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台灣保來得 | 2025/05/06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359,336,000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50290503 | 菊池正史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詳細報價連結 |
2017年09月15日
星期五
星期五
業界呼籲政府開放燃料電池市場提供獎助 |台灣保來得
在多元、分散能源的共識下,少了燃料電池這一塊,就不是完整的能源供應鏈拼圖。
核研所研究員林立夫博士在SOFC技術產業化論壇,從全球經營環境變遷、技術競爭力、利基市場及產業策略四個層面,說明影響SOFC技術產業化的關鍵因子。他以美國能源部國家實驗室(LLNL)2016比較SOFC與PEMFC製作成本的報告指出,10KW及100kW燃料電池系統在年產5萬單位下,SOFC均較PEMFC擁有10~20%的成本優勢,以及與既有燃料輸配基礎設施無縫接軌的利基,顯示SOFC的技術競爭力。
目前商用技術的二氧化碳捕獲成本約每噸60美元,美國能源部國家能源技術實驗室研究,整合煤氣化與SOFC技術(IGFC),可將二氧化碳捕獲成本降低至約每噸10美元(即每度電將增加台幣0.24元),最具成本優勢。將間歇性的再生能源電力轉變成燃料之儲能技術,SOEC具有最高能源轉換效率,是「夏季無風、冬天強風」的台灣,確保能源安全的關鍵技術。
再生能源
關鍵跨橋技術
燃煤電廠的污染防治方面,可藉IGFC+CCS大幅抑低。荷蘭2008年及2016年Ceres Power年報顯示,CCS可降低CO2、SOx、PM10 90%以上的汙染排放,也可抑低NOx排放約50%,均遠低於我國的國家排放標準。煤相對於LNG便宜,擁有數倍的安全存量,氣化、SOFC╱SOEC及CCS等技術是脫離化石能源,邁入再生能源世代的關鍵「跨橋」技術。
核研所是國內發展SOFC的技術中心,燃料所副所長李瑞益表示,核研所在ASC電池片及電池堆擁有30多專利,產品經過數千小時測試,目前正投入自動組裝開發。2012年就開發出1KW系統,效率從最初的37%,目前提升至45%,低溫型(500-600度)SOFC為中長程發展計畫。
電聯運通執行長曾令遠表示,SOFC有CHP、CCHP、SOEC等多類型,原料來源除了天然氣,還能來自畜牧場的沼氣發電、植物工廠、LNG氫化模組及工廠餘氫回收等多種管道,成本較低。台灣天然氣年進口量約1,100-1,800萬噸,八成用於發電,2家供家庭民生使用,目前高雄永安、台中及桃園觀音三處天然氣接收站已達滿載,可採取冷凍儲槽來降壓。
不計成本
年底推KW示範系統
分散式電源及智慧電網的重要性不言可喻,學會將號召會員在年底推出5KW的SOFC示範系統,「不計成本,並且申請A+計畫經費補助」。朱秋龍表示,這套系統一旦實體呈現運轉,體積小、發電效率高的優點會讓市場深深有感! 曾令遠表示,電聯運通擅長於系統整合,結合SOFC組件供應商,希望第二階段的50KW系統在明年中看到。
中油綠能所研究員顏子翔,以首屆台德環境對談論壇中的一份簡報資料說明能源變化轉換的快速。百年前內燃機已經發明並使用,但馬車仍是當時主要的交通工具,到了1913年,過去滿街馬車的情景不再,全部被汽車取代。他表示,日本與台灣同為能源進口國,比例高達99%,日本積極發展各種新能源,其商用型SOFC效率已達52%,且成本為家用型的1/4 ,是一項令人鼓舞的訊息。日本也將藉2020年東京奧運,向全球展示邁向氫能社會的成績。中油積極投入氫能及SOFC開發,以產氫為重點,並透過工研院技轉發展重組器。
九豪精密採用氧化鋯粉末及稀土元素製成SOFC電池電池堆,躋身供應鏈,副總理汪睿凱表示,2014及2016年自核研所技轉後,進行一連串設備投資、自動化及效能提升改善,方形電池效能從27瓦提升至34.2瓦,八角形電池(3片)效能達到100瓦。預計9月完成300瓦((10片電池)的組裝測試,年完成1MW電堆(30片電池)生產,目前正進行電池堆封裝作業自動化,2018年可大量供貨。(翁永全)
核研所研究員林立夫博士在SOFC技術產業化論壇,從全球經營環境變遷、技術競爭力、利基市場及產業策略四個層面,說明影響SOFC技術產業化的關鍵因子。他以美國能源部國家實驗室(LLNL)2016比較SOFC與PEMFC製作成本的報告指出,10KW及100kW燃料電池系統在年產5萬單位下,SOFC均較PEMFC擁有10~20%的成本優勢,以及與既有燃料輸配基礎設施無縫接軌的利基,顯示SOFC的技術競爭力。
目前商用技術的二氧化碳捕獲成本約每噸60美元,美國能源部國家能源技術實驗室研究,整合煤氣化與SOFC技術(IGFC),可將二氧化碳捕獲成本降低至約每噸10美元(即每度電將增加台幣0.24元),最具成本優勢。將間歇性的再生能源電力轉變成燃料之儲能技術,SOEC具有最高能源轉換效率,是「夏季無風、冬天強風」的台灣,確保能源安全的關鍵技術。
再生能源
關鍵跨橋技術
燃煤電廠的污染防治方面,可藉IGFC+CCS大幅抑低。荷蘭2008年及2016年Ceres Power年報顯示,CCS可降低CO2、SOx、PM10 90%以上的汙染排放,也可抑低NOx排放約50%,均遠低於我國的國家排放標準。煤相對於LNG便宜,擁有數倍的安全存量,氣化、SOFC╱SOEC及CCS等技術是脫離化石能源,邁入再生能源世代的關鍵「跨橋」技術。
核研所是國內發展SOFC的技術中心,燃料所副所長李瑞益表示,核研所在ASC電池片及電池堆擁有30多專利,產品經過數千小時測試,目前正投入自動組裝開發。2012年就開發出1KW系統,效率從最初的37%,目前提升至45%,低溫型(500-600度)SOFC為中長程發展計畫。
電聯運通執行長曾令遠表示,SOFC有CHP、CCHP、SOEC等多類型,原料來源除了天然氣,還能來自畜牧場的沼氣發電、植物工廠、LNG氫化模組及工廠餘氫回收等多種管道,成本較低。台灣天然氣年進口量約1,100-1,800萬噸,八成用於發電,2家供家庭民生使用,目前高雄永安、台中及桃園觀音三處天然氣接收站已達滿載,可採取冷凍儲槽來降壓。
不計成本
年底推KW示範系統
分散式電源及智慧電網的重要性不言可喻,學會將號召會員在年底推出5KW的SOFC示範系統,「不計成本,並且申請A+計畫經費補助」。朱秋龍表示,這套系統一旦實體呈現運轉,體積小、發電效率高的優點會讓市場深深有感! 曾令遠表示,電聯運通擅長於系統整合,結合SOFC組件供應商,希望第二階段的50KW系統在明年中看到。
中油綠能所研究員顏子翔,以首屆台德環境對談論壇中的一份簡報資料說明能源變化轉換的快速。百年前內燃機已經發明並使用,但馬車仍是當時主要的交通工具,到了1913年,過去滿街馬車的情景不再,全部被汽車取代。他表示,日本與台灣同為能源進口國,比例高達99%,日本積極發展各種新能源,其商用型SOFC效率已達52%,且成本為家用型的1/4 ,是一項令人鼓舞的訊息。日本也將藉2020年東京奧運,向全球展示邁向氫能社會的成績。中油積極投入氫能及SOFC開發,以產氫為重點,並透過工研院技轉發展重組器。
九豪精密採用氧化鋯粉末及稀土元素製成SOFC電池電池堆,躋身供應鏈,副總理汪睿凱表示,2014及2016年自核研所技轉後,進行一連串設備投資、自動化及效能提升改善,方形電池效能從27瓦提升至34.2瓦,八角形電池(3片)效能達到100瓦。預計9月完成300瓦((10片電池)的組裝測試,年完成1MW電堆(30片電池)生產,目前正進行電池堆封裝作業自動化,2018年可大量供貨。(翁永全)
上一則:發展再生能源 SOFC應用潛力足
下一則:SOFC台灣揚威世界的亮點產業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