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巧新科技工業 | 2025/05/09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2,183,151,400元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84980915 | 黃聰榮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詳細報價連結 |
2018年01月15日
星期一
星期一
工業4.0+物聯網 創造優勢 |巧新科技工業
資誠「製造業趨勢論壇」日前在台中舉行,資誠企管顧問副董事長劉鏡清表示,台灣正全力推動工業4.0,但工業4.0不只是智慧製造,更是在運用科技強化競爭,其目的是達到互聯網+企業或智慧企業,創造全球競爭優勢。
劉鏡清強調,面對未來,企業必須放下做產品的思維,從以客戶為中心、創造解決方案的角度來提升競爭力;而解決方案必然會來自不同產業領域的跨界合作,且發展的目標應思考跳脫供應鏈,改為進入全球創新的價值網絡。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與逢甲大學,12日共同主辦「製造業趨勢論壇─數位化時代的新成長地圖」,邀請智慧製造應用專家李傑教授、資誠工業4.0團隊、數位智慧服務推動聯盟會長王定愷,及業界代表進行專題演講與座談。
這項論壇,主要希望協助企業因應未來時局,善用科技革新發展新一代產業經營模式,為台灣產業升級轉型指路。
參與論壇的企業非常踴躍,包括大銀微系統、久允工業、台灣櫻花、巧新科技、永信藥品、迅得機械、益張實業、鈺齊國際、高鋒工業、美律實業、佐登妮絲、喬山健康科技、精元電腦、綠點高新科技、佳凌科技等。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智慧製造產業召集人楊明經說,全球製造業板塊移動,亞洲國家在全球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德美日等先進國家則陸續提出國家級政策,透過將ICT及先進製造技術融入現有製造體系、推動智慧製造應用及發展,來提振競爭力。
我國亦提出「智慧機械產業推動方案」,提升智慧製造產業發展,以加速產業鏈垂直、水平數位化及智慧加值轉型,此時正是台灣製造業推動升級轉型的絕佳時機。
「台灣企業智慧製造的在地實踐之路」究竟為何?被譽為工業大數據專家的逢甲大學跨領域設計學院/美國辛辛那提大學特聘講座教授李傑提出精闢看法。李傑指出,過去台灣製造業仰賴「降低成本」優勢,爭取許多國際企業代工訂單,在全球產業鏈上占有一席之地。然而,面對各國積極投入製造業,台灣只靠單一優勢生存時代已不在,除了提升製造技術,解讀大數據的意涵無疑是首要重點。
工業4.0時代中的製造,將透過大數據把終端客戶與製造系統相連接,這些大數據可自動決定生產系統各個環節的決策,實現生產上下游環環相扣的整合,人的工作難度被大大降低,生產資源的利用效率也更加優化。
楊明經建議,台灣企業可依照智慧製造數位轉型的優先順序,漸進式擬定工業4.0發展藍圖,並結合物聯網、大數據、擴增實境、雲端計算及高階人機介面等的智慧企業概念,透過數位化與科技來改變商業模式,提升競爭力。
數位智慧服務推動聯盟會員數已超過500家,王定愷說,聯盟透過此次活動,討論跨領域合作,及如何推動智慧服務的產業生態系,未來也期待與資誠展開製造產業升級的發展新篇章。
劉鏡清強調,面對未來,企業必須放下做產品的思維,從以客戶為中心、創造解決方案的角度來提升競爭力;而解決方案必然會來自不同產業領域的跨界合作,且發展的目標應思考跳脫供應鏈,改為進入全球創新的價值網絡。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與逢甲大學,12日共同主辦「製造業趨勢論壇─數位化時代的新成長地圖」,邀請智慧製造應用專家李傑教授、資誠工業4.0團隊、數位智慧服務推動聯盟會長王定愷,及業界代表進行專題演講與座談。
這項論壇,主要希望協助企業因應未來時局,善用科技革新發展新一代產業經營模式,為台灣產業升級轉型指路。
參與論壇的企業非常踴躍,包括大銀微系統、久允工業、台灣櫻花、巧新科技、永信藥品、迅得機械、益張實業、鈺齊國際、高鋒工業、美律實業、佐登妮絲、喬山健康科技、精元電腦、綠點高新科技、佳凌科技等。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智慧製造產業召集人楊明經說,全球製造業板塊移動,亞洲國家在全球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德美日等先進國家則陸續提出國家級政策,透過將ICT及先進製造技術融入現有製造體系、推動智慧製造應用及發展,來提振競爭力。
我國亦提出「智慧機械產業推動方案」,提升智慧製造產業發展,以加速產業鏈垂直、水平數位化及智慧加值轉型,此時正是台灣製造業推動升級轉型的絕佳時機。
「台灣企業智慧製造的在地實踐之路」究竟為何?被譽為工業大數據專家的逢甲大學跨領域設計學院/美國辛辛那提大學特聘講座教授李傑提出精闢看法。李傑指出,過去台灣製造業仰賴「降低成本」優勢,爭取許多國際企業代工訂單,在全球產業鏈上占有一席之地。然而,面對各國積極投入製造業,台灣只靠單一優勢生存時代已不在,除了提升製造技術,解讀大數據的意涵無疑是首要重點。
工業4.0時代中的製造,將透過大數據把終端客戶與製造系統相連接,這些大數據可自動決定生產系統各個環節的決策,實現生產上下游環環相扣的整合,人的工作難度被大大降低,生產資源的利用效率也更加優化。
楊明經建議,台灣企業可依照智慧製造數位轉型的優先順序,漸進式擬定工業4.0發展藍圖,並結合物聯網、大數據、擴增實境、雲端計算及高階人機介面等的智慧企業概念,透過數位化與科技來改變商業模式,提升競爭力。
數位智慧服務推動聯盟會員數已超過500家,王定愷說,聯盟透過此次活動,討論跨領域合作,及如何推動智慧服務的產業生態系,未來也期待與資誠展開製造產業升級的發展新篇章。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