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號碼 0960-550-797   LINE的ID LINE的ID:@ipo888 歡迎加入好友
華創車電技術中心股價速覽 (未)
股票名稱 報價日期 今買均 買高 昨買均 實收資本額
華創車電技術中心 2025/05/08 議價 議價 議價 14,136,001,200
統一編號 董事長 今賣均 賣低 昨賣均 詳細報價連結
27932239 蔡文榮 議價 議價 議價 詳細報價連結
2008年04月09日
星期三

華創車電技術中心總經理 劉一震:車用電子 打造兆元產業新星 |華創車電技術中心

「汽車電子加上整車發展,可以為我國再打造一個兆元產業。」

華創車電技術中心總經理、也是車輛公會理事長劉一震,對國內

車用電子產業有高度期許。

車界人士熟知,裕隆集團執行長嚴凱泰有一個夢,就是打造一個

汽車自主品牌;這個夢可望在今年築夢踏實。而近年低調研發的

華創車電,所扮演的角色,猶如為這個夢的成真推波助瀾的發動

機。

借鏡韓國 政府介入帶動發展

劉一震在兩年多前卸下裕隆日產汽車總經理要職,投身接掌華創

車電技術中心,以他在裕隆集團的位階,不難想見嚴凱泰對車用

電子這個區塊及其延伸產業的重視程度,加上劉一震身兼車輛公

會理事長,由他來談國內車用電子產業的發展前景,再恰當不過



劉一震認為,受限於經濟規模不足,我國汽車產業的發展缺乏優

勢,但台灣車輛零組件及ICT(資通訊)產業卻有驚人的活力

,如果能好好結合汽車電子與整車發展,我們有很好的機會打造

另一個兆元產業。

他以韓國為例,各重點產業就是在政府科專的大力支持下,靠著

政府力量的帶動有效開展,且在國際上占有一席之地,汽車業的

飛速成長就是一例,他們政府甚至可以大手筆投入2、30億元

去研發節能車。韓國的例子與發展軌跡,值得我們借鏡。

近十年,我國的3C產業在政府打造兆元產業的政策導引下,固

然在國際間已扮演重要角色,但政府公部門也發現到,3C產業

已走入微利時代,適時轉型、以更有競爭力的產品來提高附加價

值,是接下來要發展的方向。

ICT轉型車電 再造產業春天

「台灣的ICT產業發展很好,但他們對汽車業卻是陌生的。這

點很可惜。」如果ICT產業與汽車業緊密合作,將會有一番新

氣象。

劉一震指出,電子產品的獲利快、車用電子回收較慢,這是多數

ICT廠商對投入車用電子產品有疑慮之處,但3C產品的生命

周期短、車用電子產品的生命周期卻可以很長,所以就長線發展

來看,要擴大產值規模,ICT產業轉型車用電子產業有其必要

性。

目前國內投入車用電子產品研發的知名廠商約有30多家,但與

國際相較,規模都顯不足,競爭力也相對降低,政府希望見到千

億元以上的廠商投入。所幸,這個現象已有所改變,像鴻海買下

安泰電業就是一例,而有裕隆集團背景的華創車電與台達電、敦

陽、友達、同致電子等合作,也是國內業界意識到跨界合作重要

性的例子。

建構成熟車電平台 引領汽車業發展

劉一震分析,全球版塊正往亞洲的印度、中國甚至東南亞移動,

車輛零組件產業也逐漸移往亞洲,很多國際大廠都來亞洲採購,

這是台灣的發展利基。

如今,台灣已培養相當大的設計能量,加上零組件產業的優勢,

如果善用並結合這些創新能量,以創新的規格、配備發展高附加

價值的車用電子產品,一定比別人有競爭力。

此外,中國大陸方汽車市場正飛速成長,去年已達到年銷900

萬台的規模,預估今年可以上探1,000萬台,一直有面向國

際雄心的裕隆集團,看到這個趨勢與對外發展的機會,積極推動

自主品牌。一如裕隆創辦人「發電機報國」的精神,現在的華創

車電,就是一個匯聚車用電子能量的平台,扮演為裕隆集團建構

汽車自主品牌推波助瀾的角色。

劉一震強調,台灣的ICT產業發展已經成熟,甚至如宏碁、

BenQ等都已發展成為國際知名的自主品牌,只要有效串連成

熟的ICT產業、活躍的零組件產業、與汽車產業,形成一個平

台,加上政府資源的支持,台灣車用電子產業未來的發展很有機

會。

屆時,台灣將不只是全球車用電子產品的供應者,也不只是另一

個兆元產業,它甚至可以回過頭來帶動國內汽車產業發展。

與我聯繫
captcha 計算好數字填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