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臺灣證券交易所 | 2025/08/08 | - | - | - | 11,586,718,680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03559508 | 林修銘 | - | - | - | 詳細報價連結 |
星期一
臺灣交易所推動碳交易,企業迈向淨零排放|臺灣證券交易所
臺灣證券交易所暨臺灣碳權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近期在參加碳市場高峰會時強調,碳權將成為淨零時代企業的關鍵減碳工具。他提到,碳交所將不斷努力,為企業提供一個公平、公開、透明的碳權交易平台,並協助企業培養淨零人才,共同打造淨零生態圈。
碳交所總經理田建中則表示,隨著各國紛紛成立碳權交易所,碳權已經成為達到淨零目標的重要經濟工具。他透露,碳交所將根據氣候變遷因應法子法的修訂進度,逐步提供國內外減量額度交易服務,並在12月底前率先展開國際碳權交易,交易品項均為具公信力的國際認證機構所核發,並經過嚴格標準篩選。
為幫助企業提升減碳能力,證交所、碳交所與中山大學共同舉辦了「碳市場啟航 永續未來新篇章」高峰會,吸引了近300位企業法人高階主管及ESG領域負責人參與,共同探討最新的碳管理趨勢。
經濟部部長王美花在會上表示,根據世界銀行主導編制的《碳定價現狀與趨勢報告》,全球碳定價的收入約達950億美元。她強調,臺灣碳交所的成立,就是為了通過一個公開透明的平台,讓企業能夠購買到經過認證的高品質碳權,並能夠與國際供應鏈進行抵換。
在會議中,各領域專家也對碳定價國際趨勢、供應鏈減碳管理、氣候變遷因應法如何促進淨零轉型等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例如,中山大學碳權研究與服務中心主任蔡宏政強調,企業應該思考如何將碳成本轉化為投資,進行產業轉型升級。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組長郭肇中提出,企業減碳應先進行全面健檢(碳盤查),然後對症下藥,進行低碳化、智慧化的雙軸轉型。他還提到,政府將提供製造業免費企業人才培育、碳盤查與轉型診斷輔導,以及大帶小補助方案和單一服務窗口,以降低企業減碳的難度。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減量交易組組長蘇意筠表示,臺灣將邁入碳排有價時代,政府將以碳費徵收輔以自願減量及增量抵換等經濟誘因來促進減量。她還提到,碳費徵收對象將以直接及間接碳排量超過2.5萬噸的製造業及電力業為主。
清大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高銘志則對比了國際與臺灣氣候相關法規,並建議逐步放寬臺灣法規的限制,以促進碳權市場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