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阿瘦實業 | 2025/05/08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422,993,000元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80511709 | 羅榮岳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詳細報價連結 |
2012年11月12日
星期一
星期一
阿瘦體貼行銷 擦鞋鋪變MIT鞋王 |阿瘦實業
阿瘦皮鞋(A.S.O)創立於1952年,今年成立滿60年,累計銷售超過1,700萬雙MIT(台灣製造)鞋品。經歷一甲子之後,阿瘦希望打破家族經營模式,今年9月登興櫃,明年將掛牌上市,成為國內首家在台灣經營鞋品通路掛牌上市的業者。
阿瘦董事長羅榮岳表示,未來除了皮鞋,還會發展自創皮包、服飾品牌,擴及「鞋、皮、衣」,盼事業版圖更多元。
阿瘦集團由羅榮岳的父親羅水木創立,羅水木目前是集團總裁,實際經營權已交由羅榮岳接班。羅水木在1952年創力阿瘦,當時他23歲,接觸擦鞋工作之後,希望自立門戶,因此典當他身邊唯一值錢、具紀念意義的手錶,共籌措了120元,買下生財配備,在同年11月5日,延平北路騎樓下創立了擦鞋攤。
年輕時羅水木的身形瘦長,不少客人都喚他「阿瘦仔」,因此擦鞋攤取名為「阿瘦擦鞋號」。看似簡單的擦鞋工作,羅水木卻有自己的堅持,每雙鞋子至少都花15分鐘的時間擦拭,他堅持每雙鞋都要擦3遍,就會亮3天。
因為這樣的工作態度,讓羅水木開設的「阿瘦擦鞋號」,打響名號,生意愈來愈好。1957年,「阿瘦擦鞋號」為了滿足客人更多服務需求,找了修鞋匠阿輝加入店面,提供修鞋服務。當時的「阿瘦擦鞋號」,除了羅水木,另雇用了3個擦鞋員及1位修鞋匠,已具備一定規模。
「阿瘦擦鞋號」營運5至6年,雖然營運穩健,但羅水木的抱負不僅於此,不斷思考未來該如何突破成長,直到有天發生了一個「美麗的誤會」,讓他由擦鞋跨足至賣鞋事業。
一天,一個路過攤位的路人,指著擺在架上的鞋子詢問:「這雙鞋該怎麼賣?」羅水木被他一問,感到相當錯愕,他向路人解釋,「沒有在賣鞋,這些都是別人的鞋子只是剛剛擦好。」
端,不僅有技術門檻,投資金額也相對提高,旁人提出反對之聲;但羅水木認為,製鞋有可為之處,他謹慎的規畫之後,在37歲那年,開啟了製鞋事業。
1966年10月,「阿瘦男鞋號」誕生,讓擦鞋攤跨到賣鞋的第一步。當時羅水木的製鞋最大原則是「舒適」,希望為每個人訂製適合的鞋。
經過幾年的經營,羅水木對於行銷、品牌有了一定程度概念,決定擴展新店,1971年4月,在延平北路開設第一間店面,取名為「阿瘦雙馬皮鞋店」。
開店之後,羅水木突破舊思維,引進店長經營制度,讓他能有更多時間觀察市場趨勢,擴展未來事業藍圖。
1981年,羅水木帶領團隊打拼了10年,「阿瘦雙馬皮鞋店」已頗具規模,當時身為長子的羅榮岳剛退伍,羅水木希望兒子傳承衣缽,詢問羅榮岳意願,一開始羅榮岳相當掙扎,因為中原大學建築系畢業的他,最大的夢想是當建築師。
但羅榮岳認為,父親開口詢問就代表需要幫忙,身為長子應該兼負起責任,經過考量許久之後,決定回家接班。
羅榮岳從小聞著皮革的味道長大,其實對皮鞋並不陌生,很快就摸熟工作內容。
阿瘦董事長羅榮岳表示,未來除了皮鞋,還會發展自創皮包、服飾品牌,擴及「鞋、皮、衣」,盼事業版圖更多元。
阿瘦集團由羅榮岳的父親羅水木創立,羅水木目前是集團總裁,實際經營權已交由羅榮岳接班。羅水木在1952年創力阿瘦,當時他23歲,接觸擦鞋工作之後,希望自立門戶,因此典當他身邊唯一值錢、具紀念意義的手錶,共籌措了120元,買下生財配備,在同年11月5日,延平北路騎樓下創立了擦鞋攤。
年輕時羅水木的身形瘦長,不少客人都喚他「阿瘦仔」,因此擦鞋攤取名為「阿瘦擦鞋號」。看似簡單的擦鞋工作,羅水木卻有自己的堅持,每雙鞋子至少都花15分鐘的時間擦拭,他堅持每雙鞋都要擦3遍,就會亮3天。
因為這樣的工作態度,讓羅水木開設的「阿瘦擦鞋號」,打響名號,生意愈來愈好。1957年,「阿瘦擦鞋號」為了滿足客人更多服務需求,找了修鞋匠阿輝加入店面,提供修鞋服務。當時的「阿瘦擦鞋號」,除了羅水木,另雇用了3個擦鞋員及1位修鞋匠,已具備一定規模。
「阿瘦擦鞋號」營運5至6年,雖然營運穩健,但羅水木的抱負不僅於此,不斷思考未來該如何突破成長,直到有天發生了一個「美麗的誤會」,讓他由擦鞋跨足至賣鞋事業。
一天,一個路過攤位的路人,指著擺在架上的鞋子詢問:「這雙鞋該怎麼賣?」羅水木被他一問,感到相當錯愕,他向路人解釋,「沒有在賣鞋,這些都是別人的鞋子只是剛剛擦好。」
端,不僅有技術門檻,投資金額也相對提高,旁人提出反對之聲;但羅水木認為,製鞋有可為之處,他謹慎的規畫之後,在37歲那年,開啟了製鞋事業。
1966年10月,「阿瘦男鞋號」誕生,讓擦鞋攤跨到賣鞋的第一步。當時羅水木的製鞋最大原則是「舒適」,希望為每個人訂製適合的鞋。
經過幾年的經營,羅水木對於行銷、品牌有了一定程度概念,決定擴展新店,1971年4月,在延平北路開設第一間店面,取名為「阿瘦雙馬皮鞋店」。
開店之後,羅水木突破舊思維,引進店長經營制度,讓他能有更多時間觀察市場趨勢,擴展未來事業藍圖。
1981年,羅水木帶領團隊打拼了10年,「阿瘦雙馬皮鞋店」已頗具規模,當時身為長子的羅榮岳剛退伍,羅水木希望兒子傳承衣缽,詢問羅榮岳意願,一開始羅榮岳相當掙扎,因為中原大學建築系畢業的他,最大的夢想是當建築師。
但羅榮岳認為,父親開口詢問就代表需要幫忙,身為長子應該兼負起責任,經過考量許久之後,決定回家接班。
羅榮岳從小聞著皮革的味道長大,其實對皮鞋並不陌生,很快就摸熟工作內容。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