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台灣尖端先進生技醫藥 | 2025/05/05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900,000,000元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70774029 | 蘇文龍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詳細報價連結 |
2020年03月05日
星期四
星期四
尖端醫搶血液腫瘤商機 |台灣尖端先進生技醫藥
特管辦法開放屆滿一年以來,尖端醫(4186)和花蓮慈濟醫院再添新合作案,宣布合攻骨髓瘤與淋巴瘤,宣布以「自體免疫細胞治療」經標準治療無效之血液惡性腫瘤計劃。
積極與醫療院所合作,共同向衛福部提出細胞治療計畫申請,是第三家通過衛福部GTP查核的細胞製備場所,目前公司與花慈申請的總件數計七件,其中實體癌第四期在去年八月底衛福部核定通過,這呼應了總統蔡英文推展生技產業政策目標。
花蓮慈院精準醫療研發中心主任李啟誠指出,骨髓瘤是人體免疫系統中負責產生抗體的漿細胞,癌化後,在骨髓中不斷複製增生,是國內發生率第三高的血液惡性腫瘤,好發於65至70歲的老年族群,每年新增病患人數約500人;另根據台灣癌症登記資料顯示,每年約有3,500人罹患淋巴癌,為國人癌症十大死因第九名,又稱「沉默的癌症」。
特管辦法開放後,細胞療法是癌症治療的新選擇,就是病患抽血後,在核准的細胞製備場所進行培養,擴增數量及活性,再回輸到病患體內攻擊癌細胞。醫學文獻指出,使用細胞因子誘導殺傷細胞治療癌症安全性高且副作用低,可以增加本身的免疫能力,減少腫瘤大小及癌症指標,同時對生活品質的提升亦有很大幫助。
尖端醫董事長蘇文龍表示,由神經外科專家林欣榮院長領軍的細胞治療團隊,在臨床治療上已取得豐厚的成果,再搭配尖端醫多年的細胞培養經驗及GTP的品管,將好的細胞產品投入醫療院所,才能真正造福病患與推動醫療產業的進步。
積極布局細胞治療產業的尖端醫,目前與花蓮慈濟醫院、新光醫院與北醫附醫三家醫院合作,共提出九件申請案,更投入其他適應症的開發;尖端醫去年12月營收較前年同期成長86.32%,年營業收入也較2018年成長22.25%,營收動能來自細胞相關服務,未來將投入基因檢測、和拓展海外細胞市場等。
積極與醫療院所合作,共同向衛福部提出細胞治療計畫申請,是第三家通過衛福部GTP查核的細胞製備場所,目前公司與花慈申請的總件數計七件,其中實體癌第四期在去年八月底衛福部核定通過,這呼應了總統蔡英文推展生技產業政策目標。
花蓮慈院精準醫療研發中心主任李啟誠指出,骨髓瘤是人體免疫系統中負責產生抗體的漿細胞,癌化後,在骨髓中不斷複製增生,是國內發生率第三高的血液惡性腫瘤,好發於65至70歲的老年族群,每年新增病患人數約500人;另根據台灣癌症登記資料顯示,每年約有3,500人罹患淋巴癌,為國人癌症十大死因第九名,又稱「沉默的癌症」。
特管辦法開放後,細胞療法是癌症治療的新選擇,就是病患抽血後,在核准的細胞製備場所進行培養,擴增數量及活性,再回輸到病患體內攻擊癌細胞。醫學文獻指出,使用細胞因子誘導殺傷細胞治療癌症安全性高且副作用低,可以增加本身的免疫能力,減少腫瘤大小及癌症指標,同時對生活品質的提升亦有很大幫助。
尖端醫董事長蘇文龍表示,由神經外科專家林欣榮院長領軍的細胞治療團隊,在臨床治療上已取得豐厚的成果,再搭配尖端醫多年的細胞培養經驗及GTP的品管,將好的細胞產品投入醫療院所,才能真正造福病患與推動醫療產業的進步。
積極布局細胞治療產業的尖端醫,目前與花蓮慈濟醫院、新光醫院與北醫附醫三家醫院合作,共提出九件申請案,更投入其他適應症的開發;尖端醫去年12月營收較前年同期成長86.32%,年營業收入也較2018年成長22.25%,營收動能來自細胞相關服務,未來將投入基因檢測、和拓展海外細胞市場等。
上一則:尖端醫衝刺細胞治療
下一則:業績+轉機股發威 興櫃驚奇秀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