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9月24日
星期四
星期四
大型BOT案 民間心灰意冷 |台灣高鐵
|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 台灣高鐵 | 2025/11/11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56,052,930,580元 |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 16446274 | 劉維琪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詳細報價連結 |
台灣高鐵、台北大巨蛋這兩件政府大力推動的BOT案,最近
都落得政、商反目,糾紛纏身的下場。其實不單是這兩件,近年
推動的大型BOT案,包括高捷、ETC等,幾乎都是爭議與官司不
斷,台灣高度的政治風險,大型BOT案已讓民間心灰意冷,成為
廠商不敢碰的惡夢。
電影「海角七號」裡一句「山也BOT,海也BOT」成為經典
台詞,因為政府預算有限,效率不彰,當年引進國外BOT的觀念
,主要是希望政府能花最少的錢,結合民間的資金和效率推動公
共建設,國外像是英法之間的海底隧道,就是BOT的成功案例。
但同樣的作法搬到台灣卻是狀況連連,台灣高鐵早在1990年
就由行政院核定,卻一直拖到1999年才正式動工興建,辦理方式
也從政府編列預算改為BOT,原本預計2005年10月通車,因為工
程進度一再延後,直到2007年2月才局部通車。場站週邊土地的開
發更是一延再延。
姑且不論原始股東究竟從高鐵案中獲取多少好處,高鐵從興
建到營運,歷經二次政黨輪替,換了三個總統、無數個閣揆,每
逢政權轉移、內閣改組,政府原本的承諾就要面臨跳票的危機,
別的不說,光是當初被視為投資誘因的場站利用和週邊的開發就
一再變更。
大巨蛋也是一樣,行政院早在82年就列入國家重大建設,迄
今歷經10個閣揆,4位市長,規劃了18年,無論誰是誰非,但中央
和地方政府從遠雄93年取得最優申請人資格後,一下子同意其協
力廠商變更案,一下子否決其變更案,來回折騰了5年,最終仍以
政商反目收場卻是事實。
其他像是ETC案,政府和遠東集團大打官司,一下子要改系
統、重新收回,一下子同意以原有系統繼續營運;另外像是高捷
案,在歷經弊案官司後終於順利上路,但預計到今年底虧損將達
60億元,高雄市議會已建議高雄市政府「要有接管高捷的準備」
。
從高鐵、大巨蛋,到ETC、高捷,無論是哪個BOT案幾乎都
避免不了政治風險,有的是行政官員更替後,繼任者不願為前任
背書;有的是廠商被畫上政治色彩,綠執政時,藍委抵制,藍執
政時,綠委抵制;有的是政黨輪替時淪為政爭的祭品,前朝承諾
成為無法兌現的支票。
政治的風險實在太大,為了「保平安」,有的廠商不得不去
碰政治,強迫自己周旋於政客之間請客送禮,卻也為自己帶給更
多的官司纏身。從台灣幾件大型BOT案的失敗案例來看,政治的
確是最大的風險,企業還是不碰為妙。
都落得政、商反目,糾紛纏身的下場。其實不單是這兩件,近年
推動的大型BOT案,包括高捷、ETC等,幾乎都是爭議與官司不
斷,台灣高度的政治風險,大型BOT案已讓民間心灰意冷,成為
廠商不敢碰的惡夢。
電影「海角七號」裡一句「山也BOT,海也BOT」成為經典
台詞,因為政府預算有限,效率不彰,當年引進國外BOT的觀念
,主要是希望政府能花最少的錢,結合民間的資金和效率推動公
共建設,國外像是英法之間的海底隧道,就是BOT的成功案例。
但同樣的作法搬到台灣卻是狀況連連,台灣高鐵早在1990年
就由行政院核定,卻一直拖到1999年才正式動工興建,辦理方式
也從政府編列預算改為BOT,原本預計2005年10月通車,因為工
程進度一再延後,直到2007年2月才局部通車。場站週邊土地的開
發更是一延再延。
姑且不論原始股東究竟從高鐵案中獲取多少好處,高鐵從興
建到營運,歷經二次政黨輪替,換了三個總統、無數個閣揆,每
逢政權轉移、內閣改組,政府原本的承諾就要面臨跳票的危機,
別的不說,光是當初被視為投資誘因的場站利用和週邊的開發就
一再變更。
大巨蛋也是一樣,行政院早在82年就列入國家重大建設,迄
今歷經10個閣揆,4位市長,規劃了18年,無論誰是誰非,但中央
和地方政府從遠雄93年取得最優申請人資格後,一下子同意其協
力廠商變更案,一下子否決其變更案,來回折騰了5年,最終仍以
政商反目收場卻是事實。
其他像是ETC案,政府和遠東集團大打官司,一下子要改系
統、重新收回,一下子同意以原有系統繼續營運;另外像是高捷
案,在歷經弊案官司後終於順利上路,但預計到今年底虧損將達
60億元,高雄市議會已建議高雄市政府「要有接管高捷的準備」
。
從高鐵、大巨蛋,到ETC、高捷,無論是哪個BOT案幾乎都
避免不了政治風險,有的是行政官員更替後,繼任者不願為前任
背書;有的是廠商被畫上政治色彩,綠執政時,藍委抵制,藍執
政時,綠委抵制;有的是政黨輪替時淪為政爭的祭品,前朝承諾
成為無法兌現的支票。
政治的風險實在太大,為了「保平安」,有的廠商不得不去
碰政治,強迫自己周旋於政客之間請客送禮,卻也為自己帶給更
多的官司纏身。從台灣幾件大型BOT案的失敗案例來看,政治的
確是最大的風險,企業還是不碰為妙。
與我聯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