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台灣保來得 | 2025/05/06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359,336,000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50290503 | 菊池正史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詳細報價連結 |
2009年08月28日
星期五
星期五
保來得 拿下粉末冶金界多項第一 |台灣保來得
台灣保來得公司的廠房位於竹南科學區外圍,外觀淨白亮潔,予
人清新寧靜的感覺。保來得廠內生產線井然有序,各式高精密的
成形、燒結、射出設備齊備,這是台灣最大的粉末冶金生產基地
,也是全球同業中,營業額最高的單一粉末冶金工廠。
雖然生產五金製品類,保來得在技術層次與生產規模,都不遜新
興科技產業,所創造的營業額與獲利,也遠超過許多具有明星光
環的電子業。對如何走向技術密集的高附加價值及傳統產業升級
轉型之道,台灣保來得做了最佳詮釋。另外位於大陸揚州的子工
廠,也一脈相承此一優良企業文化,在兩岸市場各領風騷。
總經理朱秋龍表示,保來得供應的產品及客戶,從傳統橫跨尖端
科技應用,41年來,藉著生產技術不斷精益求精,材料配方不間
斷的改良研發、生產設備不停地更新擴充,人員無止盡的教育訓
練,讓保來得培養出世界級的競爭力,能做出世界級的產品,成
為世界級大廠指定的合作廠商,從而創造出傲人的經營績效。
台灣保來得隸屬日本保來得集團,其經營績效及規模並不比母廠
遜色,成為集團的重要獲利來源。朱秋龍被董事會委以重任,取
得更大的資源與揮灑空間,配合集團的發展大方向,在全球製造
業轉以亞洲重心,同業大廠競爭力紛紛式微之下,保來得創下許
多台灣業界記錄,包括:微小軸承產量業界第一、第一家成為歐系
汽車大廠第一線供應商,平均每年成長兩成的MIM(金屬粉末射出
成形)、最先跨入高技術門檻的能源與國防領域,並持續努力,努
力超越過往的輝煌戰績。
去年,保來得營收32億元,為台灣粉末冶金業貢獻了一半以上產
值,其竹南及揚州廠的合計營收,更高居集團全球營收的六成以
上,也推升保來得集團在全球排名前進至第七名。
今年6月,保來得營收已回復高峰期的九成,受景氣影響不大,獲
利也維持往年水準,該公司前二年在金屬原料狂飆時,因產品走
高技術性、高附加價值路線,成功將增加的原料成本轉嫁,是業
界極少的案例。
朱秋龍表示,去年增購臨近工廠現址土地,新增1,600噸成型機共
投下2億元,正式跨入能源領域。新產品燃料電池關鍵元件,明年
估計可帶進5億元產值。保來得歷經40年的人才養成,擁有超過
250人、平均年資15年以上的技術團隊,質與量堪稱全球最優 ,
讓國際大廠自動上門合作,同時也讓事業版圖更加擴大。
人清新寧靜的感覺。保來得廠內生產線井然有序,各式高精密的
成形、燒結、射出設備齊備,這是台灣最大的粉末冶金生產基地
,也是全球同業中,營業額最高的單一粉末冶金工廠。
雖然生產五金製品類,保來得在技術層次與生產規模,都不遜新
興科技產業,所創造的營業額與獲利,也遠超過許多具有明星光
環的電子業。對如何走向技術密集的高附加價值及傳統產業升級
轉型之道,台灣保來得做了最佳詮釋。另外位於大陸揚州的子工
廠,也一脈相承此一優良企業文化,在兩岸市場各領風騷。
總經理朱秋龍表示,保來得供應的產品及客戶,從傳統橫跨尖端
科技應用,41年來,藉著生產技術不斷精益求精,材料配方不間
斷的改良研發、生產設備不停地更新擴充,人員無止盡的教育訓
練,讓保來得培養出世界級的競爭力,能做出世界級的產品,成
為世界級大廠指定的合作廠商,從而創造出傲人的經營績效。
台灣保來得隸屬日本保來得集團,其經營績效及規模並不比母廠
遜色,成為集團的重要獲利來源。朱秋龍被董事會委以重任,取
得更大的資源與揮灑空間,配合集團的發展大方向,在全球製造
業轉以亞洲重心,同業大廠競爭力紛紛式微之下,保來得創下許
多台灣業界記錄,包括:微小軸承產量業界第一、第一家成為歐系
汽車大廠第一線供應商,平均每年成長兩成的MIM(金屬粉末射出
成形)、最先跨入高技術門檻的能源與國防領域,並持續努力,努
力超越過往的輝煌戰績。
去年,保來得營收32億元,為台灣粉末冶金業貢獻了一半以上產
值,其竹南及揚州廠的合計營收,更高居集團全球營收的六成以
上,也推升保來得集團在全球排名前進至第七名。
今年6月,保來得營收已回復高峰期的九成,受景氣影響不大,獲
利也維持往年水準,該公司前二年在金屬原料狂飆時,因產品走
高技術性、高附加價值路線,成功將增加的原料成本轉嫁,是業
界極少的案例。
朱秋龍表示,去年增購臨近工廠現址土地,新增1,600噸成型機共
投下2億元,正式跨入能源領域。新產品燃料電池關鍵元件,明年
估計可帶進5億元產值。保來得歷經40年的人才養成,擁有超過
250人、平均年資15年以上的技術團隊,質與量堪稱全球最優 ,
讓國際大廠自動上門合作,同時也讓事業版圖更加擴大。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