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太電 | 2025/05/11 | 18.4 | 18.6 | 18.4 | 7,359,000,000元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03064800 | 元遠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指派代表人苑竣唐 | 22.85 | 22.8 | 22.84 | 詳細報價連結 |
2024年04月17日
星期三
星期三
太電攻電動車產業鏈 扮關鍵核心 |太平洋電線電纜
老字號線纜業領導品牌太平洋電線電纜(太電)憑藉70餘年的雄厚 研發實力,以不斷推陳出新的電機繞組技術及加值服務,積極跨足電 動車產業產業鏈,將於E-mobility展示最具效能、安全及穩定的電動 車及充電解方案。
「臺灣素有馬達王國的稱號,但以往傳統製造製程,已經不符合電 動車的要求。」太平洋電線電纜動力系統事業群副總經理徐銘懋說, 在電動車市場兩大勢力底定之下,包括國內的其他車廠更需要急起直 追,太電希望成為電動車生態系的台積電,透過特殊機電製程技術及 動力傳輸加值服務,希望成為相關產業鏈加速追趕國際的關鍵齒輪。
電動車內電力及充電元件走向高壓系統,功率晶體也隨著半導體材 料SiC的採用,絕緣破壞電場強度及能隙都大為提高,對於漆包線抗 壓能耐要求亦更高。徐銘懋說,太電以自製平角漆包線及插銅條工法 ,打造髮夾式電機定子繞組技術平台(hairpin winding),所發展 電機繞組系列,增加電機的線圈槽滿率,提升功率輸出及能量轉換效 率的表現。
在相同功率下,髮夾式繞組技術能有效減少電動車定子部件體積, 功率密度比一般永磁馬達高出15%∼25%以上,不僅解決散熱的議題 ,亦提升馬達的效率,可有效縮小馬達體積,使車載動力系統的空間 規畫更有彈性,達到車體輕量化與提高車輛行駛里程等目標,更符合 電動車的高能量密度需求。
「快速充電的需求可以降低里程焦慮,為了在最短時間達到最高的 充電里程數,電力系統開始走向800V電壓甚至更高,此時,漆包線的 絕緣與傳導將是重要關鍵。」徐銘懋說,太電以獨特的coil windin g技術為基礎,降低導線電阻熱耗損,讓電能使用效率更為提升,以 體積更小,散熱更好的高磁化及高品質充電線纜為充電樁進行創新, 協助業者實現快充服務。
2023年是國內電動車廠商發展的元年,今年將是完備的一年。徐銘 懋說,太電在經濟部產業發展署協助下,與國內電機及電動車業者攜 手研發有成,這個優勢不僅臺灣看到了,亦有美國及日本大廠來臺灣 探路,尋求與太電合作的機會。展望未來,太電除持續強化設備與模 具等基礎建設,亦已著手佈局下一世代的繞線服務,預計於今年底明 年初完成,屆時將可望以領先國際繞線加值服務,以傳統技術加值所 無法滿足的顧問設計服務的量能,協助國內業者技術再升級。
太電新成立的子公司「太能系統(PSSC)」也將於4月24日至26日 首次亮相於亞太智慧運輸展,展示在智慧軌道通訊和旅客資訊系統領 域的最新成果。透過尖端技術,太能致力提升大眾運輸效率與乘客體 驗。敬請期待在展會上的精彩展示,一起探索智慧運輸的未來趨勢。
「臺灣素有馬達王國的稱號,但以往傳統製造製程,已經不符合電 動車的要求。」太平洋電線電纜動力系統事業群副總經理徐銘懋說, 在電動車市場兩大勢力底定之下,包括國內的其他車廠更需要急起直 追,太電希望成為電動車生態系的台積電,透過特殊機電製程技術及 動力傳輸加值服務,希望成為相關產業鏈加速追趕國際的關鍵齒輪。
電動車內電力及充電元件走向高壓系統,功率晶體也隨著半導體材 料SiC的採用,絕緣破壞電場強度及能隙都大為提高,對於漆包線抗 壓能耐要求亦更高。徐銘懋說,太電以自製平角漆包線及插銅條工法 ,打造髮夾式電機定子繞組技術平台(hairpin winding),所發展 電機繞組系列,增加電機的線圈槽滿率,提升功率輸出及能量轉換效 率的表現。
在相同功率下,髮夾式繞組技術能有效減少電動車定子部件體積, 功率密度比一般永磁馬達高出15%∼25%以上,不僅解決散熱的議題 ,亦提升馬達的效率,可有效縮小馬達體積,使車載動力系統的空間 規畫更有彈性,達到車體輕量化與提高車輛行駛里程等目標,更符合 電動車的高能量密度需求。
「快速充電的需求可以降低里程焦慮,為了在最短時間達到最高的 充電里程數,電力系統開始走向800V電壓甚至更高,此時,漆包線的 絕緣與傳導將是重要關鍵。」徐銘懋說,太電以獨特的coil windin g技術為基礎,降低導線電阻熱耗損,讓電能使用效率更為提升,以 體積更小,散熱更好的高磁化及高品質充電線纜為充電樁進行創新, 協助業者實現快充服務。
2023年是國內電動車廠商發展的元年,今年將是完備的一年。徐銘 懋說,太電在經濟部產業發展署協助下,與國內電機及電動車業者攜 手研發有成,這個優勢不僅臺灣看到了,亦有美國及日本大廠來臺灣 探路,尋求與太電合作的機會。展望未來,太電除持續強化設備與模 具等基礎建設,亦已著手佈局下一世代的繞線服務,預計於今年底明 年初完成,屆時將可望以領先國際繞線加值服務,以傳統技術加值所 無法滿足的顧問設計服務的量能,協助國內業者技術再升級。
太電新成立的子公司「太能系統(PSSC)」也將於4月24日至26日 首次亮相於亞太智慧運輸展,展示在智慧軌道通訊和旅客資訊系統領 域的最新成果。透過尖端技術,太能致力提升大眾運輸效率與乘客體 驗。敬請期待在展會上的精彩展示,一起探索智慧運輸的未來趨勢。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