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富邦投信 | 2025/05/05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2,710,085,400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86384949 | 史綱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詳細報價連結 |
星期一
富邦投信年度獲利攀升,市值排名再升級|富邦投信
2024年,台灣投信市場迎來了一波前所未有的成長潮,其中,股債ETF的興起成為了推動這股趨勢的重要力量。根據統計,截至11月底,台灣前五大投信公司的規模均呈現顯著增長,年來規模增加至少2,000億元。這其中,元大投信以募集新基金的大幅增長,規模達到7,386億元,蟬聯冠軍;群益投信則在股債ETF的助力下,規模增加5,308億元,位居第二。
前五大投信公司的規模合計在2024年增加了2.2兆元,不僅創下了歷史新高,也預示著今年獲利可望創下新紀錄。整體來看,投信主被動基金規模的總計增加接近3兆元,股債ETF的強力吸金作用無疑是其中的關鍵。
在這波增長潮中,除了元大、群益、國泰、復華與富邦等龍頭投信公司外,中小型投信公司也表現亮眼。其中,群益投信的增幅達到78.9%,國泰投信增加56.9%,復華與元大投信的規模也都有50%以上的成長。富邦投信則以37.4%的增幅,在這波增長中也不落下風。
值得注意的是,中小型投信公司如大華銀投信和統一投信的成長幅度更是驚人。大華銀投信首次涉足ETF市場,便因高股息ETF的配息表現不俗,規模在2024年增加383億元,比2023年底成長1.74倍。統一投信則因股債ETF新基金的助力,規模增加1,341億元,成長高達91.2%。凱基投信和台新投信的整體規模也有近4成的成長。
隨著投信規模的創新高,市場預期2024年投信公司的獲利將創下新高紀錄。員工對於年終獎金的期待也相對提高。投信公司的獲利主要來自基金管理費與手續費,其中股票型基金的費用率較債券基金高,主動式基金則較被動式基金高。因此,若新的股票型基金能夠募集並且規模持續成長,將會對獲利產生顯著的正面影響。
然而,各投信公司的年終獎金分配存在差異,基金經理人、業務人員的薪資與獎金通常與基金表現、規模和銷售業績相關。業內人士透露,平均來說,年終獎金的發放時間在2至6個月之間,而2024年的期待值可能會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