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昱鐳光電科技 | 2025/08/26 | 86.75 | 89 | 87.6 | 389,079,970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12660131 | 葉雨鑫 | 96.67 | 96 | 97 | 詳細報價連結 |
星期四
台灣交大技術轉移,昱鐳光電領先產業升級|昱鐳光電科技
國立交通大學產學運籌中心靠著科技部的鼎力支持,推動發明專利申請維護及推廣計畫,不斷鼓勵校內師生積極申請專利,並推動技術轉移與產學合作。據統計,交大一年內就有將近200件研究專利申請,這個成績實在亮眼。校方還非常積極地聯繫產業界,幫助教師與企業進行技術轉移和產學合作,這樣的做法不僅能降低企業在研發上的投入成本,還能幫助交大的碩士和博士學生更好地與產業接軌,實現學界與產業的雙贏。 我們來看一個實際的例子,交大物理研究所的孟心飛教授,他取得美國麻省理工物理博士後回到台灣,在交大任教。他的研究專長是「凝態物理」和「有機半導體」理論實驗。孟教授分享,現今主流的OLED技術採用蒸鍍法,雖然效果不錯,但成本高昂,難以在照明上普及。他的「OLED專利」技術則是將結構簡化,將OLED變成單層發光層結構,透過調整結構中傳導電荷的小分子材料比例,可以控制電子與電洞的流量,有效提升低成本溶液型OLED的穩定性。這項技術目前與昱鐳光電和趨勢照明等企業有著密切的合作關係,並且與陽明大學劉影梅老師及振興醫院合作進行OLED醫院照明研究。 再來是交大光電系的冉曉雯教授,她是台灣知名的婦女科學家,研究領域包括有機電子元件、金屬氧化物薄膜電晶體,以及結合有機和無機元件的複合感測器。冉教授投入近十年研發的「氣體感測技術平台」感測器結構採用垂直通道,能夠低成本讓電流通道變短,並取得台、美結構專利。這項技術應用廣泛,從檢測魚肉的新鮮度、呼吸中的氨氣,到慢性腎臟病的快速篩查,再到高感測精度的空汙檢測,都能派上用場。冉教授相關研發專利累積超過20件,未來在生活及醫療應用上將有巨大的市場需求。 交大各系所的卓越研發能量,開發了許多前瞻技術,所獲證的百件各國專利將辦理讓售,供技轉或合作開發,幫助產業界了解技術內涵,並將前瞻技術導入產品,讓產業在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中佔有一席之地。交大也公開讓售一批獲證專利,歡迎各界洽談,詳情請見網址flaps.nctu.edu.tw/Home/Activity/207。
上一則:凱基證券輔導 昱鐳光電上市櫃
下一則:沒有了