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辛耘企業(上)公司新聞
辛耘董事長謝宏亮白手起家,總是用「辛勤耕耘」來介紹辛耘。他在2000年時為辛耘訂出「We make it SIMPLE」的企業文化,以速度、創新、專注、共享、格局、卓越,來傳達辛耘的經營理念。
走進辛耘新竹辦公室大樓的電梯,就會看到「We make it SIMPLE」,以及S、I、M、P、L、E這6個英文字母所代表的6個單字,分別是:Speed(速度)、Innovation(創新)、Mindfulness (專注)、Participation (共享)、Latitude(格局)、Excellence(卓越)。
辛耘早期從事設備代理業務蓬勃發展時期,員工人數從70人,快速擴編至180人,即使2000年網路泡沫化不景氣,以及2008年金融海嘯,面對業務急凍的考驗,辛耘從未裁員。
2009年初,辛耘面臨訂單瞬間消失的困境,當時人資主管提出裁員的應變策略,被謝宏亮一口否決,他決定自己帶頭減薪五成,高階主管減薪15%,共體時艱。
謝宏亮堅持不裁員,也不實施無薪假,就是要以照顧員工列為第一優先。謝宏亮也很重視提升員工的人文素養與修為,並將生活品德、同事互動、基本禮儀等項目納入要求。
一年規劃4次員工教育訓練,邀請專業講師針對溝通、行為、人文素養等議題開課,這項課程都列為「必修」。
接觸過辛耘的業務人員,很難不對他們那濃濃的工程師性格留下深刻印象。
辛耘總經理許明棋說,「誠信」是辛耘用人的首要條件。因為,如果沒有誠信,什麼生意都不必談了。於是,即使再聰明的人來應徵,只要沒有誠信,絕不錄用。
許明棋2001年出任辛耘上海分公司首任總經理時,就先設立辦公室、募集台灣及當地員工。儘管當時並未接到任何1張訂單,辛耘已完成人員培訓等前置作業,並邀請客戶來訪,宣告辛耘已經「準備好了」 。
相較於其它代理商,還在等候客戶下單在設立據點的做法,務實誠信的辛耘,締造了上海分公司成立第1年,就取得中芯國際、宏力半導體等大廠訂單,成績傲人,也應證辛耘堅持與客戶「共存共榮」、注重「雙贏」的營運模式相當成功。
走進辛耘新竹辦公室大樓的電梯,就會看到「We make it SIMPLE」,以及S、I、M、P、L、E這6個英文字母所代表的6個單字,分別是:Speed(速度)、Innovation(創新)、Mindfulness (專注)、Participation (共享)、Latitude(格局)、Excellence(卓越)。
辛耘早期從事設備代理業務蓬勃發展時期,員工人數從70人,快速擴編至180人,即使2000年網路泡沫化不景氣,以及2008年金融海嘯,面對業務急凍的考驗,辛耘從未裁員。
2009年初,辛耘面臨訂單瞬間消失的困境,當時人資主管提出裁員的應變策略,被謝宏亮一口否決,他決定自己帶頭減薪五成,高階主管減薪15%,共體時艱。
謝宏亮堅持不裁員,也不實施無薪假,就是要以照顧員工列為第一優先。謝宏亮也很重視提升員工的人文素養與修為,並將生活品德、同事互動、基本禮儀等項目納入要求。
一年規劃4次員工教育訓練,邀請專業講師針對溝通、行為、人文素養等議題開課,這項課程都列為「必修」。
接觸過辛耘的業務人員,很難不對他們那濃濃的工程師性格留下深刻印象。
辛耘總經理許明棋說,「誠信」是辛耘用人的首要條件。因為,如果沒有誠信,什麼生意都不必談了。於是,即使再聰明的人來應徵,只要沒有誠信,絕不錄用。
許明棋2001年出任辛耘上海分公司首任總經理時,就先設立辦公室、募集台灣及當地員工。儘管當時並未接到任何1張訂單,辛耘已完成人員培訓等前置作業,並邀請客戶來訪,宣告辛耘已經「準備好了」 。
相較於其它代理商,還在等候客戶下單在設立據點的做法,務實誠信的辛耘,締造了上海分公司成立第1年,就取得中芯國際、宏力半導體等大廠訂單,成績傲人,也應證辛耘堅持與客戶「共存共榮」、注重「雙贏」的營運模式相當成功。
33年前,辛耘創辦人暨董事長謝宏亮以200萬元起家,在國內電子與生化設備代理業風光了20年之後,一度因轉做自有品牌而陷入虧損,讓謝宏亮重新思索方向。如今的辛耘已在製造領域站穩腳步,也在大陸市場完成通路布局,要大步迎向下一波成長期。
清大物理系畢業的謝宏亮,1979年創立辛耘之際,正逢台灣半導體產業開始萌芽。辛耘爭取到日本曝光機大廠佳能(Canon)的代理權,與漢民、科榮並列台灣最早成立的3家半導體設備代理公司。
辛耘隨後生意愈做愈大,陸續取得國外近50家原廠的設備及耗材代理權,前20年營運相當順利。然而,隨著原廠陸續收回代理權,讓當時專注於台灣市場、只固守半導體前段設備代理的辛耘,開始思考轉型之路。
2000年是辛耘經營策略轉向的分水嶺。當時面臨台灣半導體持續發展,經濟規模大到吸引原廠來台設立分公司,擠壓代理商生存空間的考驗。
辛耘先後經歷Canon、Tencor等大廠收回代理權、年營業額瞬間大減四、五成的衝擊,所幸隨後辛耘順利爭取到新的代理業務,彌補大廠收回代理的業績。
在「危機就是轉機」的正面思考下,辛耘決定不再固守台灣市場,選擇赴中國大陸開拓半導體設備代理市場。
2001年辛耘在上海浦東設立分公司,並創下第1年就賺錢的好成績。辛耘一舉拿下中芯國際、宏力半導體的兩家新廠,共計800萬美元(約新台幣2.4億元)的大訂單,相當於當時辛耘1年營業額的20%。
搶灘大陸
搭上高成長列車
辛耘成功地在大陸市場,打響代理業務的名聲,主要是因為搭上大陸官方正全力複製台灣發展半導體產業經驗的高速列車;辛耘則是在中國,全力複製當年公司在台灣成功的經驗。
辛耘除了在中國打開半導體設備代理的新戰線,也在台灣拓展TFT- LCD面板,以及測試、封裝等半導體後段的新領域代理市場。
嫻熟於設備代理業務的辛耘,由於資本小,在純做設備代理的階段,每年都賺超過1個股本。然而,辛耘不以做純代理為滿足,決心要跨入製造市場。
2002年辛耘開始跨入製造,由於過去完全沒有製造的經驗,最終是以慘賠出場。
辛耘總經理許明棋說,跨入製造之初,先是設立「零件清洗」廠;並展開電漿清洗設備研發。由於缺乏生產製造經驗,上述項業務,在2年內就認賠結束,花了上億元的「學費」。
儘管如此,辛耘仍不放棄要投入製造的理想。2003年投入半導體前段、全自動濕式清洗機台開發。2004年生產銷售予凸塊廠,雖然很快切入市場,但因為缺乏經濟規模,仍然難以獲利。
「投入製造是辛耘成立以來最大的噩夢」,2002年至2009年這7年,辛耘設備製造部門都處於虧損,7年平均每年燒掉200萬美元(約新台幣6,000萬元),7年間合計虧掉超過4億元。2010年,辛耘設備製造部門開始轉虧為盈,躋身半導體設備國產化大將之一。
聚焦利基
晶圓再生收穫大
2005年,辛耘決定跨入12吋晶圓再生市場。辛耘高層分析,公司過去在化學檢測分析、微粒子控制、濕製程清洗累積充裕的經驗,加上能自製設備,跨足12吋晶圓再生領域非常有利基。
辛耘的晶圓再生廠只花不到1年時間,就完成從建廠到取得客戶驗證的程序。
2007年底,辛耘成功取得全台灣12吋晶圓廠的品質認證,正準備於2008年量產大顯身手之際,卻又遭逢金融海嘯來襲、客戶對再生晶圓需求大降、市場價格大崩盤等嚴峻考驗。
辛耘的晶圓再生事業因此連續大虧3年,平均每年虧損1.2億元,創下辛耘成立以來的最大虧損項目。這讓許明棋至今回想起來,還忍不住要掉下眼淚。
然而,天無絕人之路。辛耘在金融海嘯期,以合理的價格併購了應用材料南科廠的晶圓再生部門,將買下的機台全數遷入辛耘的湖口廠。
這讓辛耘再生晶圓的月產能,從4萬片擴充到7萬片,正好迎接金融海嘯後的蓬勃市場需求。
如今辛耘再把生產瓶頸打開,目前晶圓再生月產能已拉升到10萬片,仍然供不應求。辛耘再生晶圓事業,已經進入歡呼收割期,再度擦亮公司的老招牌。
清大物理系畢業的謝宏亮,1979年創立辛耘之際,正逢台灣半導體產業開始萌芽。辛耘爭取到日本曝光機大廠佳能(Canon)的代理權,與漢民、科榮並列台灣最早成立的3家半導體設備代理公司。
辛耘隨後生意愈做愈大,陸續取得國外近50家原廠的設備及耗材代理權,前20年營運相當順利。然而,隨著原廠陸續收回代理權,讓當時專注於台灣市場、只固守半導體前段設備代理的辛耘,開始思考轉型之路。
2000年是辛耘經營策略轉向的分水嶺。當時面臨台灣半導體持續發展,經濟規模大到吸引原廠來台設立分公司,擠壓代理商生存空間的考驗。
辛耘先後經歷Canon、Tencor等大廠收回代理權、年營業額瞬間大減四、五成的衝擊,所幸隨後辛耘順利爭取到新的代理業務,彌補大廠收回代理的業績。
在「危機就是轉機」的正面思考下,辛耘決定不再固守台灣市場,選擇赴中國大陸開拓半導體設備代理市場。
2001年辛耘在上海浦東設立分公司,並創下第1年就賺錢的好成績。辛耘一舉拿下中芯國際、宏力半導體的兩家新廠,共計800萬美元(約新台幣2.4億元)的大訂單,相當於當時辛耘1年營業額的20%。
搶灘大陸
搭上高成長列車
辛耘成功地在大陸市場,打響代理業務的名聲,主要是因為搭上大陸官方正全力複製台灣發展半導體產業經驗的高速列車;辛耘則是在中國,全力複製當年公司在台灣成功的經驗。
辛耘除了在中國打開半導體設備代理的新戰線,也在台灣拓展TFT- LCD面板,以及測試、封裝等半導體後段的新領域代理市場。
嫻熟於設備代理業務的辛耘,由於資本小,在純做設備代理的階段,每年都賺超過1個股本。然而,辛耘不以做純代理為滿足,決心要跨入製造市場。
2002年辛耘開始跨入製造,由於過去完全沒有製造的經驗,最終是以慘賠出場。
辛耘總經理許明棋說,跨入製造之初,先是設立「零件清洗」廠;並展開電漿清洗設備研發。由於缺乏生產製造經驗,上述項業務,在2年內就認賠結束,花了上億元的「學費」。
儘管如此,辛耘仍不放棄要投入製造的理想。2003年投入半導體前段、全自動濕式清洗機台開發。2004年生產銷售予凸塊廠,雖然很快切入市場,但因為缺乏經濟規模,仍然難以獲利。
「投入製造是辛耘成立以來最大的噩夢」,2002年至2009年這7年,辛耘設備製造部門都處於虧損,7年平均每年燒掉200萬美元(約新台幣6,000萬元),7年間合計虧掉超過4億元。2010年,辛耘設備製造部門開始轉虧為盈,躋身半導體設備國產化大將之一。
聚焦利基
晶圓再生收穫大
2005年,辛耘決定跨入12吋晶圓再生市場。辛耘高層分析,公司過去在化學檢測分析、微粒子控制、濕製程清洗累積充裕的經驗,加上能自製設備,跨足12吋晶圓再生領域非常有利基。
辛耘的晶圓再生廠只花不到1年時間,就完成從建廠到取得客戶驗證的程序。
2007年底,辛耘成功取得全台灣12吋晶圓廠的品質認證,正準備於2008年量產大顯身手之際,卻又遭逢金融海嘯來襲、客戶對再生晶圓需求大降、市場價格大崩盤等嚴峻考驗。
辛耘的晶圓再生事業因此連續大虧3年,平均每年虧損1.2億元,創下辛耘成立以來的最大虧損項目。這讓許明棋至今回想起來,還忍不住要掉下眼淚。
然而,天無絕人之路。辛耘在金融海嘯期,以合理的價格併購了應用材料南科廠的晶圓再生部門,將買下的機台全數遷入辛耘的湖口廠。
這讓辛耘再生晶圓的月產能,從4萬片擴充到7萬片,正好迎接金融海嘯後的蓬勃市場需求。
如今辛耘再把生產瓶頸打開,目前晶圓再生月產能已拉升到10萬片,仍然供不應求。辛耘再生晶圓事業,已經進入歡呼收割期,再度擦亮公司的老招牌。
受惠於半導體廠擴增高階製程、LED廠持續轉進高亮度PSS晶粒領域,設備廠辛耘(3583)訂單滿手,其中LED濕製程設備的急單更出現供不應求熱況。辛耘昨(8)日公告9月營收達2.61億元,較上月大幅成長50.35%,年增9.47%,創單月新高紀錄。
辛耘業績進入年底入帳高峰期,累計今年前3季營收12.88億元,年增9%。法人估計,辛耘在手訂單總額應已逾10億元,將陸續出貨到2013年第1季。辛耘昨天在興櫃參考價為27.3元。
受惠於台積電、晶電等半導體和LED廠擴產高階製程,辛耘今年首度交出上半年獲利成績單後,9月業績又創下歷史新高,來到2.61億元。由於訂單接單量回溫,辛耘在手訂單已排至明年初,業績將持續維持高檔,第4季可望表現優於第3季。
辛耘第3季營收6.02億元,優於法人預估的5.15億元,較第2季的3.94億元大增52.63%。法人估計,第4季是傳統的設備入帳旺季,營收將會衝頂,單季營收上看7億元,今年全年每股獲利將優於去年。
辛耘表示,近期半導體設備產業景氣出現落底回升跡象,包括先進製程擴產需求的設備訂單,從6、7月間開始加速,目前辛耘自製設備訂單能見度約排到12月,有部分產品交貨時程更看到明年第1季,因此對於下半年營運看法樂觀。
辛耘投入自製半導體設備機台開發,是以前段濕製程設備與先進封裝濕製程設備為主。
辛耘業績進入年底入帳高峰期,累計今年前3季營收12.88億元,年增9%。法人估計,辛耘在手訂單總額應已逾10億元,將陸續出貨到2013年第1季。辛耘昨天在興櫃參考價為27.3元。
受惠於台積電、晶電等半導體和LED廠擴產高階製程,辛耘今年首度交出上半年獲利成績單後,9月業績又創下歷史新高,來到2.61億元。由於訂單接單量回溫,辛耘在手訂單已排至明年初,業績將持續維持高檔,第4季可望表現優於第3季。
辛耘第3季營收6.02億元,優於法人預估的5.15億元,較第2季的3.94億元大增52.63%。法人估計,第4季是傳統的設備入帳旺季,營收將會衝頂,單季營收上看7億元,今年全年每股獲利將優於去年。
辛耘表示,近期半導體設備產業景氣出現落底回升跡象,包括先進製程擴產需求的設備訂單,從6、7月間開始加速,目前辛耘自製設備訂單能見度約排到12月,有部分產品交貨時程更看到明年第1季,因此對於下半年營運看法樂觀。
辛耘投入自製半導體設備機台開發,是以前段濕製程設備與先進封裝濕製程設備為主。
台積電(2330)、日月光及矽品等大廠,積極布局3D IC封裝市場。全球半導體設備龍頭大廠美商應用材料規劃2至3年後推出3D IC封裝量產機台上市,溼製程國產設備廠辛耘則搶在今年底,推出試產機台上市。
2012台北國際半導體展熱鬧開展,隨著行動裝置輕薄短小的趨勢,半導體製程微縮成為晶圓製程的熱門課題,3D IC封裝更是成為各大廠兵家必爭之地,設備廠也摩拳擦掌準備搶進供應鏈。
應材企業副總裁暨台灣區總裁余定陸昨(6)日表示,3D IC 封裝的標準尚未定於一尊,但各家廠商早已展開鴨子划水的緊密開發,應材也不例外。應材與新加坡微電子研究院合作,在新加坡設立世界級的先進封裝卓越中心,要搶進先進3D 晶片封裝市場。
余定陸指出,3D晶片封裝預計將為半導體產業帶來重大轉變,讓封裝體積更小封、降低耗電量並提高資料頻寬。目前看來,3D IC封裝設備將於2到3年後量產上市,來滿足行動裝置產品爆炸性的成長趨勢。
辛耘總經理許明棋表示,受惠半導體廠持續擴增高階製程、LED廠則持續轉進高亮度PSS晶粒領域,帶動公司8月業績維持高檔水位,營收達1.74億元,創下今年次高。隨著7 、8月訂單接單量回溫,接單量已排至明年初。目前看來,持續維持高檔;第4季可望表現優於本季。
法人估計第3季營收將達5.15億元,季增逾三成,第4季通常為設備入帳旺季,營收將會衝頂,單季營收將上看6億元,全年每股獲利將優於去年。
辛耘今年參加「台北國際半導體展」所展示的自製半導體設備機台,是以前段濕製程設備與先進封裝濕製程設備為主;先進封裝製程上,辛耘則專攻於立體堆疊IC(3D IC)先進封裝濕製程技術,目前產品陸續送交客戶認證中。
2012台北國際半導體展熱鬧開展,隨著行動裝置輕薄短小的趨勢,半導體製程微縮成為晶圓製程的熱門課題,3D IC封裝更是成為各大廠兵家必爭之地,設備廠也摩拳擦掌準備搶進供應鏈。
應材企業副總裁暨台灣區總裁余定陸昨(6)日表示,3D IC 封裝的標準尚未定於一尊,但各家廠商早已展開鴨子划水的緊密開發,應材也不例外。應材與新加坡微電子研究院合作,在新加坡設立世界級的先進封裝卓越中心,要搶進先進3D 晶片封裝市場。
余定陸指出,3D晶片封裝預計將為半導體產業帶來重大轉變,讓封裝體積更小封、降低耗電量並提高資料頻寬。目前看來,3D IC封裝設備將於2到3年後量產上市,來滿足行動裝置產品爆炸性的成長趨勢。
辛耘總經理許明棋表示,受惠半導體廠持續擴增高階製程、LED廠則持續轉進高亮度PSS晶粒領域,帶動公司8月業績維持高檔水位,營收達1.74億元,創下今年次高。隨著7 、8月訂單接單量回溫,接單量已排至明年初。目前看來,持續維持高檔;第4季可望表現優於本季。
法人估計第3季營收將達5.15億元,季增逾三成,第4季通常為設備入帳旺季,營收將會衝頂,單季營收將上看6億元,全年每股獲利將優於去年。
辛耘今年參加「台北國際半導體展」所展示的自製半導體設備機台,是以前段濕製程設備與先進封裝濕製程設備為主;先進封裝製程上,辛耘則專攻於立體堆疊IC(3D IC)先進封裝濕製程技術,目前產品陸續送交客戶認證中。
受惠於大客戶台積電、晶電的加持,辛耘(3583)站穩半導體及LED設備市場,並跨足晶圓再生市場有成,上半年財報交出每股稅後純益0.16元,是上半年首度交出獲利成績,董事長謝宏亮表示,對下半年景氣展望審慎樂觀。
辛耘將於10月申請股票上市,規劃2013年第1季上市掛牌。
辛耘因為設備採驗收入帳方式,以往業績大多集中在下半年,但今年上半年合併營收9.57億元,稅後純益1,200萬元,每股純益0.16元,毛利率達35%,較去年同期的30%增加。以下是專訪紀要:
問:辛耘從半導體設備代理起家,近年跨入製造的成效?
答:辛耘於1979年10月成立,初期以半導體設備代理為主,後來代理產品線延申至LED、太陽能、LCD與化學分析儀器等領域。考量到設備代理商業績若很好,原廠會收回自己做;業績做不好,原廠會撤換代理商,因此在2004年設立新竹湖口工廠,跨足到半導體、LCD與LED設備的研發製造,並成功爭取到國內晶圓代工、LCD與LED客戶訂單。目前國內主要半導體廠與國內前5大LED業者,都與辛耘有業務合作關係。
辛耘研發製造的設備,是以半導體與LED前段濕製程設備為主。半導體前段製程是指晶圓在無塵室的生產製造過程,需配合各種化學藥劑及物理/化學反應、無塵室的高潔淨度要求、精密的軟硬體整合程序控制等,製程複雜性高,進入門檻較高。目前除少數元件進口外,已能自行設計、組裝及完成軟/硬體整合,已廣泛應用於半導體先進製程(12吋/90奈米)及LED晶圓製造。
業績旺 毛利升
問:今年首度交出上半年獲利成績單,成長的動力?
答:由於傳統上設備是採驗收入帳,因此業績大多集中在下半年。去年9月辛耘合併轉投資辛耘晶技的再生晶圓業務後,今年上半年展現成效。由於半導體製造客戶持續投入先進製程,加上矽晶圓材料價格上漲,半導體業者因成本壓力,提高再生晶圓的需求量,帶動辛耘上半年稅後純益首度轉虧為盈。
上半年毛利率達35%,比去年同期成長5%。毛利率上升,除因12吋再生晶圓生產線稼動率達滿載,展現經濟規模效益外,12吋再生晶圓平均產品售價(ASP)持續上揚,也是原因之一。目前辛耘再生晶圓月產能達10萬片,市占率近四成。
近2年晶圓代工產業大幅擴充資本支出,與研發及擴充先進製程有關,再生晶圓具備可以重複使用特性,不僅能降低半導體廠的營運成本,且本地生產的再生晶圓存貨周轉率高,運費成本降低,都有助提升本土化經營優勢。
新產品 動能強
再生晶圓的市場另一成長動力來自於半導體業者投入先進製程,朝向更微型化發展時,對於精度要求的複雜度考量下,將增加製程中的監控頻率,使製程中控片使用量增加,間接帶動再生晶圓需求。
問:半導體大廠釋出第4季景氣走軟看法,辛耘對下半年的營運展望?
答:以往辛耘上、下半年的業績比為4比6,以主要客戶持續擴大資本支出來看,下半年代理設備暨自製機台,對辛耘產生的營收貢獻將符合預期。在自製機台方面,除持續出貨的半導體暨LED前段濕製程設備,下半年起技術門檻更高的單片晶圓濕製程設備,以及立體堆疊IC(3D IC)封裝濕製程設備,將開始送交客戶進行認證,將是未來一大成長動能。
隨著產品多元化,展望下半年,維持審慎樂觀看法,主因智慧型手機與Ultrabook等新機種陸續推出,加上Win8作業系統刺激消費者換機需求,下游廠商備貨力道有機會升溫。
另外,12吋再生晶圓將持續挹注營收,目前再生晶圓生產線稼動率滿載,預期產能滿載情況可持續至今年底。辛耘將觀察半導體客戶實際需求的長線變動趨勢,只要業界需求往上,將快速擴產因應客戶需求。
辛耘將於10月申請股票上市,規劃2013年第1季上市掛牌。
辛耘因為設備採驗收入帳方式,以往業績大多集中在下半年,但今年上半年合併營收9.57億元,稅後純益1,200萬元,每股純益0.16元,毛利率達35%,較去年同期的30%增加。以下是專訪紀要:
問:辛耘從半導體設備代理起家,近年跨入製造的成效?
答:辛耘於1979年10月成立,初期以半導體設備代理為主,後來代理產品線延申至LED、太陽能、LCD與化學分析儀器等領域。考量到設備代理商業績若很好,原廠會收回自己做;業績做不好,原廠會撤換代理商,因此在2004年設立新竹湖口工廠,跨足到半導體、LCD與LED設備的研發製造,並成功爭取到國內晶圓代工、LCD與LED客戶訂單。目前國內主要半導體廠與國內前5大LED業者,都與辛耘有業務合作關係。
辛耘研發製造的設備,是以半導體與LED前段濕製程設備為主。半導體前段製程是指晶圓在無塵室的生產製造過程,需配合各種化學藥劑及物理/化學反應、無塵室的高潔淨度要求、精密的軟硬體整合程序控制等,製程複雜性高,進入門檻較高。目前除少數元件進口外,已能自行設計、組裝及完成軟/硬體整合,已廣泛應用於半導體先進製程(12吋/90奈米)及LED晶圓製造。
業績旺 毛利升
問:今年首度交出上半年獲利成績單,成長的動力?
答:由於傳統上設備是採驗收入帳,因此業績大多集中在下半年。去年9月辛耘合併轉投資辛耘晶技的再生晶圓業務後,今年上半年展現成效。由於半導體製造客戶持續投入先進製程,加上矽晶圓材料價格上漲,半導體業者因成本壓力,提高再生晶圓的需求量,帶動辛耘上半年稅後純益首度轉虧為盈。
上半年毛利率達35%,比去年同期成長5%。毛利率上升,除因12吋再生晶圓生產線稼動率達滿載,展現經濟規模效益外,12吋再生晶圓平均產品售價(ASP)持續上揚,也是原因之一。目前辛耘再生晶圓月產能達10萬片,市占率近四成。
近2年晶圓代工產業大幅擴充資本支出,與研發及擴充先進製程有關,再生晶圓具備可以重複使用特性,不僅能降低半導體廠的營運成本,且本地生產的再生晶圓存貨周轉率高,運費成本降低,都有助提升本土化經營優勢。
新產品 動能強
再生晶圓的市場另一成長動力來自於半導體業者投入先進製程,朝向更微型化發展時,對於精度要求的複雜度考量下,將增加製程中的監控頻率,使製程中控片使用量增加,間接帶動再生晶圓需求。
問:半導體大廠釋出第4季景氣走軟看法,辛耘對下半年的營運展望?
答:以往辛耘上、下半年的業績比為4比6,以主要客戶持續擴大資本支出來看,下半年代理設備暨自製機台,對辛耘產生的營收貢獻將符合預期。在自製機台方面,除持續出貨的半導體暨LED前段濕製程設備,下半年起技術門檻更高的單片晶圓濕製程設備,以及立體堆疊IC(3D IC)封裝濕製程設備,將開始送交客戶進行認證,將是未來一大成長動能。
隨著產品多元化,展望下半年,維持審慎樂觀看法,主因智慧型手機與Ultrabook等新機種陸續推出,加上Win8作業系統刺激消費者換機需求,下游廠商備貨力道有機會升溫。
另外,12吋再生晶圓將持續挹注營收,目前再生晶圓生產線稼動率滿載,預期產能滿載情況可持續至今年底。辛耘將觀察半導體客戶實際需求的長線變動趨勢,只要業界需求往上,將快速擴產因應客戶需求。
辛耘(3583)創辦人暨董事長謝宏亮在清華大學時是唸物理,雖然投入科技產業,但相當熱衷藝術文化,舉凡音樂、繪畫、雕塑等,都在他的收藏之列,是一名個深具人文關懷的科技人。
謝宏亮行事低調、處世淡定,但相當熱愛對藝術文化,辛耘自建的新竹辦公大樓,謝宏亮也親自參與建築設計到細部規劃,地下室陳列著是雕塑及油畫等收藏作品,充分展現出他的低調奢華。
謝宏亮收藏藝術品已有近30年,去年響應清華大學慶祝百周年校慶,他慷慨捐出個人收藏的羅丹「沈思者」大型銅雕全球限量作品。根據藝術品鑑價師表示,這尊作品的市場價格至少達數千萬元。
謝宏亮認為,藝術品原本就是要展示於大眾面前,他只是暫時的收藏者,能夠捐贈予母校清大,也是回饋社會的最佳體現。
在辛耘資深員工眼中,謝宏亮是一位脾氣溫和,充分授權,但也要求完美的董事長。只有各事業處專業經理人遇到經營問題、或業務拓展停滯時,他才會扮演教練的角色,提供財務、人脈等各方面的協助。
謝宏亮對人文的深度關懷,也展現在塑立企業文化、向校園扎根的人才培育等方面。據了解,台灣有設計學院的大學院校,大都接受過謝宏亮個人一次性的基金捐款,他一直默默為培育台灣設計人才奉獻。
2009年初,辛耘首度面臨訂單瞬間消失的困境,當時人資主管提出裁員因應的策略,被謝宏亮一口否決,他決定自己帶頭減薪五成,高階主管減薪15%,共體時艱。
謝宏亮堅持不裁員,也不實施無薪假,就是要以照顧員工列為第一優先。
謝宏亮也很重視提升員工的人文素養與修為,並將生活品德、同事互動、基本禮儀等項目納入要求。一年規劃4次員工教育訓練,邀請專業講師針對溝通、行為、人文素養等議題開課,這項課程都列為「必修」。
白手起家創業的謝宏亮,總是用:「辛勤耕耘」來介紹辛耘企業。辛耘創立33年後,決定申請股票上市,邁向資本市場。這也讓原本低調的謝宏亮首度站上鎂光燈前,可能是他始料未及的事情。
謝宏亮行事低調、處世淡定,但相當熱愛對藝術文化,辛耘自建的新竹辦公大樓,謝宏亮也親自參與建築設計到細部規劃,地下室陳列著是雕塑及油畫等收藏作品,充分展現出他的低調奢華。
謝宏亮收藏藝術品已有近30年,去年響應清華大學慶祝百周年校慶,他慷慨捐出個人收藏的羅丹「沈思者」大型銅雕全球限量作品。根據藝術品鑑價師表示,這尊作品的市場價格至少達數千萬元。
謝宏亮認為,藝術品原本就是要展示於大眾面前,他只是暫時的收藏者,能夠捐贈予母校清大,也是回饋社會的最佳體現。
在辛耘資深員工眼中,謝宏亮是一位脾氣溫和,充分授權,但也要求完美的董事長。只有各事業處專業經理人遇到經營問題、或業務拓展停滯時,他才會扮演教練的角色,提供財務、人脈等各方面的協助。
謝宏亮對人文的深度關懷,也展現在塑立企業文化、向校園扎根的人才培育等方面。據了解,台灣有設計學院的大學院校,大都接受過謝宏亮個人一次性的基金捐款,他一直默默為培育台灣設計人才奉獻。
2009年初,辛耘首度面臨訂單瞬間消失的困境,當時人資主管提出裁員因應的策略,被謝宏亮一口否決,他決定自己帶頭減薪五成,高階主管減薪15%,共體時艱。
謝宏亮堅持不裁員,也不實施無薪假,就是要以照顧員工列為第一優先。
謝宏亮也很重視提升員工的人文素養與修為,並將生活品德、同事互動、基本禮儀等項目納入要求。一年規劃4次員工教育訓練,邀請專業講師針對溝通、行為、人文素養等議題開課,這項課程都列為「必修」。
白手起家創業的謝宏亮,總是用:「辛勤耕耘」來介紹辛耘企業。辛耘創立33年後,決定申請股票上市,邁向資本市場。這也讓原本低調的謝宏亮首度站上鎂光燈前,可能是他始料未及的事情。
受惠於大客戶台積電、晶電的加持,興櫃廠商辛耘(3583)站穩半導體及LED設備市場,並跨足晶圓再生市場有成。辛耘以往設備採驗收入帳,業績大多集中在下半年,昨(30)日公布上半年財報,每股稅後純益0.16元,是近5年首度在上半年交出獲利成績單。
辛耘將於10月送件申請股票上市,規劃2013年第1季掛牌。辛耘表示,對下半年維持審慎樂觀看法,主因智慧型手機與Ultrabook等新機種陸續推出,以及Win8作業系統刺激消費者換機需求,下游廠商備貨力道有機會升溫。
辛耘4年前還有九成營收來自代理設備業務,預期明年自有製造產品的設備與再生晶圓合計比重可望突破五成,成為主要業務。辛耘指出,中國大陸明年有不少8吋晶圓廠開始建置生產線,南韓三星與SK Hynix等記憶體大廠也將在大陸設置12吋廠生產Flash產品,都是辛耘的商機。
辛耘成立33年,早年以半導體設備代理為主,後來代理產品線擴及LED、太陽能、LCD與化學分析儀器等領域。2004年跨入半導體、LCD與LED設備的研發製造,以半導體與LED前段濕製程設備為主。辛耘自製設備已打入台積電、晶電等半導體及LED產業供應鏈。
辛耘近年大力擴產的「再生晶圓製造」,是2006年投資辛耘晶技而新增的業務,辛耘晶技去年9月併入辛耘,位於新竹湖口的12吋再生晶圓廠,是國內唯一銅製程與非銅製程分離工廠的再生晶圓廠,今年第2季產能已拉升到月產10萬片,市占率近四成。
近兩年晶圓代工業者大幅擴充資本支出,主要與研發及擴充先進製程有關,受惠於高階製程IDM釋單趨勢,再生晶圓具備可以重複使用特性,可降低半導體廠營運成本。
辛耘將於10月送件申請股票上市,規劃2013年第1季掛牌。辛耘表示,對下半年維持審慎樂觀看法,主因智慧型手機與Ultrabook等新機種陸續推出,以及Win8作業系統刺激消費者換機需求,下游廠商備貨力道有機會升溫。
辛耘4年前還有九成營收來自代理設備業務,預期明年自有製造產品的設備與再生晶圓合計比重可望突破五成,成為主要業務。辛耘指出,中國大陸明年有不少8吋晶圓廠開始建置生產線,南韓三星與SK Hynix等記憶體大廠也將在大陸設置12吋廠生產Flash產品,都是辛耘的商機。
辛耘成立33年,早年以半導體設備代理為主,後來代理產品線擴及LED、太陽能、LCD與化學分析儀器等領域。2004年跨入半導體、LCD與LED設備的研發製造,以半導體與LED前段濕製程設備為主。辛耘自製設備已打入台積電、晶電等半導體及LED產業供應鏈。
辛耘近年大力擴產的「再生晶圓製造」,是2006年投資辛耘晶技而新增的業務,辛耘晶技去年9月併入辛耘,位於新竹湖口的12吋再生晶圓廠,是國內唯一銅製程與非銅製程分離工廠的再生晶圓廠,今年第2季產能已拉升到月產10萬片,市占率近四成。
近兩年晶圓代工業者大幅擴充資本支出,主要與研發及擴充先進製程有關,受惠於高階製程IDM釋單趨勢,再生晶圓具備可以重複使用特性,可降低半導體廠營運成本。
受惠於大客戶台積電、晶電加持,興櫃廠商辛耘(3583)站穩半導體及LED設備市場,並跨足晶圓再生市場有成。因設備採驗收入帳,辛耘以往業績大多集中在下半年,今年上半年首度交出獲利成績單。辛耘將於10月送件申請上市,規劃2013年第1季掛牌。
辛耘董事長謝宏亮表示,對下半維持審慎樂觀看法,主因智慧型手機與Ultrabook等新機種陸續推出,以及Win8作業系統刺激消費者換機需求,下游廠商備貨力道有機會升溫。
辛耘總經理許明棋表示,辛耘4年前有九成營收來自代理設備業務,預期明年自有製造產品的設備與再生晶圓合計比重可望突破五成,成為主要業務之一。
大陸明年有不少8吋晶圓廠開始建置生產線,南韓三星與SK Hynix等記憶體大廠也將在大陸設立12吋廠,生產Flash產品,都是辛耘的商機。
辛耘2011年合併營收27.61億元,年增21.3%,去年合併稅後純益7,700萬元,較前年556萬元大幅成長,每股稅後純益1.21元。
辛耘上半年非合併營收6.86億元,年增32%。
辛耘早年以半導體設備代理為主,後來產品線擴及LED、太陽能、LCD與化學分析儀器等領域。
2004年跨入半導體、LCD與LED設備研發製造,以半導體與LED前段濕製程設備為主。辛耘自製設備已打入台積電、晶電等半導體及LED產業供應鏈。
辛耘近年大力擴展「再生晶圓製造」業務,新竹湖口的12吋再生晶圓廠,是國內唯一銅製程與非銅製程分離工廠的再生晶圓廠,今年第2季產能已拉升到月產10萬片,市占率近四成。
辛耘表示,今年底可望開發出單晶圓技術及批次轉動式12吋溼製程設備,新產品明年量產上市,成為挹注營收獲利的新動能。
辛耘董事長謝宏亮表示,對下半維持審慎樂觀看法,主因智慧型手機與Ultrabook等新機種陸續推出,以及Win8作業系統刺激消費者換機需求,下游廠商備貨力道有機會升溫。
辛耘總經理許明棋表示,辛耘4年前有九成營收來自代理設備業務,預期明年自有製造產品的設備與再生晶圓合計比重可望突破五成,成為主要業務之一。
大陸明年有不少8吋晶圓廠開始建置生產線,南韓三星與SK Hynix等記憶體大廠也將在大陸設立12吋廠,生產Flash產品,都是辛耘的商機。
辛耘2011年合併營收27.61億元,年增21.3%,去年合併稅後純益7,700萬元,較前年556萬元大幅成長,每股稅後純益1.21元。
辛耘上半年非合併營收6.86億元,年增32%。
辛耘早年以半導體設備代理為主,後來產品線擴及LED、太陽能、LCD與化學分析儀器等領域。
2004年跨入半導體、LCD與LED設備研發製造,以半導體與LED前段濕製程設備為主。辛耘自製設備已打入台積電、晶電等半導體及LED產業供應鏈。
辛耘近年大力擴展「再生晶圓製造」業務,新竹湖口的12吋再生晶圓廠,是國內唯一銅製程與非銅製程分離工廠的再生晶圓廠,今年第2季產能已拉升到月產10萬片,市占率近四成。
辛耘表示,今年底可望開發出單晶圓技術及批次轉動式12吋溼製程設備,新產品明年量產上市,成為挹注營收獲利的新動能。
半導體設備廠辛耘(3583)因LED代理及半導體濕式製程遞延,加上12吋晶圓再生需求暢旺,法人估計,下半年營運可望較上半年倍數成長,該公司計畫10月送件申請,可望於明年第1季掛牌上市。
辛耘表示,公司產品主要分三大類,代理設備及測試儀器、自有產品設備及半導體晶圓再生,其中代理設備因中國市場LED恢復擴產,濕式製程則因第1、2季的營收遞延至今年第4季,而公司去年9月1日併入營收的晶圓再生製造,也因公司主攻12吋的晶圓再生,在台擁有80至90%的市佔,在半導體廠擴大12吋晶圓投片量的同時,對辛耘再生晶圓的需求同步增溫。
公司今年1至6月營收6.86億元,公司三大產品線齊步成長,法人估計,公司上下半年比重為3.5比6.5,全年營收挑戰20億元,年成長約10%上下。
辛耘表示,公司產品主要分三大類,代理設備及測試儀器、自有產品設備及半導體晶圓再生,其中代理設備因中國市場LED恢復擴產,濕式製程則因第1、2季的營收遞延至今年第4季,而公司去年9月1日併入營收的晶圓再生製造,也因公司主攻12吋的晶圓再生,在台擁有80至90%的市佔,在半導體廠擴大12吋晶圓投片量的同時,對辛耘再生晶圓的需求同步增溫。
公司今年1至6月營收6.86億元,公司三大產品線齊步成長,法人估計,公司上下半年比重為3.5比6.5,全年營收挑戰20億元,年成長約10%上下。
辛耘企業成立於1979年,為台灣半導體產業中最具歷史與經驗的供應商之一,公司發展至今憑藉著多元的軟硬體產品及專業快速的售後服務,已在台灣、大陸、新加坡建立了優良口碑,並在今年3月掛牌興櫃。2012台北國際光電展辛耘企業特別展出在LED前段到後段製程的解決方案、太陽能與LCD設備,以提供客戶光電相關全方位的服務。
辛耘企業在早期是一家以代理進口半導體產品為主要營業項目的供應商,隨著事業體擴張,開始投入研發經費及設立生產工廠,至今已陸續發展出許多半導體、LED、太陽能及砷化鉀前段、後段製程設備,包括:濕製程清洗、蝕刻、高溫、黃光顯影、光阻去除、去蠟、電鍍化鍍、乾燥機台及LED導光板模仁雷射雕刻機等,且以自有品牌「SCIENTECH」製程設備產品成功打入市場。
另外更值得一提的是,辛耘企業在2005年時正式著手12吋晶圓再生服務,也顯示出辛耘企業專精服務領域與研發技術能力又更上一層樓。
目前辛耘企業全台灣包含總部、研發生產工廠及服務處共設有7個據點,另海外在美國、上海與新加坡也設有辦事處,其中特別重視大陸市場的拓展,目前已於北京、天津、重慶、武漢、無錫、上海、深圳、昆明、濟寧等設有服務據點,未來持續擴張版圖,以強化服務客戶的品質與速度。
辛耘在董事長謝宏亮的帶領下穩健茁壯,目前已掛牌興櫃,預計於2013年初正式上市。
辛耘企業在早期是一家以代理進口半導體產品為主要營業項目的供應商,隨著事業體擴張,開始投入研發經費及設立生產工廠,至今已陸續發展出許多半導體、LED、太陽能及砷化鉀前段、後段製程設備,包括:濕製程清洗、蝕刻、高溫、黃光顯影、光阻去除、去蠟、電鍍化鍍、乾燥機台及LED導光板模仁雷射雕刻機等,且以自有品牌「SCIENTECH」製程設備產品成功打入市場。
另外更值得一提的是,辛耘企業在2005年時正式著手12吋晶圓再生服務,也顯示出辛耘企業專精服務領域與研發技術能力又更上一層樓。
目前辛耘企業全台灣包含總部、研發生產工廠及服務處共設有7個據點,另海外在美國、上海與新加坡也設有辦事處,其中特別重視大陸市場的拓展,目前已於北京、天津、重慶、武漢、無錫、上海、深圳、昆明、濟寧等設有服務據點,未來持續擴張版圖,以強化服務客戶的品質與速度。
辛耘在董事長謝宏亮的帶領下穩健茁壯,目前已掛牌興櫃,預計於2013年初正式上市。
國泰證券繼今年3月主辦誠品生活登錄興櫃後,日前再宣布輔導半導體及光電先進製程設備廠商「辛耘企業」,積極展現拓展承銷業務之企圖心。
辛耘主要從事晶圓再生服務、半導體及光電業前後段濕製程設備研發製造與設備代理,包括半導體、化學生技、LED、Solar、LCD、封裝測試等設備。
辛耘目前為國內12吋再生晶圓業務之領導廠商之一,核心技術源自原有清洗製程及設備開發技術。
此外,辛耘也是國內極少數半導體先進製程自有品牌設備製造商,致力於開發半導體及光電前後段濕製程設備。
辛耘預定在今年第4季申請上市,預期明年第1季掛牌,鑑於辛耘有獲利穩定的再生晶圓業務及設備代理,加上將是國內第1家進入資本市場的半導體前後段濕製程自有品牌設備製造商,未來業績表現值得期待。
國泰證券在董事長朱士廷與總經理左麗玲的帶領下,以積極發掘優質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為目標。
目前資本市場承銷業務已逐步開花結果,將進一步提昇國泰證券在承銷市場的能見度與市占率。
辛耘主要從事晶圓再生服務、半導體及光電業前後段濕製程設備研發製造與設備代理,包括半導體、化學生技、LED、Solar、LCD、封裝測試等設備。
辛耘目前為國內12吋再生晶圓業務之領導廠商之一,核心技術源自原有清洗製程及設備開發技術。
此外,辛耘也是國內極少數半導體先進製程自有品牌設備製造商,致力於開發半導體及光電前後段濕製程設備。
辛耘預定在今年第4季申請上市,預期明年第1季掛牌,鑑於辛耘有獲利穩定的再生晶圓業務及設備代理,加上將是國內第1家進入資本市場的半導體前後段濕製程自有品牌設備製造商,未來業績表現值得期待。
國泰證券在董事長朱士廷與總經理左麗玲的帶領下,以積極發掘優質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為目標。
目前資本市場承銷業務已逐步開花結果,將進一步提昇國泰證券在承銷市場的能見度與市占率。
國泰證券繼今年3月主辦誠品生活登錄興櫃後,今(23)日將宣布半導體及光電先進製程設備廠商辛耘企業(3583-TW)以每股30元登錄興櫃交易。
辛耘預定今年第四季申請上市,明年第一季掛牌。2011年辛耘合併營收為27. 61億元,毛利率31%。
辛耘預定今年第四季申請上市,明年第一季掛牌。2011年辛耘合併營收為27. 61億元,毛利率31%。
據金管會統計,今年以來至7月21日為止,共有中國廣播公司以及之前曾是股票上市公司的優美、環隆電器等21家公司,都已經向金管會申請撤銷公開發行,在這些公司撤銷股票公開發行之後,未來投資人已無法公開資訊觀測站中,看到這些公司財務、業務等相關資料。
今年向金管會申報股票不再公開發行的公司有台新票券金融、立格鋁業、英保達、新世紀資通、優美、環隆電器、義鎧科技、逸凡科技、繁葵國際醫療生技集團、同泰電子科技、禾鴻科技、知光能源科技、雅新實業、中國廣播、兆宏電子、緯晉工業、一品光學、期美科技、辛耘企業、伸昌電機、程智科技等。
今年向金管會申報股票不再公開發行的公司有台新票券金融、立格鋁業、英保達、新世紀資通、優美、環隆電器、義鎧科技、逸凡科技、繁葵國際醫療生技集團、同泰電子科技、禾鴻科技、知光能源科技、雅新實業、中國廣播、兆宏電子、緯晉工業、一品光學、期美科技、辛耘企業、伸昌電機、程智科技等。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