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台新證券 | 2025/05/05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6,924,124,440元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23534956 | 郭嘉宏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詳細報價連結 |
2020年12月14日
星期一
星期一
郭嘉宏 台新證券董事長 新創掛牌 資訊揭露擺第一 |台新證券
後疫情時代來臨,舊經濟與新經濟間出現明顯消長,台新證券董事長郭嘉宏認為,台灣資本市場思考邏輯必須調整,日前推出的新創板立意很好,但最重要的關鍵在於真正做到「資訊揭露」。
針對近來網紅透過網路或新科技,談論或教導年輕族群投資股票等金融商品的風潮盛行,郭嘉宏指出,這現象或許違反現行規範,但新經濟架構興起後,所能創造的事業遠超乎想像,建議政府應適時修改相關法令,以跟上時代潮流。
疫情效應 產業變革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衝擊既有的生產、消費、貿易、金融等層面,但相對網路、綠能等新經濟則逆勢突圍,以美股來看,航空、石油等舊經濟股走勢疲軟,科技五大龍頭FAAMG、特斯拉(Tesla)、Zoom等股價表現亮眼。
在花旗、瑞銀等國際大型投資銀行資歷超過26年的郭嘉宏指出,類似亞馬遜或特斯拉等新經濟代表個股,上市前處於虧損狀態,即使IPO後仍有一段時間不賺錢,但美國紐約證交所可以接受這樣的企業掛牌。
相對而言,以往國內企業申請上市櫃,必須符合一定的業務、財務條件,郭嘉宏舉例,Gogoro這種尚未獲利,但很紅的公司,如要在台灣掛牌,就得另外設計一個板,就像推出新創板的用意,「不是看過去EPS多少,而是用估值(Valuation)來看」,這在歐美、香港已實行一段時間。
台股結構仍以散戶投資人為主,如果讓未獲利的企業上市,未來是否會造成類似元大石油正2、TDR的爭議?
郭嘉宏說,真正問題在於台灣屬於大陸法系,通常採用正面表列,也就是規定可以做的才能做,因此沒有英美法系的彈性。
郭嘉宏直言,單是邏輯不同,金融商品的發展就完全不一樣,以企業資訊揭露(Disclosure)來看,日前驚爆高層掏空公司的康友-KY,雖然都有按照法令規定做,但事實上,公司真正該揭露的資訊都沒揭露。
在香港的上市公開說明書,都是由律師撰寫,如果必須揭露的資訊,一定會強烈建議承銷的投行必須註明,不然會有刑責的風險,反觀台灣則由承銷證券商自己寫,在生意考量下最後當然能不寫就不寫,郭嘉宏說,兩地在出發點上就完全不一樣。
避重就輕 執行不力
他又舉出多年前還在國外投行時,替華映發行全球存託憑證(GDR)的案例,當初如果沒有募到這筆資金,就會出現財務危機,對於國外的律師來說,把「會倒閉」這個事實揭露出來非常重要,但國內承銷商可能只會揭露負債有多少,而不去提公司可能會倒閉的風險。
郭嘉宏直言,政府做了很多動作希望揭露可以更完善,但應該要實質上的問題,而非形式上的資訊,建議主管機關,如果在香港國安法上路後,台灣想承接相關財富管理等龐大商機,一定要先解決「資訊揭露」這個問題。
針對近來網紅透過網路或新科技,談論或教導年輕族群投資股票等金融商品的風潮盛行,郭嘉宏指出,這現象或許違反現行規範,但新經濟架構興起後,所能創造的事業遠超乎想像,建議政府應適時修改相關法令,以跟上時代潮流。
疫情效應 產業變革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衝擊既有的生產、消費、貿易、金融等層面,但相對網路、綠能等新經濟則逆勢突圍,以美股來看,航空、石油等舊經濟股走勢疲軟,科技五大龍頭FAAMG、特斯拉(Tesla)、Zoom等股價表現亮眼。
在花旗、瑞銀等國際大型投資銀行資歷超過26年的郭嘉宏指出,類似亞馬遜或特斯拉等新經濟代表個股,上市前處於虧損狀態,即使IPO後仍有一段時間不賺錢,但美國紐約證交所可以接受這樣的企業掛牌。
相對而言,以往國內企業申請上市櫃,必須符合一定的業務、財務條件,郭嘉宏舉例,Gogoro這種尚未獲利,但很紅的公司,如要在台灣掛牌,就得另外設計一個板,就像推出新創板的用意,「不是看過去EPS多少,而是用估值(Valuation)來看」,這在歐美、香港已實行一段時間。
台股結構仍以散戶投資人為主,如果讓未獲利的企業上市,未來是否會造成類似元大石油正2、TDR的爭議?
郭嘉宏說,真正問題在於台灣屬於大陸法系,通常採用正面表列,也就是規定可以做的才能做,因此沒有英美法系的彈性。
郭嘉宏直言,單是邏輯不同,金融商品的發展就完全不一樣,以企業資訊揭露(Disclosure)來看,日前驚爆高層掏空公司的康友-KY,雖然都有按照法令規定做,但事實上,公司真正該揭露的資訊都沒揭露。
在香港的上市公開說明書,都是由律師撰寫,如果必須揭露的資訊,一定會強烈建議承銷的投行必須註明,不然會有刑責的風險,反觀台灣則由承銷證券商自己寫,在生意考量下最後當然能不寫就不寫,郭嘉宏說,兩地在出發點上就完全不一樣。
避重就輕 執行不力
他又舉出多年前還在國外投行時,替華映發行全球存託憑證(GDR)的案例,當初如果沒有募到這筆資金,就會出現財務危機,對於國外的律師來說,把「會倒閉」這個事實揭露出來非常重要,但國內承銷商可能只會揭露負債有多少,而不去提公司可能會倒閉的風險。
郭嘉宏直言,政府做了很多動作希望揭露可以更完善,但應該要實質上的問題,而非形式上的資訊,建議主管機關,如果在香港國安法上路後,台灣想承接相關財富管理等龐大商機,一定要先解決「資訊揭露」這個問題。
上一則:櫃買活絡 迎掛牌潮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