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永豐餘消費品實業 | 2025/05/08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2,449,060,210元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22327037 | 何奕達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詳細報價連結 |
2020年11月16日
星期一
星期一
永豐餘進擊 獲利爆發 |永豐餘消費品實業
永豐餘(1907)因投資組合多元,成功分散風險,旗下生產醫療手套原料NBR(丁?乳膠)的子公司申豐今年營運因疫情反而暴衝;還有強化土地及資產活化,出售永豐實大陸北京廠及處分江陰廠土地使用權利益入帳,第3季合計貢獻業外利益達17.34億元。
永豐餘總經理蔡維力表示,由於業內業外發功,推升今年前三季大賺41.17億元,年增1.23倍,創同期新高。
在資產負債表方面,永豐餘轉型投控後,積極推動小金雞上市,子公司永豐實10月底登錄興櫃,第3季完成釋股作業。
永豐實釋股標售價格達39.5元,對照永豐餘原本財報是按永豐實淨值12.7元列帳,中間價差,透過釋股反映在永豐餘第3季財報上,推升每股淨值從去年底23.64元攀升至第3季的25.14元。
育成+活化
實現公司價值
蔡維力說,永豐餘有近百年歷史,「底子很厚」,公司正透過「育成」和「活化」等兩大方向,未來逐步實現公司真正價值。以下為專訪紀要:
問:永豐餘最近股價衝上20年新高,為何能在疫情下有逆勢成長表現?
答:最近股價較先前確實高,但若以絕對價值來看,這個就見仁見智。
以過去三年為例,永豐餘的P/B(股價淨值比)約在0.5倍至0.8倍,股價算是長期處在較低的區間,這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集團股的折價,綜觀各國大型集團股,旗下包含很多種產業的公司,複雜程度高,容易面臨每股淨值比市價還低的情況。
永豐餘旗下有控制力的子公司超過100家,除造紙本業有三家重要子公司,還有眾多轉投資,產業類別橫跨資訊科技(如永太、永道)、金融創投(如永豐金、證交所)、生醫(上智、太景)、材料類(申豐),對投資人而言,要了解永豐餘太辛苦,或許是永豐餘股票較不受青睞的原因。
另外,永豐餘的企業風格較低調穩健,較少和外界溝通,也使投資人興趣較低。
但多元投資組合的好處在這次疫情中充分展現。雖然有些子公司受疫情影響,但如申豐生產橡膠手套原料,化身「防疫概念股」,在疫情下業績突飛猛進;又如永豐實因旗下生產販售衛生紙和清潔用品,也是需求大增。整體而言,永豐餘在疫情期間重新獲得投資人青睞。
小金雞上市
加速轉型成長
問:永豐餘積極孵化小金雞上市,今年就有永道無線射頻標籤(揚州)向上海證交所遞件,還有永豐實和永豐餘工業用紙啟動釋股作業,為何在此時間點進行及目前的進度?
答:台灣投資人因為許多因素,給予投控公司的評價經常偏低,永豐餘希望逐步實現公司的真正價值,主要透過「育成」與「活化」兩大方向,推動小金雞上市就是育成的一環。
站在投控公司的立場,使命是將成熟的子公司分割獨立上市,希望透過多元籌資管道,支持各子公司加速轉型成長;另方面隨著子公司上市回收部分資金,可重新做下一輪投資。
目前永道的上市計畫由上海證交所審議中,將成為永豐餘集團第一家海外上市公司;永豐實10月底登錄興櫃,按規定明年興櫃滿六個月後就會送出上市申請;永豐餘工業用紙因組織架構還在調整,要花較長時間,預計明年會送公開發行。
問:子公司「永豐資財」10月更名為永豐餘建設開發公司,外界解讀為集團將啟動資產活化, 實情如何?
答:這就是兩大方向中的「活化」,永豐餘有近百年歷史,早期因造紙生產需要很多廠房,後來廠區逐漸整併,留下一些土地資產未充分利用開發。現在公司開始盤點,未來一些條件較成熟的閒置土地可能出售或開發;部分相對不是很成熟的土地,希望透過收租等方式為公司帶進收益。
根據財報的內容,目前最新的合併公司投資性不動產之公允價值約達到86億元。
挺循環經濟
成為企業DNA
問:永豐餘近年在循環經濟進行很多布局,成效如何?
答:永豐餘董事何壽川是少數學者兼工程師性格的企業家,對於造紙業背後的技術與原理認識很透徹,永豐餘最早期是利用農業的廢棄物甘蔗渣來造紙,循環經濟已變成公司的DNA。
這些對於永豐餘而言並不是Cost(成本),而是真正可以為公司帶來獲利,以去年底在新屋廠打造全台最大的沼氣發電系統為例,永豐餘將造紙製程排出的廢水轉換成有價值的沼氣(甲烷),可以發電,再以綠電型式賣回給台電,目前一個月可帶進約800萬元的收入,明年第二期完成,貢獻的收入還會再倍增。
永豐餘總經理蔡維力表示,由於業內業外發功,推升今年前三季大賺41.17億元,年增1.23倍,創同期新高。
在資產負債表方面,永豐餘轉型投控後,積極推動小金雞上市,子公司永豐實10月底登錄興櫃,第3季完成釋股作業。
永豐實釋股標售價格達39.5元,對照永豐餘原本財報是按永豐實淨值12.7元列帳,中間價差,透過釋股反映在永豐餘第3季財報上,推升每股淨值從去年底23.64元攀升至第3季的25.14元。
育成+活化
實現公司價值
蔡維力說,永豐餘有近百年歷史,「底子很厚」,公司正透過「育成」和「活化」等兩大方向,未來逐步實現公司真正價值。以下為專訪紀要:
問:永豐餘最近股價衝上20年新高,為何能在疫情下有逆勢成長表現?
答:最近股價較先前確實高,但若以絕對價值來看,這個就見仁見智。
以過去三年為例,永豐餘的P/B(股價淨值比)約在0.5倍至0.8倍,股價算是長期處在較低的區間,這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集團股的折價,綜觀各國大型集團股,旗下包含很多種產業的公司,複雜程度高,容易面臨每股淨值比市價還低的情況。
永豐餘旗下有控制力的子公司超過100家,除造紙本業有三家重要子公司,還有眾多轉投資,產業類別橫跨資訊科技(如永太、永道)、金融創投(如永豐金、證交所)、生醫(上智、太景)、材料類(申豐),對投資人而言,要了解永豐餘太辛苦,或許是永豐餘股票較不受青睞的原因。
另外,永豐餘的企業風格較低調穩健,較少和外界溝通,也使投資人興趣較低。
但多元投資組合的好處在這次疫情中充分展現。雖然有些子公司受疫情影響,但如申豐生產橡膠手套原料,化身「防疫概念股」,在疫情下業績突飛猛進;又如永豐實因旗下生產販售衛生紙和清潔用品,也是需求大增。整體而言,永豐餘在疫情期間重新獲得投資人青睞。
小金雞上市
加速轉型成長
問:永豐餘積極孵化小金雞上市,今年就有永道無線射頻標籤(揚州)向上海證交所遞件,還有永豐實和永豐餘工業用紙啟動釋股作業,為何在此時間點進行及目前的進度?
答:台灣投資人因為許多因素,給予投控公司的評價經常偏低,永豐餘希望逐步實現公司的真正價值,主要透過「育成」與「活化」兩大方向,推動小金雞上市就是育成的一環。
站在投控公司的立場,使命是將成熟的子公司分割獨立上市,希望透過多元籌資管道,支持各子公司加速轉型成長;另方面隨著子公司上市回收部分資金,可重新做下一輪投資。
目前永道的上市計畫由上海證交所審議中,將成為永豐餘集團第一家海外上市公司;永豐實10月底登錄興櫃,按規定明年興櫃滿六個月後就會送出上市申請;永豐餘工業用紙因組織架構還在調整,要花較長時間,預計明年會送公開發行。
問:子公司「永豐資財」10月更名為永豐餘建設開發公司,外界解讀為集團將啟動資產活化, 實情如何?
答:這就是兩大方向中的「活化」,永豐餘有近百年歷史,早期因造紙生產需要很多廠房,後來廠區逐漸整併,留下一些土地資產未充分利用開發。現在公司開始盤點,未來一些條件較成熟的閒置土地可能出售或開發;部分相對不是很成熟的土地,希望透過收租等方式為公司帶進收益。
根據財報的內容,目前最新的合併公司投資性不動產之公允價值約達到86億元。
挺循環經濟
成為企業DNA
問:永豐餘近年在循環經濟進行很多布局,成效如何?
答:永豐餘董事何壽川是少數學者兼工程師性格的企業家,對於造紙業背後的技術與原理認識很透徹,永豐餘最早期是利用農業的廢棄物甘蔗渣來造紙,循環經濟已變成公司的DNA。
這些對於永豐餘而言並不是Cost(成本),而是真正可以為公司帶來獲利,以去年底在新屋廠打造全台最大的沼氣發電系統為例,永豐餘將造紙製程排出的廢水轉換成有價值的沼氣(甲烷),可以發電,再以綠電型式賣回給台電,目前一個月可帶進約800萬元的收入,明年第二期完成,貢獻的收入還會再倍增。
上一則:造紙雙雄Q3超猛 獲利創新高
下一則:不只賣紙!永豐餘還要賣能源賺錢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