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集邦科技 | 2025/07/12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142,598,530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70566970 | 林啓東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詳細報價連結 |
星期二
集邦解讀:防紫光趁虛而入 |集邦科技
集邦科技旗下記憶體處存事業處DRAMeXchange統計,以今年全球DRAM市場版圖,三星電子仍以46.7%高市占率穩居龍頭,SK海力士市占率約達28%為第二大廠,美光為第三大廠持股比重19.2%。至於與華亞科同屬台塑集團的南亞科則排名第四,市占率僅約3%。
美光目前DRAM總產能1個月約31萬片12吋約當晶圓,其中主要產能分布,分別為原為日本爾必達的日本廣島廠約10萬片、台灣瑞晶約8萬片、華亞科則約10萬,華亞科占美光總產能近3成,專職生產伺服器與標準型DRAM。
今年初美光與華亞科曾共同宣布,舊有DRAM價格計價模式將於2016年初開始改變。新制目前雖尚未實施,但將對華亞科較為不利,毛利預估將少3∼5%。明年DRAM市場供過於求未見減緩,恐將對華亞科極為不利。
華亞科目前持股結構,台塑集團合計約32%,與美光持有約33%股權幾乎相當,並列華亞科的大股東,但技術來源皆為美光集團。吳雅婷指出,目前南亞科Fab3ANorth新廠正在興建中,預計明年下半年將可導入20奈米製程技術並量產,藉由本次的換股與認購美光科技新股,南亞科同時獲得10奈米技術的選擇權後,將可確保後續技術授權無慮。
美光集團擴大對華亞科持股的考量則較複雜。就長遠的角度,新計價模式將導致華亞科獲利被壓縮,利益衝突將益趨明顯。吳雅婷指出,中國目前正大力扶植半導體政策,DRAM同為重點發展方向之一,若美光與華亞科漸行漸遠,且台灣政府願意放寬中資對台半導體企業的投資,將可能讓中資企業趁虛而入。因此儘管已有30%產能的控制力,對美光而言其餘不確定因素仍相當大,華亞科成為美光100%子公司後,將有利於美光未來合作相關事宜。
上一則:明年營收 挑戰300億美元
下一則:陸想進軍DRAM 3大廠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