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年代網際事業 | 2025/05/07 | - | - | - | 1,270,000,000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05091991 | 練台生 | 80 | 80 | 80 | 詳細報價連結 |
2008年10月22日
星期三
星期三
要併購,錢不會是問題 |年代網際事業
富邦金大動作併購ING安泰人壽,總資產規模直逼國泰金,又傳
出可能併購日盛金,國泰金的民營龍頭地位動搖。對此,國泰金
策略長李長庚昨(21)日表示:「要併購的話,錢不會是問題,
」但不會為了併購而併購。
國泰金旗下證券子公司規模較小,過去李長庚一向以「證券業不
是我們擅長的領域」為由,不願意大舉併購其他證券公司。但李
長庚昨日改口說,不同階段有不同策略,對併購證券業不排除任
何可能。
先前曾與國泰金傳出「緋聞」者,包括群益證、日盛金等,但群
益證大股東後來不想賣,日盛金則因為價格談不攏,都沒有下文
。
國泰金一向被市場認為最具併購實力的金融集團,主要是因為國
泰金財力雄厚,原本口袋至少有三、四百億元的併購銀彈,但今
年上半年金控為國泰人壽增資150億元,使得現金剩下一、二百
億元。
李長庚不願證實手中現金有多少,他說,只要有好的併購標的,
即使是借錢也會來買。包括銀行、保險、證券業,都會想要擴張
版圖,「我們要做亞洲有份量的金融集團,各領域都有很大的成
長空間。」
由於富邦金最近對外併購非常積極,外界拿來國泰金來比較,關
心國泰金是否有可能「危機入市」?李長庚表示,現在金融業的
價格比較便宜,只要有現金的業者,都可以尋找併購機會,國泰
金的確也在尋找。
不過,「併購就像結婚,要能長長久久、白頭偕老」,李長庚說
,即使有好的標的,也要看是否能與國泰金產生綜效。例如富邦
金併購ING安泰人壽,富邦人壽沒有業務員通路,ING安泰則有很
多業務員,兩者剛好互補。但ING安泰人壽與國泰金合併,由於
兩家公司都有龐大業務員體系,可能就不太適合。難道國泰金不
擔心富邦金來挑戰其龍頭地位?李長庚說,當然國泰希望能維持
領導地位,但不能要求別人都不能發展,「別人跑得比我好,也
要祝福人家。」
【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金管會將採取強制限期增資措施,趕
在明(98)年底前促使弱質金融機構整併,且已有金控旗下銀行
被列入對象。為避免銀行藉減資來規避資本虧損逾三分之一須限
期增資規定,金管會將不准銀行只做減資,最好增資成功後再減
資。
金管會高層表示,面對這波全球金融風暴,金管會除積極推動國
內弱質金融機構整併外,對於有能力到海外「撿便宜」,併購國
際金融機構的國內業者,金管會也將從法制、稅務面提供協助。
金管會高層指出,國內金融機構的合併為何這麼難,主要是被併
購者價格開得很高,加上主管機關未給增資壓力,讓一些弱質金
融機構的經營者更不願退出。
出可能併購日盛金,國泰金的民營龍頭地位動搖。對此,國泰金
策略長李長庚昨(21)日表示:「要併購的話,錢不會是問題,
」但不會為了併購而併購。
國泰金旗下證券子公司規模較小,過去李長庚一向以「證券業不
是我們擅長的領域」為由,不願意大舉併購其他證券公司。但李
長庚昨日改口說,不同階段有不同策略,對併購證券業不排除任
何可能。
先前曾與國泰金傳出「緋聞」者,包括群益證、日盛金等,但群
益證大股東後來不想賣,日盛金則因為價格談不攏,都沒有下文
。
國泰金一向被市場認為最具併購實力的金融集團,主要是因為國
泰金財力雄厚,原本口袋至少有三、四百億元的併購銀彈,但今
年上半年金控為國泰人壽增資150億元,使得現金剩下一、二百
億元。
李長庚不願證實手中現金有多少,他說,只要有好的併購標的,
即使是借錢也會來買。包括銀行、保險、證券業,都會想要擴張
版圖,「我們要做亞洲有份量的金融集團,各領域都有很大的成
長空間。」
由於富邦金最近對外併購非常積極,外界拿來國泰金來比較,關
心國泰金是否有可能「危機入市」?李長庚表示,現在金融業的
價格比較便宜,只要有現金的業者,都可以尋找併購機會,國泰
金的確也在尋找。
不過,「併購就像結婚,要能長長久久、白頭偕老」,李長庚說
,即使有好的標的,也要看是否能與國泰金產生綜效。例如富邦
金併購ING安泰人壽,富邦人壽沒有業務員通路,ING安泰則有很
多業務員,兩者剛好互補。但ING安泰人壽與國泰金合併,由於
兩家公司都有龐大業務員體系,可能就不太適合。難道國泰金不
擔心富邦金來挑戰其龍頭地位?李長庚說,當然國泰希望能維持
領導地位,但不能要求別人都不能發展,「別人跑得比我好,也
要祝福人家。」
【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金管會將採取強制限期增資措施,趕
在明(98)年底前促使弱質金融機構整併,且已有金控旗下銀行
被列入對象。為避免銀行藉減資來規避資本虧損逾三分之一須限
期增資規定,金管會將不准銀行只做減資,最好增資成功後再減
資。
金管會高層表示,面對這波全球金融風暴,金管會除積極推動國
內弱質金融機構整併外,對於有能力到海外「撿便宜」,併購國
際金融機構的國內業者,金管會也將從法制、稅務面提供協助。
金管會高層指出,國內金融機構的合併為何這麼難,主要是被併
購者價格開得很高,加上主管機關未給增資壓力,讓一些弱質金
融機構的經營者更不願退出。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