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旭聯科技 | 2025/08/18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113,460,720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97042940 | 黃淑鈴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詳細報價連結 |
星期一
元智呵護 旭聯破殼而出 |旭聯科技
中心,如今旭聯科技決定股票上櫃,成為在育成中心成長茁壯,
進而登上資本市場的典範,也是產學合作的成功案例。
元智大學十分重視旭聯科技的發展,畢竟進駐育成體系的通常以小
型公司居多,要「孵出」股票可以掛牌的公司不是簡單的事。元智
大學育成中心副理羅慧敏說,這就是育成中心主任林耀欽的執著,
才能讓育成中心發揮最大的功能。
民國83年,交通大學控制工程系畢業的張財銘才27歲,先創立旭聯
科技前身創旭科技,以電腦多媒體系統設計為業務,因規模過小無
法承接大案子,公司發展出現瓶頸,後來轉型為專為企業撰寫網路
程式,改組為旭聯科技,當時資本額才1,000萬元。
旭聯隔年創立網路同學會(City Fami-ly),但當時出現資金耗盡的
隱憂,在元智大學前任資訊學院院長鄭鳳生支持下,民國87年成為
首批進駐元智大學育成中心的廠商。
當時網路產業普遍處於投資激情中,資金燒得很快,育成中心運用
元智大學的「專業學習制度」,結合校內資管系的人力資源,讓公
司節省不少成本。
在大學資源挹注下,旭聯科技奠定建構網路社群和數位學習產業的
基礎,加上有元智大學輔助增長的技術,吸引台灣大哥大和台灣工
銀的青睞,投入資金,讓旭聯體質更佳,得以避免在不久後的網路
泡沫化陣亡。
元智大學表示,網路技術的要求在學術或商業領域不同。例如,對
網路的承載能力和穩定性,學校的容忍度比較大,但應用到商業方
面,要求就嚴格許多。學校提供旭聯在技術開發過程的人力不足問
題,達到商業效益。
有了大企業挹注資金後,企業與學校之間的關係更加緊密,形成多
贏局面,旭聯資本額從1,000萬元,成長到2.48億元,正在申請股票
上櫃階段。
旭聯科技的技術基礎逐步擴大,將逐步轉型,朝向數位學習服務的
公司,未來可望成為這一領域的佼佼者。旭聯也成為經濟部中小企
業處出版「破殼而出」教材的例證。
上一則:訊聯 可望7月掛牌上櫃
下一則:數位學習 孵出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