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集邦科技 | 2025/09/12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160,783,530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70566970 | 林啓東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詳細報價連結 |
星期三
陸廠英利財務糟 台廠警戒 |集邦科技
台灣太陽能廠昨(19)日表示,若與大陸廠交易,都會收到銀行信用狀後才出貨,以控管風險。
研調機構集邦科技統計,去年第4季英利的太陽能模組產能達4GW(10億瓦),全球產能市占率第一、達6.2%;排名第二的天合光能產能市占率5.9%;第三是晶科、市占5%。
太陽能市場競爭激烈,價格持續滑落,外電報導,英利從2011年第2季後陷入虧損,至去年底的短期負債已達16億美元(約新台幣480億元),長期負債4.6億美元(約新台幣138億元)。
英利去年營收20.83億美元(約新台幣624億元),毛利率17.3%,全年淨損約2.09億美元(約新台幣62億元)。去年英利模組出貨量達3.36GW。
大陸是全球最大的太陽能市場,也是首要生產基地,大陸業者在太陽能模組市場的市占約七成。英利去年模組出貨地區以大陸內需為最大宗、占37%,其次是日本占18%。
台灣太陽能電池廠指出,現在與陸廠做生意,都要收到銀行信用狀才願意出貨,如果沒有,考量到應收帳款的安全性,寧可犧牲眼前營收,先前才會有部分訂單遞延到下個月出貨的情形。
台廠說,依照各太陽能陸廠的財報,包括天合、晶科、晶澳、阿特斯等,目前財務體質都還不錯。業界都知道英利財務面較有壓力,與英利交易,會注意相關風險,審慎洽談條件。
電池業者表示,依目前與英利往來的狀況,研判其營運還不至於有危機。
上一則:Q2報價續跌 太陽能前途無亮
下一則:南亞科華邦電 營收有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