計上半年一∼六月出貨總
量已達五○○萬片,全年一二○○萬片目標應可達成。
華擎自三月起單月出貨量便突破百萬片水準,第二季雖受到市場淡季
衝擊,全季出貨總數也達二三五萬片,上半年合計出貨量已正式站上
五百萬大關,全年目標一二○○萬片,主機板銷售量角度來看,相較
於除母公司華碩外的一線主機板業者,華擎表現毫不遜色,儼然已擠
入一線大廠之林。
吳載?推估,全年一二○○萬片出貨目標達陣應不成問題。
目前華擎主要的晶片供應商包括威盛、英特爾及宇力等業者,儘管近
期市場上傳出平價晶片組供貨吃緊消息,但吳載?表示,目前主要的
供應商供貨狀況都仍正常,沒有太大問題。
他指出,若以單純通路主機板市場(不含SI)來看,華擎的市佔率
已名列全球前三大,以個別國家角度來看,目前在德國、韓國、中東
、波蘭、泰國等地市佔率奪冠,大陸市場則落後華碩及微星,名列第
三。
華擎二○○四年在大陸、歐洲、亞太、美洲等地的出貨比重分別約為
十%、五十%、廿五%、十五%,但歐洲受到總體經濟因素衝擊市場
購買力,成長力道不足,因此,二○○五年雖然總出貨量由八○○萬
片水準大幅成長至一二○○萬片以上,但歐洲比重將下滑至卅%左右
,亞太區以及美洲市場則各占四十%與廿%,大陸市場則有機會小幅
成長。
出貨比重也受影響,華擎總經理吳載?表示,亞太市場需求強勁,但
歐洲買氣仍不理想,因此二○○五年亞太區佔出貨比重將由先前的
廿五%水準大幅成長至四○%,其中大陸市場的比貨比重也可望由
十%小幅成長至十二%左右,至於歐洲出貨量雖未下,但佔整體比重
則會由原先的五○%大幅下降至30%,累計上半年一∼六月出貨總
量已達五○○萬片,全年一二○○萬片目標應可達成。
華擎自三月起單月出貨量便突破百萬片水準,第二季雖受到市場淡季
衝擊,全季出貨總數也達二三五萬片,上半年合計出貨量已正式站上
五百萬大關,全年目標一二○○萬片,主機板銷售量角度來看,相較
於除母公司華碩外的一線主機板業者,華擎表現毫不遜色,儼然已擠
入一線大廠之林。
吳載?推估,全年一二○○萬片出貨目標達陣應不成問題。
目前華擎主要的晶片供應商包括威盛、英特爾及宇力等業者,儘管近
期市場上傳出平價晶片組供貨吃緊消息,但吳載?表示,目前主要的
供應商供貨狀況都仍正常,沒有太大問題。
他指出,若以單純通路主機板市場(不含SI)來看,華擎的市佔率
已名列全球前三大,以個別國家角度來看,目前在德國、韓國、中東
、波蘭、泰國等地市佔率奪冠,大陸市場則落後華碩及微星,名列第
三。
華擎二○○四年在大陸、歐洲、亞太、美洲等地的出貨比重分別約為
十%、五十%、廿五%、十五%,但歐洲受到總體經濟因素衝擊市場
購買力,成長力道不足,因此,二○○五年雖然總出貨量由八○○萬
片水準大幅成長至一二○○萬片以上,但歐洲比重將下滑至卅%左右
,亞太區以及美洲市場則各占四十%與廿%,大陸市場則有機會小幅
成長。
華碩日前傳出將在本季推出超低價主機板後,近期主機板業界的熱門
話題都圍繞這一策略上,包括華碩與子公司華擎的市場分工默契,會
否因此低價策略而破滅?華碩後續會否反過來搶食後者的市場?華擎
未來上市的計畫會否因此喊停,甚至併入華碩?
對此,華碩表示雙方已就分工做過協調,也有共識要一起把主機板
餅做大。華擎總經理吳載?也表示,上述計畫不會對華擎原先佈局有
影響,華擎在二○○七年直接上市計畫不變,後續也絕不可能併入華
碩。
華碩在三年前成立主機板副品牌華擎,由創辦人徐世昌擔任董事長
,負責協調華擎與華碩兩公司的資源與路線,並邀來精英高層吳載?
擔任總經理一職。根據雙方先前默契,華擎將主攻四十美元上下的主
機板,華碩將主攻中高階市場,透過此方式,華碩將不會因為推出低
價產品而影響品牌價值,但又能擴張影響力。
不過,此默契似乎逐漸出現變化,華碩先是推出低價主機板X系列
搶市,將雙方定位拉近,之後華擎又確認將不推出繪圖卡產品,而由
華碩推出低價繪圖卡系列。上週傳出,華碩要進一步打算推出OMEGA
主機板系列,搶攻三十美元以下的主機板產品,更讓人後續難以判別
,雙方如何分工。
事實上,華擎在集團的獲利表現頗出色,在華擎今年單月出貨量已
經衝破百萬片水準後,上半年主機板總和出貨量已達五百萬片,華擎
已擁有一千兩百萬片年出貨量的實力,比起另外三大廠商技嘉、精英
與微星也不遑多讓,甚至去年EPS超過十六元,稅後淨利金額,還超
過微星與精英,算是華碩集團的金母雞。
而如今,產業人士觀察華碩與華擎的互動,充滿頗多疑慮,華碩與
華擎之間,在主機板市場上,能否充分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效益?或
者常山蛇頭咬到蛇尾,反被競爭對手趁虛而入?都成為產業觀察重點
。
話題都圍繞這一策略上,包括華碩與子公司華擎的市場分工默契,會
否因此低價策略而破滅?華碩後續會否反過來搶食後者的市場?華擎
未來上市的計畫會否因此喊停,甚至併入華碩?
對此,華碩表示雙方已就分工做過協調,也有共識要一起把主機板
餅做大。華擎總經理吳載?也表示,上述計畫不會對華擎原先佈局有
影響,華擎在二○○七年直接上市計畫不變,後續也絕不可能併入華
碩。
華碩在三年前成立主機板副品牌華擎,由創辦人徐世昌擔任董事長
,負責協調華擎與華碩兩公司的資源與路線,並邀來精英高層吳載?
擔任總經理一職。根據雙方先前默契,華擎將主攻四十美元上下的主
機板,華碩將主攻中高階市場,透過此方式,華碩將不會因為推出低
價產品而影響品牌價值,但又能擴張影響力。
不過,此默契似乎逐漸出現變化,華碩先是推出低價主機板X系列
搶市,將雙方定位拉近,之後華擎又確認將不推出繪圖卡產品,而由
華碩推出低價繪圖卡系列。上週傳出,華碩要進一步打算推出OMEGA
主機板系列,搶攻三十美元以下的主機板產品,更讓人後續難以判別
,雙方如何分工。
事實上,華擎在集團的獲利表現頗出色,在華擎今年單月出貨量已
經衝破百萬片水準後,上半年主機板總和出貨量已達五百萬片,華擎
已擁有一千兩百萬片年出貨量的實力,比起另外三大廠商技嘉、精英
與微星也不遑多讓,甚至去年EPS超過十六元,稅後淨利金額,還超
過微星與精英,算是華碩集團的金母雞。
而如今,產業人士觀察華碩與華擎的互動,充滿頗多疑慮,華碩與
華擎之間,在主機板市場上,能否充分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效益?或
者常山蛇頭咬到蛇尾,反被競爭對手趁虛而入?都成為產業觀察重點
。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