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力晶積成電子製造 | 2025/09/20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31,051,965,690元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28112667 | 黃崇仁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詳細報價連結 |
星期二
《力晶積成:2022年後晶圓產能緊缺,客戶恐慌情況預測》|力晶積成電子製造
晶圓代工龍頭力積電30日舉行興櫃掛牌前的法人說明會,董事長黃崇仁強調,全球晶圓代工產能短缺將持續至2022年後,這主要是因為需求成長率超越產能成長率,加上5G和AI等新興應用帶來的额外需求。黃崇仁認為,雖然新晶圓廠的建造成本高昂,且至少需要三年時間才能完工,但新產能的緩不濟急已經讓客戶感到恐慌,因此力積電選擇在這個時機重新掛牌上市,正是時機成熟。
力積電今年上半年合併營收達222.3億元,毛利率25%,營業利益率13%,稅後淨利20.3億元,每股淨利0.65元。累計前10個月合併營收377.94億元,年增83.8%。力積電預計12月上旬興櫃掛牌,6個月後申請上市,預計明年第四季前完成IPO。
力晶科技在2012年12月下市,經過八年時間,將以力積電名義在12月登錄興櫃。黃崇仁指出,力晶已償還1,200億元債務,成為唯一下市後不需重整的半導體廠。現已分割重組為力晶和力積電,力積電將在興櫃掛牌。力晶過去仰賴爾必達等技術母廠授權,但如今力積電已能自主開發21/1x奈米DRAM製程、40/28奈米邏輯製程等技術,並掌握新一代3D封裝及AI Memory技術。
黃崇仁預測,未來五年晶圓代工產能將成為競爭焦點,沒有產能的IC設計廠將面臨極大困難。今年晶圓代工產能短缺,原因在於產能增加有限,除了台積電積極擴充5奈米等先進製程產能外,近年來其他晶圓代工廠幾乎沒有增加產能,過去五年產能成長率不到5%。但今年和明年全球晶圓產能需求成長率將達30~35%,2022年後5G和AI的多元化需求將再次推高產能需求。
黃崇仁進一步表示,目前若要興建新晶圓廠,投資者必須選擇製程最先進的晶圓廠,例如28奈米或40奈米等成熟製程晶圓廠的投資建廠計畫相對稀少。蓋新晶圓廠的成本非常高昂,從蓋廠到量產至少需要三年時間。目前看來,近期在成熟製程有投資建廠計畫的只有力積電的銅鑼廠,將於明年3月動土。綜合來看,新產能的緩不濟急,預計將一路短缺至2022年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