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愛爾達科技 | 2025/05/05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220,350,000元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70542247 | 陳怡君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詳細報價連結 |
2018年11月05日
星期一
星期一
愛爾達執行長 陳怡君善用新媒體DNA |愛爾達科技
8月世足賽風光落幕之後,緊接著8月亞運以及10月7∼19日的青年 奧運陸續登場,愛爾達因為轉播世足賽一炮而紅,成為在轉播國際運 動賽事領域,家喻戶曉的新媒體公司。
成立於2000年的愛爾達,連續轉播了3屆奧運、3屆世足賽、3屆亞 運,是目前台灣轉播最多國際運動賽事的新媒體公司。今年的亞運賽 ,愛爾達協同MOD、無線電視(公視)、有線電視(緯來、東森), 及OTT新媒體(Hami Video、ELTA OTT、LiTV、LINE T ODAY)加入轉 播行列,聯播超過600小時的中文轉播服務,被視為是近年台灣最完 整的跨界媒體合作。
轉播運動賽事 全靠熱忱
愛爾達執行長陳怡君在雙十國慶假期過後,立即飛往阿根廷,親自 「督軍」青奧這場國際運動賽,並為負責這場賽事轉播的公司團隊加 油打氣。她說,其實台灣包括楊俊瀚、郭婞淳、黃鈺仁等運動場上的 好手都是一路從青奧挺進亞運,愛爾達樂於扮演培育運動好手搖籃的 推手。
「體育強國不是隨便說說的」,陳怡君十多來堅持走轉播運動賽事 這條路,也經歷過無數次轉播虧錢的低潮期,但仍支持她堅持走下去 的、是她認為運動賽事若要長期永續推展,就一定得從很多地方紮根 。包括觀眾觀看球賽的習慣的養成、使用者付費的觀念、廣告主投入 贊助廣告等等,轉播平台得以經營下去,消費者才看得到更精彩的賽 事,「只要有一個環節沒有撐下去, 要再重新開始都很難 」。
這也就是為什麼,愛爾達除了轉播世足、奧運、亞運、青年奧運等 年度四大賽事之外,中職棒、羽球、PGA等觀眾族群比較少的賽事, 也從不馬虎。
「對體育熱情須持續關注」,陳怡君認為,「轉播運動賽事是一件 非常辛苦的事」,但「觀眾是球員的最佳後盾」,而凝聚觀眾支持力 量,就靠愛爾達透過轉播來達成。
回想起今年的世足賽,陳怡君仍然難掩興奮,MOD世足專區創下累 計收視人次1,700萬新高、MOD全頻道總收視人次突破7,500萬,創下 MOD開播以來新紀錄,以及愛爾達電視(ELTA TV)網站累計瀏覽量超 過1.12億次等多項創新記錄。
世足賽開放MOD、網路OTT、以及Hami Video播出,亞運賽在愛爾達 取得台灣轉播總代理權也同步開放有線、無線、MOD、OTT、網路等多 平台通路同時收看,開啟了台灣轉播運動賽事多贏及「跨平台跨螢幕 」的「多螢影音新視界」,陳怡君形容愛爾達就像是串起珍珠的那條 線,讓更多媒體加入轉播運動賽事的行列,讓更多的觀眾關注體育賽 事。
搶進OTT 吸住全球華人目光
而對愛爾達而言,更大的收穫在於「大家認識了愛爾達」,陳怡君 表示,過去十多年來,愛爾達轉播過無數場的運動賽事,一直到今年 的世足賽,終於讓大家都知道愛爾達在做什麼,也才真正認識愛爾達 這個品牌除了在MOD的愛爾達頻道之外,還有網路以及手機這兩個收 視平台,也確認了MOD與愛爾達的合作關係。
這也同時讓愛爾達在業務拓展上邁前一大步。陳怡君說,因為OTT 讓外國人都看到了愛爾達,未來,除了MOD加上新媒體、愛爾達還可 以與國外業者攜手合作、拓展海外華人市場,「因為認同愛爾達品牌 ,就認定了合作可以更加多元」,除此,陳怡君也認為,將來跟電商 或其它產業合作,都是可以考慮的方向。
展望未來,陳怡君希望愛爾達在科技DNA加持下,立足MOD,用影音 聯播全世界運動賽事,再以正向能量吸收更多喜愛運動的同好加入行 列,愛爾達也將引進更多科技技術應用到運動賽事的轉播,從台灣放 眼布局全球華人市場。
成立於2000年的愛爾達,連續轉播了3屆奧運、3屆世足賽、3屆亞 運,是目前台灣轉播最多國際運動賽事的新媒體公司。今年的亞運賽 ,愛爾達協同MOD、無線電視(公視)、有線電視(緯來、東森), 及OTT新媒體(Hami Video、ELTA OTT、LiTV、LINE T ODAY)加入轉 播行列,聯播超過600小時的中文轉播服務,被視為是近年台灣最完 整的跨界媒體合作。
轉播運動賽事 全靠熱忱
愛爾達執行長陳怡君在雙十國慶假期過後,立即飛往阿根廷,親自 「督軍」青奧這場國際運動賽,並為負責這場賽事轉播的公司團隊加 油打氣。她說,其實台灣包括楊俊瀚、郭婞淳、黃鈺仁等運動場上的 好手都是一路從青奧挺進亞運,愛爾達樂於扮演培育運動好手搖籃的 推手。
「體育強國不是隨便說說的」,陳怡君十多來堅持走轉播運動賽事 這條路,也經歷過無數次轉播虧錢的低潮期,但仍支持她堅持走下去 的、是她認為運動賽事若要長期永續推展,就一定得從很多地方紮根 。包括觀眾觀看球賽的習慣的養成、使用者付費的觀念、廣告主投入 贊助廣告等等,轉播平台得以經營下去,消費者才看得到更精彩的賽 事,「只要有一個環節沒有撐下去, 要再重新開始都很難 」。
這也就是為什麼,愛爾達除了轉播世足、奧運、亞運、青年奧運等 年度四大賽事之外,中職棒、羽球、PGA等觀眾族群比較少的賽事, 也從不馬虎。
「對體育熱情須持續關注」,陳怡君認為,「轉播運動賽事是一件 非常辛苦的事」,但「觀眾是球員的最佳後盾」,而凝聚觀眾支持力 量,就靠愛爾達透過轉播來達成。
回想起今年的世足賽,陳怡君仍然難掩興奮,MOD世足專區創下累 計收視人次1,700萬新高、MOD全頻道總收視人次突破7,500萬,創下 MOD開播以來新紀錄,以及愛爾達電視(ELTA TV)網站累計瀏覽量超 過1.12億次等多項創新記錄。
世足賽開放MOD、網路OTT、以及Hami Video播出,亞運賽在愛爾達 取得台灣轉播總代理權也同步開放有線、無線、MOD、OTT、網路等多 平台通路同時收看,開啟了台灣轉播運動賽事多贏及「跨平台跨螢幕 」的「多螢影音新視界」,陳怡君形容愛爾達就像是串起珍珠的那條 線,讓更多媒體加入轉播運動賽事的行列,讓更多的觀眾關注體育賽 事。
搶進OTT 吸住全球華人目光
而對愛爾達而言,更大的收穫在於「大家認識了愛爾達」,陳怡君 表示,過去十多年來,愛爾達轉播過無數場的運動賽事,一直到今年 的世足賽,終於讓大家都知道愛爾達在做什麼,也才真正認識愛爾達 這個品牌除了在MOD的愛爾達頻道之外,還有網路以及手機這兩個收 視平台,也確認了MOD與愛爾達的合作關係。
這也同時讓愛爾達在業務拓展上邁前一大步。陳怡君說,因為OTT 讓外國人都看到了愛爾達,未來,除了MOD加上新媒體、愛爾達還可 以與國外業者攜手合作、拓展海外華人市場,「因為認同愛爾達品牌 ,就認定了合作可以更加多元」,除此,陳怡君也認為,將來跟電商 或其它產業合作,都是可以考慮的方向。
展望未來,陳怡君希望愛爾達在科技DNA加持下,立足MOD,用影音 聯播全世界運動賽事,再以正向能量吸收更多喜愛運動的同好加入行 列,愛爾達也將引進更多科技技術應用到運動賽事的轉播,從台灣放 眼布局全球華人市場。
上一則:女力覺醒 做別人不敢做的事
下一則:緯穎續坐興櫃王寶座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