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摩根投信 | 2025/08/18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300,000,000元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86385124 | 唐德瑜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詳細報價連結 |
2008年06月06日
星期五
星期五
科技基金 渾身是勁 近三月績效多為正報酬 美景氣可望持穩 新興市 |摩根投信
科技基金 渾身是勁 近三月績效多為正報酬 美景氣可望持穩 新興
市場需求不墜 後市可期
美國景氣近期已有落底跡象,沉寂已久的科技類股也回暖。除了
那斯達克指數、費城半導體指數反彈幅度亮麗之外,科技型基金
績效也很亮眼。投信法人預估,在美國景氣可望持穩,新興市場
需求不墜下,科技型基金未來反彈力道可期。
根據理柏資訊(Lipper)統計,截至本月3日,多數科技型基金三
個月績效都交出正報酬成績單,其中富蘭克林坦伯頓科技基金、
貝萊德世界科技基金A2美元、駿利環球科技基金A美元、百能新
興資訊科技基金A、摩根富林明美國科技五檔基金拿下前五名,
三個月績效表現均在9.5%以上。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雖然美國經濟緩慢回溫,但新興市場的
需求還是很強勁,新興市場今年第一季對個人電腦的總需求就成
長了22.6%,對總需求成長的貢獻度高達八成。因此,在新興市場
需求不衰的情況下,今年科技產品的需求力道可望維持,而先前
被認為科技產品需求將大幅減緩,股價因此遭到修正的科技類股
,預期未來會有機會反映其合理的投資價值。
摩根富林明JF東方科技基金經理人歐陽渭棠表示,科技股價逐步
脫離谷底、美國次貸風暴疑慮淡化,加上近期公布財報結果未如
預期悲觀,近日科技股價表現有逐步脫離谷底回升走勢。今年以
來截至昨(5)日,南韓電子股走勢最強,主要係受惠韓元貶值與
競爭力提升,電子類股強漲20% 遠勝大盤下跌3%。
財報方面,歐陽渭棠指出,美國科技股首季財報成長13.6%,優於
預期的5.9%:龍頭科技股如英特爾、IBM、Google、蘋果電腦、
Qualcomm等均公布優於預期財報,其中Intel、IBM、Qualcomm還
公佈樂觀的第二季獲利預估。
歐陽渭棠指出,科技股價先前已大幅反映景氣降溫利空,因科技
企業盈餘存在下修風險,加上又有亞幣升值與成本增加等疑慮,
股價表現亦受壓抑。然第一季消息逐漸明朗後,科技股價已步出
谷底。
以南韓大型龍頭製造商為例,第一季財報不但有匯兌收益,還因
韓圜貶值增強海外銷售的價格競爭優勢,如三星電子第一季淨利
年成長37%;LG電子營業利潤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21倍,旗下
LCD部門六季以來首度獲利。
就供給面來看,現階段科技產業庫存水位低,根據麥格里證券(Macquarie)統計,整體科技產業庫存水位與供給成長是2001年
以來最低;硬體產業庫存處在歷史低點,半導體產業處在兩年低
點,兩者均處在八年平均水位以下。今年晶圓代工與面板的產能
擴充成長分別為10%與29%,是自2001年以來最低增幅。
市場需求不墜 後市可期
美國景氣近期已有落底跡象,沉寂已久的科技類股也回暖。除了
那斯達克指數、費城半導體指數反彈幅度亮麗之外,科技型基金
績效也很亮眼。投信法人預估,在美國景氣可望持穩,新興市場
需求不墜下,科技型基金未來反彈力道可期。
根據理柏資訊(Lipper)統計,截至本月3日,多數科技型基金三
個月績效都交出正報酬成績單,其中富蘭克林坦伯頓科技基金、
貝萊德世界科技基金A2美元、駿利環球科技基金A美元、百能新
興資訊科技基金A、摩根富林明美國科技五檔基金拿下前五名,
三個月績效表現均在9.5%以上。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雖然美國經濟緩慢回溫,但新興市場的
需求還是很強勁,新興市場今年第一季對個人電腦的總需求就成
長了22.6%,對總需求成長的貢獻度高達八成。因此,在新興市場
需求不衰的情況下,今年科技產品的需求力道可望維持,而先前
被認為科技產品需求將大幅減緩,股價因此遭到修正的科技類股
,預期未來會有機會反映其合理的投資價值。
摩根富林明JF東方科技基金經理人歐陽渭棠表示,科技股價逐步
脫離谷底、美國次貸風暴疑慮淡化,加上近期公布財報結果未如
預期悲觀,近日科技股價表現有逐步脫離谷底回升走勢。今年以
來截至昨(5)日,南韓電子股走勢最強,主要係受惠韓元貶值與
競爭力提升,電子類股強漲20% 遠勝大盤下跌3%。
財報方面,歐陽渭棠指出,美國科技股首季財報成長13.6%,優於
預期的5.9%:龍頭科技股如英特爾、IBM、Google、蘋果電腦、
Qualcomm等均公布優於預期財報,其中Intel、IBM、Qualcomm還
公佈樂觀的第二季獲利預估。
歐陽渭棠指出,科技股價先前已大幅反映景氣降溫利空,因科技
企業盈餘存在下修風險,加上又有亞幣升值與成本增加等疑慮,
股價表現亦受壓抑。然第一季消息逐漸明朗後,科技股價已步出
谷底。
以南韓大型龍頭製造商為例,第一季財報不但有匯兌收益,還因
韓圜貶值增強海外銷售的價格競爭優勢,如三星電子第一季淨利
年成長37%;LG電子營業利潤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21倍,旗下
LCD部門六季以來首度獲利。
就供給面來看,現階段科技產業庫存水位低,根據麥格里證券(Macquarie)統計,整體科技產業庫存水位與供給成長是2001年
以來最低;硬體產業庫存處在歷史低點,半導體產業處在兩年低
點,兩者均處在八年平均水位以下。今年晶圓代工與面板的產能
擴充成長分別為10%與29%,是自2001年以來最低增幅。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