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號碼 0960-550-797   LINE的ID LINE的ID:@ipo888 歡迎加入好友
台灣諾華股價速覽 (未)
股票名稱 報價日期 今買均 買高 昨買均 實收資本額
台灣諾華 2025/05/04 議價 議價 議價 170,000,000
統一編號 董事長 今賣均 賣低 昨賣均 詳細報價連結
01516589 Stefan 議價 議價 議價 詳細報價連結
2015年09月07日
星期一

新藥審查慢 政院也看不下去 |台灣諾華

行政院科技會報副執祕丁詩同表示,我國在新藥研發的f1(第一期)臨床實驗審查流程太慢,大有改進空間;此外,新藥核價機制法規,衛福部也應檢討,才能與國際接軌。

在新藥下階段發展,科技部鎖定華人利基型新藥,預估至2020年,製藥營收達百億元新創公司至少3家,產值由800億成長至1,000億以上。

日前經濟部招商大會時,諾華國際藥廠直言台灣法規落後,以生技新藥上市為例,審核時間比其他國家多一倍、藥價卻比他國低50%,恐成外資卻步主因。

丁詩同坦言,過去生技策略諮詢委員會(BTC)召開時,海外委員都有類似建言,認為新藥研發審核時間太緩慢,未能與國際接軌,未來有必要加強整合臨床實驗審查能量,讓生技新藥加速第一階段臨床審核。

他說,第一階段臨床實驗(phase1)因屬全球第一,若無足夠專業人力難以研判,因此審核時間很長,但我國在臨床第二及第三階段審核速度相當快速,具有國際競爭力。

製藥方面希望投入利基型藥品,包括肺癌,肝癌等治療癌症二、三級臨床實驗藥品,類新藥,中樞神經,及抗感染新藥,都是有利基產品。但藥價核定由於要照顧國人權益,因此相當保守考量。對此,衛福部將進一步思考新藥核價機制檢討。

丁詩同說,台灣生物經濟發展方案未來五年內投入經費不少於目前一年投入43億元,希望製藥營業額達百億以上公司希望有三家,醫材旗艦公司有2∼3家,透過製藥醫材及其服務業,健康照護,健康促進等亮點產業加值,2020年製藥+醫材+核心醫療應用,總產值將從目前2,800億元成長至5,000億元。

與我聯繫
captcha 計算好數字填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