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摩根投信 | 2025/05/11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300,000,000元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86385124 | 唐德瑜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詳細報價連結 |
2020年07月15日
星期三
星期三
經濟亮眼 資金轉抱新興亞股 單周淨流入達63.32億美元,反觀美股 |摩根投信
經濟亮眼資金轉抱新興亞股單周淨流入達63.32億美元,反觀美股基金已連三周失血
亞洲經濟好轉有目共睹,國際資金動向也跟著出現翻轉,新興亞洲股票基金買盤上周在亮眼經濟數據激勵下轉強,單周淨流入金額達63.32億美元,創下自2019年統計以來的最大單周淨流入金額,一舉榮登上周全球股票吸金霸主,也揮別過去連13周資金淨流出的陰霾。反觀先前吸金動能強勁的美股基金已連三周失血。
摩根亞洲增長型產品經理張致寧指出,亞洲市場因年初便受疫情之累,抵禦疫情動作也早一步,亞洲各國政府與央行趁早透過積極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為實體經濟提供支持,疫情控制成果相較其他區域來得顯著,疫情發展「先進先出」,又有科技題材助威,自然同步吸引國際資金投以關愛的目光,上周一舉轉吸金63億美元,改寫自2019年以來最大單周資金淨流入金額。
張致寧指出,疫情相對受控下,新興亞洲企業獲利展現韌性。預期隨著全球疫情趨緩,解封復工帶動需求,將進一步推升企業獲利動能,其中北亞區塊在半導體及科技需求帶動下今年可望有較佳獲利表現。另從估值面來看,當前亞股估值仍處於歷史偏低檔區間,觀察過去股價淨值比在1.5倍區間時,未來一年正報酬機率高,建議投資人可留意中長期布局時點,採分批進場方式介入。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分析,近週全球單日新增確診人數再創新高,所幸新冠肺炎藥物及疫苗傳出利多,支撐全球風險資產驚驚漲。受惠於科技與醫療發展,目前可透過病毒傳播率、住院或加護病房使用率及GoogleMobility等多項即時經濟活動指標來監控疫情與經濟復甦,跡象顯示由於檢測量增加且政府已有應對經驗,儘管部分地區確診人數升高但死亡率仍獲得控制,而汽油消費、餐廳訂位等經濟指標持續改善。
進入後疫情時代下的投資策略,建議首選具備長線結構性題材完整的科技、生技及黃金產業,而美元走弱環境提供新興股市表現機會,輔以大陸政策作多與資本市場改革紅利發酵,看好側重科技醫療等新經濟產業的新興亞洲和大中華股市。
安聯收益成長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謝佳伶表示,對於多數一般投資人來說,為了因應變化快速的市場情緒,在不同資產間挪移資金的速度,往往難以趕上法人或主力資金,故可能面臨追高殺低的窘境。
對此,若可直接將擁有不同優勢特色的資產,如在過去30年間下跌後展現韌性、持續創高的美國成長股;具有優於傳統避險債券票息、且體質相較新興市場企業穩健的美國高收益債,以及兼具股票成長及債券緩跌特色的可轉債,以均衡比例組合成多重資產,有望同時結合三類資產成長、配息及保護的特性,以不變面對多變的市場情緒,同時分散投資風險。
亞洲經濟好轉有目共睹,國際資金動向也跟著出現翻轉,新興亞洲股票基金買盤上周在亮眼經濟數據激勵下轉強,單周淨流入金額達63.32億美元,創下自2019年統計以來的最大單周淨流入金額,一舉榮登上周全球股票吸金霸主,也揮別過去連13周資金淨流出的陰霾。反觀先前吸金動能強勁的美股基金已連三周失血。
摩根亞洲增長型產品經理張致寧指出,亞洲市場因年初便受疫情之累,抵禦疫情動作也早一步,亞洲各國政府與央行趁早透過積極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為實體經濟提供支持,疫情控制成果相較其他區域來得顯著,疫情發展「先進先出」,又有科技題材助威,自然同步吸引國際資金投以關愛的目光,上周一舉轉吸金63億美元,改寫自2019年以來最大單周資金淨流入金額。
張致寧指出,疫情相對受控下,新興亞洲企業獲利展現韌性。預期隨著全球疫情趨緩,解封復工帶動需求,將進一步推升企業獲利動能,其中北亞區塊在半導體及科技需求帶動下今年可望有較佳獲利表現。另從估值面來看,當前亞股估值仍處於歷史偏低檔區間,觀察過去股價淨值比在1.5倍區間時,未來一年正報酬機率高,建議投資人可留意中長期布局時點,採分批進場方式介入。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分析,近週全球單日新增確診人數再創新高,所幸新冠肺炎藥物及疫苗傳出利多,支撐全球風險資產驚驚漲。受惠於科技與醫療發展,目前可透過病毒傳播率、住院或加護病房使用率及GoogleMobility等多項即時經濟活動指標來監控疫情與經濟復甦,跡象顯示由於檢測量增加且政府已有應對經驗,儘管部分地區確診人數升高但死亡率仍獲得控制,而汽油消費、餐廳訂位等經濟指標持續改善。
進入後疫情時代下的投資策略,建議首選具備長線結構性題材完整的科技、生技及黃金產業,而美元走弱環境提供新興股市表現機會,輔以大陸政策作多與資本市場改革紅利發酵,看好側重科技醫療等新經濟產業的新興亞洲和大中華股市。
安聯收益成長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謝佳伶表示,對於多數一般投資人來說,為了因應變化快速的市場情緒,在不同資產間挪移資金的速度,往往難以趕上法人或主力資金,故可能面臨追高殺低的窘境。
對此,若可直接將擁有不同優勢特色的資產,如在過去30年間下跌後展現韌性、持續創高的美國成長股;具有優於傳統避險債券票息、且體質相較新興市場企業穩健的美國高收益債,以及兼具股票成長及債券緩跌特色的可轉債,以均衡比例組合成多重資產,有望同時結合三類資產成長、配息及保護的特性,以不變面對多變的市場情緒,同時分散投資風險。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