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第一金證券 | 2025/05/15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6,150,000,000元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22959223 | 陳致全 | - | - | - | 詳細報價連結 |
2011年01月27日
星期四
星期四
第一金證董事長廖述仁 敦厚管理 以人為本 |第一金證券
原本經營製鞋業的第一金證券董事長廖述仁,在台灣經營成本不斷提升,而同業和上、下游協力廠商、客戶也不斷產業外移之際,開始思考要轉業,適逢民國77年證券市場開放,於是轉進證券業,和家族成員及友人在台北市安和路合資成立順邦證券公司,從此栽入證券業領域。
從當年的小券商,一路成長到今日大型金控旗下的證券商,而廖述仁依舊不改在小券商時期的「以人為本」、「視員工如家人」的敦厚管理哲學,除了公務、業績之外,同樣關懷每一位員工的生活起居、家庭狀況,甚至不忘對員工噓寒問暖,因此,員工私底下給他取了一個綽號「廖爸」,後來他也樂於接受,現在, 反而員工喊他「廖董」,他還會覺得不習慣呢!
視公司為大家庭
廖述仁認為證券金融服務業以人為本,並把公司看成一個大家庭,在傳統「家和萬事興」的觀念下,在整個第一金證的經營上,講求充分授權、專業分工、分層負責、向上負責。
公司經營、管理上的問題,就像一個大家庭一樣,有問題要互相討論,以取得最有利的多數決,這樣對公司的成長以及營利才有所幫助,對各級員工,也可以提供一個學習、成長、快樂的工作環境。
員工是公司資產
廖述仁認為,員工是公司的資產,企業主有義務提供員工優質的工作環境,當員工有好的環境、有好的學習空間,不但可以凝聚向心力,也可以無後顧之憂的專心為公司打拚,並為自己創造最大的價值。
除了公司和員工之間的互動關係之外,第一金證由於是金控旗下的子公司,因此,公司還有另一層的任務,以及在金控旗下必須扮演的角色。因此,除了本身持續成長、獲利之外,也得與銀行通路、投信等共同行銷,創造集團的經營價值,並把利潤回饋給集團,讓金控集團得以不斷茁壯成長。
投入證券業 一路踏實
廖述仁回想由順邦證券一路成長,到現在成為第一金控旗下的綜合券商,是一段踏實的成長過程,首先在民國81年附近,因為順邦證券有股東因故退出,只好找來新股東,並更名為太祥證券,而原本只有一、二個點的小證券公司,自從民國86年找來有豐富籌設券商經驗的李文霸,才開始大力的擴充,分公司擴增到十幾處。
到民國92年應第一金控之邀,加入金控體系,並改名為「一銀證券」,再到陳裕璋出任第一金控董事長,決定金控旗下各子公司統一名稱之後,於民國98年1月1日再度更名為「第一金證券」迄今。
再到民國99年7月蔡慶年接任第一金控董事長,鼎力支持第一金證券擴充,指示銀行通路積極支持第一金證券設立據點,目前第一金證券除了有27個分公司之外,也在第一銀行全國各處分行挑了62處,設立證券櫃檯。廖述仁表示,今年將再新設20家證券櫃檯,到今年底第一金證券分公司、銀行端的證券櫃檯,合計將達到109個點。
持續成長是各個正常經營的企業共同追求的目標,廖述仁認為,第一金證券從早年只在台北市安和路一個點的專業經紀商,到今天遍及全台各地的規模,是很多人共同努力的成果,而往後還是不能懈怠,今、明兩年要積極衝刺業績,除了配合銀行端,持續擴增證券櫃檯業務之外,有適當的機會也會再開分公司,同時要吸收、訓練營業員和經理人,讓各個營業據點的競爭力都能夠提升。
除了經紀業務,既然是綜合券商,承銷、研究等多樣化證券業務, 第一金證券近幾年也持續努力耕耘,去年一整年,就和20家公司簽了上市櫃輔導契約。過去3、4年在承銷業務上的努力,今年起將會見到開花結果的成績單,今年預計有7、8件IPO案,SPO案的數量也會大量增加。
承銷、研究多元耕耘
而第一金證券向來對投研工作也相當重視,目前研究部門成員已經將近30人,並以做為金控的研究中心為己任,研究報告提供證券、投信端做投資參考,也提供銀行端做法人金融放款、徵信的輔助資料。
另外,研究員拜會公司時,有時候也會找承銷人員、銀行代表一起前往,配合做整個金控的共同行銷。
第一金證今年也會透過轉投資的香港第一金和昇證券,配合第一銀行上海分公司開業,於上海成立辦事處,第一金證券兼營期貨業務,也將從4月開業;第一金投顧代理英國英傑華(AVIVA)系列基金,目前已有海外基金12檔,預計到今年底基金部位可達100億元,到時候投顧即可自行獲利。
廖述仁投入證券業已達23年之久,除了前幾年配合第一金控集團的人事調度,一度轉任第一金(前身為建弘)投信董事長之外,都在證券圈辛勤的耕耘。
而除了灌溉、經營證券事業之外,公餘之暇他也喜歡花藝,逛花市、蒔花弄草是重要休閒娛樂。另外,也有運動養生的習慣,平常於早晨做吐納,休假日則到大安公園或大直公園快走運動,遇下雨天時,則改到自家的地下室做運動。
從當年的小券商,一路成長到今日大型金控旗下的證券商,而廖述仁依舊不改在小券商時期的「以人為本」、「視員工如家人」的敦厚管理哲學,除了公務、業績之外,同樣關懷每一位員工的生活起居、家庭狀況,甚至不忘對員工噓寒問暖,因此,員工私底下給他取了一個綽號「廖爸」,後來他也樂於接受,現在, 反而員工喊他「廖董」,他還會覺得不習慣呢!
視公司為大家庭
廖述仁認為證券金融服務業以人為本,並把公司看成一個大家庭,在傳統「家和萬事興」的觀念下,在整個第一金證的經營上,講求充分授權、專業分工、分層負責、向上負責。
公司經營、管理上的問題,就像一個大家庭一樣,有問題要互相討論,以取得最有利的多數決,這樣對公司的成長以及營利才有所幫助,對各級員工,也可以提供一個學習、成長、快樂的工作環境。
員工是公司資產
廖述仁認為,員工是公司的資產,企業主有義務提供員工優質的工作環境,當員工有好的環境、有好的學習空間,不但可以凝聚向心力,也可以無後顧之憂的專心為公司打拚,並為自己創造最大的價值。
除了公司和員工之間的互動關係之外,第一金證由於是金控旗下的子公司,因此,公司還有另一層的任務,以及在金控旗下必須扮演的角色。因此,除了本身持續成長、獲利之外,也得與銀行通路、投信等共同行銷,創造集團的經營價值,並把利潤回饋給集團,讓金控集團得以不斷茁壯成長。
投入證券業 一路踏實
廖述仁回想由順邦證券一路成長,到現在成為第一金控旗下的綜合券商,是一段踏實的成長過程,首先在民國81年附近,因為順邦證券有股東因故退出,只好找來新股東,並更名為太祥證券,而原本只有一、二個點的小證券公司,自從民國86年找來有豐富籌設券商經驗的李文霸,才開始大力的擴充,分公司擴增到十幾處。
到民國92年應第一金控之邀,加入金控體系,並改名為「一銀證券」,再到陳裕璋出任第一金控董事長,決定金控旗下各子公司統一名稱之後,於民國98年1月1日再度更名為「第一金證券」迄今。
再到民國99年7月蔡慶年接任第一金控董事長,鼎力支持第一金證券擴充,指示銀行通路積極支持第一金證券設立據點,目前第一金證券除了有27個分公司之外,也在第一銀行全國各處分行挑了62處,設立證券櫃檯。廖述仁表示,今年將再新設20家證券櫃檯,到今年底第一金證券分公司、銀行端的證券櫃檯,合計將達到109個點。
持續成長是各個正常經營的企業共同追求的目標,廖述仁認為,第一金證券從早年只在台北市安和路一個點的專業經紀商,到今天遍及全台各地的規模,是很多人共同努力的成果,而往後還是不能懈怠,今、明兩年要積極衝刺業績,除了配合銀行端,持續擴增證券櫃檯業務之外,有適當的機會也會再開分公司,同時要吸收、訓練營業員和經理人,讓各個營業據點的競爭力都能夠提升。
除了經紀業務,既然是綜合券商,承銷、研究等多樣化證券業務, 第一金證券近幾年也持續努力耕耘,去年一整年,就和20家公司簽了上市櫃輔導契約。過去3、4年在承銷業務上的努力,今年起將會見到開花結果的成績單,今年預計有7、8件IPO案,SPO案的數量也會大量增加。
承銷、研究多元耕耘
而第一金證券向來對投研工作也相當重視,目前研究部門成員已經將近30人,並以做為金控的研究中心為己任,研究報告提供證券、投信端做投資參考,也提供銀行端做法人金融放款、徵信的輔助資料。
另外,研究員拜會公司時,有時候也會找承銷人員、銀行代表一起前往,配合做整個金控的共同行銷。
第一金證今年也會透過轉投資的香港第一金和昇證券,配合第一銀行上海分公司開業,於上海成立辦事處,第一金證券兼營期貨業務,也將從4月開業;第一金投顧代理英國英傑華(AVIVA)系列基金,目前已有海外基金12檔,預計到今年底基金部位可達100億元,到時候投顧即可自行獲利。
廖述仁投入證券業已達23年之久,除了前幾年配合第一金控集團的人事調度,一度轉任第一金(前身為建弘)投信董事長之外,都在證券圈辛勤的耕耘。
而除了灌溉、經營證券事業之外,公餘之暇他也喜歡花藝,逛花市、蒔花弄草是重要休閒娛樂。另外,也有運動養生的習慣,平常於早晨做吐納,休假日則到大安公園或大直公園快走運動,遇下雨天時,則改到自家的地下室做運動。
上一則:第一金證獲金劍獎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