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柏瑞投信 | 2025/08/03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 | - | - | 詳細報價連結 |
星期一
固收產品核心 打造債券龍頭 |柏瑞投信
故事要回到2008年,當時大多數投資人的資金都被引導到境外基金,但是國內投信高收益債的固定收益產品可說是一塊未耕之地。
楊智雅依據在台銷售境外高收益債券基金的經驗值,認為在台灣境內缺乏一檔以台幣計價、固定月配息機制,波動屬性又介於股票和公債之間的差異化產品,於是不斷和主管機關溝通產品設計理念後,推出國內第一檔台幣計價的高收益債券基金-柏瑞全球策略高收益債券基金。
不過,該基金2008年8月推出後,就遇到金融海嘯的衝擊,當時以12億元報請成立,但到2008年12月底時規模僅剩4.5億元,一度面臨清算壓力,但公司認為,固定收益商品是市場未來的趨勢,高收益債也是對的商品,只是價值遭到嚴重低估,於是在業務團隊加倍拜訪客戶下,終於力挽狂瀾。
截至2016年12月底該檔基金的規模已來到311億元,成為境內債券基金的「基金王」,扣除貨幣型基金和ETF,更是境內規模最大的基金。而在金融海嘯過後,波動度相對股票型基金低、市面上相對熱門的固定收益產品也確實開始大行其道,尤其「高收益債基金」更是市場寵兒。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的資料統計,國人投資境外高收益債基金的金額,從2009年1月的新台幣1,299億元,在短短1年內就翻揚超過3倍到2010年1月的3,938億元,直到2017年1月的規模已達到新台幣9,601億元。至於境內高收益債基金的規模,也從2010年1月開始有統計數據以來的117.7億元,成長到2017年1月的1725億元。再次證明楊智雅的堅持是正確的。
如今柏瑞投信在經營固定收益產品市場上也搶下灘頭堡,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截至2016年12月底,柏瑞投信為全台38家投信中固定收益型基金管理規模最大者,旗下6檔固定收益產品的金額合計超過480億元,市占率高達20%(見圖一),遠遠高於第2名的7.8%。
「柏瑞擁有很完整的產品線,未來固定收益產品仍會是拓展版圖的核心,並搭配多元資產的產品來拉高整體市占率。」楊智雅表示。
同樣的差異化創新思維,也應用在柏瑞推出幫客戶節省投資成本的N級別上,所謂的N級別就是投資人持有基金只要滿三年就免收手續費,也不收取分銷費,是投信業界的一大創舉,更開啟業界境內後收型級別基金、「0分銷費」的風氣之先。
楊智雅指出,因為客戶在投資時最關心的就是費用和績效,而不收分銷費就是在幫客戶節省投資成本,如果客戶持有3年後是滿意的,就會繼續留在柏瑞和銀行通路,達到3贏的局面。楊智雅認為,投資跟經營公司一樣不能短視近利,要能留住客戶,長線耕耘,才能開啟整個產業的正向循環。
下一則:柏瑞投信 主打債券專家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