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財金資訊 | 2025/05/05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16744111 | 林國良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詳細報價連結 |
星期五
金融科技革新!金管會推動電子支付三大突破|財金資訊
金管會兩大開放政策 衝刺電支帳戶破3000萬 金管會公布最新數據,截至5月底,國內電子支付(電支)帳戶數達到2866萬戶,年增17%。隨著金管會持續祭出開放措施,包括跨境購物功能與擴大綁定場域,預計今年底前電支帳戶數就能突破3000萬大關。 跨境購物與綁定場域擴大,電支使用加速成長 金管會指出,自2021年整合電子支付與電子票證以來,加上疫情帶動零接觸經濟,電支使用人數已成長超過一倍,平均每月代收付金額也成長超過2倍。為了進一步推動電支使用,金管會將採取以下兩大開放政策: 一、開放跨境購物功能: 財金公司電子支付跨機構共用平台將新增跨境購物功能。目前六家專營電支業者已申請與境外電子支付合作,未來消費者將能透過電支在海外消費。 二、擴大綁定場域: 過去限制電支只能綁定水電瓦斯等政府規費,未來將放寬至非政府規費。只要電支機構與特店確認安全交易程序,就能綁定訂房網、Google Play、APP Store等服務,並使用電支進行扣款。此外,外送、計程車、停車三大平台也將開放綁定電支。 第三方支付業者升格電支 金管會規定,線上代理收付日均餘額超過20億元的第三方支付業者須主動申請升格為電子支付。根據金管會觀察,包括LINE Pay、Pi錢包、foodpanda、Uber Eats等7家業者列入名單。其中,LINE Pay和foodpanda將與Uber Eats合併,被市場預期最可能落入須申請電支的名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