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財金資訊 | 2025/05/09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16744111 | 林國良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詳細報價連結 |
星期五
「疫情後電子支付成主流,六成台灣民眾鍾情選擇」|財金資訊
【財金資訊】疫情加速台灣支付革命,無接觸支付成主流
近期,Money101發表了2023年的無接觸支付趨勢市調報告,報告顯示,疫情對台灣的支付生態產生了深遠影響。在後疫情時代,60.2%的消費者已經將電子支付作為主要支付方式,取代了刷卡及現金。
與去年相比,消費者對電子支付的偏好從45%上升至60%,而實體刷卡的使用率則從42%降至22.75%。這一數據顯示,無接觸支付已經成為消費者支付行為的顯著趨勢。
在電子支付工具的選擇上,LINE Pay以75.06%的使用率位居首位,街口支付和Apple Pay分別以19.84%和16.62%的使用率位居第二和第三。OPEN錢包、台灣Pay及悠遊付則以微幅差距排在第四至第六位。
無接觸支付的新常態並不會因為疫情的好轉而消失。報告指出,即使各大實體通路恢復正常運作,非現金交易方式已經深入消費者的日常生活。網路購物、超商消費、實體通路、繳納保費、水電費及學費等、停車/加油優惠成為前五大非現金支付場景。
Money101行銷總監陳均銘表示,去年疫情高峰期,各家銀行紛紛推出行動支付或網購通路高回饋活動,以吸引顧客辦理信用卡。而隨著疫情的好轉,這些回饋活動逐漸縮減,但海外回饋加碼至最高5%~8.5%之間,吸引了大量消費者。
這一現象也反映了消費者對信用卡種類的偏好,現金回饋卡以74.23%的心占率位居首位,其次是紅利點數卡和百貨通路聯名卡。
第四季起,將迎來百貨、電商購物季。報告顯示,超過5成的消費者在折扣季有購物計畫,其中19.27%為電商派,17.34%為百貨派,兩者都會參加的消費者達21.69%。
與去年相比,百貨派的占比大幅減少,這也反映了百貨通路聯名卡心占率的顯著下降。這一現象顯示,即使疫情結束,消費者的購物通路選擇也並未轉向實體百貨通路,反而更傾向於線上虛擬通路消費。
上一則:電子支付 疫後6成民眾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