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晶焱科技 | 2025/05/08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555,000,000元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28081989 | 王天來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詳細報價連結 |
2010年07月22日
星期四
星期四
USB 3.0高速傳輸技術產品發展應用趨勢 |晶焱科技
在USB 3.0規格底定,號稱傳輸頻寬將一舉拉高至5GBit/sec規格目
標越來越近,觀察USB介面發展,其實已經有近10年未有重大升
級手段,尤其是規格面的部份也是近來才有大幅變更,在推展
USB 3.0應用的趨勢下,不只是終端產品製造商熱衷參與,各主流
晶片業者也積極參與競爭,競相推出旗下的解決方案,晶片業者
亦樂觀預期2010年底USB 3.0裝置有機會上看2000萬部...
以往USB介面在導入市場時,通常都是由主流系統晶片業者主導
成分居多,例如Intel就是其中一個熱衷推展的業者,在USB持續成
為主流介面後,USB的重大改版一直遲遲未出現,直至USB第三版
規格底定,USB介面的升級方向才被確認。
終端業者積極搶攻應用市場
在以前USB標準確認到市售產品推出認證產品的時間差,一般都
要花上15~20個月,而在USB 3.0標準確認到第一款產品問市,已
經縮短到僅需要不到10個月時間,顯見相關業者搶攻終端應用的
動作相當積極。
此外,根據USB介面標準過往的發展脈絡進行觀察,以前大力推
行的業者多半以產製系統晶片組的業者為多,周邊廠商的動作多
半較為被動,或是觀望態度,但這次 USB 3.0由於改版幅度相當大
,尤其時把USB傳輸頻寬推升到5Gb/sec的水準,讓終端應用多了
更多想像空間,在預期消費者接受的速度可能會比以往的需求更
為強烈,不只終端業者積極尋求可用的晶片解決方案,同時也加
速催生非系統晶片廠商的解決方案必須更早推出,甚至搶先完成
驗證,以利終端產品開發時程。
上游晶片業者對USB 3.0控制晶片 抱持積極樂觀看法
控制晶片解決方案,可以說是USB 3.0終端應用的成敗關鍵,目前
有Renesas Electronics、Fresco、TI等晶片業者,積極參與相關規
格制定與解決方案開發,相關解決方案均集中在2010年相繼完成
驗證、量產與供貨,目前多數仍以小量方式推出的USB 3.0終端裝
置,在關鍵控制晶片量產成本合理化的過程,也能逐漸展現介面
升級後的性/價比優勢,與現有的舊介面產品同場競爭。
除晶片業者表現相當積極,搭上Microsoft作業系統Windows 7應用
熱潮,消費者對高速傳輸介面的需求日殷,系統業者跟進的腳步
也不遑多讓。目前USB 3.0多半選擇搭載於高階筆電或是高階主機
板為多,以目前動作較積極的Asus,預期將在筆電、主機板全產
品線積極導入USB 3.0介面設計,目前號稱已經持續取得USB
Implementers Forum SuperSpeed USB認證,此外Gigibyte也預計將搭
載USB 3.0介面的產品份額,以500萬片/季的目標。
速度提升相對也讓設計難度增加
USB 3.0將傳輸效能理論極限推升到5GBit/sec,引發的技術瓶頸相
當多,尤其是信號的傳輸要求必須以更高標準檢視每個細節,設
計人員甚至必須確認每一個環節訊號都能維持相同品質與位準,
短期內必須以大量額外的元件進行輔助設計,這可能讓初期USB
3.0相關應用裝置的成本壓不下來,甚至造成產品必須經過不斷驗
證的額外成本,必須持續透過經驗與設計技術累積,開發出更具
效益的設計方式。
但USB 3.0的高速表現其實實踐規格的技術挑戰相當多,除了主控
晶片的設計複雜度多了數倍外,硬體設計需要考量的問題更多,
例如,USB 3.0的連接器要求會更高許多,再來就是驅動器、實體
元件、Bridge橋接器、Hub集線器、ESD保護元件等,這些元件的
品質與是否針對USB 3.0高頻寬應用進行對應最佳化設計,將會影
響終端產品甚至是系統主機板、主機的開發難度。
訊號品質是USB 3.0的決勝點
5GBit/sec 的理論極限,看似不容易達成,在USB 3.0的終端應用
中,由於使用者的應用環境、搭配方式相對實驗室更為複雜,因
此就更容易出現相容或效能低下問題,此時,針對USB 3.0裝置的
驗證標準與是否有USB Implementers Forum SuperSpeed USB認證,
就成為產品行銷進入市場的關鍵。
基本上USB 3.0要能順暢應用其優點,就必須在傳輸的信號儘可能
維持最佳狀態與降低可能的衰減問題,新介面的市場導入,也會
重新對於技術標準的基礎元件、線材、連接器等元件更為重視,
尤其在品質、元件特性與其相關的標準設計方案等,像是若連接
器在阻抗無法達到要求,極可能造成信號在連接器部分形成衰減
,甚至是連接縣本身的材質問題,讓傳輸時的信號品質無法維持
。
即便是可能在外部出現的干擾或連接器的材質限制,影響了USB
3.0的傳輸信號品質,遇到這種問題也可以藉由外部的驅動器進一
步修正傳輸信號,同時提升信號品質,或在主控晶片中已內建信
號放大與位準提升的相關設計,簡化外部元件的使用數量、同時
改善USB 3.0可能的信號衰減問題。
以主機板為例,有無USB 3.0介面技術整合,BOM物料清單成本可
能會增加15~20美元,因為可能在控制器、驅動器、ESD元件方面
的料件增加成本,筆記型電腦的導入成本也是差不了多少,但這
些額外的成本未來都可能因主控晶片的整合技術越來越成熟,導
入新的USB 3.0解決方案獲得成本進一步壓縮,降低產品導入的成
本衝擊。
標越來越近,觀察USB介面發展,其實已經有近10年未有重大升
級手段,尤其是規格面的部份也是近來才有大幅變更,在推展
USB 3.0應用的趨勢下,不只是終端產品製造商熱衷參與,各主流
晶片業者也積極參與競爭,競相推出旗下的解決方案,晶片業者
亦樂觀預期2010年底USB 3.0裝置有機會上看2000萬部...
以往USB介面在導入市場時,通常都是由主流系統晶片業者主導
成分居多,例如Intel就是其中一個熱衷推展的業者,在USB持續成
為主流介面後,USB的重大改版一直遲遲未出現,直至USB第三版
規格底定,USB介面的升級方向才被確認。
終端業者積極搶攻應用市場
在以前USB標準確認到市售產品推出認證產品的時間差,一般都
要花上15~20個月,而在USB 3.0標準確認到第一款產品問市,已
經縮短到僅需要不到10個月時間,顯見相關業者搶攻終端應用的
動作相當積極。
此外,根據USB介面標準過往的發展脈絡進行觀察,以前大力推
行的業者多半以產製系統晶片組的業者為多,周邊廠商的動作多
半較為被動,或是觀望態度,但這次 USB 3.0由於改版幅度相當大
,尤其時把USB傳輸頻寬推升到5Gb/sec的水準,讓終端應用多了
更多想像空間,在預期消費者接受的速度可能會比以往的需求更
為強烈,不只終端業者積極尋求可用的晶片解決方案,同時也加
速催生非系統晶片廠商的解決方案必須更早推出,甚至搶先完成
驗證,以利終端產品開發時程。
上游晶片業者對USB 3.0控制晶片 抱持積極樂觀看法
控制晶片解決方案,可以說是USB 3.0終端應用的成敗關鍵,目前
有Renesas Electronics、Fresco、TI等晶片業者,積極參與相關規
格制定與解決方案開發,相關解決方案均集中在2010年相繼完成
驗證、量產與供貨,目前多數仍以小量方式推出的USB 3.0終端裝
置,在關鍵控制晶片量產成本合理化的過程,也能逐漸展現介面
升級後的性/價比優勢,與現有的舊介面產品同場競爭。
除晶片業者表現相當積極,搭上Microsoft作業系統Windows 7應用
熱潮,消費者對高速傳輸介面的需求日殷,系統業者跟進的腳步
也不遑多讓。目前USB 3.0多半選擇搭載於高階筆電或是高階主機
板為多,以目前動作較積極的Asus,預期將在筆電、主機板全產
品線積極導入USB 3.0介面設計,目前號稱已經持續取得USB
Implementers Forum SuperSpeed USB認證,此外Gigibyte也預計將搭
載USB 3.0介面的產品份額,以500萬片/季的目標。
速度提升相對也讓設計難度增加
USB 3.0將傳輸效能理論極限推升到5GBit/sec,引發的技術瓶頸相
當多,尤其是信號的傳輸要求必須以更高標準檢視每個細節,設
計人員甚至必須確認每一個環節訊號都能維持相同品質與位準,
短期內必須以大量額外的元件進行輔助設計,這可能讓初期USB
3.0相關應用裝置的成本壓不下來,甚至造成產品必須經過不斷驗
證的額外成本,必須持續透過經驗與設計技術累積,開發出更具
效益的設計方式。
但USB 3.0的高速表現其實實踐規格的技術挑戰相當多,除了主控
晶片的設計複雜度多了數倍外,硬體設計需要考量的問題更多,
例如,USB 3.0的連接器要求會更高許多,再來就是驅動器、實體
元件、Bridge橋接器、Hub集線器、ESD保護元件等,這些元件的
品質與是否針對USB 3.0高頻寬應用進行對應最佳化設計,將會影
響終端產品甚至是系統主機板、主機的開發難度。
訊號品質是USB 3.0的決勝點
5GBit/sec 的理論極限,看似不容易達成,在USB 3.0的終端應用
中,由於使用者的應用環境、搭配方式相對實驗室更為複雜,因
此就更容易出現相容或效能低下問題,此時,針對USB 3.0裝置的
驗證標準與是否有USB Implementers Forum SuperSpeed USB認證,
就成為產品行銷進入市場的關鍵。
基本上USB 3.0要能順暢應用其優點,就必須在傳輸的信號儘可能
維持最佳狀態與降低可能的衰減問題,新介面的市場導入,也會
重新對於技術標準的基礎元件、線材、連接器等元件更為重視,
尤其在品質、元件特性與其相關的標準設計方案等,像是若連接
器在阻抗無法達到要求,極可能造成信號在連接器部分形成衰減
,甚至是連接縣本身的材質問題,讓傳輸時的信號品質無法維持
。
即便是可能在外部出現的干擾或連接器的材質限制,影響了USB
3.0的傳輸信號品質,遇到這種問題也可以藉由外部的驅動器進一
步修正傳輸信號,同時提升信號品質,或在主控晶片中已內建信
號放大與位準提升的相關設計,簡化外部元件的使用數量、同時
改善USB 3.0可能的信號衰減問題。
以主機板為例,有無USB 3.0介面技術整合,BOM物料清單成本可
能會增加15~20美元,因為可能在控制器、驅動器、ESD元件方面
的料件增加成本,筆記型電腦的導入成本也是差不了多少,但這
些額外的成本未來都可能因主控晶片的整合技術越來越成熟,導
入新的USB 3.0解決方案獲得成本進一步壓縮,降低產品導入的成
本衝擊。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