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華南期貨 | 2025/05/05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435,000,000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84892292 | 陳宜宗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詳細報價連結 |
星期三
華南期貨揭露期貨交易疏失,12家期商共受罰516萬元|華南期貨
【華南期貨】金管會對期貨商開罰516萬元,為史上首度原油負價值事件負責
近日,國際原油市場爆發史無前例的負價值事件,對台灣期貨市場造成衝擊。根據金管會1日的公告,台灣12家期貨商因應此次原油負價值事件,在交易流程上出現四大疏失,包括未及時公告、主機無法接受負價值下單、無法計算國外期貨帳戶損益、未辦理高風險帳戶通知及執行代沖銷作業等,共被開罰516萬元。
金管會對於此次事件表示,根據情節輕重及處理投資人申訴態度,對於元大期、凱基期、日盛期、統一期、華南期、大昌期、兆豐期及永豐期等8家期貨商各開罰48萬元;對康和期、群益期、國泰期等3家期貨商各開罰36萬元,對富邦期則開罰24萬元。
此次事件共造成1.44億元的期貨投資爭議款,共有120戶投資人提出申訴,目前已有16戶完成和解。金管會指出,芝加哥商業交易所集團(CME)西德州原油期貨及小型輕原油期貨5月份契約,在美國時間4月20日(台灣時間4月21日)出現負值交易,當日小型輕原油期貨最終結算價格為負37.63美元。
由於台灣交易人透過期貨商複委託管道從事CME的契約交易,首次的負價格造成無法下單或處理,產生損失及衍生糾紛。金管會針對期貨商的內部控制及內部稽核作業進行查核,調查後發現12家期貨商共有四大缺失。
金管會表示,當天有期貨商仍是有通知投資人可進行負值下單,但時間「略晚」,所以還是被罰;另外有些是無法用電腦下單處理負值,但仍是可以用人工方式下單,有些期貨商的電腦系統下單後,無法正確計算客戶的海外帳戶損益。
CME及洲際歐洲期貨交易所(ICE)今年4月已公告,油期貨等契約未來可用負值交易,金管會也要求期貨公會輔導期貨商,在交易主機增加負值交易及結算功能,期貨商已在今年8月底調整完成,即現在都可用負值交易。
下一則:黃金期 緊盯月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